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的首尔悠闲生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Mio澪
“我亲爱的弟弟泽晗啊,你不提起这个,咱们姐弟俩的相处会非常的和谐。”李孝利瞪了李泽晗一眼说道。
“怒那,我这也是下意识的就说出来了。”李泽晗摸了摸鼻子说道。
“我觉得我现在已经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发酒疯的情况。”李孝利翻了翻白眼,轻咳了两声说道。
但李泽晗他们都能从她的一些细节表现看出她在说这话时,是底气不足。
“咱们还是先结束这个话题吧,大清早就说喝酒的事情,不是很合适。”李尚顺开始帮忙揭过这个话题。
“如果欧尼你喜欢那成吉思汗烤肉的话,咱们今晚再去吃一次也行。”金泰熙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对着李孝利说道。
“咱们可以选择另外一家口味有所差异的成吉思汗烤肉店,这样就不会因为连吃两晚而有腻味的感觉。”李泽晗顺着金泰熙的话说道。
“如果你们有其它想吃的东西的话,用不着那么迁就我,我吃什么都没问题。”李孝利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说道。
毕竟她是年长的姐姐,按理说应该由她来照顾好弟弟妹妹才是。
但这次旅行里面,都是李泽晗和金泰熙在照顾他们夫妇。
李泽晗和金泰熙都表示没有问题,然后就再次转移话题,将崔秀英也要过来找他们的事情说了一下。
李孝利夫妇也是非常欢迎崔秀英的到来。
在讨论了下行程安排问题后,他们就打算离开酒店。找地方解决了早餐问题,然后就开始今日的行程。
他们今日行程的第一站是北海道的标志性地标,北海道旧道厅。
在札幌市一年四季不断变换的景色中,掩映着一栋散发着红色光辉的建筑,这就是被北海道居民亲昵地称为“红砖厅舍”的北海道旧道厅。
北海道厅旧红砖厅舍位于札幌市中心,为过去道厅所在。
这栋记载了开拓历史的北海道标志建筑,被北海道居民亲切地称为“红砖”。
红砖厅舍建于明治21年(1888年),当时是为了替代被烧毁的札幌开拓使本厅舍而建。
建筑采用了美国风格的新巴洛克样式,建筑材料则大多使用了北海道的产品。
直至新道厅建成为止的80年间,红砖厅舍一直扮演着北海道行政中枢与基地的重要角色。
明治42年(1909年),由于发生火灾,红砖厅舍的内部被烧毁,但幸运的是建筑的墙壁部分没有受到损坏。
第二年开始启动修复工程,并于明治44年(1911年)完成修复,恢复使用。
此后的昭和43年,为了纪念北海道100周年,人们将红砖厅舍恢复为当年创建时的样子并永久的保护起来。
在复原的第二年,即昭和44年(1969年)就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
红砖厅舍所使用的是札幌近郊烧制的红砖。
当时,在发现了适合烧制砖头的土壤的白石村(现札幌市白石区),有好几间砖头工厂,红砖厅舍就是使用了这些工厂制造的红砖。采取了横竖交叉的法式搭建方式堆砌,从而建造出了优美的样貌。
厅舍的内装也非常古典。以一楼的三联拱门和防寒对策用的双层窗为首,曾经是旧长官/知事室的纪念室里精美的装饰和设计,都令人着迷。另外,厅舍内设有北海道立文献馆、北海道博物馆红砖厅舍卫星馆、红砖厅舍北方领土馆、国际交流/北海道地产物展示室等可供参观。
北海道厅旧厅舍约使用了250万个炼瓦,近看可以看得到其装饰和堆叠的技术是需要下不少功夫的。外壁的下方和围绕侧边的部分有点黑黑的,这是为了使建筑物更加巩固,使用比一般炼瓦更高的温度来「烧烤炼瓦」。与四季景色调和的简朴色系丶优雅的风格,不管远看近看都不亦乐乎。
北海道厅斜斜的屋顶上有不少的积雪,李泽晗他们在门口拍照的几分钟里,就有积雪滑下来,厚重的积雪滑下来制出很大的声响,馆方也在屋檐下设立警械线和标示,要游客小心落雪,不要离屋檐太靠近。
北海道厅内是可以免费进入参观的,里面一共有2楼供参观,一楼除了有北海道开拓历史的文物和资料展示之外,还有北海道立文书馆,不过图书馆游客是不可以进去参观的。
当然,李泽晗他们对此的兴趣也并不是那么大。
在简单的逛了一遍后,李泽晗他们就准备前往下一站。
李教授的首尔悠闲生活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泽晗你的表情貌似从刚刚开始就有些不太对劲,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李孝利看着表情不断变化着的李泽晗问道。
“怎么了?”金泰熙也关切的对着李泽晗询问到。
李尚顺虽然没有开口,但也有向李泽晗投去关心的眼神。
“秀英那丫头又走漏了消息。”李泽晗看着手机,抽了抽嘴角说道。
“孩子们不会又进入了暴走状态吧?”金泰熙闻言,赶紧看向他的手机问道。
语气中是充满了对她口中提到的那暴走状态的忌惮。
毕竟只要崔秀英一个不小心说错话,这件事情分分钟就会从小事变为大事。
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次数了不少。
所以也怪不得金泰熙会在第一时间产生这样的担心。
“秀英再刺激她们一会,应该就差不多了。”李泽晗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此时的他已经打定主意,待会接到崔秀英后。第一时间要给她来一个爆栗,让她好好的反应一下。
不然接下来的旅行中,崔秀英肯定不会有所收敛。
而被她不断刺激的金泰妍等人,可不是会无动于衷,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
“你可千万不要出声,不然孩子们的情绪肯定更加的激动。”金泰熙非常认真的对着李泽晗叮嘱到。
“孩子们也想要过来玩?”李孝利开口对着两人问道。
“纯粹是想要凑热闹。”李泽晗肯定的说道。
“就让她们一块来呗,人多热闹点也不错。”李孝利挑了挑眉说道。
“那是因为怒那你没有跟她们一块旅行过,不然你绝对不会有让她们一块过来的想法。”李泽晗揉了揉眉心说道。
“在没有提前做好计划的情况下,我也不是很赞同让她们过来。”金泰熙犹豫了一会,还是开口说道。
“看来下次有时间的时候,我要跟孩子们约一下。”
“看看孩子们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你们小两口那么忌惮跟她们一块旅行。”
李孝利摸着下巴说道。
“如果是一两人还没什么问题,超过三人以上,那可不是一般的能闹腾,怒那你可要慎重的去考虑这件事情。”李泽晗非常郑重的对着李孝利说道。
“泽晗啊,你是不是忘记了姐姐我是谁了。”
“我可是天下无敌的李孝利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我。”
李孝利表情傲然的说道。
李泽晗虽然有举几个例子拆一下李孝利台的想法,但考虑到后果,还是忍了下来。
“既然这样,那我也只能祝怒那你好运了。”李泽晗闭上了眼睛,深呼了一口气后,换上了一副真诚的表情说道。
“我怎么觉得你是在盼着我和孩子们的旅行出问题。”李孝利眯了眯眼睛说道。
“这绝对是怒那你的错觉,如果是在石哥的话。我确实会那么想。”
“但对象是怒那你的话,我还是希望你能有一次愉快的旅行体验。”
李泽晗摇了摇头说道。
“你这话可信度还是很高,毕竟咱们姐弟俩的感情在那里。”李孝利摸着下巴说道。
“说起来秀英那丫头的效率还挺高,说是五点左右就能到札幌。”为了避免继续这个话题下去会有什么变故,李泽晗开始转移起话题。
“五点吗?那咱们还有时间去逛一逛其他地方。”李孝利看了下时间说道。
“怒那,为什么你明明没有戴手表,却每次都要抬起手做一个看表的动作。”李泽晗将自己压在心里有不短时间的疑惑给问了出来。
李孝利是没有戴手表的习惯,却经常在需要看时间的时候,抬起手腕做看表的动作。
然后才拿出手机来看时间。
这在旁人看来,实在是有些多此一举。
“我十代二十代的时候还是有经常有佩戴手表,也许是受了那时候养成的习惯影响,所以到现在都还会这样。”李孝利笑着说道。
“原来是这样。”李泽晗点了点头,接着就跟三人一块打的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大通公园被誉为“札幌的心脏”,这是身处城市中心罕见的一片带状绿地。
1871年建设大通公园的初衷是将札幌市中心分为南北两块的防火带。
大通公园,名为公园,实际上是道路,道路被称为后志通,后来改称大通。
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公园与现代城市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里和别的公园一样,有花坛、草地、喷水池等,除此之外,在公园两旁还能看到很多著名的雕塑。
在城市紧张的节奏中,大通公园的存在给市民提供了放松的空间,和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以及悠闲舒适的心境。
然而,大通公园的魅力不止于此。
在大通公园里,不仅可以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观赏到不同季节开放的花朵,最令人激动的是,还有机会参与市民在这里举办的以札幌白色彩灯灯节、札幌冰雪节为首的各类活动。
大通公园的冬天格外美丽,银白色的雪地里满是被装饰得斑驳陆离的树木,尽管到了晚上,在雪地的照映下也亮如白昼。
在2月这样的隆冬,有札幌冰雪节在此登场,动漫人物、建筑、动物等惟妙惟肖的雪雕在这里摆设,十分吸引眼球,全球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札幌冰雪节是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这里的冰雪节已经有68年的历史啦,每年的这个时候,札幌显得格外耀眼,这个城市更加生机勃勃。而大通公园恰恰是三个冰雪节会场之一。
除了它,其他两个展区分别分布在薄野和萨托兰托公园。
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在灯光映衬下的雪雕格外夺目,分外梦幻,让游览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雪雕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雪雕灌注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后,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气魄非凡。在这里,游人还有机会可以品尝到螃蟹、墨鱼、鲑鱼等北海道特产,充分展示了北海道特色。
在大通公园这里还会展出冰雪节最有名的大型雪雕,甚至有超过15米高,25米宽的雪雕陈设在这里。
除了大约十座大型雪雕,大通公园还有许多小型冰雕和雪雕可供欣赏。
展品超过100件,借此美景和机会,民众也会举办一些音乐会等活动,将这些雕塑作为背景,使寒冷萧瑟的冬季更加热闹起来。
不过过早到来的李泽晗他们是没有这个机会参与这冰雪节。
当然,二月的时候,他们也是可以在周末的时候,抽时间来参加。
正中间有个常开的喷泉,是一个小型的花环样式,人们自得其乐地放松身心,享受着自然的恩惠。
大通公园还会看到毫不怕人的鸽子,乌鸦,大胆悠闲的散步。
和中国的观念正相反,日本人视乌鸦为吉兆。
在札幌街头,即使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也会有漆黑的大乌鸦落在地面、电线上。
金泰熙对于这点并不是很适应,总觉得被那些乌鸦盯着的时候,会有一种慎人的感觉。
所以一般在发现在乌鸦的时候,李泽晗都会带着她往其他地方走。
在没法避开的情况下,就是找话题转移金泰熙的注意力。
李孝利对乌鸦倒是没什么厌恶感,但也绝对谈不上喜欢。
除了冰雪节之外,北海道知名的露天啤酒节每年也是在大通公园这里举行。
从1959年第六届札幌夏祭开始,大通公园内出现了露天啤酒园、美食广场和表演活动,成为夏祭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环节,規模也越来越大。
啤酒节期间,以大通公园为中心,方圆一公里都是啤酒和各式饮料的海洋。届时包括suntory(三得利啤酒)、asahi(朝日啤酒)、kirin(麒麟啤酒)和sapporo(札幌啤酒)等日本全国各大啤酒企业都会设置起自己的啤酒棚,借此机会贩卖和宣传自己的啤酒品牌。
各种美味啤酒也吸引着数以万计从各地纷纷涌来的人们,即使是在札幌居住的人们也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各啤酒公司在公园内设置了十余个大帐篷和数千个坐席,与啤酒一同供应的还有各地特色小吃。
组织方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因为客流量大而引起噪声过大等现象的发生,使得啤酒节变得更加舒适温馨。
李孝利听到这啤酒节的时候,那反应可真的是不小。
一直念叨着有时间一定要来参加一次露天啤酒节。
李泽晗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想法,对李孝利想参加露天啤酒节的想法是各种鼓励怂恿。
这也导致李孝利想要去参加露天啤酒节的想法是越加的强烈。
看着这一情况,李尚顺是苦笑不已。
但他又不怎么好意思开口去阻止。
毕竟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坏事。
就算是他,偶尔也是会有放开了喝一次酒的想法。
不过喝酒喝多之后,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才比较让他头疼。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向李泽晗投去了一个幽怨的眼神。
发现这点的李泽晗则回应了一个人畜无害的表情。
在闲聊了多一阵后,李泽晗他们就准备前往下一个要游览的地方。
而他们选择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位于大通公园这边的札幌电视塔。
毕竟距离这么近,而且游览又花不了多少时间,那去一趟也无妨。
于是四人就向着札幌电视塔走去。
札幌电视塔又名札幌铁塔,是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区内著名的地标之一,位于札幌市中央区的大通公园中。
札幌电视塔建立在美丽的大通公园的入口处,从札幌电视塔了展台开始,随着四季的变化举行着各种各样的有着札幌特色的活动,例如;札幌的冰雪节,白色霓虹灯节,丁香花节,鲜花竞赛会,烟花大会等等。
在1楼的接待处,为了不会说日本语但也可以尽情游玩的旅客们准备了中文,英语和韩语的电视翻译设施,在营业期间中可以为您进行免费的游玩指导。
札幌电视塔的地下是有着特殊构造的地下美食街。
电视塔的地下不但有两家拉面店还有日本的荞面店,烤串店,日本食堂,咖啡店和土特产品店。
并且在电视塔的地下可以直通札幌的地下街,即使是下雨天或者是下雪天游人也可以不用被淋湿就可以轻松的乘坐地下铁。
游人可以乘坐免费的电梯到达3楼。
在3楼,设有大型的札幌观光土特产品店。
在那里聚集着有北海道代表性的土特产品。
特别是有特色的「万花筒柜台」陈列着彩色玻璃和万花筒更为人气。
3楼还有有名的餐厅「空中长廊」。
坐在那装修独特的餐厅里不但可以一边享受美味的食物还可以将大通公园的美丽风景尽收眼底,更加令人为之而震惊。
自3楼到高达90.38米的了望台顶端乘电梯约需1分钟。
电视塔的电梯不同于一般建筑物的是,电视塔的电梯是利用全面的玻璃式,通向90.38米高的展望台可以感受到通过四面的玻璃看到东西南北的雄伟的景色的乐趣。
在瞭望台有「电视望远镜」,游人可以就像看电视一样看到远处的景色。
并且电视望远镜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节方向和角度,还可以随意的调节画面的大小。
站在瞭望台,放眼望下便是创成川运河。
札幌市的建立是从创成川运河开通130年前开始的。
站在只有数平方米的了展台上便可以看到有着独特建筑风格的札幌市的全部景色。
札幌市因为有着群山的保护可以挡住来自亚洲大陆的强烈西风,使札幌市有着四季的丰收和悠怡的环境。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的缘故,像电视塔这样的室内景点特别多人。
所以李泽晗他们等了差不多十分钟,都轮不到他们来使用望远镜。
所以在商量了一会后,李泽晗他们果断的选择离开。
反正也已经到了饭点,他们该找地方去解决午餐问题。
电视塔这里的餐厅则被他们给直接排除。
比起这些餐厅,他们更愿意去那些有着一定历史的小店。
在商量了一会后,四人就做出了决定,然后就直接离开了电视塔,打车前往他们选择的用餐地点。
李教授的首尔悠闲生活 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北海道有三宗宝,“风景、海鲜、温泉”。
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的观光游客。
其中,最诱人的是海鲜,尽管全日本都浸泡在海水中,一年四季,从北到南,海鲜不断档,但最有吃头最解馋的,还是在北海道。
不仅有个头大的惊人的毛蟹,其它的海鲜品种也是非常齐全,想要在这里品尝到一些海鲜特产的话,在北海道札幌的一个很有名的市场,二条市场是不错的选择。
相传二条市场早期是明治初期因石狩浜的渔夫开始在这里售卖新鲜的鱼而建立。
过去,在创成川的对岸,从西1丁目到东2丁目一带,鱼市栉比鳞次,后来,又出现了荞麦面铺、小酒馆、蔬菜水果铺等,这一切成为了今日集市的基础。
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如今,这里依然作为市民们的厨房存在着。由于地处街区的中心,地段好,客流多,前来购买蟹、扇贝等北海道特产的游客使这里喧闹拥挤。
此外,在集市内有着“noren横丁”等杂居楼宇,入驻着很多个性独特的饮食店。
现在,这里已成为与圆山、狸小路齐名的人气美食街。
二条市场地处札幌街区的中心,交通方便,客流量大。
每天前来购买蟹、扇贝等北海道特产的游客数不胜数。
二条市场座落在一个四四方方的街区,整个市场是棚户式的,矮矮的一层,四周的邻近房屋也多是老式的二层小楼,许多还是木结构的,漆皮剥落的门窗和屋顶蓬乱的蒿草,透出老城区年深日久的陈旧气息。
周边道路也狭窄了,一些小商铺门前挂着破旧的广告牌子,支着小摊,堆放着弃之惜之的杂物,虽有白雪掩盖着,但仍有来到札幌“第三世界”的感觉。
其实,二条市场距大通公园仅两个街区,差异竟如此鲜明,让李泽晗他们产生明显的视觉落差。
同时也开始因为他们坐车过来的这个决定而多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因为距离比他们想象的要近,在他们完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大可以慢慢的走过来。
刚进市场,鲜鱼海货特有的气味就浓烈起来,腥气、咸臭混杂在一起,二条市场的街角处,有两块醒目的市场招牌,兰底白字白画,生动展示着市场身份,分别是一条向上翻腾的鱼,一尾弯着腰身的虾。
临街的店铺都四敞八开着,有鲜货现做的,蒸锅、烧炉、锅盆碗罐,摆得热热闹闹,大锅中的开水哗哗做响,腾气一团团的白雾。
那些店的老板都穿得严严实实,在风雪中屋檐下等着食客。
市场内有十字通道,其中又各有小路相连,沿着市场通道两侧,全是小摊店,一个挨一个。
来自北海道各地的海产品在这里是应有尽有了,从鲜到干,从鱼到虾,从蟹到龟,从紫菜到昆布(海带),从鱼子酱到鱼肝油,从瓶装到盒装、从捆装到袋装,从大包装到小包装,渔人们把海里的东西都打上来了,商贩们把能制作的手艺都用上。
那些老板时不怎么允许游人对他们正在售卖的商品进行拍摄,除非你在他们那里购买了东西,他们才会任游人拍摄。
这点真的是相当现实,不过也不是不能理解。
通过一位老板的说明,李泽晗他们得知了北海道虽然仍以海鲜美食居日本之上,但在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及太平洋海域,冷水条件下生产的鱼虾蟹已经大大减少了。
一是冷水条件下的鱼类生长期长,数量增长缓慢,二是市场需求量太大,捕捞过度,许多摆在摊上的海货已是稀缺品。
在众多的海产中有一种体型硕大的海蟹吸引了李泽晗他们的视线,又或者说是吸引了喜欢吃螃蟹的金泰熙的注意力。
这种最夺人眼球的海蟹,是北海道冷水域特产,它的个头奇大,红亮红亮的厚厚蟹甲,足有小面盘大,八个粗大的蟹爪被绑了起来,若伸展开来,得有两尺多长,这种蟹叫鳕场蟹。
因其个头大,当地渔民又给它起个威风凛凛的名字将军蟹。
这让他们决定待会选好用餐的餐厅后,一定要点上两只来好好品尝一下。
反正二条市场这边的餐厅基本都有提供。
别看场陋摊小,但在全国有网络,南北都能配送,许多小摊前都挂个小木牌,上面赫然写着“全国络送”四个字。
二条市场完全可以被称为海产品的集散地和配送中心。
只是日本人不喜欢定级命名,让游人看去,还以为是个自产自销的集贸市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