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录事参军
此外,还有一系列人事任命。
这也是齐朝,各道巡抚不再兼任各道首府府尹的开始,自然是免得封疆大吏真的成为地方上土皇帝的另一个举措。
李曜和药重遇等,也和钦使官原联袂而来。
李曜,是从龙之臣,圣天子征伐齐鲁第一个归降的州长官,现今也是一路迁升,已经是从二品大员,更被委任为天府之国的第一任巡抚,圣天子对其信任可见一斑。
药重遇,则是药老太师的长子。
现今药老太师身子骨是真不怎么好了,见到长子倍受重用,想来会欣慰的很。
对这川蜀之国的治理,陆宁希望的就是平稳守成,来治理蜀地之人未必多么有才具,但一定要忠诚,且不要激进的胡搞乱搞,因为从地理位置来说,川蜀很容易成为国中之国。
军事将领的任命同样如是,川蜀北部和西北,都有天险,并不惧怕吐蕃诸部、大理国等等,只要秦地、湘楚不失,蜀国是没什么太大防务压力的,是以,军事将领的第一要求,也是忠心。
和官原几乎同时到达蜀地的枢密院钦使也带来了大皇帝谕旨,宣布了军事将领的一系列任命。
除神威军暂留川蜀外,各路军回转。
慕容延钊迁升河中大营招讨使。
原河中大营招讨使林仁肇,加枢密副使,任陕西大营招讨使。
但实际上,陕西大营几乎就是原来河中大营的骨干力量扩编,倒是河中大营,新招募军士很多,属于重新组建。
川蜀大营招讨使,为原河北大营招讨副使张美。
作为河北三镇最先归附陆宁的节度使,张美军事才具不错,且老成稳重,是以被陆宁选为川蜀军镇的第一任当家人。
陆宁,或者说文阿大,则被任命为川蜀大营招讨司衙下的招抚使,领神威军,协助招讨使张美筹建川蜀大营,同时剿除川蜀贼患。
陆宁也就搬出了成都府衙,为新来的府尹药重遇挪地方。
招抚司衙门,暂时设在了原来成都城北郊的石斛山别苑,这处别苑清雅无比,原来花蕊夫人最喜欢在此居住,尤其是到了冬季,偶尔成都府会落雪,花蕊夫人就最喜欢在这处别苑欣赏雪景。
成都府其余官员将领也只能咋舌,圣天子对文龙图眷爱,可见一斑。
石斛山下观雪楼,虽然今年冬天还一场雪未落,但在此看石斛山奇石怪峰、竹林流水,也另有雅致。
此时观雪楼一楼厅堂,陆宁正与两名枢密院班外郎说话。
这两名班外郎,一个是刘光义,一个是曹彬。
茂州早被攻克,刘光义请降,赵光义则带着几名亲随,渡大江去了吐蕃地。
其实对二赵经营吐蕃地,陆宁倒乐见其成,吐蕃地是后世中国国土,但在这个时代,还一直未曾纳入过中原版图,赵家兄弟喜欢去折腾折腾也好,为自己将来在吐蕃用兵埋下伏笔。
当然,这也是一柄双刃剑,赵匡胤真不是个简单人物,主动去经营苦寒之地,不但前无古人,后也无来者,南明后主兵败投靠缅甸苦寒地,和赵匡胤主动去经营青唐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真被他三鼓捣两鼓捣鼓捣出个新的吐蕃国,那也是心腹大患,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他合纵连横下,联合其吐蕃诸部来对抗齐国,这种可能性就不是没有。
至于庙堂上一些声音,认为现在对贼王赵匡胤只需要招抚,他必然会归降,陆宁就不太认为可行,虽说此一时彼一时,赵匡胤并不是历史上的赵匡胤,但他对自己的仇恨,只怕已经深似海,且他已经摸到过权力的顶峰滋味,以他的性格,又哪里还愿意归降?
暂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齐境千里外的青唐城,但也要谨慎对待,时刻注意其动向,莫养虎为患。
接下来,等蜀地平定,下一个目标,是南汉。
历史上二赵先南而北的国策,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后人因为柴荣曾经在北境取得过战事胜利,加之宋先后败于契丹、金及蒙古强敌,是以先南而北这种策略,都认为其是错的,认为趁着契丹睡王时期,先取幽云的话,便没有后面的祸事。
但实际上,柴荣根本就没和契丹主力做过对手。
就说现在的齐国吧,如果不先平定江南诸国,而是起兵北伐。
如果如柴荣一般,仅仅扫荡幽云南部的一些契丹人治下的汉人州城或许契丹人还不太在意,但既然起兵,不收复幽云又有何意义?到时候,必然和契丹爆发真正的国战,江南不稳的情况下,不说难以倾全国之力真正击败契丹人,怕南方诸国也会借机生事。
而平定南方诸国后,再无后顾之忧,才是和契丹人决战之时。
契丹人现今还未腐化,正是开创进取之时,逐渐实行汉治的同时,游牧本色未失,甚至妇孺都可上马为兵,偏偏汉制供养下,人口又比以前北方匈奴鲜卑等等各部蛮族多的多,不算治下汉民,仅仅契丹各部,也有近二百万众,这令其随时都可以征募大量的兵员,与其决战,收复幽云甚至侵略其本土领地,自然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如果现在契丹不是那个睡王当政,自己攻略秦地时,怕北境早就不是这样安稳了。
当然,自己为了以防万一,各路边军和京戍大营都没有动。
胡思乱想着,看着桌案前站着的刘光义和曹彬,陆宁笑笑说:“若征伐岭南汉国,你们两个认为需要多少军马?”
刘光义主动请降,曹彬被俘后,其在西京的家眷也未来得及逃走,曹彬不得已下,只能归降。
两个人,便都作为枢密院班外郎,被遣到了这位文龙图帐幕中。
归降而又暂时不被录用的官员,文官编为翰林院班外,武将则编为枢密院班外。
对投降官员武将,不管其以前名气多大,都可能会从最低层官吏做起,现今刘光义和曹彬就是如此,显然两人是被派到文龙图身边,文龙图考察下后,认为可用,便会起用两人,但多半,就是从神威军低级军官做起。
刘光义和曹彬,对此倒也无所谓,这样倒可能更安心些,而且,现今要说为齐国出什么大力,两人心中也未必不纠结。
其实两人虽然在秦王麾下很得重用,但年纪都不大,曹彬刚刚三十,刘光义比曹彬年长两岁,三十二岁而已。
此刻听陆宁的话,两人都是一怔。
这文龙图,却是毫不隐瞒齐国想要征伐岭南汉国的意图,问自己两人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百一十一章 恶吏 (上)
陆宁又笑笑,说:“咱们打个赌,如果神威军加赤虎军,共一万士卒,便能平定岭南,你们两个,就真正为本朝效命如何?”
刘光义和曹彬,立时都有些无语,本国曾经盛传齐天子未登基前,就是个赌棍,当然,现今看,都是自己等作为敌国的诽谤之言,但这文龙图,就有些不像话了,这都能拿来赌?何况,什么叫真正效命,什么是不真正效命?这种话,也太直白了。
不过,岭南汉国,人口虽然不多,好像也就二十余万户,加之隐瞒人口以及诸多蛮部,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但地势险要,听闻还有战象兵。
汉主虽然昏庸,齐国征伐其并不难,但仅仅用一万军卒?这就未免太托大了。
不过齐天子一向不喜欢劳师动众,能用一分力气绝不用二分,这也使得他征伐四边,并不怎么消耗国力。
真用一万士卒伐岭南的话,那倒是齐天子一贯作派。
不过,赌之类的,就算了。
两人都默不作声。
陆宁无奈揉揉鼻子,甚觉无趣,自己性子,来到这个世界后,融合今生记忆,变得有些跳脱,为什么自己喜欢做文总院而不是圣天子,也是如此了,身为圣天子在群臣前,又哪里能乱说话?
现在自己这个圣天子,就是被供奉起来的神袛,跟不吃人间烟火的祖宗牌位一样。
还是做文总院,现今的文龙图更好一些,不过,这两个木讷东西,也实在无趣。
想想,一会儿要不要去见见汤玉娘?
几天前汤玉娘母女就被接来了成都,安置在了成都城中一个小院,自己一直没时间去见。
琢磨着,过两天王昭远便会明正典刑,约汤玉娘去观刑?
想想不由好笑,唉,哪有约人去看砍头的?不过汤玉娘,怕真会很喜欢看。
如果是后世,肯定要送入精神病院检查一下的,最起码,也是有了抑郁症。
陆宁无奈摇摇头。
又想苏小小,现今应该在江陵府。
自己发现蜀地并没有那么动乱后,便又去信,让苏小小在江陵府等自己。
可能没几日后,自己就可以领神威军去湘楚地了,和赤虎军会和,谋略岭南。
不过,自己的官越做越大了,再立些功劳,怕就要进中枢。
那就非自己本意了。
该寻些错处,令自己短时间内,不好升迁。
其实很坦然的用蜀主别苑做招抚司衙门,就有点这意思,显得自己骄狂,为以后埋下伏笔。
说起来,现今做官,尤其是做大官,起起伏伏太正常了。
一直屹立不倒,才是很罕见,也必然有点权臣的意思,也就本朝新立,加之自己这个圣天子强势,所以,诸多大臣才没有被刻意打压过。
但饶是如此,原枢密使王彦超,也中了招。
想到王彦超,陆宁不禁摇摇头,他也算无妄之灾了。
江西道军学馆,竟然出现了贿赂舞弊案,也就是,选派进入军学馆学习文化知识和军官才能的军卒,是靠贿赂进去的。
军中腐败,更不能容忍,陆宁当时震怒。
事发后,涉案士卒及将领、官吏,都被严惩,江西大营招讨使宋延渥,被免去官职贬为庶民,王彦超这个枢密使,也被免官,但留用,派去汴京的军学总馆做了一名教授,自是以观后效,还有可能起用。
说起来,王彦超也实在冤枉了些,地方军学馆舞弊,他又哪里得知?
倒是宋延渥,虽然处理的严重了些,但他军中出现舞弊案,和他前朝作派,对很多前朝潜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关系可不小。
王彦超都受到牵连,自是要中枢内阁高官们也警醒,自上而下,约束地方司衙。
现今的枢密使,是郭崇,也就是贤妃的义父,当年河北三镇中最强盛军镇成德军节度使,对当时刚刚起兵的陆宁助力非小。
不过郭崇身体不好,怕在枢密使任上,也做不了几年。
陆宁甚至现在就在琢磨他的接班人,王彦超,短时间自不会再起用,便是起用,也不能直接用回原位,不然,也就没了警示的作用。
又看看面前两个泥雕木塑一样的降将。
“你们两个去吧。”陆宁无奈的挥了挥手。
刘光义和曹彬,便都躬身告退。
他俩出去的时候,王大眼正好匆匆而来。
当然,现在的王大眼,请人给自己起了正经名字,叫王直。
见王大眼神情有些古怪,陆宁笑道:“你这家伙,有事就说。”
两人在湖北时就结识,当时陆宁还是文教授,王大眼跟随他攻打武昌军城,也是从那一役,身为都头的王大眼立了很大军功,开始平步青云。
后来,更是赤虎军第一任统领,跟随陆宁去漳泉,筹组赤虎军。
“总院大人,我,我对不起你!”王大眼脸上有些愧色,他还是老习惯,称呼陆宁为“总院”。
陆宁一怔,笑道:“什么事?”
“我,我先去密报了陆殿司,实在,实在有愧总院对我的恩情!”王大眼说着话,突然伸手,就抽了自己一个大耳光,很用力,半边脸立时红了。
陆殿司?自然是指殿前指挥使陆青了,不过,殿前亲军正要拔营,明日应该就会返还西京,再回汴京。
去向陆青密报?还涉及到自己?陆宁有些莫名其妙。
没感觉自己做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啊?
“我是想,大皇帝陛下对总院爱护有加,总院不该辜负了圣上的爱护之意,所以这事,卑职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办,在这蜀地,又只有陆殿司最明白圣上的意思,所以卑职只能僭越,去求见陆殿司,却不想,听说是文总院的事情,陆殿司还真见了我……”
陆宁越听越糊涂,什么情况这是?“到底何事?”陆宁皱起了眉头。
王大眼怔怔道:“孟昶将两位爱妃送与总院?总院大人真的不知吗?”
陆宁一呆:“什么?”
王大眼苦笑:“总院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那前朝惠妃和昭仪李氏,属下刚刚将她两人,送来了总院衙司后宅。”
“什么叫我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陆宁鼻子差点气歪,也不知道孟昶为什么莫名其妙要将花蕊夫人和李艳娘送给自己,但看王大眼的意思,自是以为自己暗中逼迫的。
现在自然明白他话里的意思了。
他虽然和自己亲厚,但自己做出这等事,他甚觉惶恐,跟别人去说吧,怕害了自己,所以才去求见陆青,毕竟陆青经常和自己同进同出,他以为陆青是自己好友,这才去密报,应该是希望陆青能劝说自己回头是岸。
而且,这也是最温和的告密办法了,显然自己这个文总院和大皇帝比起来,王大眼效忠的对象,终究还是大皇帝。
此时王大眼又傻呵呵有些迷糊的说:“我原本以为,就算这两位蜀地前朝娘娘很有艳名,总院也该想办法献给圣天子,但陆殿司却说无妨,要我按照总院的意思办就是。”
陆宁更是无语,想来陆青,也以为是自己见美心喜,但又不想纳入后宫,这才逼迫的孟昶将两位宠妃献给自己这个文龙图。
这小子,自己白给他指婚了,本来是想在蜀地为他完婚,但殿前亲军在西京修整那半个多月,左右无事,干脆令他成了亲,只是耽误了新婚燕尔,现今才能回去度蜜月了。
不过,最令人无语的还是孟昶,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陆宁一阵摇头,“孟昶这家伙,脑子有问题吧?他到底怎么说的?”随之起身,“我去问问花蕊夫人和李艳娘!”
向外走时,王大眼还在唠叨,“是,是他说,现在他是罪人,两位前朝娘娘就是他的小妾,他自愿送给总院大人……”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百一十二章 恶吏 (下)
别苑后宅,有了婢女,自然是随同花蕊夫人和李艳娘来的,陆宁从领军亲征到现在平定蜀地变成文龙图,身边的勤务兵一直是一些军汉。
“花蕊夫人在哪里?”进了院,陆宁就问。
这是很清幽的小院,虽然是冬季,但也有长青绿木随风摇曳。
雕梁画柱,房屋精美,更可见远方山峰白云缭绕。
“夫人身体染恙,正休息!”婢女们都惶惶跪在地上,回答陆宁话的婢女,虽然有些骇怕的样子,但眼中满是警惕,咬着嘴唇,鼓足勇气回话,更结结巴巴加了句,“大人,大人还是,还是不要叨扰夫人……!”说完伏身,不敢看陆宁。
陆宁蹙眉,什么乱七八糟的,自己成了急色鬼吗?
吱拗,一间大屋的门被拉开,云髻高高,艳美无比的李艳娘从中走出,她人如其名,美髻高束,香脸娇嫩,细细黛眉凸显着那么几分妩媚,雪白耳垂上吊着的银珠更衬得花容月貌,一袭红彤彤襦裙,束得酥胸高耸,纤腰盈盈不及一握,聘婷行来,摇曳生香,艳美诱人。
“贱妾见过主父。”李艳娘盈盈拜倒,仰头时,美眸含羞带喜,俏脸全是媚意。
“到底怎么回事?”陆宁又挥挥手,“你们退下!”
众婢女忙不迭起身离开,李艳娘轻声道:“奴也不知道原委,不知道为何前主将奴和花蕊送给主父,奴只知道,从此该当尽心侍奉主父,还请主父以后疼惜奴等……”
听着这史上有名的美人儿娇软哀告话语,更见她臣服跪拜的媚态,陆宁心中一荡,咳嗽一声,说:“我去问他!”
……
陆宁到了孟昶府邸时,传旨的官原刚刚走,孟昶被封宣城县伯,阖府亲眷,明日便要起身去汴京,孟昶的第五女,还未婚嫁的銮国公主,则充入内宫,封青城美人。
美人是第四等嫔妃,在皇妃、妃、嫔之下,銮国公主被封美人,而且特别赐了字号,也算没辱没她身份,毕竟作为亡国公主刚刚入宫。
实际上,銮国公主本来已经有了婚配对象,是蜀臣毋昭裔之子毋克恭,但现今,以前蜀主的口头承诺,自然已经不能作数。
陆宁见到孟昶时,孟昶正傻傻的发呆。
此时夜幕降临,昏暗油灯下,孟昶面容更显苍老。
旁侧婢女喊了他几声,见他还不回神,乍着胆子去扯了他衣袖一下,毕竟齐国大官,可不能得罪。
见到这一幕,陆宁心下也叹息一声,婢女都敢去扯孟昶的衣服了,也可见这位蜀主,便是在以前的宫女眼中,也威势全无。
“算了!”陆宁摆摆手,转身走出。
外间,华灯初上,正是新年将近之时,远方夜市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成都城,繁华如故。
陆宁突然呆了呆,来来回回没注意时辰,现今却是晚上了,再将花蕊夫人和李艳娘送回来,在现时代来说,也成了一个笑话,孟昶及其亲眷眼中,自然是被自己玷污过,两人才被送返。
又想,孟昶应该很喜欢花蕊夫人吧,以为他自己马上赴死,所以,才将花蕊夫人送给自己,那日酒宴,现在回思,可能自己话里就有些问题,令孟昶以为花蕊夫人和自己,有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心里起了疙瘩,又不想花蕊夫人也陪他赴死,这才将她送给自己,至于李艳娘,从酒宴表现看,却是趁机不知道和孟昶说了什么,也被一并送出。
甚至很可能,在孟昶将两人送给自己的因果上,那贪生怕死的李艳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可能是决定性的。
自己该怎么办?
陆宁揉揉鼻子,瞥着跟随自己的军汉互相对视时眼中的暧昧,一时更是无言。
所有人,都以为是自己逼迫的孟昶了,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恶吏。
突然一呆,是了,自己可不又多了一条罪责,回头可以下旨斥责自己,以后长时间得不到升迁,也是正常。
至于花蕊夫人和李艳娘?
现今送回去,那就更是荒唐了。
不过,心中隐隐知道,好像,两个美艳优物送上门,自己心底,就已经不想再送回去,能霸占这两个史上大有名气的美人儿,心底深处,隐隐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唉,男人,男人!
陆宁摇摇头,招手,马车很快驶来,他钻入马车,令回官署。
……
杀声渐渐止息。
陆宁手中长剑滴着血,地上,躺着两个蛮族首领。
这是一处蛮寨,刚被荡平,此时浓烟滚滚,寨中横七竖八的尸体躺在血泊中,其余土蛮,都跪伏在地,簌簌发抖。
这是黎州境内的蛮寨。
黎州是川蜀最西南的州城,西南要塞,当然,因为有大渡河天险,实际上,西南方向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黎州在前唐时辖五十五个羁縻州,也就是,管理着大大小小的土蛮部落有五十多个。
不过,大渡河南岸和西岸的蛮部,在后蜀时期,就脱离了黎州的管控。
而今一些蛮部,更趁着川蜀混乱,渡过大渡河来劫掠大渡河对岸的土民。
其实这大渡河北岸土民本来也都是蛮部,但仅仅隔着一条河,现今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大渡河北岸东岸的土民,渐渐成了农耕民,而河对岸脱离了黎州管控的土蛮,则还是刀耕火种的生活,时不时,爆发部落战争劫掠奴隶。
这次就有大渡河南岸的土蛮部落,砍树木做成简陋的筏子,渡河袭击河北的土民。
闻听消息,陆宁领神威军到了黎州,并遣派土民去河南河西各土蛮部落送信,要求他们如前唐一般,从此归属黎州管辖,释放他们劫掠的土民。
但河南和河西土蛮,自恃有大渡河天险,根本不理会中原王朝传来的谕令,有的土蛮部落,甚至杀了作为齐国神威军文统领使者的土民。
也确实,大渡河水势湍急,沿河也没有造舟之地,土蛮们渡河来劫掠,做的木筏,不但危险,也乘坐不了多少人。
土蛮们自然不觉得,河北岸的中原官兵能大规模渡河征讨他们。
却不想,中原官军也是以木筏为舟,少量过河,虽然不过区区两三百人,却如猛虎入羊群,将不服教化的蛮部杀了个七零八落,那中原官兵统领,勇武无敌,几乎一个人,便能单挑一寨的样子。
当然,黎州小小州府,就辖五十五个部落,可想而知,这些部落都不大,多是几百人的小寨,最大的部落,也不过千余人,这一带,穷山恶水,蛮部都极为分散,也根本没有土地可以聚居起数千上万人的部落。
陆宁现今荡平的,就是五十五部中,河南最大的一部,前唐命名为德州蛮,羁縻刺史,称为德州刺史。
不过,要说现在大渡河南,大理国同样将其划为自己疆域,但四边蛮部,大理国自然也没什么控制力。
大理国现今的皇帝是段思聪,大理国实行分封制,所以,皇权和中原王朝体系没得比,世家大族及诸多土部一起统治这片土地,段家虽然是第一大族,得诸多土部拥戴,但朝政长期被董氏、高氏家族等把持,不过段家威望甚高,高氏家族曾经篡位,但又不得不将帝位还给段家,便是后来高氏家族搞出了丞相由高家世袭的把戏,但终究还是做不到真正作为皇帝世袭统治大理国,不然,诸土族自然不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