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就这样,一队一队的德国士兵或者弯腰或者单膝跪地等在沙滩上,等待着属于他们的命令——无论是从侧翼包抄,还是正面进攻……
副营长尴尬了一瞬间,好在呼啸而过的炮弹帮他掩饰了一下。正面冲击敌军阵地的德国士兵们抱着武器,被海水灌满的裤子就仿佛丝袜一样裹在腿上。
这可能是最坑爹的进攻作战了,所有的德国士兵一边前进,一边在新中国骂娘。他们是步兵……不是海军陆战队好吗?
头顶上的发动机声,听起来让人烦躁不安。烟雾弹遮蔽了敌人的视线,当然也遮蔽了自己人的视线。
掩护海军登陆的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已经达到前线,斯图卡正在目标区域不停的盘旋。
天知道那些根本看不清地面什么状况的飞行员们,会不会一激动就驾驶飞机冲下来,给地面上的友军来一个“让人难忘的问候”。
果然,地面上的德国步兵们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架斯图卡俯冲投弹,把一枚250公斤的炸弹,丢进了德军已经控制的阵地上。
巨大的爆炸在海滩上留下了一个大坑,两个倒霉的德军士兵躺在地上呻吟。运气还算不错,附近没有大队的德军士兵,所以误伤还不算严重。
“用无线电联络师部!快!告诉空军不要投弹!这群混蛋!”爆炸的地方距离营部不远,而且烟雾弹造成的浓烟已经快要散去了,所以营部这边看得非常的清晰。
“让标识部队赶紧想办法!见鬼!”看着不远处的大坑,营长抓着无线电的听筒,大声的命令道。
就在他身后不远的地方,四个德军士兵也顾不上自身掩护和安全了,拼了命的扯开携带的德国国旗。
一面至少有3米长的巨大国旗被四个人拉开,可是天上的飞机究竟能不能看到这个巨大的标志,就没有人清楚了。
远处的加富尔号战列舰上,德国登陆部队的师部,参谋长放下了通信部队那边的无线电听筒,走到了师长的身后:“敌人还没有还击!也许他们放弃了滩头了。”
“是吗?对方准备把我们放到岸上去,然后和我们堂堂正正的打一场?”师长已经被眼前的混乱局面,还有紧张的心情逼疯了。
听到了参谋长汇报的消息,开口恼火的命令道:“让滩头的部队别傻等着!继续前进扩大登陆场!难道我不过去踢他们的屁股,他们就忘了怎么打仗了吗?”
显然,前线的部队并不是忘记了怎么打仗,而是被自己的飞机给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很快,第二份来自滩头的汇报到了加富尔号战列舰上,听到了前线部队被自己人的飞机投弹轰炸的事情,参谋长的脸都绿了。
“让盘旋掩护的斯图卡停止攻击!马上!立即!”对跟在身边的空军联络官大声的命令了一句之后,参谋长抓起了无线电话筒。
对着话筒,他命令自己的部队采取应急措施:“赶紧张开国旗,尽量让天上的友军看到你们!”
沙滩上,营长抓着听筒,眯着眼睛仔细听无线电频道里的命令。炮弹落在附近,严重干扰了他的听觉,当参谋长重复了第二遍之后,他才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我已经这么做了!长官!空军没有继续投弹了,可能是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国旗!”说完了之后,他就指了指前方的灌木丛下令道:“把指挥部前移到那里去!”
在营部的正前方,最快的士兵已经越过了灌木丛,那里的浓烟已经散去了一大半,拎着插着刺刀的步枪,德军士兵把手里的武器对准了已经毫厘毕现的守军防御工事。
隐蔽在灌木丛后面的机枪掩体,还有略微曲折的战壕交通壕。甚至有些地段还有铁丝网。
“前进!前进!继续前进!进入掩体!寻找敌人!”带着士兵攻击的班长还有排长大声的命令着,快步跳进了战壕之中。
“我没有发现敌军士兵!”端着手里的武器,一个德军班长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战壕,回头对自己的手下说道。
而他的手下已经把武器的枪口举了起来:“长官,我也没有看见任何敌人的士兵……他们,似乎都不见了。”
“排长!排长!敌人不在自己的战壕里!”班长把自己的枪口举过头顶,回头对刚刚跳入战壕的排长大声的喊道。
“我看到了!别喊了!我又不是瞎子!”排长郁闷的拍打着身上的沙土,回头对不远处的连部位置喊道:“没发现敌人!”
“他们似乎弃守了这里!不知道另一边怎么样。”站在战壕里,对着战壕的另一边张望的德军班长,开口猜测道。
“还能怎么样,你听到枪声了?”排长走过来,顺着战壕延伸的方向望了望:“你带人向那边搜索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没有!”
“让营长联系掩护的部队吧,海滩附近估计敌人已经弃守了,他们不在这里。”给自己下辖的班吩咐了命令,排长就向战壕的另一侧走了过去。
听到了敌军并不在海岸线上的消息之后,营长赶紧抓起了无线电,呼叫起了身后海面上的意大利舰队:“呼叫师部!呼叫师部!”
“这里是师部……有什么问题吗?”很快就被接通,听筒里传来的参谋长的声音:“你们的团部还没上岸吗?”
“我们的团部还没有上岸!我联络不上团长……我现在有重要的消息汇报。”营长抓着无线电,大声的喊道。
“什么消息?”替师长接听无线电通信的参谋长听到重要消息的说法,赶紧开口问道。
“沙滩上没有敌军!敌人构筑了阵地,可是阵地是空的!”营长看着已经淡去的烟雾弹,还有头顶上盘旋着不再俯冲下来攻击自己人的飞机,恼火的继续喊道。
“你是说?阵地是空的?”参谋长听到了这个消息,语气明显被抬高了起来。
搞了半天,他们进攻的阵地上根本就没有敌人?然后他们就像耍猴的一样,混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到现在还有至少2000人漂在海面上,船只碰撞还有沉没等事故屡有发生,到现在已经阵亡了不下100人了……
结果,那些该死的敌人竟然弃守了自己的阵地……参谋长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了——只要沙滩上有500名英军士兵,他们今天至少要阵亡1000人以上。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幸福感来的太突然,我竟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好半晌,参谋长才终于回过神来,他丢下无线电的听筒,跑向了舰桥方向。一边跑,他还一边大喊:“停止炮击!停止炮击!”
几分钟后,意大利的加富尔号战列舰停止了炮击,随后朱利奥?凯撒号战列舰也让自己的火炮停了下来。
战场上一下子变得安静,所有上岸的德国士兵这才意识到,根本就没有枪声传来,这里根本就没有敌人。
刚刚勉强爬上海岸的团指挥部军官们,坐在距离海水不远的地方脱下鞋子来倒靴子里面的沙子——现在他们有这个空闲了。
“我就像个小丑,自己和自己逗弄了半天……”气的脸上都泛起了病态的潮红,指挥作战的德国师长差点儿就一头栽倒晕过去。
他晃荡了两下,才勉强没有被眼前的一切气死在战舰上……
----------
第10更!龙灵做到了!求各种月票支持啊!
帝国霸主 422进攻还是防御
“进攻苏联的时候,我们可没有征调汽车到前线的机会了。”李乐看着好几个主管运输的部长还有将军,开口缓缓的说道。
即便是在德国大胜法国的经典战役之中,德军也在很多时候大规模的征用了附近的民用汽车作为补充运力。
1939年的时候,德军不仅后勤装备不够完善,其后勤组织也是一个并不合理的结构。
在作战的时候,所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无论民用军用,都是由盖尔克将军掌管,他在1939年的时候是陆军总司令部运输部长,又是国防军总司令部运输总监。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战区后勤地带的汽车运输却不由他指挥,而由陆军总司令部军需部长瓦格纳将军指挥——似乎就是德国投降的时候那个瓦格纳。
于是,陆军后勤保障被分给了两个主管部门:一个控制着补给线的两端,另一个掌握着它的中段。
同样管运输,竟然还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指挥官,调度还有其他方面的混乱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法国之战中,德国的补给就出现过问题,大约在1940年的5月20日,瓦格纳打电话给帝国运输部长,要求将“德国的所有汽车”都立即交他调遣。
结果他拿到了大量的民用汽车,这些汽车应驶往艾克斯拉沙彼尔,那里有一名军官等候,将它们编成车队,并发给汽车司机以“德国国防军”袖章。
就好像做游戏一样,给司机发一个臂章,就算是暂时入伍了,然后在这一天,有总载重量达12000吨的各种型号的汽车,满载物资上了路。
这样,依靠荷兰比利时还有德国国内的各种型号的汽车,德军得以于6月5日重新开始进攻。
法国之战靠近德国本土,而且征服的地区都是荷兰还有法国这样的富裕地区。所以靠近战区还能征召到汽车之类的高级货。
李乐知道,一旦德军进入到苏联腹地,除了漫山遍野的苏联士兵的抵抗,几乎什么有用的东西都不会遇到。
“我们已经正在筹备第4和第5两个汽车重型运输团了,用来缓解部队的运输要求。”瓦格纳将军开口说道。
“不够!要想让部队真正的动起来,而且是在火车连同之前动起来,就需要至少7个重型汽车团!”李乐看着瓦格纳,给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个最低的要求,还是在德国军队大量使用骡马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标准,如果想要充足,至少要10个以上的重型汽车团才够数。
“陆军正在扩张机械化部队,一线作战就需要大量的卡车,到处都不够用……”瓦格纳郁闷的开口说道。
很多将领实际上都清楚,进攻法国的进攻速度和进攻距离,已经是德国装甲部队挺进速度的极限了。
而进攻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这个攻击极限要被延长整整三倍。如何填补这样漫长的距离,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给人员运输的卡车加装拖拽用的货箱,争取让机械化师、装甲掷弹兵师还有装甲师,都能携带更多的物资。”李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能够让运输人员和装备的卡车,多携带油料之类的补给物资,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推进所需的消耗。
“不管怎么说,我的元首……想要尽快在苏联腹地推进,我们最好还是考虑使用铁路运输。”瓦格纳建议道。
提出这个建议,李乐就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远处的帝国铁道部门的负责人:“抢修苏联铁路,听起来就是我们的最好选择了。”
“苏联的铁路每一寸都需要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改进,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这方面的投入是一劳永逸的,消费比还是很高的。”帝国铁道部门的负责人开口对李乐回答道。
他指着地图上延伸到苏联腹地的几条铁路线,一一介绍道:“如果陆军能够缴获一些苏联的列车,暂时使用起来的话……压力就会缩小很多。”
“当然,这是完全不在计划内的‘惊喜’,而不是必然的。”他继续指着地图说道:“可是施工这些铁路,铁道部队的速度是可以计算的。”
一边说,他一边把手里的资料递给了瓦格纳还有元首:“这是铁道部门抽调和囤积在波兰境内的铁轨物资统计。”
“前线的推进如果按照计划进行,在最初的一个月内,我们就能把铁路修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对方的手指头在基辅一线划了一下,这距离让李乐赶到吃惊。
但是随后对方的话就让李乐有些郁闷了:“这是我们拿出所有的储备铁轨,动用手里一切的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
停顿了一下,他说出了自己的悲观结论:“然后,再向前走,每一公里都需要从德国境内补充铁轨……继续改建铁轨的速度,就和爬行差不多快了。”
最后,他指着莫斯科和更远的地区:“把铁轨修到莫斯科等地区,至少要等到42年年初。”
“你还是太乐观了,我的朋友。”施佩尔一下子泼了铁道部门负责人,他自己的老上司一盆冷水。
施佩尔打断了他的估计,开口对李乐说道:“我的元首……一旦战争开始,我们生产铁轨的钢材能不能保证还不可知。”
“到了那个时候,军用的各种装备才是最优先生产的!铁轨生产速度估计无法保证现在的生产速度!”他给出了工业部门的看法。
李乐皱着眉头,综合起铁路还有工业两个部门的意见,哪怕苏军撤退到莫斯科一线等待,德军铁路推进到那里也要等到1942年的年末了。
这个时间表,几乎和德军执行巴巴罗萨计划真实的历史状况相同。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表走,德国入侵苏联的失败似乎就在眼前了。
“呼!”长长出了一口气,李乐甚至开始犹豫,不知道自己坚持执行巴巴罗萨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了:“看来,我们还是要好好计划一下了,这件事比我们想的还要复杂一些。”
在脑海深处,有那么一个瞬间,李乐甚至开始盘算,究竟还要不要率先执行进攻苏联的这个《巴巴罗萨》计划了。
如果,德军放弃率先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转而在东线打一场有针对性的防御作战,歼灭苏联的有生力量是不是更好的选择呢?
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有无数网络小说描写决定世界命运的苏德之战的时候,把逆天改命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东线采取守势上。
不得不承认,放在今天,李乐同样也认为,如果德军在东线采取防御态势,有很多诱人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去思考那些烦人的后勤补给问题了——所有的物资都在家门口放着,这等于说解决了一个难题。
有了这个好处,那无数要消耗在进攻路上的物资,就可以用在防御上。不得不说,仅仅是心中盘算,李乐就觉得很是诱人了。
同样的,东线防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避开了天气等因素。德军不用去挑战寒冷的莫斯科严冬,同样也就不用担心寒冷导致的不适。
第三个好处就是,在国际舆论上,德国会立刻赢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情……也许,仅仅只是也许,德国能得到美国的支持!
单单只是想想就已经让人毛孔喷张了——德国重新成为抵抗红色苏联入侵的桥头堡,不想看着世界被斯大林毁灭,就乖乖的支持德国抗击苏联侵略者吧!
毕竟德国再如何嚣张跋扈,不过是资本主义世界内争老大罢了,大家重新划地盘谈生意。
苏联打进欧洲那可是掀桌子,不给资本主义活路的!究竟孰轻孰重,还真的要考量考量。
至少在国体上,德国比较苏联,还是更受美国青睐的。而要说美国会不会为了抵抗苏联忘掉德国干翻英国的仇,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点,如果考虑到德国百战精锐之师在防御之中能够起到的可怕杀伤力,吃掉苏联的进攻部队,似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是想,如果1943年的德军可以在防御战中无数次挫败苏联的进攻化险为夷,那1941年的德军,更没有理由输给对手了。
没有了进攻这一路上的损失,德军至少能节省出100万以上的部队来打防御作战,这百万精锐绝对够贸然进攻的苏联喝一壶的。
另一方面,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地球人都知道,苏联立国之后,打进攻作战就没赢过啊!
入侵波兰被打了个狗血临头,入侵芬兰同样是几乎无功而返,这一次打德国——且容我先笑一会儿……
而且从德国的角度出发,苏联打进来的地方,并不是很富庶的德国传统地区,而是波兰占领区,损失似乎也不是不能被接受。
当然了,如果不是有了这么多好处,那让苏联先进攻,德国在东线打防御作战的战略选择,也不会被如此多的未来军事爱好者们追捧了。
帝国霸主 423防御的取舍得失
但是,李乐在脑海中仔细盘算了一下之后,发现在1940年守在现有的防线上,打一场防御作战是不划算的。
那些看上去非常诱人的优势,其实都是非常简单的错觉——只要这些错觉站不住脚,那防御作战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了。
首先就拿国本这件事来说,所谓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可并不没有冷战时候那么深的门户之见。
即便是在冷战时期,争霸依旧是要凌驾于所谓的国家意识形态之上的议题。拿国家意识形态说事,不过是敌对双方找的借口罢了。
甘于做美国的走狗,那即便是共产党上台执政,也不是不能商量的事情——听起来很儿戏,实际上现实却真就是如此残酷。
德国现在正在和英国美国争霸世界,这个矛盾本身是不可调和的。美国宁愿联合苏联暂且放下成见,也必须要干掉现阶段最棘手的第三帝国,这才是不容动摇的决策。
李乐来自于二十一世纪,历史事实证明,美国宁愿和冷战之敌苏联瓜分掉欧洲,也不接受德国的和谈建议,放过希特勒等德国高层。
现在,李乐正好留着小胡子,正好坐在总理府办公室内……他是美国死也要清算的对象,美国不可能支持他。
所以,等着苏联进攻德国,在国际舆论中,第三帝国依旧是得不到任何同情的。它依旧是美国除之而后快的国家,同样也是苏联必然要干掉的国家!
既然国家意识形态无法带给防御中的德国半点好处,那这第一条当然也就不成立了。
其次,再来看看第二条,也就是德国防御反击的地区——靠近苏联的边境线,漫长而且敏感。
北面和中间部分,是德军刚刚和苏联瓜分掉的波兰占领区。这里似乎是一块天然的战场,哪怕打成灰烬都无所谓。
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德国正在有计划的开发这里,大量的集中营还有临时工厂,都让这里变得不能够轻易的舍弃。
在李乐的计划中,波兰的奴隶工厂,现在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虽然看起来不算重要,却严重影响着德国的各种物资。
因为有了这里的血汗工厂,德国本土内才能有大量的轻工业制品,也才能让无数宝贵的工人,挪出空闲来生产重工业军事武器设备。
打个比方,波兰占领区在为德国生产布料,生产锅盖,生产茶杯,生产各种各样的螺丝钉子甚至是木板胶条。
虽然大部分东西都是廉价而且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可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德国本土维持运转,就要浪费德国宝贵的技术工人来生产这些零碎。
另外,这里还有无数农场在开垦播种,希望能够在明年夏天到来的时候,产出土豆等农作物——这也是德国的一部分粮食产区。
如果在这里和苏联进攻部队打上一场……那可真是让人绝望的事情。至少李乐不认为,这是一个好选择。
而如果让苏联人先进攻,那进攻方向就是苏联人自己说了算了。一旦苏联不进攻德国,而是集中兵力入侵罗马尼亚,事情就又变得诡异了。
先不提苏联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提德军究竟有没有能力把苏联军队围歼在罗马尼亚。
就说万一罗马尼亚油田出了差错——那可是现如今德军唯一的油田,丢了还打个毛线?
不要说苏军不可能打到罗马尼亚油田附近——仅仅就只是一个万一的假设,谁敢背这个责任?
真要是出了问题,也不用等1945年了,1942年德国高层就集体抹脖子吧,省的等苏联人打过来死的更难看了。
所以,即便李乐拍着桌子要求打一场防御作战,德军高层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要防守,就要顾忌罗马尼亚的重要性,在那里布置起足够多的部队来支撑防线……上来先被迫在南线集中兵力,这防御计划本身就够让人累觉不爱了。
再来看看前文说的第四点,也就是用德军百战精锐打防御作战这个好想法。虽然听起来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也有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支威风八面的德国军队,一直都是在打进攻作战——在防御上有多高的造诣,谁也不知道!
这可不是1943年防御作战都打出经验来的德国党卫军,手里捏着战地救火队虎式豹式先进坦克,一看就透着坚毅硬朗……
现在的德军,大部分步兵手里只有pak37型3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新装备铁拳火箭筒少之又少。
坦克部队手里最多的是38t、2号、3号还有4号坦克——指望这些坦克打出虎式坦克那种阵地战战绩来,显然并不靠谱。
部队进攻的时候依赖的火力支援是斯图卡这样的轰炸机。在防御作战中其效能是要打折扣的。
而防守的时候至关重要的火炮,德军对比苏联一点儿优势都没有。双方在前线的火炮数量是一比一,质量还是苏联略优……
最要命的是,在巴巴罗萨的开始阶段,德军摧毁了苏联3000架飞机,围歼俘虏了至少100万人。
而这些如果选择防御的话,是无法先发制人干掉的——要想在不放弃重点区域的前提下,设置伏击圈干掉100万甚至200万人,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如果算上在基辅还有斯摩棱斯克等地区包围干掉的苏联部队,数百万人的差额,也会让德国军队在防御的时候苦不堪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