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国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千斤顶
什么是监督权这个权利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形式而已,人家愿意搭理你就让你说两句,人家要是不乐意搭理你,你就是个屁。
“这个吕宋总督人选恐怕是江宁侯为自己而设的吧”一旁的韩阴森森的说道“吕宋之事全都让这个总督做主了,朝廷一点也不能插手,莫非江宁侯想要在海外自立为王不成”
孙承宗和朱国桢的脸色也不好看,这个杨峰的吃相也太难看了,他这是想干嘛想在吕宋搞独立王国吗都像你这么搞的话你干脆称孤道寡好了。
这些人的脸色杨峰自然是看到了,不过他并没有理会,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朱由校,“陛下,您以为如何”
朱由校沉默了半晌,突然问了句“杨爱卿,这个吕宋总督是否需要世袭罔替”
“什么还要世袭罔替”孙承宗三人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陛下今天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嫌这家伙的权利不够,居然要想让他世袭罔替
“若是陛下应允的话,那也不无不可。”杨峰那是一点都不客气。
“放肆”
韩再也忍不住,指着杨峰厉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都是陛下的,江宁侯此举跟自立为王有何不同,你知不知道这是在犯上、忤逆按照大明律是要诛九族的”
“犯上忤逆”
杨峰如同看智障一般看着韩,“韩阁老,既然如此,那本侯可以不当这个总督,朝廷可以另外派人去嘛。到时候朝廷想怎么在当地派驻官员都可以,你看可好”
“这”
韩一时间哑了,这时候他才想起来吕宋现在可不是大明的领土,人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那片土地上可是生活着数百万的吕宋人,他们也是有吕宋国王的,他们甚至还被大明朝廷册封过的,向来要面子的大明朝廷又怎么可能
往吕宋派驻官员,再说了,你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啊。
看到哑口无言的韩,杨峰也不打算藏着掖着了,干脆道“诸位大人,直说了吧。吕宋是本侯率领江宁军和福建水师打下来,无论是江宁军还是福建水师都是本侯一手拉扯起来的,本侯之所以厚颜向陛下索要吕宋总督一职位也是想为那些为了大明征战的将士们寻找一个归宿而已,还望陛下和几位大人能够成全。”
看到杨峰把一切都摊开了说,在座的人反倒不知道怎么责骂他了。
良久孙承宗才皱眉道“江宁侯,你乃是堂堂的大明侯爵,陛下也待你不薄,为何会生出此等不轨之心”
“不轨”杨峰轻笑一声“孙阁老,你这个职责本侯可承受不起,本侯此举何来不轨之心本侯占领的是南洋的领土,安置的是大明的百姓,日后吕宋也会变成大明的领土,尊奉的是大明的皇帝,何来不轨一说啊
本侯之所以向陛下讨要总督一职不过是为了后世子孙打算而已,若是陛下和诸位大人不应允,本侯绝不勉强。诸位请看,这个世界是如此之大,除了吕宋之外还有一大片广阔无垠的土地,吕宋不行还有其他地方,比如西班牙人所在的欧洲,还有这一大个大陆”
杨峰一边说一边将手指向了后世的澳洲、美洲等诸多地方。
“本侯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些地方只要本侯想要,随时可以拿在手里,吕宋并非是非要不可的地方,本侯这么说诸位可是听明白了”
明白当然明白了,杨峰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再不明白那就真是傻子了,杨峰这是向他们要好处来了。
其实自从杨峰踏入大明官场以来,他对大明的贡献那时有目共睹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杨峰朱由校早就嗝屁了,更别提还有了一个儿子。
此外灭满清、弄来了高产种子,创建了大明皇家商行、福建水师,剿灭郑芝龙一众海盗,收复台湾等等,如今更是带领大军打到了吕宋,可以说他的功劳简直大到没法说了。
他的功劳是如此之大,可朝廷对他的褒奖却非常少,也就只有一个江宁侯的头衔,无论是朱由校还是朝中的重臣都知道杨峰得到的远远少于他的付出,可杨峰从来没有什么怨言,依旧尽心尽力的为大明出力。
现在他终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册封他为吕宋总督,并且还得是世袭罔替的。
说实话,当朱由校听到杨峰提出要担任吕宋总督的要求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生气,反而是长长舒了口气。
一个不是你父母的人对你百般付出,却没有任何要求回报,无论是谁心里都不好受。
这些年来朱由校受到杨峰的恩惠和帮助太多,已经多到了朱由校都有些承受不了的地步,现在对方终于有一个能够反馈对方的机会,朱由校自然不会吝啬。
一个吕宋而已,这地方原本就不是大明朝廷的,将他册封给杨峰又如何至少册封给杨峰后吕宋名义上就变成了大明的领土,而且还不用大明花费一兵一卒,每年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费用,朱由校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拒绝。
“这个要求朕可以答应你。”
没有等三位阁老说话,朱由校已经率先答应了下来。
第九百七十一章 跟皇帝摊牌
,请二十分钟后再观看
时间是天启5年,如果用公元纪年的话,是1625年1月1日,这个昔日强盛的大明帝国已经逐渐迈向了没落。
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茫茫的大学给古老的南京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几乎全都披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在已经淹没到了脚踝的大雪中艰难的跋涉着。号称“八十万居民,秦淮河上胭脂水粉十里飘香”的南京,那曾经人来人往的官道上,如今就连马车一颗无法通行了。因为在这种严酷的天气里,就连那玄武湖上原本穿梭如织的花船也停了下来。
因为行人稀少,守护者南京城的守城士兵也变得非常懈怠,许多原本应该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将长枪随手靠在城墙上,自己则是不停的搓着双手来回走动。一边走动还一边咒骂着这个令人绝望鬼天气,偶尔有几个农夫挑着卖炭或是卖菜的农夫经过,这些历来奉行雁过拔毛的兵丁们也懒得去检查,随便挥了挥手就让他们通过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以来,除了朱棣在造自己侄子的反的时候经历过兵灾,其他的的时候南京基本就没出过什么乱子。在这种承平的年代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如今的这两个守城兵丁只盼着早点结束当值,能够早点回家喝一口热酒,然后搂着家里的婆娘在炕上好好的睡一觉,如果有兴致的话还可以把灯吹灭后做一些男人都爱做的事情。
但是此时在南面的正阳门的城门下,守城的两名士兵却拿着冰冷的长枪,警惕的望着眼前这个装束奇特的男子,眼中露出了警惕的神色。因为这个男子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身穿一件外表看起来极为柔顺的蓝色短衫,下身则是穿着一件很少见直裤,最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的头发竟然只有寸把长,这样的发型非僧非俗的,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穿着一件青色夹克的杨峰,看着城门口用警惕的目光望着自己的面带菜色的守城兵丁,内心充满了一种叫做崩溃的情绪。
“你妹的,这里还是南京吗,怎么会这么冷”
杨峰使劲跺着脚,虽然他是一个在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南京人,但在他二十多年的生命里,这么冷的天气却很少碰到,根据他的估算,如今的气温至少有令下15度左右,这对于只穿了一件夹克的杨峰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过,身体上的痛苦还只是一方面,最令他感到崩溃的是这个令人崩溃的时代距离他从小生长的年代足足往前推了三百多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崩溃。
“没想到我们家祖传下来的镜子竟然还有传送功能,只是这种功能不是我想要的啊”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杨峰使劲挥舞了一下拳头,看着不远处的城门口那两个用警惕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守城兵丁,杨峰又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个人变得没精打采起来。
此时的他正强迫自己接受一个事实,现在是公元1625年1月1日,而这里则是大明帝国的陪都南京,这是一名进城卖菜的老农告诉他的。而对于这件事的真实性他已经从不少于六个人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不行,我一定要回去,否则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的话我要么会疯掉,要么会饿死,没有第三种结果”
杨峰紧紧的握着挂在衣领口的那个圆形的物体心里暗暗发誓,当两天前因为一次“意外”而来到这里后,杨峰的思维便陷入了一种呆滞之中,那时的他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那些村民就象在看外星人,而那些村民看着他也象看着疯子一般,要不是看到他长得一副身材高大貌似有些不好惹的样子,恐怕他早就被村里的几个二流子给抢个精光了。
可即便如此,杨峰这两天的日子也堪称是水深火热。在这两天里,杨峰经常在幻想着这只是个梦而已,可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冷俄疼痛的感觉却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境,他确实是从二十一世纪来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明朝。
在村子里呆了两天后,杨峰就再也受不了了,虽然说杨峰在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只有高中文凭的打工仔,混了好几年依旧是一个标准的月光族,在二十一世纪属于不折不扣的i丝阶层,但好歹也是顿顿能吃饱,偶尔还时不时的出来喝点小酒打点牙祭,可到了这个时代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就吃了四个参杂了大量野菜的粗粮饼子,今天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杨峰终于离开了那个村子,走了两个小时多的路来到了南京的城门外,他已经决定了,要是还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他宁可饿死在外面也不会再遭那份罪了。
杨峰控制着自己有些混乱思绪,抬头打量着眼前的南京古城。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耸的城墙被可以修建得弯弯曲曲,就象一条银白色的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在足足有四五丈款的护城河便种满了杨柳,树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银条”。看着这幅景色,要不是肚子不时发出“咕噜”的声音,杨峰保不齐也会赞叹出来。
只是此时此刻,杨峰却完全没有关上景色的心情,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那两名守城兵丁的检查进入南京城。
“不要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今天要么进入南京城,要么就活活饿死在城外”
杨峰一边想一边蹲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雪使劲的涂抹在自己的脸上,刺骨的寒意透入了他的身体,同时也让原本躁动的心开始冷静了下来。
使劲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杨峰站直了身子,又拍了拍身上的落雪,抬头看了看这座数百年后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城墙,这才从容的迎着那两名守城的兵丁走去。
看到杨峰走过来,两名原本正好奇的看着他的守城兵丁赶紧握紧了手中那把用普通的杂木做木杆的长枪,其中一名年纪稍大的兵丁大喝了一声“站住,干什么的”
杨峰停下了脚步,看着这两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努力装作威武状的兵丁,强自镇定的说道“我要进城”
老年兵丁大声道“你是哪人有路引没有”
第九百七十二章 叙旧
“陛下,皇后娘娘派人过来了,说是请陛下和江宁侯移步往坤宁宫乾清宫用膳。”
正当杨峰和朱由校一边小酌一边说话的时候,三德子从外面进来禀报。
“哦看来梓童已经等不及了。”朱由校笑了,随后站了起来“杨爱卿啊,看来咱们这顿酒要接着喝下去得跑到坤宁宫去了。”
杨峰也笑了起来“皇后娘娘之所以派人过来催促,这正说明陛下和皇后娘娘伉俪情深啊。再者说了,光是咱们两个大老爷们喝酒陛下难道不觉得无聊么”
“哈哈哈”看到杨峰居然敢调侃自己,朱由校大笑起来。
朱由校从小到大见惯了各种恭维和奉承,当了皇帝后更是如此,无论是后宫还是朝臣,看到他无不是毕恭毕敬,臣子们就算是对皇帝再不满也只能通过委婉的方法上折子。
而杨峰着不同,杨峰和朱由校在一起的时候仿佛很少把自己摆在臣子的地位,反而更像是朋友一般遇到有不同见解的地方他会明确说说来,而且他还通过画册、文字等各种方式向朱由校讲解世界格局以及大明朝的各种弊端。
他甚至还时不时的开个玩笑缓解气氛,人更像是朋友之间的相处,对于俩人这种亦师亦友的状态朱由校感到非常的放松,这也是朱由校为什么欣赏杨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坤宁宫一改往日的平静,由于皇后张嫣的安排,杨峰的女人全都被接进了皇宫,海兰珠、哲哲、大玉儿、郑妥娘、线娘、甚至连米莉亚和卡娜娅母女也全都一股脑的被接了进来,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整个坤宁宫里变得喧哗起来。
一阵欢笑声在大殿里响起。
在宽敞的大殿里,皇后张嫣居中而坐,他的右边是良妃王氏、慧妃范氏以及成妃李氏等一众后宫嫔妃,左边则是坐着海兰珠。至于哲哲、大玉儿、郑妥娘等一干杨峰的妾侍在这种场合却是没有资格坐下的,只能站在海兰珠的旁边。
一身明淡黄色宫装打扮的张嫣化了一个淡妆,看起来既雍容华贵又美丽典雅,她对坐在自己左下首的海兰珠笑道“海兰珠妹子,没想到一年没见,你也有了身孕了,这可真时可喜可贺啊,这下子江宁侯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海兰珠嫣然一笑,轻轻抚摸了一下已经凸出的小腹,脸上散发出一丝母性的光辉,“托皇后娘娘的鸿福,总算是不负所望,只是尚不知是男是女呢。”
张嫣拉住了海兰珠的小手亲切的说道“唉是男是是女都不打紧。你和江宁侯还年轻,再生也就是了,若是能再生出几个儿女来岂不是个更好几位妹妹,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旁边几名嫔妃还来不回话,旁边就传来了朱由校的声音。
“梓童说的在理,依朕看来是男是女都不打紧。若是男孩日后当继承杨爱卿的爵位,若是女孩则可以当朕的义女,这样岂不是好”
众女一看身穿明黄色龙袍站在门口的朱由校和站在他身旁落了他半个身子的杨峰,赶紧站了起来齐齐拜了下去,“臣妾等见过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都起来吧”
朱由校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示意众女站起来,他则是快步来到了张嫣身边坐了下来,并吩咐道“杨爱卿也坐,还有杨爱卿的妾侍们也一并看作,今日这里咱们不分君臣,只叙友情。”
随着朱由校的吩咐,太监宫女们将凳子给搬了过来,众人齐声谢过朱由校后这才坐了下来。
朱由校一坐下来就对张嫣问道“梓童,你如此急着差人把朕给叫来,是有什么急事么”
张嫣娇嗔的白了朱由校一眼“陛下又在取笑臣妾,若是让旁人知道了还不知道会生出多少谣言呢。”
“朕看谁敢”朱由校冷哼一声后,环顾了四周,周围的宫女太监们纷纷低下了头。
自从上次朱由校被落水险些丧命后,深感自己身边的人早已被人渗透得像个筛子一般的朱由校先是让魏忠贤对宫里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无论是坤宁宫还是他身边的太监宫女几乎全都换了一茬。
魏忠贤换过一茬后,他让三德子又排查了一遍,经过这么三番两次的清洗,可以说已经将原本渗透到他和皇后周围的各种各样的探子全都清扫得差不多了,即便是还剩下几个人,也全都是小猫小狗,注定掀不起什么大浪了。这才是他敢当着众人的面询问张嫣的原因。
谁料到,张嫣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陛下,您虽然在御书房于诸位大臣和江宁侯商议国家大事,可臣妾等人却在等着您呢,要知道今儿这段饭可是以您的名义请,您要是不来谁敢用膳”
“诶哟,还有这码子事”
朱由校先是一愣,随后这才想起来,感情今天皇家是以他的名字邀请的杨峰一家人,若是酒菜都备好了,他这个一家之主不在,这就不止是失礼的问题了,那简直就是在给臣子难堪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