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骗局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李幺傻
我非常惊讶,问道“你怎么知道你怎么连我们居住的地方也知道”
陶丽问“你们认识张爱学”
我说“不认识。”
陶丽说“我认识张爱学,还在她家住过几天,知道她家有一个钱库,还知道他家的钱库可以通往外面,危急的时候可以逃命。”
我问“你怎么知道”
陶丽说“张爱学是个做大生意的人,家产万贯。中国这些年来,动荡不安,土匪盗贼,军阀恶霸,打来打去,每个有钱人都没有安全感,哪个做生意的能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张爱学是个开明绅士,有一次,我在大同,那年遭遇饥荒,张爱学开仓放粮,赈灾济民,我走进了这座大院里,也来到了放置粮食的钱库里。张爱学正在放粮的时候,饥民里混进了土匪,趁机在张家大肆抢劫。张爱学看到家丁抵挡不住,就带着家人和我顺着地道逃出了大同。”
我问“后来呢”
陶丽说“后来,我带着外地搬来的援兵,剿灭了那股土匪。”
我问“你当时也是南京的特工”
陶丽说“做南京特工是以后的事情,那时候我还在阎长官手下,做一名宣传员,阎长官派我来大同,想把张爱学树立为一个典型,让全山西的富商们,都以张爱学为榜样。”
哦,我明白了,陶丽在阎锡山手下,应该是军阀混战时候;而在南京做特工,则是在阎锡山归附了南京政府以后。既然陶丽先在阎锡山手下干,那么她一定是山西人了。
我问“你是哪里人”
陶丽说“我是五台人。”
果然是这样的。南京派山西人陶丽回山西刺探情报,刺杀日酋,熟门熟路,也较难让人怀疑。
我问“昨天你在房间里,顷刻就打倒了两个日本兵,你是怎么做到的”
陶丽说“日本人看起来凶恶,其实他们的凶恶是外表露出来的,内心非常虚弱。他们来到中国,人地两生,人数又占据绝对弱势。为了掩盖他们的虚弱,他们就要大量杀人,来给自己壮胆,因为中国这么多人让他们感到恐惧。在日本国内,他们也是农民,种田打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尽管进行过训练,但是比起一名训练有素的特工来,远远不够。在那座房间里,我先诱骗他们脱衣服,然后一脚踢向一个鬼子的下体,一手插向另一名鬼子的喉咙,他们完全没有防备,所以被我一击得手。”
我问“你胆子太大了,你就不担心会有鬼子有从院门走进来”
陶丽说“我在楼上看清楚了,鬼子来了有几十个人,安排人守住巷口,安排人家家排查。马巷有二三十户人,一户人家走进两个鬼子,他们顶多就只能派进两个鬼子。所以,我只要干掉这两个鬼子,就有充足的时间撤退到钱库里。只要撤退到钱库里,就安全了。万一情况危急,我们就走密道逃亡密林中。”
陶丽这个特工真是厉害,原来步步都在她的掌握中。
我想,陶丽应该有三十岁了吧,军阀混战的时候,她就已经入伍了,现在已经到了抗日战争。可是,三十岁的陶丽看起来仍然艳若桃花,美丽无方,而且极有智谋,技艺高超,心冷如雪。唉,柴胡喜欢上了陶丽,岂不是自讨苦吃
我问“我们下一步怎么办”
陶丽说“重整旗鼓,干掉瘸腿鬼子。”
我说“都没有人和你联系了,你还执行那个任务”
陶丽说“没有人告诉我任务取消,我就一定要完成任务。”
陶丽真是一个好特工。
中国式骗局 第358章:花架子武术
那时候的人都是这样,如果搁在现在,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你都和组织失去联系了,你还完成什么任务,为什么不呆个地方安安稳稳地过你的小日子,非要自讨苦吃可是,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信守承诺,一诺千金。
我想,这可能就是现在的人最稀缺的理想和信念。
天亮后,我们走出了地窨子,我爬上一棵大树,向四周瞭望,看到一望无际的密林,树梢像波浪一样错落起伏。别说这里只有我们这几个人,就算埋伏有上千人,也不容易找到。
以后,我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别说城市很难回去,就算回去了,三天两头接受日本人的检查,动不动就被日本人抓走,谁也不愿意过这种日子。
陶丽俨然是我们这群人中的首领,她指派那几个女人把地窨子里的稻草编织成席子,铺在地上,这样睡觉就会暖和些。陶丽又让白头翁和赛哥、柴胡准备柴禾,捡到的越多越好,因为以后都用得上。
陶丽带着我,我们带着两把枪,去密林中寻找可以吃的东西。
我们在树林的缝隙中穿行着,陶丽说“呆狗,你的枪法太差了。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老兵呢”
我说“我那时加入的是军阀的队伍。究竟是哪支军阀的队伍,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清。军阀也有富有穷,你加入的是阎锡山的军队,你们有钱;我那支军队破破烂烂的,一人只发几颗子弹。我连摸枪的机会都很少,哪里能练出好枪法”
陶丽问“现在我们躲在这里,枪支拿不上那么多,只带出来了两支,子弹管够,足足有几百发。你的枪法需要好好练一练。”
我说“这么好的机会,我当然不会放弃的。”
陶丽又说“你以前练的是什么拳脚功夫”
我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以前也没有好好练过,就是那次去西域走镖的时候,跟着一个镖师学会了几个套路。”
陶丽说“武术中有一句术语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觉得武术套路,很多都是花架子,看起来潇洒好看,但是不实用。突遇强敌,贴身肉搏,电光火石,哪里能够容你使出那么些花架子这时候,就要一招制敌,一招毙命,武术招式虽然成百上千,但是最实用的最致命的,却只有那么几下。”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评论武术,以前总是听人说什么少林拳厉害,什么武当拳厉害,什么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厉害,而且上千年来,武术门派之争,如火如荼,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门派的功夫天下无敌。而今天,陶丽却认为他们大多数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我不知道陶丽说得对不对。
陶丽接着说“以前,江湖上总是流传什么武林高手,而且传说得神乎其神,其实那些都是假的。”
我感到很惊讶,问道“真的吗”
陶丽说“谁也没有见过这些传说中的武术高手到底是什么样子,全凭说书人那张嘴口耳相传。说书人的嘴,媒婆的腿,他们的话怎么敢相信呢举个例子,他们说岳飞帐下有八大锤,八大锤大战陆文龙,你相信吗你见过拿着大铁锤打仗的人吗那么重的锤,举都举不起来,还怎么攻打对方他们说什么马踏联营,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这更是离谱。你骑着马过来,我只用一个弓箭手,就能够制服你,你还怎么马踏联营,还怎么取上将之首”
我点点头说“有道理。”
陶丽又说“要练好功夫,首先要有力气,一定要出拳有力,足以打倒对方。武术谚语中说力大强三分。我看不是三分,最少也要是七分。一个力大的人和一个力小的人搏杀,肯定占尽便宜。”
我问“那武术中那么多以柔克刚、反败为胜的招式呢”
陶丽说“这些招式,不敢说全部是瞎扯,但最少也有大部分是瞎扯。编选武术套路的人,想当然地进行演练,对方在什么情况下,你采用什么招式。但是,人都是活的,对方不会静等着让你使用这一招。而且,差之毫厘,这一招就发挥不了作用。”
我觉得陶丽说得很有道理。
陶丽突然打出一拳,打向空中,速度极快,她说“要有好功夫,要能够打倒对方,道理很简单,第一力气大,第二出拳快。”
我说“真的是这样。”
陶丽又说“你见过昆虫打架吗”
我说“没有。”
陶丽说“好,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昆虫是怎么打架的。昆虫都没有学过中国武术,不懂那些招式套路,我们就看它们是怎么制伏对方。”
陶丽一举手,我看到身旁的树叶上,杀机暗伏,两只昆虫都处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一只螽斯伏在一片桐树叶上,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它的前方一尺多远的地方,是另一片较大的桐树叶,这片桐树叶上伏着一只花斑蜘蛛。花斑蜘蛛同样紧紧地盯着螽斯。
我们在一旁观看,我们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和萧杀。
螽斯和花斑蜘蛛长时间爬在树叶上,动也不动,但是我能够看到它们的腿脚蓄满了力量,它们都想着向对方发出致命一击,但都在等待机会。
我看得很着急,就捡起一根树棍,决定把它们两个拨拉在一起。就在这时候,它们突然开战了。螽斯跳起来,花斑蜘蛛也跳起来,它们在空中撞在了一起,掉落下来的时候,花斑蜘蛛的毒刺刺入了螽斯柔弱的腹部,螽斯挣扎了几下,就肚皮朝天。花斑蜘蛛在我们长时间的注视下,它已经预感到了危险,它杀死了螽斯后,就迈动着长腿,匆匆忙忙地逃走了。
陶丽说“你看,蜘蛛和螽斯打架,没有花架子,而是一招致命。它们的身体在空中相撞的时候,谁能准确地把毒刺刺入对方的身体,谁就胜利了。蜘蛛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所以它得胜了。这时候,纵然螽斯有再多的武术招式,也不顶用,因为它的命门被蜘蛛握住了。”
我问“按照这么说,武术上那些套路都不管用”
陶丽说“不管用,武术套路是表演用的,可以说是一种舞蹈,面临生死关头,只有一招就可以制敌,要那么多套路干什么。”
我说“武术也是骗人的。”
陶丽说“可以这么说。武术和跑步一样,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一个人练了十年武术,而我只教你三个月,就能够打败这个练武十年的人,你信不信”
我摇摇头。
陶丽说“那好吧,我如果时间允许,就教你三个月。三个月过后,你去找你那个小眼睛师父比武,看谁能打过谁。”
我笑笑,将信将疑。
陶丽说“在我们这一行,我们不叫武术,而叫搏击。你要在和对手搏击中,一两招就取胜,一定要保证三个条件第一力气大,第二出拳快,第三出拳准。”
我点头说“是这样的。”
陶丽说“力气大,你有心理优势;出拳快,你就占据主动;出拳准,就能击中对方要害。到这时候,对方想不倒地都难。”
陶丽又说“一个男人的身体,有两个最要害的部位,一个是裆部,一个是喉部。如果你和他对峙,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击中这两个部位。只要你击中,你就赢了。”
我连声说“是的,是的,是这个道理。”
陶丽说“招式不需太多,一招就制敌。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练功夫,好好练枪法,以后会有大用的。”
陶丽刚刚说完,突然看到一只呆头呆脑的野鸡从我们脚前飞起来。
我笑着说“今天的饭食有了。”
陶丽说“呆狗快上树,查看周围有没有情况。”
中国式骗局 第359章:陶丽的计划
我知道陶丽是担心枪声会引来日本人或者汉奸,所以让我上树侦察。
我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松树,向四面张望。这里,将视线之内的森林尽收眼底,但是,我没有看到值得怀疑的地方。没有树梢摇动,也没有鸟雀惊飞。一切都很安静,安静得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海面。
我向树下望去,看到陶丽藏身在一棵树后,举起了步枪。那只野鸡站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傻愣愣地扑闪着翅膀,一副想飞却又飞不起来的姿态。我感觉这只野鸡实在又呆又笨,简直笨得都快赶上家鸡了,像这么笨的野鸡,又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又多少个都会死多少个。
可是,我再次向树下看的时候,突然大吃一惊,我看到刚才野鸡飞起来的那片草丛中,有几只毛茸茸的小野鸡,它们伸出圆圆的脑袋向外探望。我突然想明白了,这只野鸡一点也不呆,它是要引开我们,担心我们会伤害了它的孩子。
我急忙从树上溜下来,走到陶丽跟前说“甭打了,甭打了,这只野鸡有孩子,有一窝孩子。”
陶丽问“周围有危险吗”
我说“危险倒是没有。”
我的话音刚落,陶丽手中的枪就响了,那只展翅欲飞的野鸡终于没有飞起来,它一头跌在了石头下,陶丽枪法很好,一枪打碎了它的头颅,它连挣扎的机会也没有。
陶丽对我说“捡起来。”
我失魂落魄地跑过去,双手捧起没有头的血淋淋的野鸡,眼泪几乎要落下来。我想起了我的身世,我爹王细鬼为了一千个大洋,就丢弃我不管了,让老渣把我卖了。而这只野鸡为了自己的孩子,宁肯自己死亡,也要换来那群孩子的生存。
我爹王细鬼连这只野鸡都不如。
陶丽又对我说“回去吧。”然后,她自个提着枪离开了。
我跟在陶丽的后面,走了两步,突然扭转身,脱下衣服,找到草丛中的那窝小野鸡,把他们包在衣服里,提在手中走。我知道这群小野鸡没有了娘,肯定活不了多长时间。
陶丽看着我的举动,没有说什么。
我跟在陶丽的后面,心中充满了难言的苦涩。我知道今天如果不是陶丽,换成了别人,可能也会这么做。毕竟每个人在面临绝境的时候,生存都是占据第一位。可是,娘死了,这群小野鸡怎么办谁为它们喂食
我们走出了很远,快要到地窨子的时候,陶丽说话了。
陶丽说“以前和燕子在一起的时候,听她说起过你,说你心地善良,心肠软,现在看来,真是这样。”
我没有说话。
陶丽又说“呆狗你也是闯荡江湖的人,心肠还是这样软,可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社会,非常复杂,也非常险恶。这个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要么你吃别人,要么你被别人吃,你想不被别人吃,就必须把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我还是没有说话,我觉得陶丽说得貌似正确,这个社会确实有一部分像陶丽说得那样,你吃我,我吃你;你骗我,我骗你。但是也有一部分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义气、良知、诚信。师父凌光祖在别人眼中是个大骗子,但是却对我很好;豹子在别人眼中是个窃贼,然而却是有情有义的响当当的汉子;黑白乞丐在别人眼中是游手好闲的二流子,然而却充满了侠肝义胆;三师叔在别人眼中是个采花大淫贼,但是却有未泯的良善
世界很复杂,远远不能用非黑即白来划分。我可能生性就不是一个坏人,我也做不成坏人,我还是做回我自己,就按照我的本性生活,我做不了一个坏人,做坏人,我很累。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经历了这么多的风浪,我居然身上还有这么多善良的天性,连我都感到很好奇。关键时候,我的心硬不起来,我的心狠不下来。算了,该怎么就怎么吧,我不强行改变自己。
我们回到地窨子,柴胡他们一看到我手中提着一只野鸡,就兴高采烈。赛哥点燃了篝火,柴胡找到一根长木条,扎在野鸡的身上,放在篝火上烤。
白头翁看到我手中还提着衣服,衣服里传来了唧唧叫声,就问“这是什么”
我指着那只正在烧烤的野鸡说“娘死了,这是它的孩子。”
白头翁脸上闪过一丝凄然。
柴胡听到说我的手中还有一群小野鸡,就叫道“一块拿过去,烤着吃了,我们这么多人,这一只野鸡怎么够吃”
我望着柴胡,突然觉得他很陌生,晋北帮走出来的人,一向都很实诚,也很良善,怎么虎爪和豹子离开后,晋北帮的人都变成了这样。柴胡是狐子的徒弟,狐子死于非命,柴胡流落江湖,居然将倒棺材的那些江湖败类老月也纳入了自己的麾下。如果是我,我和江湖老渣、江湖老月势不两立。
做人是要有底线的。
野鸡的香味飘散了出来,柴胡边烤着,边吞着口水,他的喉结上下滚动。
白头翁对柴胡说“这么小的几个鸡娃子,都不够你一口吞了,我看还是养大了再吃。”
梨花和杏花跑过来,接过我手中的小鸡仔,看着它们黄黄的嘴巴,和它们灰白相间的绒毛,怜爱地抚摸着。梨花说“我们愿意把这几个小鸡仔养大。”
海棠花也说“我也愿意养。”
几个女人手脚麻利地攀折树枝,连枝带叶地编织竹笼,准备把小鸡仔放进去。柴胡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只野鸡确实不够这么多人吃,每个人只吃了几口,野鸡就连肉带骨头不见了。陶丽对我说“呆狗,我们可能要在这里呆很长时间,估计一时半会儿日本人也走不了,我们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你得把你的枪法练好。”
我说“那没问题,可是,我们总不能一直呆在山林中,过着猎人的生活,以后怎么办”
陶丽说“干掉大同城里所有认识我们的人,然后下山,去城里生活,再伺机干掉瘸腿老鬼子。”
我说“认识我们的人中,有保长,还有四害。”
陶丽说“好的,就先干掉保长和四害。然后下山,接近瘸腿老鬼子,干掉了瘸腿老鬼子,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我问“那以后呢瘸腿老鬼子死了呢”
陶丽说“那时候估计日本人就被赶出中国了。”
我说“没问题,甭说干掉这是三个人,只要有了好枪法和好拳脚,就是干掉三十个人,我也有信心。”
陶丽说“所以,你得先把枪法练好。”
树林中有一截被雷电劈断的木头,一人多高,碗口粗细,陶丽给木桩上放了一颗拳头大小的石头,然后,捡起一块土疙瘩,在距离地面两尺高的地方,划了一个小圆圈。
陶丽拿起一杆步枪,扔给我,我笨手笨脚地接过枪,差点让枪刺刺伤了手臂。陶丽说“你把这颗树桩想象成鬼子,那颗石头时鬼子的头,中间的圆圈是鬼子的心脏。你必须一枪爆头,一枪击穿心脏,也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陶丽说完后,就拿起另一杆步枪出发了。她要去打猎,一只野鸡,都没有让大家吃饱。
陶丽走出了几步,我看着十几丈开外的那颗树桩,犯难了,这么远的距离,甭说击中石头和圆圈,就算能够击中树桩,也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式骗局 第360章:枪法长进了
他们几个都在旁边围观,都听到了陶丽刚才说给我的那些话。赛哥看着陶丽渐离渐远的背影,笑着说“她在说笑话呢,这么远的距离,谁也不会打中石头和圆圈的。”
几个女人放肆地笑了起来,这两天来,她们都生活在陶丽的影子里,感到很压抑。现在有人说陶丽的坏话,她们终于感到一丝扬眉吐气。
陶丽离开人群有了好几丈,距离那颗树桩最少有二十丈。大家都以为陶丽没有听见,其实她听见了。陶丽猛然回头,狠狠地等着妓女们,她呵斥道“你们笑什么有什么好笑的”
陶丽举起步枪,没有瞄准,抬枪就打,两个子弹从我的耳边划过,女人们发出了一片惊呼声。枪声过后,我看到那颗石头被击成碎片,那个圆圈中心有了一个小圆洞。
大家惊讶地望着陶丽,却发现陶丽已经走远了。风中传来了陶丽的声音“你想活着,就得比鬼子的枪法更好。”
很多年后,李幺傻开始了独自寻找中国抗战老兵的旅程,听他们讲起了当年那些烽烟弥漫的岁月,老兵们说起日本鬼子的枪法,都众口一词地说,真准。
很多中国老兵说,日本鬼子站在房檐下,房脊上停着一只麻雀,鬼子端起枪来,就能够把麻雀打下来。还有的中国老兵说,一个鬼子老兵,拿着一杆三八大盖,就能够阻击中国一个排的进攻。
抗战早期的鬼子,几乎每个都是训练有素的。
以前在军队上的时候,总是打仗行军,行军打仗,根本就没有机会好好练习枪法,教我打枪的是一个老班长,他的枪法比我也强不到哪里去。军阀部队里的官兵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连个靶子都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打靶的时候,是按照环数来统计的,那时候我们打枪,是在树上挂一个水罐,谁能够打中水罐,谁就是好枪法。可是,我见老班长打了很多次水罐,没有一次打中过,倒是有几次打中了挂着水罐的树枝,即使这样,也获得了满堂彩,因为别的士兵连树枝都打不中。
现在,我终于有时间,也有充足的弹药来打枪,更重要的是,我还有陶丽这样的神枪手在旁边指导,我没有理由练不好枪法。
陶丽练习枪法,和当初教我打枪的老班长不同,老班长是把枪支放在凸起的地面上,而陶丽要求双手平举枪支。陶丽说“和敌人突然相遇,哪里容你找到一块凸出的地面,哪里容你爬在地上。你还没有爬在地上,就已经被敌人打死了。
我明白,老班长训练的是普通士兵,陶丽训练的是特种士兵。一个特种士兵的战斗力,是普通士兵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刚开始练习枪法的时候,我的手臂总是抖个不停,陶丽嫌我的手臂抖动,让我的手臂上吊着一块石头。可是很奇怪,因为吊了一块石头,手臂加力,反而不抖动了。后来,解开了石头,我就下意识地端平了枪支,即使头顶上打雷闪电,手臂也不会抖动。
然后,我学习瞄准。老班长教给我的方法是,眯着一只眼,让睁开的那只眼睛、准星、目标在一条线上。陶丽仍然让我放弃过去那些错误的观念,他要求我抬枪就打,不需瞄准。他说,和敌人相遇,根本就不能闭上一只眼睛,等你那只眼睛闭上了,你就无法判断敌人的方位远近;等你瞄准对方的时候,你已经中弹倒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