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汤怀也笑了,“陛下,要说酱,还是山东本地的好,京城的只是名气大罢了。”
难得,朱棣没有反驳。
下面官吏还真给朱棣准备了一大摞煎饼,还有正宗的章丘大葱。
朱棣吃得香甜,还把柳淳叫起来。
“来,尝尝这个夜宵,别有滋味。”
柳淳勉强打起精神,尝了一卷,然后缓缓道:“汤怀,这几年修路,你们就吃这个吧?”
汤怀点头,“嗯,吃葱力气大,修路没力气可不行!”
朱棣将手里的煎饼卷葱塞进了嘴里,露出欣慰的笑容,用力拍了拍肩头。
“你也算是将门勋贵出身,却能忍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朕都知道,你这个巡抚跟着百姓一起开山修路,着实辛苦啊!”
朱棣回头看了眼柳淳,“你教了个好徒弟啊!”
柳淳沉声道:“两京铁路,最难的一段就在山东的丘陵,他们能如期完工,的确不错。”说着,柳淳还冲着徒弟微微一笑。
汤怀连忙低下头,他的眼圈泛红,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陛下盛赞,臣惶恐,先生的褒奖,更让学生坍塌不安。”
朱棣不客气道:“你受得的,朕赏罚公平,绝不让有功之臣寒心。你现在就随着朕南下,一个工部尚书,朕许给你了!”
汤怀之前挂着佥都御史的衔,不过是四品官而已。如今跃升二品尚书,比连升三级还夸张,朱棣的手笔,真让人叹为观止。
汤怀怎能不喜,可是在短暂的失神之后,他又忙道:“陛下,臣能不能斗胆请求,延迟一年半载,让臣把山东的事情落实下去,然后再进京。”
朱棣道:“你还有什么事情?”
汤怀立刻道:“启奏陛下,为了修路,山东父老付出了太多的代价。之前漕运废除,又影响了不少人的生计,臣打算替山东父老争取一些项目,也算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臣觉得这是山东父老应得的。”
柳淳哑然,“你这么说,格调就低了不少。”
汤怀嘿嘿笑道:“弟子不在乎面子的!”
“哈哈哈!”
柳淳朗声大笑,“陛下,朝廷原本就打算在山东增设两所大学,另外还有两所职业学校。如今汤怀说了,是不是能设一个机械制造厂,既可以维修蒸汽机,又能制造火车配套的零件产品?”
朱棣欣然同意。
汤怀简直是大喜过望,这个大礼包完全超出了他的预计。
两所大学,加上两所职业学校,一下子就让山东的教育资源比肩两京,超过了其他各省。
至于设立机械制造厂,那更是如虎添翼山东的未来可期啊!
“师父,你看是不是要尽快落实,弟子要怎么跟内阁礼部确认?”
柳淳忍不住笑骂道:“你个兔崽子,我和陛下还会骗你不成,早晚都是嘴里的肉,着急什么?”
“师父,这话不对啊,这肉没吃下去,肚子饿着呢!”
朱棣也冷哼道:“柳淳,你的徒弟跟你都是一个德行的。山东父老替朝廷做了很多的贡献,朕现在就拟旨,你立刻让他们下面安排,用最快的时间,把学校和工厂建起来了。另外朕再拿出50万两,做为助学之用。”
汤怀简直乐得找不到北。
有付出,就有收获。
山东为了修路,动员了许许多多的民夫,很多人都是自备口粮,无偿劳动。在施工过程中,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只不过在付出了这些之后,山东也获得了一项了不得的能力,那就是对现代工业的掌握,对工程施工的熟悉。
这可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全国建设之中,从山东走出了无数的施工队,几乎囊括了所有工程。
甚至日后的海外施工,也离不开山东人的身影。
朱棣的专列天还没亮,就已经离开了济南,一夜没睡的皇帝陛下,兴奋的像是个毛头小子,火车迅速南下,穿过泰安……朱棣又冒出一个想法。
“柳淳,你说朕去泰山封禅怎么样?”
柳淳低垂着眼皮,有气无力道:“臣这就安排,让天降祥瑞,赐下河图洛书,恭贺陛下文治武功,保佑大明千秋万代。”
朱棣恶狠狠瞪了柳淳一眼,“你别以为朕听不出来!你这是反话正说,朕还没有笨到那个程度!泰山封禅,朕已经修成了铁路,这就是朕功绩最好的证明!用不着祈求神明保佑!朕就是神!”
朱棣霸气十足道,柳淳终于睁开眼睛,仔细瞧了瞧这位眼珠子通红的新晋“大神”,发自肺腑说了一句。
“陛下,还是赶快睡觉吧!”
再熬下去,你就不光是神了,还是神经!
朱棣无奈,也只有盖上了羊皮毯子,逼着自己把眼睛闭上。
他们君臣休息,可是在另一边,那些勋贵们却睡不着了,一个个红着眼睛,该何去何从,留给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第865章 横行西方的无敌之师
火车还在行进,已经过了淮安,旅途过半,所有人的心气也都随着飞驰的火车,跑得差不多了。
陛下没有骗他们,现实的残酷无情,碾碎了所有勋贵最后一点体面。除了服从陛下的安排,去海外建国,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这铁路修成了,两千里的路途,不过三天之功,你们知道这是啥意思不?这就代表将领不值钱了。”
朱能翘着二郎腿,得意洋洋,对着大家伙感叹。
“过去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知道什么意思不?就是相隔遥远,没法传递消息,没法掌控全局,故此身在后方,不要干涉前面将帅的选择。要是像两宋那样,随便瞎画一张阵图,让将士们照着布阵,不输才怪呢!”
朱能嘿嘿道:“现在呢?不一样了,有了这铁路,就能快速出兵,人马派过去了,立刻投入战斗就是了,将领只需要执行上面的命令。虽说指挥上还有高低之分,但是想拥兵自重,胁迫朝廷,那是痴心妄想!”
“别的不说,你们瞧瞧这沿途修路的工人,他们是手里拿着铁锹,这要是换上火铳,全都是最好的士兵!”
朱能撇着嘴,自怨自艾道:“我是没办法了,只能认命了,陛下怎么说,我就怎么听。而且呢,我这个当爹的也管不了孩子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我现在就盼着陛下准许我解甲归田,好好过安稳日子。养几头牛,耕几亩田,挺好!”
朱能眼珠上转,得意洋洋,一副缺少社会毒打的德行,是真的欠揍!
可问题是在场这些人,还真没有跟朱能对打的本事。倒不是区区成国公有多了不起,而是朱能有个好儿子。
这点非常重要!
同为一个战壕里出来的靖难勋贵,大家伙彼此有点差距,不算啥问题。但是你可以欺负老,千万别欺负小。
像他们这些人,生命过半,还能折腾几何?
等自己两腿一伸,小辈们可就要惨了。
现在能撑得起家业的二代子弟,首推就是朱勇,另外张辅也很不错,但是他身在安南,不太能干涉朝廷的事情。
朱勇不但是柳淳的门人,还跟太子太孙关系密切,能同时得到陛下和太师的青睐,还跟未来的帝国继承人有交情,就这样的条件,在未来最差也是朝中大佬武夫里面的顶尖儿人物。
儿子就是朱能最大的底气,他是真的一无所惧。
再看看这些人吧!
自己不算行,到了子孙后辈,就更加糟糕了。
“我是真心提醒你们,等火车到了应天,陛下一声令下,你们的机会或许就再也没有了。真到了那时候,你们可不许怪我没提醒你们!”
说完,朱能竟然也垂下眼皮,准备睡觉了。
这可怎么办啊?
勋贵们面面相觑,一个个跟苦瓜汁里面泡出来似的,海外建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保住荣华富贵,就这么难吗?
到了最后,泾国公陈亨站了起来,他冲着大家伙道:“走吧,去见陛下!”
他认输了!
陈亨带头,后面火真、王忠、李远、郑亨,等等众将,纷纷前往朱棣的车厢,去拜见天子,祈求原谅。
他们刚刚赶到,结果从车厢里传来响亮的呼噜声,离着老远,就听得清清楚楚,不是别人,正是朱棣!
兴奋了一天多的皇帝陛下,终于睡着了。
陈亨等人互相瞧了瞧,回去吧,等陛下清醒过来再说……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提醒道:“前面就是淮安,火车已经到了南直隶境内了!”
南直隶!
大家伙打了个冷颤,还真是快啊!
靖难的时候,这段路走了三年多,如今只要三天的时间,对比太惨烈了!
陈亨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真的走不动了。
扑通!
他跪下了。
紧接着,其他的勋贵也都跟着跪下。
狭窄的车厢,愣是让他们给堵满了。
朱老四依旧酣睡,倒是柳淳,他已经被朱棣惊天动地的呼噜声给弄醒了,他对天发誓,以后就算是死,死铁轨上,从车窗跳下去,他也不跟朱棣坐一列车。
实在是太折磨了。
柳淳索性坐了起来,闭目沉思。
勋贵们已经没有多少路可以走了。
把勋贵拿开,就等于打破了将门家族对武职的垄断,义务兵役制、参谋制,再加上军校教育……这些足以让大明建立起傲视天下的强兵。
横扫任何敌人,不在话下。
或许接下来最该伤脑筋的就是如何治理庞大的疆域,如何消除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柳淳闭目沉思,火车到了第二天下午,终于离着扬州不远了,朱棣也从睡梦中醒来,他伸了个懒腰,浑身的骨头噼里啪啦作响。
“舒服,真是太舒服了,就跟睡在皇宫一样,走了这么远的路,一点不疲惫,绝了!”
如果给铁路选个代言人,朱棣绝对是最好的人选,在他的眼里,铁路就是个完美的姑娘,一切都是那么称心如意。
就连混杂着浓烟的空气,都清新醒脑,充满了现代气息。
柳淳丝毫不奢望让朱棣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了。更何况柳淳也不是吃面包要撕掉边儿的环保小公举,更不会觉得使用刀叉比筷子更环保,所以就任由朱棣沉浸在工业的伟力之中吧!
“陛下,泾国公他们都在外面,想要见陛下。”
朱棣一听,狡黠冷笑。
“果不其然,他们撑不住了,朕还以为能熬到应天呢!这还没到扬州,就打算投降了,真给朕丢脸!”
朱棣有心起身,召见这些人,可又坐了下来。
他看了看四周,竟然摸出一盘棋来。
“别管他们,先配朕杀一盘!”
柳淳又不能拒绝,只好陪着朱棣下棋。
这俩人都算不上棋艺高手,柳淳是缺少天赋,至于朱棣,他更喜欢大开大合,横冲直撞,棋风泼辣有余,细腻不足。
所以这俩货基本上是五五开,下的很过瘾。
一直到了下午时分,火车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咯噔停住。
柳淳的“炮”正好对准了朱棣的“帅”。
“陛下,认输吧!”
朱棣哼了一声,突然伸手,把棋盘一推,“不下了,等从应天返回,咱们再分胜负!”
柳淳气得翻白眼,是我赢了好不好!你不能一下子都给清空了,朱老四,你就是个无赖!
朱棣心情大好,推开了门,看了一眼跪在面前的人们。
全都是靖难功臣,多年的老兄弟,出生入死,的确是不容易啊!
“都起来吧!”
朱棣见没人动弹,就提高了声音,责备道:“怎么?还要朕搀扶你们不成?”
终于这帮人摇摇晃晃,站了起来,他们偷眼看朱棣,满脸都是羞愧之色,恨不得把脑袋埋到裤裆里。
“知道羞愧了?知耻后勇,总算还有点良心。废话朕不多说了,只要愿意去海外建藩立国,朕都会鼎力相助,你们自己也要争气,要是连欺负蛮夷的勇气都没有,你们就真的连个娘们都不如了!”
朱棣痛骂,大家伙情不自禁,涨红了脸膛。
这还真不是一句笑话。
享受了一次长途旅行的公主殿下,彻底疯了。
她坚信大明就是天堂。
没错,在经典里,也只是说天堂有数不尽的牛奶和蜜糖……可是在大明,比这两样好吃的东西太多了。
京城的烤鸭,天津的馒头,山东的扒鸡,沛县的狗肉……这一路下来,她品尝了不下一百种食物,每一种都比她从前吃到的所有食物都美味。
不光是吃,就说火车,即便穷尽整个欧洲的想象力,交通工具也离不开马车,野兽,飞鸟,最多换成会飞的毯子而已!
可是在大明,就有这种力大无穷,会冒火,能喷烟的怪物,这不是上帝才有的本领,谁会相信啊!
“我的丈夫,能成为你的妻子,跟随着你,来到大明,是我最大的幸运!”
公主殿下脸膛红扑扑的,愧疚道:“只是我依旧要去寻找父亲,我坚信他还活着。我会把父亲救出来,一起到大明,来享受天堂的生活。如果,如果……父亲遇害了,我就要灭掉那个国家,杀光他们所有人,用鲜血替父亲报仇,血债血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