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想到这儿,小丫头便老气横秋地叹了一口气。
玉清宁自从目盲之后,耳力更胜从前,这一声极为轻微的叹息自然瞒不过她的耳朵,于是问道:“淑宁,怎么叹气?”
小丫头就像是被人抓了现行的小贼,结结巴巴道:“没,没叹气,是吐口水。”
玉清宁微微一笑,也不去揭穿她,毕竟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总要有些自己的小心事,说道:“女孩子可不能乱吐口水,这是失礼。”
小丫头赶忙点头:“是,师姐。”
两人继续登山。
“师姐?”
“怎么了?”
“你说哥哥他是要做大事的人,那什么是大事啊?”
“大事……大事就是让百姓不会被饿死。”
“就这么简单吗?”
“简单?这可不简单,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你想,这天底下有多少百姓,总得有几千万人吧?一人一天吃两个馒头,那这么多人一天要吃多少馒头?一个月呢,一年呢,这要多少粮食?如果堆积成山,会不会比我们这座玉女山还要高?”
“这个……好难啊,哥哥他能做到吗?”
“事情总要去做了之后,才知道能不能做到,你哥哥他现在不是正在做吗?”
“是这样的呢。师姐也是做过大事的吧?”
“做过,可惜走错了方向,做得越多也就错得越多。”
“师姐,没关系的,父亲教导过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是啊。”玉清宁神游物外,喃喃道:“善莫大焉。”
太平客栈 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姓姐弟
西北三州,蜀州还好,凉州和秦州都是几经战火肆虐,十室九空。
沈长生与沈霜眉一路进到秦州境内,这一路上连续经过了几个小镇,其中家家户户都是空屋,竟连一个人影也无,沿途稻田也近尽皆龟裂,田中长满了枯草,一片荒凉。这还不算什么,更怵目惊心的是,路边时常会卧着几具尸体,肚腹干瘪,双颊深陷,一见便知是饿死了的,越走这类饿殍越多,让人不忍去看。
这日傍晚,两人来到一个破庙,见到有炊烟升起,沈长生大喜过望,本来想要赶紧进去,却被沈霜眉拉住,两人悄悄转到后面,从窗户往里面一望,却见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围着一锅热气腾腾的沸汤,正在锅底添柴加火,而汤里翻滚着的东西,却让沈长生差点没吐出来。
幸好沈霜眉见势不妙,用手捂住了沈长生的嘴巴,这才没发出声响,不过也被沈长生吐了一手。
黑瘦少年反应过来之后,有些不好意思,道:“姐姐,对不起……”
两人都是姓沈,又是一起历经生死,所以沈霜眉已是将这少年看作自己的亲弟弟一般,此时自然不会在意,只是摇了摇头,用随身水囊中的清水将手掌重洗干净。
此时就听破庙中的一人念念有词:“很久没吃过这么肥嫩的小羊了,今天真是运气,那两个老的留着明天再吃,可要省着点吃”
另外一人道:“那些羊血丢了可惜,煮一锅羊血羹,味儿可是极好的。”
接着又响起了其他几个汉子的赞同声音。
沈长生立时想起当初老板曾经给他说过的两脚羊典故,在战乱的时候,民不聊生,难以为计,以人为食,《鸡肋编》卷中有言: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当时掌柜说:“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
想到这儿,沈长生只觉得刚刚压抑下去的恶心感觉又翻涌了上来,他背靠着墙壁缓缓坐下来,深深吸了一口气。
以前在客栈的时候,掌柜总是在四下无人时感慨“天下”、“苍生”什么的,那时候他不甚明了,今日他却仿佛忽然开了窍一般,什么也明白了。
掌柜、李先生他们为什么要执着于救天下,救苍生,就是为了不让世间再有这样伤天害理的惨剧。
沈霜眉帮他轻抚胸口,压低了声音道:“这几人不是寻常人,应该是有修为在身的。这便是人性之恶了,放在其他地方,也许也是有头有脸的江湖人物,可在这个地方,饿得狠了,没有食物果腹,自己就要饿死,便什么也吃,什么也顾不得了,所谓易子而食,便可见一斑,比之畜生还要不如。这也是为什么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是连饭也没得吃,平日里畏惧官吏如虎的百姓也会造反,那些看起来义薄云天的侠客也会吃人,天大地大,活着最大。”
沈长生听了沈霜眉的一番话后,慢慢平静下来,低声道:“要是我,我宁愿饿死,也绝不……绝不做这样的事情!”
沈霜眉轻轻叹息一声。
许多时候,嘴上说是一回事,动手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前朝时候,多少大儒名士在讲学时高谈阔论,要如何以死报国,真正到金帐汗国打过来的时候,又有几个大儒名士去死了?倒是不少人忙不迭地去做了金帐汗国的三等奴才,读书人的风骨,荡然无存。
故而不到生死绝境,不见真性情。
这也是她佩服李玄都的缘故,四年前已经跌过了跟头,差点把自己摔死不说,也把自己的无量前程给生生摔了个精光,可四年过去了,他还是矢志不渝,嘴上如何说,手上如何做。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如何不让人敬佩?
沈长生还要说话,心中忽生警兆,下意识地拉住沈霜眉起身狂奔。
下一刻,他原本依靠的那面墙壁轰然断裂,尘埃四起,然后就见庙中的几人不知何时竟是察觉到了他们两人的存在,其中一人笑道:“今天也不知撞了什么大运,挡也挡不住,一只‘和骨烂’,一只‘不羡羊’,足够我们兄弟几人再多吃上几天啦!”
另外几人纷纷称是。
沈长生的心一沉。
看眼前这几个人,虽说不是什么厉害人物,顶多就是入神境和抱丹境的修为,否则也不能沦落到这个地步,要是还在自家客栈,都不用老板出手,老板娘都能随手打发,关键是现在老板和老板娘都没在身边啊。而如今的沈姐姐有伤在身,不能动手,他虽然被那个小道童传授了一部《太上丹经》,但这一路上也没来得及修炼,修为实在有限得很。
沈长生实在是心里没底。
沈霜眉轻声道:“长生,待会儿你尽力逃跑,不要回头,他们捉不住你的。”
沈长生急道:“姐姐,你呢?”
沈霜眉伸手按住腰间的佩刀,“姐姐不管体内的‘鬼咒’,勉强杀掉这几个败类还是不成问题。”
沈长生拼命摇头。
两人的这番对话并未逃过这几人的耳朵,为首之人一笑道:“还是一对姐弟?倒是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你要怎么杀了我们。”
沈霜眉正要拔刀,沈长生已经一咬牙,独自上前,挡在沈霜眉的身前。
与此同时,一名汉子快步上前,朝着这个找死的小子当头就是一拳。
这一刻,沈长生只觉得脑海内的一篇金色经文忽然亮起,无数字符大放光芒。
沈长生下意识地双手结了一个指诀,在他身周出现一个仿佛蛋壳似的圆罩,这汉子一拳砸在圆罩上,整个手腕顿时扭曲出一个极为骇人的弧度,而沈长生竟是站在原地不动分毫。
“护体罡气?”其他几名汉子都被这一幕震惊了,其中为首之人大声道:“兄弟们不要怕,抄家伙!”
话音落下,几名汉子都抽出了自己的随身兵刃,明晃晃的,让人心惊,后背发凉。
沈长生迷迷糊糊之间,仿佛听到耳边有个中年男子的嗓音响起,不是掌柜,不是那个小道童,而是一个极为陌生从未听过的声音,似乎是在诵读一段经文。
随着这个声音,他的脑海中猛然闪过一抹画面,那是一座万盏金灯的道宫,辉煌无比。
在似梦似醒的恍惚之间,沈长生仿佛成了此中之人,他看着这座道宫中的金灯一盏盏熄灭,然后所有人都开始离开道宫,最后伴随着天摇地动的景象,道宫轰然下沉,一点点地沉入地下,最终了无痕迹。
与此同时,沈长生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动作,摆出一个双手抱圆的姿势。
几名汉子愣了一下,误以为遇到了某位惊才绝艳的少侠,结果等了片刻之后,却见这黑瘦少年迟迟没有动静,顿时目露凶光,朝着沈长生走来。
沈长生的衣衫飘摇不定,轻声道:“太上道祖慈悲。”
话音落下,从他的两掌之间生出一点火红之色,然后这一点火红越来越大,竟是一条首尾相交的微小火龙。
沈长生摊开双手。
火龙瞬间化作丈余之长,狰狞咆哮,一掠而过。
先前还在耀武扬威的几名汉子立时化作几具焦黑的尸体。
不过沈长生也不好受,只觉得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向后倒在沈霜眉的怀里。
太平客栈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月涌江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小舟悠悠荡荡,顺着大江逆流而上。
舟上唯有两人,一人撑船,一人独坐。
谁也想不到,撑船之人才是位尊之人,而坐在船中之人则是属下。
两人都是女子,其中坐着的女子一身妇人装扮,在月光下,脸色雪白,显得格外憔悴。
她低声说道:“这次金陵钱家谋划事败,使得十年苦功毁于一旦,皆是因我之缘故,还请广妙姬责罚。”
撑船的广妙姬淡然道:“不怨你,谁也没有想到紫府剑仙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金陵府,虽说如今的他不如往昔,可还是一样的难缠,神憎鬼厌。”
柳玉霜跪坐舟中,沉默不语。
广妙姬继续说道:“退一步来说,就算没有这位紫府剑仙搅局,钱青白也显然早有防备,否则他不会把沈元舟也请来。旁人也许不知道,可我却清楚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早年时钱青白曾行走江湖,由此结识了同样下山游历的沈元舟,接下来两人又结识了玄女宗的萧时雨,三人一起行走江湖,没少与我十宗中人为难,也算是名动一时。后来钱青白与沈元舟因为争夺萧时雨之故而反目,却没想到萧时雨谁也没看上,因为这等缘故,同病相怜的二人又重归于好,一直到了如今。”
柳玉霜喃喃道:“玄女宗宗主萧时雨。”
广妙姬微讽道:“玄女宗中人素来会装腔作势,仅次于慈航宗。世人都说我们牝女宗的女子惯会迷惑男人,可比起这两家的仙子,我们牝女宗还是要差上许多。”
柳玉霜心神恍惚,问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广妙姬道:“先回宗门,然后从长计议。”
就在两人说话间,有一艘大船顺流而下,与小舟狭路相逢。
广妙姬抬头望去,在船头上站着三人,而且都是老熟人了。
玄圣姬宫官、清慧姬、“血刀”宁忆。
宫官今天披了一件雪白出锋大氅,将她整个人都包裹其中,戴上兜帽之后,只露出一张脸庞,她俯瞰着小舟中的广妙姬,微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师姐。”
广妙姬心知宫官是来看自己的笑话的,如果自己在金陵府受了重伤,恐怕这位师妹也不介意直接来一次落井下石,否则又何必请动“血刀”宁忆。
广妙姬眼神幽深:“师妹不是在中州龙门府吗?怎么来江州了?”
宫官微笑道:“我这次来江州,是奉了宗主之令。”
广妙姬问道:“不知是什么命令?”
“这个就不能告诉师姐了。”宫官道:“若是师姐想要知道,大可去问宗主。”
广妙姬对于这个答复并不意外,面无表情道:“既然如此,如果师妹没有其他事情,那我们就此别过。”
宫官笑而不语,脚下的巨大楼船更是纹丝不动,显然没有要让路的意思,或者说,是要让广妙姬绕路而行。
广妙姬的眼神愈发幽深晦暗,却又忌惮于“血刀”宁忆,而不敢太过造次。
如此僵持片刻之后,广妙姬的神情恢复平静,一撑手中的撑杆,小舟偏转船头,从大船的一侧缓缓行过。
宫官转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舟,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轻声道:“日后还要麻烦宁先生。”
温文尔雅的宁忆淡然道:“宫姑娘不必担心。”
此时在船舱深处,有一个独立房间,没有开窗,光线昏暗。
房间内只有一人,在这个寒冷冬日仍是只穿了一身单薄黑衣,跪坐于地,膝上横有一把长刀。
此人正是“血刀”宁忆的弟子孙鹄,在平安县城龙氏一事之后,他被宫官授予了十卷天书之一,由此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归真境界,如今在少玄榜上位列第十。
说来也是巧了,宁忆在太玄榜上位列第十,而孙鹄在少玄榜上位列第十,师徒二人似乎都与第十这个位次颇有缘分。
在孙鹄晋升归真境之后,师徒二人有过一场点到即止的交手。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孙鹄用尽全力,甚至没能让宁忆拔刀,归真境和天人境之间的巨大差距,仿佛一条天堑,让孙鹄心生绝望。
可宁忆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孙鹄更加绝望,宁忆说当年他遇到紫府剑仙的时候,那时候的紫府剑仙尚未及冠,比现在的孙鹄尚要小上几岁,同样是归真境,为何紫府剑仙的归真境就能胜过宁忆的天人境,而孙鹄的归真境,却连让宁忆拔刀的资格都没有?
紫府剑仙。
“剑仙”二字是江湖之赞誉,并非是自吹自擂,那人始终都是自称紫府客。当然,孙鹄现在已经知道紫府剑仙的本名是李玄都,表字紫府,就是他在平安县城的城外截杀龙家镖师时遇到的那人。第一次见到李玄都时,此人只不过是玄元境而已,不管以前如何辉煌,那时候的李玄都在孙鹄的眼中真不算什么,丢了兵权的将军还是将军吗?丢了皇位的皇帝还是皇帝吗?那么丢了境界修为和佩剑的紫府剑仙还是紫府剑仙吗?
可当他第二次见到李玄都时,他甚至有些看不透此人的深浅,而李玄都又当着他的面与他的师父宁忆以及恩主宫官做了一笔交易。世人皆知,做买卖的前提是,双方站在同等位置上,否则便是客大欺店或者店大欺客。显而易见,无论是宁忆,还是宫官,都认为李玄都有与他们平起平坐的资格。
这让孙鹄在心底隐隐生出一股嫉恨之感。
凭什么?
凭什么李玄都年纪轻轻就能登了,宁忆便不再多说什么。
他执着于一个情字,可这个情字却不是师徒之情。
太平客栈 第一百九十章 高出三寸
东海之上有岛屿星罗棋布,若是连礁石也算上,号称三万六千岛。不过这只是虚数,当不得真,认真算起来,能够住人的大概有三百六十余岛,有名有姓的则是一百零八座岛,其中大岛三十六座,小岛七十二座。其中三十六座大岛直接归属清微宗掌管,设三十六堂主,而七十二座小岛分别由七十二位岛主掌管,依附于清微宗,类似于风雷派依附于神霄宗,每年都要向清微宗朝贡。
由此可见清微宗是如何势大,也难怪整个东海都被清微宗当作自家的后宅一般,任何商船要途径此地,每艘大船需纳过海费三千两换得清微宗的令旗,若无清微宗令旗,皆不能往。
各大宗门之所以有底气插手朝廷内政,甚至被许多朝廷权贵引为奥援,正是为各大宗门不仅仅是一群武夫方士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一地豪强,钱粮充沛,更甚于门阀,西北五宗能够起事立国,便可见一斑。
在七十二岛中,有一岛名为紫芝岛,传闻古时曾有仙人在此地清修证道,最终霞举飞升,被视作一处洞天福地,常常会有清微宗的高手来此地静坐炼气,故而此地的岛主当得十分憋屈,经常沦为驿站驿丞的存在
还有一座岛名为杀鲸岛,与紫芝岛相去不远,此地的岛主更是有名无实,常年不在岛上。因为曾经有两位功参造化的剑仙人物在岛上斗剑,故而不同于植被茂盛的紫芝岛,此地只有一片荒芜,其后此地成为许多剑士的斗剑场所,甚至在清微宗的历史上,一场名为“大比剑”的两派人火并,也是发生在此地,故而此地又有数不清的汹涌剑气和壮烈剑意,更像是一处战场,无数断或未断的长剑斜插于地,就像是一尊尊拄剑战死的剑士,临死一口气不绝,剑气仍是冲天。
无数逸散的剑气笼罩了整个杀鲸岛,这些剑气既不分敌我,化作剑风,只要未曾踏足归真境,登上这座岛屿之后,都逃不过被彻底分尸的下场。
正因为如此,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剑士都喜欢来此淬炼自身剑意,或是在杀鲸岛的边缘位置悟道练剑。对此,无论是清微宗,还是杀鲸岛的岛主,都是乐见其成,从不阻拦。
不过也有许多剑士被永远留在了此地,那些凝聚于此的无主剑气,就像骤然而起的阴风阵阵,无迹可寻,无孔不入,时而和煦如杨柳春风,时而凛冽如刺骨朔风,许多时候,转变只在片刻之间,若是应对不及,被剑风一吹,凄惨如凌迟刑罚,或是直接骨肉消融,不留丝毫痕迹。
一位归真境八重楼的女子剑客,凭借着一身归真境修为和师门独有的秘法,深入杀鲸岛的内部,在此淬炼自身的剑气剑意,已经驻留多日。
此时她正在对一名半大少年不断出剑,剑气如紫电。
这名半大少年顶多就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正是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只是还未及冠,算不得成人,而他的境界修为只是先天境而已。
寻常的先天境,别说连续接下女子的出剑,就是此地的剑风,也足以将其彻底抹杀。
可是这个少年不但毫发无损地走到了此地,而且面对女子的出剑,仍旧是闲庭信步,不伤分毫。
女子的额头上渗出汗珠,她已经连续出剑数十,每一剑都是全力施为,任凭她是归真境八重楼的修为,也有些难以为继,可就算如此,她仍是没有伤到少年分毫。
这还是少年没有还手的前提,若是两人对攻,女子恐怕没有半分胜算。
这位白衣少年的修为境界,的的确确只是先天境,只不过他最近刚刚从先天境中的昆仑境登顶至玉虚境而已。
先天玉虚境,几乎等同归真境九重楼,距离天人境也相差不远。
不得不让人感叹,人比人气死人,有些人用尽一生,尚且摸不到天人境的门槛,而有些人在不到弱冠的年纪,便已经天人有望。
女子曾经不信邪,只是连续见识了两个如此人物之后,已经逐渐麻木,甚至连嫉恨的心情都有些欠缺了。
在女子递出第九十九剑之后,终于是强弩之末,不得不拄剑喘息片刻。
白衣少年背负双手,微笑道:“五师姐,你这剑差点火候。”
女子咬牙不语。
少年悠悠然围绕女子负手而行,道:“我听说五师姐在前不久遇到了四师兄?然后还输给了四师兄?”
这两句话就像两剑狠狠刺入女子的胸口,让她脸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少年望着周围骤然而生又骤然而灭的剑风,摇头叹息道:“如果五师姐遇到的是当年的四师兄,那也罢了,毕竟当年的四师兄便是三师兄都要避让一头,就算是二师兄也不敢说稳胜于他,那时候的四师兄无论是剑意、剑气,还是自身的精气神,都在巅峰之上,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你不是他的对手,不奇怪。”
少年停在女子的面前,话锋陡然一转:“可如今的四师兄,跌落谷底的泥泞之中,不但剑气剑意荒废,而且此心也是拖泥带水,执着于儒家的什么天下苍生大义。剑就是剑,讲究‘纯粹’二字,若是剑有了牵绊,出剑便会变慢,这样的四师兄,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废人,正所谓运去英雄不自由,你还是输给了他,这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女子仍是拄剑而立,没有说话。
因为女子半低着头,所以少年只能蹲在女子身前不远处,然后仰头看着她,说道:“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是四师兄的剑道太高?还是说五师姐太过废物?”
女子猛然直起身来,以手中的“紫螭”指向少年的眉心,怒道:“李太一,莫要欺人太甚。”
“紫螭”的剑尖就像毒蛇的蛇信,距离少年的眉心不过寸许距离,只要稍稍向前,便可刺穿少年的眉心,可少年却是浑然不惧,伸出一根手指抵住剑尖,继续慢悠悠的说道:“其实师姐也不必太过上心,四师兄的资质根骨的确是好,当年师父说他的剑道比三师兄高出三尺,险些让三师兄心境崩坏,可五师姐就没有这方面的忧虑了,反正在我们师兄弟六人里面,你注定是垫底的那一个,无论是高出三尺还是高出三丈,都无甚所谓了。”
说到这儿,被叫做李太一的白衣少年屈指一弹,将“紫螭”弹开,笑道:“这便是五师姐的不幸了,大师兄司徒玄策,二师兄张海石,三师兄李元婴,四师兄李玄都,还有我这个六师弟李太一,与如此多的天才共处一室,便要卑微到尘土里。若是换成其他宗门,以师姐的资质嘛,定然不会是如今这般光景。”
女子正是在“天乐桃源”中败于李玄都之手的陆雁冰,而李太一便是他们师父的第六位弟子,也是关门弟子。
李太一的资质之高,已经无法用天纵奇才来形容,他三岁开蒙初悟,四岁握剑,九岁便踏足登堂入室三境,十二岁迈入先天境的门槛,破境速度之快几乎更甚于当初少玄榜第一的李玄都。
他如今之所以不曾踏足归真境,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他故意压抑自己的境界,对于打牢根基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因为他从始至终就不怀疑自己能否踏足天人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长生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