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阴晋城,破。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机会的吕不韦
咸阳宫正殿。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几十名秦国大臣跪坐着,一个个腰背挺得笔直,一片愁云惨雾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大殿,让人有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之所以如此,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那是因为这几天早上刚刚接到的紧急军情。
阴晋城已经被赵国大将李牧给攻克了。
秦国太子坐在上首的主位上,看着下首左右两排一片低头不语的秦国大臣们,心中就是一阵心烦意乱。
就是这些家伙口口声声说要用坚壁清野的方式去对付李牧,也是这些家伙口口声声说李牧一定会跑来咸阳城,结果现在李牧不但没有来咸阳城,反而跑去了咸阳城百里之外的阴晋城,把阴晋城给拿了下来,给了太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又等了好一会,依旧没有任何人开口,太子终于忍不住这种气氛,直接点名了:“武成君,汝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被点到名的吕不韦下意识的缩了一下脑袋,心中也是有些蛋疼。
当相邦虽然啥都好,但是什么事情都要第一个被人拿出来问,也是有点烦啊。
吕不韦站了出来,咳嗽一声,道:“回大王,根据臣得到的情报,李牧等人应当是假扮成一支运粮队骗开了城门,然后才偷袭成功的。”
太子一听这话就不开心了,怒道:“阴晋城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市,怎么如此轻易的就中计了?堂堂大秦人口无数,难道就不能够选派一些靠谱一点的将军去镇守吗?”
吕不韦等的就是这句话,忙道:“大王,这个守将的选择乃是来自王龁将军,并非出自于臣。”
吕不韦之所以这么说,那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直以来,吕不韦都是主张和赵国人议和的,所以当秦国和赵国开战的时候,吕不韦就有些说不上话了,只能靠边站了。
比如说这个开战的人选,吕不韦其实是想推荐王翦以及尉缭这两位毕竟年轻的将军,但是蔡泽却认为王龁和王陵才是更优秀的选择。
双方一番争吵,但由于蔡泽这个主战派本身就是获胜的一方,所以蔡泽的人选自然也就得到了太子的同意。
如此一来的话,当时吕不韦固然是一肚子火,但其实好处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既然吕不韦在军事方面插不上话,那么现在阴晋城的失陷就和吕不韦没有任何关系了。
所以吕不韦现在这个意思也很简单,就是想要告诉太子冤有头债有主,仗打输了找蔡泽,本相邦是不负这个责任的。
太子显然听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蔡泽冷声道:“纲成君,汝来解释一下!”
蔡泽这下也不能装死了,只好走了出来,干巴巴的解释道:“大王,之所以阴晋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还是赵国人太过狡诈,只要今后能够吸取教训的话,那么赵国人就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旁的吕不韦闻言就是一声冷笑:“敌人的狡诈正说明吾等的愚蠢!纲成君,若不是汝胡乱用人,那么阴晋城也不会被赵国人给拿下!”
蔡泽闻言大怒,道:“武成君,汝休得胡言乱语!阴晋城乃至前线一应战事俱都是王龁将军所指挥,守城奖励也是王龁将军委任,又和吾有何关系?”
吕不韦冷笑一声说道:“吾可是听说某人这两年才刚刚纳了一个叫王氏的小妾,而那个王氏小妾有一个弟弟原本在阴晋城之中出任百将,但是这两年来却以火箭般的速度升迁到了校尉之职,而且在这一战时还承担了留守阴晋城的责任。纲成君汝且和太子说说,这件事情究竟和汝有没有关系?”
吕不韦的这番话一说出来,蔡泽的脸色就是一变,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件原本应该是极为隐私的事情居然都被吕不韦所探知了,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反驳。
坐在上首的秦国太子见蔡泽脸色通红一言不发,心知吕不韦所说的话的确是事实了,当下心中更是不喜,又是冷哼一声对着蔡泽说道:“纲成君,这件事情汝还有什么好解释的吗?”
蔡泽汗流浃背,猛的跪倒在了地上,对着太子说道:“太子,臣识人不明,还请殿下降罪!”
吕不韦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趁机继续说道:“太子,纲成君身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然而臣如今所见纲成君这般作态,距离这御史大夫之职的要求却是相去甚远。臣斗胆,请太子考虑撤去纲成君的御史大夫之位!”
很显然,吕不韦非常明白这个痛打落水狗的道理,想要趁着这一次机会看看能否将蔡泽给直接扳倒。
蔡泽一听到吕不韦的这番话之后,顿时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对这吕不韦喝道:“武成君,汝的心肠为何如此的狠毒!”
“狠毒?”吕不韦冷笑一声,对着蔡泽说道:“纲成君,吾作为大秦相邦,所需要顾及的乃是太子和大秦的千万子民!汝这个御史大夫做得如此的不合格,吾若是仍旧让汝窃据高位,那才是对大秦、对太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既然这两大boss都已经是真刀真枪的站好立场朝着对方开火了,那么两人手下的那一批小弟自然也不会闲着,纷纷站出来为自家的大哥撑场。
于是一时间整个秦国的大殿之中一下子又变成了菜市场,到处都是各位大臣的相互指责和攻讦之声,犹如一群苍蝇嗡嗡乱叫。
坐在上首的太子越听越是火大,终于忍不住狠狠的喝道:“够了都闭嘴!”
太子这一发飙,大殿之中的群臣立刻就全部都闭上了嘴巴,菜市场顿时就变成了黑夜坟场。
太子哼了一声,狠狠的瞪了吕不韦和蔡泽这两个始作俑者一眼,然后开口道:“纲成君识人不明任人唯亲,罚俸一年以为惩罚!纲成君,汝可有意见?”
蔡泽一听顿时就松了一口气,这个处罚实际上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是太子真的依照吕不韦的意见把蔡泽给罢官了,那蔡泽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蔡泽赶忙跪谢太子恩典。
而在另外一边,吕不韦的心里就比较的不爽了。
就在吕不韦正郁闷的时候,太子已经将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十分温和的问道:“对于接下来的战事,不知道武成君何以教吾?”
这番话一说出来,吕不韦顿时就转怒为喜。
太子既然这么说了,那就代表着太子准备在接下来会更加的考虑听从吕不韦的意见。
这也就是所谓的君王制衡之术,虽然这位太子用起来还行得颇为生疏,但是在应用手法上来说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俗话说得好,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尤其是像这种建议权更是如此。
所以吕不韦也是当仁不让,在稍微思考了一下之后就开口说:“太子,臣觉得如今阴晋已经失守,整个战局对于大秦已经明显不利,最好还是立刻和赵国议和吧。”
吕不韦的这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立刻又产生了一番低低的骚动,蔡泽更是第一时间就抬起了头,欲言又止。
从蔡泽的立场来说,自然是要坚决反对和赵国议和的。
但是现在蔡泽的情况比较特殊,处于刚刚被太子责罚的状态,这个时候开口很有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所以蔡泽想了想之后还是强行压住了自己想要开口的欲望,打算先听吕不韦把话说完。
对于吕不韦的说法,太子微微一愣之后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情,对着吕不韦说道:“武成君,丢失一座阴晋城,想来还不至于如此吧。”
“不。”吕不韦正色对着太子说道:“太子,阴晋城乃是关中屏障,如今阴晋城失陷,赵国军队随时都有可能一路长驱直入直逼咸阳城下。更何况李牧率领的还是以速度见长的骑兵,如今咸阳看似安全,实则危在旦夕,还请太子三思!”
在听完了吕不韦所说的话之后,秦国太子眉头微微一皱,陷入了沉吟之中。
从这位太子自己的心理角度来说,他的确是不愿意在看到赵军出现在咸阳城外,毕竟上一次李牧出现在咸阳城外的时候,那可是给了这位秦国太子乃至所有秦国子民一个十分惨痛的教训。
看着太子有些意动,蔡泽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太子不必担心,如今咸阳城的城防十分的坚固,即便是四十万赵国大军齐至也根本不可能攻破咸阳城,更何况区区李牧的三万骑兵呢?”
对于蔡泽的这番说法,吕不韦显然是非常不感冒的,当下冷笑一声说道:“纲成君,若是按照汝这样的说法,那么上一次咸阳城又是怎么被李牧给攻破的呢?”
吕不韦在说完了这番话之后,又将头转向了上首的秦国太子说话的语气十分的恳切:“两个月后便是太子的继位大典,难道太子希望在那个时候听到的是赵国人兵临城下的消息吗?如今赵国已经打败了韩国和魏国,齐国看上去也是岌岌可危,单凭大秦一个国家又怎么能够和赵国相抗衡呢?不如趁着现在还有小半个河东郡在大秦手中的时候和赵国议和,用这些领土换回阴晋城,才是正道啊!”
吕不韦的这一番话听起来非常的有道理,顿时就让秦国太子再次的陷入了意动。
一开始就太子之所以坚持出兵,那是因为他觉得秦国当时确实是有着打败赵国人的希望。
可是这一仗打到现在,以如今的这个情况来看的话,这一次四国伐赵的大计恐怕已经化为泡影,再无实现的可能性了。
如果不想要让秦国成为赵国报复打击的目标,那么提前和赵国议和,将祸水东引似乎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于是在短暂的犹豫之后,秦国太子终于做出最终的决定。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武成君走一趟邯郸,代表大秦和赵国议和吧!”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个儿真高兴
邯郸宫城,龙台。
赵丹坐在上首,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平原君,汝且和诸卿说说如今最新的情况吧。”
早就已经翘首以盼的赵胜一听这话,整个人立刻就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正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就连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变得比以前要更加的洪亮了。
“诸位,先说说齐国的消息吧。自从得知魏军主力被庞煖将军击败,并且庞煖将军已经率军北上之后,齐军大将匡梁已经放弃了对聊城的围困退守高唐,如今庞煖将军和廉颇大将军已经会师一处,准备再接再厉将齐国人彻底赶出河间地!”
一上来就是好消息,顿时就调动了其他赵国大臣们的情绪,尤其是和廉颇一边的虞信明显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一直不说,但是虞信其实也是有点担心廉颇会被匡梁弄死在聊城的,要真是那样的话,对于布衣派乃至是赵国来说都绝对是一个沉重无比的打击。
所以下一刻,虞信立刻就杀气腾腾的说道:“大王,这齐国人向来反复无常,时而称臣于大王又时而反叛,这一次一定要给齐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让齐国人再不敢和大王为敌!”
话是说得漂亮,其实虞信主要还是希望通过对齐国的严厉打击来淡化廉颇先前在高唐的失利对于布衣派的不利影响。
赵丹笑了一笑,并没有接过虞信这个话头,而是示意赵胜继续说下去。
赵胜会意,继续开口说道:“楚国人在攻克了巨阳城之后,又在五天前拿下了城父,如今楚军主力正在东进,看上去宿州应该是下一个目标。”
“东进?”立刻就有人听出了不对,只见李伯开口道:“楚军不是应该继续北上攻击睢阳和陶邑才对吗?”
赵胜难得的耸了耸肩膀,然后将手一摊,笑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赵楚尚在激战,所以黄歇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上和庞煖将军会合。但是现在庞煖将军已经引兵北归支援聊城,那么黄歇自然就只能东进收复失地了。毕竟魏国虽败,但是陶邑之中满打满算应该还有大约七八万魏军呢。”
大家一听就明白了,楚国人这是害怕自己正面打不过魏国人,所以他们也不北上了,而是选择先收复自己的土地。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城父和巨阳一下,那么楚国就拥有了收复淮北地西部的底气。
只要再把宿州也拿下来,那么南边尚在魏国控制下的下蔡和寿春以及大半个九江郡就统统都被楚国人给切断了和魏国本土之间的联系。
如此一来,楚国甚至很有希望一战而收复过去几年里被魏国占领的所有土地。
对于这一点,如今的赵国君臣自然是非常乐见其成的。
出使燕国归来不久的郑朱便笑道:“难道那魏王圉真的甘心看着过去几年的成果就这么被楚王元给夺回去不成?”
赵胜笑道:“郑卿有所不知,如今魏军新败士气低迷,而且陶邑也没有了屏障,恐怕魏王圉并不敢轻易的出兵南下和楚国人作对啊。”
赵丹轻轻的用手敲了敲面前的桌案,笑道:“说起来寡人还真是希望魏军能够南下去和楚军来一次两败俱伤的大战呢,就是不知道魏王圉有没有这样的胆量了。对了,韩国人现在情况如何了?”
一说到韩国,赵胜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古怪,朝着面前的郑朱怒了努嘴,示意了一下。
郑朱咳嗽一声,道:“大王,韩国的使者昨天晚上刚刚抵达邯郸,说是奉韩王之命前来向大王求和。”
“哈?”赵丹这下子也有点呆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哼了一声:“这个韩王,还真是一个老狐狸!”
很显然,韩王然这个见风使舵的本领还是非常出众的,这不刚觉得苗头不对,就立刻派人前来向赵国求和了。
对于韩国在这一次战争之中突然背叛的这种行为,赵丹可以说是深恶痛绝的。
小弟也是分很多种的,对于魏国这种经常不听话的刺头小弟,只要时不时的揍几顿也就差不多了。但最让人恶心的就是像韩国这种平日里摆出一副忠心耿耿态度,关键时刻却突然插大哥两刀的家伙。
如果不是因为剧辛的英勇作战和许历的战术得当,那么一旦上党郡被韩国人攻克,那赵国真的就是一只脚踏在悬崖边上,距离失败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个混账东西,该死的叛徒!”赵丹难得的骂了一句脏话,好像驱赶苍蝇一样摆了摆手,冷声道:“去告诉那个使者,想要让寡人跟韩国和谈,没问题!但是,得让韩王然那个家伙亲自来邯郸向寡人赔罪!否则的话,就让他等着寡人的大军兵临新郑城下吧!”
这种让他国君王亲自前来自家都城的要求,基本上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了。
但是在场的赵国大臣们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显然对于韩国也是早就不爽了。
在听完了韩国的情报之后,众人的心情也是更上一层楼。
现在魏国已经废了,韩国也在求和,秦国嘛再怎么闹腾也打不到中原来,赵国大可以先收拾了齐国然后再考虑其他的。
原本让赵国君臣压力山大的四国伐赵这张天罗地网,如今已经是漏洞处处,看上去随时都可以撕个稀巴烂了。
赵丹咳嗽一声,道:“既然如今情况已经明朗,那么就传寡人的命令,如今邯郸城内兵力空虚急需大将坐镇,就请武信君速速回转邯郸吧。至于前线对齐国的战事,就交由庞卿负责即可。”
既然廉颇和庞煖已经会合了,那么谁当主将谁当副将就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以地位官职各方面来说,廉颇显然是最适合当主将的。
但问题在于这次战争之中廉颇率领的本来就是偏师,而且还在齐国人手下吃了败仗,让廉颇去取代打了胜仗的庞煖那肯定是不能够让赵国主力军的将士们同意的。
而以廉颇现在的身份地位,让他去给庞煖当副将也是一种对廉颇的羞辱,所以将廉颇调回来就是必然的选择。
对于赵丹来说,这种结果其实并不是他想要的,毕竟廉颇的不败神话在这一场战争之中被打破了,这对于赵国的军心民心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好在现在看来赵国最终应该还是能以胜利而告终,这就能够将廉颇失败对赵国的打击给冲淡不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经历了失败的廉颇和打了胜仗的庞煖以后应该会更加的势均力敌了,这对于赵丹这个君王的制衡倒是一件好事。
总的来说,高唐之败这件事情带来的坏处固然是更多,但好处也不是没有。
紧接着赵胜又将阴晋城的攻克说了出来,在场的赵国君臣们自然又是一阵欢喜。
照理来说,这个军情通报会开到这里也就应该结束了,接下来只需要赵丹做一个总结就行了。
就在赵丹准备开口的时候,毛遂急匆匆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了大殿门口,朝着赵丹走来。
“大王,咸阳急报,秦太子派出相邦吕不韦为求和使者,已经在前往邯郸的路上了!”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态的韩王然
新郑,韩国王宫。
仍旧是那座大殿,大殿之中冷冷清清,只有韩王然和相邦冯亭两人。
韩王然并不喜欢和任何人分享权力,在他看来臣子们只是自己的工具,只需要对自己保持敬畏,然后听从自己的命令办事就行了。
保持距离、保持神秘,这就是最能够让其他人产生敬畏的方式。
如果不是因为还需要冯亭向臣子们传达自己的命令,那么冯亭甚至都没有资格出现在这座大殿之上。
冯亭显然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整个人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尊泥塑雕像。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韩王然才缓缓的开口说道:“华阳君,汝对赵王的答复怎么看?”
说起来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个华阳君的封号并不是韩王然封给冯亭的,而是赵丹封给冯亭的。
但是在冯亭回归韩国之后,韩王然却仍旧用这样的一个封号来称呼冯亭,这里面的意味其实是颇为值得探究的。
韩王然的这一声召唤似乎激活了冯亭,冯亭的脸色微微一动,过了半晌之后才道:“回大王,以臣之见,大王的确是需要前往赵国一行。”
韩王然轻轻的哼了一声,道:“为何?”
冯亭面色不变,平静的说道:“因为北上党没有拿下来。”
冯亭话音一落,韩王然的脸色就是一动,明显的露出了一丝怒气。
要知道在五年前长平之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上党郡那时候可是韩国的领地,对于上党郡的地形韩国人是非常了解的。
而且韩国的领兵大将靳黈更是在长平之战前期以上党郡郡守的职位率领着上党郡军民英勇抵抗秦军的入侵,对上党郡的了解更是远胜他人。
除此之外,上党郡之中也不缺乏一些仍旧想要回归韩国的人,这些人也自然就成为了韩国在这一次战争之中的内应。
反观赵国方面对于韩国的进攻根本就毫无防备,只不过有几千郡兵负责防守罢了。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靳黈率领着十倍于赵国人的部队突袭上党郡,却以失败而告终。
可以说,现在韩王然心中对于靳黈的怨念简直已经是突破天际了。
但愤怒并不能够解决问题,对此这位信奉法家申不害学派权术思想、讲究喜怒不形于色的韩国君王心知肚明。
所以片刻之后韩王然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轻声道:“可是那赵王让寡人去邯郸以臣子之礼向他朝拜,这未免太过分了一些!”
通常来说,召开会盟的时候,盟主国很少会把地点选择在自己的国都。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如果在国都之外的地方会盟,那就是诸位小弟拜见大哥。
可要是在国都之中会盟,那就是诸位臣子国国君前来拜见君主国国君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王然当然是不乐意去邯郸朝见赵丹的,这岂不是凭空就把自己降了一级了?
太丢脸了这种事情。
当然了,如果真的要到亡国的时候,别说什么小弟臣子了,该怂那肯定也得怂。
就好像历史上的那场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也是巴巴的跑去咸阳跟秦王稷求情,这才多拖延了几个月的时间,让黄歇和魏无忌调来了军队给赵国续了命。
但是现在的韩国,不还没到那个地步嘛。
要知道以领土而论的话,赵国半个上党郡还在韩国的手里呢。
冯亭看了一眼面前的韩王然,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道:“大王有所不知,刚刚得到的情报,秦国人已经准备向赵王求和了。”
韩王然身体一震,霍然开口道:“这怎么可能?”
冯亭道:“根据上党郡之中的探子回报,他们发现秦国相邦吕不韦的车驾已经穿过河东郡,进入了上党郡的屯留县境内。以时间来算的话,现在吕不韦恐怕已经要走出上党郡了。”
“这……”这个消息给韩王然带来的震撼显然是非常大的,甚至让他都有些失态了。
从韩王然自己的角度来说,自从魏国失败之后,现在所能够指望的就是秦国来力挽狂澜了。
毕竟当年的韩国作为抗秦第一线,韩王然可是多次领教过大秦雄师的厉害,还差点就被秦国给灭了国。
因此即便是秦国多次失败,韩王然依旧对秦国寄予厚望。
在韩王然看来,只要秦国人能够击败乐乘所率领的几万杂牌赵军,占领河东郡然后再继续向东进攻,合秦韩两国之力联手拿下上党郡,就能够在战局上取得对赵国的优势。
到那个时候,两国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完全占据了主动权,也根本不虚赵国的反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