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贞观一书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张围

    与他父亲一样的机敏,又有她母亲一样有着一双明媚的双眼,这个孩子以后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主,顾家的未来看起来会更好。

    范健对小顾晓说道,“少爷还没吃呢,夫人该着急了赶紧去吧,再晚等一会儿又要挨板子了。”

    “哦。”顾晓不乐意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离开,回到饭桌上与家人吃着饭。

    范健跟上顾青的脚步,一直以来顾青就是让自己传话给笔斋,看起来这一次顾青是在唐玄奘那里得到了很重要的线索。

    一路来到杨胜家的门口,顾青见老杨坐在家门口的太阳底下吃着面条。

    “顾青,你怎么来了?”杨胜一口气把碗里的面全部放入口中,放下碗说道,“出什么事情了?”

    “有些线索了,唐玄奘告诉我的。”顾青对杨胜说道,“那个杀了唐俭全家的人脸上有一块伤疤。”

    “我派人去大理寺找狄仁杰对一对。”杨胜接着说道。

    “还有一件事。”顾青又说道:“派出我们的人去盯着昭武九姓,昭武九姓说不定就有我们要的线索。”

    “我知道了。”杨胜拿着碗说道,“吃了吗?”

    “还没!”顾青说道。

    “媳妇再拿三碗,顾青来了。”杨胜朝着自己院子里喊道。

    杨胜的媳妇端来面条,顾青,杨胜,范健三人一起吸溜着面条。

    “唐玄奘的话可以相信吗?”杨胜一口面条一口蒜。

    “他没有理由骗我。”顾青回答。

    “嗯。”杨胜咽下一口面条又说道,“还是你儿子听说,我闺女一天玩在外面野,好不容易魏王殿下帮忙把我闺女列入了书院,她听课听不了多久又跑出来野玩,我说落他几句话,她就顶我的嘴,越来越难管喽。”

    “还不是你平时给惯出来的。”杨胜的媳妇在后方低声说着。

    杨胜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我就着一个女儿,我不惯着她,我惯着谁?”

    顾青看着村子的不远处,杨胜的女儿正率领着村子里一帮熊孩子玩着行军打仗的游戏。

    看得出杨胜很喜欢现在的生活,闲散的时候可以扛着锄头去田地里干活,更闲散的时候可以坐在家门口看着村子里的炊烟袅袅,杨胜也不太管如今青帮的事情了,顾青也打算慢慢接手给范健。

    “东海的海船也该出发了吧?”杨胜说道。

    “嗯,这一次我信中交代给阎立本的事情很多,现在的他应该忙的分身乏术。”顾青语气平淡说话道,“海贸司已经正在准备第二次民夫的征兆了。”

    杨胜点头,“这些日子遇到的事情越来越讳莫如深,和尚与矮子不止一次抱怨不好查,先说一直没有消息的二贤庄,再是吴王殿下,你现在又来了一个昭武九姓,看来我还要忙碌一阵子,清闲日子还没到呀。”

    顾青搭着杨胜的肩膀说道“这么快就想着撒手不干了?”

    “我看你比我更着急。”杨胜说道。

    有时候确实很着急,只要查清楚了二贤庄的事情这个组织也可以就地解散了,至于昭武九姓,至于吴王殿下?这些事情就让它自己慢慢发展吧,顾青从来不会质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而是庆幸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

    东海

    这个季节的第一批海贸又要开始了,阎立本在东海边上忙的不可开交,指挥着民夫开始准备开船,这一次海贸的任务很重,而且这一次要送到倭国去的人特别特别多。

    倭国要去开工厂,阎立本心中忐忑一次开出二十艘海船,这一次还有一个倭僧要去东海帮着大唐的工厂在倭国招收民夫。

    “老伍,你过来。”阎立本招手叫来伍老七说道,“你给我盯着倭僧。”

    “好!”伍老七非常爽快的答应,脸上笑着伍老七也明白这次海贸的重要,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这次送出去的人很多很多,其中不乏有顾青的眼线在盯着自己,还有阎立本的人也在盯着自己,这一次出海还不是自己的时机,等待下一次吧,伍老七一点都不着急,现在还没彻底的熟悉海路。

    河西走廊

    裴行俭与薛仁贵也到了河西走廊,沿途可以看到不少的胡人在做卖买,这里是敦煌过了这里到了祁连山胡人就开始变少了。

    “歇息一阵子吧,我们也该补给一些粮草,人困马乏也不好赶路。”裴行俭对薛仁贵说道。

    薛仁贵也点头,“当初大战之后没想到这一片的地方已经这么热闹了。”

    这里的胡人对这些大唐士兵都非常的客气,甚至还不要回报的主动递上自己的粮食。




第七百七十八章 裴行俭的归路
    每一次敦煌的西风吹过都会带走人身上的水分,跟在薛仁贵身后的几个士兵议论着胡人女子太过粗糙,薛仁贵不悦的看向身后的士兵嘱托道,“不要议论胡人的女子。”

    薛仁贵会这么提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看到胡人手里是提着刀的。

    走入一家客栈,这里的胡人掌柜很热情的上前问候着。

    裴行俭落坐就这座客栈之中,看到大唐的士兵来到这里,不少的胡人纷纷离开让出位置,胡人对唐人非常的敬重。

    酒肉上桌,薛仁贵与裴行俭坐在一起低声说道,“你看看这些胡人,穿戴的金器可不少。”

    裴行俭微微点头,“河西走廊稳定之后,这里的商贸也更加的频繁,这些人都是给吐蕃天竺,波斯做交易的,你知道蚂蚁吗?”

    “怎么会不知道。”薛仁贵说着话。

    裴行俭一边吃着肉,“其实这些人就是商道上的蚂蚁,他们运输着很多货物,顾家很多生意到了这里就开始流通了,关中人或多或少都会把东西卖给这里的胡人,除却特定的商队。”

    队伍会在这里整顿两天,裴行俭这两天一直都在河西走廊看着不少的胡人在这里交易,意外的发现这里的胡人非常的富裕,而且一些需要远行的胡人也有了军队的该有的模样。

    薛仁贵正在修整队伍,裴行俭意外地发现一件事情,或许再过几十年以后这里的胡人会非常的壮大。

    正在一边走在胡人的街市上,一个穿着高贵的胡人来到裴行俭的面前恭敬的行礼,“这位尊敬将军,可是裴行俭将军?”

    看他的装扮应该是胡人中的贵族,叫出裴行俭的名字跟在裴行俭身后的士兵立刻警惕起来,队伍来到这里,裴行俭跟本没有与这里的胡人说过话,这个胡人是怎么知道裴行俭的名字的。

    “当初裴行俭将军要来河西走廊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好了迎接。”这个胡人开口道,“只不过裴行俭将军因为禄东赞的迎接错过了时机迎接将军。”

    “你们还知道禄东赞?”裴行俭问着话。

    这个胡人笑了笑,“我们这里的人没少和吐蕃人做生意,松赞干布与禄东赞的名字我们都听说过,还有就是顾青大将军与苏定方大将军都是我等心中想往的人。”

    “你们见我有何要事?”裴行俭对他们还是警惕说话道。

    “我等没有其他意思。”这个胡人笑呵呵说话道,“只是想要结识裴行俭将军,对我等来说能够结识大唐的将军是我们莫大的荣耀。”

    “好意我心领了,可是我们急着回长安向我们的陛下禀报,也不能够太过久留。”裴行俭委婉拒绝。

    另一旁的胡人用听不懂的胡人话嘀咕的一句了,那正在裴行俭面前笑呵呵的胡人贵族,立刻提刀而起将这个嘀咕的人当街就抹了脖子。

    这一幕来的很突然,站在裴行俭的身边的侍卫立刻拔刀而起,把裴行俭护卫在中央。

    那个胡人擦去溅在脸上的血说道,“抱歉,失礼了,这人竟然说裴行俭将军的不是,我等斩之,若是还有什么人对裴行俭将军无礼,我还是会杀了他!”

    裴行俭看着眼前的这个胡人杀伐果断,当街就杀了自己的胡人,眼皮直跳,野蛮两个字是裴行俭内心对这些胡人的评价。

    没在说什么话,裴行俭转身就离开,回到自己所住的客栈,“问问薛仁贵一切都准备好了没有,早点离开这里吧。”

    军中的整顿自然是已经全部好了,补给也充足,薛仁贵收到要加快时间离开的消息,也知道了在胡人街市上发生的事情,立刻来见裴行俭,“发生了什么?”

    “这里的胡人不简单。”裴行俭从客栈里看着外面的胡人说道,“这些胡人已经有了气候,他们扎根在这一片商路的关键地,迟早要会成为一个隐患。”

    “一小批胡人而已。”薛仁贵说道。

    裴行俭摇头,“这些人杀伐果断,这里是商道的要道口,我们眼下一直关注着吐蕃,天竺与波斯的动静,不知道什么时候河西走廊大战之后,多了这样一批人。”

    “你是怕这些胡人截断了商道。”薛仁贵还是不以为然,“商道又不是只能从这里走,而且不少关中人也会从玉门关走。”

    裴行俭还是担忧,“这些胡人不对劲,他们很有组织,他们有贵族有仆人,他们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雏形,你想想如果这些胡人把这里发展了成一个真正的隘口呢?这里一步步开始壮大,直到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便捷的地方可以让中原的货物从这里卖出去,会有不少的人来这里交易。”

    “那样岂不是更好吗?”薛仁贵说道,“这样也方便了很多。”

    “就是这样才不好。”裴行俭接着说话道:“这个部落越来越壮大,会成为一个隐患,如果这个部落不安份了呢?这里的人靠着商道富余起来也靠着商道越来越壮大,商道就是他们的命脉,若是商道一旦有了变动,他们会怎么做?中原发展海贸势在必行,商道总有一日会落寞,伺候的他们会怎么做?”

    “我如果没了吃饭的地方我会为之拼命的。”薛仁贵说道。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商道越来越壮大,他们也会越来越强大。”裴行俭又说道,“随着他们壮大,大唐因为商道的缘故会越来越重视他们的存在,对与大唐来说再将来他们可能会成为一个威胁,我说的可能有些远了。”

    “我听说过这些胡人的来历。”薛仁贵接着说道,“他们来自突厥,祖辈是月氏的人,雁门关大战之后他们就来到突厥的西存活,河西走廊大战之后,商道平定他们就来到这里,就像你说的他们一脉非常会寻找生存的机会,不过你说的他们会壮大到让大唐正视的地步还是言之过早了,如今我们的大唐比西方诸国都强大太多,更不用说在一个襁褓中的部落。”



七百七十九章 送别唐玄奘
    薛仁贵说的没错,即使这个部落再如何壮大起来也不过只能在大唐的脚下颤栗,或许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在这里修整了一天,裴行俭让军中的士兵集结队伍离开这里朝着祁连山而去。

    长安,李承乾收到了奏报,裴行俭已经主持完了吐蕃会盟,如今正在回来的路上,立刻召见的褚遂良与许敬宗。

    李承乾这些日子也在亲政放低的身份时常在中书省一坐就是一整天,褚遂良对李承乾说道,“陛下,东海的海船已经出发了,不出时日就可以到倭国。”

    “朕知道了。”李承乾对海贸的事情并不是很关心,李治接手了海贸司之后,自己还被父皇数落了一顿,到了如今海贸司的事情自己是插手不了了。

    李承乾拿出一份奏报说道,“裴行俭就要回来了。”

    褚遂良接过奏报点头,“看来会盟已经结束了,会盟完成的尽善尽美,裴行俭是一个可造之才。”

    李承乾微笑点头,“朕也知道他是一个可造之才,如今朝中位置空缺甚多,不知爱卿以为应当如何奖赏裴行俭。”

    “臣不敢断言,即是陛下臣子,臣若是妄言了便是捷越了。”褚遂良说道。

    许敬宗也是低头不语。

    “裴行俭原是兵部尚书,书院出生从他是长安令开始他就很有能力。”李承乾来回踱步说话道,“如今朝中三省六部之中的,门下省之中人手非常短缺,不如朕赐薛仁贵为门下省平章事。”

    门下省的平章事,这个官位不高不低,就是一个门下省跑腿的,还不如之前的兵部尚书。褚遂良听到李承乾的这句话很疑惑,要说这次主持会盟是立功了为什么看起来有点像降职了。

    “爱卿以为如何?”李承乾颔首问道。

    “陛下。”褚遂良说话道,“门下省如今已经有不少年轻学子已经入驻,而且如今竞争也激烈,如果裴行俭就此进入门下省怕是不合适。”

    李承乾接着说道,“爱卿继续说。”

    褚遂良接着说道,“吏部有报,如今门下省已经有十五位新任官员正在试用,等到明年开始就可以正式任用,如今突然让裴行俭入门下省,原本在门下省试用的学子必然会有想法,陛下不如将裴行俭留在三省之外,任职秘书郎。”

    “秘书郎?”李承乾也看着褚遂良。

    许敬宗知道这个位置的重要,秘书郎这个位置在三省六部之外,用来陪伴在帝王是身边记录帝王的生活起居,就是起居注,这个位置的好处就是时常可以站在帝王的身边。

    许敬宗很疑惑,原本以为裴行俭这样的人才,褚遂良会放到中书省,让他自己去带,可是如今却放到了陛下的身边.

    李承乾点头。

    离开甘露殿,许敬宗疑惑地问着褚遂良,“按裴行俭的能力给她一个中书省侍郎都不为过为何是一个秘书郎。”

    “裴行俭的能力,陛下是看在眼里的。”褚遂良又说道,“你还记得陛下在未登基之时,还是太子的时候手中没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门客,只有裴行俭一个是李承乾到处要拉拢的对象。”

    许敬宗想到这里笑道,“当初顾青为了拒绝李承乾的的拉拢还把长安闹的人声鼎沸。”

    “没错。”褚遂良说话道,“李承乾虽然明面上没有说要如何提拔裴行俭,纵然说要提拔也不用过问我们,只是对裴行俭这个人陛下非常的小心,如今的他无权无势,只不过是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太过提拔也不好,不然太过幸进,门下省平章事?陛下只是在试探我们才这么问得。”

    许敬宗点头,“既然是陛下想要的人才,自然留在自己的身边才是最好的,所以你才是说秘书郎这个位置,陛下之所以如此问我们只是为了试探而已。”

    褚遂良点头。

    “看来这个裴行俭以后的不简单啊。”许敬宗感叹。

    顾青也收到了消息,裴行俭在吐蕃主持会盟的这件事完成的很顺利。

    唐玄奘在家中住了五天,今天是来告别的,“顾青,贫僧也该去离开了。”

    “你打算去哪里?”顾青对唐玄奘说道。

    “贫僧打算去大宁寺看看。”唐玄奘对顾青说道,“多谢这么多时日的招待,顾青你虽说杀过这么多的人,不过你的内心有一种怜悯之心,对天下布衣的怜悯之心。”
1...251252253254255...3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