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话语之间,虽是夸赞,但针对意味明显。
“多谢夫人夸奖。”对于方茹的敌意,楚嘉怡心中早有准备,也不愿轻易得罪,只是垂头道:“婢子来到府里之后,领府里的工钱,为府里做事,自然也要遵守府里的规矩,而夫人您掌管府中事宜,受老爷重视,婢子恭顺些也是应该的。”
方茹冷冷一笑,态度好似宽和了些,缓声说道:“难得你能明白这些道理,倒没有因为被老爷收为贴身婢女而忘乎所以,失了尊卑。”
然而,说到这里,方茹笑容一敛,却又恢复了之前的冷艳,一双杏目盯着楚嘉怡,又说道:“不过,你虽然态度恭顺也懂规矩,但给人的前后印象,未免也相差太大,你说,这究竟是因为我之前误会你了?还是因为你城府太深变脸太快了?”
楚嘉怡轻轻一皱眉,觉得方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方茹误会自己不好,说自己城府深沉也不好,不管选择哪个都会被抓住破绽,但楚嘉怡倒也有些急智,沉默片刻后,却是说道:“是婢子让夫人您误会了。”
听到楚嘉怡这般回答,方茹突然笑了。
与之前的笑意不同,却没了那咄咄逼人的气势。
“原来如此。”方茹好似终于不再刁难楚嘉怡了,缓声说道:“从今往后,你就是老爷身边的贴身婢女了,虽只是负责老爷身边杂事,但也干系重大,可要用心做事,但许多时候,事情做得太多,却也不好,要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如此才能在这里继续呆下去,你可明白?”
楚嘉怡依旧垂首道:“婢子明白,分内的事情是该做的,但本分外的事是不能做的。”
“你明白就好。”
方茹点了点头,好似很满意楚嘉怡的表态,但眉头却是轻轻蹙起。
方茹这次特意找来楚嘉怡见面,除了敲打与下马威之下,更是因为方茹受了赵俊臣的叮嘱,要她盯着楚嘉怡,所以打算借着机会观察一下楚嘉怡的性子为人,好做到心中有数。
没想到,这个楚嘉怡竟是不简单,将自己言语间的明枪暗箭尽数躲过,进退有据,不留破绽,一时间方茹竟是有些拿她没办法。
这样子的女子,显然颇有心计,留在赵俊臣身边,却是让方茹更加不放心了。
不过,正因为如此,方茹也不再继续为难楚嘉怡,只是打算日后慢慢观察,所以挥手道:“既然如此,我也就放心了,你下去吧。”
在方茹的咄咄逼人的态度下,楚嘉怡其实也是不好应对,待听到了方茹的吩咐,心中不由的长出了一口气,向方茹再次行礼后,就快速离开了。
盯着楚嘉怡离去的背影,方茹突然向身边婢女小碧说道:“这个楚嘉怡,身材苗条修长,气质也好,倒是适合粉色,你一会给府里的人吩咐一声,多给她做几身粉色衣装裙裤,她如今是老爷身边的贴身婢女,穿着却也不能太寒酸了,否则会丢了咱们赵府的脸面。”
小碧身为方茹的贴身婢女,哪里还不明白方茹的心思?自是连忙应是,并说道:“依婢子看,粉色配绿边,穿在这位楚佳宜姑娘身上,必会更加好看。”
赵俊臣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过,但方茹早已是看明白,赵俊臣应该是不喜欢粉色的,至于粉配绿的装扮,赵俊臣更是不喜,所以方茹也从来不这么穿着。
如今方茹让人给楚嘉怡制作粉色衣服,却是因为她有危机感了,这是在未雨绸缪。
…………
另一边,赵俊臣并不知道方茹的这些小心思。
官场之中,爬的越高,需要关注的事情就越多,只要有心,就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公务、也永远都有完结不了的明争暗斗。
所以,安排了楚嘉怡的事情后,接下来的事情赵俊臣就全部交给方茹了,而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要做。
比如,赵俊臣刚刚得到消息,自山东菏泽之后,又有难民来京告状了。
南巡筹备的纰漏,越闹越大。
~~~~~~~~~~~~~~~~~~~~~~~~~~~~~~~~~~~~~~
ps:抱歉,昨天的事情还留了点尾巴,爆发时间放在周一周二。(未完待续。)
摄政大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即插即用(第一更!).
…………
就在方茹召见楚嘉怡谈话的时候,才离开赵府不久的魏槐,却是再次求见了赵俊臣。
得知魏槐去而复返,赵俊臣不由一愣,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情,不敢怠慢,忙让人把魏槐带到书房密谈。
等魏槐来到书房后,赵俊臣问道:“魏先生,这般去而复返,可是出了什么事?”
魏槐点了点头,沉声道:“厂督大人,卑职刚刚得到消息,又有难民入京告状了,而且这次一口气来了两波,皆是江浙境内的百姓。如今已是到了北直隶顺德府附近,大约明天此时,就会到京。”
对于这些情况,赵俊臣早有预料,并不怎么在意,只是叹息一声,悠悠道:“他们来的倒是极快,想来也是贪官作孽,让他们心中怨愤,当真可怜。如今随着各地的难民接连上京告状,这南巡筹备的纰漏,也是越闹越大,而太子他们,恐怕也会越加的手忙脚乱了。”
魏槐见赵俊臣并不在意,却是目光一闪,又说道:“厂督大人,本来这点事情,咱们西厂早就有了准备安排,卑职也不应该为此而刻意烦扰大人。然而卑职心中有一计谋,却是需要大人配合,若是实施得当,既可以让太子的声名愈加败坏,也可以让咱们查探清楚,那楚嘉怡的背后之人,究竟是不是太子殿下!”
见魏槐神色认真,赵俊臣微微一愣,沉吟片刻后,对于魏槐的心中想法,已是了然。
魏槐一向自视甚高,又是以赵俊臣的左膀右臂自居,然而今日在他推测楚嘉怡的背后主使会是太子朱和堉的时候,赵俊臣的态度却是不可置否,好似并不相信。
对于赵俊臣的这般态度,魏槐表面上看似不在意,但心中恐怕也憋着一口气,存着证明自己的念头。而如今有了机会,可以证明自己的推断正确,自然也不会错过。
明白了魏槐的心中想法后,赵俊臣自是不会拒绝,露出饶有兴趣的表情,笑着问道:“哦?不知魏先生的计划,必是极好的,却不知要怎样安排?”
…………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却说那楚嘉怡,在成为了赵俊臣的贴身婢女之后,虽说受到了善妒泼辣的方茹敌视,马上就被敲打了一番,但她在赵府中的地位,却是大为提升了,在赵府之中,若论身份地位,如今已是仅次于方茹与许庆彦两个人而已。
所以,等到楚嘉怡回到了自己房间,一些已经得到消息的赵府总管、管事们,已是在那里等候多时了,相互介绍认识之间,对楚嘉怡颇为讨好。
接着,在这些人的安排下,楚嘉怡在赵府里的居所,换成了更大更敞亮的屋子,一应生活用品,皆是高档贵重;而派发给楚嘉怡的衣裙,也变得更加讲究精细;每月的例钱,更是足足多了五倍有余。
不过,对于这些东西,楚嘉怡心中并不在意,好不容易将他们打发离开,又向厨娘周梨花报了平安之后,楚嘉怡也不耽搁,就一路打探着,向着赵俊臣的书房走去。
楚嘉怡潜入赵府,就是为了搜寻对赵俊臣的不利证据,而赵俊臣的书房,自然是楚嘉怡眼中的重中之重。
正好,赵俊臣把她收为贴身婢女后,磨墨铺纸、收拾书房之类的工作,都是由楚嘉怡负责,所以没了其他事情后,楚嘉怡自是第一时间去了赵俊臣的书房,期望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情报证据。
然而,当楚嘉怡来到了书房外不远处,却看到两名赵府下人,正在那里候着。
这两名赵府下人,显然也知道了楚嘉怡成为赵俊臣贴身婢女的事情,见到楚嘉怡出现,不敢怠慢,连忙迎了上来。
“见过楚姑娘。”来到楚嘉怡身前后,一名身材较为高大的赵府下人,带着满脸讨好的笑容,恭敬的说道:“听说楚姑娘如今成了老爷身边的贴身婢女,今后可要对咱们这些人多多照顾啊。”
另一名赵府下人,却是内向一些,只是偷偷的看着楚嘉怡的美貌,面色微红。
楚嘉怡神色柔和,轻声道:“这是自然的,咱们同为赵府办事,今后自是应该相互照顾。”
说着,楚嘉怡又问道:“两位在这里候着,不知是为了何事?”
听到楚嘉怡询问,那名性子较为内向的赵府下人,总算找到了机会,有些磕巴的回答道:“回、回楚姑娘的话,老爷他正在书房里办理公务,许爷正在旁边伺候着,而我们两个候在这里,却是怕老爷有什么吩咐,一些端茶跑腿的小事,总不能让许爷去办吧?”
随着这人话声落下,那名身材较为高大的下人,又是讨好的补充道:“今后楚姑娘也是和许爷一般伺候在老爷身边了,要是有什么事,姑娘您和许爷一样,吩咐我们这些下人去做就是。”
楚嘉怡微微一愣,看了看天色,时间不过是下午申时,又问道:“这个时候,老爷他不是应该在吏部衙门吗?”
还是那名身材较为高大的下人,笑着回答道:“这可说不准,就要看朝务的多少和老爷的心情了,在朝务不多的时候,老爷经常会带着折子回府里办公,毕竟终究还是咱们府里舒适些,召见客人的时候也不会引人注目。不过,以咱们老爷的身份,这么做也没谁敢说什么。”
听到这般解释后,楚嘉怡眉头微蹙,但还是谢过了两名赵府下人,移步走向了书房门外。
“进来吧。”
冲着房门轻敲两声后,楚嘉怡听到了赵俊臣的声音。
推门进入书房,楚嘉怡抬头看去,却见正如那两名赵府下人所说的,赵俊臣正在书桌前处理吏部和西厂的折子,而许庆彦则在一旁伺候。
然而,赵俊臣虽然让楚嘉怡进来了,但并未抬头,而是继续低头审阅着一份折子,眉头微皱,不知在考虑着什么,沉吟片刻后,似乎终于拿定了主意,又执笔在折子上写下了批复。
自见到了赵俊臣后,楚嘉怡就觉得,赵俊臣的气质形象,完全颠覆了自己对贪官奸臣的印象,如今也是如此。
看赵俊臣处理公务时如此认真,一丝不苟,又哪里有贪官奸臣们那碌碌无能却又为所欲为的样子?
转头向着书房四周打量,亦是装饰简单,书籍很多,却不见丝毫奢华。
“这个贪官,倒是随时随地都在装模作样。”
楚嘉怡暗暗想到。
就在楚嘉怡暗思之间,赵俊臣也终于批复完了一份折子,抬头向着楚嘉怡看去。
待见到来人是楚嘉怡之后,赵俊臣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的模样。
“哦?本以为你要准备到晚上时候,怎么这么快就来了?”赵俊臣上下打量了楚嘉怡几眼后,缓声问道:“你那边都准备好了?”
楚嘉怡向着赵俊臣屈身行礼,柔声道:“回老爷,府里的那些管事办事很快,为婢子换了屋子、派发了衣装、更替了腰牌,也讲明了老爷身边的各种规矩,大都已是准备妥当了,所以婢子也不敢耽搁,听说老爷还在书房办公,就赶过来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你倒也勤快,不枉我对你的看重。我这里不像是厨房那边,规矩反而不多,平时听我吩咐用心办事,在我办公的时候轻手轻脚一些,别弄出太大声响就好。”
说着,赵俊臣又吩咐道:“既然来了,也别闲着,先做事吧,为我磨墨。”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楚嘉怡恭声应是,来到赵俊臣身边,手脚麻利的为赵俊臣磨墨备笔。
只见楚嘉怡磨墨时动作熟练,力匀而急缓适中,加水浓度适中,没片刻就为赵俊臣磨好了墨汁,然后又取过笔架上的兔毫,轻轻的沾染了些墨汁,然后又将兔毫递给了赵俊臣。
动作不快不慢,悄无声息,一边磨墨,一边观察着赵俊臣的动作,待赵俊臣阅览完了折子,楚嘉怡恰好将兔毫递到了赵俊臣手中。
见到楚嘉怡的动作,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过兔毫在折子上落笔,却见笔下的墨迹细腻均匀,浓淡正好,不由夸奖道:“这磨墨不仅是个细活,而且也是一门本事,易懂难精,需要下不少功夫,嘉怡你说自己仅只是读书识字,恐怕是过谦了,看你磨墨的手段,想来学问也是不错的。”
说着,也不等楚嘉怡谦逊,赵俊臣已是瞪了旁边的许庆彦一眼,又说道:“说起来,庆彦他的父亲许老夫子是我的授业恩师,学问极佳,许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但庆彦却是连墨都磨不好,不是太浓就是太淡,墨迹总是一到纸上便扩散四处,平白让人笑话。”
听到赵俊臣的打趣,许庆彦偷偷看了楚嘉怡一眼,面色微红。
楚嘉怡只是轻声说道:“老爷过赞了。”然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细心的继续为赵俊臣磨墨备笔。
赵俊臣一笑,也不在意,只是继续的批阅折子。
一时间,书房中悄无声息。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敲门声传来。
随着赵俊臣一声“进来”,楚嘉怡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须的大汉,快步走进了房间。
这名大汉年纪三十有余,身穿着西厂服饰,楚嘉怡却是见过几面,正是赵俊臣的另一名长随——秦威。
秦威平日里负责赵俊臣的随行护卫,以及与西厂之间的联系,倒不似许庆彦那样随时都候在赵俊臣身边。
~~~~~~~~~~~~~~~~~~~~~~~~~~~~~~~~~~~~~~
ps:其实这段时间以来,虫子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又是工作码字两头忙,已然到了极限,本以为再坚持一下就能撑过去,结果没能撑过去,反而病了一场,刚从医院回来,今天恢复更新,还会把前两天的断更补上,说好的爆发也依然会有,希望大家可以见谅!(未完待续。)
摄政大明 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与探查(第二更!).
………
见到秦威的出现,楚嘉怡先是心中一惊,然后又是一喜。
秦威负责赵俊臣与西厂之间的联系,如今突然求见,必是有什么重要事情禀报!而楚嘉怡也可以借此机会,打探到赵俊臣的情报消息。
然而,秦威进入房间之后,原本正想说些什么,但看到一旁的楚嘉怡后,却突然闭口不言了。
此时,赵俊臣正好批复了一份折子,抬头看到秦威的神色后,犹豫了一下,却是向楚嘉怡吩咐道:“正巧有些饿了,你去拿些茶点来。”
明白自己不过是刚刚来到赵俊臣身边,赵俊臣对自己还不大信任,所以楚嘉怡也不迟疑,答应一声后就离开了书房。
然而,在出了书房后,楚嘉怡并没有去准备茶点,而是向那两名正候在书房外不远处的赵府下人招了招手。
那两名赵府下人见是楚嘉怡召唤,不敢怠慢,连忙来到了楚嘉怡身前,并问道:“楚姑娘可是有事情吩咐?”
楚嘉怡轻声问道:“刚才却是忘问了,两位怎么称呼?”
见楚嘉怡这般询问,两人皆是大喜,那名身材较为高大的赵府下人连忙答道:“回姑娘的话,我叫毛鑫。”
那名稍显内向的赵府下人,也是跟着说道:“我叫鲁宁。”
楚嘉怡点了点头,然后浅浅一笑,说道:“老爷饿了,想要吃些点心,可我要为老爷备笔磨墨,却是有些脱不开身……”
听楚嘉怡这么说,毛鑫连忙答道:“这点小事,不用劳烦楚姑娘,我们去准备就好。”
说着,毛鑫也不迟疑,立马就转身去了。
鲁宁却是依旧站在那里,没有随着毛鑫离去,只是期期艾艾的想要和楚嘉怡说些什么。
见到鲁宁这般模样,楚嘉怡暗中眉头轻蹙,不想与他纠缠,却是又轻笑着补充道:“对了,老爷他还要些茶水香茗。”
听到楚嘉怡的吩咐,鲁宁露出些许失望神色,但还是转身去准备茶水了。
将两人打发走后,见书房周围再也没了其他人,楚嘉怡轻出了一口气,然后却是靠在了书房窗外,支起耳朵,探听着书房里面的谈话。
…………
还好,秦威的禀报才刚刚开始,楚嘉怡并没有错过什么。
只听书房之中,先是一道粗豪的声音响起,应该是秦威在说话。
“厂督大人,西厂番子刚刚得到消息,又有难民要入京告状了,这次一口气来了两波,都是江浙地方的百姓。”
然后,楚嘉怡就听到赵俊臣的声音响起:“哦?又是因为南巡筹备的纰漏?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来到京城?”
秦威答道:“据番子们说,这些难民已是到了北直隶顺德府地界,大约明天此时,就会到京。”
赵俊臣却是叹息一声,说道:“如今随着各地难民不断来京告状,太子接下来的麻烦,怕也会越来越大,想遮掩都不成了。”
听到这里,楚嘉怡心中一沉。
这些日子以来,京城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楚嘉怡自然也听说了一些,也知道太子朱和堉如今的麻烦,如今听赵俊臣提及此事,自也是更加的留心细听。
而书房之中,接着却是许庆彦的声音响起:“少爷,那咱们该怎么做?”
赵俊臣的声音沉默了片刻,似乎正在考虑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太子的储君位置,之所以稳固,原因有三;一是陛下对他的看重,二是他本身的贤明名声,三则是都察院对他的拥护,只要这三者依旧存在,太子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而如今,南巡筹备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陛下他必然会对太子的办事能力心存疑虑;而针对太子的流言已然兴起,即使想要平息,也是根本不可能了,太子的名声,也再难像从前那般贤明。如此一来,太子他的三大根基,竟已是有两样动摇了。”
许庆彦应声道:“是啊,如今就剩下都察院了。”
赵俊臣却是一笑,缓缓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所发生的种种,恐怕是有人在刻意针对太子,手段倒是高明,不动声色之间就动摇了太子根基,如今又怎会独独放过都察院?昨日那山东菏泽的难民去都察院告状,但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都察院竟是没有受理。这件事看似寻常,但正是针对都察院的伏笔。你们想想,南巡筹备的纰漏一旦闹到了朝廷中枢,太子定然是一身麻烦,而都察院拒绝受理难民案件的事情,就是他们庇护太子的明证,到时候被人弹劾,也必会迎来一场清洗整顿。而一旦失去了都察院的拥护,太子的位置,怕也就不安稳了。”
许庆彦恍然说道:“原来如此,看来这太子在接下来定是会不好受了。”
赵俊臣又是沉吟片刻后,说道:“不过,都察院的那些人如今恐怕也想到了这一点,等到这第二批难民入京的时候,他们定会抢先受理案件,除了摆脱他们庇护太子的嫌疑之外,也是把案子接下来的发展掌控在他们自己手中……”
说到这里,赵俊臣好似下了什么决定,却是向秦威吩咐道:“秦威,你马上把这批难民来京的消息,暗中通知刑部与大理寺,让他们赶在都察院之前把这批难民接到手中。如此一来,这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由不得都察院做主了。”
“卑职明白。”秦威答应后,却又迟疑道:“不过,当初山东菏泽的难民来京告状的时候,刑部和大理寺也同样没有受理,如今……”
赵俊臣却是说道:“放心吧,刑部和大理寺当初不受理案件,是想要把事情闹大,如今事情已然闹大了,他们就会琢磨着要把事情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另一边,许庆彦已是说道:“原来如此,还是少爷看的明白。”
~~~~~~~~~~~~~~~~~~~~~~~~~~~~~~~~~~~~
接下来,赵俊臣又与秦威商量了一些细节,当秦威离开书房的时候,却正好看到楚嘉怡端着茶点来到书房门外。
又看到不远处正有两名赵府下人在旁边候着,秦威也没有怀疑楚嘉怡偷听,只是向楚嘉怡点头示意后,就快步离去了。
楚嘉怡看着魏槐离去的背影,看似神色寻常,心中却是思绪百转!
通过刚才在书房外的窃听,楚嘉怡得到了两个有用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如今针对太子的种种计划,赵俊臣似乎并没有参与其中,但也乐见其成。
第二个消息:赵俊臣虽然并没有参与针对太子的计划,但显然也打算推波助澜,让太子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必须要赶快通知太子殿下,让都察院把入京告状的难民,抢先接到手中,否则,若是当真像赵俊臣计划的那样,太子他怕是就要更加麻烦了。”
楚嘉怡心中暗暗想道。
………
暗思之间,楚嘉怡却是不动神色,只是端着茶点来到书房之中,见赵俊臣神色如常,正在继续批复着折子。
楚嘉怡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茶点端到了赵俊臣身边,然后轻声道:“老爷,茶点来了,先吃些在办公吧。”
赵俊臣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折子,然后拿起一块绿豆糕品尝,但吃了一口之后,却是摇了摇头,向楚嘉怡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我的嘴都被你养刁了,这般寻常糕点,吃起来总觉得不是味。”
说着,赵俊臣把糕点推到一旁,却是继续审阅折子了。
楚嘉怡虽说急着想要把自己打探到的情报送给太子朱和堉,但也知道,如果自己在这般时候突然找理由离开,恐怕会引起赵俊臣的怀疑。
所以,楚嘉怡依旧是不动神色,一边继续为赵俊臣备笔磨墨,一边轻声说道:“老爷若是不喜欢,一会婢子就去准备老爷你最喜欢吃的桂花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