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游泳之鱼
当然,为了进一步安抚小田政光,政良让他加入了内政阁,成为了一位内政奉行。
内政阁是政良新设置的一个部门,为了适应一国之主的管理需要,政良结合目前国主的官位设置以及后世的经验,一共设置了四个部门,第一个是内政阁,负责统筹领地的法度推行,农事、民事以及教育事业的管理,以及战后物资的清点入库、领地的税收征收以及发放;第二个就是军事阁,负责常备的招募训练、军队的管理、领地的攻略、农兵的组织训练、军备物资的管理;第三个则是情报阁,负责领地内外情报的刺探整理、领地的领民豪族以及家臣的监视;第四个是公方阁,负责寺庙神社的交涉以及管理,同时负责对外的公方任务。
内政阁,执政是东乡平次,负责所有阁内事务的统筹;其余各人均是内政奉行。其中明国幕僚刘乐负责领地的教育事务,同时兼顾一点农事事务;青山信元、江川氏宗、锅岛清房负责民事事务;李宏飞、小田政光负责农事事务;忠孝寺的玄如和尚为领地医师,负责领地领民日常病痛的医治。至于领地法度推行、战后物资的清点入库、领地的税收征收以及发放这三项工作,由东乡平次统一安排统筹。
在这几人的下面,则是再由各个村子的村头以及各豪族的家族构成了整一套内政管理体系。这几人根据领地的法度以及国主的要求下达任务以及监视执行任务情况,下面的具体负责事务的各个村子的村头以及各个豪族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具体执行任务。工作监督这一方面,最上方是内政阁的几人进行监视,最下层则是只听从国主命令的各个村子的村头,他们会反过来监视所属豪族甚至这些家臣的情况,并可以直接汇报给情报阁。
对于小田政光以及锅岛清房两人的安排,政良有着他的目的,主要是安抚他们,毕竟小田政光整族被迁移到了新的地方,失去了故土,而锅岛清房则是更惨,他的家族被一分为三,锅岛清房的老爹锅岛清久、锅岛清房的兄长锅岛义房、锅岛清房自己一人,以这三人为首各自被逼带领着一部分族人分散迁移到了罗氏家领地三处不同的地方,如此折腾法,他们心中没有怨气是假的,说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造反了。但是政良也是没有办法,历史上无论小田家还是锅岛家,对隆造寺家都是很忠诚的,尤其是锅岛家。所以不能让他们留在佐嘉郡以及神崎郡,并且还要削弱他们的实力。但是狠打一棒后,就要必须给点甜头了,而这样的职位就是补偿给他们的甜头。此外,政良也想通过让这两人实际参与到领地的法度推行中而熟悉罗氏家的制度,潜移默化地将他们转化过来。
军事阁,执政是政良本人。军事阁又分成三个体系。分别是训练战斗系、思想教育军功管理系、后勤系。训练战斗系的,首先就是新兵训练营,这个营由一些退役老兵担任教官,主要训练新兵的一些队形队列以及基本军法,今后将会不定时地派遣一些将领作为教官到新兵训练营担任教官;其次,每个番队日常的训练,由各番队的将领负责。最后,将领负责统领各自番队参加领主发布的各项攻略防备任务。
思想教育以及军功管理系的,主要是由各个军目付担任,按照政良的习惯,一般都是由他的小姓元服后下派到各番队担任此职,负责所在番队的思想教育、军法教育以及战功的统计发放,无权干涉大将的番队统领权,但有权向国主直接禀报番队的各种情况,各番队的将领同样无权干涉军目付的工作。
后勤系,主要负责诸如军粮、兵器等各种军备的储备管理,同时负责核实军备的发放情况,必要时组织后勤部队参加战斗。此外,领地每个村子每月的农兵军事训练、按照领地法度每个村子自行组织起来的童子军巡逻小队的管理,这些也是由该部门负责的。
人员安排方面,是这样的。执政是政良本人,赤羽信之介、角隈石宗两位军师负责协助政良统筹。木下昌直提升为侍大将,为第四常备足轻番队的主将,该番队副将为职位同样得到了提升的足轻大将上田真次,军目付为罗氏佐助。上田真次、上村本纲、铁之助、本多俊正等人在这一次攻略中积功得到职位的提升,同时这些人也跟随了政良一段时间,现在是时候让他们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了。
吉田重政提升为侍大将,为第三常备足轻番队的主将,该番队副将为职位同样得到了提升的足轻大将上村本纲,军目付为罗氏新五郎。
大石智久为第二常备足轻番队的主将,该番队副将为职位同样得到提升的足轻大将伊达正衡,军目付为罗氏政宗。
阿骨打为第五常备足轻番队的主将,该番队由于新成立不久,暂时没有副将以及军目付。
执行种兼为第一常备足轻番队的主将,该番队副将为职位同样得到提升的足轻大将铁之助,军目付为罗氏政秀。
宫沢平八改名为为矶野员昌,为第一常备骑兵番队的主将。由于在这一次的攻略中积累了大量的功勋,政良亲自为其赐名,以表彰其功勋。至于为何将矶野员昌这个名字赐给宫沢平八,主要是政良不愿过多的改变历史。若不是政良的突然出现,不久后宫沢平八应该是成为矶野家的养子,改名为矶野员昌的。
安德尔为第一常备铁炮番队的主将。值得一提的时,在他的指导下,铁炮队的战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村上隆重为第一常备水军番队的主将,该番队副将孙五郎,暂时没有军目付。
忽那通著为第一常备水军番队的主将,该番队暂时没有副将以及军目付。
新成立第三水军常备番队,主将为田尾政虎,副将兼军目付为吉良轩景。
除上述将领外,侧近众加藤段藏、飞段、阿狸、圆城寺信胤职位都提升为足轻大将,并且留在政良身边负责政良的安全保护,以备临时调用。小姓村上武吉、锅岛直茂、本多正信也跟随在政良身边。
后勤方面。侍大将幸助负责仓库物资管理以及核实发放;足轻大将忠次郎负责领地武器工坊的管理;足轻大将明峰秀正是随军医师,并且也是政良的随身医师,本多俊正提升为足轻大将,将全面负责领地每个村子每月的农兵军事训练组织,并且管理每个村子按照领地法度自行组织起来的童子军巡逻小队。战时,明峰秀正以及本多俊正将负责动员农兵,并且率领后勤部队随军出征。
情报阁的安排如下:
部将大西国治作为情报阁的执政,统领黑鹰忍军,责监视领地的家臣、豪族以及军队的动向,战时派遣黑鹰配合军队执行特殊任务。一般情况下,战时,大西国治并不随军出征,反而是坐镇领地统筹各处的情报汇总,战场上的黑鹰则由加藤段藏、飞段、阿狸等人统领。
物见番头木造重忠负责带领罗氏家侦番通过商业等各种方式,渗入到各处,负责领地领民的监视以及周围豪强情报的收集。
物见番头一若,原山潜忍者众中忍,负责黑鹰日常的训练以及培养。
公方阁方面安排如下:
公方奉行一条盛隆,负责朝廷以及幕府方面的公方任务。公方奉行端木清正,目前为大内家的客将,负责与各个豪族、大名的公方任务。
除此之外,政良还在领地法度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比如关于领地中的各豪族的管理,明确要求,在没有得到罗氏家家主同意下,不得擅自建造修缮领地上的城砦。各家臣主要负责领地的工作,至于罗氏家家主分封给家臣的领地,可以由家臣的家族进行打理,但是家臣对自己的领地附有监视权,一旦所在领地出事,该家臣必须承当责任。又比如,明确规定,罗氏家领地内的大事,统一由众家臣参加的评定会议来评定,最后由罗氏家家主决定最终的解决办法。
上述家臣职位以及职责的调整,甚至那些新的法度,实际上在政良出发前往大内家前就已经拟定出来的了,并且也提前由几个重臣通告给了各个家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得到了职位的提升以及奖赏,所以所有的家臣都对此毫无意义。至于那些新增家的法度,实际上以往早就在执行的了,现在只不过是将其正式写入《罗氏氏法度》中去,形成正式状文罢了。
当然,政良也没有傻瓜得直接宣告弄出了这么四个新部门出来。这实际上是他暗地里对家臣职责的划分罢了,明面上,还是遵照这时代的一些叫法,明确好每个人的职责,并且给他们冠以执政、部将、奉行等等的职务,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样的分工罢了。毕竟贸然地出现这些新名词,估计真的有点惊世骇俗了,政良也很可能被人骂城傻瓜,家臣们也会有所抵触。一切还是温水煮青蛙,慢慢来吧。
村中城的议事堂中,政良再次宣读了一番对众家臣的职务调整。众家臣都显得欢欣鼓舞。
家臣的职责以及职务调整完毕后,接着就是领地的封赏了。
首先是对新占据的小城郡、佐嘉郡、神崎郡原有豪强的处置。对此,政良采取三周截然不同的处置方式。对于圆城寺家这样的从一开始就臣服罗氏家的豪族,不但能够保留原领地,甚至还被增加了领地;对于像小田家、锅岛家这样曾经抵抗过,但又投降而且实力不俗的豪族,强逼其家族迁移领地,甚至是分散迁移,但是保留跟原来旧的领地面积差不多的知行;对于那些顽固抵抗而且实力又不强的豪族,比如福地、片田江、野田、下村、石井、金持、百武、古贺、横尾、金持、未次、久米、村冈、太田、水町、增田、饭盛、副岛、石丸这些豪族,就直接打散其家族,然后分散迁移到松浦以及杵岛两郡去。
为何政良如此强硬?因为政良知道,历史上,在大内义隆死后,肥前之熊隆造寺隆信又再次被逼流放到筑后,后来他曾经两次试图杀回肥前,第一次因为所乘船只被冲走而失败了,第二次最终成功了,并且由此造就了盛极一时的隆造寺家。而这隆造寺这两次对肥前的反攻,都与佐嘉、神崎甚至小城这三郡的豪强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现在肥前之熊下落不明,政良可不想成为被肥前之熊偷袭的对象,所以这些日后支持他的豪族必须全部迁走。让肥前之熊失去日后反攻的基础。而且这些豪族这一次不过是因为惨败于罗氏家,而且家主等重要人物都被罗氏家所软禁起来,才如此服帖罢了。一旦恢复过来,很可能又会成为肥前动乱的根源。毕竟在他们的眼里,罗氏家就是突然侵入的外来户,而且还是爆发户。
(感谢书友乐峻、东方威名、yetz、zadea、蓝翼梦幻、明天天明明的月票。这几天双倍月票,很请大家月票支持。)rs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365章 终成大名
. .
“被整族押解到狮子城外的多久、鹤田氏、鸭打、德岛、持永几族的情况如何了?”想到这里,政良立即问道。
“殿下,已经按照您的命令,将这几族的领地全部没收,他们的亲族族人全部以户为基础,打散安置到各郡去了。至于那些企图反抗的武士以及足轻,牵头的人已经全部被杀掉,其余的人也被充入领地的奴隶队伍中去了。其家主以及该族的亲族男丁,则是都以企图反叛的名义砍杀了.”东乡平次立即禀报道。声音隐隐带着颤抖之意,显然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过残暴了。
“哼,这些企图顽抗的豪族,臣下的意见是直接全部砍杀掉。”比政良更狠的赤羽信之介直接说道。
不少家臣闻言也是暗暗点头。战国时代,豪族之间的斗争就是如此残酷的了,他们都觉得这样做是理所当然。当然,这些家臣当中,不包括刚刚投诚而来的圆城寺信胤、小田政光以及锅岛清房,他们反而是满头冷汗。心中暗自庆幸他们没有遭受到这样的待遇。
政良内心实际上也是非常同意赤羽信之介的话,只是政良更希望将范围牵连的范围稍为再缩窄一下,至少不要牵连无辜。
“嗯”政良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一本大西国治整理给他的账册,对着东乡平次说道,“这个账册里面记录的是小城郡、佐嘉郡、神崎郡以及藤津郡的一些豪族,将这些豪族按照方才的处置办法,将他们打散安置到松浦郡以及杵岛郡中去。同时,从松浦郡以及杵岛郡中迁移一部分已经接受本家法度的领民到小城郡、佐嘉郡、神崎郡以及藤津郡中去。”政良这样做的目的是,首先是通过迁移将这些豪族置于已经拥戴罗氏家的领民的监视下,让他们失去叛乱的基础,其次,又通过将一些已经拥戴罗氏家的领民迁移到新占据的领地中,加强对新占据领地的统治控制。
虽然这样做有点劳民伤财,但是能够彻底解决豪族的问题,也是值得的。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就是如此了。
“殿下,如此一来,恐怕需要耗费不少的粮食啊!”东乡平次苦着脸说道。
“拔出一万石的民事储备粮食来应对此次工作。”政良说道。不计算这一次攻略中的缴获所得,仅仅就在与少贰家联军冲突前,罗氏家仓库中就有三万七千余石的民事粮食储备,完全足够此次的安置的。至于由此造成的领民的秋收损失,政良也想好了进行补偿的准备。
“此前迁移,我将会派遣阿骨打率领的第五常备足轻番队全程配合你。”政良继续说道。如此强行迁移,那些豪族定然会有所反抗的,政良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
“另外,这数日从神崎郡少贰家、神代家的领地中抢掠而回的人口,也安排到松浦郡以及杵岛郡吧。”政良决定道。由于比较贫穷的原因,松浦郡一向都是相对地广人稀的地方,而即便那些豪族的亲族族人分散迁移到那里去后,实际所增加的人口也不是太多的,所以将这些抢掠而来的人口也安置到那里去就再合适不过了。
“殿下那些正在被软禁中的各豪族的重要人员应当如何处置呢?”大西国治出言问道。
“直接将方才的处置办法告诉他们,愿意配合的,就将他们的族人适当打散则可,并且由这些配合的豪族协助组织迁移;不愿意配合的,待他们的族人都迁移走后,再安排他们回到新的安置地吧。”政良说道。没有这些家伙的阻扰,相信迁移的工作将会更加顺利。
“安置完毕,安排人员密切监视这些人的动向,一旦有所异动,直接讨伐抹杀。”政良说道。实力就是一切,在握有压倒性实力时,政良绝对不会优柔寡断。
“是”大西国治肃然领命。
政良在安置这些豪族的问题上,表现出了相当强硬的态度。各个家臣见此情景,心中暗暗警醒,准备回去后也提醒一下各自的族人,不要触及领主的底线,否则很可能导致身死族灭。
“国治,东松浦半岛呼子城至唐津湾的宫岛城那一万石领地就交给你了,给我好好打理。”安置完那些战败的豪族,政良开始分封起来了。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大,领地肯定要分封给家臣打理的。
“平次,东松浦半岛西部沿着唐川一直到唐津湾与筑前国交界的十坊山前的一万三千石领地都交给你了,给我好好打理。”政良继续说道。这样一来,加上原来已经分封给幸助以及津田广宗、平佐政忠遗孤的领地,东松浦半岛至唐津湾,政良除了留下野高山周围作为直辖领地外,其余的领地都分封给家臣了。
“臣定当效死命。”两人激动地说道。知行一下子超过了一万石,虽然按照领地法度,他们也只能够拿这些领地收入的十分之一作为实际知行,更加没有实际所有权,但这也是他们这辈子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了,所以心中很是感激,
“石宗,除了伊万里湾外,另外将伊万里城至饭盛城的领地加封给你。”这样一来,角隈石宗的领地也有八千多石了。
“之介,将松浦郡狮子城至小城郡千僷城之间的领地加封给你。”赤羽信之介也有八千余石的领地了。
“木下昌直,除唐船城附近的领地外,另外将唐船城至广田城之间的领地也加封给你。”加起来,木下昌直也有七千余石的领地。
“吉田重政,武雄城至小城郡须古城之间的领地交给你了。”这里大概也有七千余石的领地。
紧跟着,政良将松浦郡原平户城附近的五千余石领地加封给了执行种兼;将松浦郡乌尾城到彼杵郡饭盛城之间的五千余石领地加封给了大石智久;彼杵郡佐世保地区的领地加封给了上田真次;小城郡原多久家的领地加封给了上村本纲;小城郡原鹤田家领地加封给了阿骨打;小城郡原鸭打家的领地加封给了伊达正衡;小城郡原持永家的封地加封给了铁之助;佐嘉郡原百武家领地加封给矶野员昌;佐嘉郡原野田家领地加封给安德尔;佐嘉郡原田比良家领地加封给村上隆重;佐嘉郡原福地家领地加封给孙五郎;佐嘉郡原石井家领地加封给忽那通著;佐嘉郡原久布白家领地加封给田尾政虎;佐嘉郡原南里家领地加封给刘乐;佐嘉郡原立河家领地加封给青山信元;佐嘉郡原内田家领地加封给李宏飞;佐嘉郡原古贺家领地加封给江川氏宗;佐嘉郡原横尾家领地加封给一条盛隆;佐嘉郡原金持家领地加封给端木清正;佐嘉郡原久米家领地加封给明峰秀正;佐嘉郡原村冈家领地加封给飞段;佐嘉郡原太田家领地加封给阿狸;佐嘉郡原增田家领地加封给罗氏政宗。
此外,木造重忠、加藤段藏、罗氏佐助等几乎所有的家臣,也分别在佐嘉、神崎、松浦、杵岛、藤津、彼杵几郡中,都获得了多则上千石,少则数百石的知行。
而政良紧留下了松浦郡的加部岛、鹰岛、福岛、平户岛、野高山、岸岳城;佐嘉郡的村中城、水户城、佐嘉城,这数处地方作为了主要直辖领,当然,为了应付将来的加封,政良也将另外一部分直辖的领地委托给了加封在附近的家臣代为打理。
作为基础直辖的领地中,其中野高山领主府邸、岸岳城、村中城将作为领主的居城使用,水户城、佐嘉城将作为政良的武士团以及其余常备团的居住地;加部岛、平户岛将作为对外商贸点;鹰岛、福岛则是盐场工坊所在地。
从整一个安排来看,政良几乎将大部分的领地分封给了各个家臣管理。同时,为了加强对新占据领地的控制,政良有意迁出那里的旧有豪族,然后将自己的家臣替换进去,以此达到控制的目的,避免日后一些旧有势力的复辟。而且为了避免一家独大,一个家臣的周围起码会存在数个家臣作为邻居,以达到相互制衡监视的目的。再配合领地的侦番以及黑鹰,政良相信他已经有绝对的把握掌控所有家臣的动向了。
领地方面,肥前国大概有三十一万石。目前罗氏家分别控制了松浦郡、杵岛郡、小城郡、佐嘉郡这四郡的全境;同时还控制了神崎郡、藤津郡、彼杵郡的一部分。而基肄、养父、三根、神崎四郡,则是分别由大内家、少贰家、筑紫家、神代家、凌部家、西牟田家、横木家等豪强分别占据着,大内家为这些豪强名义上的主家。南肥前的藤津、高远、彼杵三郡,则是分别由有马家、安富家、西乡家、大村家以及大崎家占据着。总体来说,肥前三十一万的石高中,罗氏家目前大概占据了二十二万石左右,其余豪强合起来大概占据了九万石左右。
二十二万石的领地,按照战国时代一般衡量标准,罗氏家已经是一个实至名归的战国大名了。rs
.全部章节
战国之鹰 第366章 国主实力
. .
政良的这一次大分封,可谓是皆大欢喜,几乎所有的家臣都得到了一处或大或小的封地。按照一般的情况,实际上如此全范围的领地加封,是很不正常的。
但是政良有他如此做的目的,一是按照领地法度,实际上这些领地等于是分封给各个家臣进行管理,然后由家臣从中提取一定的领地税收作为知行罢了,他们就相当于政良委派到领地各处的管理官员一般。毕竟太大范围的领地,以政良目前的精力是管理不过来的;其二,以战国时代的背景,单单依靠俸禄而没有封地,是留不住家臣的,而且显得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所以即便作了限制,也是要在形式上给予家臣封地的;其三,政良是有意推行一些新的政策制度,但是那也得慢慢来,温水煮青蛙般慢慢推行.而这些家臣的领地,正是作为了试验地地方。基于这三个原因,政良选择了全范围的加封封地。
“诸位,我知道你们在座的一些人,在成为本家家臣之前,在本国以外是有一些家人或者亲族朋友的,评定结束后,若是打算将这些人也迁移到本家领地来定居,就将信息交给大西国治吧,他会安排人员协助你们寻找这些人,将他们迁移到你们的领地上来的。”政良说道。相比于其他的领主,政良具备一些后世的待人处事的技能。所以,现在既然是拉拢家臣,那就要拉拢得彻底一点,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从另外一层意思来理解,政良有着将家臣的族人控制在本家领地内的意思。如此一来,无论是家臣,还是政良本人都安心得多。
政良此话一出,诸如上田真次、江川氏宗等家臣就激动起来了。虽说他们惨被灭族,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些族人忍辱负重留在原来的地方成为仇人的领民,为仇人贡献资源的。现在有家主这么一句话,他们就可以将这些族人接到罗氏家的领地来过上好得多的生活了。
“此外,各家的领地中,只允许有一座城砦,其余的城砦由其领地所有者负责拆除。”政良再次说道。领地城砦过多,导致分兵防守,显然不是好事。但是不分兵驻守,一旦被反叛之人占据,又要hua费大量精力笼城,还不如直接拆除算了。
“至于诸位的居城的修筑,不防考虑采用领地的烧砖以及水泥,钱粮不足的,可以先行欠账,待日后充裕后再行返还给领地则可。”政良又说道。一般的领民,实际上能够住上木板屋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根本不会用所谓的烧砖以及水泥。而政良弄出这些东西出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当做奢侈品推销给个家臣以及豪族,让他们将由于领地法度而无法修城扩兵而留下的钱粮挥霍掉,免得他们由于钱粮过多而滋生不好的念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