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女有点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诺诺宝贝
虎头在岸边刹住了脚步,朝景玥招呼道:“景公子,你也来了啊?”
礼仪稀松却不失热情,黝黑的乡下少年目光真诚一脸朴实,看到这样的郑文琰,景玥都有些嫉妒不起来了。
不由得嘴角一抽,难得和颜悦色了些许,“我护送阿萝回来。”
虎头挠了下头咧着嘴笑,把脚上的两只鞋随便一甩,然后就直接跳进了水里,飞溅起一大片水花。
景玥后退一步,低头看着歪歪扭扭趴在云萝的绣花鞋旁的那只黑布鞋,默默的将其踢远了一些。
忽然凌空飞来两只小鞋,“啪啪”的一只摔在岸边,一只滚进了草丛里,景玥抬头就看到虎头将赤了两只脚的郑小虎放在河滩。
景玥:“……”
河滩上,虎头绕着云萝转了两圈,高兴的情绪半点都没有收敛的显现在了脸上,“你回来之前咋不先说一声呢?昨天在镇上听说你还到余家去宣读圣旨,可威风了,要早知道,我肯定要去看你的!”
除了又长高一些,虎头似乎没有一点改变。
云萝看着这个不住的绕着她转圈圈的小伙伴,短暂的雀跃之后就嫌弃的后退了两步,“今天不是看到了吗?”
“那咋能一样?我还没见过迎接圣旨是个啥排场呢。”
所以你其实是想看圣旨,而不是我?
云萝耷着眼睑面无表情的看他,他还半点没察觉,犹自说着:“可惜我表侄儿昨天娶媳妇,不然我肯定一听说你回来就也回家来了!”
“表侄儿?”
“是啊,我大表哥的大儿子,比我还要大两岁呢。不过再大,他也得叫我叔!”
云萝看他那一脸得意,忍不住就想要打击他,“过两年你也要娶媳妇了。”
郑虎头顿时脸一红,“我才不要,媳妇有啥用?娇滴滴的不能打不能骂,一个不好还得跟你发脾气,得小心翼翼当祖宗似的哄着,烦得很!”
云萝默然,你这一副心有戚戚、感同身受、十分有经验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虎头不等她问,就唾弃道:“三驴子娶了媳妇之后都不能出来玩了,天天围着邱妞妞打转,真是没出息!”
这莫非就是来自单身狗的嘲讽?
身为单身狗本狗,云萝也无话可说。
忽然感觉衣角被扯了两下,低头就看到郑小虎仰着小脸看她,手上还抓着一块酥糖,“三姐姐,给你吃!”
他的神情还是有点怯怯的,带着小心的试探和亲近,大半年的时间足够让四岁的孩子对自家姐姐感觉到陌生,但又有种熟悉的亲近感。
郑嘟嘟霎时警觉,一把就伸手将他手里的酥糖抓了过去,“我也要吃!”
郑小虎鼓了下脸,伸手又从衣服的兜兜里掏出一块酥糖,得意的说:“我还有好多!”
嘟嘟扒着他的兜兜伸长了脖子去看,“你为啥有这么多糖?”
小虎掰着手指说道:“我大侄子娶媳妇,我外婆、我舅母、我表嫂,还有大侄子大侄女都给了我好多糖果点心,兜兜里都藏不下,家里还有好多呢。”
“为啥你大侄子也要娶媳妇?是不是跟三驴哥哥一样?”
“我也不晓得为啥要娶媳妇,我奶奶说,娶了媳妇就能生娃娃。”
“生娃娃要干啥?”
这回,郑小虎想得有点久,说:“生了娃娃,我就能当叔公了。”
话出口,他忽然呆了会儿,然后“啊”的一声,“我要当叔公了!?”
他年纪虽小,但叔公是什么还是知道的,毕竟村里就有好几个叔公呢,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头儿。
不由得伸手摸了摸下巴,光洁滑溜,除了肉啥都没有!
郑嘟嘟一脸羡慕的看着他,“我也要当叔公!”
郑小虎便一本正经的问他,“你有大侄子吗?”
说到侄子,嘟嘟第一个就想到了云蔓姐姐家的大外甥,“小白!”
“小白是外甥,不是侄子!”
“我爹说,侄子和外甥是一样的!”
“那好吧,等小白娶媳妇了,你也能当叔公了。”
虎头在两个弟弟的脑壳上敲了一下,没好气的说道:“小白叫你们舅舅呢,他以后娶了媳妇生了娃娃也是叫你们舅公,不是叔公!”
郑嘟嘟顿时用力的吸了下鼻子,超委屈的说道:“我也要大侄子,我也要当叔公!”
云萝等了半天都没有等来郑小虎手上的第二块酥糖,面对嘟嘟的述求她更是无能为力。
虎头也有些挠头,忽然眼睛一亮,说道:“大牛哥家的家宝不就是你大侄子吗?”
就是住在老屋隔壁的那个大牛,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他跟嘟嘟、小虎是同一辈呢。
嘟嘟想了下,勉强接受,“家宝啥时候娶媳妇啊?”
郑家宝还不到十岁呢,你就惦记着他娶媳妇生娃娃给你当叔公了?
云萝不想再听他们的废话,转身到旁边捡起了螺蛳。
李宝生家的大孙子李金娃还在跟嘟嘟说:“你大哥不是也快要生儿子了吗?那也是你的大侄子!”
郑嘟嘟哼唧了几声,“那不一样,我哥哥说,小大嫂生出来的侄儿是庶出,大嫂生的才是正经侄儿。”
“啥是庶出?”
“我也不晓得。”
郑小虎举着手说道:“这个我晓得,就是小娘生的!”
金娃惊道:“小虎你咋骂人呢?”
“我没有啊。”郑小虎咬着手指一脸无辜,“是文杰大嫂说的,她说小大嫂就是个小娘,都比不得她身边的丫鬟金贵呢。”
周围的孩子们顿时发出一片惊叹,但大部分人的脸上都是茫然的,显然根本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这边刚谈论了郑文杰的那个小妾,回去的路上,云萝就和人遇上了。
“这位就是三妹吧?一直都有听家里人提起,却到今日才第一次见面,果真是如娇花一般的人儿,看着就让人打心眼里的喜欢。”
二十来岁的女子,即便一身布衣也遮不住她满身的脂粉风尘,挺着个大肚子,走起路来仍腰肢轻摆、袅袅娜娜,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的良家妇人。
云萝后退了一步避开她伸出来的手,神色不虞。
郑嘟嘟小小的身子往前面一挡,凶巴巴的说道:“你想干啥?不许欺负我三姐!”
那女子愣了一下,然后捂着嘴娇笑了两声,带着几分逗弄的意味对郑嘟嘟说道:“弟弟这么紧张做什么?嫂子怎么会欺负你三姐呢?嫂子这是想要与你姐姐亲热呢。”
郑嘟嘟皱起了眉头有些困惑,他明明听清楚了她的话,但又有些听不明白。
云萝将他往身后一拉,抬眸冷冷的看着她,樱唇轻启幽幽的吐出几个字,“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叫谁弟弟,叫谁妹妹呢?”
那女子似乎没想到云萝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又愣了下,抬头似乎想说什么,但对上云萝清冷的目光,她忽然心头一跳,连嘴角的笑容都僵硬了几分。
云萝懒得与她纠缠,警告了一眼之后就拎着郑嘟嘟从她身旁绕过。
兰香正好从村里出来,迎面遇上便福身道:“郡主,太太和萱姑娘做好了饭菜,都是您往日爱吃的,让奴婢来请您和嘟嘟少爷回家吃午饭。”
云萝颔首往回走,在景玥走过的时候,兰香又福身施了个礼,然后转身定定的看着郑文杰的小妾,一瞬间就收起了脸上温和的表情,沉着脸目光带有森然杀意,“一个花楼出身的贱妾也敢把心思动到我家郡主的身上,我看你是不想活了。你应该感谢你肚子里的那一块肉,不然就算我家郡主心善懒得与你计较,我也不会放过你!”
杀气宛若实质,虽不浓烈但也足够吓到这个只会搔首弄姿、勾引男人的花楼妓子。
兰香将她从上往下的刮了一眼,那鄙夷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什么肮脏的东西,“再敢动那不该动的心思,把你送回花楼也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
说完转身,脸上重新浮现笑容,眨眼又是个温柔能干的大丫鬟。
等再看不见那几个身影,郑文杰的小妾才忽然晃了下身子,伸手扶着路边的石头缓缓的坐了下去,好久都站不起来。
这件事对云萝来说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郑嘟嘟却莫名觉得他三姐被欺负了,回到家后就小嘴儿巴巴的将事情跟爹娘告状了一遍。
夫妻两个听得连连皱眉,郑丰谷作为一个大男人不好随便说道侄儿妻妾,刘氏却没这个顾忌,拉着云萝就说:“你别去理会她们,不管是那个叫莺莺的还是屠六娘,都不是啥好东西,天天斗得跟乌鸡眼似的,村里人都在看她们的笑话呢!”
都说大户人家的老爷少爷三妻四妾几十房姨太太,但在乡下,好多人连媳妇都娶不上,纳妾这种事情更是稀罕,尤其这个妾还是从楼子里出来的。
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可是看了好久的笑话,甚至有人在私下里说,那肚子里的娃究竟是不是郑文杰的种都还不一定呢!
云萝原本也没想要理会她们,听娘这么说就说道:“娘平时也看着些,别让那个人靠近二姐和嘟嘟。”
“这个你只管放心,我们心里都有数呢,连年节去老屋的时候都避得远远的,可不能让她带累了你二姐的名声。”
说了两句就谁都再没有提起这个人,吃过午饭,几个人搬了小凳子到院子里掐小鱼,清理干净后将水沥干,裹上一层面粉放油锅里炸得酥脆。
景玥干活不多,吃得却不少。
郑嘟嘟看了他一眼又一眼,终于忍不住的问道:“景哥哥,你吃饱了吗?”
捏着小酥鱼的手微顿,然后若无其事的送进了口中,“没有。”
“那你还有多少才能吃饱?”
景玥又抓起一根,“我得把瑾儿的那一份也帮他吃了。”
嘟嘟一听,觉得好有道理,顿时就不再提意见,还把自己面前的分了些给他,“这也是给瑾儿哥哥的。”
景玥眉梢微动,侧目看了他一眼,这小子还真的有点傻。
郑小虎看看这边,又转头看看那边,反正只要不缺了他,他啥意见都没有。
罗桥进来的时候就闻到了满院子的炸鱼香味,双眼不受控制的落在了盛小酥鱼的竹笸箩上,咽了下口水,然后才回禀道:“郡主,卑职已经把信送到了李公子家人的手上。”
刘氏又从油锅里捞出了半笊篱小鱼,随口问道:“啥信?”
云萝挑着那不烫的吃,说道:“李三郎会试考中了一百六十九名,还要在京城继续等候殿试,我顺路给他带了一封信回来。”
刘氏翻转着小鱼的动作忽然一顿,又惊又喜,“考上了?”
见她这么惊喜,云萝也一愣,才想起来昨天匆匆忙忙的,有些事情她也都还没有来得及说起,就点头道:“对,袁承和李三郎都考上了,一个第二,一个第一百六十九名,不出意外的话,状元、榜眼和探花总有一个是袁承的,李三郎只能中个同进士。”
刘氏不懂进士和同进士的区别,她只知道表侄子和侄女婿都考上了,以后就都是官老爷!
“这可得赶紧去跟二爷爷他们也说一声!”
她差点连油锅里的小酥鱼都顾不得,之后炸出来的几笊篱明显比之前的要颜色浅嫩一些。
炸好后,她把云萝扔在家,急匆匆的几乎是小跑着出去了。
云萝:“……”好气!
景玥看着她那有些气闷的模样,眼中染上笑意,伸筷子挑出最酥最脆的小鱼夹到她碗里,剩下的才是郑嘟嘟和郑小虎的。
他听着她吃得“咔呲咔呲”的,也觉得胃口大开。
不等他们把小酥鱼消灭干净,郑二福、胡氏连同着郑丰庆和小胡氏就呼啦啦的跑进来了,“小萝,三郎他真考中进士了?”
云萝擦了下嘴,说道:“过了会试是贡生,殿试后才是进士,算算时间,离殿试还有两天,再等半个月左右,考中的捷报就会送到他家。”
什么贡生进士的乡下人弄不大明白,反正他家的女婿考中了,不用再等三年就能当官了!
其实举人就能当官了,但总归不如进士更有前途。
胡氏他们顿时喜气洋洋,没过一会儿,里正也过来了,“李三郎真考中了?还是蔓儿有福气,眼瞧着就要当官太太了。”
袁承考中一点都不值得惊奇,毕竟他可是解元,但李三郎去年的名次不坏却也算不得好,竟然也一举考过了会试,就让人有些惊喜了。
这事很快就全村人都知道了。
这两个虽不是白水村的儿郎,但都与白水村郑家有着亲密的关系,听说之后纷纷来向郑二福道贺。
一个是外甥孙子,一个是孙女婿,都考中了进士要当官!
面对着乡亲的道贺,郑二福一下子连驼着的背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小胡氏则是直接将目光对准了郑小虎。
身边这么多的读书人,没道理她儿子都不能成才,虎头从小看到书就头疼,气坏了不止一个先生,大概是已经没救了,但小虎或许还能再抢救一下?
郑小虎忽然打了个哆嗦,转头茫然的看着四周,他咋突然觉得有些飕飕的呢?
热闹从云萝家朝着整个村子迅速的蔓延,许多人都聚集在了村口的大路边热烈讨论,有羡慕的,也有嫉妒眼红忍不住说几句酸话的,郑二福他们一概当好话来听,笑得嘴都合不拢。
郑大福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他也听说了袁承和李三郎考中进士的事,看到前面村口的热闹,他远远的就停下了脚步,忽然有些不敢靠近过去。
他看着被围在人群中红光满面的兄弟,有点不屑的想着,又不是自家子孙考中了,有啥好高兴的?内心里又有些茫然,郑丰年考了几十年还只是个秀才,郑文杰和袁承一样的年纪,比李三郎也不过小了两岁而已,却连去年的乡试都没有参加,难道郑家子孙注定了没有科举当官的命吗?
农门贵女有点冷 第217章 不晓得好不好吃
不过大半年而已,郑大福却明显的变老了,头发灰白,脊背拱起,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已是一副十足的老相。
郑丰年一家都不是会干活的人,郑大福看不得田地荒废,就把大房和他们老两口的一共十多亩田一力扛了下来。
他毕竟不年轻了,禁不起每天像头老黄牛似的不停干活,加上家里天天闹,也没有个安生顺心的时候,心力交瘁之下衰老得就更快了。
村里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因为圣旨对郑丰谷的赏赐,因为袁承和李三郎的高中,村里人都觉得与有荣焉,郑大福想到自家的衰败,心里头却越发的难受。
近几年来,乡亲们的日子都越过越好,身为曾经白水村数一数二的人家,郑大福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乡亲们对他的恭维和称颂了,如今村里比他家好的人家也不止一户两户。
郑大福心里其实是有点怨的,怨云萝多事开那个肥皂作坊,怨云萝不近人情不肯帮衬郑丰年和郑文杰,怨郑丰谷不肯替兄弟侄子说情。
他始终认为郑家的发达还是得靠老大一家,读书才是正经的发家之道,不然像老二这样在家种田,就算种出了以前从没有过的高产粮食作物,就算有圣旨嘉奖,不也没能出去当个官吗?
当不了官,那就一辈子都只是个泥腿子!
不过袁承和李三郎都考中了进士,那就是真的能当官了。
咋这么快就考上了呢?明明跟文杰差不多的年纪。
村口很热闹,郑大福却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看着被乡亲围在中间的弟弟一家,想要不屑一顾,又忍不住的有些羡慕,羡慕之下还有对自身的茫然。
“大伯,恭喜恭喜啊,七姑家的承哥儿考中了那啥亚元,听小萝说如果殿试不出差错必能中前三甲,他就能在京城当官,至少是七品,跟县太爷一样的品级。哎呦喂,这以后说起咱郑家的表侄儿在京城当官,到哪儿都有面子!”
有人看到了郑大福,主动过来与他攀谈,都是郑家人,但与袁承的关系也有远近,最亲的当数郑大福兄弟了,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最亲的就是郑大福,连郑二福与他相比都要隔了一层。
郑大福咧着嘴笑了笑,笑得干巴巴的说道:“是啊,孩儿有出息,我们也都跟着沾光。”
那位族侄没看出郑大福的不自在,还在一个劲的说:“听说袁家的表兄弟们都要回乡来了,也不晓得来不来村里,到时候可要好好的招待他们。”
袁家当年出事后不得不背井离乡,如今三代过去,家有余资,子孙也有了出息,是时候回来了。
这件事去年郑大福在府城的时候就听妹妹、妹夫说起过,听说袁承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如今也到了能参加科举的年纪,都想回江南呢。
郑大福想到亲妹妹,心情也跟着松快了些,“说是要回来,可一大家子千里迢迢的返乡,千头万绪的事儿多着呢,怎么也得忙活上一两年时光。”
毕竟不是回乡探亲,而是举家搬迁。
云萝这个时候却又不在家里了,吃完小酥鱼,在家里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她就寻了个空隙出门,避过热情的村民,和爹一起去田里查看庄稼。
“几百斤的种子还是太少了,老夫人的意思是先用最好的良田来种植土豆和玉米,尽量多收一些。我估摸着时间,上个月才种下玉米,如今才刚过膝盖,土豆却是年后就切开埋了下去,如今秸秆都有些枯了,前两天我从旁边刨开泥土查看,大的足有鸡蛋大小,差不多能收了。”
郑丰谷说起这个事情就一改平时的寡言,整张脸上的表情都显得格外生动。
他家最肥沃的那口田在塘下,约两亩有余,往年种稻子,一样的伺候,却每次都比其他田地要多收一些。
如今掀了地垄种上土豆,秸秆叶子都有些枯黄了,沿着根茎缓缓的将泥土刨开,连串的土疙瘩就出现在了眼前,大的如鸡蛋,小的似龙眼豌豆,跟云萝前世所见的个头相差甚大。
郑丰谷看着这些土疙瘩的眼神在放光,徒手将整颗土豆旁的泥土全扒开,欢喜的说道:“你之前说春季和秋季的产量有差别,我一直担着心呢,不过眼下看来应该和去年差不多,加上株距小了,每亩田里种的数量就多了,这……”
他一时间也算不出到底能有多少产量,但只是估摸的猜了猜就猛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景玥从另一边也扒开了一株,一个个的将沾在外面的泥巴抹干净,聚成一堆,“不惧荒地,产量奇高,味道也不差,以后若是家家户户都能种这个,老百姓岂不是再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百姓不愁粮,军中也不用忧心粮草不济。
云萝到另一个方向又扒开了一株,发现接连从三个位置扒出的三株土豆大小分量都差不多,抬头问郑丰谷,“爹,这土豆是不是能收了?”
郑丰谷翻着秸秆说道:“看这秸秆的枯黄程度,应当是能收割了。我去年留了二十多株一直等秸秆完全干枯才挖开,土豆的个头并没有比之前的大多少,还烂了一小半。”
“那就收了吧。”
郑丰谷点点头,“行!回头我就去跟里正叔说一声,叫几个手脚勤快细致的,早些把土豆收了大伙儿心里头也能松快些。”
这些土豆现在可不仅仅只是他一家的事情,十里八乡的都盯着呢,里正还专门安排了人在种了土豆玉米的几口田边巡逻看守,不敢有一点疏忽。
郑丰谷还与云萝说道:“去年一共收了千余斤,除去实在太小的全留了下来做种子,半数送去了京城,还有五百斤留在村里,如今除了这二亩田还有河边的两口,总共大约五亩三分。去年种得太稀松了,今年就密了些,但也不敢过密。”
景玥听了便问道:“若是每一株都有刚才挖出来的三株产量,二叔以为每一亩能有多少产量?”
郑丰谷迟疑了下,压着声音说道:“怕是能有八百呢。”
景玥顿时轻抽了口气,然后看着云萝若有所思。
前世并没有这样的高产粮。
是因为阿萝那时候的身份还没有被揭开,也就不曾在路上偶遇余家运送种子的车队,那些从海外来的种子于是被积存直至发霉蛀虫吗?
前世,大彧的粮食增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阿萝到了塞外,打通了西进的商路,从大食传进了几样高产的粮种;是她召集农夫,提出了试验田,提出了种子的培育,才让稻谷从亩产三百逐渐提高,到他离世前,才将将到达亩产五百,那还是在江南最肥沃的良田上才能种出来的产量。
而土豆玉米这两样作物,他前后两世都是第一次见。
“阿萝,这土豆能在西北种植吗?”
云萝一下子就想到了西北的几十万大军,“试试就知道了,不过那地方寒冷,一年两作估计是不能够的。”
景玥不禁莞尔,“一作就够了。”
西北贫瘠又寒冷,但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地。
至于产量,他也不贪八百斤,能有三百就足够西北的百姓们欣喜若狂了。
有了这个,他能更早更快的打通西进之路。
云萝忽然觉得景玥看着她的目光在闪闪发亮,不禁默然,斟酌了下,说道:“等过两年种子多了,我让人给你多留一些?”
景玥嫣然,“好!”
云萝恍了一下,忙偏开视线不再看他,嘴角紧抿轻绷着小脸,转头跟郑丰谷说:“爹,再去看看玉米。”
“哦哦,好。”郑丰谷愣愣的点头,忙在前面带路,眼角的余光却又悄悄的往景玥身上瞟。
本来以为景公子已经够俊了,没想到笑起来的时候还能更俊。
从田里回去已是傍晚,郑丰谷去找里正说明天开始收土豆的事情,卫老夫人派遣的管事也一直留在村里,不过现在云萝回来了,那管事自然也就退到了后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