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朱元璋很感慨,他收养的孩子,何止千百,能受封国公,享受荣华富贵的,仅仅沐英一人。还有太多人,第一次上战场,就死于非命。
像柳三这样,算是遗憾,也算是幸运。
朱元璋十分动容,“你们这些人,就跟朕的儿子差不多,可没有法子,朕是天下人的君父,要操心的地方太多,有时候就难免疏忽,你不会责怪朕吧”
柳三扑通跪倒,痛哭流涕,“陛下,臣的全家都死了,若非陛下,臣早就成了野地里的枯骨,哪里还能活到今天!享受着太平盛世,臣早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有一命,报答天子。陛下让臣上刀山下火海,臣绝不含糊!”
朱元璋朗声大笑,“行了,大喜的日子,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老朱把柳三再度拉起来,然后对朱标道:“太子,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这大明江山,就靠着这样的人撑着呢!”
朱标忙道:“儿臣知道,柳同知的确是难得的忠良,辽东的大胜,他居功厥伟,这几年屯田大宁,他也出了大力气。”
“嗯!”
朱元璋点头,“朕此番前来,就是告诉大家伙,朕没有忘了你们,凡是为大明立功的臣子,朕都不会亏待。”
柳淳在人群的后面,他向来不怎么相信朱元璋的话,他也不觉得老朱真的会特别优待功臣。毕竟刚刚处置了李善长,还有四位侯爵,借着老爹的婚事,安抚一下勋贵旧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老朱的表态,对他们柳家还是有好处的。
至少告诉了所有人,柳三可不是没有根基的,他当年和沐英一样,都是老朱收养的孩子。过去老朱不认,没什么用处,现在老朱认下了,那就表明柳家有成为新进勋贵的资格,就看他们父子怎么表现了。
柳淳心眼比三爷多,想得也深,不过他忘了一件事,老朱一向瞧不得他好,哪怕是老爹的婚礼,朱元璋一样要给柳淳点颜色瞧瞧,仿佛不这么干就浑身不舒服。
“你给朕过来。”
老朱端坐主位,他让柳淳过去伺候。
趁着倒酒的功夫,朱元璋突然低声道:“有人上书弹劾,说某人私设学堂,开科取士,还给发放告身,居心叵测,形同造反!柳淳,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柳淳手一抖,差点把酒水倒冒了。
他艰难转头,迎着老朱的目光,露出了尴尬无比的笑容。
“那,那个人,不,不会是臣吧”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声,“不是你是谁这天底下,还有比你更胆大包天的人吗你行啊,都敢开科取士了,朕刚点了六元,你也要点一个呗!”
柳淳这个冤啊!
“陛下,臣,臣可没有干什么啊,怎么有人害我啊”
朱元璋黑着脸道:“你办学了吗”
“办了!”
“你给他们考试了吗”
“考了!”
“那你发文凭了吗”
“发了,不过臣发的是会计师资格证,不是……”
“不是什么”朱元璋伸手点着柳淳,怒冲冲责骂:“你这个小兔崽子,简直狗胆包天,你还放出风,说什么郭氏之学!你小子是不是打算跟朕分庭抗礼”
柳淳吓得脸都白了,他想
第234章 打出科学的大旗
朱元璋在柳家没待多久,只是喝了两杯酒水,宣布了几件事情,包括郭守敬从祀孔庙,挑选精兵强将,屯兵西北,准备开拓西域,还有要筹备迁都事宜……
老朱讲完,就带着儿子离开,他们走了,柳家就陷入了欢乐的海洋。
三爷被揪了过来,皇帝走了,你这个新郎官跑不了了,大家伙挨个灌酒。柳淳还算孝顺,他在老朱离开之后,就把烧酒给拿走了。可即便如此,绍兴黄酒,也把三爷灌得迷迷糊糊,找不着北了,是柳淳跟陈远搀着,才回到了洞房。
好在宾客们也知趣,三爷又是小年轻的,没人闹洞房。
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都早早离开了。
只剩下蓝玉和宋国公冯胜。
蓝玉冲着柳淳嘿嘿直笑。
“小子,我是想带兵去西北打仗了,能打通西域,恢复汉唐故土,我纵然是死,也能笑对姐夫了。你小子有什么要提醒的没有”
柳淳能说什么,他早就想过要救蓝玉,可以蓝玉的身份,真的不好办。
谁知道峰回路转,弄来弄去,蓝玉打算去开疆拓土,能离开京城这个是非圈子,对蓝玉绝对是好事情。
只是朱标还是最大的隐患,柳淳半点主意都没有。
“梁国公,论起打仗,你比谁都厉害,我也没必要置喙。但是你此次出征,是为了迁都打基础,而迁都又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你没瞧见,黄大状元都被骂得人不人鬼不鬼了,你也要小心提防才是。”
蓝玉道“我会小心流言蜚语的!”
“错!”
柳淳摇头,“身为大将,流言蜚语不可怕,要是人人都不敢说你,那才是危险呢!我的意思是必须请太子殿下,时刻替你讲话,而且假如陛下把迁都的事情交给太子,殿下势必要往西北跑,到时候梁国公一定要全力以赴,保护太子的安全!”
蓝玉眉头紧皱,“柳淳,你的意思是,有人要害太子”
“我可没说啊!”柳淳连忙道“西北和江南,气候迥异,环境不同,光是水土不服,就很麻烦,我只是提醒梁国公,一定要注意才是!”
蓝玉的目光在柳淳身上逡巡了好半天,这小兔崽子绝对是话里有话,但他不愿意多说,自己也没必要逼问。
至于太子朱标,只要还有他蓝玉的一口气,就没人能动得了!
“行了,我要筹备出征了,有事情到军营找我。”
蓝玉甩着大步离开。
他走了,冯胜笑呵呵点着柳淳的脑门。
“不错,真是不错!老夫都没有料到,当初兜售小玩意的一个少年郎,居然能有如此的影响力,怕是哪位国公办婚事,也赶不上今天的排场。你小子成气候了!”
柳淳轻笑,“老太公,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爹婚事的排场,一多半是上面有意为之啊!”
冯胜哈哈大笑,“行,刚刚瞧你感激涕零的,老夫还以为你被收买了呢!现在看来,你是清醒过来了。”冯胜突然凑到柳淳的耳边,低声道“小子,记住这句话,伴君如伴虎,别太大意了!”
放在过去,冯胜绝对不会这么想的,可他自从被女婿常茂坑了,不得不退居凤阳,心性就有了不少的变化。
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不假,可越是在好皇帝的手下,就越要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柳淳的状态就很好。
“陛下准许郭守敬从祀孔庙,这应该是一步棋,你小子可要谨言慎行,千万小心才是,免得让人家找出把柄,对你不利。“
柳淳很感激冯胜的提醒,不过他却不敢苟同。
“老太公,晚生说句不中听的话,您老还是不懂文人。涉及道统之争,他们不会罢休的。当年钱唐能为了孟子闯宫,今天,他们会轻易放郭守敬进文庙我就算夹起尾巴,人家也不会放过我的!”
冯胜倒吸口气,“那,你打算怎么办”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正好趁着圣旨还热乎,我就折腾一番,实在不行,让陛下帮着擦屁股就是了。”
冯胜眼睛瞪得老大,小兔崽子,你疯了老夫刚刚告诉你,要小心应付陛下,你,你怎么敢玩火
柳淳全然不在乎,老朱能算计他,他也能算计老朱,当臣子固然要小心谨慎,但也不能太窝囊。
怎么说,最好让皇帝既爱又恨,还无可奈何,那才是高手呢!
“放心吧,我知道分寸的。”
柳淳跟冯胜保证,事实证明,这小子根本就不懂分寸这俩字怎么写。
就在三爷婚礼的第三天,柳淳把陶成道叫了过来,顺便还把他的弟子都找来了。
“我让你招募学生,情况怎么样了,能有多少人”
“有三百多了,不过都是刚刚入学,怕不堪用。”
“没事,充个数就行。”柳淳又看了看这帮师侄,经过几个月,好吃好喝,虽然还是挺黑的,但身上有了肉,眼睛也有了神,挺
第235章 插标卖首尔
面对太学生的咒骂,陶成道这帮人不由自主低下了头。不低头不行啊,人家是天之骄子,他们算什么,几个月之前,还是饿肚子的臭匠户呢!
就算是现在,人家长袖飘飘,往那里一站,就是玉树临风的化身。再看看他们,不管怎么打扮,都难以遮掩黑红的脸膛,粗糙的双手,天然就矮了一头,没事往文庙跑,不是自取其辱吗!
但他们的头,柳淳却不这么看。
“你们是太学生也就是说,并没有功名在身了敢拦住本官,就是以下犯上,立刻给我闪开,不然……”柳淳冲着陶成道,还有弟子们高声道:“一会儿别愣着,给我动手打!”
陶成道都哭出来了,凑到柳淳耳边,咬着后槽牙道:“师兄,你,你这是要惹事啊”
柳淳轻笑,“你还真说对了,老陶,想当个爷们不想挺直胸膛不告诉你,咱们必须惹事,必须闹大了,不然就等着被人踩死吧!”
柳淳说完,也不理陶成道,大摇大摆,到了太学生面前,点指着他们,“告诉你们,本官是来拜祭先贤郭守敬的,尔等速速闪开!”
郭守敬
太学生都听说了,陛下降旨,让朱熹和郭守敬先后从祀文庙。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自从老朱登基之后,就把朱熹的理学当成了官方学问,科举考试的教材。
从祀文庙,无话可说,但郭守敬算什么东西啊
他写过文章诗词有过什么著书
没听过,半点都没听过!
而且他还是前朝的臣子,给元鞑子做事的东西,他凭什么进入神圣的文庙
让普天下的读书人,祭祀郭守敬,做梦去吧!
“我们不答应!郭守敬不配从祀文庙!大家伙上书,上万言血书,让陛下收回成命!”
“对,不能让贼臣玷辱文庙的清贵。”
“郭守敬不配和先贤并列,不配!”
……
这帮人越骂声音越大,越骂,聚集过来的人就越多,声势浩大,几乎要把柳淳用吐沫给淹死了。
柳淳哼了一声,“郭氏的门人,你们听好了,有人辱骂咱们的祖师爷,为了道统,不得不拼了!打!”
柳淳一声令下,身后的这帮人下意识就要冲上去,陶成道想拦着,也没有用,他这个师父可不如师伯来得有用。
就在这时候,黄观跟着一群新科进士来了,一见这边剑拔弩张,他们都吓坏了,小跑着过来,等发现是柳淳,黄观的心都差点跳出来。
坏了!
早知道他就不该来,现在能不能找个地方躲起来或者,就当没看见我,没看见啊!
“呵呵,原来是六元魁首来了!”
柳淳率先开口,黄观想躲都躲不开,他只能硬着头皮迎上来,“原来是柳大人,你这是……”
“没什么,陛下几天前不是说了,在文庙增加郭守敬的名字,我这不就带着门人弟子,过来拜祭祖师爷吗!怎么,陛下不是这么说的”
“是,是!”
黄观还能说什么,这几天的朝野都沸腾了。
从祀孔庙,代表官方的认可,二程张载这些人,能进入孔庙,就表明理学是正统官学,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入祀孔庙,也是情理之中。
可郭守敬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配进入孔庙,偏偏朱元璋就降旨了,而柳淳又以郭氏传人自居,这不是让人为难吗
那些太学生,还有黄观的同科进士,纷纷走过来,义愤填膺。
“状元公,你要说句话啊,郭守敬凭什么进入孔庙凭什么跟先贤并列让我们拜祭姓郭的,还不如杀了我们呢!”
黄观夹在中间,完全是风箱里的耗子,贼难受。
他太清楚柳淳的实力,故此没胆子跟柳淳冲突,可这边他又不能翻脸,不然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又会崩裂。
换成寻常人,早就没主意了。
可六元就是六元,黄观沉吟道:“诸位,郭守敬能不能从祀孔庙,这是陛下的旨意,陛下的旨意没有收回,我们反对别人来拜祭,就是抗旨不遵。就是大逆不道。我们跟柳大人打官司,必败无疑。若是真要反对,大家可以上书,请求陛下收回成命,陛下一日没有收回成命,我们便不能抗旨。读书人最讲究的是道理,要先正己再正人,诸位以为然否”
黄观这家伙,真够狡猾的,他以抗旨不遵,吓唬这帮太学生,偏偏文人就吃这一套,一想到老朱,他们两腿打颤。
“既然状元公说了,那我们就立刻上书。”
“对!上血书,让陛下瞧瞧,什么才是世道人心!”
……
柳淳冲着黄观伸出个大拇指,真不愧是黄大状元,怪会和稀泥的。
“六元兄,你刚刚所言,的确是正论。我在这里,也要说两句。我们郭氏门人,所讲的学问名曰科学。与理学全然不同,向上追溯,我们在先秦的时候,也有前辈先贤,墨子,杨朱是我们的两位最主要的奠基人,我们科学一派,还兼收管子,荀子,韩非子,孙武子等实用学问,总而言之,科学是一个非常广博渊深的学问。你们当中,若是有人想要探索真知,研究学问,大可以入科学一派,你们会发现,完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里可以上天入地,可以纵横古今,可以窥见世间的一切奥秘……”
就在文庙的门前,柳淳当着一大堆的太学生,还有新科进士,发出了科学的最强宣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