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封锁舰队基本上都是鱼雷艇,负责封锁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靠地中海沿岸的英国港口。
如果德国海军保持现在的进攻势头,雷德尔差不多做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军前辈们,做梦都想要做到的事情。
“法国方面要求我们保证他们在非洲,还有中东的既得利益。”雷德尔说到这里的时候,看向了坐在首位的元首。
李乐点了点头,保护法国的殖民地,也是德国高层已经确定下来的战略之一。他没有必要这个时候破坏与法国的同盟,因为这个同盟正在因为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而变得越来越有效果。
原本的情况下,法国是不可能出力帮助德国统一欧洲,献出欧洲本来就不多的基础工业产能的。
可是现在,当隆美尔的部队在苏伊士运河附近蠢蠢欲动,当德国的飞机已经快要打残英国空军,当德国的海军已经开始威胁大西洋的时候……
法国人不得不认真的考虑,他们是不是应该表现的更加合作一些,以换取更多的利益了。
包括在德国控制下的法国战俘的利益,包括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利益,包括法国也许能够在战争中,拿到的另外一些新的利益。
有的时候,两国之间的合作就是这么的现实,也是这么的没脸没皮。国仇家恨虽然刻骨铭心,但能够分享更多的利益或者说给予足够的补偿之后,大家都会选择尴尬的捂住自己的伤口,把手握在一起。
给法国人粮食,释放法国的俘虏,到最后并不如一句:“哥带你发财去。”来的更有效果。
法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利益需要保证,而德国眼看着能够在地中海还有中东拿到更多的利益,维希法国政府立刻就有些动心了。
虽然,指望法国人帮助德国征战,提供给德国武器和部队不太现实,可聪明的法国人,已经想到了投靠德国的办法。
和美国人做的一样,法国人也开始出售自己老旧的军舰,把那些快要淘汰的破烂,卖给急需海军舰队的德国人。
在法国的地中海沿岸,法国商人们已经开始建造大型的运输船,准备在地中海航线上赚取佣金了。
这等于说是变相的增加了德国人的产能,至少德国生产的运输船,短时间内是开不进地中海这种地方的。
“达尔朗愿意报复性的空袭直布罗陀,不过他不愿意让我们插手。他的飞机并不多,除了能给英国人造成点惊吓,估计没有别的用处。”凯塞林也说起了来自法国的支持。
因为一系列的胜利,法国在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虽然贝当和达尔朗依旧还是不愿意参合德军的行动,可已经不再那么抵触与德军的合作了。
在李乐看来,只要法国人愿意贡献出地中海到布雷斯特港这条运输线,他就已经赚到了。
德国人的石油不用再经过意大利运回国内,再从国内运向布雷斯特。原来的运输线等于说是绕着瑞士转圈,现在却是一条完美的直线。
“法国人的战争赔款,我们最近用的速度有些快……海军方面购买了一些老旧的船只……”戈林这个时候泼了雷德尔一盆冷水。
海军虽然在地中海急着构建自己的舰队,可花费的法国赔款有些太多了。失去了战争赔款的钳制,德国对法国的外交就会陷入被动。
李乐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雷德尔说道:“针对直布罗陀的压制计划,现在看来,还不能放在首位!”
虽然他很想拔除直布罗陀这个钉子,可现在法国的谨慎合作态度,与西班牙的首鼠两端,都无法让德国干掉这个英国海军最重要的要塞。
既然不能干掉这个要塞,那扩充地中海舰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护航需要的船只可以由意大利来提供,德国没有必要养一支同样作用的舰队浪费资源。
至于说指望德国地中海舰队独立完成任务,哪怕是雷德尔,可能都没敢这么想过。
“海军地中海舰队的扩充和采购计划先暂停一下吧,我们又不是英国人,没有必要不计代价去找别人买船。”李乐笑着对雷德尔吩咐道。
雷德尔也知道自己最近的步子迈得有些大了,可能扯着蛋了。所以他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元首暂缓扩建地中海舰队的计划。
“登陆英国的准备工作,海军方面准备的如何了?”说完了地中海舰队,李乐又把话题,扯回到了他关心的方向上来。
要想一劳永逸的保证地中海运输线的安全,击败英国才是最好的选择。而要想击败英国,打上英国本土,才是最好的战略!
“最近军方开工的项目太多了,运输船和登陆舰的建造进度,有些不太理想。”提起这件事情,雷德尔的表情就不那么自然了。





帝国霸主 379继续延后的登陆
最近德国的军方,抓生产抓的有些疯狂,小到比利时生产的手枪,大到航空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都在拼了命的建造。
可是,海军因为本身的原因,生产重点,一直都是潜艇。一直到最近海军舰队出海,才算开始注意水面装备。
海军大部分生产的精力,都放在了攻击型武器上,运输船就完全处于凑合使用的阶段。
几艘战前生产的客轮,状况和条件好的,正在改装成航空母舰。大部分都被征用,成了登陆英国的运输船。
大部分所谓的海军登陆舰,都是小型的驳船还有渔船改装的,德国海军甚至连专门的坦克运输船都没有。
想来也知道,就德国海军一年前的样子,生产运输船和登陆舰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因为一开战,这些船只都是英国海军的靶子。
谁能想到,短短的几天之内,德国海军水面舰艇编队脱胎换骨,不仅仅重创了英国海军,还让登陆英国这件事情提上了日程。
“登陆船只的生产,重要性一直都在潜艇和航母等舰艇之后,现在正在建的,有两艘……”雷德尔看着李乐,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小。
他实在没敢说,就这两艘刚刚下水的运输船,还只是陆军也能使用的通用运输船,而不是专门的登陆舰……
让雷德尔铁了心生产这两艘运输船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准备用这两艘船,加入到波罗的海内海,丹麦到东普鲁士之间的航线运输上。
“不得不说,这样的生产进度,正在给陆军登陆英国拖后腿。”参加会议的勃劳希契再一次玩起了甩锅战术。
他的陆军已经成立了三个登陆专用师,这些专用师选拔的都是精锐部队,但是却只能进行简单的渡海训练。
缺乏支援的这些部队,可能会在登陆的过程中,被英国岸防部队全歼在沙滩上。
毕竟他们没有诺曼底登陆时候那样恐怖的战舰掩护能力,也没有制海权来保证后续部队的顺利登陆。
事实上,就目前的状况看来,即便有秘密武器浮动码头支持,德国远征英国的部队,依旧无法在第一天黑夜到来之前,控制住足够大的登陆场。
“我没有办法将坦克第一时间内运到沙滩上去……这会让我们的伤亡非常巨大。”勃劳希契指着英吉利海峡,对李乐介绍了他的计划。
陆军计划要比海军详实的多,经过简单的改造,陆军准备在第一波登陆的时候,用损毁船只的办法抢滩,第一时间内投入20辆左右的坦克,冲破敌军的海岸阵地。
这样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扩大登陆场,并且减少步兵的伤亡。配合上空军的伞兵部队,能大幅提高第一波登陆的冲击力量。
“计划确实不错……如何能够确保,让5万人,也就是一个师以上的部队,同时冲过海峡,携带足够的弹药,完成夺取海滩的作战任务。”李乐看着军用地图,对他身边的将领们说道。
在新版的海狮计划里,德国伞兵要出动2万人,陆军同样要动用至少3万人,同时对英国海岸线发起攻击。
如此庞大规模的部队,如果不能保证后勤运输的畅通,那就等于说是给英国人送去了5万名俘虏。
后续登陆部队至少有10万人,在运输这10万人进入英国本土的同时,还要确保让至少500辆坦克,与超过1000辆装甲车登陆顺利。
要是算上同时进攻的海军和空军,作战部队要超过17万人。登陆顺利,这个数字要扩大到40万!
雷德尔当然知道,这样庞大的运输规模,海军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动用现有能找到的所有船只,也只能运一个零头罢了。
不计算在登陆的时候对船只造成的损失,也不计算英国海军的阻拦,哪怕乐观的估计英吉利海峡安全畅通,运输40万人到对岸去,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有的希望,都必须寄托在一线登陆部队,在1个小时内突破对方防线,并且向纵深猛攻之上。”勃劳希契说起这个,就有些绝望。
凯特尔作为最高统帅部内的陆军将领,也在这个时候摇头对李乐劝说道:“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的元首……受阻的可能性要高于百分之九十。”
李乐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下,贸然登陆英国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就算是在1944年,满是新兵的大西洋壁垒,也阻挡了美国精锐好几个小时。
现在依旧还是那个问题,德国陆军虽然强大,却没有打过登陆战,装甲部队优势无从发挥,登陆部队也无法达到预期规模。
“登陆英国的计划继续延迟……建造登陆舰的事情,要拿到日程上来说……一个月内,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做好登陆英国的作战准备了。”李乐看着在座的所有将领,开口缓缓的说道。
未来,也就是1941年的6月,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战争风险,就超过了李乐的预期了。
而针对英国的行动越成功,拖延的时间越漫长,美国进来搅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东西两线双重的风险下,李乐对已经面目全非的二战的未来走向,已经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他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让德国再一次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必须要用海军舰队切断英国本土的运输线,彻底孤立英国本土!”李乐捏着拳头,按在了地图上,看着雷德尔命令道。
“是!我的元首!海军一定会尽快出击,再一次破坏对方的运输线!”雷德尔赶紧立正,昂起下巴对元首承诺道。
原本对海军舰队信心不足的他,现在很信任吕特晏斯手里的这支威力巨大的舰队。
早时候害怕自己登陆舰和运输船被英国海军白白干掉的他,现在也有了放心生产运输船的心思。
“空军方面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在布雷斯特看好海军的后院,一方面就是骚扰英国本土……”看向戈林,李乐准备给空军“减负”一下。
持续轰炸英国本土的性价比,已经变得越来越低了。丘吉尔和英国本土防空部队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率先从晕头转向中,回过神来了。
越来越多的高射炮,已经取代了喷火战斗机,成为了德国空军轰炸的主要拦截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轰炸损失居高不下,已经让空袭失去了意义。
“轰炸任务逐渐压缩,一直到取消……不必要的损失,就尽可能的避免吧。”李乐不愿意让空军的飞行员,再这样无意义的消耗在不列颠空战中。
真实的历史中,德国是战败而被迫结束了不列颠空战,李乐这一次,是在获胜的时候,结束了不列颠空战。
德国空军司令部早就计算好了,英国现在遭受的损失,在41年之前都无法恢复过来了。
而如果算上海军方面对英国本土运输线的破坏,这个时间至少要推迟到1942年。
计算结果和李乐知道的历史情况差不多,实际上也确实在1942年,英国本土才全面进入到了反攻阶段,开始大规模的干扰起德国后方来。
这一次,德国空军破坏的精准度更高,破坏的更加彻底,所以能够让英国在1941年上半年依旧无法组织起有效生产,是值得相信的推论。
“我的元首,当务之急,还是要提高储备油料啊。”勃劳希契听到李乐取消了空军的部分作战行动,赶紧适时建议道。
最近他的装甲部队,连演习和训练都已经暂停了。他手里已经装备了超过1000辆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装备了20个机械化步兵师。
同时还有更多的坦克,更多的卡车还有装甲车,更多的自行火炮和更多的牵引式火炮……
这些武器让德国陆军比历史上更加强大的同时,也同样比历史上更加耗油。就好像从省油的日本车,一下子换到了大马力的凯迪拉克一样——爽是爽了,燃油消耗率自然也高了。
“从利比亚运回来的燃油,还只能填补一个零头……那边的基础建设太落后了,见效比预计的缓慢不少。”说起这个,勃劳希契就郁闷无比。
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内,军官士兵全部都取消了回国假期,所有开到非洲的运输船,除了信件之外,都是满载燃油回到欧洲的。
即便是这样,运回来的燃油依旧不多,毕竟意大利还有法国都要分走一些,虽然数量不大,可积少成多同样让人心疼。
另外,从意大利运往德国本土的石油,也同样要占用大量的意大利运力——意大利南部的石油堆积如山,意大利北部的石油就要少上很多。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让德国高层头疼不已的现状。李乐也觉得很无奈,只能对勃劳希契承诺道:“我的元帅,耐心的等一等,很快,情况就会好转起来的!”




帝国霸主 380解决石油问题的办法
德国储备燃油的短板,是战前就已经形成的。要想改变这个短板,李乐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只能让自己的将军们耐心的等待,等待正在建设的利比亚油田开始发力。
当然,他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置换。说完这句话,他就对所有的将领宣布:“这一次的作战会议就进行到这里吧,我要为各位去争取石油方面的份额了。”
戈林,还有勃劳希契以及雷德尔赶紧立正,抬起了胳膊送行道:“胜利,元首!”
李乐随随便便的挥了挥手,带着身后的凯特尔,走出了会议室的房门。
凯塞林看了一眼在身前的戈林,想要猜测元首究竟能有什么办法增加国家的储备燃料。
可戈林也是一头雾水,看了身后的凯塞林一眼,没有说话就也走出了这间会议室。
勃劳希契和雷德尔互相看了一眼,两个人刚才还在互相挖坑,这一会儿也当然不会友好到哪里去。
所以他们也只是转身离开,根本连凑到一起说话的想法都没有。偌大的一间会议室,这么一会儿就空了下来。
元首李乐走过了长廊,在走廊的尽头进入到了另一件会议室里。里面早就等待在那里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胜利!元首!”在座的所有人都抬起了自己的胳膊,昂着下巴对李乐立正敬礼道。
同样的,李乐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大家不必那么拘谨。然后他走到了为首的位置上,坐了下去。
然后,元首先生如同委员长那样压了压手掌,所有人才毕恭毕敬的坐下,会议室里短暂的嘈杂之后,又恢复了宁静。
“这一次,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如何缓解国内石油储备压力。”李乐一边说,一边示意自己的秘书鲍曼把一摞文件放在了会议桌上。
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一摞文件,开口对下手边看着他的施佩尔说道:“听你汇报,开始吃紧的国家储备,已经开始影响到生产了?”
“是这样……我的元首,衍生产品非常依赖石油。”施佩尔点了点头说道:“尤其是橡胶制品的替代物,我们需求量非常大。”
德国本身是不生产任何橡胶的,实际上美国也没有橡胶生产区域。英国人依赖缅甸等地区为自己的国家提供橡胶,而美国人依赖南美。
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德国,橡胶制品严重依赖进口。这可不是后世人工合成橡胶非常普遍的时代,合成橡胶还是一种新事物,很贵重也很低产的石油衍生物。
作为一个物资贫乏的国家,德国钢铁依赖挪威占领区,石油依靠罗马尼亚还有非洲,而橡胶却只能依靠自己的储备,以及人工合成了。
1940年的人工合成橡胶制品,质量无法比拟天然橡胶,这也是德国发动机后来性能越来越落后的另一个致命的原因。
同时,缺少高质量的汽油,也让德国发动机整体性能上,不如英国美国这些对手的同类产品。
这些都是题外话,目前德国连石油都很缺少,就更别提拿出石油来制造人工合成橡胶这类衍生产品了。
如果熟悉德国二战时候的武器装备,就会发现德国很多汽车的轮子都做的很窄,这种削弱越野性能的做法,似乎很难让人理解。
究其原因,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无奈的取舍。在欧洲大部分公路良好的地区,这样的车轮可以节省很多橡胶,还可以多多少少节省一部分油料……
可是,这样的汽车进入到道路状况不好的俄罗斯平原地区,也就只能勉强凑合着使用了。
“陆军方面增加了2000多辆汽车和半履带装甲车,这些装备都大量的消耗了橡胶等物资。”施佩尔是主管生产的副部长,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的了解。
11月,德国仅仅预计出产的各种汽车,就要比10月增加一倍。这种情况下,生产方面的物资消耗压力,确实大得惊人。
“空军那边,仅仅是发动机的增产,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根据您的要求,几家设计公司,还在研制新的飞机,这让未来的压力更大了。”施佩尔提起自己负责的东西,就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元首让他来主管工业生产这方面的事情,他当然要尽心尽力的完成元首交代给他的任务。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元首把他从建筑爱好上的宠臣,提拔成了手抓一方实权的官员,他必须要知恩图报才行。
李乐对施佩尔的表现,还是非常非常满意的。首先其在工人培训方面表现出来的忠诚度,以及其在工业生产组织方面表现出来的才能,都是出类拔萃的。
“工业方面的产能,你继续抓紧时间准备!我会给你增添的车床表现的机会的!”李乐让施佩尔先停止了滔滔不绝,开口安慰了一句。
然后他就转到了另一边,目光看向了坐在一旁的里宾特洛普。他置换石油的计划,需要外交部的配合与努力。
“外交部长先生,与意大利人的谈判,可能会有一些难度。这一次我们不必太过让步,只要完成一部分,就可以缓解我们自身的压力了。”李乐对已经抬起头来看着他的里宾特洛普说道。
这位德国的外交部长点了点头,然后开始汇报起了自己最近的工作:“我最近的工作,正在向这方面倾斜。”
“与意大利人的谈判,虽然困难,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录了双方谈判的部分内容。
“意大利人同意我们的计划,不过却不愿意接受我们要求的总量,这是双方的主要分歧。”里宾特洛普说完,就把写了重要信息的笔记本,递给了李乐。
事情完全在李乐的猜想范围之内,困扰德国还有意大利的,是利比亚油田出产的石油,来回运输的麻烦。
有一个办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麻烦,至少可以说,能够大部分解决这样把不同国家的石油,运来运去的麻烦。
李乐的计划,是用利比亚出产的石油,去置换意大利在罗马尼亚油田上的石油份额。
整个流程简单说起来,就是一个削减循环的过程。这样一来,大家都能节省很多时间与运力。
原来的运输路线,利比亚出产的石油,要海运到意大利的南部,然后再换成火车运输,送到北面的德国境内。
而从罗马尼亚油田抽出来的原油,有一部分要送到意大利,毕竟意大利也购买了罗马尼亚出产的石油。
李乐的计划,是让利比亚海运到意大利的,原本属于的德国的原油,直接置换给意大利,这样意大利就不必费力向北运输这些石油了。
同时,罗马尼亚出产的原本属于意大利的石油,等量的直接送往德国,等于说是解放了意大利的运力,也缩短了德国的燃油到货周期。
简单的置换一下,就可以让德国的石油获得的更加及时,而意大利也免去了周转石油的麻烦。
虽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办法,可执行起来确实不那么方便。首先一个最重要的差别,就是罗马尼亚的石油开采,可要比利比亚便利的多。
毕竟罗马尼亚是一个成熟的油田,原油开采速度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是完善的了。
利比亚的油田,海上运输安全不方便,基础设施不健全,也很让意大利方面担心。
谈判争夺的焦点,就是德国方面希望直接置换,然后各自分别负责运输;而意大利希望按照实际接收石油的数量,来进行置换。
双方虽然在这方面处在分歧,但是这种置换确实符合大家的利益,所以意大利和德国在私下里,已经开始使用支付的办法,来减少自己的石油运输总量了。
“因为意大利用罗马尼亚的石油支付了部分利比亚石油产量,所以我们已经比计划中的石油增产总量,提高了很大一部分。”主管石油储备的官员,开口介绍了一下石油储备情况。
对比上个月,德国的石油储备消耗量,实际上正在开始减少。从罗马尼亚运来的石油增加,使德国的石油储备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总的来说,一切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听到了好消息的李乐,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1...144145146147148...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