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经过几天的准备,李休一家就陪着同安大长公主一起离开了长安,而李休也第一次见到了同安大长公主,说起来同安大长公主还是李渊的妹妹,但可能因为子嗣方面的不顺,导致她整个人看起来竟然比李渊还要老一些,头都已经全白了,不过面容却十分的慈祥,看起来是个十分和蔼的老太太。
同安大长公主见到李休时也十分的亲切,看到晋儿更是一把抢过来抱在怀里就不撒手,车上准备的零食水果随便晋儿吃,由此可以看出她对孩子的喜爱,可惜她注定命中无子,也许这也是她与王仁表关系不好的原因,毕竟名义上的儿子怎么可能和亲生的相比,更何况她一直生不出儿子,对王仁表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李休陪着同安大长公主聊了几句,然后就告辞离开了,毕竟有平阳公主在,也用不着他在这里陪着,而且他离开了,平阳公主和她才能聊些体己话,有他在反而不自在。
当下李休回到衣娘的马车,结果只见衣娘和月婵两人正扒拉着算筹算账,看来是为去洛阳查账做准备,不过看到她们费力的模样,李休也不由得撇了撇嘴道:“这个算筹还是不要用了,等过从洛阳回来,我给你们搞个算盘出来,那东西算账才叫快呢!”
“夫君您可别光说不做,那个算盘我都听您提到过好几回了,可是现在却连个影子都还没见到呢!”衣娘听到这里却是白了李休一眼道。
“呃?有吗,我以前和你们提过算盘?”李休听到这里却是愣了一下道,有时候话太多,他还真记不住以前可能说过的话。
“咯咯~,老爷最近提算盘这件事,还是一年前的时候,当时也是看到我和夫人在算账,结果老爷提过之后就没音讯了!”正在这时,月婵也捂着嘴笑道,其实李休一向都是说到做到,但有时候却显得丢三落四的,自己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了。
“这个……嘿嘿,记性不太好,不过这次肯定是真的,我来给你们讲一下算盘这东西的原理,这样就算我这次再忘了,你们也可以让家里的工匠做出来,绝对比你们的算筹好用!”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
“那可太好了,当初夫君第一次和我提算盘时,都把这个算盘夸上天了,现在总算是要见识一下算盘到底是什么样子了?”衣娘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开心的笑道。
说到做到,李休当下拿过纸笔,然后在纸上将算盘画了出来,并且开始给她们讲解算盘的算法。
别看后世的算盘几乎已经被淘汰了,但是在李休上小学的时候,其实学校里还正儿八经的教过算盘,想必很多八零后都有同样的经历,小学的时候老师还让自备算盘,学校旁边的小卖铺里就卖那种精致的小算盘,不过李休家里穷,用的还是他爷爷当初卖东西用的大算盘,真正的红枣木造的,十分结实,反过来放在地上还能当滑板玩。
也正是因为小时候学过算盘,所以李休对算盘还是有一些基础的了解的,至少给衣娘她们普及一下算盘的原理和算法是没有一点问题,但如果让他实际操作的话,说不定还没他心算来得快,毕竟算盘也是需要练习的,这就像是电脑打字一样,光会拼音仅仅是会打字,想要打字快的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
衣娘和月婵都是经常算账的人,而且家里的产业越来越大,账目上的运算自然也是越来越复杂,因此平时根本离不开算筹,可是现在听到李休对算盘的讲解后,两人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别的不说,光是算盘的算法就比算筹要方便简单许多,如果熟练了之后,肯定可以让算账变得更加简单。
“这个算盘还真是个好东西,等到了洛阳我就让人打几副来,到时我和月婵先用着,如果好用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当成一门生意来做!”衣娘听完之后立刻拍板道。
“茶叶的生意还不够你折腾的?算盘这么小的生意有什么油水可捞?”李休听到衣娘的话却是哭笑不得的道,自从衣娘开始管家里的生意,好像越来越钻到钱眼里了。
“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夫君是当今的算学大家,朝廷上下的官员都要看老爷的《李公子算术》,所以等到这个算盘制出来后,再打着老爷的名头,肯定会被大力推广,如此一来,算盘的需求也肯定很大,这么好的生意如果咱们不做,那岂不是要便宜别人?”衣娘却是一脸理所当然的道,她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出身比不上平阳公主,所以只能在钱财上弥补儿子了。
听到衣娘这么说,李休也只得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衣娘的心思他明白,不过他也懒得管,毕竟谁还没点小心思,而且衣娘虽然要强,但和平阳公主的关系却十分不错,家里也十分和睦,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长安到洛阳并不是太远,而且官道也十分的平坦通畅,因此在几天之后,洛阳城的城墙就已经远无在望了。





懒散初唐 第五百章 龙门寻亲
洛阳与长安建城的时间很早,但是在前隋时,因为长安与洛阳旧城都太过破旧,所以先后建立了新城,而且全都出自前隋大匠宇文恺之手,也就是李休家中那位七娘的先生,宇文怵的兄长,这也导致长安与洛阳的城建十分相似,都是十分整齐的坊市结构。
洛阳城也有皇宫,因为当初杨广曾经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只不过洛阳的皇宫位于城市的西北角,而长安的皇宫却位于城市北边的正中。李休他们一行人进到洛阳城后,直接就住进洛阳城的皇宫之中,这也是来之前李世民特别交待的,毕竟无论是同安大长公主,还是平阳公主,都有资格住到皇宫之中,当然皇宫中最核心的几个宫殿肯定是不能住的。
刚一住进皇宫,同安大长公主立刻就召见了那个之前说曾经见过她女儿的老仆,这个忠心耿耿的老仆自从发现了这件事后,就一直留在洛阳没有回老家,反而四处打听着同安大长公主女儿的下落,所以大长公主刚到这里,就立刻召见了对方。
同安大长公主与女儿失散多年,而且这次几乎是她最后的希望了,所以老太太也显得十分激动,李休和平阳公主也都在一旁陪着,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只见一个同样白发苍苍的老仆快步走进来,然后向同安大长公主行了一礼道:“老奴拜见大长公主殿下!”
“不必多礼,这段时间你可打听到郡主的下落?”同安大长公主这时十分急切的道,郡主这个封号一般都是皇女,或者是少数亲王之女才能得到的封号,但是同安大长公主是李渊唯一的妹妹,她又没有儿子,而且她女儿当初也多次帮李渊说话,也算是有功于大唐,所以哪怕是她失踪了,李渊还是追封她为光化郡主,以示恩德。
“启禀大长公主,老奴幸不辱命,终于打听到了郡主的下落!”只见这个老奴表情兴奋的向同安大长公主禀报道。
一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安大长公主立刻激动的站了起来,不过随即就身子晃了几下,右手也一下子捂在胸口,张开嘴巴急促的喘息了几次,脸色也有些发白,这让旁边的平阳公主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搀扶住她道:“姑母您别太激动了,千万不要伤到身体!”
李休这时也有些担心,毕竟同安大长公主都已经是快六十的老人了,万一真因为情绪激动搞出个心脏病、脑血栓之类的,那可就糟糕了。
幸好同安大长公主最后终于还是冷静下来,当下目光紧紧的盯着下面的老仆,一字一句的问道:“快说,慧宁她在哪里?”
慧宁就是平阳公主表姐的名字,与她的名字“秀宁”仅一字之差,事实上这两个名字本就是当初同安大长公主与李渊的妻子孤独氏商量好的,因此她们表姐妹的名字才会这么相似。
“启禀大长公主,老奴查明那个与郡主长相十分相似的女子其实是个女冠,就住在洛阳城南的一座道观之中,平时一般都在观中静候,极少与外人接触,老奴也不敢擅自打搅,所以到现在也不敢肯定对方是不是郡主?”只见这个老仆再次禀报道。
听到对方还没有确定那个女冠是不是自己的女儿,这让同安大长公主也不禁露出几分失望的表情,不过随即就振作起来,当下一脸坚毅的吩咐道:“备车,带我去那个道观!”
下面的老仆听到这里立刻答应一声,其实他已经找到那个道观好几天了,但却一直不敢进去,主要就是怕有什么意外,导致他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这几天他也只是派人在道观外面守着,同时等候同安大长公主的到来。
看到姑母激动的模样,平阳公主也放心让她一个人去,因此把孩子交给奶娘照顾后,这才亲自搀扶着同安大长公主上马车,李休其实也很累,毕竟走了这么长时间,他也很想泡个澡休息一下,不过他也同样不放心同安大长公主,因此也一起上了马车。
这时已经是下午时分,眼看着太阳已经西斜,再过一会可能就要到吃晚饭的时间了,不过马车上李休等人却都没有这个心思,前面由护卫开道,马车也是一路疾驰,出了城门直奔城南而来。
洛阳因洛水而得名,不过除了洛水之外,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那就是伊水,伊水与洛水共同支撑起河洛文化,而是伊水两侧的山壁上,则坐落着后世闻名遐迩的洛阳龙门石窟。
提到龙门石窟,很多人都以为这座石窟是唐朝雕刻而成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为,因为在龙门石窟中,有六成都是唐朝时期的雕刻,但其实在唐朝之前的北魏时期,龙门石窟就已经开始建造了,只是这时的石窟规模并不大,大概只有后世的两三成左右,因此龙门石窟的名气并不是很大,但是龙门的山川水景却十分的秀丽,因此龙门山色一直都是洛阳当地有名的景观之一。
也正是因为龙门山色名气在外,所以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也同样盯紧了这里,所以在伊水的山川之中,同样分布着一些道观,当然除了少数几座有名气供人参拜的香火观外,剩下的小道观大都是一些修行观,并不对外人开放。
马车带着李休他们来到伊水河畔的一座小山旁,小山面积不大,也不是很险峻,估计也只有几百米左右,山上种满了竹子,哪怕是冬天也依然是一片绿色,看起来十分的秀气。
“启禀大长公主,道观就在这座小山上,不过这座山没有大路可行,马车根本上不去,所以咱们只能走上去了!”这时只见带路的那个老仆再次上前开口道。
“上山!”同安大长公主思女心切,别说一座小山了,就连黄河挡在她面前,她也要想办法飞过去。
李休和平阳公主也能理解同安大长公主,当下一人一边搀扶着老太太,三人带头登上了上山的小路,这座山明显不是什么名山,平时也没什么人来这里,因此上山的路其实就是一条崎岖的小路,很多地方都已经被暗黄的杂草给覆盖住了路面,只是有些路面上可以看到一些浅浅的脚印,表明这里曾经有人走过。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山路又不好走,不过同安大长公主却丝毫没有叫苦叫累,最后在黄昏之时,一行人也终于登上了这座小山的山顶。相比崎岖的山路,山顶上却显得比较平坦,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一片十分茂盛的竹林,而在竹林间,一角屋檐悄悄的伸出,几缕白烟也从竹林中升起,看起来十分的安静祥和。
李休夫妇搀扶着同安大长公主,穿过竹林间的石子小路,立刻就看到一座掩藏在竹林之间的小小道观,说是道观,其实更像是一个隐藏在山间的人家,从外面看,里面也不过一间正殿有两间厢房。
唯一代表道观的标识,就是大门上的一个斑驳不堪的匾额,因为天色已晚,竹林里的光线也比较暗,匾额上的字迹也模糊不清,因此李休辨认了半天,这才勉强认出上面写着“伊水观”三个字。
看着面前这座简陋的小道观,同安大长公主却再次激动起来,不对,确切的说应该是恐惧,甚至全身都开始微微的颤抖,因为她害怕万一里面的女冠并不是自己的女儿,那她连最后的希望也要破灭了,而且以她的年纪,恐怕这辈子都别想再见到自己的女儿了。
感受到姑母身上传来的恐惧,平阳公主却是轻轻的拍了拍同安大长公主的手,脸上也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然后这才亲自上前,轻轻的拍了拍门环,空洞的敲门声在山林间响起,惊起了几只在竹林间栖息的鸟儿。
随着敲门声的响起,道观中也很快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紧接着门一开,一个长相普通,身穿道袍的中年女子打开门,当看到门外竟然站着这么多人时,也不由得吓了一跳,当即十分警惕的道:“你们找谁,来此何意?”
看到这个开门的中年女子,李休立刻判断出对方肯定不是同安大长公主的女儿,毕竟对方可是给杨广做过妃子的人,除了出身之外,相貌也十分的重要,而对方长得太普通了,绝对不可能是做为皇妃的人!
“请问,你们这里可还有其它人?”果然,同安大长公主看到对方时,先是疑惑了一下,随后就开口追问道。
中年女道士可能是看到同安大长公主相貌慈祥,而且身边又有女眷,肯定不是强盗之流,这才松了口气回答道:“我们观中的确还有其它人,只是不知道老夫人您想要找谁?”
“师姐,是谁来了?”就在中年女道士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院子再次传出一个清脆的声音,紧接着一个三十岁左右,风姿绰约的女道士走了出来,而当她看到门前的同安大长公主时,脚步也一下子停了下来!




懒散初唐 第五百零一章 母女团聚
“慧宁!”同安大长公主看到第二个出现的女道士,全身也不由得一颤,随后就挣脱了李休和平阳公主的手,踉跄着上前走了几步,眼睛中的泪水也一下子涌了出来,正所谓母女连心,哪怕分别近十年,同安大长公主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女儿!
相比同安大长公主的激动,对面的女道士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复杂,先是神情一愣,随后露出激动的表情,甚至往前走了两步,但最后却还是克制自己停下脚步,然后盈盈的向同安大长公主行了一礼道:“女儿拜见母亲!”
“慧宁!果真是你,为娘找你找得好苦啊!”同安大长公主听到对方的一声‘母亲’,当下更是老泪纵横的紧走几步,随后一把将对方抱在怀里痛哭起来。
后面的平阳公主看到对方果然是她失散多年的表姐,也同样高兴的热泪盈眶,本想上前说话,不过又怕打扰她们母女相聚,因此一时间也不敢上前。不过李休却在心中暗自疑惑,这位表姐一直住在洛阳附近,却从来没想过去长安与母亲团聚,这可有些不合常理?
母女团聚,自然是一桩大喜事,所以在同安大长公主与这位光化郡主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后,平阳公主也立刻上前劝说,不过刚说没几句,她竟然也与光化郡主也拥抱在一起痛哭起来,毕竟姐妹重聚,更是有着说不尽的伤感。
好不容易等到三个女人都不哭了,这时平阳公主才想到李休,当下转身将他拉过来,然后颇为有些不好意思的介绍道:“表姐,这位就是我的夫君李休!”
“见过表姐!”李休这时也急忙行礼道,虽然心中有疑问,不过也不应该由他问出口,想必同安大长公主肯定比他更想问。
“不必多礼,妹夫果然是一表人材,秀宁你也是好福气!”看到李休,光化郡主也微笑着夸赞道,只是说到最后时,她的神色却是一黯,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慧宁,你这些年都去哪了,为何不去找我?”果然,同安大长公主刚一冷静下来,立刻就开始询问道,她这些年为了寻找女儿,都快都找到绝望了,却没想到女儿就住在洛阳附近,离长安也不算远,而且大唐都建立这么多年了,皇帝就是光化郡主的亲舅舅,可以说只要她随便找到官府报上自己的身份,到时她们母女就能团聚了。
听到母亲的询问,光化郡主的神情却显得十分复杂,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语气幽幽的道:“母亲,我还能回得去吗?”
光化郡主的话一出口,平阳公主和同化大长公主几乎同时露出几分尴尬的神色,而李休也从对方的话中听出几分幽怨,这让他也立刻醒悟过来,虽然大隋不是因唐而灭,但唐代隋却是事实,换句话说,光化郡主的亲舅舅,却抢了她丈夫杨广的皇位,这让她本身就被夹在两个皇朝之间,身份十分的尴尬。
“女儿,你这是说得什么傻话,当今的太上皇是你的亲舅舅,陛下是你的亲表弟,咱们母女都是他们的亲人,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外气话!”同安大长公主这时却是强行开解道,她也没想到女儿竟然是因为这个心结而不肯回去认亲。
听到母亲的话,光化郡主并没有辩解,只是无奈的笑了笑,随后就请他们进到观中详谈,而这时道观中的人也都出来了,一共也就只有三个女道士,而且年纪都差不多,据光化郡主介绍,其它两个女道士都是她的师姐,本来她们还有一位师父,但在两年前却不幸去世了,因此只剩下她们三人辛苦度日。
其它的两个女道士也没想到自己的师妹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来找她的人中又是公主又是驸马的,这让两人也都有些诚惶诚恐,急忙将他们请进大殿讲话,其实说是大殿,无非就是一座供奉着三清的普通正屋罢了,而且里面也没有桌椅,只有几个蒲团,根本不是待客的地方。
看着房间里简陋的布置,同安大长公主却是心中一酸,当下再次开口道:“慧宁,以前的事就不要说了,现在是你舅舅家坐天下,所以你也不要想太多,今天就跟我回去好不好?”
听到同安大长公主的话,光化郡主却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忽然开口道:“母亲,女儿在这里生活的很好,虽然生活清苦了一些,但心中却十分的宁静,平时修道之余可以养花种菜,女儿对现在的生活也十分满意,所以我真的不想离开这里!”
“这是说的什么话,你看为娘的年纪都这么大了,连头发都已经全白了,而且我这一辈子就只有你这一个女儿,如果你不回去,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孤独终老吗?”同安大长公主这时也有些生气的道,说话的语气也加重了不少。
“我……”听到母亲的训斥,光化郡主似乎想要辩解,但张了张嘴却还是没能开口。
“表姐,这些年为了寻找你的下落,姑母也是耗尽了心力,你看姑母她还不到六十岁,却已经是满头白发,看起来比我父亲还要苍老,而且姑母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身边的确需要一个照顾的人啊!”平阳公主这时也抹着眼泪劝说道。
听到平阳公主的话,光化郡主脸上也再次露出犹豫的表情,其实这些年她也想自己的母亲,只是有些事情却让她不敢回去,但是现在看到母亲苍老的模样,虽然母亲现在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但是没有儿女的照顾,日后也难免晚景凄凉。
看到光化郡主的神情有松动,平阳公主也立刻再次劝说起来,而同安大长公主更是抹着眼泪哭个不停,这让光化郡主也更加犹豫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我跟母亲回去!”
看到女儿终于同意跟自己回去,同安大长公主也终于转悲为喜,拉着她的手说个不停,平阳公主也在为她们母女感到高兴,不过旁边的李休却敏锐的发现,这位光化郡主虽然同意回去,但眼神中却依然带着几分焦虑之色,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懒散初唐 第五百零二章 隐瞒
同安大长公主母女团聚,而且也终于说服了光化郡主一起回去,也算是大团圆的结局,当下平阳公主立刻帮着光化郡主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因为光化郡主在这里的生活十分清贫,房间里除了被褥与几件衣物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了。
不过光化郡主却还是仔细的将自己的东西收拾了一遍,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送给两位师姐,而同安大长公主也十分大方,不但让人送给两位女道士一些财物,而且还承诺重修道观,这也让两个女道士十分高兴,毕竟山上的条件的确有些艰苦,如果能够重修道观的话,上山的路肯定也会修一下,这样日后她们上下山就更方便了。
当下光化郡主与同安大长公主一同上了马车,平阳公主也进马车陪着她们母女说话,李休不好意思挤进去,只能骑着马走在马车边,透过窗子也能听到里面三人的谈话。
“慧宁,当初江都大乱,你是怎么逃出来的?”只听同安大长公主用一种关切的声音询问道,当初江都之乱,杨广也死于叛军手中,而且死后连棺材都没有,还是被萧皇后用床板做了一口小棺材,然后草草的掩埋了,更糟糕的是,萧皇后这些人后来去了突厥,所以现在谁也不知道杨广的尸体到底被埋在江都哪里了?
听到母亲提到江都之乱,马车里的光化郡主也不由得轻叹一声,过了片刻这才低声道:“当初江都政变之时,整个江都宫中乱成一团,我本以为自己也要死了,却没想到遇到一队忠于陛下的卫士,正是他们护着我杀出江都,这才逃了出来,不过叛军却并没有放弃对我们的追杀,后来在一次逃亡中,我与那些人也失散了。”
说到这里时,只见光化郡主顿了一下,这才接着又道:“后来我一个人无依无靠,又怕遇到乱军,所以就化为乞丐一路乞讨,因为没有吃的,最后饿昏在荒山之中,幸好被外出云游的师父所救,并且还收我为弟子,最后我也随师父回到了洛阳这里的伊水观,一直住到了现在!”
光化郡主的话讲到一半时,马车中就已经响起同安大长公主的哭声,毕竟母女连心,听到女儿当初从乱军中逃出来变成乞丐,又被饿昏于荒山之中,如果不是她师父所救的话,恐怕她现在早就埋骨荒山之中了。
不过马车外的李休听到这里却是再加怀疑起来,虽然他没有经历江都之乱,但也知道江都之乱确切的名字应该叫江都兵变,主要是因为杨广带去的军队大都是关中子弟,而杨广呆在江都不愿回长安,这些人思乡心切,再加上天下一片大乱,这才导致中下层的将领起兵反叛,可以说这场叛乱十分顺利,因为根本没有多少军队愿意跟着杨广反抗。
1...189190191192193...4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