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不算德国海军潜艇与战舰击沉的损失,仅仅是新增的日常消耗就足够让无数人头疼了。
“无论如何,要确保粮食的运输!”丘吉尔今天早晨知道了利物浦动乱的事情,他焦头烂额的处理到了现在,才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许多地方因为缺粮已经发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包括北部工厂区域的罢工暴动。
新建起来的工厂,还没有安心生产几天,就因为原材料短缺,陷入到开工不足的窘境。
随后,这些无法让工人们加班加点从事生产工作的工厂,自然会不会全额给工人开工资。
战争岁月的工资,还包括粮食和日用品的配给券,没有了这些东西,工人们当然无法养家糊口,最终也就怨怼起来。
事实上,随着粮食的日益短缺,英国本土的许多地方,拿着配给券,也无法领取到等额的粮食了。
“首相先生……我们已经正在调配船只补充到运粮的舰队中了。”那名官员开口汇报道:“可数量依旧太少了。”
“那就去美国!告诉他们,再增加运输船的产量!不管什么样的运输船,我们都要!”丘吉尔不耐烦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来。
他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了,英国本土已经开工不足了,要想补充大量的运输船,也就只能依靠美国人了。
虽然从美国人手里面买运输船贵了一些,可好在可以拿到现货,能拿到现货,也就意味着可以立刻弥补上英国自身的损失。
只不过,这样的交易越来越难了,因为美国愿意出售船只的人越来越少,而美国自身,也要维持基本的本国运力。
所以,美国那边正在为英国建造由英国方面提供图纸的运输船,这种吨位在1万吨的运输船,为了经济性,采用了煤作为动力。
平心而论,这种运输船的生产速度并不快,和后来美国人设计生产的自由轮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可即便是这样,简化设计的运输船,最快的交付时间,也要等到明年的2月份才能服役。
英国人已经订购了60艘这样的运输船,现在丘吉尔所说的,也不过只能将订单从60艘变成100艘而已。
通过租借法案,英国还拿到了美国的数十艘驱逐舰,以用来应付德国海军,进行反潜作战。
当然,这些武器还有运输船,可都是要钱的,英国为了获得这些武器,可是快把裤子都当给美国人了。
二战结束之后,昔日世界霸主大英帝国,立刻沦为了需要美国保护的二流强国,后来在冷战中,连个两极争霸的位置都没混上,可见英国在战争中损失多么惨重。
“明白了,首相先生。”那名官员也知道,在这里和丘吉尔纠结下去,不会有任何好处。
如果什么问题都要首相亲自去安排解决方案,那他也就不用干这份工作了。
在这名军官离开之后,一名军官走了进来。他在门口立正敬礼,然后开口汇报道:“新式反坦克炮的实验,您曾经说过要到场参观的。”
“不去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什么物资,来生产反坦克武器了,我们连飞机都生产不起了,连战舰都快要停工了。”丘吉尔郁闷的摆了摆手,否定了对方的建议。
就在刚才,丘吉尔才刚刚签署了命令,让已经被拖拽到北方港口内的战列舰停止建造。
为了确保已经快要完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下水服役,英国海军已经让安森号和豪号两艘战列舰彻底停工了。
换句话说,英国海军在二战过程中,拥有的17艘战列舰,已经让德国不知不觉削减到了15艘了。
等量换算一下的话,差不多等于是通过对英国本土的轰炸,还有对英国运输补给线的干扰,德国已经比历史同期,多“击沉”了两艘英国战列舰了!
算上之前击沉的英国战舰,德国海军现在面对的压力,已经要比历史同期,减少了很多很多了。
那名军官离开了丘吉尔的办公室,然后把这个不幸的消息,传递给了准备实验的工程师们。
谁也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丘吉尔拒绝的反坦克炮实验,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历史上,在这场实验之后,丘吉尔被一个叫查尔斯?古迪夫的工程师拉到了另外一个试验场,观看了一种新式武器的表演。
这种新式武器叫做刺猬弹,是一种战舰反潜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和反潜火箭弹原理接近,效果相当的不错。
真正的历史中,丘吉尔在这一次参观之后,就下令开始量产这种武器,装备英国皇家海军。
后来美国人也安装了同样的武器,对大西洋反潜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惜的是,在英国海军最需要反潜武器的时候,丘吉尔一次临时起意的形成更改,错过了一次加强英国海军反潜能力的机会。
另一名军官这个时候走了进来,在李乐的面前立正敬礼,然后开口汇报道:“长官,安德鲁?坎宁安将军已经到伦敦了……”
听到了对方的汇报,丘吉尔先是一愣,然后点了点头,吩咐道:“我知道了,先给他找一个房间住下,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等我有时间了,亲自去和他聊一聊。”
一方面,丘吉尔不想再像刺激图灵那样刺激坎宁安,他需要的是对方合作,而不是用激烈的方式对抗。
图灵的自杀,带给丘吉尔非常巨大的冲击。对方选择一死,带给丘吉尔的麻烦比他活着要多数倍。
这种情况下,丘吉尔害怕坎宁安再出什么状况。这会让他抓捕英国“影子”的计划彻底搁浅,也会让他失去验证在德国发送情报的那个间谍的可能。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那个发送消息的德国频道,冷静下来之后的丘吉尔,确实反复猜测过,那个神秘的德国友人究竟是不是对方安排的双面间谍。
可他做出判断需要条件,图灵死的不明不白,这让丘吉尔失去了判断的依据。
“这一次,我必须要和坎宁安好好谈一谈,不能再浪费一次机会了。”丘吉尔闭上眼睛,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帝国霸主 365皇家空军的妥协
布雷斯特港口内,德国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正在维修,吕特晏斯还有海因斯等人,已经乘坐火车回到德国,去领他们应得的勋章了。
留在码头上的,是忙碌的水兵,和不少原地休假待命的军官。比起英国海军来,他们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笑意。
能不笑吗?每一个参与此次海战的士兵和军官,都有一枚精致的纪念勋章,而每个人都领到了好多奖励物资。
包括两袋面粉,包括香烟还有其他的生活物资,还包括在布雷斯特港口内的临时酒吧内,为他们准备的啤酒。
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挑战强者的海战,而且他们带着胜利回归,为整个德国带回了荣誉。
“嘿!我说!听说一部分的油料到了?”一名军官站在码头的角落里,一边给自己的香烟点火,一边对身旁的朋友问道。
他的朋友点了点头,迎着海风眯着眼睛回答道:“是啊,从德国本土来了两列油罐车,运来了大量的燃油。”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道:“昨天到的港口内,今天就都被港口内的战舰瓜分干净了。”
集结在这里的德国海军战舰并不多,实际上全部算上也只有几艘战舰而已。
不过这些战舰都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名舰,每一艘都在二战历史上留下了自己并不闪耀的身影。
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俾斯麦和提尔比茨两艘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两艘战列巡洋舰,还有欧根亲王号巡洋舰,以及两艘德意志级装甲舰。
如果算上跟着打酱油的纽伦堡号巡洋舰,德国在这里也只有九艘大型军舰,远远没有达到布雷斯特港口的容纳上限。
但是,当这些战舰进入布雷斯特港之后,这里驻防的德国军队就紧张了起来。
因为这里的舰队,就是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部队,全部的家当了。而这个家当,就在英国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一个不小心,这些战舰就会被英国飞机毁伤,让德国海军损失掉不小的战斗力。
所以,比起码头上还有港口内欢声笑语的海军来,岸防部队和防空部队,以及空军战斗机部队的飞行员们,雷达操作员们,都要紧张的多。
“听说连俾斯麦号战列舰内剩下的那点儿油,都给瓜分了?”点烟的军官深吸了一口气,吐出了一股烟雾说道。
对方点了点头:“是啊,上午的时候就这么做了,费了我们不少事情……舰队急着出港,停在这里太危险了。”
因为油料紧缺,海军的燃油供应依旧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不过俾斯麦号不是负伤了嘛,所以拆东墙补西墙,拿俾斯麦的燃油,补充一下提尔比茨就顺理成章了。
向布雷斯特输送大量的海军用油料,是很庞大和系统的工程,所以消耗的时间也很多,舰队行动等不及这样的消耗。
最有效率的办法,就是尽快让海军再出海战斗,而布雷斯特港口趁着这段时间,继续补充燃油,以备之后使用。
这一次出海,依旧是以舰队的形式出动,包括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以及提尔比茨号战列舰,和德国两艘战列巡洋舰。
兵力和之前出动的差不多,只是因为俾斯麦号战列舰负伤,只能缺席新一轮的破交战任务。
少了一艘战列舰,补充上了一艘战列巡洋舰,整体力量似乎有所下降,可毕竟这一次比上一次面临的环境好了很多。
布雷斯特进入大西洋的航程很短,英国预警系统并不完善,这就给德国舰队提供了相当灵活的便利。
同时,英国海军刚刚受到重创,能够追上德国舰队的战舰已经很少了。这种情况下,只要德国海军坚持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风险会降得很低。
因为有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的存在,所以对方的海军航空兵等于是被废掉了,德国舰艇的航速优势就显得非常明显起来。
在没有了天敌之后,德国海军指挥官们从保守一下子跳到了激进这方面。
雷德尔动用了海军储备,命令海军部队尽快筹备第二次破交战巡航。他已经从这一次胜利中尝到了甜头,当然希望自己的海军再接再厉。
从布雷斯特出海,在可以享受到长时间的战斗机护航,不用冒险经过对方了严密封锁线,这就让风险降得极低。
正因为如此,雷德尔自信满满,准备一鼓作气出动舰队,再打败一次英国舰队,直接取得局部上的优势。
“如果和这一次出海一样容易,我也认为可以试一试再出海一次了。”抽烟的军官老神在在的又抽了一口烟,开口说道。
“当然我也希望这样的战斗一直打下去。”另一名军官很赞同的点头,脸上带着自信和笑意。
当然!这种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并且可以一路袭击对方战舰,安全回到港口的战斗,谁不愿意打谁是孙子好嘛!
……
丘吉尔再一次召开临时的作战会议的时候,是带着海军改组的决定来的。因为第一次围捕德国海军舰队的失败,英国海军损失太过巨大,所以只能进行重新改组。
首先,就是加强本土舰队的兵力,将巴勒姆号战列舰和君权号战列舰留在本土,皇家方舟号同样被留了下来。
其次,宣布解散由坎宁安担任总司令的地中海舰队。因为地中海已经没有港口了,所以英国海军也没有必要保留这支舰队了。
接着,就是把解散的地中海舰队内,剩下的军舰补充加强到萨默维尔的h舰队去,强化直布罗陀的防御。
这样一来,英国的本土舰队还有h舰队都得到了相应程度上的加强,但地中海舰队彻底解散。
如此安排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随着英国舰队被削弱,本土物资开始短缺,德国登陆英国的威胁开始增大。
所以,丘吉尔和国王陛下以及陆军方面,都认为海军加强本土兵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同时,直布罗陀h舰队的压力同样增加,其负责对地中海轴心国施压的作用,被空前的提高起来,强化其兵力也是必须做的事情。
因此,拆分地中海舰队,也就被大多数人认可了。在拆分这个舰队的时候,高层还喊出了这是战争状态下的临时决定。
“说完了这个安排,那么下面就要说一说,封锁布雷斯特,以及出动空军,袭击德国舰队的事情了。”丘吉尔一边说,一边看向了坐在旁边的空军将领们。
包括可能会担任护航任务的空军指挥官道丁在内,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空军的指挥官们都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而且在昼间主动出击,绝不是什么好选择。
道丁现在勉强可以凑出300架护航的战斗机,一大半都是性能不佳的飓风和已经被德国人了若指掌的喷火。
本土防空作战,这些飞机被击落下来还能保住飞行员跳伞脱离战斗,可要是打进攻作战,被击落的飞行员可就回不来了……
美国飞行员也不会帮英国空军去轰炸布雷斯特,所以攻击只能依靠自己。
随便想一想,按照之前对方拦截柏林轰炸的经验来看,轰炸行动可能让至少300名飞行员(包括轰炸机上的机组成员在内)无法返航。
别说真的执行这样的任务,就是想一想损失,在座的所有空军指挥官都觉得肉疼。
明显是海军作战不利,闹出来的事端,现在让空军倾家荡产去给海军擦屁股,怎能不让在座的英国空军将领们腹诽?
“长官……我们的意见是,海军布雷封锁港口,空军出动侦察机警戒附近海域,为海军提供早期预警……”一名空军的将领开口,对丘吉尔建议道。
丘吉尔看了看说话的手下,摆了摆手说道:“我不是在征求你们的意见!我是要求你们必须执行这个命令!”
开什么玩笑?我命令你们出击,结果你们给我安排两架侦察机,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虽然知道空军本身一直就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可丘吉尔还是希望,借助一场袭击,来扭转大西洋海战的不利局面。
至少,可以凭借一次袭击,来振奋一下士气,并且给德国制造更多的压力。在丘吉尔看来,轰炸靠海的布雷斯特,要比轰炸柏林容易许多。
“昼间轰炸接上夜间轰炸!我要让布雷斯特变成一片火海!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明白了么?”丘吉尔一边开口问话,一边看着包括道丁在内的所有空军军官。
谁都知道,德国人八成是在布雷斯特布置了天罗地网,可命令就是命令,即便是知道会有损失,可他们也必须执行命令。
诺曼底登陆,有好几个登陆场都是在德军严密防御的阵地前,难道在这里登陆的部队,可以拒绝任务吗?
“长官,空军会如您所愿……两天内空军就可以准备好,执行您部署的轰炸布雷斯特的任务。”最终,皇家空军的将领们,还是选择了妥协。
帝国霸主 366送死行动
怀特中尉听说要轰炸布雷斯特军港的时候,他差点儿把自己的帽子掉在地上。
“长官……我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我可以起飞迎战德国人的飞机,可让我去敌人的领土上……”听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他能做的就只有拼了命的解释。
如果说起飞迎战德国轰炸机部队的战斗,是九死一生的话,那去德国境内轰炸,就是十死无生的选择了。
英国空军不是没有去轰炸过德国,甚至丘吉尔已经连续几次想要轰炸柏林,对德国进行报复了。
可轰炸柏林的三次任务,都没有一架轰炸机能够飞入柏林领空,大部分轰炸机,甚至连进入德国本土都做不到,就被击落在荷兰比利时等地区了。
对自己的技术了若指掌的英国空军,用屁股想问题,也猜出来德国人其实也有雷达系统了。
这种高效的预警体系,让德国空军可以从容起飞迎战英国轰炸机,不论黑天还是白天。
在黑夜之中,如何在广袤的空域内,找到对方的飞机才是拦截的难点。所以当德国的雷达可以准确无误的找到英国飞机的时候,战斗就成了一场屠杀。
-110战斗机在护航的时候性能并不理想,可用来作为重型战斗机拦截对方的轰炸机,却非常的胜任。
德国空军轻而易举的将-110战斗机安装上了较大的雷达,然后把这些飞机的武器换装成了20毫米口径的机炮。
强化了火力的-110战斗机成了理想的夜间杀手,对付现阶段的英国轰炸机,那叫一个绰绰有余。
夜间战斗机的数量碾压了对方夜间起飞的轰炸机的数量,也就让英国人的一次次努力,化为了泡影。
偷偷在夜间轰炸的计划彻底失败,而在白天入侵德国领空,英国飞行员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在法国荷兰等地区,德国至少布置了1000架以上的战斗机用于拦截和警戒作战。
它们轮流休息,然后在执勤的时候负责掩护轰炸英国的轰炸机部队。而等到他们执行过掩护任务之后,就成为了警戒防空部队。
如此安排让德国在西线始终保持着碾压英国空军的飞机数量,也同时让白天进入德国领空成为了一种奢望。
“我也没有办法,能抽调的人选都是抽签决定的……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进攻的任务。”怀特的长官遗憾的撇了撇嘴,对怀特解释道。
听到这句解释,怀特真的很想反驳一句:“这种任务是去自杀,怎么能这么草率的做这样的决定?”
可是他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他看了看自己的指挥官,然后敬了一个军礼:“遵命!长官!”
“回去好好准备,这一次轰炸的任务距离我们的海岸线非常的近,所以德国人根本来不及从容布置。”长官看出了他的紧张,只能出言安慰他了一句。
“也许吧,我们联队有多少人去?”怀特侧过身来,看向了自己的长官问道。
“一半……不过是从所有的英国飞行员中选出来的。”长官听出了怀特的问题究竟是在问什么,有些遗憾的回答道。
所有的美国飞行员都不会参加这样的任务,他们只是志愿兵,来这里只是保卫英国领空的。
进攻的事情他们有权拒绝,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自愿选择接受这种送死一样的任务呢。
轰炸德国的任务,至今都没有人活着回来——这个结果已经人尽皆知,大家在酒吧里甚至都讨论过,他们究竟有没有一枚炸弹投进过柏林。
没有人认为这种事情会成功,一些指挥官听过无线电通信内的惨烈叫喊之后,把执行轰炸德国内陆的命令,视作是一种惩罚。
他们直言不讳的对不服从自己的手下恐吓,威胁他们如果再不服管教就派他们去轰炸德国。
既然是从日益稀少的本土飞行员内挑选执行任务的人,那选上他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怀特苦笑了一声,然后走出了长官的办公室。
等他推开们的时候,看到门口的另一名熟人,一个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他们两个刚刚认识不久,因为对方才刚刚从飞行学校里毕业,两天前被补充到了怀特所在的联队。
看来上面也真的是打算倾尽所有来完成这一次的轰炸任务了,他们连实习的飞行员,都派出去送死了。
走出了办公室的怀特,摸出了一支香烟,走向了刚刚比自己先进去的两名飞行员说话的角落。
即便只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拿到的命令和自己的一样。怀特走到两个人身边,想象着自己究竟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两个人看到了怀特走了过来,个子较高的那个飞行员斜着脑袋,开口冷笑着问道:“怎么,怀特少尉,你这么优秀的飞行员,也要派出去执行这种任务?”
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怀特是联队里很厉害的飞行员。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拦截之中,怀特击落了两架he-111轰炸机,算得上是战斗机部队里的老鸟了。
也没有反驳,怀特递给对方一支香烟,对方也没有拒绝。等到所有人都把香烟点燃了之后,怀特吐出了一个烟圈。
然后他才摇了摇头回答:“我们都是被选中的倒霉蛋,就别互相嘲讽了……想想怎么能活着回来吧。”
“活着回来?那是去敌人的领土上轰炸!我们成功过么?”一直没有说话的第三个飞行员开口了,脸色已经有些失了血色。
并不是他缺乏勇气,至少他也是驾驶飞机冲进过上百架德国飞机的战斗机飞行员。
可这一次,他被命令保护自己的轰炸机,去德国必然会增加防御的布雷斯特港轰炸,他知道自己可能真的回不来了。
兰开斯特还有哈利法克斯两种重型远程轰炸机服役之前,英国空军的轰炸机主力,是双发的惠灵顿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比起德国人的双发轰炸机来,并不如何先进,所以说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性能落后,实际上并不中肯。
此时此刻世界主流的航空强国,装备的大多数都是双发的轰炸机,自卫武器都比较少,差距并不明显。
只是后来,随着盟军的大个头四发重型轰炸机开始陆陆续续服役,德国轰炸机才真的过时落后了。
造成这种落后的原因,是因为德国那个时候已经陷入被动,失去了研发新式轰炸机的需求,也没有了研发时间和生产能力。
“掩护惠灵顿那种慢吞吞的家伙,和自杀也没有什么区别了。”高个子的飞行员摇了摇头,转身准备离开。
怀特也点了点头,他可是见识过德国护航战斗机的,那些身经百战的德国飞行员,可是相当难缠的角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