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32章 又是种田时
. .
“这一次的大规模扩军,是需要组建新兵训练营的,地点仍然是野高山的新兵训练营。随着这批士兵的加入,各个番队的每月军粮消耗必然有很大的提升的。”政良决定将理由一一列举出来。按照罗氏家的法度,军队的日常消耗以及军功奖赏是直接在民事农事储备中提取的,而军备粮食则只作为作战时的兵粮之用。以扩军后的罗氏家常备番队的规模,每月消耗的粮食必然是不少的。甚至下半年还需要继续追加粮食才能确保这些常备的日常训练。列举完常备的日常消耗后,政良又开始罗列出其他的消耗之处。“根据禀报,目前肥后新占据地区的豪族迁移工作已经完成,而筑后的豪族迁移工作还在进行当中,这也是需要耗费不少粮食的。”按照罗氏家法度,每占据一处新的领地,当地的豪族几乎都要被迁移往其他地方的。对于当初顽抗的豪族,直接灭族,只留下女眷,而且女眷也会被分散发配到其他地方定居。对付主动投降配合的豪族,虽然不会灭族,但是也会进行转封的。当然,这里的搬迁,一般也就是只针对豪族的亲族之人,对于一般的领民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规模也不会太大。被迁移走的豪族将会在新的地方重新扎根,而他们原来的领地,则会被分封给罗氏家的家臣以及士兵。这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心底还有小心思的豪族的背叛,而他们旧的领地也会快速落入罗氏家的掌控之中,有利于罗氏家法度的快速推广。等到那些有着小心思的豪族再次成长起来后。他们就会发现。要不就是他们已经被逐渐同化成为了彻底臣服罗氏家豪族了。或者就是陷入了罗氏家支持者的包围中,就连他们领地中的领民也是罗氏家的铁杆支持者。最终,他们就失去了暗中闹事的能力。当然,要想新占据领地的领民快速安定下来,仅仅依靠这样的豪族迁移政策是不行的,所以就有了政良下面更加消耗粮食的政策了。“领地内继续实行城砦限制法令,在肥前,松浦郡的里城、滨田城、伊万里城、岸岳城;彼杵郡的饭盛城、广田城、松岳城;藤津郡的松岗城、鹿岛城;基肄、养父、三根、佐嘉四郡当中的胜尾城、旭山城、海津城、三濑城以及村中城。除了这些城砦外。肥前其余的城砦都要拆除。筑前、筑后以及肥前的城砦暂时保留。”这个命令一下,基本上就将没有肥前没有驻兵的城砦都拆除掉了。再加上罗氏法度中强调的,没有国主允许,任何人不得在领地内建造城砦的命令,肥前基本上就不会再有具有城墙的城砦了,剩下的就只有开放式的城町农村了。政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肥前地域间的隔阂,并且防止家臣豪族叛变后据城而守的情况出现。“加快领地内所有大道的建设,将各地原有的大道扩宽铺平,尤其是肥前连接筑后、肥后以及筑前边境重镇的道路优先扩宽铺平。为了加快进度。作为制造铺设道路的基本材料水泥,它的制造工坊将会分别在中村城、柳川城再设置一间。”这里的水泥指的的罗氏家水泥工坊里制造出来的劣质水泥。这种水泥的质量放在后世。作为制造者是定然会被罚款以及被拉进黑房间的。但是对于目前的罗氏家而言,仍然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建筑材料。相比起用传统泥石铺设的道路,用劣质水泥混合沙石铺设的大道,维护的成本会低很多。最为重要的是,当下雨天出现时,传统泥石路那种泥泞的状况会减少很多。这有利于大军的行进以及民众的日常同行。“加大水利建设。大力发布水利修筑修缮徭役,确保领地内所有的河流小溪沿岸的水利设施都得到完善以及利用,更加要确保每一片田地都能够得到灌溉。”“农田的开垦也不能放松,肥前的原来占据地区还有不少地方可以进行开垦,而新占据的地区,不但要尽快恢复当地的农田生产,也要大力推进新进农田的开垦。这方面,可以配合新进流民以及新购买人口的安置来同步进行。”“本家的神瓜(也就是地瓜,一般被领民们称为神瓜或者政良瓜)以及玉米等新农作物也要在新占据地区大力推广,可以以适当的奖励这种方式引导农民进行种植。”“要加大各个工坊的投入,我打算今年将增加工坊一倍的投入,让工坊的人数以及规模都扩大起来。”“最后,就是新购买人口、领地外流民的招募安置以及明国移民的安置了。尤其是明国移民的安置,现在在野高山附近的明国移民定居点,已经有上千人的明国领民了。接下来,还要在肥前各郡设立一到两个明国移民定居点,切记,这些移民从此以后就是本家的领民了,必须同等对待,甚至优等对待。”说完这些计划后,政良刻意顿了顿,留给众家臣一些深思以及反应过来的时间,最后才说道:“那么。诸位,你们认为现在八万的杂粮预算还多吗?”听到家主这句话后,包括东乡平次在内的所有家臣都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开什么玩笑,家主的计划实在是太庞大了,估计这八万石粮食也就够半年的开支罢了。现在不是担心粮食过多了,反而是担心粮食不足了。幸亏除了这八万粮食外,领地仓库中还有三万的民事农事储备粮食以及七万的军备粮食,再加上不断地以各种方式购买回来的粮食,完全是足以支撑到秋收的。再次安排了一些领地事务后,这一次的家族评定会议终于宣告结束了。评定后,政良留下了端木清正以及木造重忠。“清正。大内家目前内部的情况如何?尤其是筑前的那些豪族。”待众家臣陆续离开后,政良望向下方的端木清正问道。(未完待续……)t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33章 仿制火枪
. .
罗氏家目前的形势很特别。国内,完全就是罗氏家一家独大了。即便是附属的家臣豪族,自身的私兵数量也完全构不成weixie。至于新占据地区的豪族,由于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必然要对罗氏家的法度有所抗拒的。但是这些已经不足为惧了,很快这些豪族就会淹没在罗氏家发展的潮流中。国外。在海上,还有壹岐岛上的波多家分家以及五岛地区的众多海贼。只是波多家现在正在闹内乱,据说对马岛上的宗家已经开始打起壹岐岛的主意来了。而五岛地区的海贼,由于受到了罗氏家水军的威慑,也不敢轻举妄动。在南肥前,也还有偶尔给罗氏家制造点麻烦的有马、大村以及西乡等豪族。但松岳城以及松岗城几乎就是铜城铁壁,让这些豪族无法染指罗氏家的领地。在肥后与筑后,大友家已经成为了罗氏家的大敌了,更加是罗氏家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敌人。所以作为罗氏家的盟友以及邻居的大内家的态度,就成为了罗氏家能够从容应对周边weixie的关键了。当初政良愿意答应大内义隆的要求,将端木清正留在大内家的家中作为客将,也正是基于及时了解大内家内部动向以及暗中影响大内家内部对罗氏家的舆论,想方设法稳定并且麻痹住大内家,甚至让大内家成为罗氏家安稳发展的支持的目的。这一次,在肥前与大友家大战后,端木清正也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国主大人。幸亏有你提前给了相良大人的书信。在他的帮助下。关于本家日渐崛起并weixie到大内家的言论被制止下来了,而且在国主的大人的安排下,大部分的豪族已经将怨言的矛头指向杉兴运了。”“嗯!”政良点了点头。在返回筑前不久后,杉兴运那个家伙为了转移众豪族因为这次失败而对他的指责压力,竟然暗自弄出了罗氏家weixie论出来。于是政良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首先暗中联合大内家的诸如政良的便宜岳父相良武任以及一直与罗氏家交好的秋月家等豪族,在大内家内部掀起了一股抱怨杉兴运的旋风,让杉兴运这段日子很不好过。据说即便远在出云征战的大内义隆也写了斥责信给杉兴运。大内义隆之所以如此恼火的原因,主要是他同时收到了家中以及政良有关杉兴运的指责状。前者当然是如实将杉兴运在肥前的昏庸表现上报了。而政良则是在信中抱怨得不到杉兴运的支援,甚至被杉兴运单独排除了在对抗大友家的阵营之外,最后不得倾全族之功独自对抗大友家的入侵大军。政良这封书信,除了间接向大内义隆投诉杉兴运外,还隐含着告诉大内义隆,肥前目前的领土都是罗氏家独自打下的,所以别打着向罗氏家讨回被大友家夺去的城砦的借口而再次返回肥前。这是不可能的。大内义隆也正是看qingchu了这个意思而勃然大怒,要是杉兴运此时站在他面前的话,定然会直接将杉兴运砍了。除了这两个办法外,政良也命人暗中加紧收购杉兴运的家族所在的博多的粮食。造成其领地内民怨逐渐沸腾起来了。不但如此,为了配合目前关于他昏庸无能的指责。政良还让人扮作盗贼,不断地在博多商铺里盗窃,让负责管理博多管理的杉家声望一降再降。“此次多亏岳父大人以及秋月家的相助,等会本家将有一批礼物奉上,你返回筑前的时候,顺道将礼物送给他们吧。”政良吩咐道。“是。”端木清正立即拜服道。他知道这是政良乘机创造机会,让他有机会与这两家豪族加深交情。事实上,自从成为罗氏家寄居在大内家的客将后,政良已经提供了数笔钱币以及物资给他,让他加深与筑前甚至大内各个家臣的交情了。实际上,估计大内义隆也没有想到,因为他的一时爱才之心而向罗氏家半强迫要来的一个家臣,却真的暗中为罗氏家创造了不少的利益,甚至是成为了罗氏家派驻在大内家的间谍。在政良看来,估计大内义隆是自信可以凭借大内家的底蕴将端木清正彻底转化为大内家的家臣,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显然他的打算是失败的。端木清正可是真正的身在曹营而心在汉呢!“大内家在出云的战事有最新的消息吗?”政良再次问道。关于大内义隆的这次出征,政良可是相当关注的,不但派人一直在战场附近暗中关注战况,也通过端木清正等人及时了解大内家内部关于这场战役的消息的。“自从一月前再次传回大军正在围攻尼子家的领地的消息后,就再也没有其他消息传回来了,只是,大内家上下都做好了大内家的版图将再次得到扩张的打算了。”端木清正回禀道。政良闻言后不由得暗自轻笑了一下。不知道在两个多月后,当大内义隆惨败而回时,这些家臣又会作何感想呢?详细地向端木清正了解了大内家目前的内部情形后,政良就安排端木清正下去休息了。这次端木清正是暗中回到肥前的,所有他必须下去做好暗中返回筑前的准备。送走端木清正后,政良又拿出了一张清单递给了一直等候在议事大堂外的木造重忠。“家主大人,这是?”在看到清单中是一连串的人名以及这些的一些特征居住地点等的信息后,木造重忠显得相当疑惑。更加让他吃惊的是,这份清单中,有一部分竟然还远在关东甚至陆奥地区的。几乎是遍布整个战国了。“按照这份清单给我将这些人找到,看这些人是否愿意到本家任职,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可以,上面还写了一些对应本家能够为他们付出的最大的代价的了。”政良说道。“家主大人,你是打算?”“将他们招揽到本家来,要是不愿意来的话,可以绑架的,即便绑架也要给我绑架来。”政良说道。不错,这份给木造重忠的名单,正是政良根据记忆草拟出来的一份关于战国牛人的清单。随着罗氏家的发展,人才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虽然政良已经在全力培养领地的人才了,但是这些人基本都还没成长起来了,所以政良想到了招揽外援的办法。政良可不是超级牛人,更加不是带着什么主角光环的人,还真的做不到一登场就招来了一堆牛人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即便现在罗氏家已经成为了可以正面与大友家甚至大内家叫板的大名,但是也未必能够成功将名单中的人招来而来。所以政良决定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你愿意来最好,大家你情我愿的,你要是不愿意,那么我就来个霸王硬上弓,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来慢慢培养感情。早就习惯家主做事方式的木造重忠在得到政良的命令后,也没有多说话,而是再听取了政良的意见后,就恭敬地告退下去了。按照这份名单人员分布范围,估计他将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不在领地内了,他得下去好好准备一番。在村中城安排好一切事务后,政良就在二百个武士以及一百个披风众的护卫下开始返回岸岳城了。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外东征西战,有点冷落家中妻儿了。所以政良这时可谓是归心似箭。可是当队伍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却碰到了正打算赶往村中城的铁炮大将安德尔等三人。跟随这安德尔的两外两人,一人是本地工匠,最后一人则是当年跟随政良从明国来到肥前的明国工匠。原来安德尔三人正打算前往村中城向政良禀报火绳枪锻造进展的情况了。就在两个月前,他跟一些火器坊的工匠仿制出了第一支火绳枪,但是无论质量还是效果都很差,甚至还不如明国的火统。这一次他们终于又仿制出了一支火绳枪。他们经过试验后,一致觉得这支仿制枪效果不错,所以就派安德尔三人为代表前来向政良报喜了。得知消息后,政良首先试用了新仿制出来的火绳枪。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这支火绳枪,从装填方式看,是前装手动单发;从身管类型来看,是滑膛枪;从弹丸来看,是球形弹丸,而且弹丸与推进药分装。火绳枪的口径大概在15-20毫米左右,尝试就地射击了一下,射程大致是60-100米,若是操作熟练的话,每分钟能够发射五次子弹吧。总体来说,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不错了。随着这支火绳枪的诞生,至少宣布了罗氏家成为了战国第一个掌握火枪使用以及生产技术的大名了。但是安德尔却是对此喜忧参半。因为虽然罗氏家的第一把火枪是诞生了,但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困然着火枪在罗氏家中大规模推广的。(未完待续……)t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34章 京都暗流
. .
困扰着火绳枪使用的,就是作为点燃火枪的火绳问题。既然是要将火绳枪本土化,那么除了能够自行制作火枪外,还需要自行制作火药、子弹以及火绳。火药、子弹的问题先不说,这看起来最简单的火绳却已经成为了第一个问题。因为天气一潮湿,甚至无需被雨水淋湿过,目前使用本地麻布作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火绳就出现了无法点着的问题了。安德尔等人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仍然毫无进展。今天在来向政良报喜的时候,也顺便将这个问题也提出来了。在安德尔等人看来,这位年轻的领主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将领,更是一个发明家,很多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他能够提供解决办法也说不定。而安德尔这一次也的确猜中了,政良的确知道解决办法。而且他也知道为何这些使用本地材料制作的火绳为何一到潮湿天气就无法点燃。这是因为制作火绳的本地材料,其构成成分主要是竹纤维,这种以竹纤维为主的材料由于含有少量的油脂,因此在潮湿的天气下,即便是没有被雨水打湿过,也会点燃不起来的。那么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解决的办法就是木棉。若是采用木棉制作的材料来制作火绳,那么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想到木棉,政良又马上想到了木棉的在战国的历史以及其另外的用途。木绵传入日本开始于镰仓时代,直到战国时代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在这之前都是作为高价商品卖到中国和朝鲜。对于一般的日本民众。麻是他们常用的衣服原料。不过到了冬天。麻制的衣物不够保暖。到了战国时代的初期,应仁之乱以后,在原本作为木棉出口的主要对象的中国要求下,贸易改为了朝贡,因此中止了木绵的贸易。于是朝鲜成为了日本主要的木绵的进口国,以至于面对大量的木绵的外销,朝鲜政府不得不控制出口。到了战国时代中后期,人们开始将目光着重在木绵的军事运用上。用木绵制成的衣服轻、牢固而且保暖。是极好的军衣的材料。而且,它牢固的特性也被运用在了大型帆船的帆上。使用木绵帆的船在速度方面要比普通船高上很多,于是被各地的海贼广泛运用。在毛利辉元所制定的军制上,就有“快船用木绵帆”的记载。所以政良想到了用木棉来制作士兵的衣服甚至民众的衣服,更加要为罗氏家的水军船只更换上木绵帆,最后就是利用木棉来制作火绳了。但是,目前罗氏家的领地甚至九州,木棉也不是常见的。相反在尾张、三河两地却是被广泛种植。政良甚至想,是不是正因为有了这些木棉,才让信长以及家康获得了战争的先机的。当然。这只是猜想罢了。现在政良既然意识到棉花的重要性了,当然就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了。毕竟。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现在政良就要抓住机遇,比别人跑得更快。想到这里,政良先让安德尔等人原地等一等,然后他马上签署了几道命令。第一道命令是针对神屋绍策的。政良让他立即组织人员,从各地,尤其是尾张、三河地区大量购进棉花、棉花种子。而且这将会成为罗氏家购买的常态物资。现在正好是处于中日贸易中止后的时期,本地应该囤积了大量的棉花的,正好便宜入手。第二道命令是给内政阁以及情报阁的。主要是让他们大量购买木棉种子甚至是木棉树。这些木棉种子以及木棉树是用来种在领地上的一些荒地上。虽然短期内不会有收入,但是若干年后,当所有人都意识到棉花的重要性后,罗氏家早已在领地内种植了一大片可以结出棉花的树林,实现了木棉的自给自足了。这就是先人一步的好处。最后一道命令仍然是给内政阁的,就是让他们组织开设棉花织布工坊,至于技术方面,可以联系王海、佐墨阳等明国商人进行购买。有了这些棉花为原料而制作而成的布匹,就可以着手织造军装以及帆布的问题了。至于火绳的问题,当然是最优先解决的。让随军的传令兵快马向内政阁、情报阁送去命令后,政良才向安德尔三人说出了解决的办法。当得知火绳无法点燃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火绳的原料问题后,三人当即傻眼了。最后才拜服地跟在政良的队伍后面返回了岸岳城。一回到岸岳城,还没来得及与妻子叙旧,政良就收到了一条盛隆的急信。一条盛隆是政良专门安排在界港以及京都两地常驻,负责收集传递各地情报以及处理与京都朝廷幕府关系的外交奉行。平时一条盛隆就是通过海路将消息传递回领地的。今天正好有一封他的书信从唐津登陆,然后准备加急送往政良处,正好政良此时回到岸岳城了。前一段时间,在完全控制了筑后的一部分地区后,政良就让一条盛隆想办法让朝廷以及幕府承认罗氏家对筑后地区的安堵(即承认对占有地区的所有权)。难道这件事情出现问题了?想到这里,政良立即拆开了书信看了起来。果然,的确是此事出了问题。原来是大友家从中作梗了。这也是必然的,毕竟大友家是断然不会让朝廷承认罗氏家对筑后的安堵的。毕竟大友家才拥有真正的筑后守护称号,大友义鉴断然不会让筑后从他手中被人抢走的,否则他定然会被祖宗从地下爬出来骂死。无论是实际上还是名义上的失去筑后,他都是不会允许的。这一次的筑后大败,也是大友义鉴推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政策以来受到的最大打击以及耻辱,甚至比当初与大内家的冲突还要羞辱得多。所以大友家知道罗氏家在朝廷企图得到筑后部分地区的安堵后,就果断出手阻拦了,而且他们也借机向朝廷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让朝廷将肥后守护转封到大友家的手上。历史中,也是在这一年,大友家将菊池义武赶出肥厚以后,再次将肥后守护拿到手里的。只是,政良会让他如愿吗?(感谢书友“靠想取的名字都有人用了”的月票以及打赏;感谢书友“绿米亚”的打赏。)(未完待续……)t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435章 技术改良
. .
从目前情形来看,在跟幕府以及朝廷的关系上,罗氏家会稍微落后于大友家。大友家一直都是保持着与幕府以及朝廷的良好关系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年前大内家与大友家相争,在大友家处于劣势时,正是由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出面进行调解的,最终以大内家将女人嫁给大友家家主大友义鉴而结束了两家的争斗。又比如历史中,当岛津家崛起并且几乎霸占整个九州时,也是大友家向朝廷求援,最终才有了丰臣秀吉的出兵九州。当然,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不论朝廷还是幕府都已经陷入衰落,所以要跟他们搞好关系的办法也很简单,只要送粮以及送钱就可以了。想到这里,政良先是回复了一条盛隆的书信,然后命忽那通著迅速组织一支船队,船队主要以商船以及荷船为主,配以一定的关船,将一万贯铜钱以及一千石大米运送到京都去。一万贯铜钱是用来给一条盛隆收买官员以及献给朝廷以及幕府将军的。一千石大米则是直接从领地仓库中提取就可以了。由于在战争中缴获了不少大米,目前罗氏家的仓库中已经有五千多石的大米。这些大米,一部分将作为礼物送个家臣以及自己食用,另外一部分就作为搞好与朝廷幕府关系的礼物好了。献钱粮给朝廷的原因是因为一条盛隆在信中提到,朝廷准备修缮京都的禁里。记忆中,在明年。似乎织田信秀也是通过对禁里提供修理费用而得到过朝廷的赏赐的。政良正好也模仿一番。而且还赶在织田信秀的前头。说不定还会得到不错的管制奖赏。而献钱粮给幕府将军足利义晴。这就不仅仅是交好将军的意思了。政良暗地里还希望鼓动起将军的野心。虽然钱粮不多,但是对于目前的幕府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有了钱币跟粮食,将军重复幕府威严的野心自然又会大上几分,京都地区自然也就不会太过安静。这才是最符合政良利益的。这一次的远航,政良打算不再走濑户内海方向的水道,因为这个方向实在太过多水军众了,要是被发现船上运送着的是钱币跟粮食。估计很快就会被抢了。这次的航行路线改为从平户出发,然后绕过大隅海峡,再沿着土佐湾进入纪伊水道,最后到达界港。虽然路程增加了一半,但相对而言路上海贼会少一些,水道也更加宽广,若是遇到危险可以有更大的回旋空间。最为重要的是,跟随船队一同出发的侦番可以将沿途的情况记录下来,有利于将来罗氏家的水军在这一带的行动。将这件事情安排妥当后,政良终于也可以抽出时间与众家人团聚一番了。此时政良的嫡子唐王丸已经一岁多。鹤所怀的第二个孩子也出生了,同样是个男孩。被政良取名为宋王丸。田美子也长大了两岁,越来越有美人的样子了。在家中陪伴家人享乐了数日后,政良又不得不再次投入到政务当中去了。这一次政良要前往的是在岸岳城附近群山中的工坊。工坊所在的weizhi是在岸岳城外十里处,处于日岳与大野山两座山之间的一处峡谷里。当初政良一日之内举兵反攻岸岳城联军的时候,就是在这处峡谷中集结兵力的。在工坊所在的峡谷进出口处都是有着农兵进行把守的,而黑鹰的定居地也在峡谷的附近,平时在峡谷的外围也是有着大量的黑鹰负责警戒的。可以说,这处峡谷是罗氏家的防守重地。刚走进峡谷入口处,政良迎面就看到了一个少妇出现在了眼前。少妇看到政良后立即惊喜地跪伏在地上行礼起来。政良这时才认出这个少妇是谁。原来她就是当初政良前往明国宁波府时遇到的工匠遗孤张茜。后来正是在她的帮助下,刘乐才能将众多明国工匠鼓动到政良的领地来的。来到政良的领地不久后,她就嫁给了刘乐,现在都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了。看到张茜,政良不由得想起当初跟随政良从明国返回的第一批明国移民。这批移民大部分都迁移到野高山附近的明国移民定居点去了,另外一部分则是迁移到了这处峡谷附近定居。由于处于保密的需要,领地内的工匠以及其家属暂时只能在固定的区域进行活动。时间已经过去快两年了,这些当初迁移而来的人也早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政良最近甚至还从刘乐那里得到禀报,第一对明国移民与当地居民通婚的例子已经出现了,是一个明国小伙子娶了一位美貌的当地女子。两个不同的民族终于开始融合起来了。随着张茜的介绍,政良也更详细地了解了一些明国移民的情况,而随着政良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也涌到了峡谷入口前,争相一睹政良这个传说中的领主大人。在欢迎的人群当中政良发现了石头,那个当初在寒冷的冬天为了救治自己患病的妹妹而企图扒窃政良的小男孩。如今,小男孩已经长成了小伙子了。就在不久前,政良也批准了石头通过刘乐递上来的请求。石头准备返回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助王海迁移更多的明国难民到领地来,同时搜集更多领地需要的技术。当然,政良也知道石头的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去为他的母亲报仇。虽然害死他母亲的元凶死了,但很多帮凶都还逍遥快活着的。他要回去报仇。政良实在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来阻止他的报仇,最后也只好批准了。而他的妹妹,则是继续留在领地内。为了让石头安心,也为了进一步让其余的明国移民安心,政良将石头的妹妹收为了义妹,跟田美子一样,都成为了罗氏家的公主。与峡谷内的领民打完招呼后,政良首先走进了峡谷内的第一个工坊,兵器工坊。兵器工坊是专门为罗氏番打造太刀、长枪、箭矢、马镫,并且负责修复铠甲以及受损兵器的地方。一进入工坊,就看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大量的工匠在不断地敲打着兵器的胚胎。但是在巡视了一段路程后,政良就停了下来了。“难道现在本家的工坊,每一件兵器的打造,全程都是由一个工匠完成的吗?”政良看向身边的工坊负责人兵器奉行刘烨问道。“是的,大人。”刘烨直接回答道。他感觉到很奇怪,所有的工匠一直都是这样干活的啊?领主怎么看上去好像不太满意啊。“你有没有想过,将每一件兵器的打造工序分开开来,然后由不同的人负责呢?”“嗯?”刘烨听完后不由得双眼一亮。他虽然醉心于兵器的研发,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是管理上的人才。在听到政良的提点后,他马上想到了其中的好处。“好了,就按照我方才的办法进行工坊人员的重新分配吧。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效果。”看到刘烨的表情后,政良就直接决定道。政良相信已经不用他再多说什么,刘烨也已经知道需要怎么去做了。政良之所以如此要求,除了希望加快兵器打造的速度外,还希望加强兵器制造过程中的保密性。每个工匠只掌握一个环节,从而避免整体打造技术的涉密。吩咐完采用流水线式的打造方式后,政良随后又在兵器坊里巡视了一会,最后又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尽快打造出罗氏家自己的第一把弓箭。目前罗氏番使用的主要武器中,弓胎弓以及具足都是只能依靠从领地外购买进行补充的。具足的事情暂且不说,但是弓箭却实际上完全能够自行制造出来的。但是政良却希望兵器坊里的工匠能够将日本当地的弓箭与明国的弓箭结合起来,制造出更合战场需要的弓箭。在政良看来,日本现在的弓箭实在太大了,不方面在战场上携带。于是在政良的授命下,一个由五、六个明国以及本地工匠组成的小队很早前就已经开始在研究;两种弓箭的结合问题了,但是现在看来,拖得时间已经很久了,政良希望尽快拿出结果来。巡视完兵器工坊,政良紧接着又来到了火器工坊。目前火器工坊主要负责制作火绳枪、火绳、火药以及子弹。基本上罗氏家已经实现了火枪全套装备的自产能力了。虽然火药以及子弹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你们没有考虑过改变一下铸造的方式?”在看到这些工匠还在使用传统的泥范铸造法后,政良感到相当的惊讶。难道日本战国一般的铁匠使用的都是泥范铸造法?但很快政良就觉得更加疑惑了?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即便这些当地工匠不知道,那几个明国工匠甚至作为火器工坊负责人的安德尔也总会知道比泥范铸造法更加先进的铁范铸造法吧?“领主大人,我们也想过用铁范铸造法,但是这里的铁料不多而且似乎也不很合适作为铁范啊。”安德尔似乎看出了政良的疑惑,立即解析道。“铁料的质量不好吗?这个没有问题,迟点我会想办法从明国带一些质量更加好的铁料作为铁范之用的。”政良知道原委后当即拍板表示道。除了铁范的问题后,政良还意识到了本家目前掌握的冶炼技术似乎不到家,这似乎也要找王海等人帮忙解决一下了。“此外,在明国的一些工坊,已经在使用一种更为先进的铸造方法了。”政良最后又说道。(感谢书友leely的打赏!)(未完待续……)t
1...165166167168169...4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