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证道
郭黑子连忙拨转马头跑回去,果然见到老李头仰面躺在地上,咧着嘴痛苦地申吟,脸色煞白一片,看来坠马摔得不轻。
“老李头,还行吗?”郭黑子跳下马走到老李头跟前,其他四名弟兄也关心地围了上来。
老李头神情苦涩地道:“郭老大,属下怕是不行了。”
郭黑子上前把老李头扶起来,结果却沾了一手血,不由面色一变,急忙把老李头翻过身来一看,顿时心凉了半截,四名弟兄也沉默了。
只见老李头后腰上血淋淋的,赫然多一个血肉模糊的血洞,估计是被长矛扎的,连脾脏都裸露了出来,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奇迹了。
老李头哆哆嗦嗦地解下了缠在腰间的链褡,吃力地递给郭黑子道:“麻烦郭老大把这些银子带回去给俺婆娘,省着点花,够她养老育儿的了。”
郭黑子接过被鲜血染透了的链褡,用力点了点头,沉声问:“老李头,你他玛的到底几岁?”
老李头举起一巴掌,竟然有些得意地道:“属下五十一了,去年年头抱的娃,俺家婆娘跟了俺几十年,连个蛋都没下,倒是五十岁给俺生了个大胖小子,俺有后了,总算有颜面下去见老子了。”
“老李头,你他玛的敢骗老子,祝你家娃不是亲生的。”郭黑子咬牙佯怒道。
“屁,绝对是俺自己播的种!”老李头嘿嘿一笑,眼中的光亮渐渐暗淡下去,彻底咽了气。
“老东西还挺自信的,走,郭老大带你回家看儿子去!”郭黑子把老李头的尸休扛起,搁在马背上,然后翻身上马,向前古北口关城而去,前方,城郭已经隐隐在望了。
………………
得闻有十几名明军闯营突围,霍尔格总算明白自己中了明军声东击西之计了,不由勃然大怒,一边派人追击逃掉的明军,一边对明军的营地提前发动了进攻。
霍尔格料定闯营而出的明军是回去搬救兵了,为免节外生枝,他决定尽快把被围的明军解决掉,将粮食抢到手。
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鞑子已经对明军的营地发动了三次进攻,进攻烈度一次比一次强,不过都被明军的枪炮和弓箭打退了,双方均死伤了不少人马。
嘟嘟嘟……
沉浑的号角声中,鞑子向明军的营地发动了第四波进攻,漫天的箭雨向着明军营地上空抛射,不断有明军中箭倒地,外围的辎重车辆已经被鞑子清理掉了一圈,要不是怕损毁车上的粮食,鞑子早就用上火箭了。
一场惨烈的激战持续了近一个多时辰,鞑子终于潮水般退去,明军营地内外尸横片地,由辎重车辆联成的防线已经百孔千疮,粮食草料洒得到处都是。
仇鸾此刻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虽然打退了鞑子的第四次进攻,但他们的弹药也差不多用光了,没有燧发枪和手雷这两样利器,鞑子吃完午饭后发动第五次进攻,他们估计很难顶得住。
“再撑一个时辰,倘若援兵还不来就率亲兵拼死突围,顾不了那么多了!”
仇鸾暗暗下定了决心,仗打到这个份上,即使军粮丢失,应该不至于被追责砍脑袋吧?
鞑子的阵营中,霍尔格若有所思地啃食着一条烤羊腿,对面的明军比他想象中要顽强,从半夜到现在,他的麾下已经发动了四次进攻,死伤达到两千之众了,还是没能把明军的营地攻陷。
其实,明军能坚持到现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火器犀利,另一方面却是因为霍尔格太想要那批军粮了,十几万石军粮啊,能抢到手自然再好不过了,否则鞑子一通火箭射过去,明军的营地早就变成一片火海了。
这么简单的防御工事,防御力实在有限得很!
“霍尔格将军,汉人有句话叫夜长梦多,咱们拖得太久了,还是用火攻吧。”这时一名将领劝道。
“待勇士们吃饱饭再攻一次吧,如果不成就用火攻!”霍尔格沉声道。
花费了这么长时间,损失了这么多弟兄,霍尔格显然不太舍得就此把十几万石粮食烧毁,况且明军的火力已经明显减弱了,防线也差不多玩完了,所以,霍尔格觉得再来一次进攻,攻陷明军营地的可能极大。
一个时辰后,吃饱喝足,休息了半个时辰的鞑子骑兵再次上马列阵,嘟嘟嘟……进攻的号角吹响!!
“杀……!!”
鞑子像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冲向明军的营地,营地中的佛郎机炮响了两轮便哑火了,因为已经没有弹药。霍尔格见状大喜,看来自己的猜测得没错,明军的弹药耗尽了,于是立即命令全军压上,仅留了三千骑护卫将旗。
铮嗡……
弦声一响,天空为之一暗,漫天箭雨落入明军营中,一些来不及躲避的明军当场被射成了箭猪状,那些民夫拼命地往营地中间挤去,乱作一团。
由于明军的火力稀疏了很多,鞑子骑兵很快便冲到营地外围,枪挑刀砍,瞬间就把最后一层屏障清理掉,然后直接冲杀入营地去,见人就砍,明军的防线彻底崩溃了,士兵纷纷四散逃跑……
完蛋了!
仇鸾此时也绝望了,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往南边奋力突围。
然而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浩大的喊杀声,但见一支骑兵绝尘而来,像一把尖刀般直扑向霍尔格的将旗所在。
这支突然杀到的骑兵约莫五千人左右,清一色的鸳鸯战袄,只见火红的将旗上绣了一个斗大的“谢”字,旗下一员年轻小将手持一杆大枪,枪尖如毒龙般上下翻飞,所过之处,鞑子纷纷被挑于马下,端的是威猛无匹。
这员年轻小将不是别个,赫然正是古北口守将谢三枪。
原来今日破晓的时候,郭黑子回到了古北口,向谢三枪禀报了仇鸾被鞑子数万大军围困的消息,后者得闻后不惊反喜,立即提了兵器,从蓟州镇各卫人马中凑齐了五千骑,直接便杀出城去。
古北口关城距离多伦也就两百多里路,骑兵奔袭的话,个把时辰就能杀到了,不过当谢三枪赶到时,明军的营地刚好被攻破,仇鸾正准备开溜呢。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谢三枪当机立断,率着五千骑直接向着鞑子的将旗冲杀过去,只要擒杀了敌将,这一场败局或许还有机会扭转。
五千明军骑兵突然杀到,霍格尔不由微吃了一惊,因为他身边此刻仅剩三千骑了,不过他倒没有慌乱,立即命令三千骑迎头接战。
嗖嗖嗖……砰砰砰!
谢三枪所率的五千骑兵是临时拼凑的,武器也不统一,有人用火器,也有人用弓箭,不过不管用什么,都一股脑门打将过去,他们占了先机,先下手为强!
但见子弹和利箭呼啸着扑向鞑子的三千骑兵,鞑子骑兵训练有素地举起了盾牌,仅死伤数十人而已,仅接着便向明军还以颜色,一轮箭雨抛射过去,明军这边当场倒下了近百人,战力强弱,一目了然。
不过,就在两边人马快要接触时,明军的骑兵扬手便扔出几百枚手雷,这下鞑子的骑兵可遭了大殃了,尽管盾牌挡下了这些铁疙瘩,但是这些玩意下一秒就炸了。
轰轰轰……
几百枚手雷同时开炸的场面实在太壮观了,飞溅的铁片铁钉杀伤了一大片,被击中者虽然死不了,但都失去了行动能力,特别是那些战马,肠穿肚烂的不在少数,鞑子骑兵的阵形顿时大乱。
“杀!!”谢三枪一马当先,率着五千骑冲杀过去,短兵相接,倾刻杀得鞑子骑兵节节后退。
霍尔格终于变了面色,在亲兵的护卫下往明军的营地靠近,因为他麾下的兵此时大部份都在那边。正在围攻明军营地的鞑子兵发现主将有危险,纷纷掉头回援。
再说仇鸾在众亲兵的护卫艰难地往外突围,忽然发觉挡路的鞑子骑兵少了许多,压力为之大减,不由大喜过望,一口气杀出了重围。
然而,仇鸾那货可能是被杀怕了,非但没有上前协助谢三枪,反而乘着这空隙落荒而逃。
这下可坏了,见到主将的旗帜往南逃去,仇鸾麾下的兵将立即跟着跑,而十几万民夫也瞅准着空隙四散逃命。
谢三枪见到仇鸾的将旗竟然逃了,差点便气得吐血三升,苦也,这下被仇鸾这猪队友害惨啦!
明王首辅 第1123章 继续往北
谢三枪率五千骑盯着霍尔格的将旗一轮猛冲猛打,杀得对方节节后退,这个时候,仇鸾若是够机灵,应该组织起兵力对霍尔格进行夹击,说不定就能反败为胜,然而这家伙此时已经被鞑子杀得胆气尽丧,成功突围后竟然甩下了谢三枪,在众亲兵的护卫之下往古北口的方向落荒而逃。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仇鸾这一逃可就坏菜了,他手下的万余人马顿时树倒猢狲散,也跟着落荒而逃,而那些民夫更是哭爹喊娘的四散逃命。
谢三枪见状气得直想骂娘,他作梦也没想到,自己拼死累活的给仇鸾解了围,结果却被这猪队友害惨了,瞬时陷入了孤军奋战的绝境。
霍尔格本来被谢三枪这一轮穷追猛打,弄得十分狼狈,都准备引军后撤了,结果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仇鸾不仅没有抓住机会夹击自己,反而落荒而逃了,真是一头蠢货!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霍尔格大笑三声,一边调动兵马合围谢三枪,一边指挥人马对仇鸾穷追猛打。
仇鸾和他的亲兵都是骑兵,四条腿跑得快,但是两条腿的步兵可就惨了,被鞑子的兵撵在屁股后面一通斩瓜切菜,死伤者不计其数,那些手无寸的十几万民夫更是毫无还手之力,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从此将成为鞑靼人的奴隶,如无意外,一辈子都得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仇鸾就像惊弓之鸟一般,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夺路狂奔,一口气奔回到古北口关城之下,这时鞑子的骑兵总算没有追来了,这货回头一看,发现身边竟然只剩下八百来人,不由心都凉了一大截。
两万大军,十几万民夫,最终逃回来的竟然只有八百多人,惨败,一场触目惊心的惨败啊,完了完了!
仇鸾面如死灰,一众亲兵也是如丧妣孝,如此惨重的损失,即使现在活着回来,迎接他们的也将是朝廷的雷霆震怒!
事已至此,也只能见一步行一步了,仇鸾可没勇气率着八百人回去救援谢三枪,他叫开了古北口的城门,在守军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进了古北口。
仇鸾不敢向京城报告,打算拖得一日是一日,但是东厂的探子也不是吃素的,就在仇鸾兵败逃回古北口后,东厂的探子已经将仇鸾差点全军覆没,丢失十几万石军粮的消息急报入京了。
再说谢三枪,在仇鸾落荒而逃后,瞬时遭到数倍的鞑子骑兵的围攻,形势急剧反转,很快便陷入了绝境当中。
谢三枪手持大枪左冲右杀,简直挡者披靡,但是在战场上,个人的战力再强,最终也改变了整体的局势,鞑子的骑兵本来就比明军厉害,再加上谢三枪所率的五千人马是临时拼凑的,更是跟鞑子的骑兵无法比,死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加,再这样下去,必然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谢三枪满腔悲愤,恨不得在仇鸾这货身上扎上几个窟窿。
“谢将军,快突围吧,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郭黑子大声提醒道。
谢三枪啪的一枪刺穿了一名鞑将的咽喉,用力把尸体挑飞出去,大喝:“弟兄们,想活命的跟着本将冲。”
谢三枪说完往鞑子兵力相对薄弱的北面冲去,一众亲兵急忙跟上,向着北面猛冲,忽然一支利箭正中旗兵胸口,旗兵当场坠马气绝身亡,那面“谢”字将旗也随即倒下。
要知道大军团作战,战场蔓延几里,十几里都是等闲的事,兵慌马乱的,全靠着旗帜识别敌我位置,这将旗一倒可不得了,下面的兵找不到将领,将领也聚集不了麾下的兵,下面的兵甚至会以为主将挂了,必然军心大乱,这场仗就输定了。
所以将旗很重要,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眼看着谢三枪的将旗就要掉落在地,此时一只大手伸了过来,稳稳地接住了旗杆,又把将旗高高地举了起来,赫然正是郭黑子郭亮。
“杀!!!”谢三枪一马当先,大开大阖,正是神挡杀神,遇佛杀佛。
一众明军见到主将如此神勇,均是大受鼓舞,咆哮着爆发出一波猛烈的攻势,杀得正面的鞑子骑兵纷纷后退。
“好一员猛将!”霍尔格见状亦不禁脱口赞叹。
“这小子姓谢,估计就是古北口的守将谢三枪了,据说之前阿尔斯楞将军也败在他的手下,此人有个哥哥叫谢二剑。”霍尔格身边一名鞑将道。
霍尔格目光一闪,脱口道:“可是当年率两千神机营偷袭板升城的谢二剑?”
“应该没有错!”鞑将答道。
“原来是他,那今天就更加不能让此人活着离开了。”霍尔格说着摘下一张弓,又取了一支雕翎狼牙箭。
霍尔格虽然不如阿尔斯楞,使不了五石弓,但三石弓还是拉得开的,而且箭法还相当不错,只见他张弓如满月,瞄准了远处的谢三枪。
嘣……
狼牙箭离弦飞出,向着谢三枪的后心呼啸而去,此时谢三枪正好一枪把一名鞑子扫落马下,正要补上一枪扎死,眼角余光瞥见一道寒芒袭来,急忙往前一伏低,嗖,狼牙箭几乎是掠着头皮飞过,不由吓出一身冷汗。
“咦,此子反应好敏捷。”霍尔格惊咦了一声,再次弯弓搭箭,一时却找不到好机会了,因为谢三枪的亲兵已经团团簇拥在四周。
轰轰轰……
一波手雷在鞑子群中炸开后,谢三枪终于率着千余人马杀出了重围,但他回头一看,发现还有千余弟兄被困,于是毫不犹豫掉头杀回去。
“谢将军,回去只会送死,鞑子太多了。”郭黑子大声道。
“本将不会丢下任何弟兄,怕死的可以先走,不怕死的跟本将回去救人。”谢三枪说完便一头杀入了鞑子群中。
郭黑子忽然发觉,这个姓谢的小将确实跟仇鸾不一样,他身上有一种能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
谢三枪的亲兵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跟着杀了回去,他们红着眼,呲着牙,狰狞得像一头头野兽,即使折了手,断了腿,肠子都流出来了,只要还能骑在马上,都嘶吼着挥刀猛砍猛冲。
“玛的,人死鸟朝天,拼啦!”郭黑子脸上那道刀痕蓦地变得通红,仿佛满腔热血都要从喉咙中喷来,他狠狠地一刀拍在马屁股上,凶狠地杀了回去,而昨晚跟着他闯营报信的四名弟兄也嚎叫着一起冲锋。
霍尔格见到谢三枪杀了回来,既惊且喜,急忙再次举起弓箭,这一箭,他要送谢三枪上西天!
砰……
霍尔格这箭还没射出,一颗炙热的铅弹便直奔他而去,正好击在了小腹上。霍尔格只觉被铁锥狠狠地戳了一下,惨叫一声,伏到马背上。
“将军!”四周的亲兵大惊失色,迅速围拢过来,把四面八方遮挡得密不透风。
“打中了吗?”一名明军小旗(相当于班长)举着还在冒烟的燧发枪,一脸问号地抻长脖子张望,可惜什么也看不到,霍格尔的亲兵已经把四周团团围住了。
这名明军小旗叫蒙哥,这小子早就盯紧远处鞑子将旗下的霍尔格了,他不认得霍尔格,但觉得这位定是个大人物,而当霍尔格张弓搭箭时,他前面的亲兵都下意识地让了开来,所以霍尔格也暴露出来了,蒙哥趁机抬手就是一枪,感觉像打中了,但对方并没有坠马,也不知到底中没中。
“小蒙,别愣着,跟紧,别落单了!”一名经过的袍泽大喝一声提醒。
蒙哥急忙挂起燧发枪,提刀跟着大队继续冲杀,而远处的将旗下,霍尔格的小腹鲜血淋漓,被亲兵们抬着急急撤往后方抢救。
再说谢三枪带着人重新杀入重围,汇合了被困的千余弟兄,掉头又往北边杀出,鞑子估计是主将受伤影响了军心,而且协调也出了点问题,竟然让谢三枪再次杀出了重围,带着约莫三千骑逃进了沙漠。
也许谢三枪这小子真的命不该绝,这个时候老天爷也来帮忙了,起风了,沙尘漫天而来,十米之外不辨牛马。
“弟兄们跟紧了。”谢三枪一边策马,一边大叫,沙尘直往他的嘴里灌,跟吃泥吃沙没什么区别,不一会嗓子就哑了。
幸亏,马蹄声动静很大,倒是没有被呼呼的风声彻底掩盖住,大家看不到路便循着马蹄声跑,倒是不至于掉队。
谢三枪也不顾那么多,只是逆着风跑,也不知跑了多远,终于从沙暴中冲了出来,此时所有人都变成了泥人,那场面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谢三枪使劲甩了甩头,头上的沙子哗啦啦地往下掉,不过此时他也没有闲心管这些,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只剩下两千七百多人,显然,这一路还是有数百人走散了。
“老大,现在咋办?”谢三枪麾下一名千户担忧问道。
谢三枪看了看天边的夕阳,沉声道:“回头是不可能的了,走,继续前进,找大帅去,天塌下来有大帅顶着。”
于是乎,众人继续往北驰去!
明王首辅 第1124章 进退维谷
嘉靖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晚上,锡林郭勒大草原南端的滦河“之”字湾,北伐的五万主力部队还驻扎在此,尽管现在已经天黑了,但是明军的营地内依旧灯火通明,部份轮值的官兵和民夫正加班加点地修筑防御工事。
经过两天的营建,这处河湾旁的高坡已经大变样了,凭空多出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不仅沿河边垒起了一条数里长的土堤,而且高坡右侧的开阔地带还挖了大量的深达数米的壕沟,既有明沟,也有暗沟,不填平这些壕沟的话,骑兵难以在这里施展。
而一旦敌军打算填平那些壕沟,明军营地中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徐晋这次北伐带的人不算多,可是各式佛郎机炮却半点也不少,足足两百门呢,这些玩意要是一同开火,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要不然咱们的靖大国公哪来的底气仅率五万人北伐?
此刻的主帅大帐内还亮着灯,刚洗过澡的徐晋一身书生行头,正在灯下研究地图,只见地图上画了四个红圈,分别是察哈尔汗庭、永谢布万户本部、丰州川(土默特万户本部)、鄂尔多斯本部。
徐晋手执朱笔,剑眉深锁,紧紧盯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他这次北伐的策略是“一路主攻,多点开花”,他自己亲率五万主力攻打俺答的汗庭所在,而宣府、大同、榆林三镇总兵则分别攻打鞑靼右翼的三个万户,以吸引俺答分兵回援,从而达到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的目的。
然而这一路走来,徐晋陆续收到锦衣卫安插在塞外眼线的送来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俺答似乎根本没按照剧本走,他没有分兵回援右翼三万户,也就是说,徐晋的五万主力可能即将要面对数倍,甚至是七八倍的数量的敌力,这无疑是相当可怕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徐晋这一路北进十分谨慎,目前只是离开大明国境五百里,还在这滦河湾修起了一座要塞,进可攻退可守,以明军的火力,即使是数倍的敌军来犯,守他个十天半个月也是容易的,甚至打个反击也不成问题。
徐晋唯一担心的就是粮草供应,但愿仇鸾不要掉链子才好,因为目前大军所带的粮草只够供应十天了,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军心必然浮动。
“来人!”徐晋忽然搁下笔叫了一声,帐外把守的士卫立即走了进来,恭敬地问:“大帅有可吩咐?”
“今日后军可接上了?”徐晋问,他口中的后军是指仇鸾的两万人马,为了确保不出问题,前后军之间每日都会派遣信使通信一次。
士卫答道:“禀大帅,今日至今还未见到后军的信使。”
徐晋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仇鸾不会是出问题了?
“马上派人联系后军。”徐晋果断地吩咐道。
“是大帅!”士卫答应了一声便退出账去。
徐晋站了起来,有点不安地来回踱了几步,但愿仇鸾千万不要出事才好,然而就在此时,静夜中竟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徐晋皱了皱剑眉,快步走出了帅帐,守在外面的一众亲兵立即围了上来,有人给徐晋披上了大麾。
“大头,发生何事了?”徐晋沉声问。
赵大头答道:“大帅,蹄声是打南边来的,还不清楚敌友,不过对方的人数显然不多,并不足为虑。”
话音刚下,便见依萨娜和赤鲁不花神色紧张地走了过来,他们就住在帅帐附近的帐蓬中,显然也听到了动静。
“靖国公爷,可是俺答派兵来犯了?”赤鲁不花有点慌张地问。
徐晋从容不迫地微笑道:“不必惊慌,只是小股部队而已,还不清楚敌友,即使是俺答大举来犯又何惧之,依萨娜郡主大可高枕无忧,来人,送依萨娜郡主回营休息,大晚上的,郡主毕竟是女儿之身,在军营中走动不方便。”
六名亲兵立即行了上去,客气地道:“郡主请回帐中歇着吧。”
依萨娜冷哼一声,愤愤地转身离开,返回了自己的帐蓬中,进了帐蓬后,又把赤鲁不花叫了进去,低声吩咐道:“赤鲁不花,这个靖国公徐晋不怎么靠谱,只率五万主力北伐,也太过小看俺答了,如今龟缩在这里修筑要塞,明显是底气不足的表现,咱们可要警惕一些,到时可别被这个自大的家伙连累了。”
赤鲁不花闻言不禁暗暗苦笑道:“依萨郡郡主殿下,如今我们手底下只剩几十名当初从汗庭跟过来的侍卫,一旦明军兵败,咱们必然也在劫难逃,就算再警惕又能如何?”
依萨娜皱眉道:“赤鲁不花,枉你活了几十岁,竟然如此糊涂,一旦明军战败,姓徐的说不定会把咱们出卖给俺答求和保命。”
赤鲁不花悚然一惊道:“还是郡主考虑周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