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在陆夫人看来,李玄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与天人逍遥境的藏老人炼魂化身不相上下,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李玄都动用了和“人间世”和杀力极强的“逆天劫”,二是因为藏老人太过托大轻敌。可如此一来,便有极大的隐患,一是“逆天劫”难以持久,若是一直动用,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二是藏老人在稳住阵脚之后,不再轻敌,纵使李玄都肯舍出性命去动用“逆天劫”,也难有太大作为。其实刚才若不是悟真及时赶到,打退了藏老人的“白骨妙华尊”,李玄都已经要重伤于“白骨妙华尊”之手,从而分出胜负。
归根究底,还是李玄都的境界太低,修为太低,如果此时的李玄都有归真境九重楼修为,哪怕不是强九,仅仅是弱九,也足以击杀藏老人的这具炼魂化身。
当然,这世上没有如果,如果李玄都是归真境九重楼修为,恐怕不等藏老人赶到此地,这“炼神阵”的阵眼已经提前破开。
就在此时,陆夫人耳边传来一声轻响。
下一刻,一股因为浩大气机相撞而产生的磅礴罡风扑面吹来,将陆夫人的衣襟和头发吹得纷乱无比。
原来是悟真先是一拳击退了“白骨妙华尊”,然后又与藏老人对了一掌,气机震荡四散,两人脚下地面破碎,碎石呼啸溅射。
陆夫人的身周生出一圈护体气机,将射向自己的碎石悉数拦下,转头望向那处战场。
白色的“白骨妙华尊”,和一身斩衰丧服的藏老人,就像两道白影,围绕着满身金黄之色的悟真不断出手,两道白影所过之处,无论是泥土碎石,还是断壁残垣,悉数被磅礴气机震为齑粉。
悟真则是应了太玄榜对他的评语:“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任由“白骨妙华尊”的利爪和藏老人的“黑煞掌”不断拍在自己身上,溅起阵阵金光,却伤不得他分毫。
而李玄都却是立于原地未动,既没有出剑,也没有立刻散去一身汹涌剑气,倒像是在喘息一口气,然后等待时机再次出剑。
陆夫人不由轻叹一声,真是何苦来哉。
放着逍遥自在的剑仙不做,舍了唾手可得的宗主大位,偏偏学儒教的规矩,当真是好事?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可到了你这儿,你都穷到只剩下一个先天境了,还想着做那兼济天下的善事?真要舍了大好的性命和前程不要?
只是在这个时候,她没来由地想起太平宗一位祖师曾经说过的话语:“如果身处黑夜,那就摸黑而行,如果怕祸从口出,那就缄默不言。如果自觉无力兼济天下,那便独善其身。但是,不要习惯了天黑便为黑白混淆的世道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更不要去嘲笑那些敢为天下先之人。人生在世,可以卑微如草芥尘埃,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然后她又将视线转向苏云媗那边。
洪成仇不是傻子,从尚熙逃遁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今日怕是已经难以取胜了,胆气俱丧之下,自然不是苏云媗的对手,眼看着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不过苏云媗却是没有急着痛下杀手,出剑的同时说道:“洪成仇,你虽是皂阁宗中人,但平素并无太多劣迹,只要你愿意痛改前非,皈依正道,我今日便放你一马。”
洪成仇瞥了眼正在与悟真交手的宗主藏老人,咬牙道:“自古事二主者都没有好下场!我洪成仇又岂是那贪生怕死之人?”
苏云媗轻声道:“好,倒是我小觑了洪坛主,也罢,既然洪坛主要以死明志,我便成人之美!”
洪成仇心底大为惊恐,万没想到这女子如此果决狠辣,竟然不再多劝两句,直接就要动手,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等他开口,苏云媗已经仗剑而至。
洪成仇手中的长戟本就是一件顶尖灵物,曾是一位沙场万人敌的兵刃,染血夺命无数,后来那位万人敌战死,其兵器也被埋葬于沙场之中,受煞气杀气浸染多年,生出几分灵性,后落到洪成仇的手中,又饮数位高手鲜血,放在江湖中也算是大大有名。
只是与“妙法莲华”相比,那却是大大不如,洪成仇用这把长戟几十年,都不曾损坏分毫,可刚刚与苏云媗手中的“妙法莲华”对上,还未摸到苏云媗的衣角,就已经被砍出一道深深剑痕。
此时面对苏云媗的凌厉一剑,洪成仇又是一戟迎上,竟是直接被崩出一个缺口。
洪成仇已经顾不得心疼。
因为一剑之后还有一剑,剑气凌厉,虽然比不上李玄都那般杀气冲天,但是自有佛家圆融玄妙,使得洪成仇束手束脚,难以发挥“无极枪”的全部威力。
苏云媗身为慈航宗下任宗主,少玄榜第二人,洪成仇如何能敌?
洪成仇赶忙说道:“苏仙子,我愿意归降!”
“晚了。”苏云媗面无表情道:“生死之际方才归降,既是贪生,也是不诚。”
话音未落,苏云媗手中的“妙法莲华”已经如一道长虹,直向洪成仇的面门袭去。
洪成仇顿时大惊失色,要知道他适才接连当下苏云媗的两剑,已经是吃力非常,但他没想到苏云媗在前两剑竟是有所保留,这第三剑更甚于前两剑之和!
此女之修为,当真是深不可测,那位少玄榜的第一人,也未必强过她去。
就在这一瞬间,洪成仇手中的长戟断为两截,他惨叫一声,胸口上被剑气撕开一道伤口,而他则是借着这一剑之力,身形向后飘荡而出,便要效仿尚熙,就此遁去。
太平客栈 第六十七章 长生久视
李玄都始终闭着双目,任由六窍血流。
就在洪成仇从自己身旁掠过时,他猛地睁开双眼,从眼角滚出两行血泪,甚至他的两个黑白分明的眸子也染上了一层浓郁到化不开的血色。
然后他阻住了洪成仇的去路。
洪成仇先是一惊,不过紧接着便是惧极生怒。
苏云媗也就罢了,就凭你这个半死不活的模样,也敢来拦老子的路?
没有半句废话,洪成仇双掌排空,直接掠向李玄都。
只见洪成仇的双掌在李玄都胸前如雷炸开,李玄都也不曾抵挡,任由其拍在上面,一瞬之间,洪成仇的双掌血肉尽去,只剩下森森白骨。
如今李玄都周身环绕有数不清的“逆天劫”剑气,杀力之强,就算是藏老人,也要被皮肉尽去,若是再配合“人间世”,甚至直接被削去了五指。藏老人尚且如此,又何况是没了长戟的洪成仇。
洪成仇大惊失色,万万没想到看似强弩之末的李玄都竟是还有如此手段,身形猛然一个后仰,弯曲一个如挽弓的弧度,同时双腿踢出两记脚刀,借势往后闪电弹射出去。
李玄都轻描淡写地挡下两脚,然后一抹腰间。
洪成仇正要伺机逃走,忽然感觉心口一阵绞痛,然后周身气机开始迅速溃散。
他缓慢低头。
看到一柄雪白长刀穿透了他的胸膛,正中心脏。
然后他在临死之前只看到了一双血眸。
杀了洪成仇之后,李玄都悠悠吐出一口浊气,望着正在激斗的藏老人和悟真,若有所思。
……
城外,一个黑瘦的少年正背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女子在驿路上飞快奔跑。
在他身后则是几名身着青衣的青鸾卫紧追不放。
他跑得汗流浃背,抬头看了眼已经不远的北芒县城,心中忐忑。
老板娘曾经告诫过他,在黑云未散时,万不可入城,但城外空荡荡一片,无处藏身,被这些青鸾卫追上是迟早的事情,左右都是个死,还不如往城里去,说不定还能保住性命。
少年背着女子经过一座送客亭,忽然瞪大眼睛。
因为他发现在亭子里坐着一个稚童。记得掌柜的曾经说过,江湖四大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遇到之后万不可小觑。
这名稚童穿着一件小小的道袍,那便可以称之为道童了,正在打神游八极坐,似是感觉到少年的视线,抬起眼皮,瞥了他一眼,然后又合上眼睛,继续打坐。
少年犹豫了一下,想到身后那些凶神恶煞的青鸾卫,还是好心提醒了一句:“这儿不太平,还是暂且避一避吧。”
说罢,他又要发足狂奔,然后就见小道童一伸手,黑瘦少年就感觉自己不受控制地腾空飞起,天旋地转之间,已经来到了送客亭中。而被他背着的那个女子则靠着廊柱,软软坐着。
小道童重新睁开双眼,嗓音稚嫩道:“说吧,是怎么回事?”
少年略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叫沈长生,如今下山历练,虽然学的是太平宗神通,但是尚未正式录入太平山的门墙,也不知道该不该算是太平宗的弟子。”
然后他又一指那名还昏迷不醒的女子:“这个……姐姐是六扇门的捕头,身上有六扇门的‘金紫鱼符’。”
话刚说出口,沈长生便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实在有些冲动了,不该交浅言深,刚刚见面,就把自己的底细合盘托出,谁知道这个道童到底是正是邪。
小道童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继续八极神游。
沈长生欲言又止,想要离开亭子,却发现整座亭子好像被看不见的墙壁给堵住了,根本出不去。就算他强行迈出几步,也要被弹回来。
沈长生虽然是刚刚踏足江湖,但是并不傻,知道这位道童是个高人,修为绝对在他之上。他曾经听老板娘说过,这世上是真有天才的,当年太平宗就出过一位,三岁启蒙,四岁初悟,五岁越过固体境炼气、六岁入神、七岁固体,八岁便是抱丹境,九岁玄元境,十岁便是先天境了,几乎是一年一境,天纵奇才,比之后来的紫府剑仙还要更胜一筹,看来眼前这个道童便是一位不世出的奇才了。
沈长生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他那句好心提醒,小道童是决然不会管他的,可正因为他的那句提醒,让小道童动了恻隐之心,可谓是善有善报。
这便是道家和儒家的区别,道家修的是自身,没有儒家的兼济天下,也没有佛家的普渡众生。可换个角度来看,道家能与另外两教并立于天下之间,也不是没有道理,在道家看来,人人自求超脱得清静自然,那么天下便是大同,何须教化和普度?
这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之主。与其等人相救,不如自救。
这是道家的理念,所以小道童便是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而已。
过不多久,一直追杀沈长生的青鸾卫便赶到此地,为首的正是张南木。见到这么一幕场景,张南木也不是那不管不顾的愣头青,知道小道童不简单,抬手示意身后的属下不要轻举妄动,稍稍斟酌了下言辞,拱手道:“不知这位道……长在何处仙修?”
小道童乜了他一眼,道:“与你何干?”
张南木一窒,紧接着说道:“在下乃是青鸾卫指挥同知张南木,那名女子是我青鸾卫的要犯,被都督同知赵大人打伤之后,一路逃遁,我们这才追到这里,还请这位道长看在青鸾卫和赵大人的面子上,将她交给我们发落。”
小道童终于不再打神游八极坐,站起身来到女子身旁,从她腰间摘下那枚“金紫鱼符”,老气横秋道:“你这是欺我没有见识了,这是六扇门的鱼符,那么此人便是督捕司中的捕头,如何成了青鸾卫的要犯了?就算是六扇门中人犯了官司,那也要上报刑部内阁处置,什么时候轮到青鸾卫插手了?”
尽管早有预料,但是听到小道童竟是这般门清,张南木还是吃了一惊,愈发谨慎小心:“还未请教阁下名姓台甫?”
小道童一挥道袍的袍袖,似是不耐烦道:“速速退去。”
张南木顿时两难,眼前这个小道童实在有些让人看不清底细,可如果就这么退去,赵大人那一关便过不去。
正在犹豫之间,小道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一挥大袖,卷起一阵狂风,将一众青鸾卫卷起,张南木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丝毫抵抗之力,只能被狂风席卷着越飞越远,也就在这时,他竟是隐约看到一道熟悉身影正在往迎客亭走去。
似乎是个头戴帷帽的女子?
如果李玄都在这儿,就会认出,这名帷帽女子正是在将他随手打入城墙中的那个女子。
送客亭中的小道童望着那个正朝这边走来的帷帽女子,脸上露出一分凝重之色。
女子停下脚步,也望向小道童。
两人的视线交汇,仅仅是对视一眼,于是在两人之间便出现了一条长长沟壑,几可比拟李玄都逼退树妖的一刀。
小道童的道袍猎猎作响,发丝飘拂。
那名女子的帷帽也被吹起,露出一张雌雄莫辨的俊美脸庞。
小道童很快收回视线,飘拂的道袍又恢复正常。
女子伸手整理好帷帽,没有继续前行,而是转身离去。
送客亭中沈长生望着这一幕,忍不住长大了嘴巴,迟迟没有回神。
小道童转过身来,打量了沈长生几眼,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沈长生,长生久视之道,真是好大的名字。我有点小把戏,你想不想学?”
太平客栈 第六十八章 踏足玉虚
沈长生终于回神,听到这话,第一次敢于直视这个小道童。
沈长生是半大少年,身形已经长开,否则也没法背着一个女子,这个小道童只到沈长生的胸口位置,可两人对视,却是给沈长生一种被俯瞰的感觉。
沈长生立时低下头去,道:“不知仙长为何要传授小子仙法?”
此时少年已经在心底认定,眼前这个小道童便是传说中的仙人,看着年纪不大,实际上已经活了不知几个甲子,所以称呼也变成了“仙长”。
小道童对于沈长生的称呼不曾在意,开口道:“我有个规矩,有心行善善而不赏,无心为恶恶而不罚,你方才提醒我避让青鸾卫,并非故意为之,而是出自本心,这便是当赏。”
沈长生瞪大了眼睛,虽然对于老道人的规矩并不认同,但送上门的机缘,也没有拒绝的道理,就像老板娘说的那样,不要白不要,于是赶忙点头。
小道童笑了笑:“我所学驳杂,五行道术、奇门遁甲、望气点穴、占验卜算、内外丹道、炼器布阵,都有所涉猎,不知你想学什么?”
沈长生愈发惊喜,在心中思量道:“奇门遁甲、占验卜算、望气点穴,这三样都是掌柜的拿手好戏,老板娘则是精通炼器布阵,这两样不用学,至于五行道术,与太平宗的‘八部神通’也相差不多。”
他稍稍犹豫了一下,说道:“仙长,我想学内外丹道。”
小道童点了点头,然后轻轻一弹指,击中沈长生的眉心处。
沈长生只觉得一阵困意袭来,接着便是眼前一黑,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小道童再一挥衣袖,荡漾起阵阵气机涟漪,整座迎客亭被遮蔽消失,从外面看,就好似从未存在过一般。
小道童又看了眼北芒县城的方向,稍微推演之后,大概知道了经过,觉得并无意外,就在他打算收回视线的时候,忍不住咦了一声,竟是有些讶异。
此时县衙内的一战,已经演变为两位天人境大宗师的交手。
整座县衙已经天翻地覆,如同地龙翻身,先是被生生掀翻地面,又被犁过,已是彻底夷为平地。
除了李玄都还在县衙中,其他人都已经退出县衙的范围,此刻苏云媗在默默感受其中的气机流转,以及李玄都身上逸散出来的“逆天劫”剑意。
陆夫人则拿起烟斗慢慢吸烟,不时吐出一团云雾,将她的面容笼罩,看不出心中所想。
苏云姣跟在苏云媗身旁,小心翼翼,不敢打扰姐姐半分。
而悟真的弟子空定,竟是不去看此间情形,只是闭目垂首诵经。
一声轰然巨响,悟真又是一拳将“白骨妙华尊”击退,步步前行,一拳拳击出,不断将“白骨妙华尊”击退,无奈他虽有“金刚神力”,但是对上这副同样坚固的“白骨妙华尊”,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建功,只能将其不断击退,而无法彻底斩杀。
当然,也有悟真没有尽全力的缘故。
小道童瞬间出现在县衙的大门前的一座石狮上,无论是精通占验的陆夫人,还是距离天人境只剩下一步之遥的苏云媗,哪怕是正在交手的两位天人境大宗师,都没有察觉到小道童的存在。
唯独李玄都,似有所觉,转头往小道童所在的位置瞥了一眼,但是什么也没有发现,很快便收回视线。
陆夫人从“白骨妙华尊”上收回视线,无奈道:“这尊‘白骨妙华尊’乃是皂阁宗代代相传之物,依据佛家的‘白骨观’之法练成,据说当年总共有十二尊,但是在那场正邪两道联手围攻皂阁宗的大战中,毁坏殆尽,只剩下最后一尊,被皂阁宗历代祖师加持符箓。这尊‘白骨妙华尊’传了多少代,便有多少代皂阁宗祖师为其加持,后来藏老人又连续盗掘三十二座舍利塔,以高僧舍利铸就了白骨法座,使得这尊‘白骨妙华尊’已经远超其他十一尊。”
苏云媗问道:“那依照陆夫人看来,这件‘白骨妙华尊’大概是什么品相?”
陆夫人道:“仅仅是一具骷髅,不过是中品宝物而已,可加上那尊法座,便是上品宝物。在藏老人的手中,可以发挥出足以媲美顶尖宝物的威势。”
就在此时,悟真似乎不想再被这尊“白骨妙华尊”纠缠,伸出双手扼住其咽喉和手腕,金光璀璨,然后运起千钧巨力,将其牢牢锁在原地。
与此同时,小道童一指李玄都,“也罢,就助你一臂之力。”
只见李玄都身周无数剑气流转,波光粼粼,竟似是一条长河环绕流动。身上衣衫无风而动,猎猎作响。
这一刻的李玄都竟是借助“逆天劫”破开了自身瓶颈,由“可见昆仑”变为“踏足玉虚”,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何谓“踏足玉虚”?玉虚峰乃是昆仑之巅,玄都紫府所在,正邪两道斗剑所在,太上道祖旧时传道所在,天下万山之祖最高处。
以玉虚比喻此等境界,可见此境之高之深,乃是登堂入室三境最高,仅次于归真境九重楼。可完全与归真境八重楼相媲美,甚至犹有胜之。
李玄都能够冲破此关,其实也是行险之举。李玄都坠境的原因在于他的湖泊堤岸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高于缺口的湖水,要从这个缺口悉数漏尽,他要做的就是修补这个口子,然后重新蓄满湖水。原本按照他的想法,养伤就是将气海心湖堤坝上的缺口以砖石重新垒筑,这便是他需要“五炁真丹”的原因所在。
今日他以“逆天劫”冲关,不是修补堤坝,而是将整个湖泊加深拓宽,高于堤坝缺口的湖水仍旧会悉数散去,但是容水之量却比先前更多,这也就使得他从“可见昆仑”晋升至“踏足玉虚”。
不过这个过程也是九死一生,近乎把他逼到近乎身死的地步,而且这也并非他的本意,只能说顺势而为,就像登山遇险,在慌不择路之下,来到一处从未有人来过的地方,发现这里还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崎岖小径,直通山巅。于是便行险一搏,尝试穿越这条小径,成功了,踏足山顶,平步青云;失败了,跌落悬崖,万劫不复。
所幸,李玄都成功了。
也是时势使然,在过去的许多年中,李玄都不是第一次迈过这种类似门槛,对于旁人而言凶险万分甚至是九死一生的修炼关卡,对于李玄都而言,大多都是有惊无险,也不知是天赋异禀,还是上天眷顾。
距离当年巅峰又更近了一步的李玄都,心境渐而平和,倒吸一口气,脸上的血迹倒流回四窍之中,就好像宝剑归鞘,只剩下双眼的眼角还有两行血泪不可抑止地流淌下来。
藏老人的炼魂分身对于死物颇为迟钝,但是对于活人却是极为敏锐,他是第一个感受到李玄都异常之人,皱着眉头望去,脸上透出一分凝重。
临战破境之人,不是没有,当年的“魔刀”宋政便是如此,每每与人生死相斗,总能在生死一线之间一举破境,故而他越战越强,以至于后来发展为以战养战,成为太玄榜第一人。
正因为如此,“魔刀”宋政才会在玉虚斗剑时大胆邀战大剑仙李道虚,他就是在赌,赌他可以在与李道虚的一战中,顺利跻身长生境,从太玄榜登顶老玄榜。
可惜,久赌必输,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李道虚看透了宋政的心思,却是不给他这个机会,直三剑将其击败,宋政输了,失去满身意气,从此不知所踪。
没想到他今日竟是又见到一个类似宋政的人物。
太平客栈 第六十九章 无天于上
藏老人望着李玄都,道:“若是本座本尊在此,就算是拼却‘白骨妙华尊’不要,也要先将你彻底斩杀,如此才算是了却心头一患。”
李玄都举起手中的“人间世”,示意这位天人境大宗师尽管出手便是。
藏老人直接伸手抓向李玄都。
李玄都一剑迎上,一瞬之间,四周皆是充沛剑气。
然后就见李玄都被藏老人一掌推开,而藏老人也被李玄都一剑劈退。
藏老人身形如鬼魅,止住退势之后,再次以极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不断向李玄都攻来。
李玄都立在原地不动,只是出剑而已。
打到后来,藏老人大喝一声,再次进入天地共鸣的状态之中,以天地巨力强压李玄都。
李玄都本该再次出剑强行破去藏老人的天地共鸣,只是这次升境之后,却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直接以手中三尺硬撼天地之力,哪怕他整个人连同脚下的地面都开始一起缓缓下沉,仍是不曾退去,“逆天劫”和“人间世”就像一线支柱,生生撑住了天地下压。
大地下沉,乱石化作齑粉,天地昏暗无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