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就在山口城城墙之上的野上房忠被突然而来的一股神秘军势所吸引住之时,城下罗氏家的军阵当中,罗氏家众人也发现了突然而来的客人。正当政良准备派人前往查看之时,一个负责在附近警戒的罗氏家游骑快速地冲入了罗氏家的本阵,然后来到了政良的面前。
“禀报主公,北面传来消息,阿骨打大人奉命率领第一路大军前来与主公汇合。”游骑当即向政良禀报道。
“哦?哈哈哈!”政良闻言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完全没有想到北面正在赶来的竟然是阿骨打的那一路大军。要知道北面的山道上可是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筑山城阻挡着的,当初政良下令阿骨打的大军从北面山脉的另一侧翻山前来山口地区,为的不过是令这一路大军牵制住筑山城的大内家守军,令这些守军无法前来支援山口城罢了。
现在阿骨打既然能够出现在山口城附近,那么就预示着他必然拿下了筑山城了。如此一来,阿骨打这一路大军不但完成了他的任务,还拿下筑山城,已经是超额度地完成了政良下达的任务了。这让政良不得不高兴了。除了政良之外,大帐中的其余将领在得知来客竟然是自家军势后,都高兴万分。随着阿骨打的这一路大军前来汇合,那么此次罗氏家针对山口地区的三路大军都完全汇合了,这自然也就给所有在场的罗氏家军势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当即迅速高涨起来。
罗氏家大军这边高兴万分。山口城内的大内家军势可就悲哀之极了。随着阿骨打那一路大军打着罗氏家的白底黑鹰大旗出现在城下后。城内的守军都如霜打茄子般,满脸惊恐悲伤之色,原本还期望前来的援军,竟然变成了敌军的助力,而且从这里可以得知,北面的筑山城也宣告陷落了。那么在整个山口地区,大内家就只剩下位于盆地中央的山口城以及西面的障子山城了。
只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显然不是的。在阿骨打的大军抵达后。罗氏家围拢山口城的军势规模迅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于是政良迅速派遣了以矶野员昌为主将的一路大军,直接杀向了东面的障子山城。
面对汹涌而来的罗氏家大军,障子山城的守将野间隆实很光棍地打开了城门,率领着城中仅剩的一百多守军向罗氏家投降了。至此,大内家的山口地区,就剩下山口城这一座孤城了。
为了进一步打击山口城内守军的士气,政良当即下令让姬山城、障子山城的投降士兵纷纷到山口城下做起了劝降使者。至于为何没有筑山城的投降士兵,主要是因为当阿骨打率领着大军翻越山脉抵达筑山城下的时候,筑山城已经空无一人。很显然,这里的守将以及士兵因为得知罗氏家大军已经进入山口地区。所以都逃光了。
遭受打击的山口城守军那里还能坚持得住?尤其在是从城外劝降使者的口中得知向罗氏家投降后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连同自己的家人一起得到新的田地以及粮食等待遇的引诱下。在山口城被围困的第六天晚上,一小队守城士兵趁夜打开了山口城的东面城门大手门向罗氏家投降。于是罗氏家的大军蜂拥而入。
山口城外的罗氏家大营的一处小山头之上,政良望着夜色缭绕下的山口城,突然长叹一声,言道:“山口城一失,大内家落幕矣!”
遥想当年,当罗氏家还是一颗大内家控制九州肥前国各豪族的棋子之时,大内家还是雄霸西国以及九州北部地区的巨无霸,那个时候无论是大内义隆还是陶晴贤都英姿勃发。大内家也正在这一对君臣手中走向了历史中最高的巅峰,囊括了大内家历史上最大的版图。所谓盛极必衰,也就是在这一对君臣的手中,仅仅十数年,又促使大内家从一个巨无霸,走向了衰弱。今天,昔日的小棋子成为了新的巨无霸,并且即将亲手将这个昔日的巨无霸送入历史的浪潮当中。
就在政良感慨之际,山口城的天守阁内,此时左手在方才的激战中受伤而已经流满鲜血的野上房忠正跪伏在大内义长面前,大声恳求道:“主公,敌军已经进入本丸,请您赶快从西门逃离吧。”
面对野上房忠的恳求,大内义长并没有回应,此时他抬着望着窗外漆黑的夜幕,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中流了出来。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是的,当初在得知支持他的支柱陶晴贤身死的消息后,他的确很惊恐迷惘。曾经,他是九州大名大友家的次子,享受着高贵的生活,随着家族被罗氏家所覆灭,他也成为了罗氏家的阶下囚,被软禁在肥前国松浦郡野高山的忠孝寺内,每天过着每天诵经吃斋的日子。
原本他这一生将会就这样结束的了,结果他又被当做与谋叛之后的陶晴贤的交易筹码,被罗氏家送到了大内家,此后在陶晴贤的扶持下成为了大内家的傀儡家督。
只是,即便是傀儡,大内义长也过上了富贵的生活,并且稍为品尝到了权利的滋味。于是,在家中支柱身死,他即将失去一切的情况下,他奋然站了起来,企图阻止罗氏家的入侵,保护他在大内家所拥有的一切。对于罗氏家,尤其是那个九州雄鹰罗氏政良,他怀着极大的恨意。他感觉就好像宿命一般,自己总要被那个可恶的家伙控制着,所以这一次他要抗争,他要让罗氏政良正视自己,即便是最后失败了,也要让罗氏政良吐上一口血,并且记得他大内义长的名字。
可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直至最后,他都没有能够令到罗氏政良头痛那么一下。现在,是到了结束的时候了。
夜,逐渐深沉,甚至还带来了寒意。窗外,一阵阵的喊杀声不时地传来。大内义长慢慢地站起来,平静地卷起榻榻米上的两层席子。然后,他走到屋子的刀架前,取下了短刀,坐到桌前,缓缓环视四周,最后眼神定格在正低头跪伏在地板上的野上房忠,平静地出言道:
“房忠,为我介错吧。”(未完待续。。)
(.)u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63章 巨人落幕
. .
“主公?”
听到大内义长令其帮忙介错的命令后,野上房忠猛然抬起了头,但是他看到的是大内义长平静的眼神,“呜呜呜……主公,请……”
“房忠。结束了。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大内义长打断了野上房忠哽咽地话,甚至脸上还露出了一丝微笑。
“主……主……”看到大内义长如此诡异的表情,野上房忠此时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大内义长此时已经不再说话,此时屋内的空气仿佛突然宁静了,让大内义长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与舒适,此时他不再悲伤、彷徨。他拿起刀,扔掉刀鞘,用纸擦了擦刀尖。
“怨艾悄然生,蓦然惊觉时,化为满山风,吹动花四散……”他喃喃道,横下心来,闭上眼睛。他相信人生最后的祈念,将化为永留世间的魂魄和意志。
“身负大内介的家名,就应有始克终,苦痛中降临,又在苦痛中离去,这就是人生呀……”
于是,大内义长猛地将刀尖对准腹部。因为疼痛,他的手腕微微颤抖着,他圆睁双眼,面对虚空拼命祈祷,就像一个神色凄厉的鬼魂。
“呵呵,即便是死,我也不愿意再成为你的俘虏了。呵呵……我恨啊!”最后时刻,大内义长恨笑着大声道。
刀尖已经划到了右肋,肠子冒了出来。他将刀从腹中抽出。伏倒在榻榻米上。眼前金星乱蹦,如同耀眼的彩虹。他突然将刀尖对准颈部,身体猛地扑上去。血涌如喷。奇异的彩虹在暗夜之中闪耀。他挣扎着,发出垂死的声音,但微弱得几乎听不见了。
在眼睛彻底陷入黑暗之际,大内义长又回想了自己的一生,往昔的事情一幕幕地呈现在他的脑海之中。最后画面定格在两张女子以及一个威武男子的脸孔上。
两个女子自然就是他同父同母并且已经成为罗氏政良的侧室以及义妹的两个妹妹。至于那个男子,自然就是他这一生中最害怕也是最痛恨的人,他似乎是祈祷这个男人能够带给他的两个妹妹永远幸福平静的生活。
就这样。怀着永远对亲人幸福生活的祈愿,大内义长离开了这个世界。
“主公……”看着大内义长在自己眼前彻底闭上了眼睛。野上房忠悲苍地大喝了一声,随即再次跪伏在地,对着大内义长的尸身拜了又拜。
良久之后,他站了起来。在附近找来一个木盒,咬着牙将大内义长的首级砍了下来,并且小心翼翼地装入了盒子中。做完这一切,他再次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色,低声沉吟道:“生死断然决,寂寞无声去,海阔风洁,真如月明。”
在装着大内义长首级前再次跪坐了一会后,野上房忠果断举起了手中的太刀。往腹部狠狠一插,咬着牙,随即再打横果断一划……
随着腹部不断涌出的血流。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身体向大内义长首级的方向缓缓地倾斜下去……
数百年前,一名来自大洋彼岸的王子,登上了日本深邃而狭小的陆地,在群山和田垄之上,融合了日、朝、中三地的文明精华。构筑了别致而强大的西国政权,名为“大内唐菱”的军旗一度纵横半个日本。并成为了恐龙级别的“西国霸主”,日本守护大名的代表。
而今,一切都在战火中消逝了,叛乱、内讧灭绝了这个躯体惊人,但又不合时宜的庞然大物,以此为标记,象征着日本硕果仅存的守护大名,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一部分守护大名灭亡,一部分完成了向战国大名的转变。日本完全进入了威权丧尽,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而山口的大内介,鳞次栉比的五重塔、神社、公卿宫殿、舞榭歌台,也永远成为了曾经强盛一时的大内家的见证,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被誉为西国京都的防长之地,迎来了新的主人——罗氏家。
政良是在下半夜的时候才得知大内义长自杀死去的,看着摆放在面前地上的大内义长的首级以及野上房忠的尸体,政良沉默了一会,最后说道:“将大内介的首级与尸体缝接上,然后给这两位壮士厚葬吧。”
“主公?”听到政良的命令后,大帐中的高桥绍运当即出言道,显然他对此有自己的意见。
“无须多说,将厚葬的事情向外公布吧。”政良打断了高桥绍运的话,直接吩咐道,政良清楚高桥绍运的想法,他是想拿着大内义长的首级前往劝降还在顽抗的敌军城砦。只是,这样做很可能会有反效果,毕竟战国人可是对着武士死后的尸体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的,说不定还会导致顽抗敌军的同仇敌忾,反正对于这些顽抗的敌军,政良已经是有对付他们的办法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实际上随着山口城的陷落,罗氏家对于这一次借助严岛之战而实施的攻略已经基本结束,至此,在长门国方面,六郡领地中,丰浦、美祢、大津三郡已经完全纳入罗氏家版图,阿武郡西面半郡也已经属于罗氏家(东面半郡被吉见家所占据),后狭郡的大部分地区也被罗氏家占据,只有被内藤家遗族坚守着的荒龍城还在顽抗,此时正被高坂昌信所率领的大军围困着。而孤悬于海上的见岛郡(实为一个岛屿,面积只有壹岐岛的十分之一),也即将被正在赶往那里的李华梅水军船队所占据。
周防国方面,六郡当中,大岛、玖珂、熊毛、佐波、吉敷五郡已经完全纳入罗氏家版图,而都浓郡的大部分地区也被罗氏家所占领,唯有被杉家遗族占据着的沼城还正在被罗氏家大军围困着。
安艺国方面,八郡当中,沼田、贺茂、安芸、佐伯、高宫、沙田六郡已经完全被罗氏家所掌控,唯有高田郡与山县郡还掌控在毛利家手中,罗氏家分别由木下昌直、吉田重政所统领的两路大军正与毛利家的军势在这两郡边境对峙着。
备后国方面,由执行种兼统领的一路大军也趁着小早川家陷入混乱之际,在当地投诚罗氏家的一些小豪族的帮助下,一举拿下了位于备后国西面小田郡边境处的小早川家三原城,掌握了进入备后国的西大门。(未完待续)
(.)u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64章 三子教训状
. .
严岛一战,是从去年七月开始准备,九月罗氏家正式介入,十月彻底击溃正在交战中的陶家以及毛利家大军,从十月末开始,罗氏家乘胜追击,分别在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备后国的陆地以及沿海处展开了多处战场,直至今年的三月初,这一场大战从开始准备直至大局已定,足足持续了将近十一个月。章节更新最快
在这期间,罗氏家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战备,战争期间具体消耗的战备还正在统计当中。而随着有关海域的解禁,以及作为部分逃脱的参战者的描述,人们逐渐了解到这一场大战的情况。于是,一举再次霸占数国的罗氏家又再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安艺国吉田郡山城。虽说已经是初春,但吉田郡山城所在位置,是安艺国的高山地区,所以这个时候的温度还显得有点冷。在毛利元就居所的院子中,那棵来自当年大内义隆相送的橘子树此时还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哎!”轻轻地将手中的《三子教训状》放下后,毛利元就叹了一口起。
这份《三子教训状》是他这几年偶有体会而随手写下的(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毛利元就让三个儿子折断箭支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后人杜撰的,真实的情况是毛利元就写了这么一份状书,而这份书状现在还在山口县博物馆藏着),里面首先就介绍毛利元就的创业史,其中包含小时候他的生活如何困苦,后来如何继承家业。如何迎娶自己的正室。如何与正室相处。甚至还提到了要求子孙日后要给他的妻子的灵位前要烧几柱香等等鸡毛蒜皮的事儿。
此外,里面也提到了不少毛利元就关于治理家族的一些体会,比如里面第二条就提到:“元春现在苗字是吉川,隆景苗字是小早川,但你们可别忘了本家毛利啊”;
第五条提到:“家中凡事都要三兄弟合议着办,但一旦意见不统一,元春和隆景你们还是要听大哥的,长幼有序嘛”;
第九条说“你老爹我晚年雄风犹存。你们妈妈去世后,我纳了几个小妾,又生了几个小娃(元清、元秋、元俱等),年龄都很小,将来如果他们是将才的话,就把远国的领地封一份给他们,若是无能的话,也请你们三兄弟念在大伙都是一家人的份上,放在身边养着,别为难他们就行”。
上面的这些内容是到目前为止毛利元就的一些关于治理家族甚至治理一国的体会。随着时间的持续,这份状书上将会记录更多的内容。从而成为历史上的那份状书。
实际上,后人完全可以将这些教训状这几条综合起来一看,那么大概可以从里面得到一些有关毛利家统治体制内容!
毛利家在严岛之战前,经过毛利元就自己的一番努力,毛利家终于成为了安艺国的小国人盟主,其统治的核心团体是吉川、小早川的“二川”体系,在下面就是庶族福原、口羽、志道、桂这一帮子豪族,外围是半臣半友的姻亲国人熊谷、宍户、天野等,这种统治模式在后世被称为“血亲”(内部)加“同盟”(外部)的模式。
这种模式治理一国两国还行,但一旦随着自身的不断扩张,原先这种只适合中小民办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方法,立马显得不太适应了。
早在严岛之战之前,毛利元就就逐渐意识到这种方式的问题了,为了更好适应毛利家扩张后的统治(此时他已经非常有信心能够一举吞下大内家这只病倒的大象了),于是他在此后继续重用血亲和庶族,比如让四子元清继承了备中国的穗井田家(即庄家),五子元秋继承了出云的富田家,六子元俱继承了石见国的出羽家等等,来消化广大的新领地(这就是教训状第九条的由来),各负责一个区域的攻防。
同时,他还在家中确立了“四人合议众”,除了二川之外,又加上了庶族福原贞俊和口羽通良,在职责上吉川元春(军事首长)、口羽通良(政治委员)负责山**(石见、出云、伯耆等)方向的军政,是为“北军团”,小早川隆景与福原贞俊(分工同上)负责山阳道(濑户内海及四国)方向的军政,是为“南军团”,事情不论大小,都是家督隆元和这四位商议着办(这就是教训状第五条由来)。上述的这些都是毛利元就在严岛之战前,料定自己胜利后,为了更好地适应扩张后的毛利家发展而提前实行的举措。
除了完成上述的举措外,历史上,毛利元就还在严岛之战胜利后扩大了外部同盟的“范围”,之前收的是安艺国内部的熊谷、宍户这一波,后来石见的大豪族益田、吉见,周防长门的内藤(隆春那一脉),备中的清水(清水宗治),伯耆的南条都成为了毛利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其实就是独立自治权得到完全承认,充当毛利家的仆从军和卫星国即可。
可以说,在战国的前半段,由于毛利家在毛利元就的主持下实施了变革,于是毛利家得以成为了称雄西国的大名。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到了战国中后期,毛利元就却是发现这一套统治制度有点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了,他有打算进行改革,但这个时候原本的统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影响到了家族的稳定,一旦做出更改,毛利元就完全无法确定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再加上他此时已经年老体衰,也已经没有精力了,于是他只能概叹“毛利家表面上拥有数国乃至十国的势力,但底子还是安艺、备后,是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格的”。
传统自然好,要不然怎么能成传统呢?但传统也不好,它最终都会成为革新和发展的绊脚石。也正如毛利元就所预料的那般,在他死后,毛利家接下来几代毛利人,都抱着《三子教训状》的“精髓”不放,白白丧失了向织田信长式政权进化的机会,先是和织田家作战,屡战屡败,在织田信长新式军团猛攻下几乎撑不下去,后来直到毛利元就孙子辉元时期的关原决战(公元1600)时,西国一百二十万石领地的毛利家,还没有把那套血亲加同盟的模式彻底变革干净,为角逐天下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当然,毛利元就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他此时只是发现了家中统治制度的缺点,而提前在严岛一战之前提前做了补救罢了。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眼看已经十拿九稳的结果,最终却是被凭空出现的罗氏家给摘去了。每每想到这里,毛利元就都恨不得拿起太刀,狠狠地砍上罗氏家家督罗氏政良无数刀,将对方凌迟一遍又一遍。
在严岛一战中,毛利家不但被罗氏家夺去了吞并大内家这艘破船的机会,甚至还被罗氏家一夜间打回到了解放前。
在这一战中,到目前为止,毛利元就得知,目前已经确定在此次大战当中失去的家臣就有儿玉就方、饭田义武、熊谷信直、三须房清、乃美宗胜等二十余人,而且诸如熊谷、儿玉、饭田、乃美、己斐、新里、系贺等家族也几乎遭受到了灭族式的打击,即便是逃得一命回来的天野隆重、福原贞俊、香川光景、桂元澄等人,其家族领地也都落入了罗氏家的手中。更为要命的是,作为毛利元就自己这些年苦心打造出来的两川体系中的小早川一系,也随着三子小早川隆景被俘虏,小早川家在安艺国东部地区的领地被攻占而奔溃了。
军势方面,严岛一战中,好不容易东拼西凑起来的上万人出阵大军,几乎全军覆灭,一部分人作为罗氏家的俘虏,并且投降了罗氏家,一部分人则是战死在严岛一战当中。即便是最后一部分躲在严岛之上不愿意投降的顽固份子,最终也是估计难逃遭到严岛当地领民的“落武者狩”,死在鱼枪粪叉之下。
更为要命的是,即便是大举侵占了毛利家在安艺国各处的领地,罗氏家依然紧追不舍,直接杀进了毛利家起家时的老地盘边境,安艺国的高田郡与山县郡。罗氏家这是要赶尽杀绝阿。
因此,毛利元就决定跟罗氏家拼了老命了。他一边利用其一生积累起来的对战经验,与入侵的罗氏家大军在两郡边境处在周旋,一边紧急从备后国,甚至备中国调派来亲毛利家的援军,决心与罗氏家对战到底。幸运的是,在出阵严岛之前,一向谨慎的他是在这两处老巢中布置了足够的军势的,目的是避免被尼子家偷袭,结果现在却是用来对抗罗氏家了。
当然,随着罗氏家在严岛一战击败自己与大内两家,甚至乘机侵占大内家在安艺国、周防国、长门国的领地,那么西国地区的势力格局将会造成极大的变化,从而引发不少的骚动的。
这从最近从备后国,甚至是备中国传回来的情报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了。(未完待续。。)
(.)u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865章 声名远播
. .
随着罗氏家击败小早川家,占据备后国西面门户三原城,也预示着罗氏家的势力正式延伸进备后国地区。。。这一影响是相当巨大的,甚至波及到了备后国东面的备国地区。
尤其是备后国当地那些当初参加了严岛一战,后来又被毛利家所抛弃的众多小豪族,在罗氏家的帮助下他们都跟随着罗氏家的大军返回备后国以及备国了,回到家族后,他们纷纷背叛毛利家而向罗氏家靠拢,帮助罗氏家在备后国当地立足。
对于这些小豪族的叛变,毛利元就也没有办法,毕竟当初为了避免被罗氏家围困在严岛之,成为罗氏家的瓮之鳖,在船只有限的情况下,他只能放弃这些小豪族了。从而选择那些势力较大的豪族一起逃亡。结果罗氏家却是借机笼络了这些小豪族,让他们成为了在备国国、备国,甚至备前国反抗毛利家的先锋。
至于那些当初被毛利元就顺手救出严岛的大豪族们,此时也终于回到家了。他们也的确按照毛利元就当初的打算,正在竭力地帮助毛利家维护在备后国等地的势力版图。但是由于这些家族在严岛一战也是损伤较大(基本上只有家重要的几个人员逃回家了,至于一般的家臣以及士兵,都被遗弃在严岛,此时不是已经成为了罗氏家的俘虏,就是已经成为一具枯骨了),所以家自身实力减弱之余还出现了骚动,根本无法压制那些被罗氏家允许带着自家军势返回备后国的小豪族们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