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国王陛下,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德国海军切断我们运输线的战术。”面对乔治六世,达德利?庞德语气低沉的说道。
国王陛下听到了自己海军司令的话之后,叹息了一声:“将军阁下,海军方面难道就不能阻止德国人在大西洋上肆无忌惮吗?”
“短时间内,我们都将会处于被动之中。我们的高速战列舰太少,这让我们很难对德国海军形成战术优势。”达德利?庞德无奈的回答了国王陛下的问题。
英国海军欠下的债务实在是太多了,包括舰载机上的劣势,包括战列舰老化带来的严重问题。
这些都是当年节省经费留下的隐患,原本针对海军力量并不强大的德国,应付起来几乎没有任何问题,可谁能想到德国人突然换了玩法?
原本还一心一意在老式战列舰设计思路上越走越远的德国,一下子纠正了自己所有的错误,用最简单的组合,搞出了最强大的战斗力来。
仅仅是一艘航空母舰的下水,加上配套的先进战机,以及一套合适的战术,就让德国海军仅有的几艘战舰,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来。
那些基本上都在1930年之后服役的新式战舰,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能跑出25节的舰队航速来!
这就让那些只有17节左右编队航速,极限也只能跑出20节舰队航速的英国战列舰有些尴尬了。
没有了战列巡洋舰,英国舰队在航速上的劣势,已经让他们开始尝到苦头了。
“丘吉尔首相……首相在战斗意志上,还是……还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不过在具体战术上,我,我还是希望诸位能够在,在更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打败敌人。”国王结结巴巴的开口,对达德利?庞德说道。
连续的失败,还有有关丘吉尔精神问题的流言蜚语,已经让国王乔治六世开始质疑起自己的首相来。
有关德国影子谍报部队的闹剧,国王陛下对自己的首相意见非常大。首相先生差不多搞垮了整个高层,让所有的军事行动都变得神神秘秘。
国王有的时候都不知道,正在进行的战役都打成了什么样子。几个要命的失败,也都是在过后通知到了皇室。
遮遮掩掩的行动方式,已经让皇室还有其他政客产生了抵触情绪,保守党派更是对一直看不惯的丘吉尔满是敌意。
“让汉密尔顿……公爵来见我……也许,也许他能够解决我们现在……现在面临的困境了。”乔治六世又叹了一口气,开口对达德利?庞德说道。
本来,乔治六世就是一个很倚重张伯伦的保守主义者,他属于那种并不反对与德国媾和的人。
现在战局不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之前已经耍过的招数,让汉密尔顿公爵联络德国的朋友们,再玩一次谈判的招数。
英国孤悬海外,即便是媾和,也绝对能够保留完整的国土。只要德国人开出的价码不太高昂,乔治六世都认为可以接受。
条约签署之后,大不了让出一些既得利益,至少可以维护英国的体面——先安抚一下德国,在弥补了劣势,拥有优势之后,再找个机会从德国人那边讨回公道,也是一个好选择不是么?
乔治六世打得算盘实际上很英明:英国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毫无压力的倒向美国,再和德国人打一场!
只要美国人进入战争,德国和英国之间签署了再多的和平条约,也不过是一张张废纸罢了。
听到结巴国王陛下又把已经被抛在脑后的汉密尔顿公爵又抬出来,达德利?庞德无奈的低头苦笑了一下。
之前德国人确实很热衷听信汉密尔顿公爵的议和提案,可那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
自从7月以来,德国除了让赫斯主动联系过几次公爵先生之外,甚至连议和这个词,都已经不提了。
现在的德国,似乎已经把英国放在了要抹平的目标当中。而英国也因为首相丘吉尔对议和兴趣缺缺,自然不会主动启用汉密尔顿公爵这颗棋子。
可是现在……让汉密尔顿公爵再去找德国人说和谈的事情,德国人究竟会不会相信呢?
要知道,之前的议和,可是带着戏耍味道的拖延。这一次想要换取德国人的信任,可真的不太容易……
“现在德国的形势……即便和我们议和,提出来的条件,也不一定是我们能够接收的了。”达德利?庞德无奈的对国王陛下说道。
眼前这种战局,如果他是对面的将领们,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急着求和。
因为一旦成功封锁住英国本土,德国甚至真的有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英国这个祸患。
一名侍从走进来,来到了乔治六世的身边,低声对自己的国王陛下说道:“首相先生又开始发疯了!空袭失败的消息,让他又开始针对起德国的‘影子’来。”
“看来……我们,我们是不能,不能指望首相先生了……”乔治六世捏了捏鼻梁,感叹了一声。
然后他看向达德利?庞德,继续吩咐道:“你,你去找,找陆军司令,我,我要蒙哥马利将军,无论如何,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守住中东地区!”
地中海方面的损失,已经凸显出来。英国从东南亚补充的橡胶,还有从中东获取的石油,都要绕路南非才能回国。
增加的路程,和半路上的损失,已经让英国入不敷出了。一旦隆美尔的陆军冲进中东,那事情可就真的无法收拾了。
没有了伊拉克和伊朗的石油供给,英国可就彻底被动了。别说什么美国产油之类的蠢话,因为那是美国人的石油!
石油也要依赖美国,那英国就要彻底被租借法案给掏空了。别说这代价英国人给不起,就算是给得起,那也要仔细想一想,是给德国还是给美国更划算一些吧?
帝国霸主 384最伟大的外交家
“副元首先生……这是来自英国汉密尔顿公爵的电报。”赫斯的副官有些尴尬的把手里的电文,递给了忙的焦头烂额的赫斯。
赫斯从元首李乐那里接过了命令之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振兴德国农业经济的事业之中。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可他确实体会到了元首对他工作的支持!那可是近似于有求必应的承诺,只要他要的东西,很少有不给的。
就连负责工业生产的施佩尔,都没有拿到这样的支持——元首恨不得把整个德国都变成农场,见缝插针的那种态度,真的是让人感动。
主导农业生产这个位置听起来没有那么风光,可赫斯确实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他久违的那种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感觉。
投身纳粹党的大部分人,可不是为了杀人或者战争,他们不是疯子,而是怀揣着振兴祖国梦想的爱国者。
请不要怀疑大多数人的出发点,可能带着复仇的情绪,可大多数时间里,人们工作的动力,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就和当年第一代老无产阶级革命者一样,德国的纳粹党人们,也正处在奋斗开拓的创业期。
杀人是为了让德国人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扩张是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
至少在为了祖国这一点上,所有的侵略者都是爱国者。可惜的是他们爱的是自己的祖国,却不打算给其他的国家人民,留一条活路。
李乐给了赫斯巨大的支持,包括紧俏的农业需求,都大笔一挥,尽数拨给了他。
比如说至关重要的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化肥,李乐都给了赫斯很高的优先权。德国本来就不重视这方面的生产,可李乐直接批准,在波兰划给了赫斯3个集中营生产工厂。
最近,赫斯就是在忙这件事情,为了让这三家新的生产工厂开始生产第三帝国急需的化肥,李乐甚至命令希姆莱暂停了对其他种族的迫害工作。
“任何人才都要让赫斯甄别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置!”这是李乐给希姆莱的原话,让希姆莱听后哭笑不得。
更让他哭笑不得的还在后面,就在昨天,李乐再一次追加了命令,直接规定:“凡是可以搞农业生产的犹太人,都可以免除针对犹太人的迫害待遇!”
给出这样的命令来,让赫斯真的体会到了自己位置的重要性。元首甚至给了他更多——包括驻屯的二线部队,任其调配,加入到开垦播种工作中。
已经差不多快三个月了,赫斯都没有感受到自己被如此重用的那种舒爽感觉了。
结果,现在……刚刚感受到春风得意的他,竟然接到了来自汉密尔顿公爵的电报!
坦白的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汉密尔顿公爵,是赫斯心底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
在战争状态下,赫斯感觉到了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汉密尔顿公爵身上,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英德议和上。
也只有凭借一己之力,促成元首最感兴趣的英德议和,赫斯才觉得,自己可以保住那个根本没有半点实权的纳粹党副元首的位置。
可是现在,他刚刚抓住了权力的尾巴,感受到权力带给他的快感。汉密尔顿这个时候送来一封电文,真的让他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往好了说,这叫心系祖国,为祖国实现永久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往坏了说,这叫什么?这他么的就是里通外国,吃里扒外!
作为跟在元首身边的高层,赫斯当然知道,最高统帅部有一个叫艾德里安的新贵。
这个艾德里安比他的前身卡纳里斯厉害得多,他不仅仅对国外渗透的无孔不入,对内也是半个全知全能。
任何事情想要瞒过艾德里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东西被神话过后,尤其是被大多数人一起神话过后,就会变得恐怖起来。
德国新的情报部门神神秘秘,又得到了陆军还有空军海军等部门的一致认可。
最重要的是,这个神秘的部门还掌管着部分生杀大权,连卡纳里斯那个级别的高官,说处置也就给处置了……
想到了这里,自己吓唬自己的赫斯吞了一口唾沫,然后把电文递给了送电文进来的副官:“那个……把这个,抄送给艾德里安……还有元首吧。”
刚刚在农业部混的风生水起,并且执掌着整个第三帝国农业经济的赫斯,终于还是断绝了真实历史上,飞往英国的想法。
这里有元首不再每天念叨着与英国媾和的原因,也有德国对英国的军事行动胜利在望的原因,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赫斯不再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当然,也没有完全断绝——赫斯希望借着这份抄送,让元首意识到自己在外交方面的天赋。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可以把针对英国的外**和安排负责起来,争取早日实现德国与英国两兄弟的永久和平!
……
“这个赫斯啊……还真是个直肠子!”李乐拿到赫斯抄送给自己的电文之后,气的笑出了声来。
他不屑的把电文丢给了一旁的鲍曼,鲍曼捡起那份电文,仔细的看了看,然后脸上明显挂起了笑容来。
就仿佛是古代的太监一样,这位有些肥硕的元首秘书,笑着对面前的假希特勒说道:“恭喜元首,这英国人是被打怕了,这一次八成是要真求和了。”
之前英国显然也和德国眉来眼去了一段时间,这也是敦刻尔克德国没有全力进攻的部分原因之一。
那时候,包括德国军队将领,还有希特勒本人与赫斯这样的高层,都满怀信心的等着英国人的妥协,还有那份永远不可能到来的和约呢。
他们幻想着,如同羞辱法国人那样,在英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甲板上,摆一张桌子,与英国人签一份苛刻的和约。
让人遗憾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随之而来的是英国人的翻脸无情,还有真实历史上不列颠空战的惨败。
“你可真会开玩笑!”李乐看了一眼鲍曼,冷冷的说了这么一句。他的话让鲍曼脸上挂着的笑容凝固了,后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难道说元首已经不愿意和英国人媾和了?脑海中飞快的转换着念头的鲍曼,有些疑惑的想道。
脑海中想到了这里,鲍曼赶紧转换了自己的态度。能够给变化无常的希特勒做秘书,鲍曼当然是个八面玲珑的牛人。
只见他停顿了半秒钟,就换上了一副五体投地的敬佩模样,对李乐恭维道:“难道说,元首您认为,英国人的求和是假的?”
看到眼前这个变脸比翻书都快的秘书,李乐也不得不佩服能够身居高位的人,那份独有的境界。
微微点了点头,李乐算是认可了鲍曼说的话:“英国人又在拖延时间,这是老把戏了,我们没有必要上当。”
别说李乐知道英国人不可能投降,就算他不知道历史,现在自己已经算准了英国人之前诈降,这一次当然也不能轻易相信对方。
一边说,一边指了指面前的电文,李乐对鲍曼吩咐道:“这个事情交给你,你亲自和这个汉密尔顿联系……”
在李乐看来,联系这个汉密尔顿公爵,也不失为一个麻痹英国人的好办法。他安排一个人去和对方拖延时间,可该做的事情,他可不会手软半点。
换成是5个月之前的元首,鲍曼就知道元首要用他的那套民族血统兄弟论,真的和英国搞什么狗屁的和平条约了。
“您的意思是?”遗憾的是鲍曼现在可摸不准元首究竟在想什么了,所以为了不办错事情,只能低声问出一个交代来。
“很简单,和汉密尔顿公爵先生玩玩,不给承诺也不提条件,就只是玩一玩。”李乐一边敲打着桌子,一边对鲍曼吩咐道。
说到了这里,元首顿了顿,然后抬起了眉毛:“当然,如果英国愿意割让伦敦以南地区给我们,也不是不可以谈……”
鲍曼吞了一口唾沫,显然自己家的元首,是不打算和英国人谈了。割让伦敦……这他么的还谈个毛线?
“怎么?你觉得我要多了?再等两个月,我要的就是整个不列颠了!让英国的皇室,就继续在苏格兰当他的国王陛下吧!”李乐冷笑了一声,对鲍曼说道。
说完了处理的条件,李乐又补充了一句,让那个可怜的副元首彻底死了与英国人和谈的心思:“你顺便告诉赫斯,如果他愿意谈,也可以按照这个条件,找英国的公爵,或者国王去谈嘛。”
“呃……”鲍曼内心是崩溃的,他真的很想告诉面前的元首大人:谁能用一张嘴让英国交出伦敦,放弃英吉利海峡,那这个人完全可以凭借这一次谈判成果,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了——绝对没有之一……
帝国霸主 385缓兵之计
“另外,告诉吕特晏斯,休息够了就出去转转,我等着他的好消息呢!”在鲍曼将要离开元首办公室的前一秒,李乐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到了这个时候,鲍曼算是完全理解了元首大人现在的行事风格了。他现在与其说是一个政客,更像是一个不讲究规则的市井无赖。
碰巧,就是这种无赖的风格,可能算是最务实,也最符合德国利益的一种选择了。
布雷斯特空战第二天的黎明,德国高射炮阵地上还能看见熬着黑眼圈,守在阵地上的士兵。
而就在当天,也就是11月25日,一列火车驶入了布雷斯特军港的车站,带来了最后一车燃油。
现在,吕特晏斯拿到了足够的燃油,布雷斯特港内的德国舰队,又一次做好了出海战斗的准备。
用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替换了负伤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这支舰队依旧还是那个战力非凡的游击舰队。
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吕特晏斯,在接到了元首的命令之后,当天就拟定了一套新的作战计划,决定当晚就离开母港,进入大西洋。
英国部署在法国的特工不少,这些间谍当然获取了不少的情报资料。英国本土的指挥部当然知道德国人正在补充布雷斯特的燃油,舰队随时都有可能再一次出击。
可英国实在没有能力阻止德国舰队了,他们的海军已经返回驻地,他们的空军损失惨重,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
“有新发展的一个自由法国的情报人员,在昨天看见一列装满了油料的火车,开过了他所在的城市。”英国情报部门里,一个军官无奈的对上司汇报道。
“昨天?昨天的情报,怎么今天才整理出来?”他的上司听到了这个情报,眉头皱了起来。
要知道,昨天的火车,今天差不多就已经在布雷斯特港内了,这种可以佐证德国海军战备情况的消息,不应该被延迟这么多送来。
手下军官听到了这个质疑,脸上的无奈更加明显了:“长官……最近部门内正在例行自查,文件堆积如山。”
自从德国人的影子部队出现在英国境内之后,这种例行公事一样的自我检查,就定期在英国情报部门内展开。
虽然根本查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可因为是最高级别的命令,所以各部门都只能严格的执行。
结果就是,大家手里的工作进度都严重被迟缓下来,文件堆积如山没有人管理,整个英国的各个部门,都乱成了一锅粥。
也幸好英国人比起美国人来要古板一些,这要是换成是美国人,估计一些不部门早就要罢工崩溃了。
“唉……”也不知道是在叹气文件的事情,还是在叹气自查的事情,反正这位情报部门的长官,最终叹息了一声,同样挂上了一副无奈的表情。
德国海军这一次从布雷斯特出发,直接进入到广袤的大西洋,英国海军已经没有多少办法阻止了。
而同样的,这支德国舰队要在大西洋上搞事情,英国方面也只能忍着。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国王陛下也不会拿出下三滥的招数,找德国人玩什么求和这样的缓兵之计。
因为有影子部队的存在,德国在境内干掉了大量的双面间谍和间谍,让英国的情报网络损失殆尽。
这种规模性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法国占领区的情报输送。有关布雷斯特的消息少之又少,那里大部分区域都被德国人征用成了军事禁区,根本无从调查。
空军的失败,就是这种情报缺失的最直观的反应。这名情报军官揉了揉鼻梁,只能无奈的对自己的手下挥了挥手。
那个“影子”部队一日不除,任何情报工作都无法正常展开。要怪就怪负责这件事情的秘密保安局,和他们这种对外的情报机构无关。
就在英国本土的情报机构,为了一列火车运输的燃油耗费自己的脑细胞的时候,直布罗陀发生了一次震惊英国本土的意外。
法国空军出动了20架轰炸机,对直布罗陀进行了一次报复性的轰炸!这是维希法国政府第一次明目张胆的反击,并且对外声称是报奥兰海战的一箭之仇。
达尔朗的舰队在奥兰损失多少英国人不清楚,可英国人知道自己的决心号战列舰是沉在那里了。
你们维希法国还好意思提报复?我们英国沉了一艘战列舰,你们屁损失也没有,你们报复个毛线?
空袭基本上没有造成直布罗陀多少损失,只是一个储油罐被炸毁,罐子里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燃油爆炸飞上了天。
包括人员损失在内,直布罗陀都称得上是损失轻微。可法国人的袭击发生在这个时间点上,让敏感的英国人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扶植自由法国,在很多法国殖民地内搞风搞雨,袭击法国舰队等一系列作死行为,终于让维希法国,开始全面倒向德国仇人了。
一旦在土伦军港内的法国舰队加入战争,那对于英国来说,可就算得上是灭顶之灾了。
比起意大利在地中海上,适航性不好又短腿,无法进入大西洋的舰队来,法国的舰队可对英国更有威胁性一些。
不管怎么说,拥有大西洋和地中海两条海岸线的法国,舰队适航能力和航程,都要比意大利的短腿舰队靠谱的多。
如果这支舰队开始配合德国舰队行动,那么无论是进入大西洋作战,还是彻底牵制死直布罗陀的萨默维尔的h舰队,都会让英国人陷入绝境。
没有h舰队夹击布雷斯特,德国人的舰队单独面对英国本土舰队,那可真的能说一声旗鼓相当了——这玩笑可开大了。
丘吉尔给出的对策,是一方面安抚法国维希政府,一边让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最近尽量收敛一些。
刺激暴走了法国维希政府,除了让直布罗陀成为战场,最终丢掉这个至关重要的地中海阀门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一个致命的消息,来自萨默维尔。这位h舰队的指挥官,送来的一个问题,让丘吉尔和查尔斯,都无法回答……
“说说吧……如果布雷斯特的德军舰队再一次出海,萨默维尔的h舰队,究竟能不能出动?”丘吉尔看着新上任的海军总司令查尔斯,开口问道。
要是有选择,查尔斯是真的不愿意接手海军司令这个烫屁股的位置。他的前任庞德可是被气死在岗位上的,这怎能不让人心有戚戚焉?
可他确实已经上任,而且首相的问题,也确实是他这个海军司令要面对的问题。
于是,查尔斯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有些不情愿的回答道:“萨默维尔的舰队,可能是不好再动了……”
法国人在直布罗陀捅了这么一刀,看上去不痛不痒,可实际上带给英国的压力并不小。
现在,h舰队的主力如果离开直布罗陀,万一法国舰队和意大利舰队联手杀到……这基地可就彻底完蛋了。
不说陆军占领这种事情,单单是在飞机的掩护下,对着海港倾泻两小时的弹药,就够把那里炸成废墟了。
真的不用全面占领,只要轰掉部分港口设施,就足够让那里变成一处废港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