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林宥伦这么安排,实际上就是要借由媒体的来向公众介绍朱筃。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朱筃第一次在香港媒体面前的公开亮相是很成功的,在周星池和朱筃两人已经走完红毯之后,现场记者都还在议论着这件事。
而在今天的开幕式红毯上,出现的新人演员还不止朱筃一个,执导《天若有情》获得多个金像奖提名的导演陈暮胜,身边也带了一个让媒体很陌生的女演员。
这位年纪比起朱筃更小,外面成熟但举止却处处显出青涩的味道,一开始面对镜头闪光灯的时候显得很不适应,,脸上的笑容也显得很僵硬。
这个不能怪舒琪,她的情况和朱筃完全不同,朱筃进入香港演艺学校进修,实际上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娱乐圈,而舒琪虽然之前加入过柯峻雄的演艺公司,但一直没有得到什么重要,别说香港电影节开幕式这么大的媒体阵仗,就是电影的新闻发布会她都没有出席过,应对媒体的经营几乎为零。
陈暮胜带着舒琪出现在香港电影节的红毯上,这也是林宥伦的安排,目的也是为了在媒体前正式推出舒琪,在拍《这个杀手不太冷》之前,让公众对她有所了解。
陈暮胜在香港电影界其实也只算是一个新人,要不是导演处女作《天若有情》大获成功,他甚至连参加今天开幕式的资格都没有,而且《天若有情》这部电影虽然很成功,但在公众和部分媒体眼中,陈暮胜这个导演的名气实际上还比不上由这部电影捧红的新人演员吴茜莲。
可以想见,由陈暮胜带着舒琪出场,对媒体的吸引力肯定不如周星池带着朱筃那么大,但这却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林宥伦当然可以找一个很出名的男明星带着舒琪一起走红毯,但这次红毯秀的目的不仅是打开舒琪的知名度,更重要是为《这个杀手不太冷》做铺垫。
让一个不相干的男明星带着舒琪出场,对舒琪本人来说倒是可以博得更多的眼球,但是对《这个杀手不太冷》来说却没有太大的效果,媒体和公众根本不会往这方面联想。
偏偏影片中的男主角姜闻,在大陆已经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男明星,但是在港台、东南亚媒体看来根本都不知道他是谁,所以由姜闻带着舒琪出场也不合适。
没有办法,最后这个重任就只能落在了陈暮胜头上。
陈暮胜带着舒琪一路磕磕碰碰的走过来,期间舒琪有一次还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的裙子,差一点绊倒,还好被陈暮胜及时扶住,没有出什么大丑。
但有过这样的插曲之后,舒琪在媒体记者面前更加放不开,而且她现在还听不太习惯粤语,对面记者叽哩哇啦说一通,她只能面带微笑向对方点头,却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一般的问题陈暮胜都会替舒琪回答,偶尔有一些简单的问题,他会把记者的意思转达给舒琪知道,然后让舒琪来自己回答。
舒琪一开口,从口音中大家就听出她是台湾人,这一点并没有引起记者太多的关注,这年头港台演艺圈往来密切,台湾很多女演员到香港发展,林清霞、王组贤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人的风头甚至盖过了香港本地的演员。
对于舒琪的身份,陈暮胜倒是没有隐瞒,在红毯上简单向媒体介绍了她的来历,并且言明她会是自己下一部电影的女主角。
这一点倒是引起了一些媒体记者的兴趣,毕竟有吴茜莲这样成功的例子摆在前面,谁都不敢说陈暮胜的下一部电影不会再捧红一个新人。
当然,在香港像陈暮胜这样拍一部电影就成名的导演也不是很罕见,所以舒琪作为陈暮胜下一部影片女主角,现场的媒体记者只是稍微留意了一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直到陈暮胜在回答另一个问题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提到下一部电影将由林宥伦提供剧本和资金来拍摄,嗅觉敏锐的记者这才意识到舒琪这个女主角身份可能不想之前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虽然舒琪今天在红毯上的表现并不是很好,但这次亮相的目的最终还是达到了,在场记者都很清楚能够在林宥伦的电影里出演女主角意味着什么,这个连粤语都说不好的台湾小女生,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继林清霞、王组贤之后,在香港影坛又一个事业令人瞩目的台湾女演员。rs





醉枕香江 第611章 语出惊人【二更】
周星池和陈暮胜之所以出现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都是因为他们有作品入围了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但是入围和得奖完全是两回事。
在媒体看来,这次香港国际电影节其他的参赛作品都只是陪跑,角逐最高奖金龙奖的电影只可能在两部开幕式电影中诞生。
媒体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包括从海外赶来的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人,对于首届金龙奖的归属也和香港媒体一样的看法。
倒不是说电影节在香港举办,首届金龙奖就一定要把奖颁给香港电影,而是因为《肖申克的救赎》和《鬼吹灯》两部电影身上有太多可以说道的地方。
《鬼吹灯》作为风靡整个华语地区的盗墓小说,由林宥伦亲自改编剧本,香港最出名的商业片导演王京执导,而影片演员阵容还异常强大,男主角元滮在日本拥有大批影迷,洪劲宝则是在东南亚地区享誉已久的动作巨星,甚至已经在好莱坞闯出名气的程龙都心甘情愿到影片中来客串角色,再加上顶着最美港姐桂冠的女主角李佳欣,这样的阵容在大片频出的香港影坛也是难得一见的。
影片在大陆西部沙漠实地取景,使用了最先进的特效cg技术,整部电影制作成本接近2.5亿,是迄今为止出《哥斯拉》之外香港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
得益于原著小说的影响力,《鬼吹灯》还在拍摄期间就已经引起了太多人的关注,这次香港电影节吸引了不少的海外游客前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为了能够提前看到《鬼吹灯》,这部电影在影展期间的电影票也被炒到了一个很高的价位,而且是有价无市。
当然,作为一部定位成商业大片的电影,正常情况下想要在电影节上拿奖机会并不大,《鬼吹灯》能够被大家这么看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对商业片的重视程度要远高于国际上其他的电影节,这从林宥伦接手电影节主办权之后,每年开幕影片必有一部商业电影就可见端倪。
金龙奖是依托于香港国际电影节诞生的奖项,其评价标准必然也会向电影节的主题靠拢,奖项评委又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十分专业的电影演员构成,如果《鬼吹灯》拿下今年的金龙奖,绝对不会有人感到意外。
当然没有人知道,《鬼吹灯》实际上在林宥伦的授意下,实际上已经提前退出了最高奖的角逐。
林宥伦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给港版《肖申克的救赎》让路。
同样是最高奖的热门角逐者,《肖申克的救赎》在投资上肯定没办法和《鬼吹灯》相提并论,不过在演员阵容上却遑不多让。
周闰发、黄秋森两大金像影帝同台飙戏的噱头早就已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相比于一直只拍商业片的王京,林岭冬手上已经握有一尊金像奖最佳导演的小金人,论起拿奖的经验,绝对比王京多很多。
当然并不是说一部电影有了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和好的导演就一定可以拿奖,真正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时机。
就像原版《肖申克的救赎》在奥斯卡上遇到了《阿甘正传》,两部电影同样优秀,就影片深刻程度而言,《肖申克的救赎》还要更胜一筹,但奥斯卡最终却把奖颁给了《阿甘正传》,原因就是因为《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更符合当时美国社会的主旋律,而《肖申克的救赎》虽然讲的是人性和自由上有着深刻的阐释,但同时也对社会丑陋现状进行了揭示。
而港版《肖申克的救赎》这次被大家看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贴近这次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另一个主题——国际性。
林宥伦在金龙奖成立发布会上,几次强调了金龙奖定位是一个国际化的奖项,这并不是说你把奖项颁给了外国电影就算是完成了国际化,而是获奖的电影应该要在国际上能够被各国观众广泛接受并认可。
港版《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是由香港人独立投资,但剧本却是改编自美国的著名小说,这部电影在先天上就有被海外观众接受的可能。
开幕式红毯上,这两部电影的人马自然成为了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鬼吹灯》这边,王京、元滮、洪劲宝、李佳欣四人一起出场,一开始是并排走,后面元滮、洪劲宝步子迈得快,渐渐走到了前面,王京落在中间,李佳欣则走得最慢,因为她时常要停下来,配合媒体拍照,同时还会简单回答媒体的一两个问题。
被问到和林宥伦有关的问题时,李佳欣都只是笑笑,闭口不答,只有被问起和《鬼吹灯》电影相关的话题,她才会选择性地做出回答。
王京这边也被媒体几次叫住,被问起这次对金龙奖有没有想法的时候,他直接就开起了玩笑。
“不是你们说的吗?拿奖就找王佳卫,赚钱就找王京,所以拿奖对我来说是次要的,我更关心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
在被问起对《鬼吹灯》票房的期待时,王京更显得自信满满。
“我们的目标暂时定在《哥斯拉》,虽然我承认在特效震撼方面,《鬼吹灯》很难超过《哥斯拉》,但是比起《哥斯拉》这种纯粹的灾难片而言,《鬼吹灯》在故事性和可看性上要强很多,而且《鬼吹灯》不像是武侠片,这种探险盗墓题材的电影很容易被西方观众所接受,所以这次我们不仅想要在亚洲创造一个好的票房记录,在北美、欧洲市场上也希望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王京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一方面属于宣传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鬼吹灯》票房的一个预期推演。因为原著小说的缘故,《鬼吹灯》在华语地区票房应该是有足够的保障,而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市场上,《鬼吹灯》也打出了东方版“印第安纳琼斯”来做宣传,这种探险题材电影在西方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又是发生在古老中国的故事,更能激发起观众的兴趣,只要发行院线方面愿意配合,收获一个较高的票房并非妄想。
媒体就喜欢这样的回答,要是《鬼吹灯》票房真的达到了语气的目标,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票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件事就又可以拿出来炒作一番。
很多导演在影片上映前都不敢把话说太满,就是因为担心事后被媒体和公众看了笑话,但是王京这次完全没有顾虑。
《鬼吹灯》虽然是王京做导演,但一提起这部电影,大家第一想到的只会是林宥伦的作品,影片要是成绩不佳,王京肯定会跟着倒霉,到绝对不会是最倒霉的那个。
反正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王京当然口出无忌。
见王京回答问题这么痛快,两边提问的记者更加来劲,都想从王京口中套出更多的消息,不过王胖子也不是傻瓜,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他刚才把《鬼吹灯》的票房定在和《哥斯拉》一个水平线上,实际上这话是从林宥伦口中说出来,他只不过是负责转述,至于其他方面,他可不敢乱开嘴炮,一旦让媒体抓住话柄,后面可就惨了。
也不知道是主办方刻意安排还是巧合,《鬼吹灯》四位主创那头才下红毯,这边《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和两位主演跟着就踏上了红毯。
《鬼吹灯》那边好歹还有一个大美女李佳欣做点缀,《肖申克的救赎》就只是三个男人,不过这三个男人站在一起,红毯两侧媒体的反应一点都不比刚才弱。
周闰发、黄秋森、林岭冬这对组合,堪称是今天开幕式红毯上“含金量”最高的,三人都拿到过金像奖最高荣誉的肯定,一部电影能够集合这样的阵容,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此前王京在红毯上遇到的提问,到了林岭冬这里就只是变了一下说法,而林岭冬的回答和王京在内容上虽然大相径庭,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林先生选定的,我,还有影片的两位主演为了这部电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会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以后让我再拍同类型电影,绝对不可能再有超越。”
很少有导演会说自己已经拍好的某部作品是自己巅峰,更多人被问起自己最好的作品,都会说是下一部,像林岭冬这样一开口就说自己以后再也无法拍出超越《肖申克的救赎》的作品,媒体的反应可想而知。
当然和刚才王京预测《鬼吹灯》票房不一样的是,林岭冬说这番话并不是事先就计划好的宣传策略,这真的就是他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更让媒体没有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位主演也都共同认可了林岭冬是说法。rs




醉枕香江 第612章 压抑【三更】
“这真的不是夸张或是说是为了吸引大家来关注这部电影,林导演的说法换到我身上也是一样,当初林先生找我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说片中的男主角会成为我从影以来最经典、最不可磨灭的角色,当时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却越来越觉得他说得没错,我相信所有进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认同我的这个观点。”
周闰发的话在记者那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立刻就有人反问他,难道《肖申克的救赎》会比《赌神》中的高进、《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更加经典?
这种带了陷阱埋伏的提问一向是媒体记者的惯用伎俩,初入行的新人经常会吃亏,但是像周闰发这样已经在娱乐圈混迹了多年的人来说,里面的弯弯道道一眼就能看出来。
《赌神》还好说,商业片的味道太浓了,高进这个角色虽然经典,但更多只是代表着周闰发从“毒药发”咸鱼翻身变成“神仙发”的一个标志,但是《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就不同了,大导演吴雨森的成名力作,当年横扫了金像奖,更让周闰发捧起自己第一座金像奖小金人。
周闰发如果顺着记者的提问来回答,不单是否定了自己以往的成绩,无形也否定了王京和吴雨森。
不管周闰发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媒体事后都会往这方面去写。
王京重利不重名,听到周闰发这么说很可能就是一笑置之,但是吴雨森不同,更加要命的是,他还是这次香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之一。
出人意料的是,周闰发还真就这样回答了。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同意我的说法。”
兴奋的媒体记者还想继续扩大战果,又把提问对准了黄秋森。
“黄先生,你是否也觉得自己在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是最好的?”
黄秋森像是不知道记者的意图一样,毫不犹豫地就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喜形于色的记者乘胜追击,又补充问了一句:“比《沉默的羔羊》中的范博士还要好?”
黄秋森凭借着《沉默的羔羊》登顶金像奖影帝,要是他真这样承认了,无疑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肖申克的救赎》黄秋森虽然也是主演之一,但他的搭档是周闰发,这部影片要是拿奖,得奖的也只可能是周闰发而不是黄秋森。
哪一部明显不可能得奖的作品来否认自己的成名作,黄秋森真这么说了,金像奖的评委们会怎么想?
问出这个问题的记者很得意,他觉得黄秋森一定会被问住,可没想到黄秋森接着却说出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出来。
“如果你说的是男配角的话,我真就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我演过最好的角色。”
对面提问的那帮记者表情都明显的愣了一下,电影宣传海报上明明写的黄秋森是主演,而他自己却只承认自己演的是一个配角,一部出演配角的电影当然不能和一部出演主角的电影拿来做比较,黄秋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把记者精心准备的陷阱全都化解掉。
就在记者们还在走神的时候,林岭冬三人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继续往前走,等这帮记者回过神来的时候,在想要提问却都已经晚了。
尽管林岭冬三人这么说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给《肖申克的救赎》做宣传,但是这一段发生在红毯上小插曲传开之后,现场的媒体记者都在讨论这件事,然后都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充满了兴趣。
很遗憾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在影展上的只播放3场,座位大多被评委以及各路前来参加电影节的片商占去,分到媒体手中的票少得可怜,特别是今天的首映场,全香港的媒体就只有《明报》系的记者手里有票,其他媒体的记者都只能在门外干等着。
《鬼吹灯》的情况就要好很多,电影节上一共上映10场,不仅能够满足评委和媒体的需要,连带着很多到港的旅客也能先睹为快。
香港媒体对此也不是没有情绪,最直观的表现是开幕式结束后,《肖申克的救赎》和《鬼吹灯》在不同的电影院同步上映,跑去报道《鬼吹灯》首映情况的记者明显比报道《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数更多。
本来就只是想要表达一下不满,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扑了一个空,开幕式一结束,所有的评委包括各国的片商,全都被林宥伦拉到了《肖申克的救赎》这边,这下子可就便宜了守在《肖申克的救赎》首映影院这边的记者,竞争少,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又很多,基本上每个记者手里都拿到一两条独家新闻。
当然在还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之前,接受采访的评委或是片商说话都很谨慎,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真正关键的还是他们从电影出来之后的态度想法。
这边首映开始,那些跑错地方的记者陆续都受到消息赶了过来,电影院门口很快就围满了记者。
坐在放映厅里的评委们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情况,此刻他们的注意力都已经完全的被大银幕上的故事所吸引。
港版《肖申克的救赎》打着“监狱风云”续集的旗号,影片风格自然也延续了林岭冬一惯写实而偏向于黑暗的基调。
影片一开始就用交叉剪辑的画面向所有放映厅中的观众传递:汽车中醉酒的男人、法庭审问、一对**男女的合.欢、醉酒男子装子弹、法庭审问、醉酒男子提枪下车等几帧信息,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后面随着律师的陈述,大家很快便弄清了“事实”。
故事发生在60年代的香港,周闰发饰演的是一个事业成功的银行家,因老婆与人私通,他喝醉酒之后枪杀了自己的老婆以及她的情夫。
案情看起来很清楚,影片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回顾,法官判定周闰发杀人罪名成立,然后他被判入狱服刑。
在这一刻,所有的观众都认为周闰发入狱是应该的,同时心里有不禁有些疑惑,这可不是林岭冬电影的风格,主角要是没有被冤枉,那故事往下又该如何发展?
带着深深的困惑,大家都耐着性子往下看。
故事进入到监狱部分,当黄秋森扮演的狱头问周闰发为什么会入狱的时候,周闰发说了一句:“我是无罪的。”
换成其他演员,观众可能还会有所怀疑,但是周闰发一直以来留在观众心目都是高大正面的形象,他这么一说,很多观众立刻就相信了他的话,只是还没有想明白他为什么蒙冤入狱。
没想到黄秋森听后却是哈哈一笑,说了一句更经典的台词。
“来这里的都是无罪的。”
这话看起来像是在讽刺周闰发的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但同时更像是讽刺60年代香港混乱贪腐的政法系统,关于这部电影的主题,也就在这样不经意的对话中揭示了出来,依旧是林岭冬黑色写实的风格。
此时此刻,观众们最关心的还是周闰发杀妻的真相,但是电影却一直吊着大家的胃口,开始讲述周闰发在狱中压抑而平淡的生活,他通过黄秋森搞到了一把小鹤嘴锄,说是用来雕刻一些小玩样儿,和黄秋生慢慢混熟之后,甚至黄秋森还帮他弄来了一张电影明星夏梦的海报贴在墙壁上。
在一次外出劳动的时候,周闰发无意中听到了监狱长谈论股票投资的事情,周闰发表示自己可以帮监狱长投资赚钱,交换条件和他共同劳动的三个狱友每人都获得了三瓶啤酒。
监狱长在周闰发的指点下,投资股票赚了一大笔钱,然后他逐渐开始让周闰发帮他代理管理自己的财务,同时狱警们也找周闰发,请他指点投资赚钱的办法,作为回报,周闰发搬进单独的囚牢,享受比别的囚犯更好的待遇,甚至还为狱友们争取到了一间监狱图书馆。
这段故事虽然平淡,但在细节上的处理却能一直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很疑惑,同样是描述监狱题材,《肖申克的救赎》和林岭冬之前的《监狱风云》里面的残酷监狱生活相比起来,美好得简直就像是一个童话。
难道林岭冬这回真的转性了?
回答所有观众疑问的是故事的突然转折,一个因盗窃入狱的家伙无意中向周闰发透露,自己曾经在一次抢劫中,用一个醉酒男人手里的枪杀死一男一女,但事后法官却把杀人的罪名全都归结在那个醉酒男人身上。
看到这里,观众们这才恍然大悟,也许,大概,这就是周闰发蒙冤入狱的原因。
在得知事实真相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猜到了周闰发下一步会怎么做,但心里又不禁怀疑,事情应该不会那么简单吧?rs




醉枕香江 第613章 爆发【四更】
正如大部分观众所料,周闰发得知真相后,立刻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监狱长,希望他能够为自己洗刷冤情。※r/>监狱长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周闰发,银幕上的周闰发看上去满怀希望,但是放映厅里的观众却总觉得事情不对劲,因为前面的剧情里,多出细节反映出监狱长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周闰发是帮他赚了很多钱,可这些钱真就能让他满足了吗?果然,大家猜到的意外真的发生了。周闰发在无限的憧憬中等待着监狱长那边传来好消息,但他等到的却是真正作案那名窃贼因为试图越狱被枪杀的消息。但这个坏消息传来的时候,银幕上的周闰发表现得很镇定,但从他的眼神中,观众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深深的绝望。直到这一刻,观众们才真正知道了之前那些剧情铺垫的用意,林岭冬的风格一直没有变,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以前他的电影是用黑暗的剧情来直接传达给观众这种情绪,而《肖申克的救赎》中,他的手法更加高明,先是给人一点希望,吊住了大家的胃口,然后到了这个希望最大的时候,突然让它像一个肥皂泡一样破灭,用这种情绪的落差,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男主角所承受的那种压抑。放映厅里静悄悄的,所有观众都被这种压抑的情绪侵染,只感觉透不过气来。周闰发知道那个窃贼是被监狱长设计杀死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自己能够假释出狱,因为他一方面担心周闰发出狱之后会将自己的灰色收入曝光,另一方面是想把周闰发留在监狱继续帮他赚钱。被关了一个月的小黑屋之后,周闰发似乎妥协了,他继续帮监狱长投资赚钱。却再也不提自己出狱的事情。观众们都相信周闰发不会就此放弃,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种担忧,那就是周闰发最后会不会死在监狱长手上,按照林岭冬以前电影的剧情安排,这种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就像《龙虎风云》最后,周闰发就死了。抱着这样的担心,所有观众都睁大眼睛,紧盯着银幕上出现的每一个画面。因为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部电影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潜藏在剧情细节之中。周闰发在一次和黄秋森的见面中说了一些很奇怪的话,他让黄秋森哪天出狱的话可以去一个地方,那里有他留给黄秋森的一些东西。随后在周闰发为监狱长填文件的时候,观众终于发现了一些异样。他临走的时候换走了监狱长的皮鞋,这个异常的举动给了观众一个很兴奋的暗示:周闰发终于要开始行动了。果然,第二天狱警查房的时候,周闰发从牢房里消失了,与此同时,监狱长打开保险柜,发现自己的账本被换成了一本圣经。监狱长气急败坏地来到周闰发所在的囚室。狱警在夏梦的电影海报背后发现了一条通道,而监狱长也找到了周闰发挖掘这条通道所用的工具,一把被周闰发藏在书里的小鹤嘴锄。看到这里,观众们都下意识地想起了之前的剧情中。周闰发每次外出放风,都习惯地跺跺脚,然后从裤腿里会有一些灰尘掉下来。这个细节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但都下意识地忽略过去。没想到这其中居然潜藏着这样的秘密。影片再次运用交叉剪辑的手法,展示了周闰发是如何挖隧道来到排污管。又是如何砸开排污管,顺着排污管一路爬行,最终到了外面的小河。镜头给出了这条逃跑路线的特写,同时还用三种计量方式来描述这段排污管道的长度,用意当然是向观众表达周闰发越狱的困难。周闰发爬出排污管,在小河中迎雨展开怀抱的那一瞬间,所有观众都感觉到之前压抑在心头的那种气闷的感觉烟消云散,有些人甚至还跟着大口的喘气,就像从排污管里逃出生天的人是他们自己一样。这一刻压抑中的爆发,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畅快。周闰发顺利逃出监狱,取走了监狱长非法所得的钱财,而且还把他贪污受贿的证据寄给了报社,监狱长最后在绝望中把自己锁在办公室,吞枪自杀。影片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黄秋森在这之后也被假释出狱,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在监狱里呆了大半辈子的囚犯在获释之后,因为没办法再适应监狱之外的生活,最后在自己家里选择了上吊自杀,而黄秋森在出狱之后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他曾想过要再次犯罪,以便再次入狱,但是想到对周闰发的承诺,他最终来到周闰发让他去的地方,找到了周闰发给他留下的礼物:一笔钱和一封信。这封信里讲述的是关于“希望”的事情,同时也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因为在监狱中黄秋森一直认为“希望”是一个可怕的东西,而周闰发则用自己的亲身事迹证明了,在这个世界上,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希望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在信中,周闰发叫黄秋森去泰国找他,而黄秋森也终于克服了出狱之后的心理危机,最终满怀希望的找到了周闰发。两个老朋友最终在蓝天碧海下彼此望见了对方,拥抱在一起。影片的这个结尾的确不像是林岭冬的风格,但是在影片结束这一刻,并没有人去计较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个故事深刻的意味之中,心绪久久难以平静。林岭冬坐在第一排,此刻的表情显得很紧张,虽然他之前在媒体面前表现出了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极大的信心,但是真正到了要接受评委们检视的时候,他手心里还是捏了一把汗。电影院里很安静,大约过了半分钟之后,突然有人开始鼓掌。一个,两个……更多人加入到了鼓掌的行列,掌声一共持续了足足有5分多钟,最后演变成了全场起立的热烈鼓掌,期间不断地有人过来向林岭冬表示祝贺,一位来自日本的电影人更是直言不讳地通过翻译向林岭冬言明,这次金龙奖他一定会把票投给《肖申克的救赎》。更多的人开始走出放映厅,一见到有人出来,等候在电影院外的记者立刻就围了上去。“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刺激,不是那种视觉上的刺激,而是来自心灵层面的刺激,从感观表层塌陷入心灵的极度震撼,我敢说这是我看到过的最震撼的电影,没有之一!”走在最前面的许安华没等记者发问,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她的情绪看起来还没有完全从影片之中走出来,说话时候表情显得很兴奋。走在最前面的记者都不约而同的愣住了,这是什么节奏?跟着出来的麦加见到记者把镜头对准了他,赶紧摆摆手:“别问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因为我想要说的话都已经被许导演说完了。”许安华一个人反常也就算了,连麦加也这样,现场的记者真有些弄不清楚状况了。许安华和麦加都没有留下来接受记者采访的意思,说完这些话就匆匆地走了,留下一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记者。虽然错过了追问两人的机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电影院,记者们也不愁找不到采访的对象,很快这次电影节的评委都被记者们三三两两的围住。“要想给这部电影下一个结论我觉得很难,反正这部电影给我很独特,和林岭冬之前的作品都不一样,如果说林岭冬以前的电影世界都是灰色调的,让人绝望;那么《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就是一个一开始乌云密布让人压抑,最后云开见日,让人看到希望的作品。”关锦朋重点提到了林岭冬在这部电影里的风格改变,然后又把这部电影当作剧情片的典范夸奖了一通,但是到了吴雨森那里,《肖申克的救赎》却又变了一个类型。“我觉得这是一部悬疑电影,因为从一开始,导演就开始在暗地里,为影片中人物摆局布阵,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必须要十分专心,某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后面对剧情有重大推动作用的伏笔,看到其中一个伏笔揭晓的时候,我当时整个人都僵了,根本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安排……所以我很认真的建议,不论是谁,要想真正的评价这部电影,最后先把影片看上两遍以上再作结论,不然都会错过一些东西。”一个说是剧情片,另一个说是悬疑片,采访的记者都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了,一脸采访的多位评委,他们到现在连《肖申克的救赎》究竟是什么类型片都还没有弄清楚。“我觉得这是一部励志片……”作为演员评委的梁佳辉才一开口,面前的记者就全都傻眼了。老天,是这部电影疯了,还是这些评委们疯了?〖书网∷更新快∷∷纯文字∷www.〗rt
1...229230231232233...4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