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圣天子,这等鸡毛蒜皮,更不会理,但她也得讲道讲道。
渐渐的,她惊惧稍去,自然了一些。
圣天子还是东海公的时候,张典苑刚和葛四郎新婚,是以,一直便知道这位东海公,到后来的齐王,乃至登基为帝。
葛家暗杀这位齐天子的大掌柜,从那时起惹下的事端,她作为女子,也是后来才听闻,原本富甲一方的巨贾,到被以谋逆定罪烟消云散。
她被发为奴后,如何苦苦挣扎终于被管理她们的女官注意,到被西宫的女官看重,一路之艰辛也不用提,甚至听说,是德妃亲自点了她,来做圣天子别院的管家。
圣天子,却是时常化身一名四品官员,体验民间疾苦,倒是令人想不到。
从八品的典苑女官,虽然不是以前富贵之极颐指气使,但比之被抄家灭族时的悲惨,已经是上上大吉。
更想不到的是,在她被任命为别苑管家之时,内府也知会了她,原来,四郎并没有被处死,是圣天子亲自朱笔批红留了葛四郎性命。
张典苑,一时心中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由此,也多少对圣天子,有了那么一丝丝认识,念旧,宅心仁厚。
现今,介绍着府中情形,张典苑也越发自然,嘴皮子,慢慢变溜。
说起,本来她出面,领两名女史和近郊农户议定了买几亩田地,但恰逢售田禁令出台,是以,女史去取回定金,估计要黄昏时分才能回来,是以不能来拜见君父。
“哦,还有盈余能买田。”陆宁微微颔首。
文总院府,自己一半的薪俸,府中一名总管,五名侍女,一名马夫一名厨子,还能有盈余去买田,看来汴京物价不算很高,当然,张典苑也算持家有道。
本朝和许多朝代相似,不许大量私藏铜钱,熔钱铸器罪责之大更不用说。
和以前朝代不同的是,本朝规定,私藏铜钱不得超过十贯,这就很苛刻了。
当然,本朝又和以前朝代不同的是,本朝可将铜钱存入各州、县都渐渐普及的东海钱庄换做银票,又三地有纸币发行,多少纸币,都可以收藏在家中。
有纸币的三地,为汴京、南京扬州和东海市,三个商贸最发达的地域。
雕版印刷的纸币,最小面额为百文,最高为十贯,其实三地发行的纸币都一模一样。
三地纸币并不强令全国通行,反而不鼓励外地花用,免得出现鱼目混珠的假币,外地人很难见到真币,容易被作假。
张典苑又道:“只是买田事作罢,本府盈余,只能存入钱庄了。”
本来议定的田价很便宜,突然不得不喊停,张典苑心中很有些怨气,但那是大皇帝新诏令的法度,她哪敢多言?
陆宁在收服幽云后,当即便颁布了禁止田地买卖的法令,令从此之后,民间不得交易田产,售卖农田,只能寻官家,由官家赎田归公。
这条法令,陆宁早就想实行,但毕竟牵涉到的利益太大,怕会引起天下所有乡绅地主富贾甚至官员的不满,是以,直到在幽州战胜契丹,令天下震动,自己的声望及民间国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才颁布。
内阁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圣天子收复幽云的那一天,就知道,圣天子定然又有新政出台。
当然,唐代前期,也曾禁止永业田、口分田买卖,但终究因为其分田制度太理想化,反而不合理,贵族分到的土地越来越多,使得均田制到了中后期名存实亡,土地买卖禁令变成一纸空文。
是以,本朝禁止土地买卖,也不是什么石破天惊的新政,而且,农田也不是完全禁止买卖,私人田产,可以由公家赎回,也算进入了市场。
当然,禁止了农田交易,殷实之家置业便要给他们另寻途径,毕竟国人传统,拥有土地,才有安全感,现今就令所有国人接受钱币存入钱庄吃利息作为常态,甚或,大量消费,如此当然对国家发展大大有利,但那太超前太不现实,向这方面引导的同时,则鼓励开荒,私人投资开荒之农田,在不破坏千亩红线的基础上,归私人所有。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零七章 西北望
寝室外人不得进,里面便是金黄帷幕,龙床凤仪的皇家气派。
看着雪白衣裤宛如现代丽人,也好奇的打量这里装饰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降临的尤懿懿,陆宁咳嗽一声,说:“一会儿带你去逛逛街。”
现今日转西方,刚刚过了晌午。
陆宁本来心中微微悸动,领着小妮子进寝室,但这才省起,现在是白日,是以,这小妮子才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不由心中暗道惭愧,这才想领她出去转转。
“好啊!”尤懿懿立时开心答应。
便在这时,陆宁微微蹙眉。
不一会儿,外面匆匆脚步声,有人到了寝室门前,“主父,有西北军情。”是大内总管完颜纳米。
“进来!”陆宁微微蹙眉,密报都追到了这里,想来是极为紧要之事了。
完颜纳米初始追随陆宁时,还是一名窈窕少女,现今七八年过去,日日打熬筋骨,从女孩子角度,身材便有些走形,越发彪悍肌肉虬结,七八年过去,她仍稳居第一代完颜纳米之位,完颜部第一女勇士实至名归。
她声音甚至都隐隐变得有些粗哑,便如后世服用激素的女运动员一般,陆宁不禁有些唏嘘,她长期吃一种草药,可能便如同后世体育运动的禁药,只是副作用更小一些。
陆宁早就隐晦叫她不要再服用那种草药,但显然,能服用那珍贵草药对她们女卫来说,是一种荣耀,一种神圣之事,全族只有完颜纳米一人有这个资格,自己如果明令禁止,并不是对她好。
每个时代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对完颜纳米来说,就算明明知道以后可能受一些病症困扰,但若交换她现今的荣耀,她怕是宁可死,也不愿意放弃内宫总管、完颜纳米的称号,更莫说,以后莫须有的小小病症了。
只是,看到完颜纳米,不由得不令陆宁心中叹息,有一种怜我世人的复杂情绪。
拿过完颜纳米呈上的密报,展开一看,陆宁蹙眉。
从青唐城来的密报,却是说,赵匡胤最近和党项人联系频频,最近更要在青唐城,大会附近诸吐蕃部首领。
陕西军攻克兰州并开始经营兰州城,自己更将兰州城升为陇安府,自然使得赵匡胤压力空前。
兰州距离青唐城,还不到四百里。
加之,自己正在北境和契丹人苦战。
而党项人则在河西急剧扩张,和大齐渐行渐远,甚至,自己在西北的布局针对党项的扩张,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赵匡胤必然觉得,现今是其垂死挣扎的最后机会。
是以,才准备联络吐蕃诸部,加之党项人,联合起来,在西北燃起战火。
党项人首领李彝殷,想也知道,必然和他一拍即合。
皱眉想了会儿,陆宁道:“去宣所有内阁通政,入宫仪事。”
完颜纳米应了一声,躬身倒退而出。
看了眼尤懿懿,陆宁无奈道:“看来闲不下来,懿懿啊,等西北稳定了,我带你去看沙漠。”
尤懿懿眨眨水灵灵大眼睛,“姐夫又要去西北打党项人么?”
陆宁笑笑,伸手想摸摸她小脑袋,但随之才意识到,面前站的,却是一个靓丽四射的高佻丽人,精致的齐眉披肩发,活脱脱一个雪白衣裤高雅高跟鞋的现代女郎,再什么揉小脑袋之类的可就下不去手,咳嗽一声,“我走了!”
尤懿懿轻轻点头。
……
金碧辉煌气势巍峨的崇政殿,垂了珠帘,金色珠帘后,隐隐约约的,圣天子旁侧,还坐了一人。
阶下,除了如符彦卿等名誉通政,十几名近二十名内阁通政全部到齐。
新晋内阁通政,便是京兆尹杨昭。
在原京兆尹窦仪调任山西道巡抚后,大理寺卿杨昭,因为宋延渥案处理得当,迁升为京兆尹。
随之,圣天子确定五京制度,北京、南京、西京、商京,四京尹为正三品,其余府尹,仍为从三品。
汴京京兆尹,为从二品,和各道巡抚相当。
又因为京兆尹管理京城及京幾直隶地区,是以,为地方官吏之首,得以入内阁通政院。
当然,杨昭坐在了最后面的位置,脸上不动声色,心内的感慨,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得以进入本朝真正的权力核心,又如何会不激动?
当年和东海公相识时,自不会想到会有今日。
众内阁大臣,都不知道圣天子为什么会带皇后来听政。
便是永宁自己也不知道,被陆宁催得紧,匆匆而来,现今,自然也不会在殿内露出异样神色或出声询问。
当陆宁说出,自己要去延安府,以后自己不在京城时,便由皇后垂帘监国。
众内阁通政,都有些吃惊,永宁更是震惊的看向陆宁。
其实,和永宁聊起,十年八年后,如果自己还没有子嗣,便立南平为储君时,陆宁便有了以后自己不在京城,由永宁监国的想法。
现今,本朝发展的大框架已经确定,中枢各司其职,永宁,只是个监督的作用罢了,有必须需要自己决定又极为紧急的事务,永宁当能明白自己心意该如何做。
现今已经不是创业之初,重臣集团各种利益阶层渐渐成型,自己若还是长期不在京城,难保不会出什么幺蛾子。
何况,如果自己不在京城永宁垂帘监国的制度如果能稳定实行下来,自己以后便是真立皇女为储君,那带来的冲击也会小许多。
看了永宁一眼,见永宁已经面色如常,陆宁微微颔首,她自然不能再这等情形下,推辞之类的。
自己便是懒得劝说她,才直接霸王硬上弓,令木成舟。
众内阁大臣面面相觑,前唐时内宫、公主、宦官时常干政,甚至出现了周代唐的则天女皇,本朝不用宦官,圣天子开国之主,自也没什么后宫干政的隐患,但偏偏圣天子行事,向来令人意想不到,却是要由皇后娘娘监国。
但圣天子经常统兵南征北战,皇族中,根本没有男性,圣天子就是堂侄也没有一个,圣天子不在京城之时,总不能用圣天子姐之夫监国,好像由皇后监国也是无奈之举。
圣天子还未及冠便已经称帝威震四方,现今圣龄也不过二十四五,别说提议圣天子收养成年储君,便是提议养一子在宫中,怕都要掉脑袋,也是大不智,凭空为将来埋下隐患。
思来想去,令皇后监国好像也顺理成章。
“君上要亲征党项地?实在太过辛劳,何况,殿前军、京戍军刚刚返京,以疲惫之师,怕不妥……”
说话的是枢密使郭崇,老头须发皆白,已经年近花甲。
现今维生素不似后世那般摄入丰富,而且生个小病就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损伤,是以衰老的也快。
虽然圣天子文治武功,真可说是圣人,且亲征百战百胜从无败绩,但老头遇到不解之事,仍然会提出异议。
确实,殿前军和京戍军刚刚经历一年多的恶战返京,紧绷的神经刚刚放松,便又要跋涉上千里西征,健儿们便是再视圣天子为神明,但心中怕也会有怨气。
陆宁对郭崇微微一笑,“朕只领羽林卫赴延安府。”
郭崇一呆,这就是说,如果一旦和党项人开战,圣天子只能以河中军为主力。
河中军,在禁军中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属于第三档,京戍第一档,三大边军河北、河东、陕西为第二档,其余为第三档,当然,比之江南、岭南、闽南三大营,河中军还是要明显强出一个层次,但多是当年赵匡胤降军改编而来,而且,降齐后,大多还没经历过真正残酷战事的洗礼。
不过,圣天子真正才当得上“胸有甲兵”的评价。
如果真和党项人爆发战争,延安府的河中军,对抗的,将会是党项人在河套内的军力。
侵袭河西地的党项,自然有陕西军和灵州神卫军牵制。
虽然觉得现今圣天子好像就要征伐党项人,实在有些不稳妥,更仅仅用河中军征讨河套地,实在托大,但便是对抗北国庞然大物,圣天子也根本没有倾举国之力,甚至河北山西之外,基本感觉不到战争的影响。
是以,圣天子既然没想以疲惫之师远征,其他战略层面,也实在不好多言。
郭崇只能躬身:“是,只是陛下太辛劳了,臣等无能,臣等惶恐!”
陆宁摆了摆手,心中,却是有些火气。
本来,是想等契丹内战爆发,宁远驻军,自然会寻借口和锦州辽兵发生冲突,屯兵六州江西岸的河北军、神武军,立时征战辽东,自己也极快的杀个回马枪。
却不想,赵匡胤和党项人,联合起来搞事情。
如果自己不管不顾,等辽东战事结束,只怕西北,已经立起来了一个西夏国。
权衡之下,还是要趁党项人还未完全崛起将其扼杀在摇篮,避免将来的恶战。
而且契丹人,闻听自己征伐西北,才会安下心,真正倾力打内战了吧。
而不管现今西北也好,辽东也罢,自己兵力都略显薄弱,如果自己不亲自统军,实在有些不放心,要说调动更多资源,更多的兵力和粮草,损耗太多国力,又非自己所愿。
是以,西北自己才要亲自去。
而且现时代来说,对历史上北宋威胁最大的,一个辽国,一个西夏,自己如果不亲自打垮这两个政权,心中多少会有遗憾。
不过仅仅用河中军收复河套地区,也必然是一场艰苦的战事。
自己到了延安府后,便会召李彝殷觐见,毕竟,名义上,他还是自己的臣子,定难军节度使,袭爵的夏国公,郭荣时期册封的“西平王”,赵匡胤挟持周后主时册封的“夏王”,自己一概认可,也封了他“夏王”。
他若肯来延安府,便授他遥领辽东节度使,回汴京去做他的悠闲王爷。
如果他奉召自然皆大欢喜,但这种可能性太小太小。
如果他不奉召,征讨党项人就势在必行。
正琢磨之际,却见杨昭起身出班,来到殿中,双膝跪倒:“陛下,皇后娘娘仪德天下,臣万死直言,皇后娘娘当进尊号,令天下臣民,知娘娘仁德!”
众内阁大臣都一呆,有人心中暗骂杨昭无耻。
圣天子文治武功,内阁大臣们不知道多少次上表、直奏,想为圣天子加尊号,但圣天子一概不允。
现今,圣天子要皇后娘娘监国,自己等只能默认,但这杨昭厚颜无耻,竟然提议给皇后加尊号,如此,自也是一种新气象,令皇后监国在天下人看来,是群臣拥护的大喜事。
陆宁听了心下一动,似笑非笑看向杨昭,“好啊,现今你们便议议,该当加何尊号,我今晚便启行,走之前将事情定下来,明日便昭告天下。”
“是!”杨昭磕头。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无言。
陆宁笑笑,帝王之术自己不懂,但看来,果然还是要在重臣中,有一名最明白自己心意又不要脸皮的臣子,也就是外界眼中的弄臣、奸臣,如此,驱动群臣,才得心应手。
侧目时,却见永宁眼中隐隐有泪花闪动,看向自己时,好像,就想扑进自己怀中痛哭一场的样子。
陆宁笑笑,永宁素有男儿之志,但只要自己在,她也成不了武则天。
她其实本来已经修心养性,本来或许还忧心皇储之事,等自己和她聊起立南平为储君的可能性,她虽然觉得荒唐,一万个不同意,但心情之欢欣,自己都可以感觉得到,毕竟,自己袒露心迹,储君不管男女,应该都会是她所出,便是她诞不下子嗣,但如果其她嫔妃有了子嗣,自也会送到她宫中养大。
现今,自己令她监国,就更是对她的信任和能力的认可,是以,她才如此激动。
说起来,自己也不是太出格没有先例,不说远的,就说前朝唐高宗,便曾经加武则天“天后”尊号,他和武则天共同理政,并称“二圣”,自己也不过远征时,令皇后有个监国的名义而已。
给永宁的尊号,也只是比如什么睿德皇后之类的,而不是什么天后之类,隐隐和自己并驾齐驱一样。
我的帝国无双 第一百零八章 招抚
三天后,陆宁到了延安府。
此时,皇后加尊号“隆运”的诏令已经传向各地。
实际上,当朝皇后加尊号的极少,便是死后谥号,也多用称颂品德的词汇,“隆运”这类词用在帝王尊号上的多,永宁加“隆运”尊号,自然是陆宁的主意,也为本朝皇后监国开启一个好兆头。
河中大营招讨使慕容延钊,去年的时候,差点病死,多亏军医用土制青霉素为其肠道消炎,才捡回了一条命,现今,倒是神采奕奕,知天命之年,越活越精神一般。
慕容延钊早就上表拜谢过圣天子活命之恩,因为,听军医说,原来这种比金子还珍贵的神药,却是圣天子传授的医道。原本,他仅仅心中骇服圣天子的文治武功,对什么岐黄小术也不在意,但此次大难不死,才觉得若岐黄神妙,真能从阎王殿转一圈再回来,再闻听那些军医提起圣天子医道论述里几个淬炼神药的方子时对圣天子那种由衷的推崇和膜拜,慕容延钊更是有些无语,又想,难道那些青史留名的历代开国明君,真都是神权天授?真就是天帝之子降临人家?但想来,历朝历代的开国天子,也没有一个如本朝圣天子这般无所不通的。
便都是天帝之子,气数使然,可本朝圣天子也绝对是其中的异数。
而现今圣天子到了延安府,慕容延钊就更是当面,老头狠狠磕了几个头谢恩。
陆宁遣使诏李彝殷觐见尚未得到回复时,邻近的绥州刺史也是绥州一带党项人首领拓跋山听得大皇帝到了延安府,便率妻子前来觐见。
当然,现今的拓跋山,应该称为陆保忠。
拓跋山和李彝殷一个高祖,但显然现今对族群如何延续下去,有了完全不同的想法。
在三年前,拓跋山眼见中原改朝为齐已经成定局,便去了前唐赐的李姓,恢复拓跋本姓,同时上表请求圣天子赐国姓。
当时陆宁不想刺激李彝殷,对奏疏留中不发,而在党项人明显要摆脱中原控制,趁中原和契丹鏖战,大肆进入河西地开拓,陆宁才批复拓跋山奏疏,赐他陆姓,赐名陆保忠。
绥州党项族群可能因为距离中原地甚近,汉人也多,是以,一直心向中原,北宋时,好像这绥州党项也是主动请降。
更莫说现今党项人尚未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政权。
陆宁一定要现今来扑灭党项,也是因为现今要真和中原作战,党项各部,必然因为觉得自己部族实力不足而惊惧,不可能都和李彝殷同心同德。
毕竟许多党项部落,还是认可作为中原臣民的身份,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归属感。
若等西夏立国,移风易俗,恢复其民族本貌,到时候平灭西夏的代价,怕是现今的十倍百倍。
党项八部,不同姓氏本就族群不同,便是最强盛的拓跋部,也都各有族群。
毫无疑问,拓跋山部,便是名副其实的归附派,认为其族群,真正融入中原,作为齐朝臣民,才能生活得更加好。
陆宁接见拓跋山,自然褒扬了几句,又授其为绥州团练使,令其征募部族勇壮,准备西征。
与此同时,府州的折家军,自也收到了准备西征的谕令。
只等李彝殷用借口推脱拒诏,便即下诏裁撤定难军,同时各部进入河套地区,若有党项部族抗拒天兵,便即强攻。
……
羽林卫们抵达延安府的次日,从凉州来的快马急报,却是说李彝殷病重,谕使根本见不到他,其子李光睿请代父接旨,谕使乔舍人已经宣读了两道圣旨。
这是陆宁早就吩咐乔匡舜的,如果李彝殷称病,便将第二道圣旨也宣读出来。
第一道旨,召李彝殷赴延安府面圣。
但李彝殷知了先机装病,是以,子嗣代接旨,他也动不了身。
是以,才有这第二道旨,便是宣布裁撤定难军,设宁夏道,辖原定难军四州及河西地。
治所灵州,升银川府。
授李彝殷为宁夏道巡抚,理宁夏民政事。
组宁夏大营。
原灵州团练使、神卫军统领荆罕儒迁升宁夏大营招讨使,神卫军编为宁夏大营第一军。
又宁夏各州,都为军州,各州团练使,谕旨里都有钦命,而原来各州的党项头人,多被任命为团练副使。
李彝殷称病的话,便暂时不召他回京,授道抚作为缓冲,若其安分,还能稳定党项各部之心,又令其没有兵权,而宁夏大营,除了第一军神卫精锐,其余便尽征党项勇壮,将会成为狩猎西北的一支强大力量。
当然,这种状态太理想了,基本不可能实现。
首先要做的,便是要镇压已经渐渐从心理状态上,已经背离中原的党项部族。
……
数日后,陆宁领百余名羽林卫,又有拓跋山带两千多名党项骑兵,到了银州城外。
羽林卫中,便有谕旨上新任命的银州团练使折御勋。
对这个大舅哥,陆宁现今很信任,跟随自己一年有余,其长进也很大。
党项人根本所在的夏州、银州之一的银州,陆宁任命他为团练使,整肃地方,对其看重可见一斑。
陆宁的身份,则是夏、银、绥、宥四州宣抚使,也就是文总院的身份。
夏、银、绥、宥四州便是原本的定难军地域,若能将这四州收复,便和银川府地域联为一片,河套之地尽数归为齐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