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由于上述的这些原因,从而导致了大内家在西国的这些领地不但总人口显得有点稀少,而且青壮以及小孩并不多的现象.
相比起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这些地区,罗氏家的其他地区的人口则是显得合理得多了.其中,作为罗氏家起家之地的肥前国,此时的人口已经达到三十五万,其中青壮为二十一万,小孩为十万.较早纳入罗氏家版图的筑后国,人口为二十三万,其中青壮为十四万,小孩为六万.同样也是较早纳入罗氏家版图的肥后国,人口为三十一万,其中青壮为十八万,小孩为九万.
从上面的人口情况可以看得出来,相比起1549年时的人口情况,此时这三国人口中的青壮以及小孩更多了.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耕作体系等因素造成的.而且这个地区也是受到罗氏家所倡导的新饮食习惯影响最深的地方.在相比以往更好的饮食习惯下(比如多吃鱼肉).当地领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尤其是战国时期普遍存在的夜盲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导致了政良在补充罗氏家常备的时候,往往会更喜欢从这几个地区进行兵源挑选的.
稍迟加入罗氏家版图的地区方面,筑前国的人口为十八万.其中青壮为十二万,小孩为四万.丰前国的人口为十三万,其中青壮为七万,小孩为四万.丰后国的人口为二十五万,其中青壮为十五万,小孩为七万.壹岐岛的人口为一万五千余人,其中青壮为八千余人,小孩为四千余人.日向国西北部罗氏家暗中所占据地区,人口为五千余人,其中青壮为四千余人.小孩不足一千人.这些地区在经过这数年的发展,当年的小孩此时已经成长为了青壮,而更多的小孩则是降生了.相比起此前,青壮以及小孩的人口都有所增加,但并没有肥前国等地那么明显.
按照内政阁此时提交上来的这么一份关于人口的报告来计算.此时罗氏家的领地已经有一百七十余万的人口,其中青壮九十六万左右,小孩四十余万,而青壮当中,男丁则有六十余万.随着新占据的西国地区人口的进一步统计,以及不断涌入的流民,罗氏家的人口还将有所增加.
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前.政良当即做出了扩军的决定,毕竟随着领地版图的扩大,以目前罗氏家一万余人的常备(也就是全职士兵)以及二万人的预备役常备(实际是半耕作半职业的农兵),显然是无法满足罗氏家的领地防卫以及扩张需求了.
而此时罗氏家一百七十余万的人口,要是按照罗氏家十抽一的军势选取比列,此时罗氏家完全可以从青壮的男丁中抽取出六万余人的青壮男丁组成新的罗氏家军势.而要是按照此时战国其他势力不分老幼的按照十抽一的比例抽取.罗氏家甚至可以组织出一支十余万的军势.
但如此大规模的常备军势或者半常备军势,显然都不合适的.政良决定根据实际需要对罗氏家常备以及半常备进行扩军.
常备方面,目前主要包括合共四千二百人的七个常备番队,合共三千六百人的四个水军常备番队,合共五百人的两个骑兵常备番队,四百人的铁炮常备番队,四百人的武士常备翻地,一百人的披风众,二百五十人的常备侦番番队,一百人的常备传令兵,一百五十人的黑鹰忍军.
对于作为罗氏家主要战斗力的七个常备番队,政良并不打算增加常备番队的数量,但却是要对各个番队的兵种以及常备名额进行调整.原本一个番队中.只有长枪手与弓箭手这两种兵种,而且各自的名额为三百五十人与二百五十人,如此一来,一个满额的常备番队的常备为五百人.
这一次,政良将每个番队中的两个兵种当中,长枪兵增加了一百五十个名额,而弓箭兵则是增加了一百个名额.增加这些名额后,每个番队的长枪兵名额为五百人,弓箭兵则是三百五十人.
此外,政良还为每个番队增加五十个名额的铁炮兵.政良之所以为每个番队增加铁炮兵,一是因为随着铁炮工坊规模的不断增大,此时罗氏家的铁炮储备已经能够满足装备这七个番队的需要了,而且预备役常备中也有充足兵源满足这一次的补充需要,同时罗氏家工坊还能及时提供维修等后勤支持.二是,政良从这一次西国.[,!]战略中,发现日后罗氏家将会在攻略中遇到的山地地形越来越多了,而铁炮这种武器正是适合这种地形的.基于这个两个原因,政良这一次就决定为七个常备番队增加了铁炮兵这种兵种了.
如此一来,一个番队就包含了五百个长枪兵,三百五十个弓箭兵以及五十个铁炮兵,合共九百人了.七个常备番队合起来,则是有六千三百个常备了,比起此前的四千五百人,多了近二千人.i752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89章 新的扩军(二)
. .
在决定了七个常备番队的调整方案后,政良又开始考虑四个常备水军方面的扩军需要。目前的常备水军情况是,第一常备水军有常备一千二百人,其余三个常备水军则是各有八百人,合共三千六百人。
原来这些水军常备番队是没有规定好一个番队中的具体兵种的,但在经历了数次水战以后,政良觉得还是具体规定好水军各个兵种的比列为好,同时趁着这段时间令他们进行好兵种之间的配合训练,这样水军番队的战斗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政良在水战方面并不是很在行,所以他还找来李华梅、村上武吉、忽那通著等水军主要将领进行商议。
经过一番商议后,政良决定保留第一水军常备番队一千二百人的规模,而其余三个水军常备番队的规模则是上升为一千二百人,如此一来,扩大规模后的水军就有常备四千八百人了。
此外,政良还对每个常备水军的兵种进行了具体划分,其中长枪兵四百人,弓箭兵四百人,投掷兵(也为盾兵)三百五十人,铁炮兵五十人。投掷兵主要作用是向敌军船只投掷炮烙,目前以罗氏家战船的装备水平,投掷兵只能用手来投掷,罗氏家兵器工坊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研究可以安装在船上的投掷兵器,此外这些投掷兵还人手一只木盾或者藤牌,用于为自己以及其他士兵提供掩护,避免被敌方远程武器击中。
至于最后的铁炮兵,自然是为了增加罗氏家战船在水战中的攻击力了。本来政良打算为各水军番队配置更大规模的铁炮队的。但以目前罗氏家铁炮工坊的生产能力以及后勤支持能力(主要是火药与子弹的支持)。再考虑到其他番队的配置需要。也就仅仅能够达到目前每个番队五十人的配置了。但这样的规模,在此时的战国水军中,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了。
确定了常备水军的扩军方案,接下来就是两个常备骑兵番队的扩军需要了,针对骑兵的情况,政良同样找来了矶野员昌、高坂昌信、赤穴光清等主要骑兵将领进行了商议,最终确定的扩军方案是:
原罗氏家第一常备骑兵番队,从四百人的常备提升为五百人。战马也从四百匹提高到五百匹;第二常备骑兵番队则是从原来的一百常备以及一百匹战马提高到五百常备、五百匹战马,如此一来,罗氏家就有两个各五百常备以及五百匹战马,合共一千人的常备骑兵番队了。
常备骑兵番队确定了,紧接着就是常备铁炮番队了,目前罗氏家只有一个四百人的常备铁炮番队,为了更进一步地适应罗氏家日后多线作战的需要,政良这一次决定再增加一个新的常备铁炮番队以及一个大筒番队。新的常备铁炮队命名为第二常备铁炮番队,常备名额同样为四百人。至于新增加的大筒番队,名额为一百人。他们将负责目前罗氏家仓库中仅有的五尊大筒的操作。
常备武士番队方面,原本四百人的名额。被政良提升为了六百人,同时还对武士番队的兵种进行了划分,一共包含二百人的长枪武士、二百人的弓箭武士、二百人的铁炮武士。
作为政良贴身护卫的披风众,依然保持着一百人的名额,一共分为五十人的长枪披风众以及五十人的武士刀披风众,所有的披风众首先需要精通骑马术,所以披风众都是手手一匹战马的。
除了上述这些常备进行了调整以外,常备侦番名额从原来的二百五十人提高为三百人,而且政良对他们的进行更加详细的分工,他们将会被划分成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人将会被轮流分散到罗氏家的各个番队以及居城中去,负责各番队、各居城与政良之间的日常侦查,以及各番队之间的日常侦查。剩下的一部分将随时跟随在政良身边,负责政良周围的侦查与监视保护。
与常备侦番相类似的,作为罗氏家的常备传令兵,也从原来的一百人提高到二百人,然后被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跟随在政良身边,负责政良居城以及政良日常的命令传达以及与领地各处的联系;其余一部分则是轮流分配到各个番队中去,负责与主公政良的联系或者给个番队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没有得到政良的许可,各个番队之间是不允许各个番队绕过这些传令兵进行联系的。而与侦番相类似的是,为了避免传令兵被收买,这些传令额会被不定期进行驻地的轮换的。
以上就是政良针对罗氏家常备进行的调整了,至于剩下的黑鹰忍军,并不是政良不愿意提高黑鹰忍军一百五十人的名额,问题是这些黑鹰忍者都是从罗氏家的黑鹰忍者村中培养出来的。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忍者并不容易,以目前黑鹰忍者村的人口以及培养情况来看,能够保持这一百五十人的忍者队伍不变已经很不错了。这些黑鹰忍者同样也是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守在肥前国岸岳山城附近的山林老巢当中,负责老巢的安全的同时,接受情报阁诸如监视领地稳定、家臣监视、情报刺探之类的任务;剩下的一部分则是随时跟在政良的身边,负责政良的安全保护。
最后,还有隶属于政良的嫡女美姬直接管辖的红色鬼姬番队的五十人的名额,在政良看来,这个番队完全就是美姬的胡闹,虽然这一次在对筑前国、丰前国等地的暴动平定中,这个番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政良只是将这个番队列入了常备的序列,保证了其合法性(未经政良以及军师阁允许,无论是谁都要遵守领地的法度,不得拥有超过十五人的武装力量),但这支番队的供给还是由政良几个妻子控制着的罗氏屋所负责。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支番队也就成为了政良几个妻子的护卫队了。(未完待续。。)i527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90章 战略装备(一)
. .
在经过政良的一番调整后,罗氏家的常备一下子增加了数千人,于是原本一万人左右的常备就提高到了一万四千四百人了。。。一旦等到政良的扩军命令抵达各个番队,正在补充此前战争战损士兵的各个番队将会再次繁忙起来了。
按照此时罗氏家的常备选拔制度,各个番队将会在军事阁的主持下,从罗氏家两万人的常备预备役中挑选常备兵员。
目前,罗氏家的士兵选拔制度一共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子军、每月参加义务训练的农民。童子军是出于从娃娃抓起的目的,而设置的军事义务教育方式。而这些农兵才是为战争储备的战略资源,当战争发生的时候,这些农民将会转化为临时农兵;而战后,当第二级的常备预备役在战争中出现战损(战死或者受伤不能再参加战争)后,就会从这些农兵中挑选合格的替代者。而当战争发生时,他们也会受到一定数量的募集,从而参加到战争当中。在罗氏家,成为罗氏家军势,是最快致富以及提高地位的途径,所以几乎每一次的招募以及选拔都会得到领民们的强烈欢迎。
第二级,自然就是常备预备役了。严格地来说,这些常备预备役实际上是半耕作半职业的农兵,他们在被挑选出来后,是要统一集中到肥前国松浦郡野高山的新兵训练营进行一定期限的专业训练的。对于常备预备役,一般采取的是就近招募的原则,着将方便预备役在放假期间返回家中耕作。而平时服役期间则是负责协助各番队守卫边境驻地。战争发生时则是立即转化为士兵。参加到战斗当中。
第三级是各个常备番队的常备,这些常备当中,一部分人原本的身份是武士,另外一部分人的身份是足轻,但在番队当中,只按照各自能力本事来确定地位,要是你有所不服,完全可以直接解甲归田。常备一般直接从预备役中提拔。但也会从罗氏学府学员以及一些新加入罗氏家的浪人中选拔。这些常备相当于罗氏家的低级武士了,平时的俸禄以及待遇自然很不错(即便是战死后的抚恤也是令人羡慕),而且受伤退役或者正常退役(正常的情况下,在罗氏家,三十岁是一个常备的正常退役年龄,毕竟在战国时期,由于缺乏营养等条件,一把领民到了四十岁的年纪,身体已经算得上是老年人了)后,他们还会得到非常不错的分配安排。
比常备更高一级的。自然就是第四级的常备武士番队以及披风众了。武士番队的常备可以理解为罗氏家的中级武士。出于忠诚以及政良的安全考虑,一般情况下。他们只能从第三级的常备中提拔出来(毕竟经过前面三个级别的连番筛选以及一定时间的锻炼考察,被提拔上来的人自然都是满足要求的了),除非是得到主公政良的亲自提拔才有可能会例外。
这些武士番队的常备退役后待遇自然要比一般常备还要好;但待遇更高的自然是相当于罗氏家高级武士的披风众,与武士常备一样,除非得到政良的亲自提拔,否则一般情况下,披风众只能从武士番队中选拔出来,而几乎每个披风众退役后都会获得很高的职位,所以披风众是领地当中所有士兵最为向往的位置。
吸取了历史中织田信长被明智光秀谋叛的教训(没有足够的士兵保护,被人两下子就干掉了,连等待援军的时间都坚持不到),武士番队、披风众是作为政良护卫队,随时随地守卫在政良身边的。此外,部分黑鹰忍军、侦番、传令兵必然也是随时随地地跟随在政良身边的。
经过十数年的发展,罗氏家已经形成了这么一套经过层层选拔的军势挑选制度,从而保证了罗氏家军势的战斗力以及后备能力。而这一次的军势扩军,罗氏家的常备增加了数千人,原本一万人的预备役干脆被政良增加到了二万人,如此一来,罗氏家平时可动用的军势就已经有三万余人了。
如此大规模的扩军,罗氏家的后勤方面能够支撑得住吗?要知道,罗氏家的常备与常备预备役都有着不同的装备要求的。
各番队基本配备当中,七个常备番队,其中长枪兵的基本装备是每人一杆三间长枪;弓箭手,弓胎弓手为二百五十人(便于远程射击),罗氏弓手为一百人(便于近距离射击);铁炮手,每人一支铁炮、被密封着的五个分别装有子弹以及火药的干燥竹筒,当然这只是铁炮手的随身装备,战争的时候还将会在后勤队伍中准备着一定数量的子弹、火药等消耗品的。
此外,无论是长枪手还是弓箭手、铁炮手,他们所有人都每人会被配备一副罗氏具足、一柄武士刀以及一双罗氏布鞋,而且所有武器都是按照罗氏家指定的度量衡来统一指式的。
四个常备水军番队,长枪兵的基本装备是每人一杆三间长枪;弓箭手,弓胎弓手为二百人(便于远程射击),罗氏弓手为二百人(便于近距离射击);铁炮手,每人一支铁炮、被密封着的五个分别装有子弹以及火药的干燥竹筒,同样的,这只是铁炮手的随身装备,在船舱中还准备着一定数量的子弹、火药等消耗品的。
大筒方面,由于罗氏家此时船只技术的限制,所以水军船只几乎都无法配置大筒,只有李华梅的船中例外了,她的巨船中配置着一尊大筒。投掷兵方面,他们主要是负责向敌军投掷罗氏家特制炮烙,投掷方式分为手工投掷,以及船上工具投掷(但目前罗氏家还没有装备,需要兵器坊加紧研究一下)。
两种投掷方式各不相同,由于这些特制炮烙是装在瓦罐中的易燃物(以火油居多),所以采用手工投掷的方式,则是需要投掷兵投掷后,前来辅助的弓箭兵立即取出弓箭点燃箭矢后,射向敌军船只,这实际上会影响到战果的。(未完待续。。)i861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91章 战略装备(二)
. .
对于投掷兵而言,采取手工投掷的方式,不但速度慢,完全依靠人力,而且还需要派遣弓箭兵来射出火矢来点燃投掷出去的炮烙,协助投掷兵的作战,极大的影响了效果。
而且投掷兵在投掷炮烙时还容易成为敌军弓箭手的射击目标,于是才为他们另外配备了一个盾牌,投掷兵们将盾牌固定在背后,一旦发现对面有人射击,无法躲避情况下,立即转过身去,用盾牌抵挡攻击。近战时,投掷兵还可以组成盾牌队,与长枪兵、弓箭兵等组成攻击防御队伍。
在手工投掷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自然就证明了采用专门的投掷工具是最为合适的,可惜的是,此时兵器坊刘烨等人还在全力研究当中。所以只能暂时采取手工投掷的办法了。
对于水军而言,水军常备平时只会驾驶其中一部分战船只出海巡逻(水军常备巡逻的时候,他们将会带上一些预备役,作为对预备役的平时训练),其余船只会被停放在水军营地中。一旦开战,将会临时召集预备役以及募集农兵(渔民),并且全面启用所有战船。
与七个陆上常备番队类似,四个常会常备番队的常备们,除了各自兵种的专门兵器外,所有人还每人一副罗氏具足(该具足主要由木片与皮甲组成,一旦常备在作战中落水后将会替代浮木的效果,避免常备沉入水中。但也因此令到漂浮在水上的常备成为敌军的箭靶)、一对罗氏布鞋。此外,弓箭手、铁炮手还会配备一柄武士刀,以便于与敌军战船接舷战时的近身搏斗。
骑兵常备番队方面。每个常备配备一匹战马、一杆马上枪、十支轻便标枪(在与敌军展开激战前,往往先将所有标枪先投掷出去)、一副罗氏具足、一双罗氏布鞋。骑兵并不装备罗氏铠的原因是,罗氏具足更加轻便,大大减轻了战马的负担,有利于战马长期奔行作战。
武士番队,他们的标准配备是每人一副罗氏铠(全身使用铁片构成,有点类似于锁子甲。但更加简陋笨重)、一双罗氏布鞋、一柄武士刀。此外,二百人的长枪兵人手一柄罗氏制式三间枪。一百人的弓箭兵人手一张射程更远的弓胎弓,另外一百人的弓箭手则是人手一张射程稍近但更具穿透力的罗氏弓。至于铁炮常备武士自然是人手一杆铁炮以及若干子弹与火药了。
披风众,与骑兵常备类似,同样是人手一匹战马、一杆马上枪、一双罗氏布鞋、一柄武士刀。但与骑兵常备不同的是。披风众还身披一件刺有黑色雄鹰的白色披风,而且他们身上装备的是罗氏铠。同为骑兵,为何两者所穿的防具却是有所区别呢?
原因是两个番队各自的职责不同,骑兵番队是用于长途作战的,而披风众则是负责近身保护主公政良的,无须长途奔袭作战,自然就可以不需要过于在意对战马造成的负重负担了。
与披风众一样,同样作为骑兵的还有罗氏家的传令兵们以及侦番。为了快速地传递信息以及传递命令,他们的标准配备是每人一匹战马、一柄武士刀、一张罗氏弓以及一副罗氏具足。而新建立的大筒队。除了负责五尊大筒的操作外,这些常备还是合格的常备,所以他们的身上同样配备着一副罗氏具足、一柄武士刀。这样将有利于他们在敌军靠近后进行近身搏斗。
黑鹰忍军方面,由于其需要隐藏在周围监视,所以只配备了忍者专有的衣服、黑鹰匕首、苦无等忍者装备。至于长女美姬的红色鬼姬番队,其标准配备则是一柄黑鹰匕首、一张罗氏弓、一把薙刀、一副罗氏屋专门为其打造的红色皮甲、一匹战马、一件红色披风。由于罗氏家法度的限制,这些装备基本上都是由罗氏家兵器工坊提供的,但却是由政良几个妻子掌控的罗氏屋来支付购置的钱币。并不由兵器工坊无偿提供。
上述就是罗氏家所有常备的装备情况了,他们的装备都是按照罗氏家的度量衡统一制式的。这样将便于进行维护。而且在罗氏家的常备的装备中,出于方便行动的考虑,并没有旗指物。同时,每个番队都会有专门撑旗的旗手。但是为了辨别阵营,在他们身上的具足以及铠甲上,又会有明显的罗氏家黑鹰标志。
相比起统一制式的罗氏家常备装备,罗氏家的常备预备役以及临时农兵们的兵器,则是直接采用从各个势力那里缴获而来的各式武器以及防具(主要是各式具足)了,而且他们脚上所装备的还是目前战国各地流行的草鞋。
毕竟这些缴获武器还能使用,将他们直接回炉就有点可惜了,带着物尽其用的目的,政良将其作为了常备预备役与临时农兵们的防具与武器了。也正因为这些常备预备役与临时农兵没有装备带有明显罗氏家标志的装备,为了更好地在战场中辨别敌我阵营,所以他们就保留着携带旗指物的传统了。
那么,在三万多人的军势以及如此高品质的装备的要求下,罗氏家的后勤能够满足得到吗?
首先就是军粮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可以储备,虽然在刚刚结束的严岛之战与西国攻略中,罗氏家消耗了不少粮食,但此时罗氏家的仓库中依然储备着四十三万石的粮食,眼看就要秋收,领地仓库中又将入驻上百万石的粮食。
这些粮食主要包含罗氏家领地中的四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地瓜以及杂粮(诸如大豆、高粱、糜子、黍子、籽粒苋、板栗以及菜豆等)。这些粮食统一集中到三处居城(肥前国的岸岳山城、肥前国学府城、丰后国的岐埠城)的仓库中。由于这三处政良的居城都是近海,所以都可以通过水军将粮食从仓库中运往领地的各个区域,再通过各地行军大道进行分散运输,最终快速抵达目的地。(未完待续)i5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