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北冥老鱼
果然,一听平阳公主以前竟然见过自己的女儿,这让王仁表也不禁悲从中来,眼泪也再次涌出来,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擦了擦眼泪,强笑着向李休道:“驸马与公主勿怪,小女忽然离开,下官也是悲痛欲绝,实在有些失礼了,两位快快请进!”
当下李休与平阳公主陪着王仁表进到府中,因为浅娘并没有出阁,所以灵堂设在了内宅,而当他们来到灵堂前时,只见一个妇人牵着一个男童,正伏在灵前痛哭,事先李休也都已经了解过了,知道这肯定是王仁表的妻子与儿子。
李休夫妇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前来吊唁的宾客,不过这就已经足够了,当下李休让人送来赠送给死者的衣被,这也是吊唁的规矩,然后他们夫妇站在浅娘的灵前行了一礼,而旁边的王李氏则是再次痛哭失声,王仁表更是暗自抹泪,唯独那个名叫翼儿的男童一副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行过礼后,平阳公主则上前将王李氏搀扶起来,然后低声劝慰,而李休则来到王仁表面前安慰了对方几句,只不过两人第一次见面,还真没什么可说的,反倒是平阳公主和王李氏同为女人,又都是做母亲的人,因此倒是有着天然的话题。
不过李休也很快就找到了话题,因为他发现王仁表身边的男童正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李休一向都是个喜欢孩子的人,否则家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因此这时微笑着俯下身子道:“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我叫翼儿,今年三岁了!”小家伙开始有些紧张,不过看到李休的笑容很是温和,当下也中鼓起勇气道。
“傻孩子,驸马问你的名字时,你要回答自己的全名!”王仁表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溺爱的抚着儿子的头顶道,女儿去世了,他也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只是每当看到儿子,他都禁不住想到女儿在世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这也让他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
听到父亲的话,小家伙这才露出恍然的表情,然后扭头看着李休再次开口道:“我叫王方翼,驸马是你的名字吗?”
听到小家伙后面的那个问题,李休也不由得哑然失笑道:“驸马可不是我的名字,我是公主的丈夫,公主的丈夫就是驸马,这也算是一种官职吧,等等,你叫王方翼?”
不过就在李休说到最后时,却忽然愣了一下,随后就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孩子道,他事先只知道王仁表还有一个儿子,却不知道他的儿子叫王方翼。
“是啊,小儿的名字还是我父亲亲自取的,难道驸马觉得小儿的名字有什么不妥吗?”看到李休惊讶的样子,王仁表也不由得担心的询问道,按照风水之说,一个人的名字对人的命运影响很大,王仁表在女儿去世之后,就把儿子当成唯一的希望,因此看到李休听到自己儿子的名字时脸色大变,这也让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王兄误会了,方翼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我以前有个朋友也叫这个名字,所以一时间也有些惊讶罢了!”当下李休急忙掩饰道。
李休当然不会告诉王仁表,他的这个儿子王方翼将会是唐高宗时期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这个人在历史上可能不是那么有名,但王方翼却是一个文武全才,做地方官时能造福一方百姓,甚至还自己发明了农具,做武将时能抵御外敌,大唐最重要的西域重镇碎叶城,就是由王方翼一手建造的,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能臣。
只不过王方翼的出身连累了他,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父子和同安大长公主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位堂妹,就是嫁给了唐高宗李治的那位王皇后,结果后来王皇后惨死于武则天之手,王方翼也受到连累,最后被流放到崖州抑郁而死。
想到历史上王方翼的一生,再看看眼前这个才仅仅三岁的男童,李休也不由得有些唏嘘,不过紧接着他忽然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当下也不禁扭头看了王仁表一眼,因为他想到在原来的历史上,王方翼幼年丧父,如此说来,王仁表恐怕也命不久矣。
“夫君,我们瞻仰一下浅娘的遗容吧!”正在这时,忽然只见平阳公主走了过来,轻声打断了李休的沉思道,这也是吊唁的流程之一。
李休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当然再次看了王仁表与王方翼父子一眼,这才与平阳公主步入灵中,只见里面停放着一口精致的棺材,棺材并没有盖上,李休与平阳公主来到近前,一眼就看到里面躺着一个年轻的少女。
只见对方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哪怕皮肤已经失去了血色,但看起来依然颇为秀丽,而且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只见浅娘的眉目安详,甚至嘴角似乎还挂着淡淡的微笑,似乎在去世之前丝毫没有感受到任何的痛苦,反而就像是睡着了一般。
“呜呜呜~,奴婢拜见驸马、公主!”正在这时,只见棺材旁边一个侍女忽然上前向李休他们行礼道,正是之前经常去李休府上的抚琴,她身为浅娘的贴身侍女,哪怕是浅娘已经去世了,她也会在棺材旁边守着,这也是她主动要求的,说起来她父母早亡,从小就跟着浅娘一起长大,两人之间有感情比一般的姐妹还要亲。
“不必多礼,你家娘子去世了,抚琴你也不要太过悲痛!”李休看到抚琴痛哭流涕的模样,当下也不由得心中一酸劝道。
旁边的王仁表看到李休竟然认识自己女儿身边的丫鬟,当下也不由得一愣,不过在这种场合下,他也不好追问,所以只能把这个疑问埋在心里,打算等李休走后再问一下抚琴。
李休与平阳公主瞻仰过浅娘的遗容,这才出了灵堂,然后又陪着王仁表夫妇说了会话,这才准备告辞离开,不过在走的时候,抚琴却悄悄的跟上李休,然后趁着王仁表夫妇不注意的时候,深深的向他行了一礼道:“多谢驸马的信,我家娘子看过信后果然十分高兴,就连……连走的时候都面带微笑,走的十分安详!”
“不必客气,玄奘是我朋友,帮他也是应该的,不过你家娘子不在了,你以后可有什么打算吗?”李休这时有些关心的道,相比那位浅娘,他与抚琴接触的更多,因此对她日后的命运也很关心。
“多谢驸马的关心,娘子走的时候,特意叮嘱奴婢照顾小公子,而且老爷夫人也都同意了,让我做公子的侍女!”抚琴这时神情黯然的道,她只是个小丫鬟,也根本没有什么长久的打算,不过王府待她不薄,所以她也听从王府的安排。
“这样也好,我观你家小公子虽然年岁小,但却聪慧无比,日后的成就肯定非同一般,如果你以后有什么难处的话,也尽管可以去找我!”李休听到这里也点了点头道,只是说到最后时,他忽然又想到王仁表在历史上的命运,这让他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连王仁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就算是想救恐怕都是有心无力。
懒散初唐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
几天之后,浅娘下葬,李休与平阳公主再次去了王家,参加了她的葬礼,并且亲眼看着她的棺椁被埋入坟中,王仁表夫妇中年丧女,伏在坟前痛哭不已,最后王李氏甚至因悲伤过度而晕倒,幸好李休懂得一些急救手段,指挥着王仁表又是掐人中又是揉胸口,这才让王李氏清醒过来。
看到王仁表夫妇经历的丧女之痛,也已经身为父母的李休和平阳公主也都感同身受,甚至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如果晋儿也出现什么意外的话,他们会有什么的反应?
参加完浅娘的葬礼,李休与平阳公主正准备要离开,却忽然只见抚琴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跑过来道:“多谢驸马与公主来参加娘子的葬礼,如果娘子她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也会十分高兴的!”
“这些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抚琴你回去后多多照顾一下你家老爷和夫人,我真担心他们会因悲痛过度而伤到身体!”李休这时看了看墓边刚刚醒来,但再次与丈夫抱头痛哭的王李氏一眼,心头也颇为沉重。
“嗯,多谢驸马的关心,奴婢定会注意的!”抚琴说到这里时,伸手从怀中拿出一封信,然后郑重的交给李休道,“驸马,这是我家娘子在她临终之前,亲自给您写的一封回信,再三叮嘱我把信交给您,那天您去家中吊唁时,奴婢没把信带在身上,所以才没来得及把信交给您!”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当下接过书信道:“没想到你家娘子竟然还会给我回信,希望我的那封信能够让她开心一些!”
“其实奴婢真的很感谢驸马,我家娘子在接到您的信后,真的笑得很开心,哪怕是在走的时候,也把信紧紧的攥在手中,只是那封信不宜让老爷和夫人看到,所以后来我收了起来,今天安葬的时候,我又悄悄的把信放在娘子的手边,希望这封信可以陪着她上路!”抚琴说到最后时,眼泪也止不住的再次流了出来。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暗自叹息一声,当下再次安慰了抚琴几句,这才又来到墓前,向王仁表夫妇告辞离开,等到上了马车之后,平阳公主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夫君,你之前竟然给浅娘写过信?”
“公主有所不知,当时老爷也是被逼无奈,这才给那位王家小娘子写了信!”没等李休开口解释,旁边的月婵就抢先说道,接着就把那天抚琴来求李休的经过讲了一遍。
月婵是李休的贴身侍女,而且又与抚琴相熟,对于传说中的王家小娘子,她也十分的好奇,因此今天也随着李休一起来了,等到她把事情的经过讲完之后,也不禁十分好奇的看着李休手中的信问道:“老爷,您就不看看那位王家小娘子给您写的回信是什么吗?”
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微笑着看了月婵一眼,自然也知道她是什么心思,不过他也的确很好奇那位浅娘给他写了什么,平阳公主也同样好奇的盯着他,于是李休就把信打开,结果当看到信上的内容时,也不由得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谢谢?这回信也太简单了吧?”月婵看到浅娘的回信,当下也不由得有些失望的道,只见信上只写了一句“谢谢”,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内容,她本来还希望可以通过这封信,猜到李休之前给浅娘写了什么,毕竟那封信除了李休和浅娘外,其它人都没有看到过。
不过月婵的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就只见平阳公主好奇的追问道:“夫君,刚才我就想问你,你之前给浅娘的信上都写了什么,我听抚琴说,浅娘接到你的信后也十分的高兴,甚至临终时也攥着信不放,如果是那位玄奘大师写给她的信也就罢了,可她为何那么在意你的信?”
看到平阳公主也好奇自己信上的内容,李休也不禁露出几分黯然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其实那封信与其说是我写的,还不如说是我代玄奘写的,因为上面有一首玄奘的诗!”
“诗?什么诗?”平阳公主再次很感兴趣的问道。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李休叹了口气将这首后世十分有名的诗背了一遍道。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平阳公主与月婵听完这首诗后,两人却全都陷入到沉思之中,虽然这首诗对于大唐这个时代来说,简直有些大逆不道,但是诗中那个僧人纠结的心态却让人感同身受。
过了好一会儿,平阳公主这才从诗的境界中清醒过来,不过却很快有些怀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道:“夫君,我虽然听说那位玄奘大师佛法精深,但却从来没听说他做过什么有名的诗句,反倒是夫君你的诗才无人不知,所以这首诗不会是你写的吧?”
平阳公主虽然有些怀疑,但她也不敢肯定,毕竟这首诗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个僧人所做,而且从诗中的透露出的感情来看,也的确很符合玄奘的身份,可是做为李休的妻子,她却是最了解李休的人,因此直觉告诉她,这首诗应该和李休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呵呵,诗中之人写的就是玄奘,至于是谁所作的诗,又有什么关系,娘子你不要太着相了!”李休这时却是耍了个太极,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的道。
听到李休这么说,平阳公主也几乎可以肯定,这首诗肯定出自李休之手,不过舍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她是浅娘的话,在弥留之际能够见到这首李休假借玄奘之名写的诗,肯定也会欣喜无比,因此她的一片痴情终于还是得到了情人的回应,这恐怕也是浅娘能够含笑九泉的主要原因。
浅娘安葬之后,李休虽然偶尔还有些伤感,不过也终于恢复了原来平静的生活,只不过整个大唐朝堂上下,包括李世民本人,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窗前看着天空,期盼着天上能够降下雨雪,也好缓解甚至是阻止明年可能到来的蝗灾。
懒散初唐 第四百九十八章 去洛阳
清晨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李休这才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外面阳光灿烂的样子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大唐上下都在等着盼着祈求下雪,可是这老天也真是邪门了,从入冬之后却一场雪也没下过,地面干的全都是几寸厚的粉尘,一脚下去荡的全都是黄土。
“老爷您可算是醒了,今天一大清早,同安大长公主就来了,现在公主正在前厅接待对方呢!”看到李休醒来,这时只见月婵笑着走过来道,然后帮他穿衣洗漱。
“同安大长公主?她这里做什么?”李休才刚刚睡醒,脑子一时间还没有转过弯来。
“呵呵,老爷都睡糊涂了,同安大长公主来咱们这里,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和之前老爷与公主去见那位王仁表王老爷的事有关,毕竟平时这位同安大长公主可与咱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交往。”月婵笑呵呵的开口道。
经过月婵的提醒,李休这才忽然想起来,同安大长公主和王仁表之间复杂的关系,当下也不由得无奈的摇了摇头,看来这位大长公主还真是小心眼,仅仅自己和平阳公主去了两仁表家里两次,她就跑来兴师问罪来了。
不过这种小事李休也不会放在心上,当下起了床活动了一下身体,吃过早饭这才来到家里的学堂,因为家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李休索性就在家里修了座学堂,其实就是座专门用来教学的小院子,并不是很大,不过足够他教自己的这些学生学习了。
当李休来到院子里时,立刻听到学堂里传来一阵阵的读书声,七娘不在这里,恨儿就成了这些孩子的大师姐,所以平时李休不在时,恨儿就代他领着孩子们读书。
李休的学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十个,不过依然不值得分班,李休都是按照他们的学习程度,分别进行教学,平安郎和晋儿虽然小,但每天也会跑来找丽质她们玩,有时也会跟着一起听李休讲课,虽然他们什么都听不懂,但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讲完上午的课,一帮孩子在院子里疯玩,李休问了一下平阳公主的位置,结果在她的私人花园里找到了她,平阳公主喜欢送花草,因此李休就给她专门建了座花园,只不过现在家里多了两个熊孩子,结果导致平阳公主的花草时不时的就会遭殃,如果放在以前,平阳公主肯定会发火,但现在哪怕是晋儿或平安郎当面把她的花草拔了,她也只会笑着上前把花草哄过来,然后再重新种下去。
“怎么了,难道大长公主真的是来兴师问罪的?”李休见到平阳公主时,却发现她正坐在花园的凉亭里,长长的娥眉轻皱,似乎是有些心事。
“兴师问罪倒谈不上,其实我这位姑母的胆子挺小的,她和父皇的感情很好,但是自从父皇被囚禁后,她却只去探望过一次,而且还是我和大姐她们邀请她一起去的,平时遇到什么事情,也向来不会和别人争执,只不过这次涉及到她的家事,所以她才跑来问一问情况。”平阳公主这时有些疲惫的道。
“怎么了,你有心事?”李休看到平阳公主的样子,当下也禁不住关心的问道。
“嗯,也不算心事,只不过今天姑母来找我,除了询问我关于王表兄的事情外,还告诉我另外一件事,这件事是关于我姑母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姐的事。”平阳公主这时点了点头道。
“表姐?同安大长公主还有个女儿?”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他只知道同安大长公主没有儿子,却没想到她竟然有个女儿,而且年纪比平阳公主还大。
“是啊,说起我这位表姐,其实也是个苦命人,她比王表哥小几岁,却比我大两岁,而且在十四五岁时,就被送入隋炀帝的宫中做了妃子,当初我父亲受杨广的猜忌,也多亏了有表姐在宫中帮我父亲说话,只是这样一来,却连累到表姐也不受杨广的喜爱,后来杨广南巡,我表姐也随船南下,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也是从那时起,表姐就与我们断了联系。”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神情也显得十分的黯淡。
“如此说来,这位表姐也为陛下立下不少的功劳,后来陛下就没有寻找过吗?”李休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问道,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李渊好像是杨广的表兄,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可是杨广竟然又纳了李渊的亲侄女为妃,这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乱。
“表姐是姑母唯一的子女,父皇自然派人寻找过,只是当初那个乱世之中,连杨广都丢掉了性命,更别说他身边一个普通的妃子了,只不过姑母今天前来,却告诉我一个关于表姐的消息!”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忽然也露出振奋的表情道,她小时候和那位表姐的感情很好,甚至吃住都在一起,后来对方失踪,她为此也是哭了好长时间,却没想到今天忽然得到表姐的消息。
“真的假的,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大长公主怎么会忽然收到她女儿的消息?”李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怀疑的道,不是他不相信,而是杨广都已经死了快十年了,他的那些妃子要么被掳走,要么死于乱军之中,所以他对同安大长公主女儿的生死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其实父皇在刚登基时,也一直派人在四处寻找我这位表姐的下落,马叔的飞奴司就一直负责这件事,只是却打听到一些十分有限的消息,比如当初江都事变,表姐就在乱军之中失踪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但这次也是巧了,竟然有人在洛阳一带见到了一个疑似表姐的女子!”说到最后时,平阳公主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种希望的神色。
“有人见过?这怎么可能,她既然是宫中的妃子,平时能够认识她的人肯定很少,一般的人怎么会认识她?”李休听到这里却再次怀疑的问道。
“夫君有所不知,这次其实也是有些巧了,姑母身边有个老仆,从年轻时就一直侍奉在姑母身边,只不过他的年纪大了,所以姑母就给他在老家买了些田产,好让他与家人安度晚年,却没想到这个老奴在回家时路过洛阳,刚好遇到一个女子,他是看着表姐长大的,因此一眼就觉得对方长得很像表姐,只是他的年纪大了,眼神有些不太好,又与表姐多年未见,因此一时间也不敢肯定,只是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姑母。”平阳公主再次解释道。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不过这世上相貌相似的人很多,而且那个老仆自己也不敢肯定,所以对方也未必会是大长公主的女儿吧?”李休听到这里还是有些难以相信的道,毕竟连杨广都死在了江都之乱中,一个弱女子能够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而且如果对方活着,为何这么多年也不与同安大长公主联系呢?
“我也有这样的担心,只不过姑母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女儿,平时每当想到表姐的遭遇时,都会泪流满面,所以就算再怎么小的希望,她也不会放弃!”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也不禁再次叹息一声道。
“原来如此,可怜天下父母心,大长公主也的确有些可怜。”李休也有些感慨的道。
“是啊,姑母这次决定亲自跑一趟,无论是与不是,她也都算是尽力了,其实如果不是家里有晋儿要照顾的话,我也想和姑母亲自跑一趟!”平阳公主说到最后时,也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道,她也只有这么一个亲表姐,可惜家里有孩子要照顾,根本就走不开。
“秀宁,既然你想去,不如咱们就一起跟着大长公主去吧!”李休这时却忽然眼睛一亮,然后十分兴奋的开口提议道。
“一……一起去?”平阳公主听到李休的话却不由得十分惊讶的道。
“是啊,既然那个疑似你表姐的女子出现在洛阳,刚巧我也从来没去过洛阳,听说那里是仅次于长安的繁华之地,我也是久仰大名,而且孩子老是呆在家里也不太好,不如带他们出去见一见世面,顺便也能陪着大长公主一起寻找你表姐!”李休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李休也是闲极无聊,所以才想到出行的主意,另外他穿越到大唐后,也的确很少出远门,甚至可以说一直在长安附近,连距离长安不远的洛阳都没去过,后世大名鼎鼎的洛阳龙门石窟,现在好像正在开凿之中,规模肯定没有后世的大,但也没有后世那样受到破坏,刚好可以一开眼界。
听到李休提议去洛阳游玩,随便也能寻找一下表姐的下落,这让平阳公主也十分的心动,不过这个家可不止她一个女主人,所以她在考虑过后,立刻就拉着李休去找衣娘商量,只要她同意,那么他们一家倒是可以借这个机会去游玩一番。
懒散初唐 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盘
李休决定带一家人去洛阳游玩一番,顺便还能让平阳公主陪着同安大长公主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虽然李休对这件事不抱太大的希望,但也算是圆了平阳公主和同安大长公主的一个心愿。
对于出游这件事,衣娘听后也十分的高兴,用她的话说,马上就要到年底了,洛阳那边的茶叶生意也需要有人去查账,刚好她就和月婵亲自去一趟,也好亲眼看一看自家生意在洛阳那边展的怎么样,免得被下面的人蒙蔽了双眼!
一家三口都答应了,所以李休一家立刻开始准备起来,平阳公主也去了同安大长公主那里,告诉她自己希望可以陪她一起去洛阳的事,结果同安大长公主也是十分的高兴,她本来就没有儿子,唯一的女儿也失踪了,可以说最亲近的人就只有平阳公主和李世民这些侄子侄女了,现在平阳公主愿意陪她一起去,她自然是再高兴不过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