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李恪愣愣看着顾青。

    “和晋王殿下实话实说吧。”顾青又说道,“我已经派人去了东吴,东吴一地一直久离朝堂,需要吴王的殿下的治理,而不是吴王殿下被他们牵着走,我知道吴王殿下心中李承乾就是一个宵小,吴王殿下何不想率兵为王,不论李承乾将来会怎么样,我们何不盯着李承乾。”

    “你什么意思?”李恪问道。

    “吴王殿下可以统领东吴,可以治理东吴,只要东吴稳定我们可以一起盯着李承乾。”顾青和李恪一起走在村子里的小道上说道,“谁也不能保证帝王会不会昏庸,李承乾坐在那个位置上有很多人都盯着,在长安有魏王殿下与我,在远方还有你吴王殿下,李承乾若不肖?”

    “我们必取而代之!”李恪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如此便好,我也希望东吴越来越强大。”顾青笑着说道,“吴王也放心,我不是站在李承乾的这一边,你也知道我与你们李唐之间的纠葛很多,有些事情大家不必明说,彼此心中明白就好,我在长安只手遮天,李承乾又怎会不知,我若想反李承乾能耐我何!”

    “哈哈哈。”李恪突然笑了,“如果父皇走了,长安老一辈的国公老将军走了,李承乾还不能驾驭你顾青,怕是将来这李唐江山要改姓了!前有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今有你顾青推心置腹!顾青,受本王一礼。”

    顾青也还礼说道,“将来的天下是怎么样谁都不好说,大家都不用装的大义凌然。”

    李恪点头原本抑郁的心绪消散殆尽,“顾青,听你一席话,本王心中豁然开朗,就此拜别。”

    停下脚步,顾青看着李恪,“我就不送了。”

    吴王李恪离开村子,走之前来到皇宫一路走到甘露殿,李承乾收到禀报见到了吴王李恪,“准备走了。”

    “臣弟是来向皇兄告别的。”李恪抬头看着李承乾说道,“皇兄,今日以来发生的事情你我都心中清楚,看在父皇的脸面上我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若你将来不肖,我会从东吴打入长安!”

    听到这就话,李承乾也拍案而起,“李恪!你是何意!”

    李恪笑着说道,“皇兄,一直以来我对你们这些嫡子一再的忍让,这些年我也受够了。”

    李承乾拔剑而起,“李恪你包藏反心,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

    李恪突然笑了,“我就站在这里,皇兄你要杀要剐尽管来,如今我在东吴有甲士五万,未来十年会有甲士十余万,戍守东吴之余我会一直盯着你李承乾,若是你李承乾不肖我必回取而代之!”

    李恪说完一步步走出甘露殿,“我若死了,东吴五万甲士势必造反,李承乾你尽可以试试!”

    看着李恪一步步走远李承乾咬牙气得浑身颤抖,一旁的内侍太监一直等着这个帝王发号命令随时准备拿下李恪,可是久久不见李承乾下旨令。

    李承乾也知道自己可以在这个时候拿下李恪,可真如李恪说的东吴有五万甲士在,自己刚登基不久不能若是东吴这就反了对自己来说太不利,再者说有顾青一直掣肘着自己,李恪一定是知道这件事才这么说的。

    回过神李承乾对身边的内侍太监说道,“把褚遂良给朕叫来。”

    “老奴这就去。”

    不过半个时辰,褚遂良就来了,“陛下!”

    李承乾低声说道,“吴王李恪有反心!他当面和朕说道,东吴有五万甲士准备好了,十年之后会有十多万甲士准备好。”

    褚遂良疑惑,“吴王殿下是怎么说的?”

    “他说若朕不肖!他李恪必会取而代之!”李承乾几乎是咬着牙齿说出来的,“这个李恪好大的胆子!”

    褚遂良大概明白了,反问道:“陛下不肖吗?”

    “褚遂良!”李承乾怒声说道,“连你都在质问朕?”

    “陛下,若是励精图治又怎惧吴王的威胁。”褚遂良又说道,“陛下难道就不想努力吗?这么怕他人的说道吗?”

    李承乾话语哽咽在喉咙口,“朕说的是,他李恪威胁朕!”

    “纵是威胁又如何?”褚遂良对答如流,“陛下到底再怕什么,莫非陛下想要昏庸不成,只要陛下不昏庸,纵使他李恪起兵也不过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唐治理天下多年,如今民心归附,诸国对大唐俯首,如此强大的实力之下,臣再问一句陛下再怕什么!莫非太上皇励精图治半辈子留下来的江山,陛下想要挥霍不成!”

    李承乾咽下一口唾沫。

    褚遂良看着李承乾心中的情绪起伏不定,如今朝堂天下,大有追赶下一个盛世的势头,若是陛下如此畏惧,实在是让臣失望。

    说完褚遂良挥挥衣袖离开。

    李承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中不平,会想着自己的前前后后,顾青对自己的谩骂,父皇对自己的喝问,李泰的不屑,顾青的权势,李恪的眼睛,这些人都盯着自己,压力!巨大的压力压在心头,李承乾明白自己不能不努力,至少自己不能做的比父皇差。

    思考良久,李承乾觉得自己还是要防范于未然,决定朝会上派出官员进入东吴,即然李恪说要盯着自己自己也不能坐以待毙,也要去盯着李恪。




第七百八十三章 阴妃的教导
    李恪在甘露殿说完这一番话,就准备好了车马准备离开长安,阴妃看着自己儿子的笑脸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

    “孩儿想通了。”李恪说道,“是我着了东吴那些家伙的道,母亲放心,以后我会好好整顿治理东吴。”

    阴妃点了点头,“母亲只是希望你可以平安就好,不会苛求太多,只要你好好的就好,母亲只是一个女人不明白你们男儿中的事情,有时候母亲说多了,你心里也别太介怀。”

    大明宫前打了自己的儿子一巴掌,阴妃还是有些有后悔的,现在看到自己儿子脸上的笑容心中宽慰了很多。

    “我去见了顾青。”李恪笑着说话道,“顾青和我说了很多很多,推心置腹,我也想通了很多。”

    “不是母亲说顾青的不是。”阴妃对自己的儿子说道,“顾青这个孩子,你不要和他交往过深?”

    “怎么了?”李恪疑惑道。

    “怎么说呢,有些事情母亲也是在大明宫听说的。”阴妃低声说着话,“有些事情你们在外面不知道,当初陛下还在大明宫的时候我们听说过很多的事情,顾青这个人杀了很多很多的人,或许你们觉得顾青是一个多么懒散好吃懒做的人,聪明的人?其实顾青这个人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他帮李世民做过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李恪确实不知道顾青帮助自己的父皇做过什么。

    阴妃长叹一口气,“顾青此人的背后太过阴暗,据传后宫所传顾青此人身怀很重的戾气,你可知道他每一次出征都是尸山血海?”

    “那也是为了战事。”李恪说话道。

    “不只是这样。”阴妃接着说道,“河西走廊一战之后,其实陛下是想要收兵的,要不是朝中将军不肯,文臣早就劝说陛下收兵了,顾青造下的杀孽太多太多了,连长孙皇后都动容,尸体掩盖在祁连山下,据说布达拉宫下到现在还可以闻到血腥味,庆幸战事没有发生在中原。”

    “这些事孩儿都知道。”李恪低下头,“顾青借用上天雷霆与火器在布达拉宫之下屠戮数十万异族人,杀到诸国胆寒,到如今诸国都对大唐人有着敬畏,外面也有人说只要顾青在,异族人就不干冒犯大唐半步。”

    阴妃接着说道,“顾青与外面一帮寻求长生的人有关联,这件事我也是无意间听王钦和陛下密谈的时候听到的。”

    “长生?!”李恪惊疑这件事自己还真不知道。

    阴妃点头,“顾青的来历一直都是一个迷,期间陛下调查过很多次都是不了了之,顾青身上有很多很多的秘密,还有李承乾登基时候的那只凤凰,还有就是当初陛下为了安抚顾青心中的戾气,就让顾青去大宁寺住过一段时间可是到头来还是没有抹去顾青的戾气,陛下说过此人不好控制,顾青若是安逸还好,若是顾青有所杀心,一旦这个身怀一身神鬼莫测本事的人做出什么事情,对中原来说很有可能会是一个灾难。”

    “当初陛下也不是没有想过要除去顾青,可是顾青的有些作为对国有利,而且对黔首百姓也不错,这才没有下手,顾青是自己救了自己,一个少年而已,如果这些都是他自己做给别人看的,他从一开始就知道所有人会怎么想,那么这个人也太可怕了。”阴妃又说道,“当时我还侍奉在陛下身边,晋王与晋阳公主还是顾青在照顾,那时候晋王李治回来看望自己的父皇母后,我听李治说过顾青编写了一本书,叫做什么心理学。”

    “心理学?”李恪疑惑,“这是什么学。”

    “在我听来一本很可怕的书。”阴妃说道,“可是知道人们心里在想什么,更可能可以控制人们心里想做什么。”

    李恪心中一阵惊疑。

    “只是听晋王李治说过,这本书就在顾青的书房,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李恪看着自己的母妃。

    阴妃接着说道,“如果说这本书真的这么神奇,顾青却把它大鸣大放的放在自己的书架上,看来不忌讳被人知道,而且这本书上面的文字除了顾青没有人可以看懂。”

    “是异国文字吗?”李恪问道。

    阴妃当着李恪的面写下一个字,“这个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李恪看着看着的字,“这不是人字吗?还写错了。”

    “没错就是这种字迹。”阴妃低声说道,“后宫不像其他的地方,其实后宫对朝堂的一举一动都非常的关心,能够成为陛下的妃子哪一个不是权贵门第,这些门第女子为了自己的门第,会打探朝中很多的事情,从而后宫出力来协助朝中,当时名声大噪的顾青就是很多后宫妃子关注的人,她们关注顾青无非是为拉拢顾青成为自己门第中的人,就算可以结交认识顾青都可以。”

    “有人在打听的时候就在凌烟阁打听到了这件事情,这还是褚遂良发现的。”

    “就是那个行文写字很有一手的褚遂良?”李恪点头,“当初听说过,这个褚遂良能够入朝堂有一部分是父皇看中了他的行文,父皇非常喜欢诗文。”

    阴妃又是点头,“当初谁都知道顾青的字很差,甚至会写很多的错字,可是那时候褚遂良觉得顾青只是下意识写出了另外一种文字,不是错字,而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文字,这种文字有中原字的影子,可是还是又很大的出入,像是化简了一般。”

    “我倒是也听说过。”李恪回忆着,“当初父皇要调查顾青的时候,顾青是孙思邈从大山里带出来的,而且那时候顾青的口音也很奇怪,说出来的话不像是关中话,不过话语声铿锵有力,还很好听!有些像关中话不过没有听关中哪个地方说过这种话语,比起关中话更加的精炼,只是离开荆州之后他的口音很快就适应了关中话。”

    阴妃对李恪嘱咐道,“顾青此人有很多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不论是好是坏,这个人你最好不要结交太深,你要知道明哲保身。”



第七百八十四章 胖和尚的不舍
    李恪没有这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顾青对自己说的一番话,很有启发,帝王是谁,天下谁来做主?还要看他李承乾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马车一路前行朝着东吴的方向而去。

    矮子吃着一个馕饼看着吴王的马车离开,招呼身边的几个闲散人去跟上马车自己则回到了长安,来到笔斋中狄仁杰正在和和尚说着话语。

    “人已经离开长安了。”矮子走来说道。

    狄仁杰微微点头,“看起来这一次是有惊无险了,应该是老师他们都已经做好的事情。”

    矮子看着和尚点头,知道和尚从今年开始情绪就很低落,因为杨头儿和顾头儿已经准备好把这个成立数年之久的青帮给解散了,有时候习惯了一种生活要脱离出来真的很困难,自己和和尚都不想这个青帮就此解散了。

    狄仁杰起身拍了拍和尚的肩膀,“有些事情,该到头了,也够了!”

    “我们明明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和尚低头说道,“这一路走来我们手中的力量越来越庞大,只要顾头儿一句话!就算是整个长安我们都可以帮他拿下!”

    狄仁杰苦笑摇头,“力量越大就越难掌控,这些年老师已经让我们一直削弱青帮的骨干,是时候了!也该散了。”

    矮子看着和尚的脸上说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本就是流浪天下的人,我以为你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怎么如今又放不下了。”

    和尚仰头长叹,“我这本辈子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值得敬佩的事情,这个青帮是我们一手拉起来的,现在要放下又怎能轻易放下。”

    “老师会在家里等你的,你随时可以过去。”狄仁杰低声说着话。

    “已经很好了,我们几个一起混迹市井的人能够活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矮子劝说着胖和尚,“和尚,我现在攒够了钱,你也有一个笔斋可以过活,至少我们不用流离失所,不用颠沛流离,不用担心官兵的盘问,已经很好了。”

    狄仁杰知道这事对和尚来说很难,和尚与矮子都是非常重情义的人,为了情义他们可以为老师和杨大哥豁出性命,冒着刀架在脖子上的风险帝王眼皮子底下带起这么一个大组织。

    明白现在多说话也不好,狄仁杰离开笔斋就看到了笔斋外月姐就站在这里。

    “月姐,你怎么在这里?”狄仁杰看着月姐说道。

    “想找个僻静的地方坐坐。”月姐说道。

    “去大理寺吧。”狄仁杰邀请道。

    带着月姐进入大理寺,这里事大理寺的后院平日里就是自己临时会居住的地方,也没什么人回过来。

    “你也长大了,刚刚来长安的时候你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月姐瞧着狄仁杰说道,“怎么?看你情绪好像不好。”

    收起在笔斋的心思,狄仁杰坐下说道,“说说吧,这次不会无缘无故来找我。”

    “嗯。”月姐微微点头,“去昆仑山的人快回来了。”

    “什么人?”

    “顾青没有和你说过那个陈道长吗?”月姐疑惑。

    “说过!”狄仁杰回答,“那个家伙很神秘,而且还瞒了我老师很长一段时间,据说是去寻找长生了,他的消息已经有好几年都找寻不到了。”

    月姐又说道,“那时候红拂女押着解八两进入长白山,只是那个时候也不少人的在长白山内,长白山发生了很多事情,以至于那时候进入的人全部失去了记忆,那时候之后陈道长也不知所踪,我怀疑过他是不是又去了昆仑山,昆仑山的人送来一封信到了我手里。”

    说着月姐递给狄仁杰一卷竹简,“这是他们送来的。”

    打开看了一眼,上面写着的是陈观主这些日子的发现,和他在一些奇异地方的,如今的他已经不可求长生了而是想要活下去,这些事情更像是他对自己的自说自话。

    狄仁杰思量,“为什么你不亲自交给老师。”

    “再这之前其实有一封信已经送给顾青了对吧。”月姐又说道。
1...253254255256257...3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