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龙三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天堂之手
故而等朱卫拿下荆南四郡,又在孱陵县这边打造防御性水陆军寨后,荆北刘表也只能认下了丢掉荆南四郡的事实。
不过,事后朱卫也感觉自己这次攻打荆南四郡的时机确实很巧,一开始朱卫还真没多想,后来思考了一下,这应该是王语嫣根据荆北南郡、南阳郡的局势,而特意选择的出战时机。
同时朱卫后来也不免认识到了瘟疫的可怕,在朱卫回到豫章之后探查荆北的情报,才知道南阳郡、南郡这次瘟疫让刘表这边的百姓死了至少二十余万,可是比一场战争下来死的人更多,几乎是刘表治下繁荣荆州的十分之一人口了。
哪怕是刘表的军中也有瘟疫传播,事实上这段时间刘表的军队根本就经不起一场大战。
不过朱卫就算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估计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真的趁虚去打荆北,除了名头上找不到借口外,就是被这场瘟疫吓到了。
在这年月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来治疗这场瘟疫,毕竟医圣张仲景就身在南阳郡,此刻连他自己家族之人也治不了,更何况是其他百姓呢。
朱卫感觉庆幸的是长江天险同样阻隔了瘟疫往豫章和荆南四郡蔓延,要不然他估计也要搞一场全民防病大作战了。
至于江夏这边倒是有一些瘟疫传播过来,不过太史慈将人手收缩在西陵城和邾县龟蛇峡这边,故而也就是边缘县城有瘟疫爆发,江夏内部大多县城还算是安稳。
同时这年月官方处理瘟疫也很残酷,所有得病和疑似得病的百姓纷纷被圈禁起来自生自灭,又严禁百姓流动,这才慢慢的让瘟疫在196年冬天到来之前平息了下来。
事实上地方百姓也害怕瘟疫传播,会主动配合官府做了这样残酷的事情,所以也不需要官方出多少力气。
很多地方上的士族、豪强之家便出面主持了这样的事情,也可算是官民一起对抗瘟疫了。
迫于荆北的瘟疫,朱卫这边在荆南四郡的每次战事之后,也是主动收敛尸体掩埋,还撒上了石灰粉,毕竟朱卫这次荆南四郡之战基本是在夏季,若是尸体不做处理,也很容易腐烂从而产生病菌传播开疾病的。
不过,这次朱卫的荆南四郡征讨战,也没有出现太残酷的血肉拼杀,故而伤亡也不是很多,所以尸体处理之后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当然,朱卫军中也是因为朱卫这个后世灵魂的存在,所以军中严令喝煮过的开水,不随意吃生食什么的,对于瘟疫之类的疾病本来就有一定的预防性。
如此在公元196年十一月的时候,朱卫终于回军豫章了……





青龙三国 353、天下局势(1)
公元196年十一月中旬,朱卫安定了荆南四郡之事,终于回军豫章。
而此时天下大局也如原本历史般变化着,曹操将汉献帝迎入许县,进而以许县为都,从此挟天子以令天下。
随即原本只是占据衮州的曹操势力,很快蔓延到了河南洛阳之地,甚至原本割据关中的郭汜、李傕等人,也在名义上纷纷来归附,这让曹操的势力一下子仿佛膨胀了很多。
借助天子的名头,曹操在中原之地可算是白白扩展了不少地盘,虽然很多地方还属于自治自理状态,可曹操还是得到了一些实地的。
最重要的是曹操可以凭借天子的名义,想打谁就能打谁,不用像朱卫这样,还需要寻找借口才能开战。
不过汉献帝最初封曹操为大将军,可曹操之后还是迫于袁绍在北方的压力,将大将军虚让给了袁绍,自己政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却还是在许都把持着东汉朝政。
而袁绍最初想让曹操把汉献帝送到他控制下的鄄城,但曹操自然不会把吃下肚子的肉吐出来,故而袁绍无奈之下,只能接受了曹操让出来的大将军名号,另外也在官面上明确得到了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的四州正式管制实权。
之后,袁绍便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攻打幽州公孙瓒这边,显然袁绍是准备先平定背后的公孙瓒,再回头来和当初的小弟曹操说道说道皇帝的事情,这也是后来官渡之战的由来吧。
然后,淮南袁术攻打徐州未能有什么收获,暂时便也回到了淮南,按照朱卫的推算他很快就要称帝了。
若是袁术称帝,那朱卫便又可以有借口向刘表动兵了,因为从目前所知的信息来看,刘表和袁术之间其实是有着结盟关系的。
当初袁术虽然被刘表从南阳郡赶到了淮南,可为了夺取江东,袁术自然希望刘表不会再有所阻碍,故而两人在暗中做了一些交易,或许是袁术可以得到江东的丹阳、会稽、吴郡等郡,刘表可以得到豫章郡。
可现在要是袁术一称帝,那和袁术结盟的刘表自然也就成了附逆之辈,朱卫便有借口向荆北出兵讨逆了。
好吧,这个暂且也是后话,只能看袁术会不会称帝了。
另外在如今这个时间阶段,徐州暂时还控制在吕布手中,刘备驻兵在小沛修整,至于名义上被袁术占领的广陵郡,表面看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可是朱卫已经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的情报探查确定,孙策、周瑜等等一众孙氏之人果然都在广陵郡,看来朱卫之前的判断是没错的,孙策已经在暗中控制了广陵郡。
而荆州这边刘表已经说降了张绣,让张绣驻兵南阳郡的宛城,准备让张绣作为刘表和北方曹操之间的缓冲,帮刘表防御曹操。
可惜刘表的心思显然是白费了,后来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很快投向了曹操,等于是让曹操白白得到了刘表的南阳郡宛城之地,最终刘表失去了他的南阳郡。
要不是张绣第一次投降的时候,曹操的色心作祟看上了张绣的叔婶邹氏,让张绣又反了一次,估计刘表很快就要跳脚骂娘了。
可惜在原本历史上张绣最终还是投向了曹操,让曹操的势力蔓延到了荆州南阳郡,当然现在有了朱卫的出现,未来究竟会如何,倒也是难说了。
反正现在刘表已经丢了荆南四郡、江夏郡,再加上给了张绣宛城来驻兵,这样刘繇掌控的实际区域其实也就剩下了南郡和南阳郡的一部分。
不过之前南阳郡大瘟疫的爆发,刘表现在确实也是实力大减阶段。
故而刘表也没什么可以多考虑的了,他现在都没什么实力对朱卫控制下的江夏郡、荆南四郡有动作,只是能继续和朱卫打着官面上的嘴仗。
刘表似乎已经上书到许都,要求小皇帝为他做主。
可朱卫也同样向许都上书,说明自己攻打荆南四郡的正当性,至于实际控制荆南四郡也是为了保护荆南四郡的百姓不受蛮夷侵扰。
同时朱卫还厚着脸皮向汉献帝讨官,说是想要个将军名号,这样便可以继续像他便宜老爹朱儁般,帮着汉献帝看护东南之地的百姓了。
当然了,由王语嫣为朱卫起草的上书,内容可要有礼有节的很多,不是这么两句看起来不要脸皮的话语,一方面表达了朱卫所谓的忠心,一方面又拿了朱儁的名头来做戏,反正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是现在曹操控制下的许都东汉朝廷暂时还没消息传来,不过按照王语嫣为朱卫的分析,曹操控制下的朝廷,或许会满足朱卫的请求。
因为现在曹操没必要对朱卫有什么敌意表示,反正朱卫的地盘和中原曹操的地盘隔了荆州和淮南之地,双方还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
而朱卫在刘表、袁术背后掌控着不弱的实力,曹操也许还会因此向朱卫示好,从而让朱卫帮助曹操在荆州、淮南牵制刘表、袁术。
毕竟刘表、袁术两人现在保持的结盟关系,对于曹操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袁术在江淮一带表现出来的强大实力,对于曹操来说也是有一定威胁的。
在原本历史上袁术曾经出兵攻下了陈国,直接威胁到了曹操控制的许都。
所以曹操不得不出兵攻打袁术,只是袁术太没用了,被曹操在蕲阳一战擒斩了手下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人,最终袁术兵败如山倒的逃回了淮南,从此步入他的人生末途。
可现在袁术还没遭遇这样的大败,故而以他掌控兵力在表面上的势力,还是会让曹操有所忌惮的,哪怕曹操心头觉得袁术是冢中枯骨,可这骨头也扎人啊。
更何况作为袁术的盟友,刘表也能随时从南阳郡出兵和袁术一起夹击曹操,到时候曹操也就头大了。
另外别忘了,曹操在北方还有袁绍这样的大敌,徐州这边也有吕布虎视眈眈,故而现在的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天下,可实际上也是把自己放在了天下公敌的局面,四周围都有大敌威胁着。
故而曹操自然也希望能结交到盟友,帮着他可以制约一下周围的强敌。
那以朱卫现在和刘表明显是敌对状态,而朱卫又隶属在刘繇下面,那么和袁术同样处于敌对状态,对于曹操而言,朱卫绝对是天然的盟友。
在这样前提下,曹操对于朱卫应该会采取示好结交的姿态才是,他需要利用朱卫来牵制刘表、袁术。
王语嫣分析了这样的局势后,便给了朱卫很乐观的结果,她认为曹操或许会满足朱卫讨要将军名号的要求,说不定还能得到其他更多的好处……




青龙三国 354、天下局势(2)
朱卫听了王语嫣的分析之后,对于这次他和刘表的嘴仗就更放心了,更是期待着曹操会以天子的名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至于江东刘繇这边,对于朱卫攻打荆南四郡的事情,态度也是有些麻木了,反正他限制不了朱卫的行动,便也懒得管朱卫如何,只要朱卫在明面上还尊他为主就好。
不过朱卫根据王语嫣的建议,居然派人请求刘繇给长沙郡派来一位太守,还请求刘繇为豫章以及荆南四郡这边的郡县,选派一些属官过来管理。
这个要求,还真让刘繇迷糊了一下,就像是王语嫣对朱卫说过的,朱卫这样的表现让刘繇心头很舒服。
这说明朱卫还是很在意他这个扬州牧,还是把自己当成刘繇下附势力的,可是朱卫之前那独断独行的向外扩展地盘,又是为什么呢?
反正刘繇没有放过这个可以往朱卫地盘送人的机会,很快派来了一位叫做是仪的人,说是足以担当长沙郡太守之职,另外刘繇也推荐了不少他下属、门客之类的人物,说可以担任豫章、荆南四郡地方上的郡县属官。
当然,这些人到了朱卫这边,自然如同当初的太史慈般,便也算是借调在朱卫名下的官吏了。
所以朱卫通过三国游戏系统看了一下,发现刘繇派来的这个叫是仪的人,果然也属于三国游戏系统认可的武将文臣。
“是仪,文臣,城市长沙,年龄36,忠诚50,仕期0年,士兵0,智力64,政治77,武力65,魅力55,陆指70,水指44,训练0,士气0。”
说实话,这个是仪的属性还真让朱卫意外了一下,这人其实可算是能文能武的。
虽然文不能算得上军师级,武也不能算得上将军级,可他77的政治,70的陆指,也表明他确实具有一定的能力。
只可惜现在这个是仪还是刘繇的人,虽然归属到了朱卫这边,忠诚度却还只是一般般,他可不是已经被朱卫收伏的太史慈,所以是仪在暗中肯定还是听从刘繇命令的。
不过朱卫还是接纳了是仪,果然让他担任了长沙郡太守一职,当然在暗中朱卫让王语嫣的校事所派人到了是仪身边,对是仪做出了常规性的监视。
当然,朱卫这样的安排,让刘繇却是感觉非常满意。
虽然在朱卫控制的荆南四郡,太守不允许有自己的军队,可至少是仪也算是一郡之首,这可不是普通的身份啊。
至于刘繇推荐来的其他那些下属、门客,朱卫倒也纷纷接见考校了一番,却也都算是读书识字的文儒之士,基本上也都有士族身份,只是很多人的家族已经没落了,故而他们才会来投靠刘繇这样的汉室宗亲,一方牧守,希望能有所发展。
可不管怎么说,他们也不是寻常的庶民寒士,还是有一些家族底蕴的,朱卫感觉他们并不是那种只会读书说经的迂腐儒生之后,便也给了他们在荆南四郡乃至于江夏、豫章下属郡县的属吏职务,仿佛真的对他们完全不设防。
这样的表现,倒是让刘繇更为意外了。
本来刘繇觉得朱卫也许不会接受这些人的,毕竟这等于是将刘繇的眼线撒到了朱卫地盘内的地方基层了,等于是让刘繇可以掌控朱卫的一举一动了。
不过这样一来,刘繇原本对朱卫产生的几分忌惮之心,还真是消除了几分。
本来他还担心朱卫成了气候,会桀骜不逊的反噬自己。
可现在看起来,朱卫似乎对自己还是很顺服的,除了习惯于自作主张的向外拓展地盘,其他似乎都没有什么问题啊。
可是朱卫这样拓展地盘的结果,岂不就是在帮着刘繇拓展地盘麽。
刘繇事后想想,竟然感觉自己也许是误会了朱卫,也许是自己警小慎微太过于保守了,而朱卫毕竟是年轻气盛,想做出一些成绩来,所以才会不顾自己的感受,而向荆州用兵,抢夺刘表治下郡县的。
至于刘繇是不是真的在意刘表的感受,当然是无所谓了,当初刘繇也就是担心朱卫地盘越来越多,会越来越不听话,甚至会对自己动手,才会在那种忌惮朱卫,甚至对朱卫做小动作。
可现在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刘繇和朱卫的关系,倒是大大缓和了不少。
而朱卫是真的不在意刘繇往自己的地盘撒人,因为朱卫现在确实缺少地方上可以管事做事的官员,以朱卫的名声资历,还是吸引不来有士族背景的文人儒生投靠。
至于普通庶民百姓,乃至于寒门之人,却是少一些家族底蕴,没有管理地方的经验,就算是朱卫有所招募,也是一时间派不上用处的。
现在这些刘繇派来的人哪怕是会在暗中向刘繇传递消息,暗中监视朱卫的一举一动,可朱卫只要不想对刘繇动手,那这些监视消息根本也没什么意义嘛。
至少他们确实能在地方上做出事情来,大不了就是让刘繇知道朱卫这边的人口基数,粮食产粮,税赋收入等等之类的政务信息。
可这些东西让刘繇知道了,也无伤大雅。
其实朱卫这边最机密的地方也就是工匠坊,另外就是军队中的军情信息了,其他的什么地方民事,刘繇想知道什么,就尽管知道吧。
好吧,这个暂且不提,只说此时天下割据一方的势力,也就还有蜀地的刘璋、汉中的张鲁、西凉的马腾、韩遂之类了。
不过刘璋在蜀地益州却也只是作着自己蜀中土皇帝,没有向外扩展的心气,此前刘焉病死刘璋刚刚继位的时候,刘表都曾经想动一动益州的,可惜没能成功。
甘宁就是那时候响应刘表的号召,在益州参与了反对刘璋的叛乱,只是被如今在益州比较强势的大臣赵韪平定了,所以甘宁才会逃到了荆州,继而他又看不上刘表,再次流窜到了江夏,而现在总算是成了朱卫的人。
不过在益州这边,这个赵韪后来也想叛乱,却被已故刘焉给儿子刘璋留下的一支由南阳、三辅几万户流民建立的东州兵平定了。
所以之后刘璋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是在益州过自己的小日子。
哦,刘璋还是做了件事情的,他不知道怎么就和汉中的张鲁闹了矛盾,双方成了死仇,倒是常常打个不停,这才有原本历史上刘备入蜀助战的事情……




青龙三国 355、朱卫大婚
刘璋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对汉中的张鲁很敌视。
汉中张鲁是以五斗米教的家传天师道门起家的,却同样只是一个割据汉中自立,而没有向外发展志向的地方军阀。
其实张鲁割据汉中也是被刘璋逼出来的,本来张鲁之家作为五斗米道的天师道人,家里人和刘璋之父刘焉的关系就不错,张鲁母亲似乎常常在刘焉府中为刘焉做法算命什么的。
刘焉还封了张鲁为督义司马,让张鲁带兵帮刘焉做些见不得人事情的,比如在路上伏杀朝廷使臣,从而让刘焉可以在益州安然做土皇帝什么的,其实这个时候刘焉已经有了几分自立的意思。
可见刘焉是将张鲁视为心腹在使用,让他做这种带着几分谋逆般的事情,若是没有十足的信任,是不可能让张鲁去做的。
刘表曾经就上表弹劾过刘焉,说他似乎有子夏在西河议圣人论的迹象,其实就是说刘焉有忤逆犯上的意思。
只是这时候天下已经有些乱了,朝廷哪里还顾得上刘焉什么的,所以刘焉更加可以在益州做土皇帝了。
可惜刘焉没多久便死了,不知道为什么刘焉死后,刘璋就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由,尽杀张鲁母及其家室,又遣部将庞羲等人攻打张鲁。
这样张鲁自然要反抗了,偏偏刘璋又奈何不了张鲁,于是张鲁打着打着就割据了汉中之地。
从现在分析,刘焉找天师道人可能就是为了自己改命称皇什么的暗中做打算,而刘璋很有可能怀疑刘焉之死,和张鲁这些天师道人玩的什么鬼道养生之术有关吧。
所以刘璋才会杀了张鲁喜欢装神弄鬼的母亲,他怀疑就是张鲁母亲用巫术害了刘焉,要不然以刘璋的温仁儒弱性子,也不会搞这种事情的。
也就只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才能让刘璋爆发一下了。
嗯,这个也就是随便推测一下,也不多扯了,最后一股军阀势力便是西凉的马腾、韩遂了。
这两个人相爱相杀,有时候联手起来足以威胁关中之地,有时候却又互相扯后腿的弄手脚,然后聚起兵马互相拼杀,真是有些搞不清他们的脑袋在想什么东西。
不过总的来说马腾、韩遂现在也只能算是西凉这边的军阀势力,和占据关中的李傕、郭汜差不多,倒也没什么值得多说的。
反正朱卫从荆南四郡回到豫章之后,便综合他搜集到的情报和他的历史知识,总揽了一下天下大势变化,然后就准备暂时修养生息,埋头发展一下豫章、江夏和荆南四郡了。
如此回到豫章不久,朱卫想着自己暂时应该不会对外发动战争什么的,正好东海王氏似乎也派人来暗示朱卫,王语嫣不能这样长时间没身份的在朱卫这边,于是朱卫便在公元196年的年底向外宣布了大婚,他将迎娶东海王氏之女。
一时间整个豫章陷入了喜气之中,豫章城每日都会被清扫一番,各处临街房屋也会挂上彩带纱灯,让整座城市都仿佛变成了席宴之地,从而招待天下各处来的宾客。
东海王氏听到了朱卫这个答复后,便从东海来了不少王语嫣的直系亲属远赴豫章参加王语嫣的婚事,同时江东刘繇、会稽王朗也被邀请到了豫章,作为朱卫、王语嫣的主婚之人。
在豫章城中,一时间倒也算是汇聚了各方之客。
鉴于之前朱卫的表现,刘繇也没有怀疑朱卫邀请他到豫章别有目的,也就欣然答应了朱卫的请求来到豫章,而会稽王朗同样很高兴的来到了豫章,作为了王语嫣这一方的王氏主导人物。
这一场盛大的婚事,倒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于是在公元196年的十二月,朱卫终于不再是单身狗,正式有了正房妻室。
这让朱卫这边的上下人等也都很高兴,所有人都等着朱卫和王语嫣能很快诞下后嗣,这样便也就有了少主可以承继朱卫的基业了。
在这年月有后嗣可以承继基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不然朱卫一旦发生什么意外,那朱卫的这股势力很有可能会分崩离析了。
这可也是关系着朱卫手下所有人未来前程的重要事情,故而哪怕朱卫自己不重视,手下人也要时刻提醒朱卫应该娶媳妇,应该生孩子了。
不过朱卫这次的婚事,却又让朱卫收获了不少意外之喜。
首先就是许都汉献帝正式发来了文书,封了朱卫一个荆南将军的杂号,如此朱卫统领军队便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名头,而不再是以豫章太守的身份来统领军队了。
同时汉献帝居然以刘表奉诏不恭,不敬皇室为名,斥责了一下刘表,大致似乎是依据之前汉献帝从长安回归洛阳之时,诏令刘表派兵去援救被郭汜、李傕等西北军阀所困的汉献帝,结果刘表只是送去一些粮草物资,却完全没有派兵过去救护汉献帝的举动,到现在自然就成了刘表的一项罪过。
继而汉献帝居然又封了朱卫为荆州行刺史的职务,意思是让朱卫代行刺史之职,具有监察荆州的职责,如此便也让朱卫的官职一下子提升到了州级,大概也有四品两千石的官位了。
原本刺史也算是一州的最高官员了,可随着刺史改为统管一州军政的州牧之后,州郡内即便还有刺史的官职,便只能算是文职了,事实上也不在州郡作为常设官职了。
可如今刘表虽然还是荆州牧的位置,朱卫却也有了荆州行刺史的职务,等于是让朱卫有了和刘表在荆州并列的地位,甚至还有监督刘表的意思。
这样朱卫占据荆州的江夏、荆南四郡便也有了正当的身份位置,而不再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不过这样的安排,明显有别的意思藏在里面。
朱卫相信这绝对是曹操弄出来的,正如王语嫣之前分析的一样,前面那个杂号将军算是曹操给自己的一个好处,有向自己交好的意思。
可后面这个荆州行刺史的名头,虽然也是给了朱卫一定的便利好处,其实却是故意在朱卫和刘表之间挑事,让朱卫可以在官职上不会再被刘表压制,让朱卫可以进一步对荆州用兵,同时也让刘表对朱卫更是忌惮,从而让朱卫和刘表为了争夺荆州而开战。
可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名头对于朱卫而言都是好事情,日后别人再称呼朱卫,便不会用朱太守、钱唐侯这样的名头了,而是可以在武职上称呼朱卫为荆南将军,在文职上称呼朱卫为行刺史大人了。
1...103104105106107...2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