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醉枕香江 第608章 金龙奖的诞生【四更】
游艇甲板上,王京和南雁凑在一起小声交谈着。
“你的意思是,林先生是在暗示我们可以去找那些评委活动一下?”南雁听完王京的转述,立刻就想到一种可能。
“担任这次电影节评委的名单不是已经公布了吗?你有没有发现其中好多都是熟人,而且这次电影节又没有规定评奖前不能约这些人出来吃饭,到时候在饭桌上请他们多帮帮忙,拿奖的可能应该能提高不少。”王京摸了摸下巴,语气中倒有七分的肯定。
虽然香港这边的评委只占六成,但只要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拿奖基本上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而且香港国际电影节和一般电影奖项不同的是,它的评委构成不是由专业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者构成,而是找的那些有影响力的导演、明星来担任,这就给奖项公关留下了不小的空间。
只要在娱乐圈混出名的人,只要没闹翻脸,彼此间多多少少都能扯出一些关系,如果有人求上门来,要是熟人当然就会考虑帮忙,当然这种帮忙也不是毫无原则顾虑的,能够担任电影节评委是主办方对其本人能力的一种认可,要是评选出来的电影明显脱离了水准,等于是在自己往自己脸上抹黑,一般人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当然如果作品本身水准很高,再加上必要的公关,那么得奖就会更加轻松一些。
想通了这些,南雁反而有些担心。
“以我对阿冬的了解,他肯定抹不下这个面子去直接求人。”
“他要是直接出面,那不明摆着授人以柄吗?”王京发现南雁理解错了自己的意思,便提醒说:“他不能直接出面。但你这个做哥哥可以站出来啊。”
“我?”南雁苦笑着摇摇头,“我写两个剧本,找几个不出名的演员拍几部电影还可以,你让我帮阿冬去活动,但是那些能担任评委的人。有几个会买我的面子?”
“可我也没让你一个人去啊?”王京都有些为南雁的脑筋感到着急了,“不行叫上周闰发一起,他可是这部电影的主演,又是麦加的同学,没理由不帮忙。然后麦加你可以请得动吧?他是阿冬以前的老板,他出面应该会有不少人给面子吧?再不行你就把阿伦的旗号也打上。这样总够吧?”
南雁顿时傻眼了,都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做。
“麦老板那边我可以去说,但林先生会同意我这么做吗?”
“你以为阿伦为什么这样暗示我?他肯定是希望林岭冬那部电影能够拿奖的,但表面他又必须做出一副公正的姿态,总不能自己颁奖给自己投资的电影吧?这件事他不能出面,林岭冬也不能出面。剩下可不就只有你能出面了吗?”
王京的话只打消了南雁的部分顾虑。
“你那部《鬼吹灯》也在电影节上参展,而且也是被选作开幕影片,你要是去帮活动的话,说不定拿奖的就是你了。”
也不怪南雁有这样的担心,《鬼吹灯》和《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是由林宥伦投资,王京如果有心要争这个奖的话,他能够公关下来的评委绝对比南雁要多得多。更不要说影片中两位主演洪劲宝和元滮也可以帮忙,林岭冬这边虽然也有周闰发撑场,但还是弱了对方一头。
“我?”王京手指自己,苦笑着摇摇头,“我倒是想,可来的时候阿伦就已经警告过我,《鬼吹灯》在电影节上是要作为商业片典型被竖起来的,要是这部电影最后拿奖了,那就是坏了阿伦的安排,真出了这样的事。他绝对会和我翻脸的。”
王京这么说,南雁才彻底放心。
——
星光大道的手印落成仪式,在5月末全部结束。
邵毅夫和邹闻怀上映了一出强强对决之后,后面的人虽然没有搞出像他们两人这样的大阵仗,但也足够吸引媒体的关注。
张彻、李翰详、胡金全、楚源四位导演的手印落成仪式。都上了当日娱乐新闻的头条。
张彻门下弟子最多,手印落成仪式当天吴宇森、翟龙、姜大伟、李休贤都过来捧场,场面搞得最热闹;胡金全这边也有许安华一帮弟子前来助阵,再加上胡金全因为《卧虎藏龙》名扬国际,香港、台湾两地的媒体都很卖力帮忙宣传。
最让人意外的则是楚源的手印落成仪式,虽然现场没来什么大牌明星,但远在美国养病的古龙却亲自赶来为他捧场,这段时间低调了许多的倪诓当天也露了面,而这两人还不是约好一起来,是非常偶然给碰上的。
70年代中期,改编古龙小说的武侠电影蔚为成风,连古龙自己都记不清楚自己卖出过多少版权,不过观众和业内一致认为:港台那么多人拍古龙武侠片,包括古龙自己也在拍,更有不少玩大手笔拍外景,但都比不上只在摄影棚里拍的楚源最得神韵。
因为这个原因,古龙和楚源成了好朋友。
至于倪诓就更简单了,楚源第一部古龙武侠片就是他写的剧本,两人私交一直都不错。
张彻、胡金全也好,楚源也罢,手印落成仪式都很热闹,反而是拍了大半辈子风月片的李翰详,最后差一点就成光杆司令闹了笑话。
本来许贯文是说好要过来的,因为李翰详算是许贯文进入电影圈的半个领路人,许贯文成名就是从李翰详拍摄的《大军阀》开始,但是李翰详选好的日子和许贯文一个活动冲突了,那边签了合同推不掉。
还好身在大陆拍戏的巩莉听说了这件事,当初拍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时候,与谢缙联合执导的李翰详对巩莉多有照顾,所以巩莉特意向陈剀歌请假来了香港一趟,再加上闻讯赶来的刘晓琴,内地两大知名女演员同时出现,总算是帮李翰详帮场面挽救了回来。
然后轮到麦加、许贯文的时候,那场面就更加热闹了。
新艺城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虎倒雄风在,麦加手印落成仪式那天,曾经的新艺城“七人小组”剩下六位成员一个不落全都来了,再加上当年和新艺城有过合作的一些演员,观礼嘉宾的阵容已经不输邵毅夫和邹闻怀,而且到场的这些人,现在大都已经成了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新艺城当年能够和嘉禾、邵氏三足鼎立,底蕴可见一斑。
唯一让麦加有些遗憾的是,他是以演员的身份在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而邵毅夫、邹闻怀都是以制片人的身份。
和麦加的手印落成仪式最后变成了新艺城原班人马的聚会一样,许贯文的手印落成仪式则更加直接,直接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一个聚会,许家四兄弟在香港的影响力当然不容小觑,虽然现场只来了他们四个,但媒体还是很给面子地拍出了很强大的报道阵容。
所有这些人中,最低调的当属夏梦,她的手印落成仪式都没有惊动媒体,自己和几个朋友悄悄就把事情办完了。
夏梦这样做,最失望的还不是香港媒体,而是一心想要召集各路朋友为“梦中情人”操办这场盛事的金镛,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用来形容金镛的感受却是再恰当不过了。
当年夏梦息影远赴美国,金镛曾经用《明报》整整一个版面来报道这件事,自己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这次夏梦只在香港停留了不到两天的时候,走了《明报》倒是没有特意报道,但金镛自己却又写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满是萧索之意。
林宥伦并没有专门安慰金镛的意思,一来是因为这种事情外人没有多少发言权,二来这段时间他正忙着香港国际电影节金龙奖的事情,有些顾不过来。
在金龙奖成立发布会上,金龙奖的奖座形象也正式公布,横状的奖座上有一条正在踏云而行的金龙,造型十分精美。
对于华语地区的电影人而言,金龙奖本身就有着很特殊的含义,再加上香港国际电影节日益扩大的影响力,这尊奖杯对大家的吸引力,甚至不弱于欧洲的三大电影奖项。
老实说,金棕榈、金狮、金熊这些奖项离香港电影人一直比较遥远,也因为香港电影商业性质太浓,入围的可能性不大,相比之下,金龙奖显然更接地气一些。
当然,对金龙奖诞生最有压力的还是台湾金马奖。
金马奖这些年能够越办越好,和它开放包容的入围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而此前唯一能够与对其造成威胁的香港金像奖只评选香港本地的电影,实际上对金马奖并没有太多的威胁,但是金龙奖就不同了,入围资格比金马奖更宽泛,依托香港电影产业的发达,影响力轻轻松松就可以超过金马奖。
在发布会现场,更有台湾媒体直接向林宥伦问出了这个问题。
金龙奖的诞生是否会对金马奖产生冲击?
如果有,这个冲击会有多大?




醉枕香江 第609章 担心【五更】
林宥伦想过金龙奖的出现会让台湾金马奖感到一些顾虑,但没有想到现在就会有记者提出这个问题。
在这个台湾记者的带头下,更多关于金龙奖和金马奖之间的问题被提了出来,甚至于负责香港国际电影节筹备事宜的康俊杰曾在金马奖组委会任职的经历也被人爆了出来。
面对越来越多记者的提问,发布会主持人一脸难色地望向林宥伦,得到肯定的眼神答复之后,这才压了压手,示意台下的记者停止提问。
话筒递到林宥伦手上,他从前排座位上站了起来,没有上台,而是直接转过身面对着众多记者。
“刚才我坐在下面,听到了很多朋友对金龙奖的一些疑问,在这里我专门和大家解释一下。首先我承认,金龙奖的诞生却是和金马奖有一些渊源。”
林宥伦这话一说出来,对面这群记者中就有人忍不住小声议论了起来。
林宥伦并没有受影响,继续说道:“我一直都认为,台湾金马奖在某些方面做得一直比香港这边要好,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有过想要学习金马奖来对金像奖进行一些改革,但是阻力比我想象的要大,然后我才有了要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办权接过来的想法,目的当然就是实现我在金像奖上没有能够成功的改革,同时香港也确实需要一个没有太多参与障碍,无论来自那个国家地区都能够公平参展的电影交流活动,这就是金龙奖诞生的原因。”
林宥伦刚说完,马上就有一个记者忍不住问道:“林先生,你的意思就是说,金龙奖的定位和金马奖基本上是一致的?”
“当然不是,金龙奖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主办奖项,定位是一个国际化的奖项,我希望更多香港之外的电影人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参加这个奖项的角逐,而不是香港电影人的自娱自乐,如果只是那样的话,一个金像奖就已经足够了。”
林宥伦作为金像奖〖主〗席,却很不客气地把金像奖定位成香港电影人的自娱自乐,此言一出,顿时引来对面记者疯狂的提问。
“林先生,你是在表达自己对金像奖的一些不满吗?”
“林先生,下一步金像奖是否会做出变革?”
“林先生,《电影双周刊》从金像奖评委会中分离,是否和此事有关。”
林宥伦把手抬起来,往下压了压,对面记者很配合地停止了提问。
“曾经有人和我说,金像奖如果改变了,那就不再是金像奖了,这一点我是同意的,虽然我对金像奖的某些保守规定一直保留意见,但现在既然有了金龙奖,金像奖就不会再有太大的改变,至于其他的问题,和今天的主题无关,我拒绝回答。”
香港媒体和林宥伦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对他的性格脾气都很了解,特别是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了不回答的问题,再问就只会是自讨没趣。
林宥伦把话直接挑明,果然那边再没有记者提出和金像奖有关的任何问题,倒是先前那位台湾记者,继续就金马奖的问题向林宥伦提问。
“林先生,你可以再说一说金龙奖对金马奖的冲击吗?”
“纠正一下,我觉得你用冲击这个词语不太合适,金龙奖是一个国际性的奖项,针对范围更广,当然不可避免的就会和金马奖产生了重合,但是刚才我也说了,金龙奖更强调国际性,我对金龙奖的期待,是最终能够达到欧洲三大电影奖项的影响力,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第一步,便是成为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至于金马奖,我个人认为定位目标可以稍小一些,做到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就可以了,我这么说并没有任何要贬低金马奖、抬高金龙奖的意思,只是针对台湾和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的不同情况来就事论事。”
林宥伦顿了顿,大多数记者这时候都还在飞快地记录着他刚才说的话,林宥伦接着又说:“尽管各自的目标定位不同,但金龙奖出来之后,肯定会对金马奖造成一些冲击,这是必然的,但是金马奖未来变得更好或是更坏,真正起决定因素的还是金马奖本身,任何从外界找到的理由,我认为都是一种掩饰自身失败的借口。”
“有竞争并不一定是坏事,金龙奖和金马奖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彼此相互促进,而站在电影人的角度,我觉得多一个奖项是很好的一件事。说实话,每次坐在金像奖颁奖典礼舞台下面的时候,我经常都会感到尴尬,入围的作品都很优秀,但奖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有一座,一个人的成功都意味着其他几个人的失落。”
“虽然说奖项每年都有,但是一个演员或是导演,一生之中不可能永远保持着巅峰状态,如果在他们最成功的时间段里,有足够的实力却因为运气没有得到奖项的肯定,这将会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站在这个角度,我很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电影奖项出现,最好能让所有的电影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不留下遗憾,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林宥伦一口气说了很多,基本上将他对整个金龙奖的定位目标阐述了一遍,同时也夹杂了个人对此的一些想法。
记者们倒是还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但是林宥伦今天说得已经很多了,他把话筒递还给一旁的工作人员,转身坐了下来,示意台上的主持人继续发布会下面的流程。
金龙奖只对参加香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作品进行评奖,共分为最佳男女配角、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高奖七项大奖,其中最高奖的奖座上是一条五爪金龙,其他奖项的奖座上只是四爪金龙,以此作为区别。
发布会同时也公布了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参展作品,以及评委名单,总共30人,其中香港电影人就占了17人,全都是和主竞赛单元作品没有直接关系的导演和演员。
这份名单一公布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金龙奖的评审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而这种做法并不是首创,美国奥斯卡奖早就已经开始这样做,每年颁奖名单公布之后,有作品入围的电影公司和制片人就开始四处活动,这已经成为了行业里一个公开的秘密。
尽管主办方宣布,将在未来将香港评委的比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但是如果能够争取到这些人的支持,拿奖的可能性还是会大大的提高。
这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香港电影有好几部,港版《肖申克的救赎》有林岭冬和周闰发这对同学搭档,打着的又是《监狱风云》系列的续集旗号,还有林宥伦投资这样过硬的背景,要是放在以前绝对是得奖的大热门,但是现在采用这种相对开放式的评价办法,其他几部电影的制作人难免会起一些心思,也许活动充分,说不定就能从《肖申克的救赎》手上抢走一座奖杯,而林宥伦入主金像奖之后的一些列作为也让人相信,他是不太可能为了自己投资的电影就直接干预奖项的评审。
一时间,很多人都开始行动起来,而被选择作为这次主竞赛单元评委的17人,马上个个都成了大忙人,每天都有吃不完的饭局。
而作为这个规则的制定者,林宥伦的心思却已经被另外一件事牵扯住。
发生在〖中〗国大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此时的香港媒体还没有对这件事产生太多的关注,只有《明报》在持续不断地报道着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因为后世的记忆中有一次很大的洪灾就发生在这几个月,林宥伦从5月份开始就在持续关注着这方面的消息,通过新.华社驻香港分社的社长黄立成,他进一步了解到了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爆发洪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灾情。
从黄立成那边反馈过来的消息也不是很全面,因为〖中〗央政府这时候也没有想过灾情会发展到难以控制,甚至产生极大破坏的地步,但是林宥伦的担心却没有丝毫的减少。
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前,林宥伦专门去找了黄立成谈了一次,向他表示这方面的担心,但是黄立成那边却没有明确的态度出来,只是答应将林宥伦的想法往上报,〖中〗央会做出什么决定并不好说。现在灾情尚未扩大,而且大陆还没有向海外公开请求救灾援助的先例,所以林宥伦想要提前募集救灾款项物资是行不通的。
能做的都做了之后,林宥伦也只好把这件事暂时先放到一边,专心将大部分精力放回到即将开幕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
——
虽然碎了的节操要拾起来很难,甚至有些不太现实,但总该要有一个努力的姿态出来,5更奉上,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宽容和支持!(未完待续。




醉枕香江 明天还是五更的节奏
今天整理下思路,不好意思,青蛙尽量调整,明天五更。rs




醉枕香江 第610章 电影节开幕【一更】
1991年6月3日,第1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在尖沙咀隆重开幕,滨海长廊星光大道作为主会场第一次投入使用。
开幕式的红毯上,各路明星四方云集。
来自亚洲媒体的广泛关注,使得电影节的开幕式变成了一个服装展示的时尚秀场,特别是应邀出席的女明星,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博取媒体的主意。
要是在一般的红毯活动上,性感着装来吸引眼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香港人内心虽然是保守的,但外在方面却越来越开放。就连三极片女演员都能一脱成名,女星在公众场合穿着暴露一些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这种办法被那些不怎么出名的女明星广泛采用,但是在现场的记者也注意到,越是出名的女演员,身上礼服也越保守,要么高贵大气,要么典雅端庄,袒胸露背的反而要少很多。
越漂亮的鸟儿就越懂得珍惜自己的羽毛,这个道理放在娱乐圈里也同样适用。
那些穿着性感暴露的女演员固然能够吸引现场记者的镜头,但是在新闻版面上不一定能出现,今天开幕式到场的大牌明星这么多,除了那些八卦小报之外,正常的媒体都不会把太多的版面留给这些不出名的女演员,便是电视直播,更多也喜欢把镜头对准那些大牌明星。
性感着装在现场倒是能吸引很多眼球,但是真正想要以此出名效果并不是很好,要想真正上头条,最有用的办法还是和大牌明星走在一起。
当然,这样的机会只有电影公司或是经纪人想要力推的新人才有资格享受,比如说向化强夫妇在红毯上露面,身边就带着张勄。
别看张勄已经成为了媒体和公众眼中的头号“星女郎”,但她出名全靠和周星池在一起演戏,名气是不小,但和香港一流女星比起来还有不少的差距。
向化强夫妇把张勄带在身边,也是为了让她在媒体面前增加一些曝光。
本来应该是周星池来做这件事的,但是因为他和张勄最近老是被媒体拍到在一起吃饭或是喝下午茶,举止十分亲密,关于两人正在拍拖的说法在报纸上传得沸沸扬扬,向化强对此十分不满,但周星池现在是永盛的“摇钱树”,他也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这件事也让向化强觉得有必要单独把张勄推出来,而不是一直靠着周星池来出名,周星池今年帮永盛开拍的两部戏,原本女主角定的都是张勄,最后向化强却以各种名义把张勄换了下来,就是马上要开拍的《喜剧之王》,如果这部电影不是牵扯到林宥伦那边,张勄在片中连二号女主角都保不住。
见到张勄没有和周星池在一起,红毯两侧的媒体记者都有些失望,不过等周星池出现在红毯上的时候,他们马上又躁动了起来。
周星池今天可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边还带了一个女伴。
从着装打扮上看,这位现场没有一个记者能叫出名字的小美女一点都不输那些成名女星,她年纪看起来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对面镜头却一点都不怯场,站下来方便记者拍着的时候,落落大方的表现很快就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同时,大家又止不住地对这个小美女的身份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已经有记者在四下打听她的来历,但被问及的人大多都是摇摇头。
周星池和朱筃一路从红毯上走过来,期间也会停下来简单地回答记者的一些问题,但是每每被记者问道朱筃的身份,周星池都会随便拿话敷衍过去。
在红毯上带着一个新人演员出现,这种做法本来就很直接了,要是还专门向媒体介绍,那么推荐的痕迹就太明显了。
稍微有经验一点的媒体记者都知道周星池这是在故意吊大家的胃口,但是他们又不得不上钩,虽然周星池虽然只是一个演员,但却是那种一年可以赚几千万的演员。
报纸上只要出现关于周星池的新闻,销量至少可以提升一两成。
这招欲擒故纵是林宥伦提出来的,他让周星池借这个机会向媒体正式推出朱筃,也算是为《喜剧之王》这部电影做做预热,不然你一部电影突然冒出一个大家都不认识的女演员,感觉会有些突兀。
朱筃在香港演艺学校念书期间就已经引起了娱乐圈的主意,还拍过几支广告,媒体只要认真下一点工夫,很容易就可以查到她的资料。
1...228229230231232...4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