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帝国霸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灵骑士
“是的,而且……击沉这两艘战舰的潜艇,是u-47号。”李乐又抛出了一个大新闻来。
“这……这……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消息!”戈培尔惊讶的脸说话都结巴起来。
这艘u-47号潜艇他太熟悉了,从39年开战的时候,奇袭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橡树号,到今天击沉了又一艘主力舰,这绝对,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让普林恩滚回来吧,我好歹要给他一枚带橡树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奖励这个德国最伟大的潜艇指挥官吧……”李乐装出一副不甘心的样子,开口调笑道。
戈培尔跟着笑了起来,半开玩笑的建议道:“我的元首,如果您要轰动的效应,那就不能吝啬。只给一个橡树叶,显得太谨慎了一些。”
李乐听到戈培尔的劝谏,先是一愣,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我给给他宝剑橡树叶铁十字勋章!树立这个伟大的榜样!”
“这一次英国人可真是太倒霉了……元首您的决策,真的是太惊人了。”戈培尔听到元首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受宠若惊,不要钱的马屁,送了整整一卡车。





帝国霸主 362战果
“号外!号外!”德国柏林的街头,一名报童在拼了命的叫卖。这一期的报纸实在是卖得太好了,所以他口袋里的硬币多到哗啦哗啦直响。
十字路口处,两名穿着制服的警察背着手,站在那里看着热闹的街道。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点儿也看不出战争的端倪。
虽然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在战争的头两个年头里,柏林真的闻不到一丝硝烟的味道——除了英国人的误炸之外。
而一直到今天,因为李乐率先强化的柏林防空,所以这个时空中,柏林根本没有遭受过任何袭击。
街头巷尾的人们享受着安宁的生活,每天的工作繁杂又无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似乎就是平民们的主旋律了。
除了让人沮丧的粮食配给之外,德国似乎根本就没有被战争影响。大家虽然诟病人造黄油还有劣质面包,却还算满意今天的生活。
基础建设疯狂的进行,高速公路一条接着一条连通,无数工程兵刚刚征召入伍,就被送到附近的工地去,学习如何建造公路了。
这也是元首下达的最新命令,以工代练,让应征入伍的新兵先进行工作,缓解各地区的用工压力。
如此大胆的计划,重新形成了一个不错的建设流程:政府动用军队建设地方基础设施,帮助工厂建设厂房之类的建筑,然后军队拿到报酬之后,再回到工厂去采购武器装备。
反正入役的士兵工资是一定的,让这些士兵干活又不会额外增加成本。虽然影响了一些训练进度,不过这个举措却大受军方欢迎。
因为这样做军方可以拿到更多的额外资金,采购更多的武器装备,来武装他们的部队。
仅仅试行了一个月的时间里,军队就比原来多拿了整整400辆坦克的采购资金,只不过这笔钱是用坦克来支付的……
扩张的工厂没有现金付给承办工程的军队,所以他们只能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支付。
而这期间产生的税务直接报给当地政府,实际上也是看不到现金的。最后一系列的记录都只能用来销账,结算盈余亏缺之后,再用米福券支付。
至于说米福券的兑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没有了沙赫特,可李乐的手下,金融方面的人才还算可以勉强支撑这种战时经济模式。
“给我来一份报纸!”一个穿着风衣的男人,递给了小报童一张皱皱巴巴的纸币。
小男孩接过了纸币,然后抽出一份报纸,递给了这个男人。找了零钱之后,小男孩挥舞起手里的报纸,继续叫卖起来。
穿着风衣的男人在一家餐馆里工作,是那个餐馆里很出名的大厨。他摊开了报纸,看到了上面的头版头条。
“击沉英国海军胡德号!”巨大的标题看上去很威武,字体也是精心设计过的,男人看了一眼就翻到了第二页。
第二页上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标题,清楚的写着:“击沉纳尔逊号战列舰,英国海军大败。”
一天之内击沉两艘英国主力舰?男人皱起了眉头来,脸上都是无法相信的表情。
在他看来,这一次海军那边吹牛有些过分了——这样大肆宣扬根本没有可能完成的战绩,难道就不怕被人识破吗?
他冷笑着翻到了第三页的位置上,然后整个人都愣住了,原来第三页的报纸上,写着的内容,竟然是:“击沉了英国海军鹰号航空母舰。”
“这也太不要脸了,海军那群人难道就不核对一下战绩吗?”男人撇着嘴,摇了摇头讽刺道:“要是海军打仗的能力,有他们吹牛能力的一半,我们早就打赢英国人了。”
男人原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公海舰队战舰上的一名厨子,那个时候他还年轻着。
在当年他曾经亲眼看到了公海舰队的没落,也经历了德国战败的痛苦。当然,他也见识到了英国海军的强大,在心底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不过他这一次是真的错怪了德国海军的官兵们,因为这一次在报纸上大报特报的,都是被潜艇击沉了的英国军舰。
纳尔逊号战列舰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核实,可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侧影实在是太有特点了。
鱼雷射出发射舱的那一刻,u-47潜艇的艇长普里恩就认出了自己的攻击目标。
那三座主炮塔都在战舰前方的模样,让人看上一眼想忘都难以忘记,所以普里恩和友军的另一艘潜艇,都确认了击沉纳尔逊号的事实。
击沉英国海军胡德号还有鹰号两艘战舰的过程,就更显得从容了一些。
两艘英国战舰都差不多是停在海面上的,在开火之前,普里恩和他的大副等人,观察了好几分钟这两艘英国战舰。
开战之前,德国情报部门为德国海军提供了非常全面的英国战舰的侧面剪影情报。
这对德国海军击沉对方战舰之后的确认工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条件。显然,建造时间较长的鹰号和胡德号,自己的剪影都在情报之内。
有了这份剪影,普里恩认出鹰号还有已经瘫痪在北大西洋上的胡德号,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反过来的是,在凌晨黑暗中,通过炮战击沉的英国战舰声望号,德国海军舰艇部队反而无法确认其身份了。
毕竟在那种观测条件下,急着脱身的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根本来不及确认自己的战果。
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同时击沉了四艘主力舰,为了尽可能的准确,只能先把确认的三艘战舰名称发出来。
可即便是现在的这三艘,也激起了人们的轩然大波。收音机里,广播员疯狂的播报着这个消息,仿佛是不知道疲倦一般。
“我海军击沉敌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艘,击沉纳尔逊级战列舰一艘……”在陆军总司令部内,一台收音机正在滋啦滋啦的响着。
“啪嗒。”关闭了收音机的开关,勃劳希契看向了身边坐着苦笑的凯特尔,开口问道:“元帅阁下,您觉得这是真的?”
凯特尔点了点头,开口回答了陆军总司令的疑问:“司令官阁下,如果这件事情有一点点水分,会这么大张旗鼓的报道出来吗?”
“我当然知道不会……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海军怎么会打得这么漂亮的。”勃劳希契摇了摇头,开口如此说道。
“这件事情您找我来,还真是找对人了。”凯特尔笑着开口说道:“海军执行了元首的作战计划,才获得了如此骄人的战绩。”
他一边说一边压低了声音,对勃劳希契低语道:“元首对武器还有战术方面的前瞻性,真的是太惊人了。”
虽然陆军方面技术更新换代的并不快,可海军和空军方面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
空袭英国无往不利,德国战斗机现在称霸着整个欧洲的天空;海军这一次又崭露头角,直接重创了老对手英国海军,这都是非常惊人的变化。
“陆军应该改变这种歧视元首,并且保守顽固的现状了。”凯特尔开口,劝起了勃劳希契:“您在这个位置上,也应该为陆军的将来考虑考虑。”
“血统和身份,都不是我们追求的一切。”他一边说,一边看着勃劳希契:“强大,还有进步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你说的这些,都对。可你知道,如果失去了传统,我们就真的什么都剩不下了。”勃劳希契郁闷的叹息一声,开口回应了这么一句。
凯特尔笑了起来,然后开口对勃劳希契说道:“也许,我们应该有一个折中的办法,比如说……接受更多的党卫军到陆军里来。”
“作为一个元帅,你说出这样动摇陆军根基的建议来,我简直难以置信。”勃劳希契皱起了眉头,急着否定这个建议。
“先别急着否定我的建议,听我把话说完。”凯特尔伸出手来,阻止了勃劳希契的话道:“党卫军不也是划归给陆军指挥吗?利用这一点,撬动固步自封的陆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凯特尔这么说,勃劳希契舒展开了自己的眉头,他没有开口否定,而是用手指头轻轻的敲打着自己的桌子。
“你是说,给那些贵族们制造一些压力,也给陆军带来一些活力?”勃劳希契抬起眼睛,看向凯特尔。
看到对方投来的目光,凯特尔点头回应道:“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权力!”
“让我想一想。”勃劳希契这一次没有否定对方的话,而是昂起了自己的下巴:“也许,是应该做一些有利于陆军发展的变革了。”
“元首喜欢这样的变革,也就会给陆军更大的支持,有了元首的支持,我们就能平衡陆军内部的势力。”凯特尔勾勒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对于勃劳希契来说,这似乎并不是坏事。尤其是看到海军的战果,相信元首能够为德国带来更辉煌胜利的这个时候。




帝国霸主 363枯竭
英国,伦敦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看着手里的稿件,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开口询问道:“长官……这……这也要播报吗?”
他手里拿着的文稿上面,可写着了不得的东西。所以他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自己要哭了。
虽然海岸对面的德国占领区,昨天就开始大肆宣扬,说击沉了皇家海军的骄傲胡德号,但他是不相信的。
不仅仅是他,很多英国民众都把德国人的广播当做是一个笑话来听,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海军战舰,是所向无敌的。
可就在此时此刻,他拿到了一份新闻稿,上面的内容,竟然和德国人的广播里的内容如出一辙。
“德国人真的把胡德号击沉了?”这名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郁闷的开口问自己的上司。
他的上司也很无奈,点了点头说道:“官方已经确认了,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德国人那边已经宣传了一天了,我们又拿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
昨天,整个海军司令部都忙成一片,大家都在想着怎样隐瞒这么一场惨痛的失败。
有人说在报纸上刊登胡德号战列舰之前的照片,以证明战舰没有被击沉,德国人在撒谎。
也有人认为,闭口不提这件事情,让时间冲淡一切,比撒谎欺骗群众要更加稳妥一些。即便是露馅了,也不会被群众迁怒。
反正胡德号本身是在h舰队服役的战舰,本土没有人见到,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遗憾的是,胡德号真的沉没了,而且还带着数百名官兵一起沉没在了冰冷的北大西洋。
包括胡德号上坐镇指挥的搜索舰队舰队司令约翰?托维在内的三名将军阵亡,三十多个校尉级军官战死。
加上跟着战舰一起沉没的数百名普通士兵,总不能隐瞒下去不通知家属吧?这要是隐瞒,可能真的要闹出事情的。
而且……沉没的可不是胡德号一艘战舰,算上声望号以及纳尔逊号,战死的士兵可是数以千计的。
尤其是声望号,整艘战舰内,随船1273人,竟然无一生还。除了战舰爆炸沉没的太过突然之外,冰冷的海水也是帮凶。
天亮的时候下着大雨,海面上的浪高巨大,影响了搜救还有寻找工作。最后只打捞上来几十具尸体,没有找到任何性存者。
等到英国救援的船只赶到声望号沉没的区域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找到几个飘在海上的尸体。
即便这些尸体在声望号沉没的时候还活着,可经过一个小时的低温之后,也早就没了性命。
如果再加上鹰号航空母舰的损失,以及纳尔逊号的损失,超过2000人的损失,怎么可能隐瞒得住?
所以,无奈之下,海军司令部索性也就光棍起来。他们不做任何掩饰,直接公布了海战失败的消息。
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把事情搞大,让首相还有其他部门也跟着分担一部分群众的怒火。
“就这么播报吧,毕竟这是事实,上级也没有让我们隐瞒的意思,所以就只能如实操作了。”上司说完这句话,就低着头走出了播音室。
很快,广播电台里,就开始播报这样一则让所有英国人震惊的消息:“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前天的战斗中被敌军击沉,损失510名船员。”
“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在前天的战斗中被敌军击沉,损失人员1273名。纳尔逊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损失203名船员。”
“鹰号航空母舰被敌军潜艇击沉,损失114人。约翰?托维海军上将阵亡……”
“我的上帝啊!这怎么可能?我们损失了一支舰队?”守在收音机旁边,一名陆军士兵难以置信的开口惊叫道。
他的身边,一名陆军少尉也同样是不敢相信的表情:“播音的人疯了吗?德国人一天之内击沉了我们这么多战舰?”
“德国的舰队有那么厉害?”一个年轻的英国步兵靠在床头上,开口问身边不远处的老兵。
而这个老兵摇了摇头,开口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可这样播报,想必是真的了。”
这是英国陆军的一处沿海防御阵地后面的兵营,士兵们正在出操之后休息。
经过了敦刻尔克撤退的损失,又因为增援地中海而被抽调了数万人,现在剩下来的老兵,都已经成了岸防部队的骨干。
只不过,这些骨干士气低落,还缺乏重型武器。他们甚至连坦克都是美国制造的,大部分士兵手里只有步枪。
“长官!”一名士兵走到了营房门口,看向坐在角落里的那名少尉,立正敬礼之后开口通知道:“营长叫您去开会!”
一边起身,少尉一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看了一眼还在用悲伤的强调播报损失的收音机,走出了门口。
等到他走到营部的时候,看到了从各处赶来的少尉还有中尉们。这些军官互相问候着,然后分享宝贵的香烟。
少校营长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脸上带着阴郁的表情,他把手里的文件丢在桌子上,然后看着自己的手下们。
“先生们,情报部门预计,德国陆军有可能在未来72小时之内登陆,所以命令中说,要取消休假,并且提高整个岸防等级。”营长开口说到这里的时候,低下的议论声就嘈杂起来。
提高警戒等级,取消休假,这对士气来说非常有影响。海军战败的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所以这一次有可能真的要面对德国陆军的进攻了。
所以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接下来,战斗会不会真的发生。没有人愿意与德国士兵在陆地上作战,即便是1944年,盟军依旧不愿意直面德国陆军。
了解了蒙哥马利在城市花园行动之中被打得多被动,就能了解此时此刻的英国陆军,对阵德国部队的时候有多么心虚。
“让你们的士兵进入一线防御阵地,每个连都要整理自己的弹药,并且到营部来领额外的补充物资。”营长开始在黑板上写需要确认的内容。
包括另外一个基数的弹药,还有备用的布伦轻机枪,以及分发下来的生活用品。
“长官!如果需要我们在阵地上驻守,至少也得给我们提供两天到三天的食物吧?”一名连长举起手臂,开口询问道。
现在,兵营里的食物都是每天按时配给分发,根本就积攒不下。这样的状态,作为基层士兵当然都很焦虑。
另一名军官也举起手来,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德国人在登陆场投入坦克,我们缺乏足够的反坦克武器,怎么应付?”
他提出的问题让大家更加茫然,整个步兵营只有一门迫击炮,而这门迫击炮还没有足够的弹药。
反坦克武器更是没有,他们手里威力最大的,就是隐藏在海滩碉堡里的重机枪,以及两侧战壕布置的轻机枪了。
如果德国人的坦克出现在沙滩上,那他们的防御阵地就和白纸一样脆弱。别说打退敌人的进攻了,就连能不能坚持一个小时,都成问题。
没有足够的吃的东西,没有足够的弹药,没有重型武器装备……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英国岸防部队,让每一个指挥官都倍感憔悴。
“动员命令已经下达了,随后每一个步兵连都会加强20名补充兵,他们都装备步枪,这是给我们最大的加强了。”营长无奈的开口,说出了上面人的对策。
只能提供轻步兵,无法解决粮食问题也无法提供更多的弹药,大家对可能爆发的德国登陆作战,依旧还是没有半点儿获胜的希望。
其实军营之中已经算是情况还好的了,因为他们至少还有储备的粮食可以定期供应。
现在的英国北部,已经因为缺乏粮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tc运输船队的全军覆没,只是英国运输系统崩溃的开始。
随着ck-1船队的损失惨重,英国本土的各种物资短缺开始变得明显起来。包括粮食在内,各地都开始发生哄抢以及恶性囤积的现象。
本来就已经非常不充裕的物资,被失去理智的平民们疯狂的购买,限购成了一纸空文,物资短缺就变得更加不可调节。
要不是ck-1船队抵达了海港,带来的物资多多少少缓解了一部分压力,英国的物流循环就要崩溃了。
可现在,虽然还勉强维持没有出现崩溃的现象,可物资管理部门却也并不好过。
物资短缺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事情,发生在运输船队组织调度部门。
因为这些英国官员们发现,他们手里可以调度的船只正在急剧减少,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船只的建造补充速度。
换句话说,英国保有的现役船只数量正在萎缩,英国的血液正在干涸。而这些损失掉的商船,是无法加入到下一轮的运输计划中的。
也就是说,下一轮的运输补给数量,只会比现在运输的物资更少,这才是真正致命的关键……




帝国霸主 364损失的运输船
“首相先生……如果在下个月的时候,我们无法补充损失的运输船,那本土的供应量,将被削减百分之三十。”一名官员站在丘吉尔面前,开口艰难的说道。
丘吉尔当然知道,被削减百分之三十,对于英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削弱许多方面,才能维持基本的国家运作。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削减,而是最终要集中在某几项运输货物上削减,而这种削减,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一个国家的航海运输内容,包括的物资有很多是不可或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运输,是必须无论如何也要保持百分之百运输的。
比如说粮食,比如说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说维系国家运转的能源。这些东西不能削减,所以只能削减其他非必要物资。
越是现代社会,这种必须物资种类越多,甚至包括化学制剂,包括钢铁等等,都已经离不开人类的生活。
如此情况下,英国想要维持本土的运转,就需要维持基本的物资运输。包括粮食在内的基本物资,将严重挤占英国剩下的百分之七十运力。
剩下的运力能够分配给钢铁等生产物资上的配额也就要削减,削减数量甚至要下跌到原来的百分之十。
百分之十的钢铁补充,也就意味着,英国工业能力连原本产能的百分之十都发挥不出来,这比任何轰炸的效果,都要好上数倍。
德国海军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无限的消耗下去,英国本土就会崩溃,最终被损失拖垮掉。
“向美国购买运输船,我们必须要尽可能恢复国家的运力,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丘吉尔郁闷的开口,对这名官员吩咐道。
他对面的这名官员脸上尴尬,开口提醒道:“首相先生,我们已经计算上了美国出售给我们的运输船了。”
如果不计算美国的运输船,那苏伊士运河易手的损失,就足够让英国本土重新思考这场战争究竟应不应该继续下去了。
隆美尔的部队切断了苏伊士运河,让英国从印度和缅甸获得资源的距离,比原来增加了至少8000公里,这段距离等于多少运输船,真的是无法计算。
现在,从印度前往英国本土的运输船,要绕路整个非洲,往返航程增加至少16000公里,从前往返的时间,现在只能走一次单向航行。
这等于说,所有英国在这条航路上的运输船,只能发挥出平时里一般的运力——还不算船舶在路上的消耗。
满载的油轮从缅甸出发,要烧掉原来路上耗费的二倍的油料,才能把剩下的油运输到本土。
而当这艘油轮离开的时候,它还要再从本土多带走一倍的油料,来适应路上的耗费。
1...138139140141142...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