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宋子强笑着说:“我们见国王后,要不要磕头?”
吴大鹏和万士达没有理会他这种无聊的问题。
吴大鹏说:“我们在码头上看,现在和大宋还是蜜月期,鞑靼强盗还没有被赶走……老张和老王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万士达说:“现在还没有造出纯蒸汽动力船,也许是他们的能力还没有发展到?!”
宋子强讪讪地笑着说:“咱们回来不是正好帮他们嘛?!”
吴大鹏严肃地说:“感谢他们为我们打下的基础吧……他们帮助我们更大!”
万士达点头认可。
到了八道河的海关后,他们顺利见到了郭子仁,原先的臭小子都要成为中年人了……
郭子仁用自己的专车把三个主家送到了张国安国王的家里,然后悄悄退了出去,他知道主家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
张国安满眼热泪地拥抱了他的朋友们,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安静也在旁边擦了擦眼角……真正的友情是永远忘不掉的!
一个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生活中没有了友情,如同食物中没有了食盐。
权力,金钱早已经成了简单的附属品。
安静亲自给他们做了晚饭,没有让厨娘动手,只有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的口味。
张国安从巨大的铸铁保险柜里搬出了许多份材料,他要向朋友们报告一下。
吴大鹏首先关心眼下的世界局势。
他说:“现在是三国鼎立?老张你有意为之?”
“不是!大宋的贾老狗他们总想坐山观虎斗,等着捡我们的便宜!”
万士达淡淡地说:“他们怕鞑靼人怕到骨子里了?你们几次大战都没有鼓起他们的勇气?”
吴大鹏翻看到吕氏军事集团的材料时说:“不是那么简单……不仅是怕,还有一些人不希望开战,他们正从中得利呢。
这个吕家已经成了军事经济上的超级军阀……大宋那些文臣真不在意?任由他死抱着贾似道的大腿?”
张国安敬了朋友们一杯酒,说:“我也没有想过会发生这样的结局……我曾经想过用假扮鞾骑兵的办法引导他们开战……”
吴大鹏想了想,说:“大可不必!三国鼎力也有三国鼎力的好处,他们想借刀杀人,我们还想借势而上呢。
东北那面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压力?”
“我怕高丽国跟着占便宜,扩大他们的影响。”
“嗯,这个局面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吴大鹏也向张国安简单说了一下那面世界的情况……同样是波云诡谲的情况,一切都格外怪异,透显着无法看清的未来。
张国安早已经不关心那面的世界了,但是仍然不相信是真的……不是都二十一世纪了嘛,怎么还……
宋子强不解地说道:“什么都挺好的,你们在说啥?美国选了一个二逼***,都要让他把美国糟踏毁了,等他们的经济崩溃了,世界就会越来越和平。”
没有人回答他的说法。
安静问道:“老宋,现在感觉身体怎么样?”
宋子强当场就跳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连续跳。
“哈哈,年轻了二十岁,还逃过了一难,这他妈的比什么都幸福!”
其他的朋友互相看了一眼,这个家伙好像醒悟了一些……
万士达则看了看造船技术的发展材料,他说:“老张,为什么这样保守?就是为了先达到数量多的目的?”
张国安回答说:“实用性,我先想到了这一点,多培养一些水手也是目的之一。”
万士达点头认可,数量级别达到了,时间和速度就不算是问题。
在长距离长时间运输上,只要运输的海船数量够多,一样能形成连续运输,而且成本极低。
南美地区和澳洲地区的工业原料,张国安就打算这样运输的。
万士达说:“十几年便将总吨位发展到千万吨的级别……还不算大宋境内的船厂,海洋性民族的第一步算是走出去了!”
张国安说:“还有一些在高丽国和日本国制造的海船,它们大多也用来为我们服务,省下我们自己的运输能力。”
宋子强说:“你怎么没有灭掉小日本呢?还让高丽棒子他们活的滋润?!”
吴大鹏接过话来,说:“别乱说!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别用脑残们的思路考虑问题!”
这些朋友们一会互相敬酒,一会互相争论。
安静微笑着在旁边看他们……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联邦帝国的一些设想
接下来的时间,三个朋友准备在流求岛上的各个市内走一走,绝密材料看完了,还需要一些感观认识。
吴大鹏侧重看整体,看看整个联邦帝国的权力结构与制度建设。
宋子强不管到哪个市都去各家大小工厂里转转。
万士达则看重造船与修船行业。
吴大鹏对安排退役军人从政的政策大加赞赏,这个时空,忠诚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再说了,他们有意让军人在训练时还要有支农支工的经历,多少让那些退役军人有一些社会管理的经验与能力。
公职人员可以随时招考招募,地方上的主事者却要明确要有忠诚度。
他们完全是微服私访……事实上他们走在人群中也并不是格外显眼。
他们拒绝安排安保或是助手,只想通过自己的眼睛来看。
宋子强不太满意工业上的发展,认为王德发和张国安两个是二把刀的水平。
万士达不解,问道:“不能怪他们吧?没有电动机做原动力,机床加工的精密度不够吧?”
宋子强冷笑道:“柴油发动机能要多高的精度?他们不敢去尝试!”
说到机加工技术,没有人敢跟他叫板。
宋子强认为王德发和张国安过于保守,只知道锅驼机加工容易,操作简单,忘了这东西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功率太低了。
他观察了一下火车的蒸汽机机头,哈哈大笑了,说是至少能改进十几个地方,可以减轻四分之一的自重,增加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动力!
看了几个城市后,他就不耐烦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要么水力,要么畜力,要么锅驼机动力……没有好的原动力还谈个屁的工业革命?!
他拒绝再和吴大鹏、万士达去实地考察了,直接回到八道河工业区,喊上胡镇北,准备上马中高压蒸汽机!
他制订的指标数据是,蒸汽压力要达到10兆帕左右,蒸汽温度上要达到450c左右,燃料热值计总效率要达到20%到25%的范畴!
同时,他还要兼顾制造15马力大飞轮式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款用途广泛的原动力,耐操性强不说,结构也简单,便于维修和养护!
只不过他要亲自动手加工,别人是指望不上了。
宋子强不太喜欢和朋友们谈论天下大事之类的,他认为好好的工作,把技术搞上去才是好样的……一天吧吧地议论这个那个有啥用?
天下的许多事情就是被这样的人搞坏的。
胡镇北被宋子强招到身边后乐坏了,他一直围在他的身边转,被他的诸多设想和打算震惊到极点!
他知道宋子强可不是一个说说就完事的人,所以陪着他去炼钢厂,听他抱怨石墨钳锅炼钢法很笨,产能低浪费大……以后要上马碱性平炉炼钢法!
宋子强说:“老胡,到时候咱们一炉就能炼出至少五百吨钢……”
他伸出了五个手指摇了摇,胡镇北眼睛都圆了,一炉五百吨!
“哼,等以后弄出大型空气分离设备嘛……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胡镇北陪着他参观了锅驼机加工厂……宋子强问道:“这些产品,别的民用企业到现在还加工不出来?!”
胡镇北说,能够,只不过产量少了点。
“那还不把加工任务都交给他们?!咱们要上马中高压式的,不玩这么低级的产品……”
锅驼机低级?全交别别人?!
眼下锅驼机的利润可惊人……
宋子强毫不在意地说出他预计中的中高压蒸汽机的数据……胡镇北脸色发红了,要是有这样蒸汽动力机,那就可以装到远航海船上了,可以直达澳大利亚了!
宋子强冷笑道:“到澳洲算什么……我还想跨大洋,直接到南殷地安洲呢!”
胡镇北说不出话了,他只能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但是一切升级都要从基础开始:较好的金属材料,较好的机加工技术,较好的机械设计。
宋子强与胡镇北从此开始吃住都在工业区里,不太理会他的朋友。
吴大鹏和万士达当然了解宋子强的性格,就由他去了。
他们两个在流求岛上把十个城市走了个遍,感觉还可以……张国安和安静两个人把十个城市当成了十个班级来管理了,弄了比例极高的巡警来维护规定。
很明显,巡警的权力过大,执行上过于死板和教条。
但是,这也许是必须的!
整个社会都学会了遵守规则以后,其它的才可以自然回归嘛。
吴大鹏说:“整个帝国的基本架构还算合理,还有许多细节要处理一下……帝国这个名头,听着就有力量!
以后你想选哪里来加盟?”
万士达想了想,说:“老宋的意思是他以后要在澳洲发展,争取把那里开发成整个帝国的工业与畜牧业供应基地……我想我以后去南美吧。”
“那我就去北美……先从北美的南部发展,尽量避开小冰河期。”
“你的大东北不要了?”
“要!怎么不要……可以跨白令海峡来管理嘛!”
“……哪有那么多人口。”
“一切都慢慢来吧,开发从来都是从点到面的发展,别被广大的面积吓着。”
计划归计划,他们还要慢慢从现实着手。
流求岛上最需要的是跨河大桥,还是可以同时过火车的两用桥。
除了去婆罗洲的王德发外,他们不得不都放下手关的工作,齐心要建好第一座跨河大桥。
因为它将是标志性建筑……是对运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及其技术的第一次考试。
他们乘坐了张国安的私人快艇来指挥现场作业,其实那快艇就是一条一百五十吨级,八十马力的硬木船,由于整体是流线性结构,而且动力较大,所以让它行驶起来极有气势。
但是因为锅驼机弊端的限制,它的腿短,跑不了多远,只适应用在内河上航行。
王德发当然也收到了朋友们回来的信息,他极为高兴,但是由于文来河口地区刚刚开始开发,他一时间走不开,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来问候他们。
吴大鹏与万士达当然不会怪他,他们研究了婆罗洲的发展计划,认为过于保守,提出眼光要放远一些,要盯住整个天竺地区才行。
天竺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这是优点,各种宗教,各种势力混杂,这也是优点。
可是不久以后,他们发现竟然被新东方集团公司抢先动了手,而且他们还要替他们擦屁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以后再说。
眼下还是以建设大桥为主。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众会怨声载道?
最开始设计八道河大桥时,几个朋友还有过争执。
到底是是建钢桥好,还是建钢筋混凝土桥好。
钢桥就是以钢材作为主要建桥材料的桥,钢筋混凝土桥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建桥材料的桥。
这两种桥不能混为一谈,它们各有特色,各具风采。
按道理说,钢桥比钢筋混凝土桥更早的出现在世界上,所以嘛,先在八道河上建一座钢桥也许比较合理。
但是,这是一种设计较为严谨的桥,它的建设要求很多。
朋友们讨论后发现建钢桥对他们来说有四个难度。
第一,要考虑钢桥的强度和刚度……八道工业区已经能出产这个世界最好的钢了,但是达到架构钢桥的强度和刚度,百吨内能保证,几千吨以上就不敢说了。
第二,钢桥的施工不能混合,要分层次地按单元施工,极大的拖延了工期。
第三,为了保证钢桥能够经受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要考虑未来钢桥的养护问题,而且只能越来越麻烦。
第四,虽然钢桥的强度大,但它抗腐蚀性较弱,所以不仅要细心选材,还需要经常检查和维修,费用较高。
这简直是捡了个孩子来养……
当然,钢桥的优点也明显,与钢筋混凝土桥相比,钢桥能降低自身梁高和减少自身重量,适合修建大跨度的桥梁。
但是八道河大桥并不需要大跨度,中小跨度就能搞定!
钢筋混凝土预件受拉性差,但是它抗压性强大啊,我们可以像搭积木那样干!
人类历史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就这样开工了……事实上,几个朋友们也是第一次这样建桥,不到二百米的河面,他们设计了八个桥墩。
他们这是在综合考虑所有问题后,经过建模和互相论证,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方案。
这座桥在几十年后倍受一些建筑师的嘲笑,不过几个朋友都听不到了。
在开建的过程中,几个朋友不得不轮班围着工地转,有时候还得一起活忙,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互相配合着来。
乘坐渡船过河的人对这桥期望极高,每当路过工地,那船上的人就都伸着脖子观看,还议论纷纷……工地边的巨型宣传板上画着八道河大桥的展示图,那大桥中间可通火车,两边分别是单向两车道,供两辆四轮马车并行。
两边的人行道上还画着几个花枝招展的小娘子。
宋子强喜欢被人围观,这一天他忽然想起一句诗来:一桥飞架南北……但是下句是什么来着?!
吴大鹏心里说我知道但就是不告诉你,你不是认为埋头拉车比抬头看道更有用嘛,那你就别玩文艺,想着干活儿吧。
宋子强摇头晃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只能作罢,重新去看工程报表。
廖莹中渡过八道河后,在火车站的售票大厅里买了车票,不贵的,到终点站七道河站才三百文钱。
廖莹中喜欢流求岛上的秩序,只要人多需要排队的地方,民众就一定会排队。
秩序井然啊,人人循规蹈矩……方得天下和谐呀!
但是,他实在是不喜欢每次排队时总有穿着制服的巡警在周围逡巡,他们一边盯着排队者,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杜仲橡胶棍,似乎总想把谁拖出来暴打一顿!
他知道流求岛上有个什么公共秩序法……
何必如此?!
应以德服人……不应以法服人。
以大义之言喻之,以圣人之行导之,终使其从善如流。
他排队上了火车后,寻了个靠车窗的位置坐好……他非常厌恶地看着车外正在逡巡的巡警,哪里人多,他们出现在哪里!
他对面是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男人,大家的装扮差不多。
那人冲他拱了拱手,问道:“对面的朋友是刚从大宋来的吧?”
“正是,到此地不过三日……”
廖莹中回了礼。
“你那皮箱不可以放置在你旁边的座位上……你看头上有架子,须放置在那里才对,若不然,一会儿有车员巡视,必斥责于你。”
廖莹中连忙起身举了皮箱放好……连个皮箱子他们都要规定放置在哪里才……苛法吝律,必使民众怨声载道!
那人看着窗外的巡警说:“兄台有所不知,先前之时,巡警比现在多了一倍有余,几乎天天有人违法……现在嘛,几天也见不到一起。
我们的国王有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都只是前提之一,只有全体人员都学会了遵守规矩后,一切道德才会回归……’”
廖莹中淡淡的一笑,说:“圣人之言当然不可断章取义……若是一概靠苛法严刑来张举,不怕民众怨声载道?!”
那人说:“开始之时,我也不适,稍有怨言……后来,我发现人人都要遵守,于是就慢慢适应了,方才感觉不到那巡警的存在,已经视之无物了,呵呵。”
廖莹中点点头,一时无语。
车窗外是无穷无尽的农田,一块块庄稼不同,颜色不同,它们飞快地从廖莹中的眼前掠过。
唯有那道路上的电报线一直陪同火车延绵着……
那人又道:“人人都知道那电报线是铜线,割下来便可以卖出钱钞……大宋规定割线者死刑,却仍有人割取;我联邦帝国只规定割线者三年劳役,却几无犯者,为何?
巡警里有一种狗子,叫警犬,以之索犯者,无不归案,故无人再敢犯!
而大宋嘛,听说常常索取不到犯者,故常有人敢于以身试法……由此可见,法不在于严苛,而在于执行与否罢了,呵呵。”
廖莹中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人用这种事情来比较!
他低头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要如何反驳。
此时,火车拐下单行线,进了第一站。
刚刚停好后,廖莹中便听到有火车鸣叫三声,从对面的车窗看去,只见又一辆火车开过去!
真悬啊,若是停靠晚了,必然会撞到一起!
那个人又呵呵笑了,说:“不会相撞的,两列火车都有自己的行车时间和速度,又有铁轨电报互相通告,所以不必担心。”
廖莹中忽然有些明白这里的法律规定为何有些严苛了……
ps:感谢澳洲书友老吴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二十三章 潘家村群殴事件
又过了一站,那人终于下车了……廖莹中的身边和对面的位置坐了三个年轻人,他们与他的儿子大小相仿。
但是,他们都根本不理会廖莹中,三个人热烈地讨论着所谓联邦帝国加盟国的事情。
什么琉球国加入了,什么勃泥国被婉拒了……看样子,他们骄傲得很啊。
廖莹中难得轻松,刚才那个人是个话痨……还总说些他听了不舒服的话。
果然有车员来巡视,还有推着小四轮车卖各种报纸的。
“啤酒、饮料、小吃和报纸……前面的客官抬抬脚……”
他买了几份报纸认真埋头看了起来。
火车虽然有些颠簸,但是不影响看报。
他在临安城时就知道,流求岛上的报纸有一些是胡说八道,纯粹是骗人白白花钱花时间去读的,有时信了它,白白被他们嘲笑;有时不信它,它竟然还是真的!
读报如读书啊,都是需要智者……仅仅认识字是不够的。
有一则新闻报道吸引了他的注意,而且阅读完后,激动地浑身发抖!
那新闻说是七道河市的河北县县长派人逼迫潘家村村民贷款,引起了群体性事件,竟然还出动了十五名巡警进村,已经出现了双方的互殴的事件!
哈哈,这不就是青苗法的惨剧嘛!
他先看看那报纸的名称……可惜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又看看其它报纸,没有相关报道。
是不是假消息?!
但是值得自己去看看了,亲眼所见所听才最清楚嘛,来这一趟太值了!
火车到了终点站后,他勿勿出了站台,马上去乘坐渡船去了七道河北岸。
七道河两岸由于开发的比八道河地区晚,城内大多是两三层的建设,少有一层几进的民宅。
这也许是因为节省土地吧……反正是建筑风格与八道河不太一样,这自然就有了另一番味道。
但是,廖莹中哪里顾得上去欣赏风景,他飞也要飞到潘家村!
他在七道河北岸没有雇佣到四轮马车!
一个赶着驴车的车夫说,坐他的车吧,不用再找马车了,都被记者们雇佣走了。
好吧,他不得不用坐马车的价钱坐了驴车。
等着快要到了潘家村时,他在路上就不时地遇上写着大大的“巡警”二字的黑色四轮马车。
他知道那是巡警专用的警车,赶车的车夫都是巡警。
驴车车夫说:“这个水利贷款害人啊……”
廖莹中眉飞色舞地应和道:“高利贷者伤民,若是官府中有人与高利贷者沆瀣一气,那便会是民不聊生啊!”
驴车车夫说:“我听说可不仅是潘家村里有群殴事件,其它村子里也有……”
“好好,去完潘家村子后,你且等我,再带我去其它村子!”
“客官,别看我是驴车,车厢小些,但是车费也不低呢。”
廖莹中随手掏出一张十贯钱钞,说:“雇佣你车一天可够?!”
“嘿嘿……我找不开零钱……”
“好吧,都是你的了!”
等到了潘家村子,只见村子里悄然无声……想必那些巡警把人都抓走了!
这是一个有近千户人家的小村子,他向着村子里走了走,看到了一家小商铺,里面有人!
他下了驴车,便进去了。
商铺里都是一些碎七碎八的日用品,一眼便能看完。
一个老者倒是很热情的招呼了他。
廖莹中选了最贵的物件不过是一百五十文钱的白沙烟,便急不可待地询问起逼人贷款的事情。
那个老者当时皱着眉头说:“放贷者实在可恶!然而……”
廖莹中说:“当然可恶……他们逼人用高利贷款,事后便会让人家毁人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