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父皇,干脆让师父回京算了,让他老人家坐镇,孩儿也能轻松一些!”

    “呸!你想什么呢?”

    朱棣恶狠狠道:“师父,师父!你天天不提几遍姓柳的难受是吧?你是未来的大明天子,你要学会自己决断,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师父来吧?”

    朱高炽翻了翻白眼,我才不犯傻呢!

    假如我真的当了皇帝,我就把一切都甩给师父,当个撒手掌柜的,我和父亲是不一样的。朱高炽暗戳戳想到。

    朱棣眉头紧皱,他挺讨厌柳淳的,而且还是没有道理那种……如果硬要说为什么?或许就是柳淳太让人嫉妒了。

    年少成名,文武全才,名扬天下,弟子徒孙一大帮,两朝宠臣,官居极品……就连家里都十分和睦,三位夫人,各有所长,儿女俱全……简直没有缺点,活得都不像个人了。

    遍观史册,就算是诸葛武侯,还要娶个丑女呢!也没像柳淳这么顺啊!

    所以朱棣把柳淳按在了应天,他倒要看看,这小子面对刺杀,他会怎么样?是继续扮演圣人?还是干脆亮出獠牙?

    “孩儿觉得师父还是会公事公办的,他不会把私人感情带入国事当中。”朱高炽认真道。

    朱棣冷哼,“他要是真那样,父皇就立刻罢免了他!或者干脆封他衍圣公,放在庙里供起来算了。”

    朱高炽一副不屑一顾的模样,别的不敢说,我可比你更了解师父。他老人家就不是那样的人!

    正在这时候,杨士奇突然求见。

    在他手里捏着厚厚的一摞名单,他的额头冒汗,浑身微微颤抖,神色和脚步,都带着慌乱。

    “陛下,这是应天送来的名单,请陛下勾绝!”

    朱棣微微迟疑,突然笑道:“是勾绝吗?人很多?”

    杨士奇连连点头,“足有上千个,臣恳请陛下法外开恩,以示仁慈。”

    朱棣哈哈大笑,把名单接过来,连看都没看,提起御笔,直接在封面上画了个鲜红的叉。

    “都杀了吧,不用看了!”

    “啊!”

    杨士奇大惊失色,不可以啊!

    他急忙道:“陛下,这次应天勾绝的人犯太多了,如此一来,今年要杀的罪犯会比历年都多,毕竟人命关天,陛下可以酌情宽宥几个……哪怕发配海外也好,若是全数勾绝,一个也没有放过,臣唯恐会有人议论。”

    朱棣摇头,“议论?朕从来就不怕议论!既然是太傅上奏,朕怎么会轻易更改!这些人自己找死,若是让朕做主,只会杀得更多!行了,你不要废话了,赶快下去吧!”

    杨士奇还能说什么,只能捧着厚厚的一摞名单下去,这一次是真的要血流成河,血染秦淮河了。

    ……

    应天大牢,柳淳坐在太师椅上,有狱卒不断将一个个犯人送到他的面前,供柳淳做最好的核实,然后就要送去法场。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被推到了近前。

    此人仰起头,盯着柳淳,眼神复杂,半晌,他才缓缓道:“柳大人,老夫当年可是帮过你的!”

    柳淳没有说话,只是微笑。

    老者又道:“老夫不过是办学而已,莫非也惹到了柳太傅?”

    柳淳摇了摇头,“朱守仁,自从永乐二年,你在江南办学,到底是什么目的,你我都清楚……你表面上打着支持科学的旗号,可暗中却是还在讲着儒家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不过是重新打扮了一下,就想瞒过我的眼睛吗?”

    朱守仁无奈道:“读了一辈子的书,到了这把年纪,却变得没用了,老夫不甘心啊!不过……柳太傅,这样就该杀吗?你不是讲做事要守规矩吗?大明的哪一条法令规定,不许宣讲儒学?哪一条说跟你做对,就要杀人?你这样做,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哈哈哈!”

    柳淳朗声大笑,“朱先生,我收回之前的话,过去我不认同孔老夫子的学问,可他老人家也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诛杀少正卯!我不是说少正卯是错的,而是要推行新的学问,就必须断然处置旧时代的渣滓!”

    柳淳森森道:“你虽然没有直接和三义社勾结,可是你们这些人互为表里,整个应天,乃至江南,都是你们搞乱的……所以要重新整顿江南,整顿大明……我就不得不杀人!”

    “不管你曾经做过什么,到了这时候,你都该死了!你死之后,我会用四书五经替你殉葬的!”

    朱守仁咬了咬牙,晃着苍白的头颅,恶狠狠盯着柳淳,他突然大笑。

    “柳淳,你今天杀我们这些人,早晚有一天,你会作法自毙,害了你自己!老夫在地狱里先占个位置,等候你柳大人!“

    柳淳面色不改,只是让狱卒把朱守仁拖下去,送到法场。

    这些老朽不除,变法才会有反复的一天。

    柳淳毫不犹豫道:“再把下一个拖上来!今天主要杀这些理学名臣!”




第812章 干干净净的江南
    “去岁八大钱庄分别向你的书院捐赠了数十万两之多,你有什么想说的?”

    柳淳的面前是一个苍老的儒者,他须发皆白,眼神却十分明亮,不屑地瞧着柳淳,淡然吐出两个字:“人心!”

    虽然朝廷信了你的鬼话,推行科学,打压儒家,但是没有关系……两千多年,儒家遇到的危局多了去了。

    曾经法家盛行,黄老之学占据朝堂,再后来,释教西来,扰乱道统……可结果呢?这些乱七八糟的学问都被压制下去了,天下依旧是儒家的天下,孔孟之道,深入人心!

    “他们愿意捐钱,愿意弘扬正道……柳淳,你当真连人心都要管吗?你也太霸道了!”

    柳淳哈哈大笑,“我不管人心,可我要管这些钱的走向!艾固本,你难道不清楚,钱庄向你们捐钱,是为了躲避纳税吗?”

    “什么?”苍老的艾固本吓了一跳,他万万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一层的关系。

    “你胡说!”

    老头须发皆乍,怒喝道:“柳淳,你这是罗织罪名,陷害无辜,你卑鄙!”

    “哈哈哈!”柳淳不屑冷笑,“艾固本,就算我陷害你们,可你能说得清楚,为什么一个书院,不过数百名学生,每年要接受几十万的捐助?你的钱都用在了哪里?”

    “我,我只有用处,用不着你们管!”

    柳淳冷笑,“在大明朝,没有法外之地……尤其是关乎纳税的大事,更是比天还大!你创办书院,勾结一些人讲学,明着探讨学问,反对变法,暗中呢,干着勾结商贾,替他们避税的勾当,这就是你的正道?你所谓的人心吗?”

    “你,你胡说!”艾本固疯狂反驳,晃着苍白的头颅,破口大骂。

    可柳淳已经懒得听了。

    按照柳淳的想法,他一直不希望走到这一步。可是他又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许多人是宁可死,也不愿意做出改变。

    商贾勾结官吏,拉拢儒者,掌控舆论……这样一来,他们彼此配合,就可以轻松攫取财富,为所欲为。

    靠着这种手段,固然快速聚敛财富,但是对这个天下来说,非但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腐蚀官僚体系,颠倒黑白,把江南弄得一团糟。

    所以像三义会这种野心勃勃的豪商,跟他们勾结在一起的官吏权贵,还有甘心替他们摇旗呐喊的儒者,报社,通通都成了清理的对象。

    或许其中有人是冤枉的,可柳淳已经不准备给他们机会了。

    尘归尘,土归土,这些旧时代的渣滓,就该被扫进垃圾堆!

    ……

    应天的百姓,多了个看热闹的机会。

    每天都有人被处死,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名噪一时的大人物。或许对于柳淳来说,他们小到不能再小了,可是在普通百姓看来,这些人就是天!

    皇族之中,庆成郡主,还有她的两个儿子,因为勾结商贾,贪墨巨万,加之许多为非作歹的恶事,被判处斩立决。

    朱棣发了善心,赐死了庆成郡主,她的两个儿子却难逃这一刀。

    就在斩杀他们的这一天,有几十名衣衫褴褛的百姓赶来了,他们都盯着法场,盯着这两个被杀的人。

    当他们人头落地的那一刻,这些百姓才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他们就是在均田之中,被分到土地,然后又被庆成郡主一家,想尽办法夺走土地的百姓……敲诈、勒索、诬陷,甚至是扒开河堤,淹没一个村子,造成二百多人丧命!

    一个郡主府邸,罪孽罄竹难书!

    “朝廷英明,吾皇万岁!”

    百姓的欢呼之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各地的报社也都动了起来,他们遵照朝廷的指令,将发生在应天的这一切,向各地传播。

    这一次的报纸内容不再是混乱的,也不是混淆黑白,悚然听闻……基本上客观公正地报道了处死这些人的原因。

    有贪墨害民,也有囤积居奇,收买官吏……以三义社为核心的晋商、盐商、还有许多海商,都难逃一劫。

    在所有人物当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个叫方昇的家伙。

    这位是何方神圣呢?

    竟然值得大家伙如此在意?

    他的地位不高,也不是官员,他早年读过书,还进过国子监,但是很可惜,没有等到名额,不能入仕为官,困在京城,花光了积蓄,穷困潦倒,几乎到了绝境。

    但是接下来方昇的经历就像开挂了似的。

    他突然得到了钱,突然开了一家青楼,突然手下有了一大帮人……二十年的功夫,一跃成为秦淮河最大的老板。

    没有人知道他有多少钱,也没人知道他掌控了多少青楼女子,还没人知道他结交了多少权贵……从洪武朝,到建文朝,再到永乐朝。

    他都屹立不摇,虽然中间遇到过危机,可他都挺了过来,并且生意越做越大,这样一个人物,在百姓的心中,就是神仙。

    当他被处死的时候,整个秦淮河的青楼都惊动了。

    无数女子清水着脸,一尘不染,来观看这位大豪的死。

    她们连眼皮都不眨,就这么看着。

    平时身材修长,满身书卷气的方昇,此刻邋遢,污秽,头发胡子竟然还有白的了。他卑怯地跪在地上,浑身瘫软,比一摊烂泥还不如。

    他茫然向四周看着,希望能有人救他。

    可是戏文里常有的刀下留人桥段,并没有发生在他的身上。

    伴随着鬼头刀,他的人头飞出,血溅三尺!

    这一滩血,彻底震撼了所有人。

    长久以来,在中原大地,一直存在着庙堂和江湖。

    有人说皇权不下乡,其实这个说法还不准确。

    皇权不能去的地方多了。

    比如一些行会,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朝廷管不了……比如说很多商行店铺,招收学徒工,就有明确的规定,师父打你,骂你,受不了,自己死了,或者遇到了意外,师父一概不用负责。

    这套规矩同样适用于一些江湖艺人。

    另外就是青楼,这里也不是朝廷能染指的。

    朝廷无法染指,绝不代表着没有压榨,没有黑暗……相反,这里面都是藏污纳垢,可怕到了极点,活生生吃人!

    一个青楼秦淮河的大老板被处死了,应天最大的流氓头子授首了。

    原来真的有一种力量,能够清理这些杂碎……虽然不敢说天下一片光明,再也没有不公不义……但至少有人管这些事情了。

    千百年来,没人敢碰的东西,有人处理了。

    朝廷开始主持公道,遇到了事情,只好朝廷会成为大家的指望……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人惊叹了。

    朱棣登基之初,大刀阔斧,处理过乱七八糟的势力。

    柳淳执掌锦衣卫之初,也曾整顿过……但是相比起这一次,规模和力度都小了太多。

    而且这一次是真的触及到了核心,触碰到了过去没人触碰的领域……商贾,儒者,各界名流,甚至连寺庙,都遭到了清理。

    柳淳给朱棣上去了一千人的勾决名单,可事实上,柳淳处死的人数,超过了五千!

    不光是应天,包括苏州,松江,镇江,杭州,扬州,泰州,淮安,还有凤阳,清洗像是一阵巨大的台风,席卷呼啸而过。

    狂风席卷之后,留下了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净!

    “师父,您老人家终于施展了霹雳手段,弟子简直五体投地!”

    朱高燧热情洋溢,兴奋地挥舞胳膊……这些日子以来,他也出了很大的力气,几乎每一天,朱高燧都处在亢奋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向他求情,也有人试图暗杀朱高燧,不过全都不算什么了。

    “晋商在江南的势力,还有徽商,海商,苏州商人,盐商,全都受到了重创……传统的商帮也该走向终结了。”

    朱高燧咬了咬牙,他终于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过去他总是别扭的地方所在。

    “师父,这段时间办案子,我想清楚了……过去,我大哥,二哥,甚至我爹,他们瞧不上我干的事情,觉得我就是贪财好利……其实我是被这些人害了,我跟他们不一样的,我是正儿八经的实业家!我是靠着创造财富发财的,我是在推动大明朝进步!”

    柳淳轻笑,朱高燧这货是真会替自己脸上贴金啊!

    见师父鄙夷,朱高燧更不服气了,“师父,我已经向齐王买下了三十万倭寇壮丁……您老猜我准备干什么?”




第813章 扶持实业
1...410411412413414...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