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王富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岳嘿嘿笑了,可肌肉收缩,又牵动了伤口,所幸还是板着点吧!
“太后,我去西山看了看。天气冷,山风大,就被吹伤了,不过不碍的。过些时候就好了。”
蒋氏责备道:“多大的人了?还到处乱跑?咱们是南方来的,京城苦寒,风沙又大……要是当初太宗文皇帝不迁都就好哩。”
王岳没敢接话,他可不敢随便非议朱老四。
好在蒋氏也不想多抱怨,而是转而问道:“小富贵,你替哀家买下了西山,有什么打算吗?”
“有啊!”
王岳很用力点头,“太后,咱们这次可发了大财了!”王岳眼睛明亮,语气兴奋,拳头都不由自主举了起来。
老太后呵呵道:“你个臭小子,花钱是一流的,赚钱可未必!你给哀家仔细说说,打算怎么办?”
王岳下意识看了看永康公主两口子,“那个……太后,泄露商业机密合适吗?”
蒋太后哼了一声,“怎么不合适!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藏着掖着!”
这两口子唯唯诺诺,怎么听,都有点像责备他们,不够磊落。
王岳笑呵呵的,“既然太后吩咐,那我就说了。”
“这西山的煤矿啊,绝不只是给京城供应石炭这么简单……虽说石炭的利润不低,但是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这第一样,就是臣的火药厂,当然了也是陛下的产业,您老人家的摇钱树……”
蒋氏好奇,“怎么,还跟火药厂有关系?”
“当然有了,您老不会觉得火药厂光是生产火药吧?其实真正的大头儿还是钢铁。过去炼铁以木炭为主……可您老人家也知道,京城风沙大,周围可用的木材越来越少,价钱越来越高,优质的无烟煤,是火药厂最需要的东西!”
“有了充裕的无烟煤供应,钢铁产量就能几倍,几十倍往上翻……钢铁多了,打造农具,模具,乃至刀枪剑戟,这都是利润丰厚,且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您老人家以为呢?”
蒋氏脸上含笑,“哀家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可听你说了,也觉得是好事。既能赚钱,又能造福百姓……真是难为你怎么想出来的!”
王岳嘿嘿道:“其实这还只是煤炭的第一个用处……还有一门更大的生意,那就是烧砖!”
“烧砖?”
王岳点头,“太后,您老人家从去年开始,就筹措银两,安顿流民,现在外城还在大兴土木。城墙要修,老百姓的家宅也要修。光是砖瓦就是个惊人的数目,完全供不应求。您老想想,咱们要是把西山的煤炭开出来,这又是多少钱?”
蒋太后已经渐渐把眼睛瞪圆了,甚至呼吸都急促了。
至于永康公主和崔元两口子,更是张大了嘴巴,都舍不得合上!
乖乖!
这个王岳是真能点石成金啊!
人家开采煤炭,光想着取暖,他竟然想到了炼铁和烧砖……这俩生意要是做下来,利润丝毫不会比挖矿少。
点石成金,名不虚传啊!
“小富贵,你可真是哀家的金童子啊!”蒋太后忍不住拉起王岳的胳膊,“你去西山,跑得这么辛苦,都是为了这事吧!哀家可是知道你的用心良苦了。”
王岳轻笑,“这是臣该做的。臣还有个想法,这些生意都不是小事情。光靠着咱们投资,招募人手,还是太慢了,臣的意思是要公开招股,拉拢一些有实力的商家大户,让他们投入进来。”
蒋太后微皱着眉头,“小富贵,既然生意赚钱,哀家又不是没钱,为什么让他们掺和,哪有把到嘴的肉分出去的道理?你这话哀家不爱听了。”
“哈哈哈!”王岳轻笑,“太后,这么大生意,需要的人手是几十万计的,全靠着咱们去花钱雇佣,哪能这么快?而且您老何等身份,怎么能干挖矿赚钱的事情,这钱挣得也太难了点!”
“哀家不在乎!”
蒋太后冷哼道:“大明江山是一刀一剑杀出来的,哀家不怕辛苦,就怕穷!现在陛下天天为了清丈田亩,都费尽了心思,哀家也想帮帮他。”
王岳欣然一笑,“太后。您想过没有,拉大家伙投资,就是让他们把资金和劳力转到这上面啊!武定侯的家中已经证明了,清丈之后,会释放出许多劳力,如果无事可做,这些劳力就会添乱……相反,若是可以挖矿炼铁,这些劳力就会替大明创造无穷财富啊!”
“而且世家大族,有了这个出路之后,也不至于一心跟陛下对着干,您老人家可是帮了陛下大忙了!”
“哎呦!”
蒋氏如梦方醒,我的天啊,这脑子都让小富贵长了,这孩子哪是金童子,简直是善财童子啊!
“好啊,真是太好了!哀家准了!小富贵,你还有别的建议没有?”
“有啊!”王岳轻笑,“您老人家手上还有不少现金吧?当然了……臣不是想要钱啊!臣的意思大举投资,肯定有资金不足的情况,若是谁手上的钱多,拿出来放贷,必定能大赚特赚……以往这些利都是山西人的,别人掺和不进来。就连咱们湖广商会,也只能眼巴巴看着。可若是您老人家愿意大发慈悲,提供援助,这事情肯定能办成。利息太高也不好,定在百分之十就行,您老的钱每年能增加百分之十,就像雪球越滚越大,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您老觉得呢?”
“快别说了!我的儿啊,你可真是个好孩子!”
蒋太后喜得抱住了王岳,宠溺地摸了摸额头,这可是连朱厚熜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老太后是心满意足,还回过头,瞧了瞧永康公主两口子。
“怎么样,你们这回见识了王岳的本事吧?别怪哀家和陛下看重他,就这份算计,你们服气不服气?”
服!
除了服,就不剩下别的了!
“太后,王岳王大人果然奇思妙想,无人能及……只是似乎不必花钱购买西山的土地吧?”崔元生怕被说是诬告,提醒蒋氏,还有这事呢!
蒋太后哼了一声,“你可真是个书生啊!哀家告诉你们,王岳这么做的目的!这其一啊,既然是让大家伙参与,出钱出力,总要有个依循。哀家白拿,别人也想白拿,那就坏了最初的用心了。更何况哀家都出了五十万两,其他人还能少出吗?这是西山的价值所在!不能打折扣!”
“再有啊,哀家这是向顺天府租用的开矿权,每年都还要给顺天府一笔钱,这也是充实国库,让陛下不用每天为了钱的事情发愁。有哀家带头,倒要看看,谁还敢逃避税赋!谁还敢占朝廷的便宜?”
蒋太后杀气腾腾,“永康,你们家中也有生意吧?”
永康公主一听,慌忙道:“太后说的是,回头就让他们把税补齐了,有太后母仪天下,谁还敢乱来!”
蒋氏点头,“行了,你们两口子的好心是有,可就是不够聪明,有些事情想得浅了。对了,你们的那个儿子不是拜了王岳为师吗?没事你们两口子也跟着好好学学,别闹笑话。”
这两口子还能说什么,只剩下一个劲儿点头了。崔元额头都冒汗了,生怕王岳会跟他们算账。
这时候蒋氏拉起王岳,一边走还一边笑呵呵道:“哀家带你去看个好地方,陛下想看,哀家都没让,这回啊,你可是有福气了!”
我是王富贵 第239章 勋贵最后的机会
王岳被蒋太后叫走了,前后差不多两个时辰,没人知道王岳看到了什么,只是听说他在出来的时候,脚下一滑,险些在午门摔倒。
还有人说,王岳是摔倒了,双腿跪倒,被皇家的至宝给吓到了。
至于这个宝贝是什么,众说纷纭,没人知道是什么,但是能把王岳吓出内伤,足见威力之大。
人们不得不感叹一句,皇家真是恐怖如斯。
而此刻更恐怖的事情也来了,那就是上任顺天巡抚之后,郑谷给内阁递了一道万言书。全面阐释了他的施政计划。
郑谷的核心是两个字:理财!
把这两个字拆开,就是农、商两方面。
在农业上,自然是清丈田亩,扩充税源,减轻盘剥,改善民生。
在商业上,郑谷认为朝廷商税本就很低,加之落实不力,朝廷的商税形同虚设。可实际上,商人的负担也不算低。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各种苛捐杂税太多,好强大族,盘剥勒索……因此在整个顺天境内,要统一税收,革除一切苛捐杂税,取消地方的屏障壁垒。
对于那些敲诈商人,私设税卡之辈,严惩不贷!
这份奏疏的内容很吓人,但更吓人的还在后面,之前已故大学士李东阳的家人,向京城运送商品,还打伤了王岳。
朝廷震怒,派遣南京吏部尚书费宏出马,亲自彻查李家。
经过抄查,一共发现近三十万亩土地,二十多万两的家产。另外在李家还发现了不少原藏于国子监的书籍。
敢情李东阳在儒林身负大名,他向来喜欢收藏古籍,因此弄了不少朝廷的书籍回家,甚至还包括宫里的珍本。
总计有八百多册。
费宏据实上奏,朱厚熜看到之后,颇为震怒,并且御笔写下硕鼠二字!
李东阳的谥号赠官,一切哀荣悉数剥夺。李家人也被发配云南。
别以为你死老虎,就能躲过打击,朝廷要下手办你,绝不客气。李家垮台之后,另一个大学士之家。徐有贞的徐家,后辈亲族主动上书,愿意配合朝廷清丈田亩,一体纳粮服役。
两位曾经鼎鼎大名的阁老,全都垮了。
谁都明白了一件事,清丈田亩,已经势在必行,就是看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罢了。
不过相比士林的忧心忡忡,最惶恐的还是京城的勋贵……因为清丈是从顺天开始的,这一刀即将落在他们的头上。
所有的勋贵宗亲,无不惶恐不安,大家伙拼命寻找办法,想要躲过一劫。不过要说所有的勋贵都这样,那也不对,毕竟武定侯郭勋就不相同。
他已经把什么都交出去了,根本不怕。
相反,他不但不怕,还很乐!
“给我准备酒菜,咱们全家要好好喝一杯!”
不能不喝啊!
这要是不喝一杯,简直对不起这么多日子的辛苦。
郭勋亲自安排菜肴,还弄了一坛子当年长子出生时候,埋下的一坛子美酒。
“听说南方有个习俗,就是生个儿子埋下一坛酒,等儿子考中状元,拿出来喝,这就叫状元红!”
郭大少爷眨巴了一下眼睛,埋怨道:“爹,咱们家可是世袭罔替的侯爷,再过十八辈子,也出不来一个状元,你这是白费心思了。”
郭勋冷哼道:“这叫什么浑话?状元三年才一个,就像别的人家能碰上似的。”他伸手撕开封皮,顿时一股浓郁的酒香,充斥整个房价。
三个儿子都留下了口水,死死盯着,真是好东西啊!
郭勋呵呵一笑,“寻常人家,都是等儿子成亲的时候,拿出来喝,一样叫状元红,图个吉利而已。”
大儿子一听不干了,“爹,您孙子都满地跑了,怎么才拿出来,您是不是把儿子给忘了?”
“呸!”
郭勋气哼哼啐了他一口,“就你这个德行,喝马尿还差不多,喝这个,浪费东西了!”说着他抱起酒坛子,到了女儿的面前,小心翼翼,给女儿倒了一杯酒,然后笑嘻嘻道:“丫头,你尝尝。”
郭小姐点头,举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
“的确是好酒,比宫里的御酒还好喝!”
“哈哈哈!”郭勋大笑,“这宫里的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那些太监要是合着伙给皇帝喝井水,非说是天下第一的美酒,天子也就只能喝了,不喝没法子!”
郭勋叹口气,看着三个儿子,又瞧了瞧自己的姑娘,意味深长道:“到了什么时候,都要有人帮衬着,尤其是一家人,更要抱成一个团。丫头啊……你聪明过人,比你爹还强,这几个月下来,咱们郭家又重新活了,你是首功!爹在这里,要谢谢你!”
郭勋站起来,竟然要施礼,那三个小子也连忙站起,给妹妹施礼。
“爹,三位兄长,你们别这样,让人看到,还以为女儿成了女皇呢!羞死人了!”郭大小姐脸臊得通红,爷四个发出爽朗的笑声。
郭勋道:“丫头,咱们一家人,心必须要齐。朝廷接下来要干什么,你能看得出来不?咱们郭家,又该怎么应付?你有个定见没有?”
郭勋这么问,同时也对三个儿子道:“你们都好好听着,你们妹子有什么吩咐,都要老老实实听着……咱们郭家能不能兴旺发达,全看他了。”
父子四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丫头身上。
弄得郭大小姐还挺有压力的。
她低着头思忖半晌,这才道:“爹,容女儿说句不在行的话……咱们家虽然先被抄了,但却也是好事,咱们比所有人家都提前走了一步。”
郭勋思忖片刻,深以为然。
“对!我算是看出来,天子要清理田亩,要整顿商税,其实用意是照顾小农,发展工商,以商税填补田赋,不是一味抢钱!”
郭小姐露出惊喜的神色,看起来这几个月老爹的进步飞快,真是可喜可贺。
“爹,王岳买下西山,他这个人,心思深沉,草蛇灰线,极其善于布局。不可能只为了给郑谷撑场面,就砸下那么多钱,他的用意还是要经营西山,并且以此发财!他能投入五十万两,图谋的就是背后的五百万两,五千万两!”
郭勋老脸铁青,要说王岳,他是真恨。
抢走他们家那么多田产,把几代人积攒的家底儿都给拿走了。可换个角度,他又很佩服王岳,毕竟在商业这块,除了女儿,就是他厉害了,反正在老父的眼里,女儿始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谁也撼动不了。
“丫头,你的意思,咱们是不是要跟王岳合作?分一杯羹?”
郭大小姐点头,“当下其他勋贵或许还有犹豫,他们不愿意放弃土地,不愿意接受清丈……只是天子的意思这么明白,对抗天子,那就是死路一条。现在朝中的那些人,个个凶猛,都不是好惹的。”
郭家那哥仨立刻点头,没错,别说王岳,就连刚刚上任的郑谷,布局征税之后,也是霹雳手段,谁敢逃税,绝不客气。
“爹,既然咱们跳出来了,就不用跟他们一样,女儿建议,咱们把这段时间挣来的钱,都拿出来,然后再借一笔,筹集资金,全押在西山上!”
郭勋眼珠子乱转,陷入了沉思。
且不说他跟王岳之前的仇,光是这一步,也就意味着郭家往后,彻底摆脱土地,要换一种活法了。
“士人是耕读传家,武夫是耕战传家,全都离不开土地,可偏偏要让咱们经商……也好!郭家人干什么都不会比别人差!”
郭勋沉吟道:“丫头,咱们家能拿出多少钱啊?”
郭大小姐略迟疑,伸出了一根指头,“一百万两!不够还能再借一百万两!”
郭勋突然懵了,他们家不是被洗劫一空吗?几时有这么多钱?
我是王富贵 第240章 一起去爬西山
郭勋很抗拒王岳,甚至可以说是怨恨……兔崽子把他们家坑惨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田产一扫而光,那是多大的一片地啊!
郭勋的心都在滴血,他甚至觉得,干脆一死了之算了,反正他也没脸去见祖宗了,与其活得憋屈,还不如死得轰轰烈烈。
奈何郭勋终究是没敢死,只是他万万想不到,郭家这么快就恢复了元气,甚至家产还翻倍了!
才几个月的功夫啊?怎么跟做梦似的?
郭勋不信,他们干了什么?不就是买了些农具,还收购了一些粮食……这生意赚钱,但是能赚到一百万两,还在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丫头,你给爹说清楚,你到底是怎么发财的?”
郭大小姐呵呵一笑,“爹,农具虽然赚得有限,但毕竟很稳妥。而且现在老百姓减少了田租田赋,他们最紧迫的就是过冬!烧柴可以进山自己砍,但是砖瓦木料,这些东西却是少不了。而且外城兴建,需要的物资更多。女儿就斗胆借助您老人家的威名,从辽东弄了不好木材过来,另外还购买了一批牛马……”
郭大小姐说着,将具体的账目交给了老爹。
郭勋瞪着牛眼,仔细看着,一笔一笔的账目,看得他都怦然心动,口干舌燥。
辽东的木材多,价钱还便宜,平时跟京城就有几倍的差距。现在京城物价飞涨。差距更是到了惊人的十倍以上!
而郭大小姐手段更是高明,她提前派人过去,交了定金,将辽东的货全都捏在了手里,等到其他人反应过来,已经全都晚了。
郭大小姐甚至连运费都不想出,她直接以京城市价一半,卖给了其他商人,让他们转运回京城。
这一下子郭家就捞了净利润五十万两,回过头,郭大小姐又采购了一大批辽东的土产,像是皮草啊,药材啊,山货啊!
从秋天开始,这些物质就在疯狂涨价,他们又赚了一笔……前前后后,郭家到手的利润,在八十万两之上。
而为了经商,郭大小姐也屯了不少地产,尤其是外城的土地,才半年的功夫,地价又飙涨了一倍。
郭勋看得能不懵吗?
“我说丫头,这人都疯了吧?就城外的破地,哪有那么值钱?这帮人不会都为了捧王岳的臭脚,故意溜须?”
他说完,才发觉自家也是“溜须”的人之一……郭勋讪讪道:“丫头,我就是不清楚,王岳怎么指哪哪有钱啊?”
郭大小姐苦笑,“这还真不是王岳的原因,当然了王大人早就布局,也是他手段高明啊……”郭大小姐顿了顿,“爹,你说这京城最好的学堂,在哪里?”
“在……在国子监?不过貌似国子监的那帮人也不怎么样啊?”
郭大小姐道:“爹,现在外城聚集了许多心学名儒。像什么王艮啊、钱德洪啊、王畿啊,他们都是名家大儒……阳明公虽然南归,可这帮人还在,他们在外城大肆办学……孟母三迁的故事,您老总听说过吧?”
郭勋眼珠转了转,突然一拍大腿,“丫头,你是说有人为了求学,跑到邻近学堂的地方?”
“不是跑,而是划区。”郭大小姐苦笑道:“女儿听说,甚至有人把内城的房舍给卖了,就为了买个外城的房子,让孩子能求学鸿儒!”
“我的天啊!”
郭勋大叫,“好不要脸的读书人!这些文人一个个口不言利,原来他们捞钱更狠啊!丫头,咱们家有钱,赶快置地啊!”
郭大小姐笑呵呵道:“爹,咱能想到,王岳能想不到?他可是宛平的县令啊!现在想去囤地,晚了!”
话说到了这里,郭勋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他终于感觉到王岳的可怕,这小子料事如神,点石成金,手段花样百出,处处都在别人的前面……跟他斗,还真没什么胜算!
郭勋想了想,无奈苦笑,“算了,我认命了。丫头,明天我就去见王岳,把咱们愿意出力的意思透给他。”
郭勋抓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老脸涨得通红。
让一个世代将门,向着一个小崽子低头认输,还真是有点困难啊!
“爹!”
郭大小姐伸手,抓住了老爹的腕子。
“您老若是听女儿的,现在就过去,别耽误时间了。”
“你是说………”郭勋也不是完全糊涂,他久在京城,大明的勋贵什么德行,他最清楚不过了。
“我,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现在就去!”
郭勋匆匆起身,直接往虎房这边赶来。
等郭勋赶来的时候,在迎面也有一驾马车赶来。
“是定国公徐光祚!”
郭旭切齿咬牙。
在京的三大国公,最水的就是定国公!
这一支徐家人,简直丢尽了中山王的老脸,除了能仗着女人撑腰,就是会察言观色,懂得下注投机。不过话说回来,既然他们家都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赶快进去吧!
可别再让徐家抢了先!
郭勋匆匆进来,结果却没有料到,还是晚了一步,他吃了个闭门羹。
准确说,是王岳留了个条子,他人在西山脚下,准备邀请大家伙过去,一同爬山!
郭勋傻了,这什么意思啊?天寒地冻的,现在去爬哪门子山啊?又不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
真的有事,摆一桌酒宴,好好谈谈,什么都好说,非要玩幺蛾子,真是不当人子!
郭勋正冒着,徐光祚的儿子徐延德屁颠屁颠跑了进来,正好跟郭勋撞上。
“原来是武定侯啊!你也来见王大人?”
郭勋哼道:“怎么?你们家也急着过来?三大国公一向是同进退的,你们家不会想当叛徒吧?”
徐延德慌忙摆手,“您老人家可不能这么说话!我这是过来学艺的。跟家里没关系!”
“学艺?学什么艺?唱戏还是打鼓?”
徐延德一本正经道:“武定侯,我手里有一批好酒,一坛三十两,三坛一百两,您老准备买多少?”
郭勋眼珠转了转,抓着胡须,哑然一笑,“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连账都算不明白,还是让你爹过来,免得被人家卖了!”
徐延德哼道:“武定侯,你还是说说,打算买多少?”
“我……一坛子都不买,我家里有!”
郭勋一甩袖子,转身就走。
徐延德冲着他背影做了个鬼脸,你想挑战我们徐家的绝活啊,做梦去吧!这一次啊,我负责押注帝党,无论怎么样,我们徐家都不会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