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为了实现这一点,韩王然今天早上才秘密的派出了使者前去咸阳,就是为了想办法说服秦国君臣,实现秦韩联盟的构想。
结果这使者还没走两个时辰呢,秦国人就要向赵国求和了?
这对于韩王然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它意味着一直以来韩王然所苦心思考的这一切计划,统统都化为了泡影!
韩王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只感觉心中的怒火好像汹涌的火山口岩浆一般不停的涌动着,最后终于忍不住狠狠的一拍桌子,将所有的怒火全部都喷发了出来。
“赵子楚这个懦夫,只不过丢了一座阴晋城居然就胆怯的要和赵国求和了?其父祖简直就是瞎了眼,竟然挑选这么一个蠢货来继承秦国王位!”
整座大殿之中都不停的回荡着韩王然怒骂秦国太子的回响之声。
冯亭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好像又一次的变身为一尊泥塑雕像。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总算是骂够了的韩王然终于停下了嘴巴,气喘咻咻的看了一眼冯亭,沉声道:“华阳君,如今之计,应当如何是好?”
在这样的变故面前,韩王然显然也是有些失了分寸。
冯亭的脸色微微一动,对着韩王然说道:“大王,事已至此,无论大王愿意或者不愿意,都必须要向赵国求和了。否则的话,大王恐怕会成为赵王报复的主要目标。”
冯亭的这番话一说出来,韩王然的身体立刻就是一僵。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韩王然才叹了一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华阳君给寡人走一趟邯郸去面见赵王吧。汝告诉赵王,只要是不在邯郸,那么他可以任意挑选其他的会盟地点!”
冯亭沉默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道:“冯亭身为臣子,理当为大王分忧。不由以臣之见,大王还是应该先命令上将军撤出上党郡,这样臣才好在赵王面前分说。”
韩王然犹豫半晌,终于用一种十分不甘心的语气说道:“准了!”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二十章 吕不韦的建议
赵国,邯郸城。
很有意思的是,韩国使者和秦国使者几乎是前后脚抵达了邯郸城。
“大王,应该接见哪一位使者?”负责外交接待的郑朱理所当然的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赵丹,请赵丹来拿这个主意。
赵丹沉思片刻,十分淡然的做出了决定:“先把华阳君晾几天吧,寡人想先见见武成君。”
一个时辰之后,赵丹就见到了吕不韦。
吕不韦恭恭敬敬的朝着坐在上首的赵丹跪了下来:“臣见过大王!”
赵丹看着吕不韦几乎已经垂到了地上的头颅,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武成君,汝身为秦国臣子,代表秦王而来,却向寡人行此大礼,是不是有些欠妥?”
吕不韦心道要是不行这个礼节的话说不定就要完蛋了,吾怎么敢不行?
但是脸上却是一脸正气的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臣虽然身在秦国,但是从未敢忘大王对臣的栽培。臣生是赵国的人,死是赵国的鬼,心中所思所想皆是为大王尽忠,请大王明鉴啊!”
吕不韦的这一番话说的声情并茂,整个人的眼眶都红了,看上去活脱脱一副赤胆忠心好臣子的模样。
对于吕不韦的这番作态,赵丹只想说要不是寡人是穿越者,那恐怕就真的信了你吕不韦了。
所谓的政治家,首先一点那就是表演的功夫必须要非常到位的,不然的话还真不好办。
简单的说,那就是要当一个“戏精”。
不想当一个好戏精的政治家不是一个好政治家。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吕不韦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时代一个非常出名的戏精。
再考虑到吕不韦是从商人这个以戏精著称的行业出身的,吕不韦演戏的水平估计在这个时代、甚至可能在华夏历史几千年里都是属于顶尖水平的。
每一次在和吕不韦的接触过后,赵丹都对于这一点有了更深的、发自内心的认同。
和这样的戏精打交道,那真是一不小心被骗了都不知道。
不过赵丹对于吕不韦的演戏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毕竟现在赵丹和吕不韦是有着共同利益的。
吕不韦的长子和长女如今一个是赵国太子赵恒的伴读和心腹,另外一个则是赵恒的太子大夫人。
吕氏一族现在明面上的产业虽然都转移去了秦国,但实际上真正的精华都还留在赵国,只不过改头换面以其他的形式出现罢了。
再没有任何一种联盟比这种双方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盟要更加的牢固了。
更何况吕不韦可是有把柄在赵丹手中的。
这几年时间下来,赵国胡衣卫在吕不韦的掩护下对秦国大举渗透,而且这种渗透的幅度随着吕不韦官职的一步步提高而越发的扩大。
一旦这件事情被揭发出来,无论是谁在秦国国君之位上坐着,都肯定会杀掉吕不韦这个吃里扒外的乱臣贼子。
所以赵丹是有恃无恐的,聪明的吕不韦同样也明白这一点,通过刚才的话语和行动再一次的表现出了对赵丹的忠心,目的就是为了让赵丹放心。
双方几句不痛不痒的寒暄之后,赵丹开始进入了正题:“吕卿,这一次秦国太子让汝前来,其目的究竟何在?”
一听到吕卿这个称呼,吕不韦的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变得更加的浓郁了,忙道:“回大王,秦太子之所以派臣前来,主要是为了向大王求和,并且用如今秦国占领的河东郡土地换回被李牧将军攻克的阴晋城。”
赵丹微微点头,想了一会之后开口道:“对于这个提议,不知道吕卿是怎么样的一个看法?”
吕不韦闻言心中微微一跳,心知赵丹的真正考验来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吕不韦虽然口口声声说对赵国和赵丹忠诚,但是得有实际行动证明才能让人相信啊。
不火好在吕不韦对于这一点早有准备,当即沉稳的一笑,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臣之见,大王既可以答应,也可以不答应。”
“哦?”赵丹眉头微微一扬,道:“吕卿这话是什么意思?”
吕不韦咳嗽一声,道:“臣认为,若是大王下一步的战略重心是在中原的话,那么此刻答应秦国的求和无疑就是上策。只要和秦国言和,那么大王就可以抽调李牧将军的兵力从崤函通道东出中原,对韩魏等国发动攻击,从而扩大中原的战果。”
说到这里,吕不韦停顿了一下,发现赵丹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于是便继续说道:“若是大王希望教训秦国的话,那么现在就不应该和秦国停战,而是先击溃魏齐韩等国,然后调集大军西出函谷关直逼咸阳。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一战而下关中也并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赵丹听着吕不韦的话,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史书留名的大能,吕不韦的确是有着他的本事的,一下子就将现在赵国的两种选择说的清清楚楚。
但是赵丹仍旧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而是继续说道:“那么吕卿觉得寡人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比较好呢?”
看着赵丹的这副模样,吕不韦的心中多少也有些打鼓。
要知道刚刚在说话的说话,吕不韦可是一直在观察着赵丹表情的,只要赵丹露出一点感兴趣或者厌恶的话,吕不韦都知道自己该怎么继续下去。
但是赵丹这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让吕不韦压根就观察不出什么来,这揣摩上意的本事就完全无从发挥了。
吕不韦思考半晌,终于要心一横,咬牙说道:“既然大王有命,那么臣就斗胆献丑了。以臣之见,大王应当和秦国言和,全力经略中原。”
赵丹唔了一声,不置可否的说道:“这是为何?”
吕不韦道:“回大王,臣之所以如此建议,乃是因为大王之中央军主力常驻邯郸,而邯郸位于中原腹地,天然就有经略中原的优异条件。若是舍近求远去攻击关中,且不提劳师动众后勤压力巨大,而且大军在外必定导致邯郸守卫空虚,也容易被山东诸国有机可趁。倒不如先将中原拿下,随后再徐图关中。”
赵丹看了一眼吕不韦,继续平静的发问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秦国又该如何解决呢?”
吕不韦挺起了身子,道:“臣虽不才,但只要还在秦国相邦位置一日,秦国便绝对不会成为赵国之敌!”
吕不韦这句话的潜台词其实就是秦国不会拖赵国后腿,等到赵丹一统中原之后再西进的话,那时候区区一个秦国也挡不住灭掉其他山东五国的赵国了。
赵丹听到这里,嘴角突然露出了一丝微笑,看着吕不韦缓缓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为何这一次秦国太子却没有听从吕卿的话,仍旧执意和寡人作对呢?”
一滴冷汗从吕不韦的额头滴落,赶忙解释道:“大王,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蔡泽从中作梗,只要大王再给臣一些时间,臣必定能够除掉蔡泽,到时候整个秦国尽在臣手,便不会发生此战之事了。”
赵丹并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吕不韦,目光之中十分平静,却让吕不韦不由自主的出了一身冷汗。
要知道刚才吕不韦的那一番话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在里面的,但是这种私心现在可绝对不能够对赵丹说出来。
难道这私心被赵丹发现了?
就在吕不韦汗流浃背,已经开始打算下跪的时候,赵丹终于开口了。
“吕卿,汝做得很不错,且先下去好好休息吧。”
吕不韦闻言顿时如释重负,慌忙站起来朝着赵丹深施一礼,语气无比诚挚:“臣,谢过大王夸奖,这便告退了。”
等到吕不韦离去之后,毛遂突然从某个角落出现在了赵丹的身边。
缪贤已经彻底的退休了,毛遂正式成为了缪贤的接班人。
“大王真的信过此人?”毛遂轻声对着赵丹道:“根据在此人身边的胡衣卫眼线暗中汇报,吕不韦似乎在筹划着什么。”
赵丹笑了一笑,道:“无妨,只要对寡人和赵国无害,尽管让他折腾便是。”
毛遂道:“臣就是担心他做出什么事情来损害大王的大业。”
赵丹哈哈一笑,道:“毛遂,汝想多了。以如今寡人进而赵国的实力,纵使没有他吕不韦作为内应,寡人的大业也不会因此停步的!”
赵丹的话语之中充满了无比的自信。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台
在接见过吕不韦之后,赵丹心情非常的好。
毕竟如今魏国被打残了,秦国又不打了,单单一个被打得半残的韩国和一个齐国,怎么看也不是赵楚燕三国同盟的对手。
所以赵丹破天荒的放下了繁重的公务,浩浩荡荡的带着自己的大小老婆以及大小孩子们,一起去距离邯郸并不算太远的沙丘宫避暑。
说实话,由于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就死在这里,而且这件事情和赵丹老爹赵惠文王脱不开关系,所以赵惠文王在其后的几十年里从来没有来过沙丘宫。
但老爹归老爹儿子归儿子,赵丹自然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这座沙丘宫位于沙丘之上,宫殿四周绿树成荫,更有商纣王所兴建的诸多苑台,可以说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当然了,在这个年代,赵国境内所有的好景点都是赵丹的,意思是不用收门票钱,赵丹一想起这件事情就觉得非常的爽。
却说这一天,赵丹带着王后和几名公子公主来到了沙丘宫殿群之中一座有些偏僻但是气势却颇为惊人的宫殿面前。
赵丹兴致很高的当起了导游的工作,只见他伸手一指面前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台,对着身边的王后笑道:“王后,这便是商纣王当年所命崇侯虎所修建的鹿台了,汝可知道这鹿台的典故?”
王后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小童不知。”
赵丹正准备开口,冷不防一旁的二儿子赵偃开口道:“母后,儿知道这个典故!”
赵丹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了一丝笑容,道:“哦?那汝说来给母后和父王听听。”
经过了五年的时间,当年的幼童赵偃如今也是一个小少年了,明目皓齿的倒也颇为俊秀。
由于拜在了荀况门下的缘故,整个人穿着儒冠儒巾,看上去像模像样,颇有那么几分潇洒小书生的感觉,就差一把折扇在手了。
只见赵偃献宝似的说道:“这鹿台高千尺,宽三里,原本完工的进度需要三十五年,但是商纣王残暴无道,为了提前完成工程命令崇侯虎征发百万奴隶和国人,历时两年便提前完成了。正是因为纣王如此无道,所以天命自商改归周朝,才有了周武王伐纣之事。”
说完之后赵偃就眼巴巴的看着赵丹和韩婉,想要得到自家父母的夸张。
赵丹哈哈一笑,道:“讲得不错,但是偃儿啊,寡人想要问问汝,汝可知道一千尺有多高吗?”
赵偃闻言一愣,半天没算出来。
赵丹笑道:“十尺为一丈,一千尺就是一百丈,所以根据汝这个说法,这鹿台应当有一百丈那么高。寡人再问问汝,汝可知邯郸的城墙有多少丈吗?”
赵偃仍旧答不出来,还是一旁的大哥赵恒出言解了围:“回父王,儿臣觉得应当不超过十丈。”
“十丈?”赵丹哑然失笑,道:“没有那么高……好吧,就算有那么高好了。汝等再看看,如今面前这个一百丈高的鹿台,可有十丈邯郸城墙的十倍那么高么?”
赵丹话音一落,一堆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面前这个鹿台之上。
单单以目测而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个鹿台的高度比邯郸城墙也就高上那么一些,撑死了也就十几丈的高度。
别说十倍了,两倍都不可能。
赵丹含笑开口道:“偃儿,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赵偃小脸上满是纠结,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赵丹又笑道:“偃儿,汝可知如今天下共有多少人口,赵国又有多少人口吗?”
赵偃一脸懵逼,还是他哥哥赵恒道:“回父王,如今赵国应当有一百二十万户,大约六百到七百万的人口。”
赵丹点头道:“没错,寡人如今之土地数倍于昔日周天子,人口亦数倍于昔日之周天子。那么恒儿寡人想要问问汝,寡人要是征发一百万人来修建一座宫殿,这可能吗?”
赵恒犹豫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
六七百万人就想要征调一百万人服劳役?这在任何一个王朝和时代都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赵丹笑道:“既然如此,那么周天子鼎盛时期人口不过两百万,周朝之大远胜商朝,所以商纣王时期人口虽不知具体数目,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周天子治下的人口。就算商纣王是一百五十万好了,这一百五十万人里抽调出一百万人来服劳役,汝觉得这可能吗?”
这一次赵恒和赵偃一起摇头,这种送分题不用多说了。
赵丹点了点头,道:“所以汝等现在应该明白了,甚么鹿台高百丈用百万人修建,其实都是无稽之谈罢了。”
说着赵丹忍不住捏了捏自己二儿子的小脸,道:“父王再问问汝啊,汝知道关于鹿台的这番话是谁说出来的吗?”
被赵丹一连串反问搞得十分无语的小赵偃精神一振,响亮的说道:“是太公吕尚说的!”
赵丹又问道:“汝可知太公吕尚是谁?”
赵偃答道:“太公吕尚乃是周朝开国大功臣,有典故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赵丹笑道:“很好,记得很不错。好了,且随寡人一同进去吧。”
一行人朝着鹿台走去。
和赵丹的龙台宫出自周朝礼法制度不同,这个鹿台宫乃是商朝时所见,风格自然和龙台大不相同。
比如说,这个鹿台宫的周围都建有宫墙和宫门,单单自己就是一座独立的小宫城,并不像赵国的龙台、凤台等等诸多公台都位于一个大宫城之中。
而走入鹿台宫之中,迎面而来的也并不是像龙台那般巨大的一个广场,相反则是一个很大的池子。
这个池子的规模大约和后世的一个足球场一般大小,里面并没有任何的植物,就是非常清澈的池水。
赵丹伸手一指面前的这个池子,对着身边的老婆孩子们笑道:“谁知道这池子是为何名?”
这一次换成了公主赵伊叫了起来:“父王,这是游泳池!”
游泳池这个词汇,当然是赵伊跟着自家老爹学会的。
赵丹笑道:“这当然是个游泳池,寡人问的是这个游泳池的名字。”
又是一旁的长子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所谓的‘酒池’?”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谎言的力量
赵丹看了自己的大儿子一眼,眼中闪过了一道欣慰的神色,道:“恒儿说的正是,这便是商纣王的酒池了。”
“啊?”赵偃和赵伊一听就愣住了,两张小脸顿时就是两脸懵逼。
过了好一会赵伊才叫了起来:“父王骗人,这池子分明就是清水,不是酒池!”
赵丹哈哈大笑,轻轻的捏了一下自家女儿的小脸,又指着酒池旁边的那一排排木架子道:“汝等知那是何物?”
仍旧是赵恒道:“父王,这莫非就是肉林?”
赵丹含笑点头。
但一旁的赵伊和赵偃更加的不开心了,立刻又叫了起来:“父王,这根本就是假的酒池肉林!”
赵丹笑眯眯的说道:“那么汝等和父王说说,真的酒池肉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赵偃道:“真的酒池应当是一个大大的,被无数美酒装满的池子!”
赵伊也道:“肉林应当是一片大树林,里面每一棵树都挂着很多煮熟的肉,让商纣王的走狗和妃子们在荒淫之际随意取用!”
很显然,两位公子公主平日里上课还是颇为用心的。
赵丹再一次的放声大笑。
足足过了片刻之后,赵丹才收拢了笑声,笑眯眯的对着自己的二儿子问道:“偃儿,父王问问汝啊,这酒要是都倒在这么大的池子里,人来人往的不知道多少人的脚印和泥土洒进去,那得有多脏啊,难道商纣王就不怕喝了闹肚子得病吗?而且酒这种东西本就是窖藏才会醇香,又岂有露天放置的道理?”
“这……”赵偃和赵伊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好。
赵丹继续道:“再说这个肉林吧,汝等都知道肉弄出来的时候应当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而且挂在树枝上又凉又没有调味料,这样的肉谁吃得下去?更何况树林之中必定不缺蚊虫,难道商纣王竟然很喜欢吃蚊虫叮咬过的、挂在树上的凉肉不成?”
“……”赵偃和赵伊继续两脸懵逼。
赵丹最后才收回了目光,将手指向了面前的游泳池和木桩子,正色道:“所谓的酒池,其实便是商纣王避暑所用的游泳池子。所谓的肉林,其实只不过是商纣王用来露天饮宴群臣烹饪食物的众多木架子。这就是真相,无可辩驳的真相。”
赵丹说完了这番话之后特意看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孩子,发现只有自己的长子赵恒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其他的一张张脸上全是懵逼的表情。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赵丹的这些孩子都还小,以年纪而论只有一个赵恒是超过十六岁的,思维方式最成熟、也最靠近成年人。
于是赵丹便道:“恒儿,汝可有什么感想?”
赵恒道:“父王,儿臣的确有些想法。”
赵丹含笑道:“汝且说来给父王听听。”
赵恒想了想说道:“父王的意思,莫非是说纣王的酒池肉林乃是荒谬之言,其实是有人在抹黑纣王?”
赵丹脸上的笑意更浓,道:“那么汝觉得是谁在抹黑纣王?”
赵恒犹豫了半晌,才道:“既然这鹿台和酒池肉林的传说都是太公所言,那么想必……”
赵丹点头,笑道:“没错,真正想要抹黑纣王的,正是周朝的开国者们!”
赵丹此言一出,几个还小的孩子也没什么,倒是他身边的王后和太子同时变色。
一直沉默不言的王后韩婉忍不住道:“大王,此事还是慎言为好。”
赵丹明白王后的意思,毕竟说起来现在周王朝还没有彻底灭亡,赵国也是周朝的诸侯之一呢。
赵丹摆了摆手,对着王后道:“王后不必多虑,寡人所言自然有寡人的用意。”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又将头转向了赵恒这一群孩子们,继续说道:“恒儿、偃儿、伊儿,寡人今天之所以带汝等前来,并且告诉汝等这些故事,就是想要让汝等明白一个道理——有些时候,人们口口声声之中说的那些人,其实未必就是那些人真实的模样。”
“鹿台并没有一百丈那么高,征发的人口也不可能有一百万那么多,酒池也不是一个用酒浇出来的池子,肉林更不是一片到处挂着肉食的林子。”
“可问题在于,这种荒谬至极、只需要仔细一想就能够戳穿的言论,为何在过去的几百上千年之中一直被吾等奉为圭臬呢?”
赵恒忍不住道:“父王既然知道这都是谎言,为何不拨乱反正?”
赵丹哈哈一笑,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说出这些言论的人,正是开创了周王朝的那些伟人啊!伟人之言,又岂能有人不信呢?父王虽然身为一代霸主,但是眼下在天下人心目之中的地位却还比不得这些伟人啊!”
赵恒年轻的脸庞上布满了纠结,道:“那些伟人一个个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为何要编造出如此拙劣的谎言呢?”
1...245246247248249...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