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杨士奇当然没本事跟柳淳斗,而且他也不想靠着科道做什么。因为在杨士奇的眼里,科道简直是一塌糊涂。

    “陛下继位之初,就曾经考核百官,其中以言官的表现最差……你们是监督别人的,是挑毛病的!你们必须比其他的官员更聪明,更睿智。你们要比刑部更懂法令,比户部更会算账,比兵部更知道用兵打仗……不然怎么监督别人?这些年,监察百官的风头都被锦衣卫拿走了,你们羞愧不?”

    “从今天开始,所有科道官员,都要重新读书,钻研政务,请人讲课,提升水平。”杨士奇侃侃而谈。

    这些御史给事中也没法说什么,回想这些年的情况,的确有些脸红。

    “杨大人,不知道您准备聘请哪位鸿儒给卑职们开课讲学?”

    杨士奇一听,忍不住笑了。

    “鸿儒?你确定他们能教导你们吗?”杨士奇朗声道:“这次老夫请的是锦衣卫的指挥副使洛枫,让他给你们上课!”

    啊!

    此话一出,整个都察院都疯了!

    什么意思?

    让一个锦衣卫的头子,跑来都察院上课。

    我们这些人可都是进士出身,清贵显达,饱读诗书,人品正直,举世无双……让锦衣卫教导我们,简直是奇耻大辱!

    不行,绝对不行!

    我们宁可死,也不让步!

    面对他们视死如归的神色,杨士奇只是冷冷一笑。

    “这一次太师总揽变法,我等从旁辅佐,若是旧的科道言官,不能改进提升……我们也就只有忍痛割爱,重起炉灶,另做一锅好房了!”

    杨士奇笑呵呵道,可是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简直就是不加掩饰的威胁!

    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滚蛋!

    这一次老子们不会有顾忌,不会再客气,想耍什么手段,一概没用。

    杨士奇在都察院大展威风,其余几位阁老也都差不多。

    杨溥负责工部,黄淮接了刑部,杨荣安排在兵部,同样地位非比寻常的户部是金幼孜负责,与此同时,现任的户部尚书正是解缙!

    这天下真是太小了。

    当初解缙倒霉,大家袖手旁观,等解缙从安南回来,一跃跻身高官行列,内阁的几位还都是五品官。

    可解缙得意了没几年,内阁膨胀起来,又爬到了他的头上。

    “解尚书,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你我还有机会,在同一个衙门办事,真是有趣啊!”

    解缙脸色青紫,格外难看。

    他咬了咬牙,虽然他和金幼孜同为二品官,但很显然内阁除了对口的衙门之外,还负责纵览全局,地位远不是一个普通尚书可比。

    金幼孜这个该死的家伙,竟然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可耻!

    “金大学士,这些年户部走的都是明账,每一笔的开销都明明白白,有什么要指点的,还请赐教。”

    金幼孜大笑,“解兄,你放心,我不是要找你的麻烦,我也不会追查什么账目……我只是通知你一声,我已经跟兵部协调好,从今往后,军饷的开销,也由户部负责。”

    解缙不由得一愣,他身为户部尚书,原则上文武官员的俸禄都是他负责的,但是在军队这块,他真的没什么权力。

    尤其是普通士兵,每年开支多少粮饷,都是兵部报过来,他只负责签字核准。

    另外诸如军械、车马、军屯,也全都是兵部说了算。

    可这一次却交给了户部,真是让人太意外了!

    “我说金大学士,你没弄错吧?”

    金幼孜大笑,“怎么会?告诉你,这是太师的新政……他规定统兵之权在陆军和海军都督府,参赞军机之权在参谋总部,调兵之权在兵部,而我们执掌后勤军饷……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户部要把军饷直接打个每个士兵。各级将领无权干预。”

    解缙忍不住惊呼,“我的天啊,从今往后,谁也别想造反了!”




第844章 未来的宰相
    听到解缙的感叹,金幼孜忍不住大笑,“太师之才,冠绝天下,设计出来的办法,巧妙无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五体投地啊!”

    解缙冷哼,“金大学士,你现在知道拍太师的马屁了?告诉你,老子早就是太师的人马,你最好给我老实一点,咱们两个把户部这一摊顾好了,对谁都好交代……我这个人直来直去,你也别不爱听,是吧?”

    解缙是吃定了金幼孜,心说你们几个货最早的时候,还联手反对柳淳来的,现在想要抱大腿,晚了!这人就要有先见之明,我解缙吃过一次亏,这回我可是学会了,你们啊,比起我差远了。

    金幼孜半点不惊讶,解缙这个人,恃才傲物,一张臭嘴,他早就清楚了,而且柳淳也明确告诉他,户部这一摊还少不了解缙。

    整个大明朝,最重要的就是财税体系,唯有理顺了,有钱了,才能做事情。

    “解尚书,我只想说一件事,就是户部并非咱们俩的事情。”

    解缙眉头挑了挑,心说你丫的什么意思,还有谁能插手进来?

    金幼孜笑呵呵道:“还有两位大人,要跟咱们一起处理财税。他们很快就会进京了,都是老朋友,我相信咱们会合作愉快的。”

    金幼孜很诚恳,解缙很忧心,他太了解姓金的这些人,要是不坑人,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果不其然,陆续有两位大臣进京。

    一位是练子宁,一位是夏原吉。

    练子宁就不用说了,建文旧臣,被俘虏之后,就投靠了朱棣,这些年一直在负责民政、丁口、田亩等事宜,他挂着的衔就是户部尚书。

    至于夏原吉,负责了多年的皇家银行,经验丰富,能力十分过硬。

    他们俩和解缙一样,都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三位尚书,到底听谁的,难道不会打架吗?

    果然就在大家伙迷茫的时候,柳淳赶来了。

    针对接下来户部的事情,柳淳做了详细的分工。解缙主要负责度支,说白了就是花钱,可以理解为财政,他的任务就是编列预算,监督支出落实。

    至于练子宁,他的任务依旧是民政,柳淳对练子宁的要求非常高。

    “练大人,这些年大明的百姓生息繁衍,丁口数量比之前多了许多不说,还有大批的百姓快速进城,这一点你要把握好,必须研究清楚了,不然会有太多的后患,这个代价不是我们能承担得起的。”

    练子宁微微点头,他比起以往苍老憔悴了不少。

    “太师,老夫这些年也算是略有所悟,治理国家实在是太难了。”练子宁道:“现在许多乡村的青壮劳力,都进入了城市谋生。原本他们在乡村,有什么事情,本地人就可以解决。可是进城之后,环顾四周,全都是陌生人,无依无靠,生存艰难。过去在乡下他们未必敢做的事情,到了城里,就肆无忌惮多了……这些人一方面十分脆弱,需要帮助,另一方面呢,又十分大胆,偷窃抢夺,斗殴伤人,甚至是欺诈金钱,制造假货……总而言之吧,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层出不穷。我们户部要负责,礼部和刑部也要配合好才是。”

    柳淳欣然颔首,他一直没把练子宁怎么样,就是看中了这位的才能。吸取了建文朝坐而论道,清谈治国的教训,练子宁变得务实多了。

    “礼部负责教化,刑部执掌刑罚,这两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加上你们户部,大家伙要同心协力,把担子挑起来。”柳淳看了看金幼孜,“这一点就交给金学士跟其他人协调推动。”

    金幼孜立刻站起身,深深一躬。

    “太傅放心,我会好好处理的。”

    到了这一步,解缙彻底看懂了,难怪金幼孜不跟自己争呢!

    原来他凭着阁员的身份,可以协调其他各部的事情,完全凌驾在他这个户部尚书之上,表面上两个人平级,实则却差了一大截!

    难怪那家伙那么儒雅随和呢!敢情在这里等着,兔崽子,不当人子!

    解缙这个窝火啊!

    他频频偷看柳淳,心说太师啊,咱们是一伙的,你不能视而不见啊!再给我点权力才行,户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收税,把这块给我怎么样?

    解缙盘算着,如果他既能掌管花钱,又能掌管征税,这两项合在一起,他也不用看金幼孜的脸色了。

    很显然柳淳不会让解缙如愿的,收和支都放在一个人手里,不出事才怪呢!

    所以柳淳毫不犹豫,将征税的权力交给了夏原吉。

    老夏也没客气,他的自信来自于强大的实力。

    掌管金融多年,让他经验无比丰富,对于如何征税,是信心满满。

    “太师,下官一定不负所托。”

    柳淳含笑,“朝政事务繁杂,我算是新官上任,你们呢虽然不是新人,但也要拿出新气象。圣天子垂拱而治,咱们这些人就必须勤快一点,万万不能出了差错。”

    几个人表示赞同,其实他们现在也很懵。

    千百年来,一直有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说最接近这个理想的朝代恐怕就是两宋了。

    等到朱家皇帝坐江山,没有任何人敢奢望这一点。

    老朱如此,朱老四也是如此,甚至他在意权柄,比朱元璋还要强烈。

    谁能料到,他竟然真的放权了。

    实在是不可思议。

    怎么看都跟做梦似的。

    朝臣们唯恐梦醒的时候,朱老四就翻了脸,把现在的一切都彻底推翻。

    许是出于担忧,很难得,柳淳推行的改革,进行的调整,都无比顺利,整个文官体系,没有任何人出来反对。

    仿佛柳淳一下子变成了文官领袖,至于从前的冲突矛盾,一笔勾销,根本不存在!

    大家伙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加倍的忙碌,来填满这个有点假的梦境……或许有小朋友要问了,那永乐大帝在干什么啊?

    朱老四此刻正在密云休假,对外宣称是因为重臣接连去世,忧心伤神,不得不休假恢复。

    可事实上朱老四没那么脆弱。不管是张玉,还是茹瑺,都六七十岁了,远超普通人的平均寿命。

    朱棣伤心了几天,也就放下了。

    他现在天天陪着皇后在山里骑马打猎,玩得不亦乐乎。

    “当初还在应天的时候,我想着的就是鲜衣怒马,为所欲为,做个逍遥王爷。可惜忙活了这么多年,却只能在山林里骑马享受,没法在京城横行无忌,所以说啊,朕还算不得成功啊!”

    徐皇后懒得听了,她要不是身体不如以前,都能揍朱老四一顿。

    你丫的都当了皇帝,还想学纨绔子弟那一套,不是找打是什么?

    信不信,你要是敢跑到棋盘天街,骑马胡来,整个大明的法度,顷刻之间,就荡然无存。没准都有人敢驾车冲进紫禁城……

    朱棣感受到了夫人愤怒的目光,连忙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别当真,我就是说说而已。”

    徐皇后冷哼道:“知道,不过陛下也要小心一些,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现在你把一大摊子事,都甩给了柳淳,他的压力太大了。而且有些宵小之徒,没准会挑唆你们的关系。我可提醒陛下,千万别犯糊涂啊!”

    朱棣笑着摆手,豪迈道:“你就别担心了,我跟柳淳不过是一个白脸一个红脸,在戏台上,我们针锋相对,到了后台,就是一家人。说实话,我还想跟他亲上加亲呢!”

    徐皇后心中微微一动,她也懒得射猎了,而是跟朱棣一起牵着马往回走,一边走,还一边聊。

    “陛下,你打算怎么办?”

    朱棣笑道:“咱们孙儿跟柳淳的女儿可差不多啊!又是从小长起来,他们……”

    还没等朱棣说完,徐妙云就瞪眼睛了。

    “陛下,你听臣妾一句劝,别没事乱点鸳鸯谱……咱们那个孙儿啊,还未必入得了柳家女儿的法眼。”

    朱棣把眼睛一瞪,“这什么话?瞻基可是龙孙,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徐皇后冷笑,“陛下,你忘了于谦呢?”

    “于谦?就是柳淳的那个小徒弟?”

    “嗯!”徐妙云笑道:“我早就看出来了,那小子是柳淳挑选的衣钵传人。如果不出意外,他会成为柳淳的女婿!”

    朱棣大怒,“那小子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有点小聪明,长得也算不错。可他怎么能压得过咱们孙儿?更何况让瞻基娶了柳淳的女儿,有他辅佐着,就算朕百年之后,也能放心了,那个于谦算什么东西?”

    听到朱棣这么说,徐皇后渐渐收敛了笑容,变得格外严肃起来。

    “陛下,妾身不得不劝你一句,这儿孙的亲事,不能馄饨挑子一头热。而且以妾身看,那个于谦的确不凡。陛下跟柳淳算是知己好友。若是咱们孙儿也有一个知己,能够真心帮衬他,可比什么都好。”徐妙云淡淡笑道:“在妾身的眼里,于谦就是下一个柳淳,就是未来的贤相!”

    朱棣还真是大惊失色,从来没见夫人把一个人看得这么高?

    小小的于谦,到底有什么本事?

    “木恩,你立刻去把于谦叫来,朕要见他!”朱棣迫不及待道。



第845章 朱棣挖墙脚
    少年如葱,稍微不注意,就蹿起来老高……朱棣的印象里,于谦还是小小的一个,比起虎头虎脑的皇孙差了一大截。

    这一次再见到少年,却发现小家伙了不得,身形挺拔瘦高,乍看之下,跟他师父柳淳还挺像的。

    偏偏柳淳又那么偏爱他,会不会有什么故事啊?

    这人一闲了,就变得无聊了,哪怕天子也不例外。想到了这里,朱棣倒没有那么生气了,他让于谦坐下。
1...433434435436437...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