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江南完蛋了!

    这是一位挚友,见到金幼孜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他面沉似水,神情凝重,见面之后,就忍不住哀叹。

    “商贾,学宗,全被柳太傅给杀了,江南的斯文元气,算是彻底毁了!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

    金幼孜顿了顿,“王兄,你这是来跟我抱怨,或者是想要替什么人说话吗?”金幼孜的脸色不善,他同样是钦差之一,而且还是钦命大学士,辅佐柳淳一起办案。杀的人之中,不少也是金幼孜核准的。

    如今有人质疑,他岂能好受,若非是朋友,金幼孜都想直接把他拿下,一起法办了!

    来人同样不悦,他冷哼道:“金学士,你是不是想把我也给一起办了?那你只管动手就好了。我王行还真不怕!当初我在梁国公手下当幕友,也随着他出征各处。前不久,梁国公还来信让老夫去皇家武学,协助他教书。只不过老夫年纪大了,身体不行,才没有前去罢了……若是柳淳想要办老夫的罪,就只管下手,老夫一无所惧!”

    金幼孜能说什么,这位老先生姓王名行,是个读书人,可也是读书人的异类,他喜好兵事,却又不是纸上谈兵,他虽然是文人,但是手中长剑也杀过不下十个人。

    这样一个人物,居然也被惊动了。

    “王兄,不破不立,大破大立,这个道理你不应该不懂,太傅和我们也是为了大明的超久考虑。”

    王行微微冷笑,“金学士,过去变法,除掉了士人,如今又大杀商贾,就连一些鸿儒老臣都容不下去……江水都红了,你们又立了什么?这一点老夫是真的没有看出来。我这次过来,跟你说这些话,不是乱嚼舌根子。我准备北上,去见梁国公,把我看到的一切告诉梁国公,请求面君上奏。”

    “王行不是小人,当初柳太傅力推均田,老夫将家中千亩良田尽数捐出,老夫的后辈子侄,也都入学,尊奉柳太傅之学……只不过太傅在应天大肆杀戮,让老夫心寒了。从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

    “谁?”

    “王安石!拗相公!”

    金幼孜眉头紧皱,不悦道:“王兄,你不要胡说八道,王安石为人固执,不知变通,学问也多自相矛盾……变法之策,乱七八糟,怎么能和柳太傅相提并论。而且当世天子,英明睿智,果决强悍,更不是赵宋皇帝可比,你这是胡言乱语,不值一驳!”

    王行冷笑,“金学士,你把柳淳看得太高了,他和王安石有什么不同?不都是略微成效,便得志猖狂,大肆铲除异己,所不同的是,他比王安石更加狠辣,至于下场吗,只怕也会更加凄凉!”

    金幼孜越听越气,“王兄,你实在是老糊涂了,我现在还要去应天,跟柳太傅商议下一步的事情,你愿意北上就北上,不过作为朋友,我劝你一句,还是回家养老,不要给自己惹祸!”

    “哈哈哈!”

    王行朗声大笑,“金学士,你当老夫是贪生怕死之人吗?我去见梁国公,也不过是希望柳太傅能听得进去劝谏……既然如此,老夫就随着你去应天,只要见到了柳太傅,老夫只需要一席话语,必然让柳太傅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此老说得那叫一个信心十足,金幼孜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谁给你的信心,还说服柳淳呢?

    你知道柳太傅这段时间都做了多少事情吗?

    那些人真的是胡乱杀的吗?

    简直是笑话一样。

    柳淳推行变法,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柳淳的决定从来不是他一个人做出的……就包括处斩这些旧时代的渣滓,那也是综合了无数人的建议。

    因为不摧毁这个集团,就没法真正做事情。

    至少现在淮安和扬州的征地变得容易了。

    普通百姓只要补偿合理,是愿意让出土地的。

    问题就是这些商贾,有影响力,有舆论掌控权的,他们总想着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

    光是想想也就罢了,他们和这么干了,在淮安,窃取了数百万两的土地赔偿,怂恿人攻击汉王,甚至暗杀柳淳。

    这要是还不死,大明朝简直没有王法了!

    “王兄,你这么有信心,那我就带着你去应天,面见柳太傅。至于你想说什么,我劝你还是要仔细想妥当了……我倒不是担心你气到柳太傅,而是我害怕你自己胡言乱语,经不起推敲,被驳倒之后,恼羞成怒。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可别晚节不保!”

    王行哼了一声,“金学士,你也太小瞧老夫了吧!等见了柳太傅,一切自见分晓!”

    金幼孜还能说什么,只能带着这货,急匆匆赶到了应天。

    等他们赶来,结果愣是没有见到柳淳,足足过了两个时辰,等到了下午,柳淳才回来。

    “金大人,实在是太过繁忙了,不过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你也要忙起来了。”

    柳淳一屁股坐下,喝了口茶,这才注意到了王行,看着很眼熟,似乎有些印象。没等柳淳询问,金幼孜就主动道:“太傅,这位是梁国公昔日的幕友,王行王先生,早年的时候,下官也向他请教过学问,算是忘年交……对了,太傅如此繁忙,不知道在忙什么?”

    柳淳终于想起王行是谁,微微点了点头。

    “主要还是商业上的事情,我跟赵王朱高燧商量了一套扶持方案,正在落实。”

    金幼孜笑道:“太傅,想必手笔不会小吧?”

    柳淳轻笑道:“算不上大,也就几千万的投入,希望能让江南快速恢复起来。”

    王行绷着脸听着,到了此刻,他突然开口了,冷笑道:“太傅一手扼杀了江南的商业,如今又用国帑民财,鼓励商业发展,未免过分了吧?”

    柳淳迟愣一下,只是淡然一笑,根本没有说话。

    反而是金幼孜,他咳嗽道:“王行,你也是年高有德之人,难道你除了酸言酸语,就不会别的了吗?如此,还请你退下!”

    王行冷笑,“老夫不过说了两句实话,你们都受不了?要我说,你们最好还是别掺和了,江南只会被你们弄得越来越乱。若是想要江南好,就该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这才是最上等的治国之法,而不是像你们这样,胡乱折腾……”

    这位的话匣子打开,滔滔不断,金幼孜的老脸越来越难看,他不觉得此老是来劝架的,简直是诚心找茬儿,憋着吵架的。

    此时的金幼孜格外尴尬……他让王行过来,是担心他去找蓝玉,最好闹得翁婿有了矛盾,那就不好了。

    而且王行在儒者当中,的确是个异类,若是能把他拉拢过来,对接下来恢复应天,会有极大的帮助。

    可谁知道这个老朽竟然是这副德行,让金幼孜都恼了,他就想出言驳斥……柳淳却含笑拦住了金幼孜。

    “金先生,我们治国靠的不是嘴皮子,如何恢复江南的秩序,也是要讲究方法……不妨就让这位老先生去瞧瞧,我们在做什么。”

    柳淳说完,便挥了挥手,他才没有兴趣浪费吐沫。

    金幼孜咬了咬牙,冲着王行冷笑,“请吧!”

    王行同样切齿,不屑道:“老夫的眼睛还没有瞎,你们想欺骗我,那是痴心妄想!”

    “呸!”金幼孜不屑冷哼,“你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太傅大人岂会为了欺骗你而耍什么手段!你还不配!”

    金幼孜带着王行,一路来到昔日的皇家银行。

    此刻的朱高燧正满头大汗,声音沙哑地讲解着……在他的面前,是数百名来自各地的商人。朱高燧脸涨得红扑扑的,斗志昂扬。

    “诸位,这一次朝廷扶持的项目,主要是实业……什么是实业呢?就是你确确实实生产了商品,做出了东西……这么说吧,你要修一条路,朝廷会给你提供贷款,你要建一座桥,朝廷也会给你提供贷款。”

    “至于别的,诸如当铺,钱庄,保险……这些都会受到严格限制,原则上不会提供任何的贷款。”

    “还有一点,或许大家不清楚这一次投资的具体方向,我已经准备好了小册子……很快就要在江南开始修建铁路,大家的投资重点放在铁路的配套上面,绝对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朱高燧又道:“还有一点,本王决定投入三十万的劳力,整修江南的道路桥梁,给所有的村镇提供外出的道路。另外还有针对三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提供清洁的水源。北平已经在修建密云水库,东南的主要城市,也要有优质干净的水源……”

    “总而言之,你们只要配合朝廷,把重点放在这些相关的领域上,包括平安发财,财源滚滚!”

    朱高燧扯着嗓子介绍,而在场的所有商贾也把眼睛瞪圆了……因为他们闻到了财富的信息……这一次柳淳打击的重点是商帮这种商业和金融资本,而真正要扶持的则是实业资本……这才是清洗的本质!

    “王行,你不觉得自己很浅薄吗?”金幼孜幽幽道……




第814章 这有个超大工程
    柳淳在应天除了杀人之外,他还整理之前的著书,进一步撰写有关治国的看法……到了现在,没人敢轻视柳淳的一言一行,因为他不光是权臣,宠臣,更是十足的煞星,跟他做对,可是会掉脑袋的!

    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几千具无头尸体就摆在那里,警告着每一个轻视柳淳的人。

    所以当柳淳的书籍一经问世,就掀起了热潮,至少对于官员来说,每个人都需要买一本。不但要买,还要吃透了。

    不懂太傅想什么,可是会死得很惨的!

    当人们翻开柳淳的新书,大家伙顿时耳目一新,甚至是醍醐灌顶……太傅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开篇柳淳就针对江南盛行的无为而治的主张,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过去的报社经常鼓吹,觉得朝廷不该干涉生意上的事情,也不该过多影响商业运作……要把商业交给商人来负责。

    他们的理由也很强大,任何人都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商人要赚钱,要信誉,就要做出最符合长远利益的思考和决断……这个决定显然会比朝廷的设计更加合理科学!

    很显然,有人已经学会了利用柳淳的方法。

    不过这样明显有逻辑差错的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

    柳淳开宗明义,就指出商人之间的竞争,并非都是合理合法的,相反,有太多的竞争手段,是拿不上台面的,是不该做的。

    竞争是这样,而财富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能简单认为多赚了钱,就是让财富增加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一群人进了赌场,最后有人大赢出来,口袋里装满了银子,代表财富增加了吗?

    显然没有,赌博只是财富转移……如果硬要去说,反而是财富减少了——一大群壮劳力,不去搬砖干活,反而搬麻将,还不是社会财富的损失。

    由此观之,经济活动也存在着财富转移和创造财富的差别。

    拿发生在淮安的事情来说……一群商人提前知道了消息,大肆囤积土地,抬高价格,换取更多的征地补偿,赚了数百万。

    对他们来说,的确是赚钱了。

    可对大明来说呢?

    不但没有增加财富,还造成了财富流失,影响了正常的建设。

    当一个集团,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必然会损害到其他的利益集团。

    而朝廷的使命就是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利益协调,寻求公平和秩序,引导整个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合理分配。

    柳淳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也很现实的东西……商人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公平竞争,就像那些早期的盐商。

    他们一旦获得了特许,拥有了经营食盐的“窝本”,他们根本不会拿出来分享,而是会当成传家宝,留给子孙后代,永远视作聚宝盆。

    至于其他人,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又何来竞争可言呢?

    朝廷还有一项使命,就是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基础……这就是说,有一些行业,必须掌握在朝廷的手里,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掌控了一些优势资源的商人,就可以压榨其他对手,迫使对方就范。

    所以说,在没有朝廷干预的情况下,市场上呈现出来的,根本不是竞争,而是弱肉强食……

    “王行,这是太傅近期的著作,江南的不少官吏都在研读,而且已经上呈陛下,看意思,陛下也会下旨刊行天下,你觉得太傅之轮如何啊?”

    面对金幼孜的质问,王行老脸涨红,他已经看了整整一夜,看得两只眼睛充血。

    柳淳的书不复杂,道理也很直白浅显,可就是这种直白的东西,往往能直指核心。

    相比起文人们天真的呓语,这才更接近真相。

    想想自己之前说靠着一席话语,就让柳淳幡然悔悟……这简直就是绝佳的讽刺,人家已经站在了自己难以触及的高度,在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和柳太傅比起来,或许自己才是那个该幡然悔悟的人。

    “我,我或许是错了……可,可柳太傅能和他书中所写一样吗?又如何证明,他不是空谈?”

    王行大声争辩着,老脸涨得通红。

    金幼孜冷笑道:“王行,你不光浅薄,而且还固执……本来我是没工夫搭理你的,不过为了让你死心,就让你见识一下,朝廷是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也好让你开开眼界!”

    王行早年跟随蓝玉,作为军中的文人,统筹军械粮草,士兵粮饷,他还是很有一套的。

    至于衙门有多大的本事,他是一清二楚。

    王行坚信,让衙门处理这些事情,只会带来可怕的贪墨,比起柳淳所说的情况,还要糟糕一万倍。有这些人添乱,整个经济只会更差,商贾百姓,都会遭殃,

    不信咱们就瞧着吧!

    果然,王行来到了应天府衙,得以亲自观摩朝廷的运作。

    当他进入衙门的第一时间,最大的感觉就是人多!

    密密麻麻,到处都是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衙役,而是以八品九品的小官小吏居多。他们到处忙碌,进进出出。

    下面的情况要上呈,上面的命令要下达。

    忙得好像陀螺,看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在繁忙之中,透着强大的秩序。

    这些官员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弄清楚当地的情况真正了解治下是怎么回事。

    有多少户口,有多少百姓,这是最基本的……可就是这一点,过去很多衙门都闹不清楚,怎么能指望他们治理好地方呢?
1...411412413414415...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