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成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时镜
“成与不成,皆在今日了……”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为门下弟子的道劫而担心的一天。
分明是他选出来的道子,系昆吾希望于一身,能解救昆吾百年的天才,可这八十多年一路修来,却实在多舛。
而今终到了元婴巅峰,却还受困于心魔。
这就是周天星辰大阵所卜算的、他日能取他而代之的渡劫者吗?
微茫的天光,映照在横虚真人的眼底,交杂成了一片莫测的神色,良久才垂下头来,话语中好像带了几分后悔的叹惋。
“本来令你往雪域,只是为了九疑鼎。”
“可千算万算,没料到崖山那丫头也去了,还阴差阳错与你一道落入须弥芥子之中。为他人做了嫁衣,成全可她的机缘不说,长日的相对,加重了你本就不浅的心魔……”
“时兮,命兮?”
时,命?
若是旁人听了横虚真人这一番话,只怕要为他为昆吾所谋划的一切,为这一番话中听着真实至极的后悔和叹惋所打动,可落在谢不臣耳中,却蒙上了重重不定的阴影。
万事三思而后行,走一步算三步的横虚真人,真的没有算到吗?
须弥芥子的事情算不到,情有可原;可他对扶道山人,对崖山,是如此了解,怎么可能不知道见愁一定也会前往雪域?
他自问与横虚之间,并没有什么师徒的情谊。
从一开始,横虚收他为徒,便是因为他的天赋,因为周天星辰大阵卜算出来的昆吾大劫。他需要这么一个人,化解这传说中会在百年内发生的劫难罢了。
一切一切的悉心栽培和看重,说到底都是“利益”二字。
若不是有这么一道大劫的天机在,谢不臣相信横虚绝不会收他为徒,即便他的天赋的确远超常人。
只因为,他并不需要一个比他更周全妥帖的徒弟。
所以,在须弥芥子之中时,他每每望见见愁,便总是会思考那个其实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横虚,可以相信吗?
但一直都没想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直到他以傀儡化身之术脱身,回到昆吾再见到横虚的那一刻。
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瞬间交汇到了一起,谢不臣也终于想起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也没有去深想的细节。
于是,才有了今天。
除了他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他既不需要九疑鼎,也从来不畏惧什么心魔。
九疑鼎乃是为渡劫而准备的,可他乃是道子,晋升境界并不需要渡劫;心魔虽然存在,可也不过只是存在罢了,能令他因其矛盾而痛苦,却不能扰乱他任何一点意志。
即便问心道劫不比普通雷劫,无法避免,他也不可能过不了。
但有趣的是,世间大多数修士都以为心魔会对修士产生影响,尤其是问心道劫,横虚也未例外。
所以他将计就计。
索性告诉横虚,五百年时间与见愁朝夕相处,他心魔甚笃,元婴巅峰的修为压不住,恐问心不过,特请横虚帮忙。
昆吾还有个暂未发生的百年大劫在,他又岂能坐视他殒身于道劫?
身为有界大能,且是中域昆吾的一代巨擘,横虚手里的手段一定不少。若能如他所想,助他安然渡过此次道劫,从而规避掉那天道的一问……
那便再好不过了。
虽然从来不惧怕道劫,更不觉得自己会过不了问心。可在与见愁一道被困在须弥芥子中的五百年里,他心里某一种感觉,随着修为的提升,越来越强烈。
就好像她身上藏着什么东西,而这件东西对他很重要。
那是一种冥冥中的吸引。
但直到离开禅宗,他也还没思考清楚,这东西具体是什么。唯一有的,是那奇异的预感:若得到此物,一切将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包括他的“道”。
这才是谢不臣不愿面对道劫的根本原因所在。
因为一旦要过问心道劫,便要向世间,向天地,向天道,宣告自己的“道”。且从此以后,此“道”便是往后修炼的根本大道,纵再修其余千道万道,也无法将其改变,更无法抹杀。
而他,未得此物,暂时不愿向天陈道。
也就是说,今日道劫,他一定要过,却绝不会回答来自天道的任何一句叩问!
风,忽然急了几分。
幽暗的深潭水面,被其拂皱,荡开一层又一层浅浅的波纹,也让水面上谢不臣那端坐的倒影,变得曲曲折折,犹如与水波混在一起,难辨形状。
他没有接横虚真人一句话,只是抱元守一,放开了所有的修为,向这天地袒露自己无垠的野心……
“轰动!”
那隐隐盘旋在深谷上空的某种存在,几乎瞬间就嗅到了这溢散开来的气息,向着这深潭的中心猛扑而下!
滚动的惊雷,仿若愤怒的咆哮,震动了整个昆吾。
天际,一座庞大的金色旋涡,迅速生成。
那耀目的光华,即便远在明日星海,也能看个清清楚楚!
见愁与王却、吴端二人打听了打听如今东极鬼门那边的形势,便待要回自己的住处,可这一刻抬起头来,便看见了这金色的旋涡。
熟悉的气息,不一样的色彩。
这一次,道劫旋涡,来自昆吾!
王却与吴端二人皆是怔了一下,也不知是为这道劫出现的时机,还是为这道劫异乎寻常的金色。
一般人的道劫,都似乌云盖顶。
见愁因连跨三境,三劫同渡,所以是恐怖的深紫近黑。
可……
灿灿的金云,环绕着旋涡中心那一小块幽暗的深黑,这等道劫,又因何而成?
见愁眯眼看着,那金光映入她眸底,几乎将她的一双瞳孔也染成了淡金:“谢道友这道劫,不很一般哪。”
我不成仙 418.第418章 烂柯楼论道
这些天来, 围绕昆吾那边的猜测, 一直层出不穷。
有人说是雪域圣殿一役, 谢不臣在与见愁的争斗之中受了重伤,所以需要横虚真人留下来替其疗伤;也有人说是昆吾另有计划要布置安排, 是在准备应对极域的杀手锏;当然猜测谢不臣即将过问心道劫的也不少, 毕竟元婴巅峰的修为摆着……
但此刻, 一切的猜测都有了答案。
在昆吾上空那旋涡出现的一刻, 整个星海都有瞬间的沸腾。聚集在此处的老怪和大能, 几乎占了整个十九洲老怪和大能的就成,如何能辨认不出这旋涡的来历!
继半个月前崖山见愁突破之后, 昆吾这一位久负盛名的天才,也终于要突破了吗?
几乎所有人都停下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观察了起来。
包括崖山修士。
不知何时,傅朝生、左流等人也走了出来, 站到了见愁的身后,与见愁一般看着。
谁也没有说话。
见愁的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的神情来,仿佛只是注视着一个陌生人渡劫那般平静,只是她越如此,旁人越觉得这平静下面,有什么东西在涌流。
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谢不臣这一次渡劫的情况, 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先前见愁那一场渡劫时种种出人意料的场面, 几乎已经是所有人想象力的极点了。可谁能想到, 后来者之中竟还有更夸张的!
而且出现得如此之快, 渡劫者身份还如此特殊……
若说见愁的问心道劫,乃是整个十九洲有史以来最恐怖的,那么谢不臣的问心道劫,便是十九洲有史以来最诡谲的!
整片旋涡形状的劫云,竟然在昆吾上空覆盖了整整三天!
三日不散,金光熠熠,黑夜如昼!
第一日的时候,问心道劫降临,可旋涡悬挂在天际,久久未散;
第二日的时候,它终于开始旋转了起来,却像是被激怒了一般,竟破例向那一位传说中的“天眷道子”降下了两道雷劫,片刻后便是狂轰乱炸的数十道劫雷!令所有目见之人目瞪口呆;
第三日的时候,原本遥在天边的金色旋涡,已变作深黑!
见愁在天刚放亮时从傅朝生院子里出来,推开门去,就能看见西面昆吾方向上空,那一片令人心悸的黑色!
道劫旋涡几乎都要压到昆吾十一峰的峰头了!
来自苍穹和天道的威压,即便远在明日星海,也能感受得一清二楚!
初升的朝阳,将金光镀在了旋涡的边缘,非但没能减轻那种压迫,反而更让看见的修士觉得窒息。
便是她这种曾硬抗过劫雷的人,都无法不为这一刻的道劫震慑!
谢不臣这个问心道劫,实在是太过诡异了。
谁曾听说过持续三日不散的道劫?
而且第一日没雷劫,第二日不仅降下了雷劫,且还是在两道之后接了一连串!简直就像是被激怒之后的反击。
可即便如此,道劫似乎也没能达成它的目的。
所以在第三日,本该一片金色的劫云,彻底染成了深黑,还从天空中降了下来……
没有劫雷。
但比有劫雷更恐怖!
昨日和前日,修士们的灵识尚且能抵达昆吾,只是因为谢不臣渡劫之地有阵法限制,所以不能一窥渡劫的具体情况。
可到了今日……
即便是返虚期大能的灵识,也无法穿透劫云,甚至连触碰都做不到!
这架势,哪里像是什么天眷道子?
简直像是把天道给得罪狠了!
见愁看着,眉头便深锁了起来,只猜测着这道劫变化的原因。
原本渡劫本是一个人的事情,尤其是问心道劫,可以说外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一开始她就觉得横虚真人还留在昆吾,在道理上有些讲不通。
因为他留下,对谢不臣不会有任何帮助。
可现在……
到底是因为这道劫本来就如此诡异凶险,所以需要横虚留下来插手,还是正因为横虚插手,才使得这道劫变成了如此模样呢?
想不透。
且昆吾那样子,也不像是愿意让别人想透的。
这几天她从吴端王却处旁敲侧击,也亲自去问过了见多识广的掌门郑邀,竟然都是半点不知情,甚至没有得到横虚真人任何提前的告知。
这道劫的时间拖得越久,星海这边众人的心思也就越不能安定。
原本聚首议事之事定在众人来齐之后,这三天的时间里,其余诸多的宗门也都来得差不多了。比如望江楼,阳宗,禅宗,白月谷,五夷宗,甚而是西南世家之中最大的三家……
可独独缺了两大巨擘之一的昆吾。
十多甲子以来,横虚真人都是天下正道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这样的大场合,怎么能缺了他?
众人便只好等着了。
还好这时候事态还不是特别紧急,尚且能等。
即便头顶这劫云已经挂了三天,可毕竟有横虚真人这等有界大能在,摆明了留在昆吾就是要保住谢不臣,出事的可能不大。
所以,众人倒不至于特别担心。
毕竟对横虚真人,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修士们也不是什么都没干。
在十九洲历史上,能将天下九成的老怪大能都聚集到同一个地方的盛事,可一点也不多见。
这可是个坐而论道的绝佳机会,众人岂能放过?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三天前说起。
谢不臣那道劫刚出来的时候,众人都关注,见愁等人也不例外。可看了一会儿之后,便发现这道劫竟然半点动静都没有,实在无聊。
于是由昆吾吴端提议,干脆逛逛星海,出去吃茶或者吃酒。
对明日星海,见愁不算特别熟,但王却很熟。
一问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熟悉一下星海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坏处,便真的聚成了一行,带着左流、方小邪几个一道出去了。
傅朝生似乎决定要去查查“空蚕”,没与他们一道。
走过了大半个碎仙城之后,他们便在城中最大、最出名的烂柯楼歇脚,此楼在澜河边上,风景算十分壮阔。
他们选了临河的位置,便坐了下来。
刚开始倒还没什么,大家闲聊之间说的都是星海这边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可架不住有个左流在啊!
几个人才喝了没两杯酒,他的问题就开始变得天马行空起来了,并且自然而然地朝着平日修炼的地方偏。
昆吾与崖山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师承。
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位弟子的师尊都特别负责,会传授他们很多修炼相关的东西。不像是崖山,完全将“师父领你进门修行干我屁事”这一条贯彻到极限。
相比较起来,他们在修炼的道理上要更通一些。
身为横虚真人的真传弟子,且还是排行较前面的两个,吴端和王却两人的见识,都不是寻常人能比。
尤其是王却。
他本来喜好阅读各种古籍,对天下修炼之法涉猎甚多。且为人和善,想法出奇,左流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他竟能回答上七八!
就是坐在旁边的见愁听了,也不由钦佩其渊博。
左流更是有一种遇到高人的感觉,两眼冒光兴奋得手舞足蹈,简直将王却看做了大儒名师。人在那边说,他手里就捏个玉简记录个不停……
那架势,像是不将王却榨干就不肯善罢甘休!
一开始见愁还能老神在在地坐着听。
可后来左流问得实在是太多了,偏偏王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道法和修炼上,竟是半点没有藏私的意思,有多少说多少。
这一来,谁还好意思就这么坐着听?
比起其师尊的道貌岸然,王却可说是个全然的君子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位谦谦君子身边的人,总不会特别差,见愁最终还是完全被王却折服了,也加入了进来。
这一下,可就不仅仅是先前一个问一个答这么简单了。
她的修为,毕竟要高出其他人两个大境界,在修心方面的速度又快得惊人,是个实打实没有半点水分的返虚大能。不仅看过《青峰庵四十八记》,也接触过极域完全不同的修炼方法,甚至读过枉死城旧宅主人留下来的所有书籍……
若说左流是一条小河,王却便像是一条大江,可见愁,说是一片恣意的汪洋,也绝不为过!
因为不同的经历,所以有不同的见解。
更不用说,她还有自己前所未有的、最独特的“我道”。
一开口,往往就能切中要害,且提出一些寻常修士很难想到的问题,展露一些寻常修士不会触及的看法,发前人所未发。
比起王却的全面和妥帖,她更锋锐,也因为自己修为和境界的原因,更为高屋建瓴。
早在左流与王却交流的时候,楼中就有不少星海的修士注意到了。但刚开始都是被左流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所吸引,想要知道个答案。
见愁他们当然不会还设个屏障,不让旁人听。
所以就有一部分修士留了下来,厚了脸皮,竖了耳朵听着。
后来不知怎么,崖山扶道山人座下的几位弟子,沈咎、陈维山、姜贺等几个都来了。
似乎本来是出来找见愁、左流和方小邪的,可谁料来了之后正听见愁讲极域鬼修和十九洲修士修炼的异同。
于是感了兴趣,二话不说也坐了下来听。
沈咎、陈维山这些可不是普通人。
昆吾的弟子知道得东西是多,可有时候太多太全也是一种束缚,没有崖山弟子们来得简单纯粹。
他们一来,既然听了,当然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疑惑。
你问,我答。
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
没一会儿,便都把来找人的事情抛之于脑后,完全投入地参与到了这一场你来我往的问答交流之中。
这可是崖山,这可是昆吾!
这可是两大巨擘宗门里年轻一辈最顶尖的弟子,里面甚至还有前段时间突破了返虚的见愁!
大名鼎鼎的崖山大师姐!
这种旁听的机会,谁愿意错过?
不仅不愿意,而且还要呼朋引伴,朋友之间关系好的都开始相互通知,就连这一次来星海的其他十九洲各地修士都知道了。
像陆香冷、如花公子这些熟人,当然直接就过来了。
于是等到入夜时分,烂柯楼的人不仅没少,还多了起来。
参与这一场讨论的,也不仅仅限于崖山昆吾修士了:来自星海的,来自北域的,来自东南蛮荒的,来自西南世家的,甚至还有来自旧密的……
一众平日里连露面都少的元婴出窍甚而入世的老怪,全加入了进来!
俨然已是一场规模甚大的论道!
修士们常日修炼,早不是还需要休息的凡人,整整一夜过去,都没停下,并且不断有各方修士闻风而来。
疑惑或是解答,赞同或者反对……
竟是少见的畅所欲言,论理辩道。
这样的盛事,在十九洲今古的历史上,可以说还未逢一见。
只有在上古历史的一些篇章之中,能窥见一些。
此时此刻,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见愁,都没有想到,他们会因为这一场论道,在十九洲今古的历史上,画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论道,后世修士提及时,多称之为“烂柯楼论道”。
有人认为这是在第二次阴阳界战爆发之前,一种介乎于危机与繁荣之间的挣扎;也有人认为这是今古以来最令人向往的一场论道,没有门户之见,没有深仇大恨,所有修士一心向道;更有一些人以为,见愁大尊传道他人,便是从此时开始……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细细研究最后一种论调之后,有了惊人的发现:
有近千名修士,参与或旁听了这一场长达三日的论道,出窍以下或者出窍了但还未问心的修士,有七百八十六人。
其中一百一十三人在日后的修炼中,都选了见愁之道!
这一百一十三人,有八十三人当时只有金丹,元婴修士则有二十七人,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有三人当时已是出窍!
至于这一场论道的深远影响,更不消多言。
光是左流全程记录下来的论道内容,便不知惠及了十九洲多少修士,千百年来,启蒙着无数初初踏入修途的新学者,更启迪了无数在修炼中遇到困境的歧路人……
有关见愁在此次论道中的所有见解和看法,后来都称之为《人道初篇》。
所有因读此篇目而踏足了人道修炼的修士,则都会自称为“见愁门下”。
当然,也有那么一阵天道修士与人道修士争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因双方相互的攻讦和诋毁,而被人戏称成“见愁门下走狗”……
可不管是“见愁门下”,还是“见愁门下走狗”,一定程度上已经能反应出这全新的“人道”,对天下修士的冲击和影响了。
烂柯楼论道——
第一日,参与之人未过二十,修为达到返虚的也就见愁一个;
第二日,却迅速发展到了五十多人,且也许是因为见愁这个返虚大能在,竟吸引了不少出窍入世的修士,就连旧密那一位空行母央金和封魔剑派的掌门章远岱都来了。
到得第三日,有的人走了,但更多的人来了。
见愁第二日深夜子时离开了一阵。
她当然也不想走,毕竟能与旧密空行母央金金、封魔剑派掌门这等大能坐而论道的机会,实在难得一遇。
可唤她回去的乃是郑邀,她当然不能拒绝。
回了住处,去找过了郑邀,她才知道,是黄昏的时候东极鬼门那边出现了一些异状。他们唤她回来,则是为了询问她当初从极域离开,自鬼门回到十九洲的细节。
东极鬼门,位于东海孤岛大桃树上。
相传轮回还在的时候,九头鸟载着魂魄自九头江溯流而上,自此门而入便是鬼门关。
见愁当初虽陷入时空乱流之中,但在出来之后,对这鬼门却有一些印象,所以将自己所知回忆过之后,又提及了鬼门关的一些情况。
崖山这边自然是凝重无比,只说近来要密切关注。
事一了,便没她什么事了。
本来她打算直接回到烂柯楼,继续与众人论道,可一转念才想起来光顾着论道,这两日竟是半点没见到傅朝生的影子。
此前他说去找空蚕,两日过去,还没结果?
见愁灵识查探不到他所在,却才想起这一位大妖的修为不知高出自己多少,能查探得到才是奇怪了。
于是,她直接去了对方先前选的院落。
可傅朝生不在里面。
屋子里半点没有住过人的架势,好像这两日夜对方都在外面,没有回来。
见愁便不由有些担心,难免想起他之前说的要“借”曲正风《九曲河图》这种话来……
他该不会是去药王一命先生那边“借”去了吧?
一时竟有些头疼。
细细想这一位大妖的为人,不,为妖处事,还真不是没这可能。
只是此刻要寻找他踪迹也难,见愁想起他先前接住桃花瓣时候的异象,觉得此刻的明日星海能打过他的人应该的确不多,才强行让自己将这件事放下,重新出发前往烂柯楼。
第三日的烂柯楼,比如前两日早热闹了不知几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