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林木儿
林雨桐心道:来了!
果然,就听贾母低声道:“前几日去瞧了娘娘,竟是比以往清瘦了好些。我跟你们太太都怕她是报喜不报忧,跟我们不说实话。反倒是你,常进宫,跟她又是姐妹,你们姐妹之间反倒是比我们好说话。”
林雨桐就笑:“我的老太太,就咱们这样的人家,哪一天没个一两件叫人不自在的事?要说那都是顺心如意,这肯定是哄您的话。可这要说有什么不好,那也不见得。左不过是那些事。宫里的事……别人不知道,您却是知道的……”
薛姨妈突然道:“听说周贵妃家送了个姑娘进宫服侍她们娘娘了,不知道这事真不真的?”
她的消息还挺灵通。
薛家到底是常跟内务府打交道,倒是消息比别处灵敏些。
这事是真的,周家那位娘娘……也有了身孕了,找了个本家的姑娘进去……其实就是固宠的。这事林雨桐真知道,皇后身边的嬷嬷悄悄跟她说了,叫她宽解宽解皇后。
皇后对这事看的很开:“别说皇后了,就是当初在王府,不也是这个那个的,身上不干净不能伺候了,给齐整的丫头开脸伺候上一两回的也是有的。要为这个生气,我早气死了,能坐在如今的位子上?”
林雨桐就叹气:“是!做什么不得付出点代价呢。”想坐稳皇后的位子,不容易。
皇后也笑:“宫里的女人多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皇上可着一个人宠,那才是真真要坏事的。”
是这个道理!所以,在皇后看来,情况并不算糟糕。
如今这边提起了周贵妃,薛姨妈打的什么算盘,大家心里都明白。但这周贵妃和贾元春又不一样,这周贵妃的娘家是早投效了正隆帝的,是潜邸的老臣了。如今新贵,像是周贵妃这样的,是代表了正隆帝对一方势力的一个态度。所以,这样的事,周贵妃做没事,贾元春要是做了,这就是犯忌讳。
贾母今儿来,问的其实是皇后和周贵妃有孕这事,而薛姨妈却把话题转到了周贵妃能接人进去伺候的事。
这压根就是两码事。
林雨桐只摇头:“宫闱之事哪里是能拿来说嘴的?”她不软不硬的顶了薛姨妈一下,这才拍了拍贾母的手,用两三个人能听到的声音道:“……您和太太不能急,你们着急,自然就叫娘娘心里更急。这种时候,就更得稳住了。别人生就叫别人生嘛,咱只做好自己的事便罢了。别说还不知道生下来是皇子还是皇女,可就算生下来是皇子,这小皇子长成大皇子,这得多久以后呢。更何况长大之后……那时候就更说不准了。别的不说,就说那义忠亲王,还做了接近三十年的太子呢,结果呢?变数这般大,盯着这些做什么?反倒是惹了忌讳了。”她就低声道:“您要是记挂娘娘,赶上天气好的时候,偶尔去瞧瞧。您毕竟是上了年纪了,这般的折腾下来,难道娘娘不操心?娘娘心里会想,是因为她自己个的原因叫老祖母受累,这心里过不去。”
前面的话甚是有道理。说的大胆,但也正是因为大胆,说了别人都不敢说的,才越发叫人觉得可信。
之前的不满,因着这些‘掏心掏肺’的话彻底化为无形了。
贾母反攥住林雨桐的手,“也就你这孩子实心,敢说这些话。”
王夫人也心里欢喜,前面的话有道理,后面的话正有利于王夫人。她也不想每次进宫都跟着老太太,母女俩想说些私房话,反倒是因为老太太在,一直没找到机会。
于是忙道:“我就说,这孩子万万没有跟咱们生分的道理。”
林雨桐就道:“说到哪里去了?怎么会生分了?”她就一件一件的说事:“大前儿皇后娘娘叫,前儿忠顺王妃又叫了去,府里的大郡主年纪也到了,准备嫁妆的事,偏之前又有钱家舅舅合家上京,这中间又有亲家齐家那边的两位老人家做生日,张家又赶着来催婚,正跟嫂子商量着嫁妆的事呢……家业不大,偏事儿不少。又不比府上,人多有个帮手,饶是今儿这位奶奶不在,必是又另一位奶奶应承的。我这里除了我,也没旁人。”
王夫人忙道:“这就是兄弟分家早的弊端。”
林雨桐就笑:“就是不分家,也没人帮我不是。弟妹陪着英哥儿呢,还是大部分时间在书院。”
邢夫人就道:“她倒是个有福气的人。上没有婆婆要服侍,下没有闹心的妯娌,最是有福气不过的人。”说着,语气里有些羡慕。
这话叫林雨桐一下子不好接了。有这么说话的吗?她说者无心,可听者却有意。艳羡那没有婆婆要服侍的,没有闹心妯娌的,可不就是说不想伺候贾母这婆婆,王夫人这妯娌有些闹心吗?
虽然这说的都是实话。但实话好说不好听啊!
这话说完,众人都静了一下,不光林雨桐不知道怎么接话了,就是别人也不知道怎么替她兜住这个话题。
反倒是宝玉,从一边的桌子上拿了一沓子东西过来:“桐姐姐,这是什么?”
林雨桐扫了一眼,才发现是给蕴哥儿做的识字卡片。上面还有些画,帮助孩子记忆的。见问了,她就说了,“……这小子,怎么把这东西撇在这里了?”
宝玉反倒是惊讶的看林雨桐:“桐姐姐这都能著书了。”
这不是著书,是……
正要解释,就瞥见这卡片上的东西跟之前她自己写的又有些不一样。
正面是图画和字,背面却被写上了注释,就跟字典似的,对这个字进行了释义。
薛宝钗也凑过去看,便道:“果然通俗易懂,比之三百千要更适合幼童。”
林雨桐就笑:“正面是我给孩子启蒙用的,后面是孩子爹抽空补上去的,我可没那份本事。”
王夫人见宝玉一副很认同这种做法的样子,她心中一喜,忙道:“桐丫头对教养孩子当真是用了心思了。这点倒是跟娘娘一般无二。当年娘娘在家,也是这般抱抱着宝玉教他认字的。如今每次进宫,总还问我,宝玉读书可进益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答了。”
说着,就小心的觑着贾母脸上的神色。
贾母也不言语,却去瞧宝玉,见他去翻那些卡片,没说出旁的话来,鼻子就一酸,“打量我不知道你们的打算,都是见不得我疼宝玉……罢罢罢!你们是孩子的爹妈,怎么安排你们说了算。但只一点,若是把我的宝玉再逼出病来,我可不依。”
王夫人大喜:“都听老太太的。”
只宝玉就跟没听到这边说话一样,又或者,就跟这边说的不是他一般。
午饭是摆在园子里的,家里的园子不大,但收拾的极好,摆在园子里,最是凉快不过的。
席面没在家里做,想做也来不及。去外面的馆子订了席面。这是京城里顶好的席面了。
探春是个有心人,看边上的食盒有字样,便小声的问一边的林雨桐:“这一桌的席面,价值几何?”
王熙凤挑挑眉,嘴角微微翘起,却也一句不说,只听着。
林雨桐就道:“九两九钱。”
才九两九钱,这可比家里自己做的席面便宜了一半也不止。里面还包括了干果水果各色的果子,酒水果浆也是包含在内的。这么一算,就更便宜了。
薛宝钗就跟林雨桐笑:“探丫头如今一心只钻到钱眼里去了,哪里还有公侯家小|姐的样儿,便是那小户人家,也断断没有这么算计的。”
林雨桐却道:“人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小户人家的话,说的何尝不是道理。我倒是觉得三妹妹这样很好。”
探春不管宝钗怎么说,只问林雨桐:“之前听幼娘姐姐说,这家里这园子,一年也得有一二百两的收益?”
“也不光是这园子。”林雨桐就笑:“这园子没多大,是包括了各院里种的花植的柳,这么算下来,差不多。”
园子里各个品种的花,每年光是分株出来的名贵花草,卖出去就是不少银子呢。
探春眼睛一亮:“那照着姐姐这么说,我们家的园子,一年下面一两千两银子都不止。”
要是这么算,也没错。
李纨却摇头:“想的还是太好了一些。桐丫头这边是人口简单,下人们没那么些个幺蛾子。便是有一两个不听话的,提脚卖了便是了。跟咱们府上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发卖一个奴才能扯出一片来还不一样。因此上,人家能做到令行禁止,咱们家却不成。若是那园子里的产出,能养活一园子的丫头仆从,便是不错了。还能指望盈余吗?”
这话却也有些道理。
喧闹了半日,才把人送走了。今儿连主子带仆从,一共是开了十六席。
主子坐了整整两桌,带来的大丫头贴身的婆子,又坐了六桌。小丫头粗使婆子外带那些抬轿子的驾车的,这又是八桌。
主子用的是九两九钱的席面,大丫头用的是六两六钱的席面,粗使的用的是三两三钱的席面。
可主子一共才花销了十九两八钱,而这些大小的丫头仆从,合起来却用了六十六两。
幼娘咂舌:“这是主子花销的三倍还多。闹了半天,这些大户人家,不是下人做活养着主子,倒是主子养着下人的。”
林雨桐就趁机跟幼娘说:“所以,千万得记住贾家的教训。这排场不是用下人摆出来的。你算算,贾家的主子就真的多吗?”
不多!比起人家动辄十几个孩子的人家,他们家其实枝叶不算繁茂的。主子没几个人,但是下人们平均下来,一个主子得好几个人伺候。这些人就跟长在贾家这棵大树上的附生物,越吸附越贪婪。
应酬了这一回,知道贾家真拿自己不当外人,人家说来就会来,来了就少不得要大吃大喝的招待一顿。林雨桐就觉得这笔账不划算,心说,下回再叫我,我还是去吧。省的把这当成成例,我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因着这次的开销,紧跟着往后,给贾家送礼之类的,林雨桐就不肯再送什么贵重的东西了。
再送就是稻田里养的稻花鱼,或是活蹦乱跳的虾,到了中秋的时候,别的礼也都不准备,就是螃蟹,水稻田里放水养出来的,捞了几篓子叫给送去了事。
中秋过节嘛,贾府那边叫呢,林雨桐和四爷都没去,今年这个节是团圆不成了。
四爷被太上皇叫去了,连正隆帝和各位王爷,都跑去陪太上皇过节去了。皇后呢?留在宫里坐镇呢。大过节的,又招待了被正隆帝看中的一些臣子的家眷,林雨桐就在其中。
这些王妃是常见的,倒是另一位夫人,没怎么见过。
忠顺王妃就笑道:“你不认识,她是靖海侯夫人。”
闻天方的母亲?
这关系可真是奇妙的很。林雨桐就过去行了礼。
这位侯夫人忙避开了,又扶起林雨桐:“贾夫人真真是好容貌。”
听了这话,不少人就朝元春的方向看去。
元春在宫里过的其实没那么自在,在这样的场合,也甚少有她说话的机会。见众人都看她,她只矜持的含笑点头。
这些人再看林雨桐,倒是觉得像是像,偏要说矜贵,这位倒比娘娘更显的矜贵一些。
皇后就笑:“她是极好的,你们该亲近亲近才是。我是极喜欢她的性子……”
林雨桐忙道:“没有娘娘这样的,好不好的得叫人家说……”
皇后又笑:“倒是我王婆卖瓜了。”
不管是说话的语气,还是说话的内容,表现出来的亲近都绝非一般。
闻家夫人不由的多看了林雨桐两眼,诰命能在宫里这般自在的,委实是不多见。
见了礼,皇后就招手叫林雨桐:“你过来坐,今儿叫你到跟前伺候。”
哪里就用林雨桐伺候,不过是表达态度罢了。
林雨桐也理解这个意思,对外瞧着,四爷跟太上皇亲近,反倒是见正隆帝的时候不多。这就叫人免不了多出许多的猜想来。不说皇后是真喜欢跟自己相交,就是不喜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得表现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亲近,为的也是天家的父子的关系而已。
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林雨桐就顺势坐过去了,侧坐在皇后的案几边。
皇后又问忠顺王妃大郡主的亲事,忠顺王两口子也是头一次嫁闺女,准备嫁妆了,但是……女婿还没确定。
皇家基本都是这么一个样子,恨不能把天下有男儿的人家都扒拉一遍,瞧瞧谁家的孩子好。
忠顺王妃这会子心里还真有差不多的人选:“勋贵人家的孩子……数了一圈,就是靖海侯家的世子是个好的……偏人家定亲了……”
闻家夫人赶紧行礼:“您错爱了。”
这话却不敢当真的听。
就听王妃又道:“不过,顺着他们家,倒是叫我瞧上了一个好的。”说着,就很有几分得意。
林雨桐长大了嘴巴,不由的‘啊’了一声。
皇后就看过来,“可是猜出来是哪家的?”
林雨桐就看忠顺王妃,见她隐晦的微微点头,就低声跟皇后说了:“……林如海大人家有位公子,是闻家世子的小舅子,模样儿俊秀,品行端方,是个好孩子。”
这事不能大模大样的说,但这个时候露出来的点意思,人家王府是不想叫好女婿的人选被截胡了,也是叫闻家和自己回去跟林家打个招呼。
这是不想来硬的,若是林家有意思,林如海就该找忠顺王隐晦的提这件事。
这一两年常出入王府,林雨桐倒是对这位大郡主很熟悉。说起来,倒也是个好人选,端庄贵重,待人和气,不管是性子还是品貌,都是上上之选。更何况,人家出身显贵。皇上到现在也没个闺女,她又是忠顺王的嫡长女,不说王爷两口子看中,就是宫里,皇后和皇上也是极喜欢那孩子的。
本朝对驸马倒是管的甚是严格,但郡马……倒也没有说不叫任职之类的事。
既然对仕途没有影响,那么上哪里找这么好的亲事去?
林雨桐和闻家的夫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的看到了喜色。
闻家夫人的欢喜很好理解,儿子的小舅子娶了这位郡主,对她家儿子的将来是极大的助益。可她不理解的是,这位贾夫人,她眼里迸发出来的欢喜完全不似作假。竟是真心实意的高兴。
这位跟林家是亲戚,这个她知道。可按说那样的关系,是亲近不起来的。不想,竟然是真替那边高兴。要真是如此说,这性子是叫人喜欢。淳厚成这样,难怪皇后这般喜欢。
这个话题点到即止,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这次来的人里面,还有一位穿的素淡的王妃。林雨桐以前并没见过。见皇后没有介绍,她也便不探问了。但心里却有些猜测,这位是唯一一位寡妇打扮的人,怕这位便是那位忠义亲王的王妃了。她的侧后方还站着一位差不多同样打扮的妇人,那这人便应该是侧妃了。
这些王妃进宫,有些是会带着侧妃一起的。侧妃们站立在后面,入席的时候才会赐坐。
多看了那边两眼,就见这位疑似忠义亲王侧妃的女子,不停的朝元春的方向看去。而元春看上去比之前更拘谨一些,她好似有些惧怕这位侧妃。
她默默的收回视线,那边又有周贵妃扭脸跟林雨桐搭话,问水稻的事:“之前送进宫来的稻花鱼,个头不大,瞧着还不到一斤,可竟是我从来没吃过的美味。本来这有了身子,吃的就挑剔,偏这个能入口。亏的咱们这位状元郎,这般的大才,却也能做的了老农的事。”
林雨桐忙谦虚:“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状元。民以食为天,农事便是天大的事。我们家那位爷回来总说,在这一行里,他也才是一蒙童,且有的学呢。”
说着话,那边就把席面都送了过来。
边上的宫女就上来斟酒,头一杯都是要敬给皇后的,是非喝不可的酒。
可酒一入鼻,林雨桐便皱眉,这是一种花果酒。味儿极杂,可这隐隐的有另一种味道,她的面色微微一变,伸手摁在了皇后的手上,轻轻摇头。
皇后一愣,边上伺候的也愣住了。紧跟着面色一变,反应了过来,朝林雨桐跟亲走了两步。
林雨桐低声道:“给皇后和周贵妃都换一壶米儿酒来。”
周贵妃瞧着被换下去的酒壶,就看皇后和林雨桐。然后才明白了过来,手不由的一抖,手里的杯子一下子就滚落到地上,大殿上猛的一静。
皇后面色不变,笑道:“可是手又麻了?”
怀孕了有些人手脚是会发麻发木的,帮着周贵妃遮掩了失态。
周贵妃强笑了一下,伸出手揉了揉:“要么说遭罪呢,可不手麻了。”
皇后本想说叫周贵妃去歇着吧,想了想还是算了。放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还罢了,省的再出了意外,自己说不清楚。这么想着,心里就焦灼了起来。
林雨桐打发了布菜的人,亲自持躇,给皇后夹菜:“娘娘,别空心喝酒,尝尝这个,我瞧着入味的很。”
皇后看了林雨桐两眼,心里竟是莫名的安定了起来。
于是,吃菜敬酒喝酒,整整一个晚宴,并没有任何不妥当。
但也因为这个事,宴席进行的很快,流程走完了,这场宴席就结束了。送女眷出宫,偷偷的打发人去城外行宫通知皇上。
最后,只林雨桐和忠顺王妃两人留下来了。
皇后这才露出异样来,她是因为情绪紧张,肚子有些疼,瞧着竟是要早产了。但还是先安排事情,对忠顺王妃道:“你陪着周贵妃,不要离开。轻易不要叫她吃东西,也别叫她喝任何人手里递上来的东西……”
周贵妃见皇后头上的汗都下来了,还这么安排,忙道:“我不吃不喝,哪里也不去。娘娘不要担心。”
皇后这才点点头,扭身拉着林雨桐的手,看着她。像是在说:这种时候,我能信任的只有你了。
林雨桐扶着她往里走:“有我在呢,我保证,娘娘和小皇子平平安安的。”
忠顺王妃看着被拦在外面的接生嬷嬷,有些愣神,这竟是要叫这位状元娘子为皇后接生吗?
敛财人生[综] 1353.重归来路(31)三合一
重归来路(31)
“都出去!”皇后如同惊弓之鸟, 只留下亲近的奶嬷嬷和两个贴身的宫女,其他人都打发出去了。她手抓着林雨桐的手:“拜托你了……”
林雨桐扶她去床榻上,皇后将她和肚子里的孩子交托在自己手上,要说是信任自己比信任她的奶嬷嬷跟贴身的人还过,那这是笑话。但此刻, 她非常清楚,自己是唯一没有理由害她,而又能跟宫外甚至是宫内,找到外援的人。
不说旁的, 就是给太上皇预留出来的明政殿里, 就留了太上皇身边几个伺候老了个老宫人。而这些人平时是不管宫里的事的, 但到了要紧的时候, 那就是宫里这些下人们的镇山太岁。
有自己这么一个人担着这事,又没推辞的乐意去承担此事, 那么就几乎是可以放心的交托给这个人。
皇后此刻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先是眼前的这个人有能力管这事,再是她没主动避让, 这就证明她有把握管好这事。既然她有把握, 那便信她。没有第二种选择的余地。
皇后才躺下,下身的衣服还没褪下来呢,远远的听着,外面就喧闹了起来。
宫门被拍的啪啪的响, 皇后惊慌的朝外面的方向看。林雨桐就道:“放心, 什么事也没有您和肚子里的孩子要紧。便是天塌下来了, 您也别去管。”
声音远远的从外面传进来,“……娘娘……着火了……着火了……”
皇后蹭的一下要坐起来,林雨桐给摁下去了:“只要不是坤元宫要着火,那就随便。烧了哪里算哪里!”
林雨桐的这种态度,叫皇后不由的露出一个难看的笑意,但还是看她的奶嬷嬷:“你出去看看……”
话没说完了,忠顺王妃的声音就传来:“娘娘别急,外面有我呢。不是什么要紧的地方,就是东宫那边着火了。”
东宫还不是要紧的地方吗?
政治意义不同的好吗?这不是以里面有没有人来衡量的。
东宫确实是离后宫很远,也相对比较偏僻,就是把那一片烧了,也没大碍。况且,不知道多少人都去救火了。
林雨桐摁住皇后,跟外面的王妃道:“打发人请明政殿的几位老总管,叫他们下令,各人安守各自的宫殿,不许瞎跑。不论何人,没有圣上的旨意,不能开启宫门。”
至于东宫的火,压根就不去管。
忠顺王妃以为是皇后的意思,在外面应了一声,就打发人去了。
里面皇后顾不得想以后,只说眼前。只要现在不烧过来,那就先不管。横竖偏僻,跟大的宫殿群还隔着河道。人工开凿的河道不宽,但是火想要燃烧过来却也不容易。真正厉害的其实是这场大火引来的宫内大乱。都忙着去救火,还不定就被什么人给钻了空子。到那时候,烧起来的恐怕就不是那个已经荒废在那里的哪怕具有特别意义的东宫了。
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手抓紧床单,这次是真真的放心下来了:“拜托你了……”
语气又郑重很多。
林雨桐叫几个丫头用侧殿的茶炉去烧热水,能烧多少是多少。这边只叫奶嬷嬷协助着,把剪刀这些东西拿过来,放在火上烤着帮着消毒。她呢,一边帮着摁着穴位助产,一边跟皇后说话:“也差不多九个月了,不算是早产。孩子很好,娘娘放缓了呼吸……”
没有正经的产婆,能叫人放心吗?
这位夫人虽然生过,可也就生过一个而已。
但她这种镇定,还是叫皇后缓了缓,听着外面已经没有了嘈杂之声,她越发的放心,哪怕是疼的满身的汗,也咬着牙,没有大声的叫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