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美哉,美哉!”房承先连连点头,“多谢这些小兄弟指点,敢问这位小兄弟也再书院读书?”
“我明年就来读书。”顾晓看着还在解冻的田地说道,“我爹顾青。”
“那就书院再见。”房承先拱手说完就离开,脸上还带着笑意,像是走出了人生的阴霾一般。
小顾晓也是功臣身退,瞧着张羽宫说道,“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你太像你父亲了。”张羽宫摇头叹息。
“不好吗?”顾晓不以为然,“我帮助一个孩子让他找到了不被他父亲挨骂,你应该夸我才对。”
“小主,魏王李泰和房遗直都是家主过命的兄弟,你这般做若是一旦事情败露,小主也少不了家主的一顿数落。”张羽宫说话道。
“我爹才不会因为这个数落我呢,他还会夸我。”顾晓自信地说道。
那倒也是,张羽宫苦笑着,看来顾家的小主人和顾青一样都是一个不会吃亏的主,顾家的将来有这么一个继承人,顾家的未来或许还会更好,只不过这个孩子现在很自信也有些骄傲,想到这里张羽宫也有些担忧,顾青的家业太大了,这些家业的庞大也说明了顾家将来的继承人要面对多少人,要经历也要比一般人家要多,就说皇家和顾青之间扯不清的关系,还有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张羽宫多希望这个孩子可以和普通人家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
可他终究是顾青的孩子,是顾青和武媚的孩子,顾家的孩子要背负的也是一般人家要多得多,这些孩子的磨练一定会比一般孩子要多,现在想想顾晓的有的这一份机灵张羽宫心中算是踏实了不少。
半个月之后,明明已经到了春季可是冬日凛冽的寒风依旧没有退去,顾青和李泰相对而坐吃着火锅。
捞出一块羊肉片,李泰沾着酱汁吃下说道,“顾青,最近有人给房遗直的儿子出了一个主意。”
“什么主意?”顾青一边吃着问道。
“你儿子。”李泰说道。
“胖子,你可越来越爱说笑了,我儿子每日不是忙着和张羽宫学身手就是在武媚身边学习礼仪,哪里有功夫给房遗直的儿子出主意。”
“这件事说来也巧。”李泰说道,“那一日,房兄的儿子被房兄一顿数落,而会来之后,他儿子就拉着我儿到处玩闹,这一玩闹,把学业给耽搁了,你说两个孩子一起玩学业也应该一起耽搁才对,偏偏人家房兄的儿子学业还逐步提升了,反而我儿子落下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人家房兄出身就是我老师家的,说不定是天赋上的。”
“非也非也。”李泰摇头说道。
第九百二十七章 许敬宗求援
“是房兄的儿子,每到夜里偷偷的在学习。”李泰接着说道,“我和房兄两边都发现了异常,几番询问之后这才知道是你儿子给房兄他儿子出的主意,该不会是你顾青授意的吧。”
“我像是在很无聊的人吗?”
“那倒也是。”李泰说道,“我还骂了我自己儿子一顿,知道真相之后我心里挺愧疚的,说吧。顾青你要怎么赔偿我。”
“胖子你在说笑吗?”顾青也说道,“孩子之间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插手了,再说了现如今我儿子就要进书院学习了。”
说着话,小顾晓正一边吃着糖炒栗子路过两人的饭桌。
“小子站住!”李泰对顾晓说道,“是不是你给房遗直的儿子出的主意。”
“我没给他出主意啊,只是开导了一番。”小顾晓一脸萌萌哒说道,“莫不是魏王叔叔要为难小子?”
听到这话,李泰瞧了一眼顾青,确实自己这么质问一个小辈好像不妥,只好说道,“以后给我家儿子也出出主意,别可劲让房遗直的儿子捡便宜。”
“小子还是不太明白魏王叔叔的意思。”小顾晓说道。
顾青看的出来这小子心里明白装着糊涂,是想要拿好处。
李泰从怀中拿出一个令牌,交到顾晓的小手中说道,“有了这个令牌以后你可以随意出入书院,还可以进入书院藏书阁。”
“谢谢魏王叔叔!”小顾晓喜笑颜开,“小子以后一定会多多给魏王叔叔的儿子出主意的,魏王叔叔放心。”
“记住了,只能是好主意,坏主意就算了,知道没有?”李泰嘱咐。
“知道了。”小顾晓雀跃着离开。
收回心神,李泰再次从火锅中捞出一块肉片放入自己的口中,“顾青,你儿子的激灵劲和你简直一摸一样,怕是以后又要出一个祸害。”
“吃饭就吃饭,你不要拐弯抹角数落我好不好。”顾青自顾自喝着酒。
“哈哈哈。”李泰不厚道地笑着。
和李泰在家里吃了饭,两人在热水池子里好好泡了泡,李泰也意兴澜珊的离开了。
李泰走后,顾家又来了两个客人,许敬宗和李义府又来了,还带了不少家乡的土特产,范健一一收好,然后带着他们来到了顾青的面前。
“见过侯爷。”
“见过侯爷。”
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人连连行礼。
“行了,又是行礼又是送礼的,我知道你们的意思。”顾青微笑着瞧着两人,“上次,你们说的那个家伙叫什么来着?那家伙怎么得罪你们来着。”
“吏部尚书杨师道!”许敬宗说话道,“这家伙专横跋扈,随意调拨朝中官吏,在下实在是忍无可忍,本来新任的官吏还在试用期也就算了,这家伙竟然把我们带出来的老部下也调走了,而且还是候爷当初在做尚书令时留下的老人,在下实在是忍无可忍,可是这家伙背后有李承乾撑腰,我等几次递上奏章未果,李承乾也对杨师道的种种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直可恶至极!”
“确实如此,我御史台也是一样。”李义府也说道,“御史台掌管监察之权,原本已经用熟的人,就这么调走了,现在手头上的人连自己都不认识。”
“李承乾是想要杨师道的手,来剪除你们的羽翼吧?”顾青琢磨着说道。
即然大家都是顾候爷的人,大家心知肚明,许敬宗也不再遮遮掩掩,“候爷,一两个也好,只是再这么剪除下去,实在是让下官坐立难安。”
“候爷,李承乾和杨师道的心思大家都心知肚明。”李义府也说道,“尚书省和御史台几次换血,李承乾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怕不是剪除我们羽翼这么简单。”
“哦?”顾青来了兴致,“接着说下去。”
许敬宗抬头看了一眼顾青的脸上也说道,“我等是侯爷的麾下,李承乾如此让杨师道如此作为其中意思就是想要将我等的势力除去,从而在找人将我们取而代之,侯爷李承乾这么做不只是对付我们,还是要对付侯爷。”
“确实有些过分了。”顾青淡然地说道,“这个杨师道和李承乾走的很近吗?”
“走的很近。”许敬宗点头,“几乎每次朝会之后,杨师道都会去甘露殿和李承乾谈论如今朝中的事情。”
“小小一个吏部尚书,不足为惧,也不难对付。”顾青转而又说道,“你们找个机会,去和杨师道的手下秉烛长谈试试。”
李义府疑惑说道,“在下不明白候爷的意思。”
“平康坊是一个请人喝酒的好地方,不知道杨师道喜不喜欢喝酒,你们大可以试试。”顾青微笑说道。
“在下明白了。”许敬宗说的,“即然他要对付我们,我们就假以施好,假装我们讨好他杨师道,转而在杨师道的背后捅一刀,就算杨师道不行也可以在杨师道的手下动手,让杨师道不死也要脱层皮,至于喝得是什么酒,怎么喝酒侯爷不必多说,我等知道怎么做。”
顾青点头,“知道就好,我是不是可以送客了?”
李义府茅塞顿开,“侯爷此计,实在是阴险至极,下官佩服。”
“我怎么听着这么像是骂我的。”顾青挠了挠耳朵,“这两日马上就要开今年的新朝会了,你们还是早点回去,免得被人知道在我这里走动,难免有人多嘴,早些回去吧,你们放心这件事我也会在朝中给你帮助,有人会呼应你们的,尽管放心。”
“多谢候爷。”
许敬宗和李义府一起离开。
家中再次安静下来,范健来到顾青的身边说道,“家主,从高句丽送来的加急信件。”
顾青接过信件打开看着,这封信是倭国的眼线送来的,一直以来从倭国到高句丽,再到中原这条路都是李世民用来送他自己的那一份货物,倭国的情况也偶尔会从这条路送来,打开信件看着其中的内容,伍老七偷了两膄海船,带着十多个人手逃了,而且逃了不久高句丽就受到了海盗的袭击用的还是大唐的火器,高句丽王已经派出使臣要来问个明白。
第九百二十八章 演习?
“家主,要不要把这件事的消息压下去。”范健低声问道。
“压不住的,人家派的是使臣,难不成我派人去把使臣杀了?”顾青笑着说道。
“我这就去安排人手,在山海关截杀。”张羽宫面无表情说道。
“别。”顾青连忙叫住张羽宫,“你们不要一天到晚就知道杀杀杀的,你要是杀了误会就真的越来越大了。”
“可事关大唐火器外泄,这件事怕是朝中会有声音来对付候爷。”范健担忧着说道。
海贸的事情是自己家主一手促成的,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朝中官吏一定会有话语危及,如今也是朝中敏感的时期,传出这种声音对自己的侯爷很不利。
顾青一阵叹息,这个伍老七也真是的,什么时候动手不好,偏偏在现在动手,伍老七这个海盗的存在就是为了巩固大唐在海上的实力,没有比较就永远没有实力压制,在海上摆出一个大敌不是一件坏事,只要伍老七这个海盗存在,谁家要做海贸还要看自己的脸色。
以后还要给伍老七送去资源,这个节骨眼伍老七不能出事。
“范健。”顾青开口命令道,“派人去东海寻找伍老七,给伍老七更多的银钱和火器,记住了!这件事要做的隐匿一些。”
“明白了。”范健点头。
张羽宫也明白了顾青的态度,看来自己家主公在海贸上做了一些猫腻。
顾青来到正在看着刚刚新翻译出来经济学的李治身边,“晋王殿下的海战演习做的可真好。”
“什么演习?”李治一脸懵。
“就是演习呀。”顾青微笑说道,“晋王殿下让倭国的海船去攻击高句丽,为的就是提升武将们海战的能力,此举实在是高瞻远瞩。”
“顾青,你到底在在说什么。”李治一头雾水。
“是这样的。”顾青开口对李治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要晋王殿下帮忙。”
李治盯着顾青,“嗯?”
“我私自养了一批海盗。”顾青对李治说道,“为的就是巩固我们大唐在海贸上的主导权,我们大唐可以开展海贸,可是倭国和高句丽同样可以进行海贸,我们需要彻底抓主海贸的主导权,让倭国与高句丽的海贸绕不开我们,我们就只好动用这支海盗,前些日子这批海盗太不长眼去攻击高句丽,现在话语声怕是要传到朝中了,还请晋王殿下帮助我打个掩护,而后……”
“等等!”李治打断顾青的话,脑子里重新矫正着自己的三观,“顾青你刚刚说你养了一批海盗?”
“没错。”
“养寇自重?”
“也没错。”
李治像是第一次认识顾青一般,“所以我再海贸司大半年,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股海盗的存在?”
“其实也不是有意要瞒着晋王殿下。”顾青解释道,“这件事一直交给伍老七在办,晋王殿下应该知道这个家伙,伍老七是我在最早时候就埋下的一颗棋子,他是匪徒,之后被我抓了,为了让他将功赎过我就把他安排到了海贸之中,就有了眼前的事情,不过晋王殿下放心,他们绝对不会攻击我们大唐的海船。”
“如若他们攻击了呢?”李治反问。
“随时下海灭了他们,伍老七知道差距,他不会自寻死路。”顾青也说道。
“好。”李治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件事我答应你,明日我就去甘露殿和我皇兄解释。”
听到李治这就答应了,这小子明明最喜欢和自己抬杠了,顾青好奇接着问道,“晋王殿下这就答应了?”
“嗯,我答应了。”李治点头接着看手中的经济学。
顾青还是有些将信将疑,“晋王殿下今天吃什么东西。”
“你放心,我没吃什么脏东西。”李治转了给抄录下来的经济学一页页整理着,“你的这个办法我很赞同,如果这个海盗的布置可以让海贸长时间被大唐主导,压制高句丽和倭国的海贸,我也是乐见其成,虽然有些不地道,但若是换成我,我也会这么做,养寇自重,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明白,我会把这件事瞒下来,李承乾只会知道这是我的演习,我也会派人给薛稽送信,把这个故事给编圆了。”
“多谢。”顾青拱手。
“嗯。”李治非常郑重的点头。
走出书房,顾青还是有些不解,怎么这回李治答应的这么爽快。
李治整理着翻译下来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书院来说太重要的,收拾好之后看着偌大的书架,这里有很多的孤本,放好经济学的原本,拿出心理学这本书,按照自己了解的简体字看了起来。
“家主。”范健急急忙忙而来,“上官仪来了。”
“他怎么来了,莫非他也知道了?”顾青有些担忧。
“是这样的。”范健回答说道,“前些日子,上官仪送来一些莲菜,说是给候爷送礼,可家主也知道莲菜这个东西实在是看不上眼,也不知道这个上官仪是什么意思,小人就没和家主说,眼下他来了想必是有什么事情。”
“请进来。”顾青说道。
“好。”
上官仪收到范健的回报,一步步走入顾家,走入前院就看到了顾青。
“相国,下官前来打扰了。”
“你我之间客气什么。”顾青笑着对身边的侍从说道,“给上官兄摆茶。”
上官仪接过热茶说道,“顾青,你说的经济学也该拿出来了吧。”
听上官仪这么一说,顾青有些疑惑,看来李治还没把翻译的事情告诉上官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