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陆夫人脸色微白,平日里一个七窍玲珑的人竟是没听出南柯子语气中的不悦,喃喃道:“原来如此,难怪他说北邙山这边地气有变,执意让我过来看看。”
李玄都知道陆夫人口中的这个“他”,说的就是太平客栈的掌柜,真正的太平宗高人。如此看来,陆夫人来到龙门府就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必然。
南柯子也看出不对了,不由问道:“地气有变?难道太平宗中的沈先生推算出了什么?”
陆夫人稍稍定了定心神,苦笑道:“《青囊经》有言:‘山老无生气,山嫩则生气勃勃。’随着时势演变,越是靠近西方的万山之祖昆仑,靠西而诞的王朝越是无法应时而生。虽说秦、中古帝王州,但自前朝始,国都便不在此二州中,由可见一斑。而如今扎根西北的又是谁?如此一来,答案如何,已经不难猜。”
南柯子猛地怔住:“如今在西北的正是伪周朝廷,越是靠西,越是无法获取龙脉气运,也就注定难以长久,如今地气有变,也就是说有人要为伪周朝廷逆天改命。”
听到南柯子和陆夫人的话语之后,众人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明悟。
此事怕是牵扯到了那位藏身于皂阁宗身后的地师,此人已经不是邪道巨擘那么简单,作为西北大周的国师、“圣君”澹台云的授业之师、阴阳宗的宗主、皂阁宗的幕后“东家”、牝女宗宗主的道侣,称之为邪道魁首也不为过。放眼整个天下,唯有正道盟主、大天师张静修方才能与他相提并论,换而言之,若真是牵扯到了徐无鬼,以及天下大势,那便不是他们可以插手的。
南柯子愈发感觉事关重大,先前的那点不悦都一扫而空,从自己的须弥宝物中取出一个布袋,里头装的是他从北邙山中挖来的泥土,将其递到陆夫人的面前。
陆夫人接过这袋泥土,伸手抓了一小撮,先是用两指捏了捏,又用鼻子嗅了嗅,然后便是皱起眉头,略微犹豫之后,陆夫人还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一小撮泥土放入嘴中尝了尝,眉头皱得越深,缓缓道:“没错,是老祖山的味道。”
南柯子轻声叹息道:“能让一座少祖山变为老祖山,可见幕后之人的通天手腕。”
陆夫人放下手中的泥土,仍是皱着眉头:“还有一点我没有想明白,幕后之人既然是要逆天改命,那也应该让老祖山变为少祖山才是,他将少祖山变为老祖山,是何用意?”
苏云媗闻言后,轻声道:“会不会是移花接木之法,将北邙山的地气转移至某座西北名山之中,如此一来,使得北邙山的地气枯竭,才会从少祖山变为老祖山。”
陆夫人点头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不过现在还不能下断言,想要印证,就必须去西北境内亲自走上一遭才行。若是真在西北境内出现了一座崭新的少祖山,那么便能坐实了此事。”
颜飞卿缓缓说道:“家师他老人家曾经说过,长生境的真人自行凝聚气运,虽然有长生久视的大造化和大神通,但也有天地规矩束缚,不能轻易干涉俗世,若真有人敢于如此行事,无异于主动断绝了自身的长生大道,这是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要了。若真是有人故意为之,他是为了什么?为了从龙之功?”
苏云媗摇头道:“这就不是我们能知晓的了,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皂阁宗之事,这件有关地气龙脉的事情,大可等到事后禀报大天师和大剑仙,请他们二位泰山北斗定夺。”
颜飞卿点头赞同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从始至终,李玄都没有插言说话。他虽是出身道家,但兴许是接触儒家多了,子不语怪力乱神,便对于渺渺难测的气运一事不太上心,他曾遍览史册,当年的龙门府神都以及秦州的西京,之所以会变为废都,根本原因是极度缺水之故,常常掘地七八丈而不见半滴水,土地也十分贫瘠,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已经无法维持百万人的生活起居,后世王朝自然要另行迁都他处,与什么龙脉气运并无直接干系。
虽说他不敢把话说绝,但在他看来,若是修改几处所谓的龙脉山形,就能改变天下大势的走向,也太过匪夷所思,与其想这些冥冥之中的气运,倒不如多施行几桩善政,笼聚民心,更能有利于自身争夺天下。若西北伪周一味重鬼神气运而轻视百姓人心,那么就算有气运加身,也不过是亚圣所言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正因为如此,李玄都也同意苏云媗的提议,先解决眼前的皂阁宗之事,关于龙脉地气的事情,搁置再议,于是说道:“霭筠说的是正理,关于北邙山的事情,现在还只是推测,西北境内又是邪道五宗的地盘,想要求证也十分困难,所以此事还是交由老天师他们处置为好。”
见李玄都、苏云媗、颜飞卿三人都提议如此,其他人自然也只能点头同意。
然后颜飞卿从自己的“乾坤袋”中取出一面令旗。朱为正色,故而旗面是正红色,以正黑玄色滚边,缀有明黄色丝绦,在旗面上以正黄丝线绣有“正一”二字,既是代表正一宗,也是代表正道十二宗。





太平客栈 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
这当然不是正一宗的“替天行道”令旗,“替天行道”令旗在老天师张静修的手中,颜飞卿手中的只是一杆副旗,不过同样具有效力,只是不能请动各大宗门的宗主而已。
若是“替天行道”令旗在此,见令旗如见盟主,任何人都要谨遵号令,其中意味几乎等同于全面开始正邪大战,故等闲不能轻用。
颜飞卿拿出令旗之后,环视众人,道:“既然如此,那就请诸位与我同去召集各宗弟子,同去北邙山。”
包括陆夫人在内,尽皆应是。唯有李玄都摇头道:“我就不去了,我的身份出现在这种场合,不太合适。”
颜飞卿稍稍沉默,知道李玄都说的是正理,当年他在江北结下了那么多的仇家,后来身陷“四六之争”和帝京之变,说是仇家遍天下也不为过,若是公然在众人面前露面,被人认出,就是一桩不小的麻烦事。所以颜飞卿也没有勉强,道:“那就请紫府兄暂且等待一二。”
李玄都笑着点头。
就在这时,苏云媗忽然对苏云姣说道:“云姣,你留在这儿陪着紫府。”
本想跟着去凑凑热闹的苏小仙子脸色顿时垮了下来,不过又不敢忤逆姐姐,只能恹恹地应了一声。
李玄都也不好扫了苏大仙子的面子,便没有替苏小仙子说话。
待到李玄都和苏云媗等人离去,苏云姣立时黑了脸,不过也不敢招惹这个李师兄,毕竟这位李师兄是真会打人的,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直接把她打晕过去,可见其心狠手辣,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肉疼。
无处撒泻火气的少女用鞋尖提着脚下的石子,闷声闷气道:“我们干什么去?”
李玄都笑道:“看热闹去。”
李玄都和苏云姣都没有想到,这次问罪伐恶之举,竟然会演变为一桩江湖盛事。
在上次玉虚斗剑之后,江湖在近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事”,顶多就是平安县城龙氏这种小打小闹,过去正邪两道惨烈厮杀的血腥记忆渐渐淡去,只剩下对于正道中大侠客、大豪杰的赞颂,年轻一辈的江湖人满腔热血,不知道生死之恐怖,也不知痛失亲人师长之撕心裂肺,耳朵听惯了先辈们的种种事迹,也渴望着能用自己手中握着的刀剑来扬名天下,故而当颜飞卿动用“正一”令旗召集正道同盟时,一传十,十传百,最终竟是有数百人响应号召,蜂拥而至。
紧接着又有许多地方门派也跟着参与其中,不管是想要凑热闹,还是想要趁机与正道十二宗结下一些香火情,总之这股人流越来越壮大,足有近千人之多,动静之大,就连龙门府境内的驻军都给惊动了,据说也有许多青鸾卫也悄悄加入其中,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鱼龙混杂,共襄盛举。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为“黑白谱”的榜单,这不是棋谱,而是一份类似于老玄、太玄、少玄的榜单,不过不同于前三者,这份黑白谱并不为所有人公认,也并非是出自太平宗之手,故而其中许多排名存有争议。
之所以会有黑白谱,是因为“三玄”榜单太过高高在上。
先说老玄榜上的长生境高人,不提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如今公认的有四位,分别是大天师张静修、大剑仙李道虚、地气宗师徐无鬼、圣君澹台云,这四人都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江湖人,都是神仙中人。而接下来的太玄榜,无一不是一方豪强宗门之主,平日里深居简出,同样云遮雾绕。少玄榜上的年轻俊杰们倒是经常在江湖上走动,可少玄榜与太玄榜之间,还有一道巨大的鸿沟。这些年来,除了上任少玄榜榜首李玄都曾经登顶太玄榜,得以将两份榜单连接在一起,其他时候都呈现出一种割裂态势,中间有大批高手两边不靠,故而这份黑白谱便应运而生,取自无论黑白正邪,皆榜上有名之意。
黑白谱把老玄榜、太玄榜、少玄榜上地位超然的各大宗师人物都摒弃在外,只取未曾登上“三玄”榜单之人,共百人,循序递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份榜单在普通江湖人之中,有着极为广泛的传播,口口相传之下,倒是比高高在上的“三玄”榜单更为广为人知。
在黑白谱之中,皂阁宗的洪成仇、范文成、孙不见就分别排在黑白谱的第七十二位、第八十七位、第八十九位,只是如今三人俱已身死,过不了多久,便会有旁人顶替他们的位置。
此次颜飞卿召集正道弟子齐聚白古镇,前来参与的黑白谱上有名之人,就足足有八位之多。
当颜飞卿催动手中“正一”令旗,一道红光冲天而起。过了大概两个时辰之后,正在小镇入口处的李玄都和苏云姣顿时便目瞪口呆,只见通往小镇的道路上扬起一大片烟尘,然后便是形形色色的江湖人正在朝这边赶来,有骑马的,有步行的,偶尔也有直接飞掠过来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身形曼妙的女子,也有剃度的出家人;当然,最多的还是腰间挂剑佩刀的年轻江湖郎,高头骏马,锦衣长靴,丝绦束发,又佩戴护腕、护额等等物事,好一个英气勃勃,正应了诗仙的那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这些人因为脚力有快有慢的缘故,逐渐拉成了一条长龙。
李玄都是老江湖不假,但他走过的江湖,大多都是“江湖夜雨十年灯”,凄风苦雨、刀光剑影、尸体鲜血,打交道的人,无论是结怨还是结缘,都是江湖中的顶尖人物,哪怕是那些死在他剑下的冤魂,也大多都是一地豪强。到后来,李玄都更是弃江湖于不顾,投身于庙堂之中,距离这等底层的江湖,已是越来越远。
像今天这般“桃李春风一杯酒”的盛况,如此多的普通江湖人一起涌来,还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李玄都望着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感慨良多。
虽然他也并不比他们大上许多的,但他却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此时的心态就像是一个归隐的江湖前辈在看一众后辈。其实细细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李玄都在前不久的一天之中,就几经生死反转,一天就经历了许多人一辈子都经历不到的事情,而这种生死一线的日子,又绝不仅仅只有这一次,经历的次数多了,如何能不心态苍老?
不过每当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脸庞时,李玄都又恍然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
说到底,他也才二十五岁而已,还是当得起一个“年轻人”的称呼。
至于苏云姣,作为一个刚入江湖不久的新人,眼前的一幕无疑满足了她对江湖的绝大部分想象,原本晦暗的心情一扫而空,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恨不得立刻加入其中。
李玄都带着苏云姣避让到路边,让苏云姣从她的须弥宝物中又翻出了那顶帷帽戴在头上,然后在大部队浩浩荡荡经过的时候,两人便悄然不觉地混入其中。
恰好有位买不起骏马也置办不起行头的年轻少侠正孤身赶路,李玄都便主动上前搭了个话,变为三人同行。




太平客栈 第八十四章 江湖儿郎
李玄都与这位背了一把带鞘长剑的年轻少侠并肩而行,年轻人忍不住偷瞧戴着帷帽的苏云姣,只是苏小仙子对于这个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刮目相看的意思,目不斜视,让年轻人有点失望。
李玄都没有戳破年轻人的羞涩心思,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也没什么不好。年轻人是个爱说话的,也不是那种老油子,都不用李玄都如何故意套话,他就开始自我介绍起来,他姓王单名一个应字,土生土长的龙门府人士,不是正道十二宗的弟子,出身于龙门府中一个名为“清水山庄”的二流门派,师父有先天境的修为,放在一府之内已经很是不俗,只可惜他不是核心弟子,在门派中属于人微言轻的那种,所以这次他并非代表自家师门而来,只是一个人独行,算是凑个热闹。
既然人家已经报了家门,李玄都也只好投桃报李,也报上自己的姓名。好在“李玄都”这个名字还没有太多人知晓,只是在少数几人中流传,倒也不怕被瞧出什么端倪,不过李玄都故意略过了苏云姣,毕竟苏云媗和苏云姣只是一字之差,苏云媗的名声又太大,是个人都能听出两人之间有什么关系,而且苏小仙子在江湖上还是有些名气的,所以李玄都干脆不提了,免得招惹是非。
这让王应有些失望,不过他也是个守礼的,知道姑娘的姓名不好随意乱问,便专心与李玄都聊天,聊着聊着便提到了这次江湖盛事。
在颜飞卿和李玄都看来是一场不知结果如何的生死搏杀,可在这些江湖人看来却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王应说起此事的时候,语气中明显带着几分憧憬和兴奋:“这次咱们正道高手应正一宗颜掌教的号召,尽数在这白古镇汇合集结,诛杀皂阁宗的魔头妖人。其中来人可谓是高手如云,除了颜掌教和黑白谱中的几位高人,还有金刚宗的悟真大师、太平宗的陆夫人、东华宗的南柯子老前辈,慈航宗的苏大仙子和苏小仙子,不知能否有幸得见一面。”
说这话时,王应的脸上满是敬仰之色。
苏云姣头上帷帽的黑纱轻轻晃荡了一下。
李玄都瞥了眼一直安静不言的苏云姣,不用想都能知道,这丫头必然是一副极为得意的模样。
李玄都明知故问道:“苏小仙子?我只知道少玄榜排名第二的苏仙子苏云媗,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苏小仙子。”
“李兄就是孤陋寡闻了。”说起这些,王应立刻滔滔不绝道:“这位苏小仙子就是苏仙子的妹妹,名叫苏云姣,刚出江湖便在荆州横江救孤,一把‘玄水’长剑杀得巨鲸帮二十三名好手血溅江上,后又一路杀上巨鲸帮,单掌劈五霸,一剑伏三鬼,这等威风,颇有苏仙子的风范,故而江湖上便赠了一个‘苏小仙子’的称呼,苏仙子自然也就成了苏大仙子。”
李玄都还是第一次知道,苏云姣竟有这等事迹,不由稍稍拉长了声音说道:“如此说来,这位苏小仙子倒是无愧于仙子之名。”
苏云姣的面庞隐藏在帷帽下,但此时的脸上已经满是遮掩不住的笑意,王应所说之事,正是她踏足江湖以来的最得意杰作,一来那巨鲸帮的实力颇强,而她在没有表露身份的前提下,以寡敌众,胜得干脆利落;二来那巨鲸帮的确是作恶多端,灭人满门不说,就连一个孤儿都不放过,她此举放在哪里也挑不出错来。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虽说苏云姣没有将此事故意宣扬,为人所知,但是若能让人无意中得知,还是会心中窃喜。原本她对这王应只是观感平平,现在却是瞧得有些顺眼了。
李玄都又问道:“方才王兄弟说还有几位黑白谱上的高人,不知都有谁?”
王应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其中的两个,都是我们中州境内的门派,一个梧桐派,这个宗门很奇怪,上至掌门,下至普通弟子,都是以女子居多,她们掌门的真名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江湖人称‘凤婆婆’,在我们中州的名声极大。”
“至于另外一个门派,名叫望月派,名字虽然雅气,但是其中鱼龙混杂,就是比起我们清风山庄也要差上许多,不过他们的掌门很厉害,名叫练乘风,原本是北地的黑道高手,听说是好像得罪了当年威名赫赫的紫府剑仙,这才不得不逃到中州,然后又收拢了一批江湖散人,组建了这个望月派。”
一直没有说话的苏云姣学着李玄都也拉长了嗓音:“哦,紫府剑仙。”
王应有些惊喜,听这姑娘的嗓音,竟是这般好听,让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像是家乡的黄鹂鸟一样,一时间竟是有些痴了。
李玄都装作没有看到,只是继续问道:“然后呢。”
王应猛然回神,一个大男人竟是有些脸色微红,轻咳了一声,接着说道:“虽说这位乘风先生曾经是黑道高手,但是与邪道十宗俗无干系,来到我们中州之后,风评还算不错,又与其他几个门派交好,于是便慢慢划归到我们正道之中,这次颜掌教召集众人讨伐皂阁宗,这位乘风先生尤为上心,这会儿估计正在颜掌教身边。”
李玄都没有半分不耐,苏云姣同样耐心听着,忽然觉得这样也不错,若是跟在姐姐和姐夫的身边,所见的无非就是什么凤婆婆和乘风先生,都是那些陈词滥调,哪有现在有意思。
佳人在前,虽说还没有看到相貌,但是仅凭一个嗓音,王应便已经有些心猿意马,有心在佳人面前卖弄,便将自己肚子里知道的东西竹筒倒豆子全都说出了出来:“这次正邪大战,咱们小半个中州的同道中人都已经赶了过来,依我看来,此战必胜!”
李玄都问道:“何以见得?”
王应伸出手掌,掰着手指道:“这次正邪大战,自然是以颜掌教为首,这是正一宗;以苏仙子为辅,这是慈航宗;还有太平宗、东华宗、金刚宗,正道十二宗足足来了五个宗门的高人,可见阵势之大,皂阁宗不过是一宗之力,如何能敌得过我们正道五宗?”
李玄都笑着嗯了一声,点头道:“有点道理。”
苏云姣却是嗤笑一声,忍不住打岔道:“那你想过没有,五大宗门总共就来了五个高手,可皂阁宗却远不止五个高手,而且这北邙山又是皂阁宗的地盘,占了地利,如何敌不过?”
王应顿时一窒,又红了面庞。
然后王应有些纳闷道:“这位……姑娘,你还忘了一个人,还有慈航宗的苏小仙子,应该是六个人才对。”
这次轮到苏云姣被噎住,她倒是把她自己给忘了,却是不好反驳,总不能自己说自己不算高手,这可不是她的作风。而且如果算上李玄都的话,也的确是六位归真境高手,倒也不能说他错了。
李玄都摇了摇头,轻叹道:“五个高手也好,六个高手也罢,不要忘了,皂阁宗的宗主藏老人可是高居太玄榜第四。”
王应点了点头,有些忧心仲仲道:“这个大魔头的名声我是听说过的,杀人如麻,是那传说中的天人境大宗师,不容小觑啊,不过我觉得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不压正,颜掌教他们既然敢讨伐皂阁宗,必然有应对之法,不过肯定要死好些人就是了。”
说到这儿,王应竟是涌起一股豪气:“可话又说回来,江湖儿郎江湖死,怕死还混什么江湖?”




太平客栈 第八十五章 江湖有酒
说话间,三人随着人流进了白古镇。
这会儿的白古镇与方才可是大不相同,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已经是人满为患。虽说镇子里的居民都是些手上带着人命的盗墓贼,但是遇到这么个阵仗,也不敢再摆什么地头蛇的架子,什么家当都不要了,纷纷收拾了些细软,第一时间逃出镇子。
这倒是让后来进入镇子的江湖人得了不少便利,进入镇子也没闹出什么乱子。按照不成文的规矩,越是身份高的人,所在位置距离镇子中心也就越近,镇子的中心处是一间类似祠堂的建筑,不过供奉的不是哪家的祖宗,而是盗墓一脉的几位祖师,在祠堂前是一个颇大的空地,长宽各有百余丈,用青石条板铺了,农忙时可以当作打谷场,农闲时便成了许多小孩子玩耍嬉戏的场所。现在这里便成了正道中人的聚集所在,不过能走到这处空地的,无一不是在高人一等的,除了正一宗和慈航宗的普通弟子之外,多是中州境内都有极大名望的大派。
接下来的便是在龙门府境内的一方豪强,如王应所说的梧桐派和望月派,两派的掌门人自然可以去颜飞卿的面前混个脸熟,但是他们带来的弟子就只能在空地的周围驻扎。
毕竟是千余人之众,一股脑地涌进来之后,便将镇子填了个满满当当。像王应这样的无名小卒,就只能在镇子的边缘位置止步,李玄都倒是无所谓,当年“四六之争”的时候,他也曾像今日的颜飞卿这般众星拱月,若是不曾拿起,自然无从放下,可既然曾经拿起过了,便可以放下。
颜飞卿催动“正一”令旗的时候,已经是晌午,此时距离颜飞卿催动令旗已经过了两个时辰,天色将近黄昏,也就是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出门在外,身上肯定都是自备干粮,否则荒郊野外的,便要饿死,王应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个酥饼,望向李玄都和苏云姣时,便有些尴尬,因为两人也不像带着干粮的样子,浑身上下连个行囊都没有,而传说中的须弥宝物可不是谁都能用的,在他们清风山庄,也就是庄主和二庄主才有一件而已,也不算大,只能盛放些贵重物件。可他也就只有一个酥饼了,就算想要谦让,又该让给谁?
李玄都摆了摆手道:“我们中午刚刚吃过牛肉,这会儿还不饿。”
王应赶了一天的路,这会儿也饿得狠了,听李玄都如此说了,便不再故意谦让,开始大口吃起已经开始掉渣的冷硬酥饼,自然不算好吃,不过饿了之后再吃,便是天下第一等美味。
1...96979899100...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