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赵铭大声道:“兵无将不动,蛇无头不行。今日诸位拥护,本藩宣布,自领大将军一职,统领各军,定然救出殿下,找朝廷讨个公道!事不宜迟,咱们兵发镇江,与张、李两位大帅会师,共襄义举!”

    “我等都听大将军的!”众人连忙行礼。

    下面一片响应之声,赵铭回师,一出手就拿下了杭州,领浙系诸将都斗志昂扬,纷纷表示赞成。

    赵铭满意颔首,看来银子花得还是比较值得,遂即沉声道:“本藩即为大将,尔等便要听从号令,如若不然,休怪本藩军法无情!本将给尔等最后一个考虑的机会,若有不愿者,立时离开,本藩绝不阻拦,但要是留下,那今后就得听令了。”

    郑彩等人相互看来一眼,“我等誓死追随大将军!”

    众人都等着靖难成功后能做功臣,哪里有人离开。

    赵铭不禁大笑道:“好,大军准备准备,本藩不日便发兵镇江。”




第633章军心动摇
    朱以海被朝廷控制,赵铭心里慌不慌,其实是有点慌的。

    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多少兵力。

    东海镇如今摊子比较大,北到辽东、朝鲜,南到新明州,都需要兵力驻守,特别是辽东还在与清军作战,就造成了东海镇的兵力严重不足。

    赵铭带到杭州的兵马只有两万人,江东也只剩下不到三万驻军,除去防守的人员之外,赵铭能动用的兵马,也就不到三万人。

    这点兵力,实在不足以与隆武朝廷对抗,一旦开战,并没有多大的胜算。

    因此,赵铭才推行银弹攻势,将浙系军阀拉拢到自己的身边。

    赵铭拿下杭州后,方国安逃往宁国,浙江境内,方国安的心腹,朝廷委派的官员,不是逃跑,就是被部下所杀,赵铭实现了对浙江的表面控制。

    九月二十日,赵铭留下阮美,率领一万东海镇将士,留守杭州,然后亲帅一万东海镇士卒,纠集浙中、浙北等地的浙系军阀,以及近万方部降军,共计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军。

    眼下,赵铭其实并不想与隆武开战,事起仓促,东海镇确实没有准备好,没有足够的胜算,并且还有满清虎视眈眈。

    现在全面开战,确实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

    因此,赵铭最希望的事,维持之前的状态,让隆武朝廷明白,继续削藩,后果惨重,迫使隆武皇帝停止削藩。

    这时,赵铭率领大军,自杭州北上后,途径湖州,而后走太湖西岸,经长兴、宜兴前往镇江,可刚出浙江不久,便听见了朱以海被俘虏的消息。

    这个消息,立时引起了军中骚乱,使得人心动荡。

    在朱以海下旨之后,何腾蛟下令,将朱以海谋反一事,办成铁案,并立刻结案。

    为了迅速定罪,何腾蛟等人,只能不要脸起来,马吉祥见逼不出想要的口供,便直接让锦衣卫模仿吴兆胜等人的笔记,然后将人打昏,直接按了手印,便将口供送到三司衙门。

    三司会审时,在何腾蛟的指使下,其属下立刻定下朱以海谋反大罪,但朱以海坚决不认,都察院左都御史朱天麟,为人比较正直,认为人证不到,直接定罪,似乎不妥,并未认可刑部和大理寺的判决,对审理提出质疑。

    隔日,朱天麟便被罢免归乡,由何腾蛟心腹接任左都御史之职,继续审理,并定下朱以海谋逆大罪,朱聿键遂即宣布朱以海谋反,废除储君之位,贬为庶人,押往宗人府监禁。

    消息传出来,天下哗然,江南百姓极为震惊,可做为百姓,虽对朱以海谋反存在疑问,不敢相信,但也没做出什么太过激的反应。

    毕竟,朱聿键是皇帝,朱以海只是储君,皇帝说谋反,那就多半谋反了。

    赵铭率领五万大军,离开浙江地界后,军中很快就得到了朱以海被废的消息,立时令大军一阵骚乱。

    五万大军走到宜兴后,陆续有浙军将领和士卒,脱离军队,一天之内,就跑了几百人。

    赵铭令派刘四成立执法队,抓捕逃兵,一夜就抓了两百人,全都关押起来,等天亮了依法严惩。

    天还未亮,几名浙系军阀,便找上门来,想要捞人。

    宜兴县衙大堂里,聚满了浙系大小军阀,一个个打扮各异,穿着各种盔甲,身后都跟着几名护兵。

    “大将军到!”随着一声高呼,赵铭从后堂出来,他身材银色明光铠,腰垮战刀,目光扫处,不怒自威,军阀们被他的威势慑服,点头哈腰,恭敬行礼:“参见大将军!拜见大将军!”

    赵铭落座,伸手道:“都坐下吧。”

    一阵屁股坐在椅子上的声音响起,军阀们在两边坐定。

    赵铭沉声道:“昨夜,镇抚司宪兵队出动,抓捕逃兵一百九十八人,你们说该怎么处置?”

    “逃兵当杀!”唐通站起来,做了一个切瓜的手势,“大战当前,逃兵不杀不行!”

    “唐指挥说得严重些了吧!”郑彩并没有将唐通方在眼里,什么明朝八大总兵,那都是猴脸马月的事情,“这些都是跟随我们多年的弟兄,谁要是敢动,我郑彩和他玩命!”

    方国安逃走后,郑彩一心想要,做上方国安的位置,拉拢了不少福建投入浙系的军阀,有一万多人,实力比较强大。

    东海镇麾下的将领立时出来声援唐通,而浙系不少军阀,则表示不需要这么苛刻。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赵铭见此大怒,一拍桌子,声如炸雷:“都给本藩安静,想造反啊!”

    郑彩对于赵铭没有让他留守杭州,没将杭州交给他感到有些不满,不过他敢怼唐通,却不敢直接对抗赵铭。

    他这么做,一是想保住自己属下,获得威望,二是警告一下赵铭,让他知道自己的实力。

    浙系本就是由各路军阀组成,利益分配的均匀,那就一起,分配不均,感到不满,那就散伙。

    方国安投靠朝廷,便是因为他原本是浙系第一人,后来地位逐渐下降,心中感到不满的缘故。

    郑彩见赵铭发火,打了个哈哈,先坐下来,对唐通道:“我给大将军面子,不和你计较。”

    赵铭看向唐通,唐通等人立时也悻悻坐下。

    这时赵铭沉声道:“本藩丑话早就说在了前头,既然诸位推举本藩为大将军,就得听本藩的号令。军队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谁在敢胡闹,军法从事!”

    说完,赵铭看向郑彩,“郑副将,这近二百逃兵,有半数是你的人,你以为该怎么处理?”

    郑彩见赵铭发火,也不敢太放肆,“大将军,都是自己兄弟,弟兄们又抗清军,又除奸臣,出生入死,一时糊涂,不算什么大事。依我看,打个二十军棍,意思一下算了!”

    现在军心动摇,必须杀鸡儆猴,况且若听了郑彩之言,郑彩气焰更甚,赵某人还怎么领军。

    隆武朝廷要削藩,赵铭掌握浙江后,其实也准备逐渐,削弱各地军阀势力,整合浙江,如此才能集中和调动最大的力量办事。

    赵铭听了郑彩之言,想了想,却道:“好,今日本藩就给郑副将一个面子,只打二十军棍,然后由你们带回去。”



第634章控制浙江
    唐通颇为惊讶,没想到赵铭会放过逃兵,这样岂不是助涨了郑彩等人气焰,队伍便更加不好带了。

    隆武朝要削藩,若是赵铭掌权,肯定也是要削藩的。

    自秦皇汉武以来,中国就被种下了大一统的基因,任何朝代,中央政府够强,王朝的势力就绝不会太弱,而只要地方割据,没有统一,便多半都是中原王朝最为衰落的时代。

    汉末三国,唐末藩镇,五代十国,明末军阀,以及后来的清末民初,都是如此。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朱聿键、何腾蛟推行的削藩之策,并没有错,这也是高欢等人,觉得赵铭是反贼,誓死不降的原因之一。

    赵铭要与隆武朝廷抗衡,依靠大小军阀,肯定不行,必须要逐渐掌控浙系,建立核心。

    他将浙中和浙北的大小军阀,带着随军出征,而留下东海镇一万精锐,坐镇杭州,其实便是准备趁机彻底控制浙中和浙北地区,壮大东海镇的实力。

    在赵铭发话后,郑彩站起来一拱手,便出了节堂,而后带着他麾下被抓的逃兵,大摇大摆的离去。

    其余各路大小军阀,也都陆续离开,只有东海镇诸多将领,留了下来。

    “总理,姓郑的不是什么好东西,怎还给他好脸色。这逃兵一放,军法威严受损,总理如何统领大军,与朝廷对抗!”唐通咬牙切齿,对郑彩不将他放在眼中,深感气愤。

    赵铭说道:“本藩事先没有准备,动起手来,大军容易混乱。因此,本藩先稳住他,等晚上布置妥当,大家在听本藩号令,把郑彩等人拿下,以儆效尤!”

    突然动手,容易引起内讧,而一旦着五万大军自己乱起来,立时便会损耗,赵铭的威势,无法给朝廷施加压力。

    朝廷一看,赵铭的人马,不战自乱,自然不会满足赵铭的诉求。

    因此,赵铭必须准备妥当,拿下郑彩,平稳夺取大军的控制权。

    唐通等人闻语,立时振奋起来。

    总理还是那个杀伐果断,出手狠辣的赵大帅。

    想当年,赵铭在金塘岛,黄斌卿欲对付赵铭,赵大帅便果断出手,先弄死了黄斌卿,并兼并他的部众,窃取了黄斌卿在舟山的基业。

    现在郑彩等人,敢跟赵铭叫板,怕是忘记了赵大帅这段起家的历史。

    当晚,赵铭令人搬来大批银箱,摆在宜兴县衙前院,召集大小军阀商议时局。

    听说,大将军要发钱,各路军阀,带着心腹和马弁大摇大摆的而来。

    郑彩领着百名护兵,各个盔甲精良,大概是知道白天顶撞了赵铭,潜意识里有点畏惧,所以多带了点人壮胆。

    这时,唐通却伸手拦住了郑彩,“郑副将,只有千户以上军官能进去,护兵必须留下在外面!”

    郑彩道:“那不成,本将到哪里,护军都要跟在身边。”

    唐通冷笑道:“院子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你这百来号人往里站,让大将军站哪儿?要不,我看你还是别进去了!”

    郑彩看见不少将领,已经带着军官入内,皱起眉头,瞪了唐通一眼,“那怎么行!好,本将给大将军一个面子,把护军留在外面。”

    朱以海被朝廷控制,浙军人心动荡,赵铭这次召集众人,据说是为了统一人心,坚定意志,说白了就是给将领发钱,给士卒发饷,众人拿了银子,自然会受到激励。

    既然是发钱,郑彩怎么可能不在。

    唐通闻语,侧着身子,让开大门,“进去吧!”

    当下,郑彩将护兵,留在了衙门外,给护兵头目使了个眼色,便领着十多名军官进入院内,而百余名护兵,则在衙门前寻了块空地坐下,士卒们也不喧哗,为首头目警惕的四下张望。

    这时,在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近百名浙系军官,都是千户以上的军官,郑彩一行人走过来,站在其中,便见身前,摆着近百个木箱,立时眼前一亮。

    “大将军到!”护卫高声喊道。

    赵铭在众人的目光下,走到木箱前面,吩咐道:“打开!”

    立时便有一队甲士上前,用撬棍将木箱打开,里面照例是一卷卷黄纸包裹的“赵大头”。

    赵铭从中拿起一条,然后直接掰断,双手往下一倒,白花花的银元,就往地上掉。

    这些银元做工精美,由东海镇的水利冲压机锻造而成,正面是赵铭的侧面头像,背面乃是书法大家所写的“一两”二字。

    “华兴铸币场铸造,一共一百万两银元,这里只是一部分,都是你们的!”赵铭微笑道。

    “一百万两银元!”众人闻语,都吸一口凉气,眼睛放光,纷纷大喜笑道:“谢过大将军奖赏!”

    赵铭却忽然沉声道:“当年清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殿下起兵浙东,与我等抗清十载,方扭转败局。若非殿下扛起东南抗清大旗,我等父母妻儿,借为鞑子奴隶。现今,殿下却被奸臣陷害,本藩就算拼掉家底,也要保殿下平安,将殿下救出来。你等也都是殿下一手提拔,也该为殿下做点事情吧!”

    朱以海在浙军中,威望还是很高的,只不过他进入南京后,处处被朝廷压制,没有为浙系诸将挣来利益,甚至军饷和编制问题都无法解决,所以让浙系,对他有些失望。

    不过,毕竟跟随过朱以海近十年,经历多次生死大战,情谊和感情还是存在的。

    一时间,各路军阀,都不言语,将头低了下来。

    赵铭遂即道:“你等推举本藩为大将军,节制诸军,现在又拿了本藩的银子,就得听从本藩的号令,为本藩做事,大家齐心协力,把殿下救出来。郑彩你以为本藩说的话,在不在理?”

    浙江军阀内部,派系很多,大小军阀,各个都精明的狠,听了赵铭的话头,这些人精,立时就察觉到赵铭在针对郑彩,不禁后退一步,与郑彩站开。

    郑彩心中一慌,忙道:“大将军说得有理!”

    “有理,你还敢懈怠!”赵铭忽然大怒,“大敌当前,不尊号令,该当如何?”

    唐通大喝一声,“当斩!”

    周围甲士顿时一拥而上,郑彩慌忙转身,满脸惊恐的想要逃离,却被甲士按住,其心腹也被控制。

    郑彩慌张道:“大将军,我回不去,外面万余将士,定然会发生动乱。”

    赵铭冷哼一声,“区区万人,也敢唬我,当本藩没经历过大事吗?给我拉出去,砍了!”



第635章吴越王
    郑彩也是倒霉到家,历史上,他飞扬跋扈,郑成功袭杀其弟郑联,击破其军,现在又大意落在赵铭手里。

    唐通义正辞严道:“郑彩纵容部下逃营,不听号令,顶撞大将军,包庇逃兵,依军法,判处死刑,立刻执行!”

    “赵博安你玩真的!”郑彩这才知道厉害,连忙叫道:“大将军饶命,我为抗清立过功,我为殿下流过血……”

    不过,现在喊什么都晚了。

    其实,郑彩可以不死,但是赵铭心黑,他需要借郑彩的人头,来震慑浙江军阀,树立绝对权威,完成对浙江军队的掌控。

    甲士将郑彩等人按住,唐通逃出手铳,当着众多军阀的面儿,对准郑彩的太阳穴,扣动扳机。
1...200201202203204...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