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喜嫁:小妻太难追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楚正秋
带着孩子,而且还跟要上京城去过年的马明一家约好了一起走,到时候人多,想在过年之前赶回去,时间略微有些紧张。昨夜回来,路过镇上,拐去了马明家,跟马明说好的,今日就走。
马家人是早就准备好的,只等秦玥和姚瑶从北疆回来。
当初带着孩子们去赶集,他们买来的小鸡,如今已经长大了,都说要带回去过年了给姥姥姥爷吃的。本身鸡没什么特别的,到处都有,但这是孩子们自己养的,中间他们自己去拔过草,安儿还捉过虫子来喂鸡,难得他们惦记着家里的长辈,是份心意,所以秦玥和姚瑶打算把这几只鸡带回京城去。
先前一家人去北疆的时候,几只鸡送到了张大柱家暂时帮忙养着,如今更肥了,从鸡窝里捉出来,装进鸡笼,秦玥提着回家,孩子们都起了,姚瑶已经给他们洗漱过了。
吃过早饭,把行李收拾好,装上车,家里的门锁好,就再次出发了。
“耶!回家喽!”安儿抱着宋氏给她做的小兔子玩偶,开心地说。
孩子们都喜欢青山村的老家,也喜欢北疆广阔的冰雪天地,但在他们心里,说起家,就是京城,因为那里有他们熟悉的亲人。
两只鹦鹉吉祥和如意是一直带着的,但是先前在北疆,天寒地冻,两只原本有些聒噪的鸟都蔫儿了,整日脑袋窝在翅膀里,缩在姚瑶给它们做的窝里面不愿动弹。
到了清水镇上,四金赶着马车往马明家里去。
这次马明要带着全家人到京城去,包括新婚的马丽红和刘达。铺子里又招了两个靠
529.两位wu公子,归家
此章节?
530.团圆,孩子们的礼物
平儿和安儿归来,姚府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两个孩子被抱来抱去,一群老头围着,俩孩子拿出他们从北疆给家里每个人精心挑选的礼物,送上去。
得了礼物的老家伙都高兴得不得了,又互相攀比起来。
秦谡说,小孙孙给他准备的礼物最好。
温兆筠说,他的才最妙。
李郎中乐呵呵地说,他的谁都比不过!
其实不过是些北疆特产的工艺品,有不错的寓意,但因为是孩子们亲自选的,就都成了宝贝。
不过当平儿和安儿拿出他们给最爱的姥姥姥爷准备的礼物的时候,其他人都有些羡慕嫉妒了。
是两本画册,里面都是他们没见过的,很别致的树叶贴画。
每一片树叶,都是孩子们亲手挑选捡来的,是他们旅途的见证,而那些贴画,也是他们自己亲手做的,可爱有趣。
姚大江和宋氏得了这样心意满满的礼物,都十分惊喜,爱不释手。
“安安,太公也想要贴画。”秦谡抱着安儿,一把年纪倒撒起娇来了。
安儿小手拍了拍秦谡,笑嘻嘻地说:“好呀,我下次给太公做!我现在可会了!”
秦谡哈哈大笑,给了温兆筠一个得意的眼神。
温兆筠和李郎中几乎同时开口,说他们也要。
两个孩子都很有创作热情,见他们的画册家里长辈喜欢,都答应下来,给他们做新的。
晚些时候,得到消息的秦非白带着容华英和孩子都过来了。
得了礼物都很高兴,不过秦非白对于姚大江得到的礼物很羡慕,再次跟平儿和安儿预定了新的礼物。
林颂贤林松屾兄弟,樊峻,魏宇泽,秦非墨,都拖家带口上门来了。
宋氏高兴,说今日团圆,晚上府里设家宴。
宋氏和容华英,带着梁薇原缨和秦珍珍温雨薇,一起下厨做饭去,男人们在一块喝茶聊天,听两个孩子讲他们旅途的见闻。
那两本画册,每个人都翻阅了不止一遍,都很喜欢。
原来在家里,两个孩子断奶之后,每天大部分时间就不是秦玥和姚瑶带的。不是他们不想带,是总有人抢着带。
如今一回家,得,孩子又不用他们管了。
夫妻俩回了他们的院子,一切都还是离开时候的样子,只书房里姚珊经常来,多了两盆花。
回到房间,很干净,被褥是前日太阳正好的时候宋氏才拉出去晒过的。因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所以只要太阳好的时候,宋氏就惦记着过来给他们晒晒被褥,这样一回来就能用。
让下人送了热水来,两人洗了澡,换衣服的时候,就发现衣柜里面又多了许多新衣裳和鞋袜,有些是宋氏做的,有些是容华英给他们做的。
秦玥和姚瑶的新衣裳就不少了,孩子们的衣柜里,新衣裳新鞋袜更多。不只有宋氏和容华英做的,还有孩子们的姑姑姨姨做的,给他们过年穿的,都很漂亮。也没有专门说要当做礼物送过来,做好就拿过来,宋氏直接放到衣柜里。
秦玥和姚瑶换了衣服,有点饿,不过这会儿不是饭点儿,有人管孩子,没人管他们。
秦玥去取了些食材,在小厨房里煮了面,他跟姚瑶两个人坐在房间里吃。
热腾腾的清汤面下肚,胃里暖暖的,姚瑶感叹了一句:“外面好玩,但最舒服的还是家里。”
歇了一会儿,秦玥和姚瑶去看姚玫的女儿。
姚玫已经出了月子,不过外面冷,孩子小,宋氏不让抱出去。知道秦玥和姚瑶带着孩子回来了,姚玫还没过去主院,赵康安带着俩儿子过去了。
“大姐!”姚瑶进门,笑着叫了一声。
姚玫才刚给孩子喂过奶,正要哄着孩子睡,想着孩子睡着了她过去看看平儿和安儿。
见姚瑶和秦玥来了,姚玫神色一喜:“二妹!”
姚玫生了三个孩子,两儿一女,才刚出月子,比原来丰腴了几分,如今日子过得舒心,赵康安宠着,孩子也不用多费心,她眉目平和,比
531.过年前夕
腊月二十六,秦玥和姚瑶带着两个孩子到宋家去。
临近年关,宋思明这几日有点忙,一早去上朝,就没回来。
宋老头和周氏见到平儿和安儿,都高兴得不得了,抱着他们不撒手。
刘氏拉着姚瑶,上下打量,说她出去一趟,又瘦了点儿。
姚瑶笑着说:“那可好了,我就想苗条些。”
姚家三朵花,刘氏素来最喜欢姚瑶的性子,拉着她去看孟静婉今年生的女儿。
当时秦玥和姚瑶没在京城,还是头回见。
宋思明和孟静婉的女儿白白净净的,长得清秀漂亮。都是侄女肖姑,这孩子五官像宋思明,细看倒是真跟她那位已经不在的亲姑姑宋思清有那么几分相似。
偏巧宋思清留下的儿子马正,长得有几分像宋思明。难免让人有几分唏嘘。
孟静婉还是老样子,温柔贤惠,把一双儿女都养得很好。
刘氏说让秦玥和姚瑶带着孩子在府里吃顿饭再走,说她和周氏亲自下厨,给他们做好吃的,姚瑶笑着应了。
刘氏去忙着给孩子拿点心果子,这边姚瑶抱着宋思明的小女儿,跟孟静婉聊了一会儿。
说着说着,不可避免地又提到了宋思清。毕竟宋思清出事的时候,姚瑶就在老家。而昨日马家人都来了京城,在宋家住着。
孟静婉微叹一声说:“我原还担心,小姑父他们一家上京来,再见面怕是会不自在,不过昨日看着倒是还好。毕竟那俩人不在了,留下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我看着小正,跟我们家老大,倒像是亲兄弟一般的,娇娇也很乖。只可怜了爷爷奶奶,心里定也是难受的。其实娘也偷偷哭过好几回,但都避着我们的。”
“人死如灯灭,过去的便过去了,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姚瑶说。
孟静婉点头:“是啊。谁也不会料到,事情会变成那样。昨夜相公与我商量,说想留小姑父一家在京城,就不让他们走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一下子没了孙女和大外孙,若是他们过了年就回老家去,一年顶多见一面,见一次少一次,又放心不下两个还那么小的孩子,想着他们在京城,也能有个照应。”
“哦那表嫂怎么想”姚瑶问。马明一家上回来京城,本就是打算留下不走了,谁知中间出了马耀祖和宋思清那档子事,马明没脸留下,宋家也不想让宋思清再闹腾,就让他们回去了。
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过了三年,当年的怨偶终究还是走上了不归路。如今宋思明会跟孟静婉提想让马家留下的事,一方面是考虑家中长辈,一方面是想要照顾宋思清留下的两个孩子。那毕竟是宋老头和周氏重外孙,宋强和刘氏抱着孩子的时候,眼圈儿也都红了。原是最亲的人,一直惦念着,才见到,哪舍得就分开那么远
不过宋思明作为一家之主,这种事会主动跟孟静婉商量,听她的意见,也实属难得了。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这一点宋思明做得很好。虽然说马家留在京城,以马明的本事,也能养活一家人,不会赖在宋家让他们养着,但总归是要照顾些的,尤其是对孩子。
孟静婉笑了笑说:“我觉得这是好事,便是相公不提,我原想跟他提的。耀庆在读书,相公能指点指点他,若是将来考出来了,互相是个帮衬。小姑父人很好,丽红表妹也是爽利性子,他们在京城,爷爷奶奶更高兴,爹娘也高兴。”
“表嫂很孝顺。”姚瑶笑着说,“看看小姨父怎么想吧,若是留下,自然最好。”马明这个人,虽然并没有多少文化,但性格真的很好,姚瑶一直都很欣赏他。
平儿和安儿带来了给宋家人准备的礼物,长辈们收了礼物都很高兴。
中午饭是周氏和刘氏做的,专门做了秦玥和姚瑶爱吃的菜。宋家人和马家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最高兴的是两个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盼望一个儿孙满堂。
能看出刘达有些拘谨,毕竟他原先生活的环境跟京城差异很大,他还是个新女婿,更宋家人都很陌生,有些放不开。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姚瑶觉得,马家人最终留在京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即便马明这回过来,只是看望长辈,让二老看看孩子,没打算留下,因为原本他都计划好了在清源县开铺子的事情。但若是宋思明劝说,再考虑到二老,和孩子们生活的环境,马明应该不会坚持回老家。事实上他原本就是有上进心的,不是想荣华富贵,但一直都努力希望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
吃过饭,秦玥和姚瑶就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了。
翌日,姚大江把裁好的红纸拿出来,在桌子上铺好,准备写春联。林凡、姚景泽、阿福、小乖,都围在旁边看。
另外一边,宋氏正在准备剪纸,贴窗花。
秦玥倒是没兴趣写春联,跟着姚瑶一起,坐在宋氏身旁,打算剪纸玩儿。平儿和安儿一早被林松屾带着去温家了,这会儿不在。
主院小厅里面烧着炭盆,暖融融的。一边写春联,一边剪窗花,欢声笑语不断。
姚珊拿着剪刀,神情专注地剪好了一个花样,展开给姚瑶看:“二姐,这个好看吗”
有个胖胖的福字,周围是兰花图案,看着很精巧。
姚瑶笑着点头:“小妹你剪的这个很漂亮。”
得了姚瑶夸赞,姚珊很开心:“那我再剪个一样的,过年都要凑一对。”
秦玥也精心剪好了一个,展开给姚瑶看:“丫丫,这个怎么样”
姚瑶一看,秦玥剪了个她的名字,一个秀雅的“瑶”字。
“还行,不过不实用。”姚瑶笑着说,“娘说了剪好的窗花要贴出去的,你这往哪儿贴”
姚珊打趣道:“已经贴在大哥心里了!”
秦玥点头:“小妹说得对。”
姚瑶让秦玥认真剪,因为这对联和窗花,不止他们家要用,林家樊家秦家都预定了,说今日下晌过来取的,要剪不少出来。
秦玥刚认真剪了一对福字,宫里来人,皇上宣召。
秦玥回去换了身衣服,就出门进宫去了。
到御书房,见到莫云齐的时候,秦玥跪下行礼。
莫云齐摆摆手:“平身,坐吧。”
秦玥起身,莫云齐打量,笑着说:“你的气色倒是真不错,出去一趟,玩儿够了吗”
“还好,明年打算往东边走走。”秦玥恭敬地说。
莫云齐呵呵笑着说:“你倒是逍遥自在,朕都羡慕你,娇妻爱儿,无忧无虑。”
“都是托皇上的福气,国泰民安,微臣才能有如此闲情。”秦玥说。
“你们家的龙凤胎,也一年没见了,长高了吧”莫云齐问。
秦玥点头:“小孩子
532.会选谁?
姚瑶带着武诚和伍思贤进门,正巧姚珊要出门去准备些茶水。
迎面碰上,姚珊微笑:“武四哥,伍公子。”
称呼上能听出亲疏,武诚很开心,伍思贤有些失落。
“姚三妹妹,听说你剪的窗花很好看,我可要讨两对儿回去的!”武诚笑容爽朗。
姚珊点头:“武四哥不嫌弃就好。”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过年了图个好彩头。
伍思贤还没说什么,姚珊点点头,出门去了。
武诚和伍思贤站在姚大江两旁,看着姚大江写的春联,都暗暗点头。
姚瑶说姚大江的字不错,并没有夸大其词。
姚大江出身农门,原是个种地的木匠,年纪不小才开始读书识字,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举人。如今生活富足,不需要他辛苦干活,他平素的乐趣和爱好就是看书写字,尤其喜欢练字。
都说见字如见人。一个人的字写得怎么样,往往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
姚大江从底层走到今日,原本的善良宽厚并没有因为身份地位的提升而改变,反倒因岁月的沉淀和积累,让他更多了些从容大气。
“姚叔的字,第一眼看上去,就很稳。”武诚笑着说。姚大江的字,给他的第一感觉是很稳当。像他这个人一样,可靠,真诚。
伍思贤微笑:“有人的字狂放,有人的字秀气,有人的字潦草,有人的字工整,唯独姚叔的字,让我感觉看着很舒服。舒展自如,方中带圆。”这是真心话。伍思贤出自书香门第,也是自小读书练字的,他自己的字在长辈的教导下,写出来的看似很完美,却并没有什么特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