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一路凡尘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叶苇
柳川问:“你现在四个地方同时开工,如果中标了,你还有人吗?”
柳侠拍拍自己的胸口:“这不现成哩,最多再找俩工人,工人好找哩狠,一招手就有。再说了,这种大项目需要的资金特别庞大,全面动起来需要可长时间,就是签了合同,一般也不会当时就入驻作业,有些一等就是好几年,我先占着再说。”
柳川说:“我不懂你那一行,你觉得中就干,别叫自己太劳乏就中。”
柳侠很轻松地笑笑:“不会,我这活儿,干三天也不顶割一个钟头麦。”
晓慧问他:“明儿几点去招标那儿?我早点起来做饭。”
柳侠说:“不着急,后儿去也不晚,我还想睡个懒觉咧。”
晓慧把他往主卧那边推:“那快去睡吧,清早我做好饭给你搁桌上,你啥时候起来啥时候吃。”
柳侠嘿嘿笑着说:“我想吃鸡蛋甜汤跟芹菜豆干。”三嫂现在的工作轻松了,他也能提要求了。
晓慧摆摆手:“睡去吧,明儿起来就有。”
柳侠脱靴子进了屋。
晓慧打着呵欠往自己的房间走,边走边盘算着明儿早上配点啥馍,是买包子油条还是自己摊煎饼?
她现在不在荣泽一高了,早上有时间给家里人做饭了。
这次调动,是晓慧自己的原因+家里的原因+柳川的原因。
晓慧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荣泽高中,至今已经十七年,第三年开始教高三,一直到现在,压力非常大,这她都能坚持,连早自习需要五点半之前赶到教室她都不抱怨。
可她对于一周至少五天有晚自习越来越不能忍。
晚饭后是上班族最放松的时间,也是一天里一家人唯一能够放松地在一起消磨娱乐的时间,对家庭氛围的培养至关重要,可她永远在缺席家人的团聚。
这就已经够让她烦躁的了,但职责所在,她再难受也得坚持。
可近几年,一些教学以外的事情造成的压力,让她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因为频频有学生因为不堪压力或其他原因发生命案的报到,这几年,上级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整顿措施,只要有学生出事,相关老师和学校就要受到重罚。
这本来是指导约束教师行为规范的好事,但执行起来,却变了味。一些心思特别深的学生抓住这一点,动不动就寻死觅活,一些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拿着电视报纸上看来的一知半解的知识,把老师很多正常的教育手段说成是体罚,无限上纲上线无理取闹,老师们人人自危。
晓慧就因为上课时没收了一个学生的传呼机,被纠缠了半个月。
家长说晓慧的行为给他们的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孩子因此觉得无没脸见人,自信心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甚至产生了厌世情绪,想自杀,要求学校负责。
晓慧被校长叫到办公室的时候都懵了,这个学生之前因为上课玩传呼机被另外一个老师叫起来批评,就闹过好大一出热闹,所以包括晓慧在内的其他任课老师对待他都非常小心,几位老师甚至提前商量好了,只要他不弄成太大动静,影响别的学生,就不去管他。
晓慧那天没收传呼机,实在是那个学生太过分了,他的传呼机一直在不停地响,晓慧根本没办法继续讲课,于是她走过去,把传呼机拿了,轻轻对那个学生说:“下课找我要。”
结果,下课后那个学生就不见了,几个小时后,家长来了,说那学生要自杀。
家里的淘气包一茬接一茬,两个儿子又皮得上天,晓慧这些年下来,已经练就了一身十分粗大的神经和一颗宽厚包容的心,她是学校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老师之一。
她从来想不到,居然有一天,她会因为粗暴施教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被要求对学生本人和家长道歉。
晓慧反复和家长解释事情发生的经过,家长不听,只说自己的儿子心地善良听话懂事,如果不是老师太过分,他们的儿子不可能被吓成那样。
事情拉拉扯扯半个月,那个学生的家就在附近,这个学生能上荣泽一高,不是因为他学习好,而是因为荣泽一高占的是他们村子的地,要无条件接受这个村子的学生。
两个家长的时间很自由,他们每天打电话到学校问怎么处理的,不满意就来坐在校长办公室,晓慧隔两天就得去给家长陪笑脸解释事件经过,然后无一例外被无视或被指为巧言令色,他们是乡下人,太老实,说不过晓慧,所以干脆不理她。
晓慧还被学校要求去了那学生家里一次,看着那个十八岁的男生对自己露出得意又嚣张的笑容,然后一转脸对着父母,马上又是一副被吓坏的怯懦无辜模样,晓慧真想问那对父母,你们瞎吗?这种两面三刀口是心非的东西你们还认为他纯善无辜?
可是,晓慧的愤怒和无奈都没有用,家长一直闹,学校就得一直给她施压。
一个大课间,晓慧刚刚口干舌燥地从教室出来,就又一次被叫到校长办公室对家长解释的时候,她没有再说废话,直接郑重地对那两个家长鞠躬道歉,说自己水平太差,不配为人师表,耽误了他们孩子大好的前程,现在给他们道歉,如果他们觉得这样还不够,可以去法院起诉她。
然后,她转过身,对站在旁边的校长和几位副校长说:“十分钟后,我会把辞职信交到办公室,不论你们批不批准,我都不会再在这里教一节课。”
这是发生在六月中旬的事,当时离高考只有二十天了。
晓慧八分钟后就交了辞职信,但并没有兑现另一半承诺——她只停了半天课,和接到电话匆忙从原城赶回来的柳川说了一个多小时话后,她就顶着红肿的眼睛去了学校。
柳川听了晓慧的哭诉,告诉她,她没有错,但她班上还有一百多个马上就要参加高考的孩子,他们不应该为那个混账玩意儿承担后果,他希望晓慧能把这二十天坚持过去;然后,如果他不能在暑假期间把晓慧调离学校,晓慧就辞职,回柳家岭享受田园生活也好,去家电城当老板娘也好,或者什么都不做当全职家庭主妇,随她高兴。
暑假期间,柳川为晓慧办好了调动手续,晓慧进教委,任新成立的教育三科的科长,主抓荣泽全市高中阶段的教学研究工作。
家里的原因。
暑假后,柳若萌和两个小阎王都要到荣泽上学。
初中是每天早上六点半上课,晚上的自习课也比高中结束得早,如果晓慧继续在荣高上班,柳川如果哪天有事,不能按时回家,家里就会只有三个孩子。
萌萌还好,两个小阎王如果单独在家,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而柳川偏偏以后可能要长期不能按时回家了。
柳川任荣泽市公安局副局长马上就三年了,他提拔的太晚,现在已经四十,如果不能尽快的再往上走一步,他的位置会很尴尬。
但在荣泽市公安局内部,他想上一步很难,没有合适的位置。
柳川现在的学历已经足够,工作又非常出色,他和原来帮助他提拔起来的那位原城组织部的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今年春节,柳川去他们家登门拜访的时候,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柳川在副局长位置上干满三年后,调到原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任职。
原城市公安局的级别高,柳川去任队长,行政级别顺理成章就提上去了。
柳川如果不在荣泽,晓慧再在荣高工作,家里就没办法收拾了,这也是柳川迅速着手为晓慧办理调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晓慧比以前轻松了很多,每天早上五点四十起床,二十分钟时间给三个孩子弄好饭,孩子们吃完跑步去上学,她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
七点多点,她和柳川一起吃饭,然后各自去上班。
中午,柳川经常会从单位带两个菜回来,然后两个人合作做饭,五个人一起吃完饭,还可以休息一会儿。
晓慧最喜欢的就是下午下班后的时间,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饭,三个小的去学校上晚自习,她和柳川一起散着步去家电城那边看大哥大嫂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 不在节点上,不过写的时间太长,眼有点看不清,就这样吧,如果有虫子,姑娘们提出来,我明天修改。
*
明天继续。





一路凡尘 第449章 三大队的房子
柳侠真的睡了个懒觉, 九点多才起床。
在餐厅里原地抱膝连蹦了十来个高儿,又快速原地高抬腿跑了五分钟, 他觉得锈到一起的骨头终于散活开了。
冲澡、刷牙、吃饭。
鸡蛋甜汤还温乎着, 芹菜香干已经凉了,油条和煎饼也是凉的, 不过这对柳侠都不是问题,以前在望宁上学, 他们晌午吃的都是干饼子就凉水, 柳侠号称自己是铜肠铁胃。
把一锅一碗刷干净, 柳侠就找不到事干了。
家里干净得一尘不染,锅碗瓢盆全都锃光瓦亮, 沙发套子刚刚拆洗过,还能闻到阳光的味道,两个小阎王的床收拾得跟部队的宿舍一样。
萌萌的钢丝床靠在次卧墙边、小阎王的床对面, 被子也叠成了豆腐块, 唯一不同的是两个小阎王的被褥是深海蓝的底, 上面是宇宙飞船的图案, 一看就是男孩子用的;萌萌的是浅橙色的被单, 淡绿色带白色碎花的被子, 少女气息隔着十里地都能扑一脸。
这是三个人来到荣泽后, 自己在布店里挑的花色, 秀梅给他们做的。
柳侠笑着摇摇头:天性真是妙不可言。
房子是三室两厅,小雲小雷和萌萌来的时候,柳川和晓慧是把次卧的席梦思床准备给萌萌的, 女孩子当然要睡在隐秘性更好的房间,两个小阎王石头蛋子似的,睡哪里都没问题。
但小姑娘不肯,她喜欢钢丝床,而且她觉得一个人睡那么大的床浪费,两个弟弟睡正好,如果小萱来,三个人挤挤也睡得下。
小姑娘主意正,当时晓慧和她正商量着,她就动手给自己铺床了,铺完就躺上去,美滋滋地颠着下面的弹簧让晓慧和柳川看:“多美,还会宣@咧,那个床都不会,老硬。”
柳川和晓慧都是很敏锐的人,他们能看得到,萌萌并不是故作乖巧委曲求全,她是真的觉得两个弟弟睡大床更合适,睡折叠床并不是她退求其次的自艾自怜。
于是,柳川和晓慧就依了她。
本来的打算是俩小阎王睡折叠床,晚上就把床拉到客厅,可第一天柳川拉床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很奇怪地问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屋子又不是睡不下,柳川和晓慧只好作罢。
萌萌还没有开始青春期发育,心思单纯倔强,跟小雲和小雷一直像亲姐弟一样;两个小阎王是生得不能再生的瓜蛋子,满心都是吃和玩,少年情怀什么的半点也没有,对姐姐十分维护,三个人暂居一室也没关系。
可柳侠还是觉得,有点委屈萌萌了,女孩子大了,还是应该住在属于自己的闺房才对。
十年过去,因为大人的恩怨纠葛导致的那一层隔膜,不知不觉间已经消失殆尽,随着岁月积累下来的,是越来越浓的亲情,在柳侠的心里,小姑娘早已经成了真正的家人。
柳侠跟三哥三嫂说过无数次,他和猫儿不在家的时候,他们该用主卧就用主卧,可没用。
柳侠回来的时候,主卧永远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绝对没有其他人住过的痕迹,也不会有长久不住人的潮湿尘土味道。
因为三哥三嫂在这里,他即便经常在外地奔波,在荣泽却有了一个常住常新的家。
鑫源小区那套一楼,柳川从来没去住过。
柳侠不让,柳川也没坚持。
那套房临着大街,比较吵,但这不是主要原因,柳侠不让柳川他们走的主要原因是三大队的房子夏有空调冬有暖气。
家里长年有小的在荣泽上学,炎热的夏天,酷寒的冬日,在学校遭了一天的罪,晚上能有个舒适的家洗洗涮涮再睡个安稳觉,柳侠知道那感觉有多美。
柳川没坚持要走的原因,柳侠也知道。
第一是就是自己的坚持,三哥和三嫂觉得,猫儿不在家的日子,他一个人守着个大房子让人不放心。
第二个和柳侠想的一样,家里来荣泽上学的孩子,能有个舒适的家。
第三是柳川自己的原因。
公安局有许多不太好的风气,其中最让柳川不适应的,一个是送礼,一个是喝酒聚餐。
送礼也来自两个方面,下级给上级送,求关照、求升职。
柳川觉得,能够关照、应该关照的,无需送礼,他自然会关照;而求升职的,柳川自觉帮不了人家什么忙,所以也不能收人家的礼。
还有就是社会上受到各种处罚的人送礼。
社会开放后,没有正经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所以治安管理这一块事情就特别多,然后找人说情的理所应当也就多,柳川在马小军和张小田以及其他领导家串门的时候,没有一次能完整地座谈而不被打断,最高的纪录是局长那里,一晚上四拨人送礼。
马小军现在是城关派出所所长,听着不算什么,在很大人眼里却是不得了的人物。
马小军张扬,在柳川跟前基本不避讳什么,所以柳川见到过他家的煤棚和家里一个专门储存礼品的房间,两个地方都堆得满满的,最多的是酒,柳川那次看到的,光煤棚里至少得有二百多箱,都是很贵的牌子。
香烟什么的,马小军给别人,随手就是一条,柳川看得都心慌。
当时四条烟就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马小军经常随手一散,一人一条,见着有份。
柳川曾经旁敲侧击的劝过马小军,适可而止,马小军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装糊涂,一笑而过。
柳川住在柳侠的房子里,这套房子又在三大队的院子里边,而三大队和荣泽政府不是上下级关系,行政上很独立,不用卖荣泽当地人面子,所以三大队门禁很严,除了本单位职工的家属,外人勿入,这让柳川有十分正当的理由不在家里接待送礼的人和喜欢到别人家喝酒聚餐的人。
柳川不孤僻,相反,他在部队八年,早已经习惯了热热闹闹的集体生活,但他所习惯的热闹,和公安局大部分人习惯的热闹不太一样。
公安局有一批人,除了早餐,几乎从不在家吃饭,如果哪一天没有一群人一起聚餐喝酒,他们那天的人生就好像缺了大半边天。
除了饭店,他们还喜欢轮流坐庄在家里请客,这是拉近感情关键时刻结成同盟的重要手段,柳川也参与过两次,可他实在接受不了——他们的标准是不醉不归。
而事实是,醉了之后想归也归不了。
先是一屋子的杯盘狼藉烟雾缭绕,一群人说着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嘲笑辱骂工作对手,把求到他们的当事人家属当冤大头戏弄,交流怎么样没有困难制造困难逼得当事人家属送礼……
最后是一群醉鬼东倒西歪地出门,或者出不了门直接就睡在人家家里。
柳川亲眼看着马小军一口喷了张小田家一沙发,张小田的爱人恶心得要死还要强颜欢笑不能让丈夫丢面子。
他不能想象自己家成这个样子,估计晓慧得发疯吧?还有孩子们,如果让他们认为这就是正常的人生,这就是工作中应该的人际交往,那该怎么办?
还有一点,柳川受过伤,而且对酒精太敏感,他不打算拿自己的健康去赌前程。
所以,虽然在外人眼里可能不大合适,柳川却一直住在柳侠这里。
不过,柳川偶尔也接受礼物,他不是圣人,有些真的推不掉。
然后,他也不时地会请同事和朋友们吃饭,不过都是在饭店。他请客的时候结果也都比较克制,至少没人会喝到走不了路。
尽管如此,柳川在单位的人缘却很不错,因为他有几个争气的弟弟,虽然他不经常在酒桌上和大家称兄道弟,但他偶尔送出的礼物,收到的人都觉得很有面子。
柳海带回来的各种保健品,适当的时候给某个父母双亲年龄较大的下属,下属受宠若惊之余,还会觉得很贴心;柳侠带回来的小挂饰和国外带回来的小玩意,货真价实,特别上档次。
而柳凌警大教官、国**学博士的身份,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柳川近期没有搬离柳侠这里的想法,柳侠则是永远都不打算让三哥三嫂走。
昨天中原也下了一场透雨,今天天气放晴后,天空瓦蓝,凉爽的秋风吹拂着白杨林,满院子都是秋天高爽的味道。
柳侠把窗户全部打开,冲了一壶茶,搬了个小藤椅,坐在院子里的柿树下看书。
高速公路招标在原城,他想去拿标书的时候顺便去看看马千里,刚才打电话,马千里说今天有事,让他明天过去。
柳侠决定让自己放松一天。
他其实知道累。
十点半,晓慧打电话回来,问柳侠中午想吃什么,柳侠想了想,说:“臊子面。”
臊子面做着简单。
晓慧说:“再点,好一点的,要不那俩小鳖儿回来得给你折腾懵。”
柳侠说:“肉多点不就妥了,那俩货只要有肉,就堵住嘴了。”
晓慧说:“那中吧,我直接买三斤卤肉回去。”
柳侠放下电话,感觉左眼余光里有个人影,一扭头,岳德胜站在栅栏门外看着他笑。
柳侠赶紧站起来去开门:“岳工,您快进来。”
岳德胜笑呵呵地进来,柳侠跑到阳台上又搬了把藤椅过来。
岳德胜按着那古拙粗苯却莫名感觉可爱的藤椅试了好几下:“你哪儿买的这种东西?我在家具商场怎么没见过?”
柳侠又跑回客厅去拿茶杯,边跑边说:“我二叔自己编的,不好看,没人买。”
柳长春编了几把,家里人都觉得坐着特舒服,柳魁和柳钰就又让他编了几把,在望宁会的时候卖,一个也没卖掉,问都没人问。
柳侠拿着杯子出来,岳德胜坐在藤椅上轧:“嗯,真不错,感觉又结实又合用,腰这儿正好顶着,特别舒服。”
柳侠坐下:“您喜欢,下回我回家给您带两把来。”
岳德胜接过茶杯,又专门往后边靠了几下,感受藤椅:“嗯,腰特别舒服,我买的沙发都没这么舒服。”
柳侠心里发笑。老工程师们都这样,爱面子,明明就是有事才来的,却不肯开口说,那,只有自己主动问了。
“岳工,今儿咱们科没事吗?我还没见您上班时间这么闲过呢。”
“啊——,这个啊,”岳德胜喝了口茶,“这一段没什么工程,大家都挺闲的。”
给台阶都不就着下,顺着说不是闲,是正好找你有事不行吗?
柳侠决定直接说:“您平时不爱串门子的,今儿专门来我这儿,是不是有什么事?”
“呃——”岳德胜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那个,不是我的事,是,是别人让我帮忙,我觉得可能会让你为难,可是……”
柳侠干脆地打断了难得求人的老领导:“您说吧,我要是觉得为难,直接告诉您,不答应就是了。”
岳德胜连连点头:“行行,反正我也是帮忙带口信的,不行你就告诉我。那个,是这样,咱们队不是马上就要解散,并入总局直属大队了嘛,总局那边在东区划了块地,盖了家属楼,咱们以前听都没听说,现在发现,那楼已经快封顶了。”
柳侠吓了一跳,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件事,马千里的嘴可真严。
岳德胜继续说:“两栋楼,都是十二层,带电梯,一共三百多套,听说工龄十五年以上的,基本都能分到。
你知道的,原城到底是省会,有机会回去,绝大多数人都会走。可是,原城的房价比荣泽高的多,得三倍吧。”
听到这里,柳侠心里基本已经有数了,是有人要报总队的新楼,可钱不够,想卖这边的房子,但,大家都要走,这边的房子不好找买主。
果然,岳德胜说:“那个,四科的彭工,你知道的,他马上就该退休了,觉得荣泽不错,小城,干净,空气好,又离原城不远,养老特别合适,可他俩儿子非要他回去,说不回去就不能报房子,单位集资房,比外面的商品房便宜一半。”
“彭工的房子啊?”柳侠扭头,往东边看。
彭玉国的房子也是一楼,和柳侠隔着一家,就是柳侠这栋楼最东边的那家,柳侠的煤棚就对着他家的院子,他房子的格局和面积跟柳侠的一模一样。
彭玉国是三大队搬到荣泽时才调进来的,所以虽然他职称和级别够,但当初报房子时,排名仍然靠后,选不到最好的楼层,正好他老母亲跟着他,他自己年龄也大了,不想爬楼,就报了一楼。
岳德胜问:“彭工说,这房子他也住了好几年了,如果你要,就比荣泽当下的房价每平方便宜五十。”
柳侠晃了两下头:“您让我考虑一下。”这真的是正瞌睡呢就有人送了枕头过来,他肯定要买。
几个小家伙都到荣泽来上学了,以后还会有小萱、柳若虹、小瓜瓜,一套房子根本不够,而且,就冲三大队这个大院子,荣泽其他地方的房子就没得比,买下来肯定不亏,家里人以后来荣泽随时都有地方住了。
可是,彭玉国的房子和他中间隔着一家,不太方便。
如果三大队决定了要并入直属大队,那估计这栋楼的大部分人都会卖房子,柳侠有机会买到隔壁付东的或东邻居王建军的,两家挨着,院子打通,比买彭玉国的合适。
忽然,柳侠想到一个问题:“岳工,咱们单位的房子允许卖给外面的人吗?”
岳德胜说:“我得到的消息,马队长说,还是不允许,不过,你不是外面的人啊,你只是停薪留职,编制还在总局呢。”
1...338339340341342...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