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路凡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叶苇
秀梅一点没有诚意地谦虚道:“呀,也说不上多帅,只能算不丑吧。”
柳侠心里笑,大嫂这口气, 还不如直接夸耀自己一家都帅破天呢。
那女子其实已经订过窗帘了,不过因为手里的钱不宽裕, 当时定的都是比较简单的样式, 她今天过来,是想把主卧的给改了,改成她真正喜欢的特别豪华漂亮的一款。
秀梅把她跟价格重新确定了一下,就结束了, 她一过来就小声问柳侠:“咋样?”
她问的是房子的事,昨晚上在荣泽的家人除了小莘,全部去柳侠那里吃晚饭,柳侠就把三大队的形势和彭玉国想卖房子给他的事说了, 让大哥他们帮忙拿主意。
大家的意思都是问清楚房子允不允许外卖、三大队的院子会不会出售或出租后再决定。
柳川考虑的很仔细,他说,即便是柳侠想买,总局还未必允许呢。
毕竟是单位的集资房,在单位不允许外卖的情况下,柳侠如果一个人买下半栋楼,那算怎么说呢?
柳侠今天去找马千里,重点就是问这个,捎带着打听原城周边的业务行情,想在高速公路之外,再找几个工程试试。
揽工程这种事,大家各凭本事,偶尔可能会撞在一起,但只要不是从对方的篮子里挖菜,大家都不会介意,因为那是公平竞争,只不过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他们恰巧认识罢了。
所以马千里跟柳侠说这些事,完全没有问题。
有时候,柳侠和队里还能互相补漏,就像当初桑德山和张发成的工程。
桑德山和张发成认定了测绘也可以跳楼大甩卖,死也不买正价;而三大队庙大神大,宁愿不要这份香油钱也不降格妥协,可他们又不愿意让其他测绘单位趁机把手伸到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时候,柳侠这样不需要顾忌面子的小虾米及时出场,把活儿接了,然后给队里抽成,那就是两全其美。
中南省高速公路工程,杜远鹏和何清明给柳侠的消息是比较超前的,柳侠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千里,总局直属大队业务科及早出手,现在,直属大队也有一支队伍在那条线上,并且他们得到的那个标段可比柳侠的长多了,害得柳侠偷偷嘚瑟之余,心底也有点酸溜溜的小嫉妒。
关于三大队的后续问题。
马千里说,大院不可能出租,更不可能卖。
三大队当初能划这么大一块地方,是马千里赶了个巧,钻了个大空子,现在再想在荣泽以白菜价弄这么大一块地,做梦去吧。
荣泽因为没有矿产和著名人文景观,地理上又靠近原城,发展受限,和原城下属的其他几个县区比起来,属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
所以,招商引资的风潮兴起后,荣泽政府想方设法引进外来企业,但前面的几个条件决定了,这条路不会太顺利,所以,马千里的省勘探局第三大队来这里考察场地的时候,受到了十分贵宾的待遇。
在三大队之前,荣泽原来只有一个省级驻荣单位,省建材厂,而这个厂占了好几个村子,面积好几平方公里,荣泽政府也趁机安置进去不少人。
建材厂内部有火车轨道,小火车天天突突突突地转着圈跑,把荣泽县的整个逼格都带起来了一截。
这让后来几任的荣泽县政府都对省级大单位充满期待。
而和马千里同时来荣泽考察场地的,还有一个省里的电厂项目,电厂最后占地是两千多亩。
所以,有个地质勘探这样不但技术含量上高大上,还听着就非常地域辽阔的名字的三大队只要求350亩地,就显得非常小儿科,很容易就批了。
近几年在荣泽安家的外来企业和单位,超过一百亩地的都没有。
现在的三大队,主要建筑物都在前面三分之二,后面三分之一被一道墙隔开,里面基本是空的,只有一排十几个车库和车队的两间办公室,这也是柳侠以前去车队要车,总是看到司机们在打扑克的原因——山高皇帝远,领导轻易不去。
马千里原来的规划,后面要弄成个内部小花园,枫树竹林石子路,曲径通幽什么的,再放几个长椅,修个门球场,退休职工和孩子们都有个玩的地方。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调走了。
可马千里不想放手这个地方。
他跟柳侠说,虽然东区是原城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他觉得西边的荣泽才更适合居住,半丘陵地带,周边有山有水,地质结构稳定,有文字记录以来,连一次超过五级的地震都没发生过,安家在这里,比东区一马平川的地方有情趣。
柳侠自己也是这种感觉,反正就是觉得自己老家好吧。
他问马千里总局对房子的有关规定。
马千里说,这事参与的主要是未来有意愿留在荣泽基地的几个领导,他们觉得,不能回原城,已经是亏欠了留下来的人,其他待遇上就不能再下降了。
所以,首先是暖气不能停。
这样一来,为了节省能源,留下来的人最好集中居住在最早的那个四层楼和北边两栋楼上,原来的宿舍楼和南边那栋办公楼暂时停用。
留下的人要能组织起四到五个独立完整的测绘小队,再加上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三大队会留下八十个人左右,而现有的三栋家属楼,一共有九十六套住房,绰绰有余。
秀梅问:“那,叫一个人买好几套房吗?”
柳侠说:“马队长说,当时没想过这个问题,他觉得应该可以,但还要经过局领导班子研究以后再决定。”
“还要研究啊。”秀梅有点失望。
来荣泽,在柳侠给小蕤买的房子里住了这几个月后,秀梅特别想念柳家岭的家,开阔、漂亮、舒适、安静。
心里明白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去了,她就又开始偷偷向往柳侠在三大队的房子,至少有个豁亮的大院子,里面还有那么多树,尤其那片杨树林,可以聊解她对郁郁葱葱的凤戏山的怀念。
荣泽现在的家属院和商品住宅小区,都是楼挨楼,水泥地铺的严严实实,能有个花坛栽几棵月季花都是绿化得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秀梅特别不想和小蕤同住的原因是:柳魁死活不肯用家里的卫生间。
哪怕刮风下雨,半夜想上厕所,柳魁也得跑出去,要不去对面的庄稼地,要不去家电城的卫生间,反正不在家解决。
秀梅知道柳魁在别扭什么,林洁洁是儿媳妇,柳魁是公公,这样的关系,估计荣泽的很多家庭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不过,至少会允许买两套。”柳侠看出来大嫂的失落,赶紧说,“要不恁多房空着,回去的人没有钱,又买不起新区的房,咋办?马队长他们也想的可周全咧。”
秀梅又兴奋了起来:“真哩?嘿嘿嘿,那就中,我要是住到您那里头,保证给咱那半个院子都弄哩干干净净。”
柳侠说:“大嫂,俺单位就是再没落,也还是个正规单位,有人专门打扫卫生,用不着你干,咱只要平常注意点,不给人家额外添麻烦就妥了。”
门口进来一个人,柳侠笑嘻嘻地喊了声:“大哥。”
柳魁把工具箱放在门后,走过来坐在柳侠对面:“回来了孩儿?吃饭没?”
柳侠还没说话,秀梅就站起来往外跑了:“哎呀呀,我说我忘了点啥事嘛,我说给幺儿炸面托儿咧。”
柳侠站起来喊:“大嫂,我不饥,等一会儿再炸,炸好了我趁热给小莘送去点。”
小莘现在上高一,在荣泽一高,不住校,晚上就住在小蕤那套房子里,但中餐和晚餐要在学校吃。
秀梅已经跑到门口了,站住回头说:“先给你炸一点你吃着,一会儿再给小莘炸。”
柳侠指着自己的喉结比划:“搁马队长他家吃烩面跟排骨吃到这儿,还没下去咧。”
柳魁摆手招呼秀梅:“那你就先回来吧,孩儿他不饥。”
一直在和晓慧说话的那对母女中的母亲正好问:“老板娘,真不能再便宜了?”
秀梅折了回来,去谈生意:“真不中大姐,已经是最便宜了,再少我就得赔了。”
柳侠冲柳魁做了个鬼脸:“大嫂越来越漂亮气质越好。”
柳魁笑:“还不是您几个给她鼓捣哩,呵呵,当了半辈子农村妇女,四五十岁,快当奶奶了,又学会涂脂抹粉了。”
柳侠说:“俺大嫂趁打扮嘛,以前是咱没条件,给大嫂埋汰了,现在这样才该是大嫂哩正常状态。”
秀梅穿着一件深玫红的高领短袖羊绒衫,下面是黑蓝色的长一步裙,黑色的浅口皮鞋稍微带一点跟,更显得她身材高挑修长。
她还涂了粉底霜,眉是林洁洁给画的,和她鹅蛋形的脸特别相称;口红是冬燕从法国带回来的,最流行的绛紫色,同色的唇线笔把边缘描的非常整齐,没有劣质口红晕得一圈螃蟹腿的粗制滥造感。
头发是今年在18——48岁的女人里最流行的样式,烫成过耳的中卷,然后用一个小梳子从前边一下推上去,洋气又利索,秀梅因为这个发型年轻了好几岁。
秀梅第一次烫头那天,柳侠也在荣泽,她是吃过午饭被林洁洁和晓慧给架巴到理发店去的,五点多就烫好了,却一直等到天黑才带着小蕤的棒球帽回来,跟做贼似的。
回到家还死活不肯把帽子去掉,最后是柳侠和柳葳抱着她硬把帽子给拽了去,秀梅臊得追着柳葳打了好几巴掌。
现在,秀梅已经学会自己去理发店让人家打理发卷了,一头卷发总是保持在最合适的长度。
柳魁笑着说:“您给您大嫂打扮恁漂亮,大哥成天跟个民工样,您就不怕她哪天被人拐跑?”
柳侠一点不在乎地说:“可能嘛,俺大嫂又不傻,你这样哩男哩去哪儿再找第二个?”
柳魁失笑:“你个小白话头。”
柳侠得意地摇头晃脑,看着柳魁说:“再说了,你只是穿了个工作服,又不是真哩民工,俺五哥俺几个都觉得,你哩素质就是白领精英。”
柳魁从茶几上拿起一个苹果抛给他:“吃个苹果堵住嘴,别搁这儿闭着眼瞎吹捧了。”
那对为新居定做窗帘的母女交完定金走了,秀梅和晓慧一起过来,柳侠冲晓慧伸出大拇指:“三嫂,高手啊!”
晓慧挑眉一笑:“我只是帮那些没有主见的人拿主意,又不确人,咱哩东西确实好么。”
柳侠说:“这倒是实话,可多人,买哩时候贪图便宜那一点点,回到家就悔不当初。”
秀梅给晓慧拿了个酥梨,晓慧又跟他们说了几句话,梨一吃完就要走。
一科是主抓小学的,今天奉命来尚德检查教学情况,这个差事相当不受欢迎。
一科的科长是晓慧的高中同学,荣泽师范毕业后直接进了教育局,没在教学一线干过,对这差事特别心虚,就硬拉着晓慧来充门面,晓慧听了两节课,给同学指点了一下重点,就溜了,这会儿估计快结束了,她得再去应个卯。
大哥和大嫂让柳侠晚上在他们这里吃饭,柳侠本来想叫三嫂一起,想起家里还有萌萌和俩小阎王,只好作罢。
在望宁上初一时,两个小阎王参加数学竞赛,先获得原城市一等奖,然后和另外三个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代表原城参加全省竞赛,两个人还是一等奖。
一等奖的奖励,除了一个大红色封皮的证书和一个漂亮的笔记本,还有一个在外人看来应该是最大的馅儿饼:省实验中学或原城一中任选其一,破格林去,并且免去一直到高三为止的全部费用。
全家人都对这个条件非常动心——省实验中学和原城一中的高考录取率比荣泽一高高很多。
两个小阎王却跟被地.雷炸了脚后跟一样,一蹦三尺高,打死也不去。
小雲梗着脖子和柳川叫板:“你要是敢再说叫俺去原城,俺就连荣泽也不去,俺俩就不上学了。”
柳川说:“要是爸爸能想法儿叫小萱也去原城上学咧?”
小雷说:“老稀罕,原城哩小孩儿书包这——么大,”他用两只手比划了个大概半米长的宽度,“你想叫使死孩儿咧?”
晓慧说:“妈妈也去,妈妈辅导小萱,不叫孩儿做恁多作业。”
小雲说:“您能管住小萱,您能管住他老师?孩儿不做作业,到学校老师修理孩儿,打他,揪他哩耳朵,罚他站,您能管住?”
……
全家人车**战若干番,两个小阎王油盐不浸誓死不从,最后柳长青拍板:“孩儿这么不待见原城,那就搁荣泽上吧,荣泽高中也不赖,可多原城哩孩儿不还托人来荣泽上咧么。”
现在,萌萌和小雲、小雷荣泽二中上,从三大队步行的话,走路最多十分钟,萌萌初一,俩小阎王初二。
其实,荣泽一中的教学质量比二中好,不过一中离得远。
两个小阎王以“一中也有可多人考不上荣高,二中也有可多人能考上荣高”为由,拒不去一中。
柳川和晓慧已经彻底丧失了和两个儿子打嘴仗的信心,就由着他们的意来了。
不过柳川放了话:“如果您俩考不上大学,就给我爬回柳家岭种地去,想叫我走后门跟您找工作,没门。”
两个小阎王慨然应战:“谁稀罕走后门找来哩工作,俺给您考个京华哩博士回来,给您俩哩脸壮得跟盆儿样恁大。”
柳川被两个皮猴子气得没招儿,决定听父亲的话,小心拢着不让品行上出毛病就中,至于其他,船到桥头自然直,走着看吧。
六点钟,柳侠先自己吃了个肚儿圆,然后又带着一饭盒蓬松热乎的面托儿和饭菜给小莘送了过去。
从荣泽高中回来,秀梅已经又给他准备了一盆热面托儿和菜角,柳侠带着回家,受到两个小阎王的热烈欢迎。
看到两个弟弟只顾着吃面托儿,其他啥读忘了,萌萌叹了口气,拿出两个刷了很多酱的馍夹串儿:“给小叔,他俩跟人家缠了半天,说俩以上是批发,人家就一个里头多送了一串儿土豆。”
这天,柳侠半夜都没睡着,凌晨一点又爬起来去院子里跑了好几圈,这才勉强能躺着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其实和昨天的是一章,昨天有事没写完。
*
明天继续。





一路凡尘 第452章 悠闲的柳侠
柳侠这次回来, 除了参与高速公路的招投标, 还有一件大事, 给柳瓜瓜做满月。
荣泽一带的满月仪式,通常都不是真正的小孩儿满月那天,而是半个月左右,日子合适就可以了。
柳瓜瓜的满月宴,定在他十六天那天,那天阴历和阳历都是双日子,还是星期六,荣泽的家人们都可以回去参加。
现在离柳瓜瓜的满月宴还有七天,刚刚下过雨又走不了, 柳侠决定好好休息一下, 除了投标书,其他什么都不想。
投标可不是把标书送给招标单位就完事了, 那么多投标单位, 人家凭什么一定要用你?
养精蓄锐, 把脸皮再养得厚点, 心理建设的地基打瓷实,上战场时才能正常发挥。
他现在对测绘的行情了如指掌, 制作投标书和写一份数据烂熟于心的测量报告一样简单,所以虽然需要准备好几份投标书,他心里也没什么负担。
上午,他仔细把招标文件看了一遍,心里大概有了谱, 午休起来,骑着自行车,他晃晃悠悠地来到了王君禹的诊所。
诊室里面有三个病人,一个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打点滴;一个趴在诊疗床上,脊背和左腿扎满了银针;另一个三十多岁、穿着颇为讲究的男人坐在诊疗桌前,王君禹正给他听心脏,屋子里静悄悄的。
看见柳侠进来,王君禹笑着冲他点点头,示意他坐在旁边的沙发上。
柳侠坐下,随手拿起茶几上的杂志翻看。
王君禹仔细听了一会儿,收起听诊器,对那男子说:“和你的心电图、ct结果一致,没什么问题。”
那男的看上去很焦虑:“咋会没问题咧?我真哩就跟书上说得那样,忽然就会‘忽’地难受那么一下,可快就过去了,书上说这种一过性的难受,是最危险哩。”
王君禹温和地说:“我觉得,你好像有点心理因素,你朋友的事对你有暗示……”
“不是不是,”那男人急切地辩解道,“我是真难受,真是那感觉,大夫,你再给我听一会儿吧,多听一会儿,我……”
柳侠笑着摇头,这又是个照着杂志上所谓专家的建议给自己诊断出了一身病的人。
他翘了个二郎腿,继续翻书。
大概又过了十分钟,王君禹才把那个认定自己有严重心脏病随时可能挂掉的病人打发走,正好打点滴的药也完了,他给拔了针,又给针灸的病人行了一遍针,然后起针,扣上十来个火罐,才洗了手坐在柳侠对面的沙发上。
柳侠问:“小敏姐呢?”
王君禹说:“去给林淦开家长会了,你到的时候她刚走。”
林淦是小敏的儿子,因为算命的说他命里缺木缺水缺金,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柳侠说:“现在当个家长也不容易,动不动去开会,还得自己会出题出试卷。”
王君禹倒了一杯水推到柳侠面前:“如果是个不负责任的家长,还是很容易当的。问题是小敏想让孩子有出息,不说像你们家叔侄几个吧,至少也能像那个孩子似的,考上大学,以后能有份正式的工作。”
王君禹说的“那个孩子”是柳长兴的小女儿柳佩环,这姑娘今年考上了京都师范专科学校。
柳佩环因为心理负担过重,今年春节后几个月都没有来例假,然后开始出现失眠、头疼,感冒后一个多月迁延不愈,晓慧就把她带到王君禹这里来看。
王君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让晓慧和柳长兴一家配合,对小姑娘进行了心理疏导,治疗效果非常好,柳佩环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柳长兴来荣泽请了一次客,除了柳家人,他还特地邀请了王君禹。
当然,他感谢王君禹不单单因为这件事,还为了王君禹每年都去给三太爷检查两次身体,哪怕那是因为柳长青的缘故,但事实就是事实,柳长兴对王君禹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小敏知道柳佩环也来自柳家岭,并且小时候学习还不算太好后,就对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充满了信心。
柳侠点头:“小敏姐的俩孩子都挺聪明的,希望很大,而且今年开始大学扩招,以后上大学应该会容易些。”
王君禹说:“希望是这样吧,中国的大学确实太少了,农村的孩子想出个头太难。”他反手往自己的后边指了指,“去隔壁看了吗?”
柳侠说:“没有进去,就在门口招了一眼,好像生意还挺不错?我看里边有好几个人。”
王君禹说:“他们的生意主要在上午,现在日子好了,年轻人舍得花钱,买花的还不少。”
他们说的是柳侠原来准备给秀梅当窗帘的那个店面,现在,那里是“满天星鲜花礼品店”。
当初柳侠和家里人都对做生意没有足够的经验,觉得只要地段好,卖的东西合宜,店面本身什么样并不重要。
经过几年的磨练,他们现在知道,商铺的地段确实非常重要,但商铺的周边环境和店铺本身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金鑫小区这一带因为有了二中、二小、市人民医院,现在非常热闹,和当年柳侠买下这几间店铺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繁华程度仅次于由荣泽广场和市政府、政府招待所为核心构成的那个小商圈。
但是,这个以学校和医院为核心形成的小商圈,经营内容却和政府那边截然不同。
政府那边大多是比较高档的服装店、鞋店、理发店、超市;而这边,都是小吃店、低端的理发店、童装内衣店、玩具店、糖烟酒小铺以及以中学女生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所谓精品店,和诚厚小家电东边紧挨着的炖菜馆和啤酒鸭在这里已经算是比较高档的了。
而秀梅的窗帘店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中高档,因为荣泽已经有好几家窗帘店了,全部都是走低端路线,秀梅的店必须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出现,才能打出名声。
这样的情况下,把窗帘店开走鑫源小区这一块就不合适了。
并且秀梅随着见识增加,心也大了,这一间门面,根本不够她用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铺子纵深长度有十二米,临街的那一面就比较窄,除去门,只有两个大窗户,能够对外展示的窗帘款式就只有两个位置,这对于窗帘这种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大件物品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装饰性物品看的就是一个眼缘,碰巧看见了,觉得漂亮可心,贵点也认;可如果看不见或看不上,也不会去刻意寻找,如果用这间铺子当窗帘店,肯定会损失很多潜在客户。
正好小蕤旁边空置的铺面出租,那里不但地方大,能够展示窗帘款式的临街落地窗也特别长,十分符合秀梅心里对窗帘店的要求。
再就是窗帘店和婚纱店、家电城之间彼此有带动作用,几个店放在一起,机会加成。
柳川也是看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得失,当初才毫不犹豫地租下了东边的店。
柳川租下东边铺子的同时,就在鑫源小区这个店的防盗门上挂了“出租”,后边括弧里写着“餐饮类勿扰”的牌子,一星期不到,这个铺面就租了出去,租金每个月七百。
如果是市政府那边的话,这么大面积的店,一个月得一千出头。
王君禹租柳侠的门面房时,柳侠让柳川以后把租金都给孙嫦娥。
孙嫦娥不要,她说,我现在手里好几万还没地方花咧,再要恁些干啥?给猫儿存着去吧,猫儿哩养老钱够了,幺儿心里就踏实了,就敢给自个儿放个假歇歇了。
1...340341342343344...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