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所以这可算是许都朝廷和曹操为朱卫送上的一份特殊新婚贺礼了,让朱卫感觉还是很满意的,正所谓人生四喜,如今朱卫算是占了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两喜了。
接着让朱卫再次没想到的是会稽王朗这次来豫章,居然也为朱卫举荐了一位人才,此人名唤张昭,字子布。
这可是江东二张中的张昭啊……
青龙三国 356、张昭之事
张昭在历史上是东吴的内政型军师级人才,现在也正好是朱卫发展地盘所急需的内政型人才。
这自然让朱卫更是大喜,这可比之前那官职上虚的东西,对朱卫更有实际意义。
本来朱卫以为张昭身在江北,现在孙策又暗暗藏身广陵郡,那张昭很有可能还是如原本历史般,被孙策再次招募过去,所以朱卫心头倒也没有对于张昭的什么念想。
可后来朱卫才知道,张昭其实和王朗早有交情,可算是互相敬慕的亲密好友,张昭曾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从而写出了《宜为旧君讳论》的文章。
而之前张昭因为不愿意在徐州陶谦这边出仕,还曾被陶谦关押监禁过,后来也亏得被原本的广陵太守赵昱等人解救,才算是脱了牢狱之灾,此后张昭便也逃到了江东这边。
然而张昭一开始也只是在江东这边各处游历,后来才像是想通了什么,准备出仕做点事情,或许他也是家财耗尽了,不得不准备出仕上班赚钱了。
张昭最初是到了会稽这边寻老友王朗投靠,这是之前朱卫从会稽离开后的事情了,所以朱卫当时倒是和张昭错过了。
而王朗招待了张昭一段时间之后,觉得张昭如此大才应该有更好的发展之地才行,所以便和张昭说起了朱卫这边的情况。
以如今朱卫和东海王氏的密切关系,会稽王朗自然也把朱卫当成了自家人。
王朗很清楚朱卫这边急缺政务人才,要不然也不需要让王语嫣来做军师了,而王朗十分熟知张昭的才能,自然希望张昭可以来帮一下朱卫。
说实话王朗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他在会稽也就是看护着会稽地方上的百姓,能够做好会稽太守就知足了,他并没有什么向外发展的心意,所以张昭这样的大才,留在会稽这边实在是没什么用武之地。
可如今朱卫方才打下这么大的地盘,偏偏手下大多是武将,只有王语嫣这样一个女子为朱卫谋划,实在是不怎么合适,那么张昭若是到了朱卫这边,自然可以大展手脚的。
而张昭来到江东之后,自然也是听说过朱卫的情况,现在他年近四十,又是飘零异乡,本来就有心能寻地方安定下来,所以他想了想便也就答应了王朗的推荐。
当然,最初张昭觉得自己到哪里做事也都是做事,只是刘繇虽然是汉室宗亲,又有些名头,可就像徐州的陶谦般,实在不能放在张昭眼中,张昭自然不愿意投到刘繇下面。
这样张昭来投奔朋友会稽太守王朗,也是怀着一种放松的心态,想在会稽这边混混日子而已。
可王朗既然推荐他到朱卫这边,在张昭眼中朱卫这个江东新崛起的年轻人,还算是让他有些感兴趣,那他就来朱卫这边试试看吧。
于是这次王朗来豫章参加主持朱卫的婚事,便将张昭一起带来了豫章,然后也向朱卫这边做了推荐。
一开始王朗还担心朱卫会怠慢了张昭,却不想朱卫听说了张昭之后,马上就热情的拜访了张昭,以王朗的辈分称呼张昭为张公,进而邀请张昭担任朱卫这边的长史职务,行军师事,也可算是朱卫这边文官方面的第一位置了。
当然,朱卫也清楚张昭其实不擅长军事,故而朱卫主要就是准备让张昭负责自己这边的政务。
虽然朱卫现在也有了黄月英这个十三岁的女军师存在,论能力黄月英其实和张昭也不相上下,可黄月英毕竟是女子,不能拿到台面上担任官职,故而现在有了张昭存在,那朱卫日后的大后方便有了可以推到台前的主事人。
而黄月英因此倒也可以轻松一些,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工匠坊这边,继续研究她感兴趣的机关奇巧之术,朱卫觉得未来黄月英可能会给自己更多意外之得,比如传说中的诸葛连弩什么的。
当然,张昭正式加入朱卫治下之后,朱卫便也能看到他的人物属性了,“张昭,军师,城市豫章,年龄40,忠诚90,仕期0年,士兵0,智力86,政治94,武力32,魅力82,陆指29,水指29,训练0,士气0。”
显然张昭因为有王朗的推荐,再加上朱卫给他的印象感觉也不错,一开始对于朱卫的忠诚度便达到了90,可算是值得让朱卫托以心腹之事的高忠诚度了。
说实话在三国游戏中,张昭这样的属性其实也只能说凑人头,因为朱卫在玩游戏的时候很少会花精力在提升内政上,故而张昭这样的人物最多就是可以借助他的魅力值,在招募、登录武将时候用用,其他也没啥意义。
可是在现实中,张昭却对朱卫有着很大的意义。
有了张昭加入之后,未来制定官仪典礼之类的制度,什么对外、对内发布文书,什么地方官员的管制等等之类的事务,都可以请张昭来参谋议定。
朱卫或许可以借鉴后世经验来搞很多东西,可实际上很多事情可能并不符合如今东汉时代的状况。
就像是那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坐上皇帝位置后就搞出什么王莽新政来,弄什么王莽改制之类的事情,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王莽这些措施似乎都是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
可在当时的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王莽弄出来的东西却被天下贵族阶层反对,结果王莽篡汉而立的新朝很快就被贵族阶层联手灭亡了。
连王莽的头颅都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才被焚毁了。
所以朱卫现在要是凭借后世经验强行推出一些超越时代的政体制度,说不定也会遇到王莽般的旧事,可现在要是能让张昭帮着加以修编一下,或许就能符合这年月这时代的观念,便更容易让人接受了。
哪怕朱卫有什么新的超时代东西,也能变着名义的缓缓推行,慢慢让人接受新生的东西。
可以说张昭有宰相之才,足以帮助朱卫处理各种政务上的琐事、杂事,不过要说张昭有什么缺点,那可能就是过于谨慎胆小、守旧保守了。
在历史上张昭最大的污点就是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论,劝孙权投降曹操,显然这是为君主者最不喜的污点,此后孙权担任吴王之时设立了丞相的官职,大家都觉得张昭能力足以担任丞相,可孙权却从不启用张昭。
虽然在口头上孙权有很多借口,似乎是不想让张昭担任丞相太过于劳累,可追其根源还是和赤壁之战时候张昭的投降论产生了影响,让孙权心头不喜欢让张昭这样的保守派来担任丞相。
不过现在朱卫既然已经知道张昭有这种性子,自然在心里会有主张了……
青龙三国 357、袁术称帝了
对于现在的朱卫而言,他需要张昭的只是治理政务能力。
所以朱卫偶尔会向张昭询问治国、治政的事情,却不会向他询问军事方面的问题,那等于是向打乒乓球的人询问打篮球的事情,本来就不是张昭擅长的事情。
说实话,像张昭这样只擅长政务而不擅长军事的内政型人才,做事谨慎保守本来就是正常的,其实诸葛亮也是这样的谨慎保守型性子,只是他懂得军事之事,知道如何行军打仗罢了。
同时朱卫也知道历史上的张昭性格刚直,敢于直谏,也是朱卫需要的铜镜之才,有张昭直言不讳的谏言,才能让朱卫不至于因为有点成绩而骄傲自满。
反正朱卫任命了张昭为军师长史之后,基本将治政之事都交托给了他来负责,然后朱卫自己却在婚后和王语嫣倒是过了一个多月的没羞没臊日子,看起来就像是沉迷在了后宫闺乐之趣中。
当然,这段时间朱卫还是通过校事所关注着各地发生的事情,倒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闻不问,只是没怎么过问政事而已,只能说朱卫确实相信张昭在这方面的能力,就全部交托给他了。
而王语嫣现在虽然因为身份的变化,从朱卫官面上的军师将军位置退下来,变成了朱卫后宫中的正妻夫人,可校事所实际还是在王语嫣的管控下。
校事所对外而言,就是朱卫的私人秘书参政部门,不属于官方明面上的正式部门,所以让谁掌控校事所也不用在意外人的想法,外人也没什么干涉的理由。
原本因为王语嫣在朱卫这边的地位,才会让朱卫手下的人会重视校事所的存在,可如今随着王语嫣变成了朱卫夫人,校事所便也就从明面上地位减弱了不少。
实际上校事所反而在这段时间,快速扩张着人力和权利,一直在暗中帮助朱卫探查着外部的情报,监控着内部的状况。
这样朱卫看似整天和王语嫣这位新夫人厮混,其实还是能借助校事所传来的消息,和王语嫣一起商议着对外对内的事情。
不过朱卫暂时没给校事所抓人审人的权利,所以校事所倒也没有像明朝锦衣卫特务组织般,引发外人的畏惧和注意。
现在校事所最多就是提供情报信息,从而让朱卫可以通过官面手段来处理这些情报所反应的事情,却也不会暴露校事所的存在,如此外人便也不知道校事所具有的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朱卫内部的状况现在还算是可以,毕竟朱卫刚刚处于创业阶段,手下人基本都在尽心尽力的发展壮大着朱卫的势力,自然没有什么贪污受贿、渎职犯罪的事情。
朱卫不用对内部的蛀虫下手,那么校事所的内部监控威慑自然也不会出现了。
可现在朱卫一方面能通过三国游戏系统进行大局性的管控自己地盘,另一方面再通过校事所看到很多三国游戏系统无法提供的情报信息,做出实际的军事、政治规划。
所以朱卫就算是整体待在后宅,没怎么出门处理官面上的琐碎政务之事,其实朱卫对于自己地盘内的一切,还是看的很紧。
可是朱卫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一个月,却被张昭训斥了。
张昭还以为朱卫成婚之后,便失去了进取心,也就直接到了朱卫在豫章的衙寺私宅,直接像是教训小辈般的对朱卫进行了一顿教训。
朱卫无奈之下只好每天抽出了时间,和张昭一起处理琐碎的政务杂事,哪怕只是看着张昭是如何处理这些事情,然后做一些表态的意见,以表示自己并没有真的沉迷宫闱之事,而丢了进取心。
不过朱卫也寻了时机,向张昭表露了所谓的天命之说,并在张昭这边显露了一些三国游戏系统的功能,反正这些张昭迟早也是会知道的。
另外朱卫也对张昭透露了校事所做的一些事情,反正朱卫是向张昭表明,其实之前自己只是信任张昭的能力,而不是真的在偷闲懒政、
要不然,朱卫还真担心张昭会愤怒的弃自己而离去,毕竟人才也是会选择君主的。
而朱卫的这些交底,却让张昭大为惊异,特别是朱卫展露的那些三国游戏系统功能,借用仙术神通之类的方法描绘出来,让张昭也是沉默了许久。
张昭实在是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这也完全打破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一来张昭对于朱卫的姿态便下意识的放低了许多,倒是真有几分把朱卫当作主公的想法了。
原本以张昭的年龄、张昭和王朗的关系,以及朱卫对于张昭的恭敬态度,倒是让张昭在朱卫这边确实有些端起架子的心态。
哪怕是在朱卫手下做事了,可张昭在朱卫面前还是保留了几分高姿态,有种长辈看护小辈的意思。
可现在张昭的态度终于有所变化了,即便朱卫依旧尊称他为张公,可张昭的内心却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了,张昭算是真正知道朱卫对于他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清楚朱卫看似年轻,其实还真是不同于寻常之人。
另外张昭也知晓了王语嫣、黄月英两人的存在,清楚了王语嫣此前化名王羽,在朱卫这边的所拥有的地位,明白了朱卫那所谓校事所的真正存在意义。
不过张昭对于校事所的存在,似乎还是有些不太满意,但对于朱卫这样安排有才能,却又是女子身份的王语嫣、黄月英之类人员的方法比较赞同。
总之,张昭算是渐渐融入了朱卫的核心高层区域,同时也用他的能力帮着朱卫打理着豫章的政务琐事,帮朱卫遥遥指挥着江夏、荆南四郡的政务方针。
而朱卫在自己地盘的安逸时间,很快也过去了,时间很快到了公元197年的四月份。
朱卫一直在等待的一件事情发生了终于发生了,袁术在淮南称帝了。
这袁术称帝之后,国号为成国,年号为仲家,以寿春为都,广置公卿百官朝臣,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同时还在寿春的城南、城北筑起了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天子的标志来表现自己。
这个袁术还向天下各方诸侯送来文书,居然还给了所有人分封的王侯官职,显然是想用这个来收买天下势力。
说实话这次袁术称帝还是比原本历史上的时间推迟了两个月,原本他应该是在二月份称帝的,所以朱卫一开始还真有些担心。
不过随着袁术正式称帝之后,朱卫心头便宽松了……
青龙三国 358、终于可以发动战争了
在原本的三国历史上,袁术称帝也有几方面原因引发的。
这一方面是他是私心膨胀,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而袁术心头早就有些小心思。
特别是从孙策这边得到玉玺之后,袁术更是觉得自己天命所归,如此才有了登基称帝的内心欲望。
不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袁术所具有的实力和掌控的地盘,让他有了代汉称帝的依仗,在原本历史上的袁术,在此时也算是雄霸着南方之地,这便成了袁术称帝的外在条件。
如果不是朱卫的横空出世,现在袁术应该是以淮河两岸为根基,指派孙策横扫江东之后,便拥有了一片南方的平稳基业,向北袁术也派兵占据了豫州陈国、沛国地域,往东则占据了徐州的广陵郡和下邳郡一部分,往西则临接着刘表的江夏郡,袁术势力可算是横跨了扬、豫、徐3州11郡之地。
再加上袁术传承自袁氏四世三公的家族底蕴,天下各地皆有袁氏的门生故吏,连豫州的黄巾贼、翼州的黑山贼,此前挟持汉献帝的白波贼都有投向袁术的意向。
就算是占据徐州的吕布其实也有交好袁术的意思,曾经准备把女儿嫁给袁术儿子结亲,所以在袁术称帝之时的境况,真可算是南方拥有强大实力的一方霸主。
而这个时候汉献帝又被曹操裹挟到了许都,成了曹操遥控天下的傀儡,袁术和曹操的地盘相邻,袁术自然被曹操忌惮,从而被曹操借用天子之名来约束。
可以说这也是促成袁术称帝的一个原因,袁术就是不愿意被曹操控制的汉献帝约束,索性就自己称帝了。
只是袁术没想到孙策是个二五仔,借着自己势力打下了江东,可在袁术称帝之后,便趁机脱离袁术割据江东自立了。
再加上袁术当时面对了曹操这个枭雄,结果被曹操一战击溃了主力大军,此后又遭遇了旱灾和大饥荒,可算是天命不至,天时不利,弄得治下百姓流离失所,手下兵将众叛亲离,才会在短短时间内败了如此大的基业。
当然,这也是原本历史上的状况了,不过现在袁术的情况也就是江东依旧在刘繇手中,其他方面却和原本历史上差不多的。
没有江东之地,袁术最初可能是缺少了几分原本历史上称帝的底气。
可随着曹操挟天子之名,对袁术一次次的打压,袁术还是忍不住这口气,只比原本历史晚了两个月时间,还是冒天下大不为的称帝了。
可以说袁术称帝更多的诱因,便是曹操挟天子而对他产生的压力。
这让袁术必须有和汉献帝相当的身份,才能继续和曹操争夺徐州、豫州之地,要不然他被曹操用天子的名号压一头,还怎么和曹操争夺地盘啊。
当然,这个袁术称帝后向天下各地诸侯送去的分封名号,自然都被弃之如垃圾,这时候根本没人会响应袁术这个撕破了东汉刘氏脸皮的逆贼。
哪怕如今的东汉皇室已经被很多地方割据军阀当作曹操控制的傀儡了,可刘氏在天下老百姓眼中还是皇室正统,还是人心所向的。
所以借着袁术这犹如发疯般的昏招,在广陵郡潜伏的孙策果然第一个举起了脱离脱离袁术的旗帜,亮出了自己的旗号。
而曹操更是以汉献帝之名传檄天下,称袁术为逆贼,天下可共讨之。
对于曹操而言这也是他解除南方威胁的一个机会,毕竟南方袁术、北方袁绍都让曹操有种刀在头上的感觉,而如今袁术自己找死,只要搞定了袁术,他便可专心对付北方袁绍了。
不过,曹操用天子之名传檄讨逆,天下各地军阀自然也不好在明面上反对,于是北方袁绍、江东刘繇、益州刘璋、荆州刘表这些牧州级的地方大佬自然是纷纷响应。
如朱卫这样的地方军阀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也是纷纷上表响应,向汉献帝表示着自己的忠心,哪怕是暂时不表态的观望着状况,也是不会去理睬袁术的。
不过天下各地的军阀就算是响应了所谓的天子号召,之后却也没有什么进一步动作。
毕竟此刻已经不是当初讨伐董卓的年月了,如今天下各地基本都被不同势力分割,你要是带兵去打袁术,那自己的地盘怎么办,就不管了麽?
很有可能被你前脚刚走,其他的势力趁机就高高兴兴的侵占你地盘了。
另外你带兵去打袁术,是不是要途经其他势力占据的地盘,那这算是什么,谁知道你是假道伐虢,还是真打袁术啊。
说实话,这时候天下军阀基本已经是割据一地的诸侯了,哪里真会为天子的号令去打仗,再说大家都清楚这所谓天子号令其实是曹操的意思,凭什么听曹操的啊。
所以大家也就是嘴上叫的厉害,其实还是各做各的事情,或者想着自己可以借机捞取什么好处。
比如朱卫这边,终于又可以放开了手脚,对外开战了。
朱卫得到了袁术称帝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便召集了自己手下,商议起了下一步战略,毕竟朱卫这边可是紧邻着袁术,要是真要响应朝廷号召的话,倒是可以直接出兵攻打袁术的。
不过朱卫现在要打的还是刘表,等搞定了刘表之后,才会考虑是不是在袁术这边也捞点好处。
朱卫已经让手下军队修整了小半年的时间,豫章这边甘宁的江蛟营已经完成了训练,庞偃的熊魃营作为主力精锐更是早已渴望着战争了。
朱卫已经将原本属于中军营的五千骑兵并入了熊魃营,让滕玉燕作为骑兵统领也到了熊魃营当值,如此也算是让庞偃夫妻可以共同上阵。
而朱卫自己的中军营,凭借三国游戏系统的相市,重新购买了弩机、战马,又招募了年轻新兵来补全了原本的编制,让中军营中的弩兵、骑兵各自又恢复到了五千之数,同时借助三国游戏系统的训练指令,在这段时间也将这些新兵再次训练成了精锐。
另外江夏太史慈、武陵魏延这边,虽然也只是训兵练兵,暂时倒也没什么变化,可两处的兵卒同样都已经完成了训练和准备的任务。
再就是被朱卫留在荆南桂阳郡、零陵郡的祖郎、庞统了,这小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带着越山营倒是一直进行着征服山中的蛮夷部族的任务……
青龙三国 359、早已磨刀烁烁
在这段时间中,朱卫军中也只有越山营还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没有停下了修整。
朱卫给祖郎、庞统的战略方针便是征服山中的蛮夷部族,让他们接受朱卫的管控,然后想办法让一些蛮夷搬到山外居住,补充荆南四郡的人口。
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故而祖郎、庞统带着越山营,这大半年基本都是在山中转悠着。
借助黑木寨的拉伽卡麦、赤水洞的布努狸牙作为蛮人内应,现在越山营倒是又在山中征服了几个蛮夷部族,然后在庞统的谋划下,形成了一个蛮族联盟。
此后便开始驱动这些蛮夷为前驱,帮着攻打其他更多的蛮夷部族。
但是这些蛮夷部族分散在山中各地,没有朱卫随时能够提供粮草物资的支持,越山营在山中的后勤补给确实是一个问题,故而眼下庞统倒是准备在山中开辟一条山路,专门为了后勤补给所用,反正是打到哪里,山路就修到哪里。
至于修造山路的人力便是从征服的蛮夷部族中抽调,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让山中的蛮夷部族有了和外界接触的渠道。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有了和山外联系的道路,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外来冲击,从而化解蛮夷部族的野蛮习俗。
反正在庞统的谋划下,祖郎带着越山营算是在山中忙的热火朝天。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也为朱卫这边送来了不少单位的黄金,主要就是从黑木寨发现的一处露天金矿开采出来的,预计这处金矿可以为朱卫提供几万单位的黄金。
所以朱卫暂时也不打算让祖郎、庞统带着越山营做别的事情了,搞定山中的事情,对于朱卫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反正盘算一下朱卫现在可以动用的兵力,在豫章便有熊魃营两万五千多,江蛟营一万五千多,还有朱卫中军的五千弩兵,五千骑兵,五千构造八卦龟甲阵的刀盾手和三千亲卫白羽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