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十多年前的事,你会就这样放下?切白菜的老头不相信地问道。
错是错,功是功。七八年前,我对你们还抱希望,看看你们现在的情况!郑宇成语气中没有一点的客气。明天我过来,如果还是这情况,这机会都不会再给你们!
说完后,郑宇成就带着谢凯向着外面走去。
留下陷入沉思的几人。
谢凯则是一头雾水,基地枪械研究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为什么郑宇成跟他们关系如此差?
郑宇成对待技术人员并不是这样的态度,为什么会如此对待他们?
你想知道这里面为什么跟基地其他单位完全不同?出来后,郑宇成见谢凯裹紧身上的军大衣,扭头向着后面这片在基地最边缘的建筑不愿离开,点上了一支烟,对着谢凯问道。
253 缺陷众多的79式半自动狙击步枪
周围的环境,跟你在里面看到的,你想到了什么?郑宇成对满脸期待的谢凯指着周围的环境问道。
枪械研究所地处基地西北角,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甚至周围都没有街道连通到这边。
西北区域,本来就是基地最早建设的位置,谢凯他们对基地周边环境熟悉无比,平时好像也没有注意到这边的存在。
监狱!谢凯心中,唯有监狱是如此。
确切地说,是基地犯错的技术人员流放的地方。我儿子,原本就是枪械研究所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郑宇成深深地吸了口烟,叼在嘴上的烟,一下燃掉了三分之一,随后烟灰被凌冽的寒风吹掉。
谢凯诧异。
这是基地最隐秘的事情吧?
可那些老人,跟这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他们并不是我们基地的人。这里面的年轻人员,都是基地的子弟,那个年代,你无法理解,也没有经历过,毕竟你太小郑宇成开口对谢凯解释着。
通过郑宇成的解释,谢凯明白了这枪械研究所里面的都是什么人。
那些年龄大的确实属于专家,当初郑宇成要回来的就是他们。年轻的有一部分来自外面,有一部分则是基地里面当初跟郑宇成儿子一起造反的子弟,有些是枪械研究所的,有些不是。
在当初那个混乱的年代,那些专家们不仅没有阻止这样事情的发生,甚至推波助澜,当初枪械研究所不在这个位置,有着全套的武器装备生产设备,虽然都是手工使用,也能制造枪械。
研究所里面制造了数十支56半自动,那些老技术人员不管是被逼也好,还是主动帮忙也罢,都没有报告管理委员会
所以,最终他们被弄到了这边,管理委员会的人除了给他们设计绘图用的工具,没有别的。
这是整个基地里面最不受欢迎的一群人。
他们能搞么?谢凯对于这些,无法评价,即使他经历了很多,那个年代,谁都说不清楚谁对还是错。
郑宇成他们把这些如此处理,也算不错了。
工资依然发放,也不管他们。
唯独就是断绝了他们跟基地其他人的联系,如果交给法院处理,甚至当年的军方处理,他们的后果可想而知。
专业技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那几个老家伙,在枪械领域的研究还是不错的。郑宇成说道。
谢凯点了点头,知道郑宇成现在心情应该非常不好,所以也没有再询问什么。
两人离开了枪械研究所这边,回到管理委员会,两人一起在总部机关食堂吃饭后,郑宇成要去忙自己的事情,谢凯则是骑着郑宇成的自行车去守备团找何超跟杨斌。
你要79狙击步枪?那东西要来干什么?基地应该有吧?杨斌皱着眉头问谢凯。
谢凯提出的要求让他们很为难。
改进这款狙击枪。谢凯毫不犹豫地说道,即使有毛病的枪,也没有问题。
这还真有,这边一直都没有枪械修理所,交给基地的枪械研究所在弄,你们那边对于这些枪都了解吧!何超害怕谢凯自己想要玩枪才提出这个,谢凯,你如果想玩枪,我们可以带你去靶场。
不是,真的只是用于研究。谢凯说道,郑主任这几天忙,他也没心思管这事儿,所以才让我过来的。
之前问过郑宇成,基地原本就承担着守备团武器设备修理的任务。
枪械研究所那样的情况,在有枪械出现故障后,一般都是把那边的人叫出来到别的地方处理,79狙击步枪这样的新式武器,只有几名老技术人员能接触到。
他们对79狙击步枪了解,没有图纸,不了解具体技术,更不要说基地的其他人了。
侦察连那边正好有三支狙击步需要修理,我送你回去。何超想了想,跟杨斌交流一番,才对谢凯说道。
分明不相信谢凯。
谢凯看着他,点了点头,你们装备的枪支肯定得有你们的人陪着,我不碰。即使我想碰也没办法不是?我得搞到子弹啊。
部队对于枪支管理严格,谢凯是知道的,即使对方放心把枪交给他,他也不会同意,让他们安排人陪着谢凯送回去。
有枪,在没有子弹的情况下,那跟烧火棍没有区别。
何超让人带着3支坏掉的79狙,自己亲自开车送着去基地总部,谢凯的自行车就挂在车后面。
三支狙击枪?你们也真行,上次修理了没有多长时间吧?郑宇成看着何超,有些不满。这玩意儿你们部队装备的不多,隔三岔五就得修理一批。
郑主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之前生产的质量有问题,不是我们不爱惜!何超对着郑宇成苦笑着解释。
79狙击步枪本身就是一款仿制产品,在一开始定型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修改,加工精度跟质量都无法与苏联相比,所以一开始生产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倒也正常。
没有经过太多的测试,前线部队迫切需求,在开始制造的产品中,质量不好也是正常。
今年79式狙击步枪会重新定型,85狙击步枪出现。
谢凯清楚,即使八五狙击步枪出现,也无法得到太大的改善,400米之外的射击精度太差。
用于配备武警还可以,配备给特种作战部队,对于狙击手个人要求太过苛刻。
这几支又是啥问题?汪贵林问道。
有一支撞针断了,一支的瞄准镜无法锁紧;还有一支机匣部分出了问题跟着何超过来的一名年轻干部介绍着情况。
撞针断了你们自己就可以更换啊!
更换了几次,无法确保复进机构完全一致,整个复进机够应该都有问题。年轻干部说道。
汪贵林也不了解具体情况,你们等一下,我让人去找枪械研究所的同志过来看看。
谢凯以前没有接触到,并不知道基地还承担守备团武器装备修理。
甚至不知道枪械研究所那边的情况。
估计这些情况何超他们也是不清楚。
桌上的三支79半自动狙击步枪,从外面看来,根本就看不出毛病,谢凯对于枪械不了解。
或许这跟郑宇成他们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他,基地根本就不会去碰枪械研究这块,他们原来的单位,搞的也都是大炮跟导弹等相关的业务。
要不然,他没有可能弄出全套的前卫防空导弹图纸。
韩所长,辛苦你们了!很快,几名穿着整齐的枪械研究所干部都过来了。
他们一进门,何超就对他们打招呼。
韩所长居然是中午切白菜的老头!
韩卫东,枪械研究所所长,参加过朝鲜战争,原本是一名枪械修理专家。汪贵林不知道是否得到了郑宇成的授意,开始给谢凯介绍几人。
韩卫东等人进来看到谢凯也在,不由诧异。
倒也没有作声,跟何超几人寒暄后,也没有理会郑宇成跟汪贵林,径直走向了桌上的狙击枪。
那个矮胖的叫肖满志,参与了56半自动步枪,63式半自动步枪的设计工作
随着汪贵林的介绍,谢凯发现,这几个老头来头都不小,在国内枪械研究工作中,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
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进入了基地。
这些枪修理,需要两天时间。检查完之后,韩卫东开口说道。
也不知道是给郑宇成等人说,还是给何超他们的说的。
韩所长,我们不着急。何超听到只要两天时间,赶紧说道,我们那边还有一批八一需要修理,一会儿让人送过来。
这次不仅是要修理,还需要对这些枪进行改造。郑宇成跟韩卫东等人的关系表现的不算和谐,也不算太差,反正何超等人没有觉得有啥异常。
谢凯知道内情,倒是能感觉出双方之间的那种隔阂。
如何改?肖满志皱着眉头问道,这些枪都是部队现役装备,我们改了也不会有用。
肖副所长,何团长他们目前正在进行部队作战能力提升的摸索。我们基地承担为他们提供特种作战用的装备任务。谢凯站出来,对着老头笑了笑说道,你们了解79半自动狙击步枪,知道有一些什么毛病,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改掉这些毛病,还得让它拥有更高的精度。
能改?肖满志看向郑宇成。
你们的技术可以保障,就能改。改了后,将会小批量制造,进行各种试验。经费是充足的。郑宇成说道。
在枪械研究所那边他就说过,五百万经费,材料供应跟机械加工配套等都完全开放。
只要他们出图,基地其他部门将会给予全力的配合。
不会再如同之前,他们的设计图不会有机会变成成品,更加不会进入到实验过程中。
如果是这样,就没有问题。在之前的修理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很多问题,也有图纸韩卫东平静地说道,这三支枪可以作为试验品,先那样改造,测试后再生产,进行各种环境的测试。
254 加装战术导轨的新狙击枪(补昨天保底更新)
有图纸?谢凯有些怀疑。
他上午跟郑宇成去枪械研究所那边,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跟设计有关的东西,没有一张图纸,没有一件样品,没有任何的东西。
在修理车间。对于谢凯,韩卫东没有表现出亲近,也没有表现出排斥,让谢凯很知足。
那行,枪就放在这边,我们先回去,一会儿让人把其他需要修理的枪给送过来。何超确定谢凯不是自己为了玩枪后,见没有他们什么事情,就让枪械修理所的人给他们开条子。
双方这样的事情没少干,交接的手续都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出了问题,就麻烦。
枪这东西,不管有没有子弹,都得严格管理。
老汪,你带他们去枪械修理车间,小谢也跟着去吧,以后这方面的事情你负责。郑宇成对着等待他吩咐的肖满志几人说道。
同时也告诉几人,谢凯以后负责他们枪械研究的事情。
谢凯有些尴尬,郑宇成这又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一帮老头连郑宇成都不搭理,会搭理自己?
韩所长,肖副所长,以后有什么吩咐告诉我就行,我就是为你们打杂,帮着跑腿的。枪械什么的,我是一点都不懂。谢凯谦虚地对几人说道。
几人神色复杂地看着他,也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向着外面走去。
汪贵林跟韩卫东以及肖满志两人走在一边,小声地交流着什么,两人不时地回头看跟在后面的谢凯。
谢凯想要找话题跟后面几名技术人员交流,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枪械修理车间就在距离总部大楼数百米的西北角,这里原本是基地研究单位集中的地方。
前卫导弹,359坦克项目都是在这边。
一个外面没有任何标志的大门内,有着一栋苏式风格的厂房,谢凯经常路过,一直都很少见到这边开门,以为是废弃了的车间。
却没有想到,进入了车间内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跟其他的研究所不同,这里面被隔出来了办公区域跟加工实验区域,办公区域的桌上,到处都是各种画图工具以及图纸,摆放的非常整齐。
而在一间有着上百平米的办公区域周边的墙上,挂着很多的枪械,56半自动,56式冲锋枪,53式机枪等,都能看到影子。
甚至有不少西方国家几十年前装备的枪械。
比如,1932式763毛瑟自动手枪比利时9毫米大威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等等,还有美国3式冲锋枪等。
这些枪,大多数都是二战时期使用的,也是朝鲜战场上我们军队使用的见谢凯对周围墙上挂着的各种枪械感兴趣,肖满志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他身边,对着谢凯小声地介绍着。
万国造?谢凯问道。
可以这样说,所以当年我们部队的后勤压力非常大,枪械修理工作不好干。肖满志点头说道,一直到最后我们国内开发出56枪族,实现全面换装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
那个时候,新中国的装备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最为斑驳的,毕竟国内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大规模的加工能力。
主要武器都是依靠从战场上缴获,自己也能生产一些步枪。
蒋光头手下的部队派系林立,武器装备来自全世界,就是能自己生产武器的一些军阀派系,他们的生产线也是来自世界各国。
这些枪,对于目前我们国内的枪械设计没有多大的作用吧?谢凯不明白,枪械设计研究,应该找最新的枪械来研究别人使用的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