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军工子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葫芦村人

    我们基地的359坦克项目,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谢凯同志提出来的,能这么快就取得突破,也是得益于他的建议。下个月,由541基地帮我们生产的125毫米口径坦克炮的实弹试射,就将会展开!郑宇成这时候笑着向众人介绍谢凯。

    对于他们的反应,郑宇成很满意。

    谢凯终于把这帮子牛气冲天的技术人员锐气给锉了。

    郑宇成也知道他们心中有怨气,毕竟把人家从正在研究的项目调到404来,谁都有火气。

    所以,他提出这种自行火炮方案,我们的技术人员研究论证了一晚上后,就开始张罗了起来。碍于目前我们359坦克项目到了紧要阶段,所以就向上级首长提出请求,请大家前来帮助我们开发这款自行火炮。汪贵林也出言了。

    一众来自装甲兵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尴尬不已。

    人家是专业的。

    难怪他们发难,404基地的这些管理者也不吭声,摆明了是看热闹。

    所以,我们需要大家做的是把这些技术整合在一起,难度并不是太大。齐志远说道。

    谢凯看着一帮子老家伙,鄙视不已。

    之前看着自己被刁难。

    不过现在,这刁难肯定没有结束。

    听起来,难度确实没有多大,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想过,这些技术的整合难度。无论是火控系统,还是自动装弹机,甚至是减震系统等,都需要考虑,完美契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黄爱民听到这些不懂技术的人说难度不大,就是一阵火大。

    这会儿却客气了不少。

    确实如此。坦克的自动装弹机等技术,并不能拿过来直接使用,所有的一切都得重新设计。谢凯点头说道。诸位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想应该没有问题。

    他的恭维,让众人反而不好质疑。

    最核心的火炮,可以采用我们359坦克炮的新型炮钢材料跟身管自紧等加工工艺,以此提高炮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我们需要开发各种新型弹药。谢凯继续说道。

    同时,对于359坦克项目的一些能用到自行火炮上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跟阐述。

    哪怕同类型的技术,都是需要经过修改设计的。

    谢凯对于这些技术,解释的非常详细。

    他清楚这些技术跟自行火炮的区别。

    自行火炮,可以看成简化版的坦克,同时,坦克也可以看成是复杂化的自行火炮。

    中国继承了苏联大炮兵思想,即使苏联解体,解放军的炮兵部队依然在疯狂发展。

    重型坦克,本身就是自行火炮,也可以说成是自行火炮的升级版本。

    两者的功能不同,在战争中作用不同。

    坦克是用于前线冲锋,火炮是用于后方支援的。

    自行火炮远比坦克技术要求更低,不需要太强的防御力,毕竟是属于后方火力支援的装备跟单位,只需要不停地提高攻击力就行。

    谢凯的介绍,可以说是给曹云阳等技术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他们之前搞自行火炮相关技术开发,从来没有谁给他们把自行火炮定位得如此明确。

    所以,我们的自行火炮,对于防护能力考虑不需要太高,只需要能防御一般的手榴弹跟762毫米机枪弹的穿透,普通迫击炮破片杀伤,不要一枚手榴弹就报废就行

    火炮本来就是用于远程火力支援,这方面是不是可以放弃?黄爱民皱眉看着谢凯。

    一般情况下,自行火炮都是躲在后方提供远程炮火支援的。

    炮兵部队,解放军的建设,不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差。

    不能,特别是防空能力,必须拥有。所以在项目方案中,我们考虑的是加装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如此一来,可以防御空中的直升机,也能让步兵无法靠近谢凯摇头说道。

    越到后面,自行火炮跟坦克也就没有区别了。

    不想之前,火炮阵地在后面,一枚手榴弹都可能把整个炮兵阵地给摧毁。

    火炮也能发射导弹,那玩意儿叫做炮射导弹,精度高,攻击力强,但是也让火炮廉价大规模密集打击的优势失去。

    谢凯清楚未来的发展,自然不会去选择低端的一步步升级。

    那是对部队经费的浪费。

    如此一来,装甲方面就得提高,从而让动力性能降低曹云阳皱着眉头说道,火炮的作用,在于远程火力支援。

    那是传统意义上的。我们的火炮定位是为我们突击的装甲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打掉敌人隐藏在后面的炮兵征地!谢凯斩钉截铁地说道,同时,我们的炮兵,还得拥有跟随坦克集群前进的作用!

    自行火炮的射程远比坦克更远,能使用弹药种类也更多。

    作为过来人,谢凯对于自行火炮赋予了更大的期望。

    碍于工业水平的问题,没法直接搞出世界上最先进的plz05式155口径的自行火炮,但是他也希望能搞出差的不是太多的东西。

    这东西,外用出口数量不会小,一门自行火炮的价格甚至比坦克更高。

    火炮属于后方支援,永远伴随坦克前行,是不是太曹云阳有些不解。

    坦克集群本身就是重型火炮集群。

    这是移动的重型火炮。

    遇到攻坚的时候呢?坦克炮的射程为了精度,同时也为了穿甲能力,不会对射程做出硬性规定。如果我们的坦克集群跟敌人坦克集群进行贴身肉搏的时候,他们隐藏在后方的火炮阵地支援他们坦克集群的时候,我们如何解决?谢凯问道。

    这个年代各种作战理论远没有后世那样丰富。

    特别是海湾战争美国人的打法,更是刺激了整个世界对未来战争势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西方国家可没有这些想法。作为火炮研究的专业人员,对于国际火炮发展,曹云阳等人了解的非常清楚。

    谢凯说的理论,没有问题。

    但是跟国际主流发展理论有着太大的差距。

    追随潮流永远只能走在别人后面,只有创造潮流才是一个军事大国发展自己的唯一出路。谢凯认真地说道,我们建国历史很短,工业发展根比国外少了将近一百五十年。如果我们只追随他们,我们需要多长时间?

    谢凯的话,让人无法反驳。

    也无从反驳。

    国内一直都是在按照国外所走的道路前行。

    所以,我们不能去考虑国外怎样,而是考虑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这个项目,就是用于作为359坦克后方火力支援而存在的,我们的目的,是出口!国内军方太穷,如此先进的,目前阶段,他们买不起几门。郑宇成说道。

    军方一年经费就那么点,按照谢凯的预算,这样的火炮,一门就能卖两三百万美元,换成软妹并都是五六百万甚至更多。

    军方能配备多少?

    这炮,依然是奔着伊拉克人以及伊朗人的钱袋子而去的。

    大家对于火炮口径有什么想法,可以说一说。郑宇成见其他人不反驳,开始提出火炮口径的问题,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52倍身管可能有着很大的难度,45倍应该不是问题。

    359坦克的坦克炮身管长度是两种,自用型号45倍径,外贸型号39倍径。

    同时,45倍甚至50倍径可能用于国内完全形态的三代坦克。

    我觉得,口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52倍径身管的155火炮最好!曹云阳第一个说道。

    对于国内的火炮专家来说,别说155,只要技术足够,甚至巴不得搞出203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

    122毫米口径火炮技术更成熟,同时使用的范围也更广。在这方面,黄爱民觉得他挺有话语权的。

    122毫米口径火炮,在国际上是比较普遍的。

    152毫米口径以上,都是军级部队的火力支援,小国家一共都凑不出一个军的部队呢。

    向着外贸,122毫米更好。

    不,152口径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范围更广,虽然载弹量要少很多,不过威力足够弥补,射程范围更广曹云阳跟国内大多数人一样,属于大炮兵思想。

    口径越大,大炮的威力也就越大。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国内炮兵最终才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炮兵。

    口径即真理,射程即正义。曹云阳进一步强调。

    我还是觉得,122毫米口径更合适。作为坦克部队的火力支援,这种口径的火炮就足够了,射程只要达到30公里就足够满足要求。

    我们的坦克炮口径就是125毫米,你用122毫米口径作为支援?这不是寒酸么!郑宇成开口了。

    在他们的看法中,同样是口径越大的火炮,威力越大。




251 火炮口径之争
    关于122毫米口径跟155毫米口径的争论,所有人都清楚,这不是为了这个项目,而是国内大炮兵思想的影响。

    谢凯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关于火炮口径之争。

    一开始,就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想法。

    122毫米口径的那是保守派,这种口径的火炮在国内使用更成熟。

    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国内那是明星,哪怕比152毫米口径只大了3毫米,对于拥有大炮兵思想传统的国人来说,威力肯定也更大。

    哪怕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在某些时候甚至不如152毫米口径的威力。

    军方首长同样也是这样的心思。

    火炮的威力,从红军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军方首长们心中的一道梗。

    那时候敌人都是飞机坦克大炮,红军却是大刀长矛,吃了多少火炮的亏,根本没法向外人解释。

    从那以后,国内在火炮的发展上面,就变得远超整个世界的积极。跟西方国家关系改善后,甚至引进了很多关于火炮方面的技术。

    电渣重熔,身管自紧,长身管制造工艺,先进火控系统等等。

    所以才有后来远远领先世界的plz05式155毫米52倍径自行火炮。

    看着这些家伙对于口径争论不休,他原本指望通过他们来确定采用多大口径的火炮的愿望落空了。

    大多数人都崇尚大口径火炮,口径越大,威力也就越大。

    当然,需要的技术,也是更高的。

    炮弹的装药容量,发射药的性能稳定与否,都关系到射程,威力。越大的炮弹,在发射时候产生的后坐力也就越大,这一点谁都清楚。

    现在如果搞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技术难度远比直接搞122毫米的要难很多。

    我们这种火炮既然定位在出口方面,就得考虑可以发射北约国家炮弹,否则,将会失去很多的市场曹云阳见关于口径,大家都是僵持不下,谁都不愿意放弃。

    就连基地里面的人,也分为两派,开始从侧面来让自己的话更可信。

    郑宇成笑着点头,所以,155毫米口径是更合适的,西方压制火炮,口径只有105155203三种,273都是用于多管火箭炮的。我们如果上203毫米口径火炮,技术难度太大105的威力还不如坦克炮呢,所以最合适的就是155口径。利用152毫米口径改进一下,就能搞出来

    我们还是看看小谢怎么说吧。齐远志跟白彦军两人对于火炮并不感兴趣,一直都是冷眼旁观,汪贵林想要让两人帮着说话,他们都摇头拒绝,无奈之下,汪贵林把火烧到了谢凯身上,毕竟项目是小谢提出来的。

    谢凯最开始也是纠结,要不要搞出可以发射西方制式炮弹的火炮。

    可以发射西方制式炮弹,对于这些火炮来说,市场销售情况肯定会好不少的。

    沙特,科威特这些采购了国内plz45式155毫米自行火炮的国家,都是要求可以发射西方炮弹。

    原本他们都是配备的北约装备。

    上155,难度实在太大。

    北方兵器工业那边好像有个155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他们从国外引进了技术,不知道到了什么程度。谢凯没说先搞多大口径,而是对众人问道。

    曹云阳疑惑地看着谢凯,这跟北方兵器工业那边的火炮项目有什么关系?

    你的意思是从他们手中搞技术,我们直接上马155毫米口径?郑宇成知道谢凯这小子经常是打别人技术的主意,以为他又是这样的想法,脸上变得欢喜起来,没问题,要啥技术,我都去弄回来。

    弄回来干啥?人家都搞了几年了,我们再去插手,算是怎么回事儿?汪贵林不乐意了,咱们积攒点家底也不容易。

    我说你们两人也挺无聊的,人家小谢都没说又争起来了。先听听嘛!白彦军有些受不了。

    早知道就找个借口不来看热闹了。

    搞这东西,有啥意思?

    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两人向着谢凯看去。

    谢凯提这个,不是没有目的的。

    既然北方兵器工业在搞155毫米口径的炮,我们干嘛去跟他们搞同样的项目?谢凯说道。

    郑宇成急了,什么口径的炮,现在都有人搞呢!

    他就担心谢凯不支持自己,谢凯的话,可是很关键。

    白彦军跟齐远志两人对这东西不感兴趣,一个想搞天上的,一个想搞海上的。

    122毫米榴弹炮,五十年代国内就有技术了,这些年一直发展,技术更稳定。谢凯慢条斯理地说道。

    我们得考虑客户弹药配套的问题!郑宇成强调着。
1...168169170171172...13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