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王首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证道
随行的依萨娜不由眼前一亮,心中暗暗喝彩,为谢三枪所展露出来的身手叫好。
这时蓟州总兵仇鸾也带着人赶到了,纷纷下马单膝着地行礼,齐声道:“参见大帅!”
徐晋略抬了抬手朗声道:“诸位将军请起。”
谢三枪和仇鸾等人这才站起来重新上马,伴在徐晋旁边向古北口关城的城门而去。
谢三枪策马来到谢擎身边喜滋滋地地喊了一声爹,又扭头对着另一侧的谢一刀喊了声大哥。父子三人在边关重逢,倒是正应了那句“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了。
老丈人谢擎向来沉默寡言,只是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而谢一刀则欣悦地道:“老四,几个月不见,身手似乎见长了,回头咱们练练手吧。”
谢三枪得意地嘿笑道:“好哩,求之不得呢。”
仇鸾偷偷地打量了一眼谢擎,谢一刀是讲武堂的教头,仇鸾自然是见过的,但是谢擎他还未见过。当仇鸾看到铁塔一般坐在马背上谢擎,还有挂在得胜钩上那柄门板一样的斩马刀时,差点连眼珠子都掉出来,我的个乖乖,这刀应该有上百斤重吧,真的能使动得动吗?
谢家乃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的后人,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尽管未曾亲眼看见谢擎施展功夫,但这件武器看着就够吓人的,不是天生神力者恐怕都使不动,有这样一个老子,难怪谢家三兄都是武艺高强之辈。
且说徐晋在仇鸾的陪同下进了古北口关城,立即便登上了城头察看。
由于前些天鞑子还在攻城,古北口的城头上坑坑洼洼的,部分损毁的女墙还没来得及修复。仇鸾一边行,一边滔滔不绝地向徐晋叙述着前段时间鞑子攻城的情况,语言间都在突出自己是如何英明领导,如何顽强地防守,一次又一次打退鞑子的进攻的,颇有点邀功的味道。
谢三枪在旁边听着仇鸾夸夸其谈,不禁大倒胃口,连连撇嘴表示不屑,鞑子的五万大军确实攻打了古北口大半个月不假,但破城的意愿并不强烈,所以攻城的烈度不值一哂,亏得仇鸾这货还有脸大吹特吹呢,小爷当初还带人直接杀出去跟鞑子骑兵对砍呢,见小爷吹了吗?
徐晋见到小舅子这个表情,便知仇鸾是在吹牛了,但也不点破,只是神色自若地聆听着,偶尔还毫不吝啬地赞美几句,毕竟关城确实守住了,赞美鼓励一下将士也不为过。
仇鸾得到了徐晋的称赞和肯定,不由心花怒放,他手下的一众将领也是喜笑颜开,士气自然而然也上来了。
只见仇鸾眉飞色舞地恭维道:“鞑子三天前突然撤走了,想必是得知大帅率军前来,慑于大帅的赫赫威名,所以夹着尾巴逃之夭夭了。”
徐晋不置可否地淡然一笑,然后取出双筒望远镜往城外观察,做人可以自信,但绝对不能自大,他可不信俺答会怕了自己,要知道这位可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俺答汗,乃真正的boss级别人物,他能统一整个鞑靼,而且兵围大明京城,又岂会是等闲之辈?
而且至少有一点,徐晋是可肯定的,俺答是个胆大而沉着的家伙。譬如前年俺答兵围京城,被自己将计就计诱入了内城,在被围追堵截的情况,俺答明明可以选择从阜成门突围而出,而这家伙偏偏铤而走险,从西安门杀入皇宫,差点便攻入慈宁宫中抓住蒋太后和两位公主,要不是自己率救兵及时赶到,那一役的结果恐怕就要改写了。
由此可见,俺答确是个胆大包天,而且沉着冷静的家伙,徐晋自然不相信这样的人物会怕了自己,既然俺答不是怕了自己,偏偏却撤兵示弱,恐怕其中有诈。
仇鸾本来想拍一拍徐晋马屁的,结果似乎拍了个空,不由有些尴尬,连忙也取出一支单筒望远镜装作往城外观察以掩饰。
谢三枪见状不禁嗤笑出声,仇总兵本来就尴尬了,闻声不由暗恼,冷冷地扫了谢三枪一眼,不过谢三枪这小子显然没把他当回事,神色自若地双手抱胸,仿佛刚才根本不是他笑的。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谢擎见状却是皱了皱眉头。
再说徐晋举着双筒望远镜往城外观察了片刻,可惜风沙太大了,能见度只有里许,更远的情况根本看不到。
“大帅,属下已经派出斥侯查探过方圆三十里地了,没有发现鞑子的踪迹,他们确实已经撤走了,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仇鸾道。
徐晋点了点头道:“很好,但还不够,斥侯再往前推进七十里,把情况摸清。”
众将不暗暗嘀咕了,斥侯再前推七十里,那就是一百里地了,大帅这也太小心了吧?而且这对斥侯来说,工作量和危险程度都大大增加了,不过军令如山,大帅的命令谁敢违背?仇鸾得令一声,立即便派出数百名斥侯执行。
正所谓心急吃不成热豆腐,徐晋巡视完城头后便命令大军在城下扎营,等待斥侯摸清方圆百里的情况再作进一步安排。
……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风沙似乎更大了,就连夕阳都被遮蔽住了一般,只能隐约看到一团浑黄,宛如一枚挂在天边的咸蛋黄。
校场内,谢三枪和谢一刀两人刀来刀往战作一团,杀得是难分难解,老丈人谢擎双手抱胸站在场外观战,神情严肃,看不出喜怒。
谢家三个兄弟当中,习武天份最高的要数老二谢二剑,谢一刀和谢三枪资质也不错,但都要比谢二剑逊上一筹。谢一刀的习武时间长,内家功夫比谢三枪要精纯,不过谢三枪这小子更像他父亲,现在个头已经超过两米,臂力惊人,再加上从军后在战场真刀真枪地磨砺,无论是技巧,还是胆识都大有长进,所以此时和大哥谢一刀竟战了个平手。
此时,谢三枪忽然暴喝一声,身形拔地而起,刷的一刀急劈而下,凛烈的刀光如同匹练泻地。谢一刀面色微变,双手持刀运力一架!
只听得当的一声,火星四溅,谢一刀下盘一沉,腾的后退了一步,谢三枪再次纵身一跃,间不容发,又是一刀疾斩而下。
当当当……
谢三枪一口气连斩出三刀,谢一刀也连续退了三步,那柄腰刀上也分明多了三个豁口。
谢三枪倒是没有乘胜追击,拖刀后退开去,嘿笑道:“大哥一路行军力疲,不打啦!”
谢一刀苦笑着摇了摇头叹道:“老四,再过两年你的力气估计就得赶上爹了,大哥已经不是你的对手啦。”
谢三枪闻言跃跃欲试地望向他老子,谢擎也不废话,提了门板大的斩马刀便一个跃步扑上去。谢三枪又惊又喜,这小子早就心痒痒,想跟他老子过过手了,立即提刀迎了上去!
哐当……
只是一个照面,谢三枪便被震得倒退开去,右手虎口剧痛阵阵,有血迹渗出来,虎口竟是被震裂了。
谢三枪扔掉了腰刀,感觉整只右手都脱力了,不由沮丧地道:“看来我的力气跟爹相比还是差得远了!”
谢擎把斩马刀啪的一下戳入地下,双手按在刀柄的顶端上,冷冷地教训道:“臭小子,刚刚有点长进便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你大哥刚才要不是怕伤着你失了先机,那轮得到你拼力气。”
谢三枪吐了吐舌头,有点不服气地道:“爹不也是靠着力大兵器重吗。”
谢擎瞪了儿子一眼教训道:“知道你爹力气大兵器重还敢硬碰?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领兵打仗,都不能逞匹夫之勇,明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要干,那是迫不得已,明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还要蛮干,那叫愚蠢,要是你二哥,绝对不会硬接为父这一刀。”
谢三枪挠了挠头,讪然道:“爹教训得是!”
谢擎见这小子服软了,这才放缓了神色道:“你小子这些年进步确实很大,力气也快赶上为父了,但是运用的技巧上还差得远,只有技,没有巧,什么时候悟通那个巧字才算真正登堂入室,而你二哥前几年就做到了。”
谢三枪只得又挠了挠头,神情颇有点沮丧地道:“二哥习武天赋高,我这辈子都赶不上他了!”
谢擎皱眉教训道:“老四你要记住,做人不能骄傲自大,亦不可妄自菲薄,论单打独斗,你虽然不是老二的对手,但论阵前杀敌,你定比老二要强,关键是要认清自己的长处。”
谢三枪闻言喜道:“爹你终于讲了句公道话了!”
谢擎瞪了儿子一眼,继续教训道:“你小子这两年虽然立了些须功劳,但切不可仗着你姐夫撑腰目中无人,那仇鸾再怎么说都是你的上官,可不要轻慢了,须知阎王易见,小鬼难缠,杀身之祸往往都是不经意间引来的。”
谢一刀点头提醒道:“老四,大哥也瞧出那仇鸾对你心怀怨愤,可要小心了!”
谢三枪怒道:“他敢玩阴的,小爷的刀可不认得他!”
谢擎扬手便赏了谢三枪一记爆栗,痛得这小子呲牙裂嘴。见到老爹阴沉着脸,举起手作势欲继续敲,谢三枪连忙抱头下蹲认错道:“爹别打,孩儿以后注意便是了。”
谢擎这才收了手,正所谓骂是亲打是爱,见到儿子有日渐骄纵的苗头,为免以后惹来杀身大祸,老谢果断出手敲打了谢三枪这小子。





明王首辅 第1116章 沙漠伏兵
嘉靖六年二月二十日,在探明古北口方圆百里的情况后,徐晋终于率着五万北伐主力大军离开了古北口关城,徐徐往北推进,兵锋直指俺答的汗庭所在——锡林郭勒大草原。
古北口关城的城头上,蓟州镇总兵仇鸾目送着北伐大军远去,随即下令关闭了城门。
仇鸾是蓟州总兵,也是这次北伐的副将之一,相当于徐晋的副手,地位不可谓不高,不过,仇鸾这次并没有随同北伐主力一起出发,因为徐晋给他的任务是随后接应,并且保护粮道,所以他将会在两日之后再出发,跟在主力部队身后两百里接应,并且提供后勤供应保障。
仇鸾本人对这个任务是非常满意的,负责后勤虽然捞不到多大的功劳,但是安全系数高啊,不用冒着生命危险跟鞑子骑兵对砍,轻轻松松便把功劳给挣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夫复何求?
历史上的仇鸾确是个胸无大志,而且贪生怕死之辈,之所以发生“俺答围城”事件,仇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真正历史上的“俺答围城”发生在嘉靖二十九年,仇鸾时任宣大总督(下辖宣府和大同),当俺答率着十几万大军攻打大同时,这货差点便吓尿了,为求自保,竟然想出了“以邻为壑”的馊主意,他花重金贿赂俺答,请求俺答移师攻打别的边镇,勿要犯他的防区。
俺答也是个实诚人,收到了仇鸾的贿赂后,当即率大军离开了仇鸾的防区,疾行东进,突然攻打位于京城东北方的蓟州镇,这下可坏了,蓟州镇的守军被打了措手不及,俺答很快便攻破了古北口,继而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地打到了通州,紧接着兵围京城,在城外四处烧杀抢掠,为祸之烈,震惊全国。
仇鸾这家伙犯下如此可恶的罪行,却因为有严嵩保驾护航,最后不仅没有受惩罚,还被嘉靖任命为平虏大将军,负责指挥各路入京勤王的兵马,结果被俺答打得落花流水,最后竟然还是屁事都没,甚至官还越做越大,嘉靖也是昏了头了。
不过,如今徐晋这个穿越者已经改变了历史,严嵩还没来得及掌权就挂了,而仇鸾自然也就没机会勾结严嵩祸国殃民了,而且,仇鸾此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武举拿到了第三名,一直以来的表现也中规中矩,所以徐晋并没把他和真实历史上的仇鸾画上等号,也正因为如此,这才放心把负责后勤接应的任务交给了他。
殊不知正是因为徐晋的这个疏忽,差点便葬送了这次北伐的机会,不过这是后话,在此暂且不表,且说徐晋率着五万大军稳步往北推进,每日派遣数百斥候四出侦察,免得中了俺答的埋伏。
徐晋一心求稳,是故大军行进的速度并不快,第一天只走了一百里左右,第二天还是走了一百里左右,来到一个叫多伦的地方便下令安营扎寨,因为再往前走就是沙漠了,这片沙漠的名字叫做浑善达克沙地。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之一,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南端,东西长约九百里,南北宽约两百里,也就是说,大军要走两百里,至少得花两日时间才能穿越这片沙漠,进入锡林郭勒草原的范围。
嘉靖六年二月二十二日,夜幕降临,气温急剧下降,沙漠中的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大,再加上眼下正是初春时节,沙漠中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负几度,奇寒蚀骨,呼呼的寒风刮得沙尘滚滚,入目所见皆是黄蒙蒙的一片,往鼻孔和耳朵里一抠,保准能刮出一大坨黄色的物体来。
然而,就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沙漠的深处却潜伏着两支人马,两支鞑靼骑兵,兵力不算多,加起来也就五千人左右。
这两支鞑靼骑兵的首领赫然正是前面出场过的阿尔斯楞和特木尔,均是俺答麾下的四大猛将,阿尔斯楞排名第二,而特木尔排名第三。
前不久,阿尔斯楞和特木尔还在攻打古北口关城来着,不过后来接到了俺答的命令后撤,这段时间便一直隐藏在浑善达克沙漠的深处,等待明军的到来。
凛烈的风沙呼呼地吹刮着营帐,里面隐隐有火光传出,还夹着阵阵酒香肉香。
帐内,只见地面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毯,三只火盆火光熊熊,两名几乎打着赤膊的大汉正在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赫然正是阿尔斯楞和特木尔二人。
阿尔斯楞的体形高大,个头跟谢擎差不多,只见这家伙正抓住一根油淋淋的烤羊腿啃得不亦乐乎,衣襟敞开,胸膛上分明纹着一只狰狞的狼头,而对面的特木尔则一边喝酒,一边对身边一名婢女上~下~其~手,这名婢女身形娇小玲珑,看长相应该是汉人家女子无疑。
阿尔斯楞旁边同样也有一名婢女在负责斟酒,面容清秀却十分憔悴,显然也是一名汉家女子无疑。
阿尔斯楞就像一头饿狼一般,三下五余二便把一条烤羊腿啃**光,又将油淋淋的双手按在婢女后背的衣服上擦了擦,然后粗暴地把她一脚推开,抓起酒壶,直接对着壶嘴咕噜咕噜地牛饮起来,粗犷得如同一头野兽。
“我呸,什么狗屁徐常胜,依老子看,这个姓徐的就是个胆小怕死的货色,行军慢得像蜗牛,都他玛的几天了,还不见踪影,害咱们在这里白白吃了好多天的沙尘,干他姥姥的。”阿尔斯楞灌了几口酒便骂骂咧咧地道。
对面的特木尔仿佛没听到似的,还在婢女身上恣意流连着,阿尔斯楞大怒,拿起刚啃完的羊腿骨便扔了过去,正砸在特木尔的额头上,发出响亮的啪一声,显然砸得并不轻。
特木尔正玩得兴起,都差不多要提枪上马了,却被突如其来的羊腿骨砸了一额头油,登时便炸了,咆哮一声便飞扑上去,与阿尔斯楞扭打在一起,两名婢女吓得急忙躲到角落处瑟瑟发抖。
正在此时,帐帘被掀起,一名探子急步走了进来,大声禀报道:“报告两位将军,明军已经抵达多伦了,就在沙地外围扎了营,估计明日会进入沙地。”
正在扭打中的阿尔斯楞和特木尔顿时分了开来,前者大喜道:“太好了,明军终于来了。”
特木尔立即哇哇大叫道:“来得好,明日由本将来打头阵,老子的狼牙棒早就饥渴难耐了,阿尔斯楞,你小子若敢跟老子争,老子现在就弄死你信不信?”
阿尔斯楞眼珠一转,冷笑着说:“特木尔,别忘了大汗的叮嘱,咱们只是佯攻诈败,然后诱敌继续深入,你小子脑袋缺了一根筋,你行吗?”
如果说阿尔斯楞还有点脑子,特木尔此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莽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肌肉都长进脑子去的那种货色。
当然,特木尔虽然头脑简单,但不代表他听不懂人话,登时便大怒道:“放屁,瞧不起老子咋的?不就是佯攻诈败而已,谁不会?你小子少罗嗦,明天老子一定要打头阵,否则一拍两散。”
阿尔斯楞上次在谢三枪手底下吃了大亏,深知明军火器的可怕,此刻看似是在争先,实则是在用激将法忽悠特木尔这莽夫打头阵当炮灰,闻言顺势冷笑道:“好,那便让你打头阵好了,不过别到时被明军杀得屁滚尿流,最后还得老子救你。”
特木尔不屑地呸了口中道:“阿尔斯楞,放你娘的罗圈连环屁吧,你小子要是不想待在这儿,现在可以马上滚蛋,老子一个人就能完成大汗安排的任务。”
阿尔斯楞嘿嘿地冷笑两声道:“要滚的是你,这里可是老子的大帐。”
特木尔也不废话,大步便走出了营帐,不过马上又转身钻了回来,一指刚才那名婢女道:“这个女人借我使一晚,回头还你两个。”
说完便上前一把扛起那名婢女径直离开,阿尔斯楞倒是没有阻止,这些汉家女奴对他来说跟牛羊没什么分别,几乎每隔半年就得换一批,因为她们太柔弱了,经不起他野兽般的蹂躏,往往半年时间,最长也不超过一年,不死都残了,必须得换新的。
看着特木尔扛女人匆匆离开了营帐,阿尔斯楞得意洋洋地吐出了“蠢货”两个字。
俺答的计策是将明军诱入鞑靼境内六百里,拉长明军的补给线,然后再切断他们的粮道,但如果这六百里地都不安排人马抵挡一下,容易引起明军的警觉,所以俺答便临时决定派阿尔斯楞和特木尔两人率小股骑兵佯装偷袭,然后诈败逃走,诱使明军追击深入。
在阿尔斯楞看来,既然是诈败,自然要弄得逼真点才骗得了人,那吃点亏是必然的了,而特木尔这蠢货竟然争着去打头阵,那便成全他好了,嘿嘿!
阿尔斯楞嘿嘿一笑,内心中充满了智商碾压的优越感。




明王首辅 第1117章 牛刀小试(上)
浑善达克沙漠纵横数百里,由草原退化而成,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所以京津地区的沙尘暴多是来自这里,不过,浑善达克沙漠并不是一片不毛之地,这里泉水湖泊众多,所以其间有不少绿洲,因此称之为沙地更加恰当。
嘉靖二年二月二十三日,风沙停了,本来黄蒙蒙的天空竟然变得湛蓝如洗,朵朵白云如同棉絮,在天底下静静地流淌而过,仿佛触手可及,美得让人迷醉。
天空中艳阳高照,一方圆形的湖泊倒映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块镶嵌在沙漠中的翡翠。数只水鸟和小兽正在湖边悠闲地喝着水,互不打扰,平静而美好,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然而,这幅美好的画卷很快就被突如其来的马蹄声碾得粉碎了,但见飞扬的尘头中,三骑快马由北往南飞驰而来,马上骑士清一色的鸳鸯战袄,头上的制式笠帽压得很低,帽尖上的红缨随风飘扬,其中一人的笠帽上分明插着一支羽箭,箭头贯穿了帽沿,鲜血正顺着骑士的脸颊汩汩地流。
扑楞楞……
湖泊中的水鸟惊得振翅高飞,小兽们狼奔豕突,一下子便全跑光了,三骑明军斥候从湖边呼啸而过,数息间,身后的沙丘上便出现了十数骑鞑子的斥候。
斥候也就是侦察兵,乃军中最危险的兵种,负责侦察敌情,以及反侦察,譬如猎杀敌军的斥候等,所以这个兵种的死亡率是最高的,而能被挑选为斥候的,无一不是军中的精锐,当精锐对上精锐,战斗无疑更加惨烈。
很明显,这三骑明军斥候在侦察敌情的时候暴露了,正被数倍的鞑靼斥候围猎。
黄沙漫漫,蹄声急如骤雨,三骑明军斥候在前面亡命飞逃,鞑子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忽然,一名明军斥候马失前蹄,轰然滚落下马,随即被身后飞来的羽箭射死,血染黄沙,他的两名同伴甚至连回头看一眼都来不及便绝尘而去了,倒不是他们贪生怕死,也不是他们冷漠无情,而是因为斥候的第一职责是打探和传递军情。
一条及时的消息往往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决定成千上万名袍泽的生死,所以把消息及时送回军中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这甚至高于他们的性命。
十数骑鞑靼斥候纵马飞驰而过,马蹄踢起的黄沙掩盖了那名明军斥候的尸体。正是:黄沙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剩下的两名明军斥候打马狂奔,前方忽见尘头飞场,轰隆的马蹄声中,一支同样穿着鸳鸯战袄的明军骑兵出现在视线中。
两骑明军斥候见状不逃了,蓦地勒定马,调转头冷冷地盯着身后追来的十数骑鞑子,其中一人拔下了笠帽上的插着的羽箭,弯弓就是一箭射出,迎面那名鞑子当场惨叫一声坠于马下。
这时,一众鞑子均发觉对方的援兵来了,果断拨转马头便撤退,一般情况下,以少打多,只有傻子才干,鞑子也不是傻子。
砰砰砰……
爆豆般的枪声中,两名跑得稍慢的鞑子被当场射杀,其余的都一溜烟跑没了影。
原来这支突然杀到的援兵正是神机营的游骑,以五十骑为一队,专门游走在大军前方十里,一方面负责警戒,一方面掩护我方的斥候。
神机营众游骑打跑了鞑子,为首那人策马回到两名斥候旁边,关心地问:“皮百户,你的伤没事吧?”
原来被箭射穿了帽沿的那名斥候正是皮十一,这小子现在已经升为百户了,带着斥候营的兄弟专门负责侦察敌情。
皮十一脱下笠帽,只见其左耳鲜血淋漓,半边耳朵几乎都被利箭削去了,不过这小子似乎并不在乎,沉声道:“速速通知大帅,前方五十里发现了鞑子骑兵,兵力约莫五千之众。”
神机营众游骑闻言不惊反喜,他奶奶的,这一路走来连鬼影都没遇到一只,好啊,这些鞑子总算忍不住冒头了,莫不成躲在沙漠中准备玩伏击?嘿嘿,想得倒是挺美的,可惜藏头不顾腚,伏击技术不行啊!
很快,前方出现五千鞑子骑兵的消息便传回了中军,徐晋果断命令全军停止前进,收拢部队列阵准备迎敌。
虽然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说对方只有五千骑,但是,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在人家的地头上浪,还是悠着点儿好,天知道还有没有更多敌军潜伏在这片茫茫的沙海中?
1...403404405406407...552
猜你喜欢