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活在民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我若为书
这是神仙再度显灵,是神仙给他们送吃的来了呀!
这位屡次帮助百姓的神仙,她一定是个好神仙!是个顶顶心善的好神仙!





活在民国 三百八十 又是一年年来到
灾民磕完头后,眼见着时间不早了,也怕天亮后这边还会有鬼子后续部队来,大家伙一起分了末末弄出来的粮食,便各自逃命去了。
当然了在离开之前,这些个灾民们也不笨,都尽量的带上自己能带上的一切东西。
倭鬼子人手一把的三八大盖,那些青壮年们几乎也人手一把的扛走了,倭鬼子身上那超级厚实的军大衣,厚棉袄,大家伙也上前去给扒了下来,至于带回去要怎么避人耳目的用,那就更不用操心了,不要小看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不少的倭鬼子都被扒光了衣裳,只留下屁股上裹着的那块白布巾子,所以等后续倭鬼子部队赶到这里后,看到这些尸体,他们都被气炸了。
因为,他们把这样的行为,看成了是对他们大倭本帝国的侮辱。
末末看着在场的灾民全部散去,这会子天色也已经大亮了,本来还打算去搜身捡漏的末末,这会子也被钱戴拉着说要赶紧回去。
一来天亮了行动不方便,万一倭鬼子真来了,即便他们会隐身,可也有说不出的麻烦。
二来,一夜过去了,他们再不回去,山里头的粟梅梅他们要是等急了,自己擅自行动再出点什么事,那就不好办了。
三来,别忘了末末还弄走了那么多的骡子马,就藏在不远处的山坳里头呢,这些大家伙要带回去,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末末得钱戴这么一劝解,倒是没有念念不舍的再去收什么身,老老实实的跟着钱戴,往藏骡马的山坳走。
钱戴拉着末末的手,心里却很满意。
有他在,以后这小丫头别想再动别的男人的身体,尸体也不行!
赶着十几匹骡子跟马匹回去,可把等待他们归来的三个小家伙高兴坏了。
这一路走来,小的两个虽然能坐在鸡公车上,可他们却也很贴心的时时下来自己走一走,不愿意给钱戴增添负担,即便是他们那脚底板心都是水泡,也都坚持了下来。
如今有了这些牲口,那他们接下来一路上走的就要轻松多了。
再度上路,为了不引起人的注意,又因为这边是沦陷区,钱戴与末末一商量,自然是想尽快的把这些个骡马处理掉,哪怕是便宜点贱卖也行。
不然半道上再碰到鬼子,即便他们不猜忌这些骡马的来路,那肯定也会把这些牲口抢劫充公的呀。
是以,末末跟钱戴就行动开来,在遇到当地有大财主、大土豪的时候,末末便让钱戴留守,她自个就赶着骡马上去卖。
可是末末没有预料到,她卖菜是把好手,这卖牲口嘛……
等末末气呼呼的赶着差点被劫的牲口转回,钱戴不明所以的看过来时,末末就愤恨的说起了刚才的经过。
原来刚才那地主老财是个奸的,看到她穿的不好,就说她的这些牲口都是偷来的,对方不仅牵了牲口不给钱,还想把她也给留下。
口口声声说,像她这样从河南逃荒过来的人,他见的多了,带自己回去那是给她找条活路。
去你妈妈的活路!末末诅咒这龟孙子!
钱戴看着如此模样的末末,他从一开始感同身受的愤慨,到现在的哑然失笑,上前两步把抱了抱末末状似安慰,然后才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些牲口交给他处理。
世人都是先敬罗衣再敬人,加上事实也是如此,如今自西而来的人,大多都是河南的灾民,而外地的人又很是看不起河南人,都口口声声的喊着河南棒子,再加上如今想占末末的便宜,对方自然是对末末不怀好意了。
一行人又赶了半天的路程,再次遇到当地有富户的时候,这回是钱戴赶着牲口去处理的。
末末不知道钱袋子是如何去处理的,反正等他回来的时候,这家伙的身边没有了牲口,只是在回来后交给了自己一袋子银元。
末末抱着怀里的一袋子银元感慨着,这有脑子,有心眼子的人就是不一样啊!干一样的事情,这贼精贼精的钱袋子就是在行!
不过嘛!上午想要占自己便宜的那一户地主,末末却也不想放过他。
事实上,不仅末末心里惦记着这事情,便是钱戴也是如此,不等末末开口,晚上的时候,钱戴直接就拉着末末闪人。
两人携手,末末收光了这地主家的财产与存粮,而钱戴却一刀子捅了,白日里想要抢走末末的那个恶心的地主。
再度上路,时间已经接近年底,马上43年的春节就要到了。
徽省这边是沦陷区,在这里,所有的城镇几乎都被倭鬼子占领把守着,而周边还不断的有倭鬼子、皇协军出来巡逻,进出城镇需要倭鬼子发放的良民证,没有这个东西,他们一行人即便是有钱,那也不能进城去。
更何况他们一行六人,除了三个年幼的孩子,另外的钱戴三个,那可都是倭鬼子的目标。
像钱戴身体这么强壮,绝对是去做苦力的好劳工,倭鬼子自然会抓他这样的人,以用来去挖凿防御作战工事。
而末末与粟梅梅?那更是不必说了,两人的外貌长的都好,就那群丧心病狂的畜生,怎么可能会放过?
所以赶了这么些天的路程,哪怕天空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哪怕眼瞧着就要过新年了,可他们仍然没有进城的打算。
骡车上,粟梅梅抬头冲着赶车的钱戴出声道:“小戴,这雪越下越大了,我们是不是得找个地方避一避?便是不能进城去,我们找户人家借住一下也好啊,让几个孩子歇歇脚,吃点热乎的东西。”
当初的牲口虽然都处理了,但考虑到三个小的,钱戴与末末便留下了里头最强壮的一只大骡子,末末还从空间里翻找出来了一辆没有顶棚的木板车,让钱戴借口弄了回来,自这以后,一行六人都坐在了骡车上赶路。
车子虽然没有顶棚,但是铺上一层稻草,垫上一层棉被,上头他们再盖上一层棉被,这样也不算太冷,只是前头赶车的钱戴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罢了。




活在民国 三百八十一 风雪夜里苦求宿
眼见着马上就要是年三十了,他们还是只能小心潜行着赶路,看着三个孩子脸上的冻疮,粟梅梅最终忍不住的跟钱戴提出了这个建议。
钱戴回头望了望后头的五人,目光停留到末末身上时,他想了想,最终点头应承了下来。
在钱戴看来,别人其实都不重要,可末末他得照顾好了,这么冷的天,加上又快要过年了,不管怎么说,他都得给这个小丫头做些好吃的。
又走了约莫一刻钟,钱戴隐隐的看到道路一旁,在远处的山脚下隐隐的有着一片灯火,钱戴想了想,抬手拉住了缰绳,调转了车头拐弯便下了大道。
走在已经覆满雪花的田地间小道上,钱戴驾着骡车慢慢的走近,前头那片灯火的所在。
抱着柱子的粟梅梅不知为何,这会子看着那越来越近的灯火,她心里倒是开始惆怅犯酸,她莫名的开始思念起家乡,思念起自己的亲人来。
如果家还在,如果亲人还在,这个时候她是应该跟着自己的亲人们在一块,大家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吃晚餐了吧……
走了一会功夫,骡车载着他们上了一个小土坡后,钱戴驾车停在了一户正亮着灯火的人家门口。
钱戴下了车,走到院门前啪啪啪的敲起门来。
随着这有节奏的敲门声,院子里头屋子的堂屋门被拉开了。
钱戴抬头透过那大半个人高的院墙往里头望去,一名年约三十许的汉子,一手端着油灯,一手还不停的在紧着身上披着的大袄子,嘴里朝着院门的方向大声问着话。
“谁啊?谁在外头?”
这汉子一边大声问话,一边还举高着油灯往院门方向而来,随着对方的走近,外头的钱戴与末末还能清晰的听到对方嘴里的小声嘀咕。
“娘的,这大学雪的天,是谁这么闲的没事干?难道是倭鬼子?不对,不对,倭鬼子敲门可没这么温柔,那外头到底是谁?”
嘀咕着的这汉子走到了门边时,外头听到动静的钱戴便开口了:“老乡,我们的赶路的过路人,外面风雪大,加上带着几个孩子,没办法这才来冒昧打搅老乡的,我们就是想借个宿,还请老乡你行个方便。”
“借宿?”随着门内这一声话语的响起,里头的人吱啦一声打开了院门。
这汉子举着灯靠近钱戴,看了看钱戴的样貌,又举高油灯探出头来,试图看清楚钱戴身后末末几人的样子。
看了好半响,这汉子才皱着眉头,摇头出声询问道:“你们都是从河南来的吧?”
钱戴闻声顿了一下,没等他开口说什么,对方又接着开口了。
“看你们的样子我就知道,你们肯定是从河南那片逃难来的,你们赶紧走,我家可不能收留你们,赶紧走。”
这汉子虽然说的是当地的方言,但因为说话的语速不快,所以他们倒也听清了对方的话,车上的粟梅梅闻言后,她立刻就忍不住了,忙爬起身来看着门内的汉子开口乞求。
“这位大哥你行行好,就让我们借宿一晚吧,我们不白住,我们给钱。”
那汉子听了依然不为所动,仍然摇着头坚决道:“不成不成,你们河南人都坏的很,先前的时候,我们村子里有人收留了你们这些个逃难的,哪知道你们恩将仇报!本来因为倭鬼子老来扫荡收粮食,我们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可是你们这群河南人,白吃白喝了一顿不说,临了还打伤了我们的人,偷走了人家家里的粮食,简直就是个白眼狼!不成,我不能收留你们!”
眼瞧着这大雪越下越大,即便在车上他们盖着被子,那寒风也是不断的往被子里钻,这样的夜晚要是没有个挡风雪的地方,他们说不定就要被冻死了。
是以,粟梅梅在听到对方态度强硬的言辞拒绝后,她也不气垒,依然开口苦求着。
“这位大哥,我们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你看看,我们基本都是女人跟孩子,唯一当事的这个孩子也不到二十,我们肯定不会做忘恩负义的事情的,您就当行行好,哪怕看着这三个孩子的份上,您收留我们一晚吧。”说完粟梅梅又猛地想起什么,接着急吼吼的开口保证:“大哥,我们自己有吃的,我们不占你们的便宜,求求你。”
也许是被粟梅梅的哭求打动,也许是看在骡车上柱子他们三个孩子可怜,这汉子过了好半响,他皱了皱眉叹息了一声。
“唉!你再求我也不成啊!我们村自从那回被你们河南人打劫了之后,村长保长就发话了,说是谁也不能收留外人,违者就要重罚的,我也是没办法。”
说到这,汉子看着车上的三个孩子,接着他心有不忍的突的冒出一句话,“你们别回大道上,下了土坡沿着村口的那条小道往前走,约莫五里地外有个破庙,破庙前有颗老大老粗的桃树,你们去那避一避吧。”
说完这话,这汉子不再说什么,人闪身回了里头,哐当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
门外钱戴看了看末末,再看了看粟梅梅,他没说什么,径直的坐回了骡车上,驾着车往刚才这汉子所说的破庙赶去。
果然的刚才那人说的没错,按照他说的那样,钱戴赶着车走了约莫五里地后,这儿果真有一座废弃了的破庙。
这庙就在山脚下的凹谷中,外头还有一颗大桃树,看样子估摸有好几百年了,树干很大,要几个人合抱才行,因为树干巨大,正正好的就挡住了后头的破庙,如果他们不是得人指点,哪怕是白日里路过这边,也不一定能发现后面的这间小破庙。
钱戴与末末下车,把桃树旁边小道上的积雪、枯枝败叶等给清理开来,花了足足半个小时的功夫,这才勉强的弄出了一条道路来。
驾着车走了进去,看着瓦片墙壁尚且还算完好的小庙,钱戴他们也算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大雪天的睡在野地里了。
破庙也不知道荒了多长的时间了,虽然看着还算完好,可里头却落满了灰尘且空无一物,便是连个祭拜的菩萨雕像都没有。




活在民国 三百八十二 上海城外遇盘查
为了能好好的休息一下,想着照这样的大雪下一晚上,次日他们想来也是无法赶路的,所以必须要把这里好好收拾一下。
粟梅梅带着三个孩子搞卫生,末末负责清理屋里头的蛇虫鼠蚁,钱戴则是去了外头,准备清理下屋得一口流利的倭语,且字正腔圆,听着钱戴的解释,这倭鬼子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飞速思考。
面前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支那人,但在支那的这片土地上,能说得一口流利倭语的,那必定是跟他们大倭本帝国有关联的,或者是说曾去他们倭国留过学的?
总之在这个军官看来,既然能说出如此流利的倭语,那这人就是亲倭的良民!
如此一想,这个倭鬼子军官态度立刻变好了,挥手示意身边的手下放下枪,这倭鬼子不客气的扒拉开站在他身前的黑皮狗,几步上前看着钱戴,态度和气的开口。
“阁下怎么证明你是上海人?”
钱戴笑笑,抬手把大衣内侧口袋中的户口,以及房契都拿了出来,伸手把它递给对面的倭鬼子军官,对方接过去打开看了两眼后,笑着把东西还给了钱戴。
同时这倭鬼子仿佛好奇心很旺盛一般的询问钱戴,“搁下是上海人,为何能说得一口我们大倭国的语言?”
自己与末末之所以被派到上海来执行地下工作,那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背景合适呀!
当初二师父带着他们离开重庆是秘密进行的,即便是倭鬼子再怎么查探,他们也只能把自己一家人的轨迹查到重庆截止。
而他们一家,明面上除了行医治病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诟病的地方,不过倒是自家二师父以前留学倭国这一点,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掩护。
他们一点也不怕对方查,而且就算查,那边也有沈邡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活在民国 三百八十三 我等的人就要回了
钱戴勾唇笑了笑,也不遮掩,直接说道:“家师曾经留学倭本,在倭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就读,归国后机缘巧合到了上海安家,在下的倭语以及医术都是跟师傅所学。”
对方听到钱戴这么一说,他又继续追问道:“那你的师傅叫什么名字?”
“家师李世杰。”
“好的。”
倭鬼子点点头,心中暗自把李世杰这个名字记在心底,当场倒是大方的放钱戴一行六人进入,并且还特别大方的告知钱戴,让他具体去哪里办理良民证。
眼下在沦陷的上海,你光有上海户口还不行,必须得有倭鬼子颁发的良民证才行,不然你走在路上,万一遇到倭鬼子的盘查,你要是没有这个良民证,那不好意思,倭鬼子的宪兵部欢迎你去做客。
至于像粟梅梅这样前来投亲的,自然良民证是少不了的,当然,他们还需要额外办理一个暂居证。
这些证明要想办下来,像是钱戴这样胆大且又被倭鬼子认可了的,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可要是没有关系,胆子又小的人,那想要办理这些个证明,花费就高了。
当然可能也有人说,大不了我就不办呗。
其实不办也可以,但是一旦被发现,被倭鬼子抓住,那么进了宪兵部,你人还能不能出得来,那就不得而知了!即便是运气好,没有落到倭鬼子手里,可在上海的日子,也只能跟老鼠一样躲躲藏藏的不得安生。
走过一层接着一层的关卡,钱戴他们终于回到了久违的上海。
看着久别重逢后的上海,末末望着眼前喧嚣的街道,她深深的吸了口气,感受着大上海独有的味道。
终于回来了,我的大上海!
钱戴伸手招了三辆黄包车,末末带着粟米在前,粟梅梅带着柱子在中,钱戴与粟谷在后,三辆黄包车载着他们六人就往福顺里而去。
粟梅梅虽然到过上海,但是每次都是跟着丈夫来做生意的,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又因为事隔多年,所以对于眼下的大上海,粟梅梅是不熟悉的。
再加上她在上海并无落脚之地,又带着三个孩子,自然的,钱戴与末末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心态,便打算带着她先回福顺里。
到了那里,钱戴也可以去问问看,福顺里有没有房子出租,到时候让粟梅梅四人住那,他们二人也放心,毕竟福顺里的人都还不错。
至于他们的家,钱戴与末末都是一点都没有让粟梅梅几人入住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家只有自己人能住,这粟梅梅他们再熟悉,那也不是自己人呀!
早在他们出发来上海前,沈邡为了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他是亲自找李世杰谈过话的,只是末末与钱戴不知道罢了。
身为党员的李世杰,自然是万分乐意配合沈邡的工作,上级能信任他,告知自家的两个孩子是要去上海工作了,他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那么对于沈邡提出的要求,他自然也是没有不应承的。
不仅应承,李世杰还特别积极的配合,在跟沈邡商议过后,李世杰还休书一封,请求沈邡寄给上海的好友陈昌德。
当初他们离开上海后,上海福顺里的房子,自己是拜托昌德兄出租了出去的,房租好友一直都有转给自己,只不过后来金陵大乱,他一家西进去到了重庆,又因为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好友身处的上海却是沦陷区,为了不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李世杰便一直都没有跟陈昌德联系。
如今自己身在根据地,倒也不好直接跟上海的好友联系,便只能是请求沈邡帮忙。
沈邡自然知道李世杰是好意,想给两个小的尽所能的提供些帮助,对此他自然是不反对的,更不要说李世杰同志也没有瞒着自己,他书信所写的内容,也都大方的展示给自己看了,内容一点问题都没有。
沈邡动用职权的便利,这封信几经辗转,从郑州发往了上海。
不是沈邡想占同志们的便宜,实在是如今他们的队伍也很穷、很艰苦,根本没有多余的金钱,去支援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地下工作者。
这些地下工作人员,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地下工作,即便是他们所需的经费,也都是各自想办法解决的,不仅如此,在这么艰苦危险的条件下,这些好同志,还在源源不断的给根据地送来这边所需的物资与情报。
钱戴与李世杰两个小同志离开的时候,他也没能拿出一分钱给他们做经费,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去想办法,眼下李世杰同志能叫好友先把屋子空出来,能给两个小同志提供便捷,提供最有力的的掩护,他自然是批准的。
沈邡很是重视的把这封信递了出去,本以为在末末他们到达上海的时候,这信也差不离的该到了,可谁能想到,末末与钱戴会在河南遇到了麻烦,直至今日才到达上海呢?
这边陈昌德一收到好友的突然来信,他激动高兴坏了,特别庆幸好友一家平安无事,对于好友信中所说,末末这小囡跟好友徒弟要回上海的事情,陈昌德异常的期盼。
接到信的当日,他就亲自去了福顺里通知了租客搬家,等对方搬家以后,陈昌德还亲自买了涂料,带着自家两个儿子,把末末的家里里外外的修补粉刷了一遍,还添置了一些新用具,整个房子都焕然一新,只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
今年已经21的陈兆松,直到如今连个女朋友都没谈,家里廖玉梅她们这些女眷,都为了这个事情愁死了,生怕自家的这个长子嫡孙有什么毛病。
人家家的孩子十七八岁就能成亲,到了陈兆松这个年纪,说不得她们就能报孙子重孙子了,可自家这位就是不交女朋友,不愿意相亲,便是陈必宗这个老爷子出面也不成。
如今已经在上海警察署担任高级警探的陈兆松,被家中的一干女眷给逼的日日不着家,要不是突然接到自家老弟的电话,密报说是自家父亲得知末末要回上海,要去亲自打点收拾李家的消息,陈兆松还不乐意回家呢!




活在民国 三百八十四 好久不见福顺里
陈兆松看着面前焕然一新的李宅,他会心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真好,那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小末末还活着,真好!
真好,那个虎彪彪的小家伙就要回来了,真好!
让陈兆松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满心欢喜的等待着末末的回归,可却一等,再等,再再等,一直都等到过年了,出了元宵节了,等到天气都开始变暖了,他等的人也依然没有到来。
因工作所迫,本来日日都要跑一趟福顺里的陈兆松,就在末末回来的前一日,因为手上有个案子急需处理,不得已的被绊住了脚。
三辆黄包车匀速的穿过上海的大街小巷,最终把末末带回了久违了的家。
就在福顺里巷子口的小街,就在往日里马有龙的猪肉摊前,一行人下了黄包车,末末也不等在后头结账的钱戴,自己率先迈开步子往前走。
巷子口的那家杂货铺还在,老板依然还是那个老板,杂货铺边上的小人书摊还在,可老板已经换了人了,如今守在那的是个小年轻,白发苍苍的何爷爷已然不在。
本来窝在角落,正盯着这些小家伙们选书的,曾经那个何家小崽子何小山,无意识的眼角一扫,便扫到了正欲往里头走的末末。
何小山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子,他下意识的愣住了。
这人?这人?这人他怎么觉得很眼熟?她是谁来着?就这姑娘身上的一身气势,照道理他应该很熟悉才是呀?
1...105106107108109...1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