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甚至安倍氏和清原氏上缴平安京的赋税早已经不足数,看趋势,不再缴纳赋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安倍氏和清原氏甚至起源都类似,都说是远古天皇旁支,所以才被赐姓氏,但又都有传闻,现今安倍氏和清原氏实则虾夷血统更多一些,甚至安倍氏曾经领养虾夷养子,现今可能就是地地道道的虾夷人后裔。
出羽清原氏,大本营便是这雄胜城。
当宣抚营士卒出现在雄胜城下时,明显雄胜人没有任何防备,在城外春耕的农人,仓皇逃进城。
雄胜城没有秋田城大,城内主要住着清原氏及附庸在清原氏身遭的武士,城外散落的村落,住着农人,但遇到荒虾夷来袭,农人会逃入城内避难,只是,荒虾夷上一次攻击这里,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了。
是以,甚至好半晌,栅城的城门都没有关闭,到得最后,反而呼啦涌出了一群武士,出了沟壕,和陆宁军阵相对,对方武士,有大概有三四百人。
栅城城门没有关闭,但陆宁并没有令军卒一鼓作气冲进去下城,甚至,弓骑藏在远方,仅仅三百名甲兵列阵。
三四百武士,穿华丽大铠的阵前将领有七八人,应该都是清原氏亲族子弟,其余武士大多布衫,竹甲都不见几副。
陆宁揉揉鼻子,好像,自己将困难预计的稍微夸大了些。
虽说自己由北及南这种只有后世人才敢于决定的战略比直接进攻东瀛核心地区难度小的多,可现今问题是,这东瀛东北武备的羸弱,还是令自己吃了一惊。
毕竟,元征东瀛时,东瀛武备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想来,是因为接下来三百年间,东瀛经历的大变局,武士集团的正式掌权,使得其和平安时代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而现今,东瀛武备,甚至还不及郡县律令制没崩塌时可以全国征募兵勇之时,同时代横向对比的话,平安时代和周边国家比起来,与其他历史时期和周边国家对比,是武备最虚弱之时吧。
虽然后世有许多贬诋古代如战国时期东瀛的网络之语,但其实大多数时候,近代之前东瀛的武备,还是很有一套体系的,那些网络轻蔑之词,倒似坐井观天,但现今,简直,可能那些轻蔑之语用在现时代,正得其所吧。
问题是,这些几块布遮身就敢出战的东瀛武士,谁给他们的勇气?
大概,以为自己身后三百甲士都是唬人的?那些重甲,都是竹片之类刷的漆?他们也想象不到,数百名全身覆盖铁甲的战士,还能集结在一起组成军团,这简直就是一种不存在的概念。
至于这三百甲士甚至护住躯干要害的部分都是板甲结构,又和鳞甲、链甲之类有何不同,对他们来说,更是完全天方夜谭。
陆宁坐在竹辇上,抬着竹辇的,是两名身材高大的虾夷奴隶,又有裴龙裴虎,守护在两侧。其实陆宁给他们指定了两门亲事,本来令他们不必跟随东征,成婚之余也好生修养一番,但兄弟俩甚至跟黄宝仪哭诉求情,又苦又闹的,陆宁好笑又好气,斥责了他们一通,倒也领了他们来。
此外,宣抚营统领傅潜,全身重甲坐于马上,距离陆宁也很近。
对面武士,全是步卒,那些大铠武士,是都有乘马的,但很少在马上交战,只作为乘骑的工具而已,一来是因为地形关系,不适合骑兵大队行动,而历史上到现今,东瀛人也根本没形成骑兵冲锋的战术;二来本地马矮小腿短,本就不适合冲锋用;三来,如果骑兵不成规模,在真正的战事中本来也作用有限。
陆宁好奇的打量着对面之时,大野森一郎则在大声喊话,圣朝勇士在出羽、陆奥义伐荒虾夷,要清原正盛宣誓效忠,一起讨伐蛮夷。
清原正盛,就是现今出羽清原氏的当主。
大野森一郎吆喝着清原家主名字令他出来归降时心内那种感觉,简直比吃了仙果还舒畅,从来没这么扬眉吐气过。
大野森一郎更引经据典,说起大和国本就是圣朝藩属,数百年前,天皇就得到了圣朝的册封。
大野森一郎当然不知道汉代时这模棱两可的历史,是陆宁和容真和尚还有大野森一郎闲聊,说东瀛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属国云云,容真自不会辩驳,大野森一郎却牢记在心。
“卑劣的家伙,疯子一样胡言乱语!可敢与我义胜刀狩?!”对面雄胜武士团中,快步跑出一名身着华丽大铠的青年男子,他双手握着长长太刀,大声呼喝。
所谓刀狩,现今也是一骑讨的一种,单挑较量的双方,失败的一方要将武器奉上,也有臣服之意。
大野森一郎呆了呆,他一时有些心虚,毕竟雄胜城清原家子弟在出羽威名远扬,这清原义胜更是自幼便被称为“鬼切童”,六岁那年就握着长刀在佛前立誓要诛尽天下恶鬼。
不过,能感觉到身后那道深邃的目光,大野森一郎咬咬牙,便去拔腰间长刀。
虽然,论刀术,大野森一郎知道自己根本不会是这“鬼切童”的对手,但是,主家赐的大铠,等穿上身才知道,其虽然沉重无比,但防护的密不透风,真不知道,这大块大块的铁甲是如何拼接在一起的,更不知道,这神炼之铁是如何锻造出来的?如果送去京都,那些公卿虽然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但也必然引起轰动卖出天价。
凭借这圣朝威之铠,大野森一郎觉得,自己也许有和鬼切童一战之力。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骑讨 (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的帝国无双最新章节!
不过,没等大野森一郎出本阵,一名重铠卒已经迎了上去。
看到东瀛穿戴花花绿绿甲胄的将领跑出来要单打独斗,傅潜正觉得好笑,想下令将他射成筛子时,却不想圣天子淡淡话语传来,“便着步卒去和他较量一番,我听说,有名叫郭庆的勇健,力气很大。”
傅潜立时命令下去,很快,素有大力士之名的郭庆兴奋无比的出阵。
其实,郭庆原名耶律庆,顾名思义,本是契丹人。
东征军中,在高丽整训期间,被教授中原语,同时,有人带头改中原姓氏,随即改姓氏风行起来,后来,正式为他们注册军籍时,圣天子旨意到,按照都为单位,东征军中的部族军被赐“张、王、孙”等十几个姓氏。
宣抚营,则被统一赐为“郭”姓,有传闻,是纪念前周之主,圣天子的泰山,因为这位前周开国之主在被朝也被追封为皇帝,是以郭姓也算皇族之姓了。
虽然,东征部族军大多数赶鸭子上架学的中原话莫说说,便是听也听不太懂,但在宣抚营,因为到最基层的班头都为中原军官,且严格规定军中只说中原话,倒是憋得这些勇壮多少能听能说一些简单中原话语了。
“当”“当”郭庆冲上去,手中巨剑便是一通乱砍,清原义胜手中太刀硬接了两下,便立时连连闪避,显然,臂膀可能都震得一阵酸麻。
“咔……”清原义胜找到机会一个顺劈,正中郭庆肩胛,但随之他脸色大变,飞快向后躲开。
显然,他手中太刀,根本劈不开齐人铠甲。
观战的东瀛武士,都是脸上变色。
宣抚营的重甲士,因为不用考虑对抗大规模的骑兵冲击,是以,平素训练最多的,和赤虎营重甲营一般,都是以双手巨剑武器为主,长枪虽然有,但不常用。
而且宣抚营重甲士,选拔的基础不仅仅要求是巨汉力气大,箭术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要求如同弓骑一般神射,但最起码,远程下,可以用弓弩伤敌。
哪怕是这种单挑,如郭庆,从小到大便是跟同部落的孩子打架打大的,倒是入了宣抚营后,更讲究战术配合结阵而击,有时候,很令人感觉束手束脚很憋屈。
此刻,郭庆轮开巨剑,全身力气好像终于有了宣泄之处,一剑又一剑的劈出去,却是前所未有的舒畅。
陆宁看得,好气的摇摇头,这蛮汉,怕是要输了。
郭庆挥动巨剑看起来势大力沉,那清原义胜连连闪躲占尽下风的样子,但巨剑轮空,是如何的耗力气,而力气,是用得完的。
重甲虽然防护功能极好,但相应的,甲士的灵活性也就大大受限制。
结阵而战,这根本不是什么弱点,因为结阵作战的士卒,动作很简单,就那么几个,后方和左右,都有伙伴防护。
但空旷场地单挑,重甲卒不管多大的力气,几十斤的行头在身上,自然显得很是笨拙。
突然,陆宁目光一凝。
却是清原义胜突然一个打滚,从挥动巨剑的郭庆肋下穿过,太刀寒芒一闪,从郭庆胫骨处一抹而过,立时,响起一阵金属摩擦令人极为不适的长长“吱……”声。
清原义胜猛的一呆,本来按照他构想,此刻这齐人巨汉小腿被伤,应该噗通摔倒,他顺势将长刀刺入他面甲的缝隙,打了这半天,清原义胜早上了火气,决心杀死这个来自西方的铁甲怪物。
但却不想,这齐人重甲,便是腿部那挂片的鳞甲防护也极为出色,清原义胜这一刀,竟然也没能斩进去。
就在清原义胜微微一怔的功夫,郭庆手中巨剑已经猛地砍在了他的脖颈上,清原义胜的身子立时一僵,好一会儿,鲜血缓缓从巨剑和铠甲缝隙淌出,郭庆用力拔了几拔,又嘭一脚踢在清原义胜胸膛上,才将巨剑从他脖颈铠甲裂口中拔出来。
清原义胜的尸身,缓缓仆倒在地。
鸦雀无声。
宣抚卒们,最近几个月的强化魔鬼训练,原本极为懒散随意的这些部族勇健,对违反军纪会遭到什么样惩罚正是最畏惧之时,一时竟然也没人轰然叫好。
陆宁有些无奈,这大铠,也是假大铠,有点不堪一击啊。
不过想也是,现今本来就没到东瀛大铠的巅峰时代,更莫说,这清原家只是虾夷囚徒长出身,根本不是什么真正贵族,自然请不到平安京的那些顶级匠人制作大铠,更莫说,这清原义胜,应该也不是现今清原家当主的嫡子。
“落城。”陆宁淡淡吩咐。
裴龙,忙拿起脖子上挂的号角,缓缓吹起。
“杀!”在傅潜挥舞兵器间,重步兵军团,立时爆发出震天的杀声,密密麻麻的黑色方阵,立时散成无数小黑点,向清原武士团奔袭而去。
……
雄胜城城主御所,陆宁跪坐在所谓“昼御座”的位置,面前矮桌上香茗,旁侧跪伺的和服女子是一位中年妇人,称为凉御前,清原氏当主清原正盛的夫人。
“御”在现今的东瀛并不是皇家专用,如“御前”,便是贵族女子的意思,凉御前,便是名字叫凉的贵族女子。
在轻而易举攻破雄胜城后,陆宁突然意识到,现今出羽国和陆奥国对平安京的公卿们来说,是化外之地,此两国之民,对京都统治权的认可,也很薄弱,如此的话,好生经营,此两国的土地,将来未必不能并入大齐国土。
是以,已经令骑手去杨业处传令,令他约束各部军纪,在出羽、陆奥之地,对民户能安抚还是要安抚,而不可用流寇心态对待。
当然,如果有城防抵抗极为激烈,造成本军预料外的伤亡,那么,烧杀劫掠来泄愤以及奖励士卒,那也无可避免。
在这雄胜城也是如此了,攻陷雄胜城后,虽然大肆捕杀清原一族,但对平民秋毫无犯,而且也按照中原习惯贴出安民告示,令诸民不必惊慌,以后各守本分,自能安居乐业。
又遣派弓骑,以容真和尚、大野森一郎为安抚使者,说服周边村栅归顺。
等私田栅和城轮栅攻克的军情及战功报上来。
陆宁随即拿出秘旨送去杨业处,秘旨中,改秋田城为东莱城,设安东都护府,治所东莱城,杨业任安东大都督,领东莱城城主。
改私田栅为山后城;改城轮栅为宝海城;改雄胜城为天雄城。
据说秘旨中,出羽国、陆奥国各郡守城更名都有涉及。
显然,圣天子对此地如何治理早就有了通盘考虑,传到军中,更令军卒们惊骇,圣天子,真是神人转世。
陆宁又以赐尚方剑代天子行事的权力,授功绩特殊的大野森一郎为山后城城主,毕竟有了他,很多计划都顺利了许多;而最近这段战事战功第一的镇东军第三营营指挥使刘螓为宝海城城主。
不过战事期间,刘螓、大野森一郎仍随军而动,两城由刘螓和大野森一郎选本城侍从代为管理。
陆宁自领天雄城城主。
其实,现今东征军便是占据了东瀛人行政区域下的出羽国其中的四个郡。
四个设城主的城,都为郡守城。
这四个郡,也是出羽国和人移民开发最早,人口最为集中田产最高的四个郡。
现今倒可以稳一稳了,令水师将东征军将士的家眷接过来,同时,看平安京到底是怎样的反应。
战事比预想中顺利得多,陆宁也隐隐觉得,或许不用再第二次东征了,或者说,第二次东征时,大齐在这东瀛本州岛,已经有了踏板。
也就是出羽国和陆奥国,以这两国为踏板,将其消化吸收,和南部的东瀛人交战,便轻松了许多。
品着香茗,陆宁又看向了跪伺旁侧的凉御前。
这个中年妇人,在本地威望很高,清原正盛暴虐,凉御前则总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宽待本地民众。
清原正盛在内,清原氏男性全部被处死。
不过,这在东瀛人看来,倒是很正常的事情,东瀛贵族之间争斗,也从来如此,甚至怀孕之女子,如果被赦免,但怀中孩子生下来,是男孩的话也会处死。
这凉御前,生的儿子早夭,此外有两个女儿。
现今东瀛习俗,平民间走婚还大行其道,贵族入赘婚盛行。
作为本地豪族,凉御前的两个女儿夫婿,自然是入赘清原家也得到了清原氏之称,结果,这两个夫婿也被处死。
凉御前好像,也根本没什么悲痛的,陆宁令她仍然可以住在这天雄城御所中,凉御前还写了封信很是感谢了一番。
陆宁处死出羽清原氏全部男子,倒是和东瀛豪族间斩草除根的想法不尽相同,而是打破东瀛平民的贵族崇拜情结,不然,这些曾经统治本地的贵族姓氏绵延下去,总是些祸患,既然准备将出羽、陆奥两国纳入齐土,便要给本地民众改造下思维模式,令其和中原本土同步,加之慢慢来的移民,终究要令本地以后的子民,真正成为大齐国民。
“要农人们各司其职,莫耽误春耕,此点,还要麻烦夫人了。”看着凉御前,陆宁淡淡的说。
凉御前微微躬身:“总院大人不计恶嫌收留妾,妾会努力工作回报总院大人。”
凉御前自称发音类似“哇ra哇”,书面语对应中文的妾,是武家女子的自称,但随着后来武家地位膨胀,尤其到德川幕府到达顶峰,所以该称呼到了后世,反而有一种“本宫”之类的自傲意味在里面。
陆宁对这些不太了解,心说这女人,骨子里还很骄傲。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六十章 统治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我的帝国无双最新章节!
三月,当镇东军各部进入陆奥地区,以营为单位攻击陆奥各郡城、栅时,傅潜领宣抚卒的两百弓骑,从雄胜城(天雄城)出发,向东南奔袭三百里,攻克了多贺城。
随之,傅潜被任命为天雄城城主,多贺城更名为新齐城,并立石碑,石碑上云,齐人诸部为解海贼之患,教化虾夷,不远万里东渡蛮荒之地,匡时济世,故立碑与此,以示后人。
随之,陆宁移驻新齐城。
而随着出羽国大部分郡、陆奥国新齐城北面的各郡纷纷易主,东征军的攻势也渐渐止歇。
因为都是新征服之地,镇东军也不得不分派兵力驻扎在各郡守城、郡守栅。
东莱城(秋田)地位重要,也是东征军的退路,是以驻扎了两个营一千军马。
天雄城、丹波城、伊治城、胆沢城、德丹城、桃生城六个郡守城各驻扎一营士兵。
其他郡守栅,便是看栅城人口,多数驻扎一个都百名士卒,少数也有驻扎两都乃至三都的。
当然,新得郡守城、栅也纷纷为之更名。
各城都以战功,任命了城主。
现今驻扎各城、各栅的军事力量自然是采取高压姿态使得和族居民和熟虾夷以及囚徒集团臣服,各城城主,再从本地土著中征募自己的治安力量,等齐人统治下的新架构稳定下来,除了紧要地仍需要官兵驻守外,其余城、栅由城主的武装接管,甚至将来一旦南征,还可以征募各城城主力量作为辅军乃至其中勇壮编入官军。
如此,才不是镇东军的消耗战,才不会兵员越战越少。
又在本州岛最北部邻近北海道海湾的津轻地区驻扎两个营,以震慑本州岛北部未开化的荒虾夷。
如此,杨业麾下就剩了五个机动营,其领五营士卒驻扎在出羽国最北的最上栅,和多贺城东西呼应,若东瀛人北伐,首先面对的就是新齐城和已经更名为九营城的最上栅。
……
新齐城是模仿前唐的条坊式布局,在东瀛岛,包括平安京在内的这些大城的城内布局,均是如此,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又渐渐形成了东瀛本土特色的各种市町。
其实随着和族讨伐虾夷战线的北移,新齐城原本的军事据点功能渐渐削弱,但人口却越来越多,渐渐和周边村落形成了一片奠定陆奥国石高的产粮及畜牧中心地带,后世被称为仙台平原,这一带人口,现今高达四五万之多,人口密集在陆奥出羽一带,可称第一。
此外,作为本州岛东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此处商贸也极为发达。
陆宁,现今就在距离新齐城三十多里的一处市町小镇中。
这处市町小镇的形成,既可以称其为宿场町,又可以称为门前町。
所谓宿场町,是奈良时代学习唐朝的驿传制,也在各处设驿站,一些大的驿站所在,慢慢人口聚集,成为宿场町,通常宿场町,都拥有旅店、马屋、商店等设施。
门前町,则是寺庙或者神社前的市场慢慢形成街市和聚落。
陆宁身处的这市町小镇,便是奈良时代为了传递东北征讨虾夷人军情而设的驿站,后被废弃,但成为进入东北地区行商的中转站之一,而百多年前,慈觉大和尚在此建延福寺,新齐城附近,来朝拜的香客不断,寺庙前市集也随之繁盛,也是这市町小镇渐渐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今这市町小镇被名为青龙镇,驻扎有两班齐人武士维持秩序,在初始的混乱后,现今小镇也渐渐恢复了太平,好像,和以前也没什么不同。
陆宁现今,就在这小镇里最有名的宿场八井宿的居酒屋隔间中,饮着中原来的美酒,品尝着海生鲜,倒是感觉不错。
大野森一郎规规矩矩跪在旁侧,倒好像成了伺候陆宁进食的小厮。
垫席或者说榻榻米对面,跪坐着东海百行的一名贸易商人,叫金森行,却是高丽人,刚刚加入东海百行不久,他脑子极为灵光,靠偷偷和对马岛的东瀛人走私商起家,结果被高丽官府捕捉入狱,本来判了死刑,齐军入高丽,三分韩地,他得以特赦,但其已经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东海百行一名大掌柜亲自招募,他从此投入东海百行旗下。
东海百行嗅觉极为灵敏,东征军攻克秋田城不久,商船就到了秋田,而带队贸易商便用的对和东瀛贸易极为熟悉的金森行。
而金森行更是不畏艰辛,不仅仅想止步于在秋田城或者说东莱城散发货物给日商,而是亲自带着商队登陆,远行四百多里,抵达了新齐城。
当然,东海百行海外贸易是有私兵护卫的,因为东海百行隶属皇室,其护卫武装通常被称为皇家海卫,又因为他们通常穿深红布甲,所以又被称为红衫卫。
通常来说,红衫卫多是好勇斗狠之辈,他们也不用琢磨战略战术,只是保镖加水手,除了应对海盗,有时候也会在一些不太稳当的港口登陆保护交易之前的货物。
又因为现今从东莱城到新齐城一线,名义上都是齐安东都护府管辖,所以,才会进入内陆数百里,甚至是从这出羽的西海岸,运送货物到了陆奥的东海岸。
陆宁听到东海百行商人竟然输运货物来到新齐城,又听到这金森行种种行事,倒是很欣赏他,来这青龙镇巡视,便也领了他来。
陆宁现今饮的中原美酒,便是金森行带来的,当然,东海百行输送到此的货物主要还是棉布、陶瓷器皿等中原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利润极为丰厚的手工业品,这种美酒,算是珍品了,倒是卖到平安京才能卖出高价,是以,输送到东莱城的并不多,又有糖果等奢侈品,现今几乎全部陆宁买了下来。
对这位一掷千金的文总院,金森行也极为好奇。
在海外,东海百行在任何国家都可以收受中原三地纸钞,而不管其纸钞是怎么来的,毕竟东海百行的领队商人群体,又哪里分辨不出纸钞真伪?此举的用意自是为中原纸钞在海外的信用造势,当然,现今很少有海外贸易会收到中原纸钞就是了。
陆宁,和金森行交易,用的都是汴京纸钞。
金森行更好奇的是,这位文总院,带纸钞来东瀛做什么,倒好像早知道有这等贸易之事一样。
本来好多疑问,但品着酒,享用着生鲜,这文总院不怒自威的气势,令金森行本来想问的话语都问不出口,最后,甚至生鲜都吃不下去,好像,如此和这位文总院对桌而食,就是对这位文总院的不敬一般。
布帘外,传来一通叽里咕噜声音,是八井宿的老板,问几位贵客还要什么不?
陆宁来此,虽然没用文总院的身份,但他和金森行中原装束,便足够令八经宿老板加倍小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