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喜嫁:小妻太难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楚正秋
给孩子们穿好衣服,洗漱过,姚瑶笑着说:“阿玥,给安儿梳头。”
安儿坐在秦玥腿上,秦玥神情专注地给她梳头发,动作很娴熟,因为平日里女儿在身边的时候,多是秦玥给她梳头,秦玥会的发式,很多姚瑶都不会。偶尔姚瑶的头发都是秦玥打理的。
姚瑶也给平儿弄好了头发,戴上小帽子,轻轻拍了拍:“真好看!”
两个孩子并肩站在秦玥和姚瑶面前,粉雕玉琢,可可爱爱的。像是商量好的,平儿拉着安儿,规规矩矩地跪下,齐声说:“给爹和娘拜年了!”
“忘了准备红包怎么办”秦玥问姚瑶。
姚瑶问儿子:“平儿,你说怎么办”
平儿拉着安儿起来,很淡定地说:“我们去找姥姥姥爷告爹的状。”
秦玥哈哈笑:“儿子你可真出息啊!”
不过秦玥只是在开玩笑,给孩子的拜年红包当然是不能少的,生活要有仪式感。
秦玥和姚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两个孩子,然后就带着孩子,一起去主院讨红包了。
姚大江和宋氏今日穿得很精神,见秦玥和姚瑶一家四口过来,面上都带着笑。
秦玥和姚瑶一起跪下给姚大江和宋氏拜年,得了两个大红包。
然后才轮到平儿和安儿。
“爹,你的是什么”平儿凑过来,问秦玥。
说红包,其实都是精心准备的礼物,每个人都不一样。
秦玥把他得的礼物藏起来,不给平儿看,摇头说:“那是我爹娘给我的,不能让你看。”
平儿无语地看着秦玥,发现他家老爹可是越来越幼稚了。
大年初一的主要活动就是互相拜年。平儿和安儿得了许多礼物,秦玥和姚瑶也给除了自家娃之外,弟弟妹妹,还有侄子外甥,都提前准备了红包。
大年初二,回娘家。
姚家出嫁的两个姑娘,姚玫和姚瑶都是在娘家住的,今年初二跟往年一样,全家一起到宋氏的娘家去走亲戚。
礼物是姚大江早就准备好的,姚玫把小静静也裹得严严实实,带上一起去。
马车到宋府大门外,宋思明和孟静婉很快迎了出来。
孩子们又拜了一圈儿年,得了一大堆的礼物。
宋思明的女儿和姚玫的女儿放在一处,安儿拉着马月娇过去看,笑嘻嘻地说:“我是大姐姐,娇娇你是二妹妹,这是三妹妹,这是四妹妹!”如今孩子多,但同辈的女孩儿里面,安儿还真是最大的,她喜欢当大姐姐。
娇娇连连点头,觉得安儿姐姐说得什么都对。
姚大江和马明两个连襟坐在一起,跟宋强三人闲聊。
马明已经决定全家都留在京城,不走了,等过了初五,他们就搬到原本宋家住过的那个小宅子里面去。他前几日出门上街转了转,发现京城里面卖土产的铺子不多,尤其是北疆的土产,这生意可以做,所以他打算过了年瞅个机会盘个铺子开店干回老本行。京城的物价比清水镇可高多了,只要维持成本,赚得不会少。是会更辛苦些,因为最难的就是进货,要降低成本,就得自己上,亲自到北疆去拉货。马明不怕辛苦,上回来京城,就打定主意想打拼一番,结果出了意外状况,这回他还是下定决心,好好干。靠自己,在京城立足。
姚大江微笑点头:“听起来很不错,定是能成的。”
马明原本不打算留下,但宋思明来劝他,孟静婉又去劝马丽红。一是为了老人的心愿,二来也为了孩子的前途。
马明是个有心气儿的,希望自家也能出个读书人,光耀门楣,希望儿孙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富足,他对儿孙的责任,想要尽力做到最好,所以他一直很努力。
马明也是孝顺的,不管他跟宋月芝关系如何,这些年,他成了宋家的女婿之后,宋老头和周氏对他可是没得说,回回给孩子给宋月芝做衣裳,都少不了马明的。
早几年马明的生意赚得也不多,家里开销很大,老老少少都要靠他一个人养着。每回过年给宋老头和周氏的孝敬钱,他们当面收了,回头总是藏在给他们捎带的回礼里面,又还回去,说都过得不容易,他们不缺钱,让马明照顾好家里。
马明自己的爹娘还能干得动的时候,就开始心安理得地享受马明的孝敬,连带着要求马明养着弟弟和妹妹。马亮和马秀秀成亲的钱都是马明出的,而这原本该是马家二老的责任。不止如此,后来二老干出来的事情实在是让马明寒心。
都说女婿半个儿,相较之下,马明觉得宋老头和周氏真的把他当半个儿子看的,他自己的爹娘倒是只把他当摇钱树。早前在老家,每回马明带着宋月芝回娘家去,不管宋月芝怎么刻意显摆,打肿脸充胖子,宋家二老总不忘了叮嘱宋月芝,让她不要乱花钱,衣服够穿就好,不要跟马明闹脾气,遇到事情要有商有量,和和气气,好好过日子。又总是不忘了跟马明说,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若是有机会能分家,该分就分,在家里也要硬气一些,不能马家人让他赚钱养家,还让他受气。
很多事,马明都记在心里,不曾忘记。不止宋家二老,其实宋强这个大舅哥和刘氏这个大嫂,素来对宋月芝有些意见,但对马明都是不错的。更别说马明最欣赏的连襟姚大江一家。
其实这也是马明过去那些年对宋月芝很容忍的原因之一,因为宋月芝作为宋家的女儿,嫁给他,他总是想着对宋月芝好是应该的,宋月芝娇气一些也无妨,他作为男人,要包容。
到如今,有些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更应该以此为鉴,好好走接下来的路,不能走歪了。亲人之间,也要互相帮扶照顾。
所以最终马明还是答应了宋思明,留在京城。
孟静婉劝马丽红倒也不顺利,因为马丽红当初亲眼看着宋思清死在她面前,阴影很重,当然对宋家其他人没什么意见,因为别
538.新年新气象
正月里的主要活动就是走亲戚,聚餐。
出了正月,乍暖还寒的时候,林凡的游学之旅开始了。
去年林颂贤回到京城后,就没有离开,一直在家里陪着林放和林凡,祖孙仨还约好了,今年要一起外出游历。
林松屾倒是想一起去,但一来他军中的职务不能说扔就扔,二来他家儿子还小,经不起折腾,只能等几年了。
但林松屾坚持给林颂贤安排了两个武功不错的护卫,让跟着去。林颂贤自己身边也有护卫,不过林松屾说他找的更专业。
定下出发的前一日,林家全家到姚家吃饭,顺便告个别。
林凡很开心很期待,跟姚大江和宋氏讲,他们接下来计划中的行程。林放说,春天去西边看山,夏天到东部去看海,然后再往北疆去,看过北疆的冬雪之后,就回家来。
“听起来可真不错。”姚大江笑着说,“凡儿你记录一下你们的行程和见闻,写一本游记吧,回来跟我们分享。日后我们若是出门游玩,也可以参考。”
林凡眼睛一亮:“好啊!我一定好好写!”
平儿和安儿尚且不会写字,他们去了一趟北疆,每个人都有一本“游记”,就是他们一边走,一边用捡到的叶子做的树叶贴画。
林凡看过平儿和安儿的贴画,很喜欢,但他大了,觉得那是小孩子玩儿的。如今姚大江这么一说,林凡想想,他之前看过的游记散文,无趣者颇多,倒不如他自己根据亲身见闻和经历写一本。
接下来的旅途,又增加了几分趣味和向往。
林凡今年要外出游学的事情,年前大家就都知道了。当时林凡说,要借用秦玥和姚瑶外出的那辆大马车。
这会儿秦玥说给林凡准备了礼物,在外面,林凡出去一看,竟然是一辆新的马车,里面很舒适,已经准备了一些需要用到的东西。
“谢谢美人叔叔!”林凡超级开心。
姚大江给林凡准备的,就是他亲手做的一本册子,挺厚的,外皮是用牛皮做的,看起来很有质感,里面是空白的,供林凡写旅途见闻用。
这本册子还经过姚瑶的加工,里面做了一些设计,譬如每一页的顶部都有需要填空的,写上日期,然后下方是要记录一下当日的天气。很有意思的是,不是用文字写出来,而是画出了几个选项,晴天就是个太阳,雨天就是雨滴,多云天气就是一朵很萌的云,小雪是一朵雪花,大雪是三朵雪花,还有雾,雷电。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意思,又觉得很是可爱,自带趣味。最底部,是让用一句诗来做个总结。林凡觉得有点难,但他很想挑战一下。
跟册子配套的,还有秦玥做的一整套五支炭笔。有时候不方便用毛笔蘸墨汁的话,用炭笔就很方便,随时随地都能写写画画。
“谢谢姚爷爷!谢谢美人叔叔瑶儿姑姑!我很喜欢!一定会好好用的!”林凡神色认真地说。
“凡儿,来。”宋氏招手,林凡走过去,宋氏拿了个包袱给他。里面有两身新衣服,还有两双新鞋子,鞋底厚而且不平,是专门这样做的,防滑,爬山的时候穿着最好。
“谢谢奶奶。”林凡很感动。他这几年穿的衣服鞋袜大部分都是宋氏做的。虽然说他爹贼有钱,想买什么绫罗绸缎都可以,但他就是觉得宋氏做的衣服鞋袜穿着最舒服,也最好看。
“来,带着这个。”姚瑶把一个小箱子给林凡。这是随身携带的药箱,里面放的都是可能会用到的药物,譬如止泻的,驱寒的,退烧的,止血的,治跌打损伤的膏药。另外还有些防身的毒药,能不用则不用,但可以带着。
林凡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觉得心里暖暖的。他素来都把自己当姚家人的,只是姓林而已。姚瑶当年从人贩子手中救了林凡这件事,林凡那会儿太小,记不清楚了,但时常听林放提起,告诫他要记得感恩。因为若是当年林凡真被人贩子抓走了,现在即便活着,定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而且死了的可能性都很大。
旁边林放和林颂贤看着,面上都带着笑,林放还问:“小瑶儿,怎么礼物都是给凡儿的,没有给我这老头子的了!”
姚瑶笑着说:“义父,你有孙子照顾陪伴,还缺什么”
林放哈哈大笑:“不缺,什么都不缺了!”
平儿和安儿虽然年纪小,但从辈分论,林凡只是他们的哥哥。
两个小人儿拉着手,对林凡说,预祝他一路顺风,吃得好玩得好长高高。
武诚风风火火地跑过来,送了林凡一把他惯用的刀,叮嘱林凡路上要注意安全,保护长辈,林凡一一应下。
林家人吃过饭,又聊了会儿,就走了,赶着秦玥送他们的新马车。回家还要再准备一下出行的行李。
翌日一早,林放和林颂贤林凡祖孙三个,乘坐着马车,离开京城,开始了全国范围之内的游历。林松屾把他们送出了城外十里地才回来。下次见面,怕是要到过年的时候了。
秦玥和姚瑶去年外出玩儿了一年,今年要留在家里。孩子马上就四岁了,姚大江说要给孩子开蒙。那么秦玥和姚瑶就在思考,他们俩今年做什么呢
和平时期,无仗可打,秦玥也早就卸甲了,如今闲王一个,每天做饭带孩子陪媳妇儿,没什么正事。
姚瑶作为安王妃,更闲。
只能“没事找事”的两个人,商量了一下之后,今年倒是有事要做的,譬如姚瑶去年准备好的狼桃
539.放风筝,马明新店开业
转眼到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
如今担任年轻文官体能教官的秦玥,这日专门告了假,跟姚瑶一起,带着孩子到郊外去踏青。
昨日秦玥和姚瑶跟孩子们一块儿,扎了几个漂亮的风筝。今日风和日丽,适合放风筝。
安儿的风筝是个兔子形状,平儿的风筝是个雄鹰。
姚瑶和秦玥互相给对方做。姚瑶给秦玥做的风筝是个卡通版的大灰狼,看起来萌萌的,秦玥给姚瑶做的是姚瑶讲的故事里面的小红帽,他自己精心画了之后剪出来的,也很可爱。
大灰狼要吃小红帽,没毛病。
到了郊外一处绿草茵茵的山坡旁停下来,已经有人在附近玩儿了。
坡度很缓,旁边是条清凌凌的小河。
微风送暖,阳光和煦。
姚瑶选了一处干净的地方,把专门带过来的野餐布拿出来铺开,用石头压住四角,把宋氏给他们精心制作的各种蜜饯果脯,坚果点心拿出来。
这盛零食的盘子也是定制的,中间是个圆的,做花心,一圈盘子正好拼成了一朵花的形状,看起来很漂亮。
除了零食点心之外,还有给秦玥和姚瑶准备小酌的一壶酒,给孩子们带的温水。
姚瑶把东西摆好,席地而坐,抬头就见秦玥的风筝已经飞起来了。
附近其他前来游玩的人都在看着安王府的一家四口,可真是羡煞旁人。
有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姚瑶身旁,盯着姚瑶面前的零食点心看。看身上穿的衣服,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姚瑶笑着问:“你想吃什么”
那孩子伸手指了一下看起来最好吃的蛋黄酥,眼巴巴地看着。
姚瑶笑着捏起一块,递给他。
男孩接过去,冲着姚瑶笑了笑,张嘴咬了一口。
一个嬷嬷冲过来,伸手就把男孩才吃了一口的蛋黄酥打到了地上去:“小主子呦!可不能乱跑啊!更不能吃来历不明的东西!”
那男孩被吓了一跳,哇哇哭了起来。
那嬷嬷一边哄着,一边转头,见到姚瑶神色淡淡地看着她,脸色一僵,显然刚刚她说那样的话,是因为根本没看孩子吃的东西是谁给的。
嬷嬷抬手抽了自己一巴掌,垂着头说:“老奴有眼不识泰山,胡言乱语,请安王妃娘娘莫怪罪!”
孩子还在哭,姚瑶微叹,又拿了一块蛋黄酥,放在他手中。
孩子一边哭,一边吃,吃了两口就不哭了,抽抽噎噎地接着吃。
“谢谢安王妃娘娘。”那嬷嬷话落,抱着孩子快步走了。
姚瑶看到那边是大皇子府的马车,刚刚那孩子,应该就是如今的大皇子妃小纪氏给莫景瑜生的嫡子,姚瑶还是头一回见。
这只是个小插曲。姚瑶收回视线,就见秦玥的风筝已经飞得很高了,他玩得很开心,也不管后面两个娃的风筝还没飞起来,线就缠到了一起。
姚瑶笑着走上前去,帮两个孩子把拧巴着的风筝线解开,又教他们放风筝的动作和要领。
很快,安儿的“小兔子”稳稳地飞了起来。她一边放着线,一边往前跑,笑得很开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